提高炮位侦校雷达定位概率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493.51 KB
- 文档页数:3
炮瞄雷达原理
炮瞄雷达是一种用于火炮瞄准的雷达技术。
它主要利用雷达原理和信号处理技术来实现精确瞄准目标的功能。
炮瞄雷达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向目标发射射频脉冲信号,并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回波信号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速度。
当射频脉冲信号遇到目标时,部分能量会反射回来,称为回波信号。
通过分析回波信号的时间延迟和频率变化,可以计算出目标的距离、方位和速度等信息。
为了实现更精确的瞄准,炮瞄雷达通常使用多脉冲技术。
多脉冲技术是指在一个周期内发送多个脉冲信号,每个脉冲信号的时延和频率有所不同。
通过分析多个回波信号,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炮瞄雷达还需要配备精确的机械控制系统,用于调整火炮的方位和俯仰角度。
这样,在收到目标位置和速度信息后,炮瞄雷达系统可以实时计算出准确的瞄准参数,并将其传输给机械控制系统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炮瞄雷达利用雷达原理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火炮的精确瞄准。
通过发送和接收射频脉冲信号,并借助机械控制系统,炮瞄雷达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目标的位置和速度,为火炮提供精确的瞄准参数,提高射击的命中率和精度。
舰载雷达对岸炮位侦察系统仿真舰载雷达是一种舰船上常用的探测系统,能够在海上环境中实时探测目标,包括船只、岛屿、沿海地区、气象等。
对于军事行动而言,舰载雷达的侦察功能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舰载雷达对岸炮位侦察系统的仿真。
一、舰载雷达的侦察功能舰载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周围环境,包括各种目标。
雷达反射回来的信号可以被接收,并由雷达系统进行处理,得出目标物的特征参数。
舰载雷达可以通过扫描周围的空间来实现对目标物的侦察。
舰载雷达与陆地上的雷达不同之处在于船只运动时会有船体本身的运动影响雷达信号,需要进行运动补偿。
二、岸炮位侦察系统的需求岸炮位是指沿海地区上的防御工事,包括炮台、掩体、地堡等。
侦察岸炮位需要对炮台的位置、类型、射程等进行掌握,并对其防御等级有清晰的了解。
岸炮位的位置通常固定,但是岸边地势会有高低起伏,影响雷达信号的传播。
此外,由于岸炮位本身具有隐蔽性,需要使用多普勒雷达等特殊雷达技术进行侦察。
三、舰载雷达对岸炮位侦察系统的仿真流程1、模型设定:需要设置以上所述的雷达工作原理、岸炮位置固定以及周围地势的仿真模型。
2、信号传输:大型仿真软件如MATLAB和Simulink可以被用来仿真电磁波传输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周围海洋的物理参数(如海水密度、海水电导率等)对信号传输的作用。
3、信号处理:收到的雷达信号需要经过信号处理过程,利用门控、滤波、多普勒处理等技术提取信息。
4、道路图制定:依据收集到的信号信息(炮台位置、类型、防御等级等),制定道路图。
道路图是指以区域为单位的二维或者三维坐标图,将侦测到的目标物的信息标注在图上。
5、方案评估:评估道路图是否科学合理,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对舰载雷达的探测区域、工作模式及岸炮设置等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
特别是对于现实任务,这个过程非常重要,舰载雷达方案的优化将直接影响作战成功率。
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舰载雷达的侦察功能在现代军事行动中得到广泛应用。
雷达校准方法1. 雷达校准方法包括机械校准、电子校准和信号校准三种主要方式。
机械校准是通过调整天线和其他雷达部件的物理位置,以确保雷达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电子校准是通过调节雷达接收机和发射机的电子部件,以确保雷达系统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
信号校准是通过向雷达系统发送已知频率和幅度的校准信号,以校准系统的测量和分析功能。
2. 机械校准通常需要使用天线转台和高精度仪器进行定位和调整,确保天线的指向准确,并保持机械结构的稳定性和精度。
3. 电子校准涉及调节雷达接收机和发射机的增益、频率响应、带宽和脉冲宽度等参数,以确保雷达系统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4. 信号校准涉及使用特定频率和幅度的标准信号源来验证雷达系统的接收和处理能力,同时对系统的非线性和失真进行校正。
5. 雷达校准的一般步骤包括系统初始化、测试执行、数据分析和调整确认等环节,需要经过严格的流程和精确的操作。
6. 雷达校准的目的是确保雷达系统在各种工作条件下都能提供准确、稳定、可靠的性能,以满足具体应用的要求。
7. 在雷达校准中,常用的测试工具包括频谱分析仪、信号发生器、功率计、脉冲发生器等设备,用于测量和调试雷达系统的各项参数。
8. 在机械校准中,需要考虑天线的指向误差、机械偏差、机械振动等因素对雷达系统性能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校准措施。
9. 电子校准通常包括对收发模块、调频模块、滤波器、放大器等组件的校准,以确保雷达系统的信号处理功能达到设计要求。
10. 信号校准通常需要使用标定信号源对雷达系统进行灵敏度、线性度、带宽等方面的测试,以验证系统的测量和分析能力。
11. 雷达校准的关键参数包括天线增益、方向图、波束宽度、脉冲宽度、系统灵敏度、动态范围、杂散回波抑制比等。
12. 机械校准需要考虑雷达系统的结构稳定性、机械装配精度、机械零件磨损等因素,采取相应修正措施以确保准确的测量。
13. 电子校准需要对雷达系统的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噪声系数、输入输出阻抗等参数进行校准,以保证系统的性能稳定和一致性。
地平线上的守望者当代全球炮位侦察雷达扫描作者:暂无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6年第20期曹戬1988年5月,印巴之间在锡亚琴高原冰川的两个山口之间爆发了激烈的炮战,印度军队将当时最先进的一个连的瑞典博福斯公司制造的FH-77B式155毫米榴弹炮用直升机吊上了山顶,猛轰巴基斯坦陆军的山顶阵地。
但由于当地天气恶劣,山势险峻,炮击的效果并不理想。
而到了1999年6月卡吉尔高原冰川炮战之际,印军的155毫米博福斯榴弹炮却出奇的准确,给巴军造成了较大的杀伤。
究其原因,就是印军在吊运FH-77B榴弹炮上高原之际,同时将美国制造的AN/TPQ-37炮位侦察雷达用直升机也吊运上了山顶。
这等于给印军的大炮安装了一双“火眼金睛”,因而能准确地锁定巴陆军的炮兵阵地。
因此,印军赢得这场世界高原上冰川炮战的胜利,AN/TPQ-37炮位侦察雷达功不可没。
越战后美军锁定敌方炮位的新利器通过探测炮弹空中飞行轨迹,炮位侦察雷达可精确计算出敌炮兵武器(如火箭炮、榴弹炮和迫击炮)的阵地位置以遂行反炮兵作战。
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AN/TPQ-36炮位侦察雷达和AN/TPQ-37炮位侦察雷达及后续改进型,从1981年开始列装以来一直是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炮位侦察的主力装备。
目前,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已经装备了AN/TPQ-36H雷达。
AN/TPQ-36(V)8雷达采用新型高速信号处理器,每分钟能处理20个目标,还能在离开天线收发单元100米处进行遥控操作。
这些改进是通过采用安装在轻型多用途方舱中的新硬盘驱动器、平板显示器/控制设备、信号/数据处理设备以及车载式多功能计算机来实现的。
另外,在AN/TPQ-36(V)11中还采用了低噪声放大器,降低了错误定位的概率。
AN/TPQ-37(V)属机动式无源相控阵火炮定位雷达,目前已在美国、印度、以色列、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军队服役。
整个系统包括:安装在M-35系列战术运输卡车上的安放操作控制设备的操作方舱和一台安装在载重5吨的MEP-115A运输卡车上的60千瓦、400赫兹的柴油发电机设备。
一种提高多基地天波雷达目标定位精度的方法
贺承杰;杨彬;杜保平
【期刊名称】《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年(卷),期】2024(39)3
【摘要】分析了引起多基地天波雷达目标定位误差的原因,对测距误差和定位模型误差两种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仿真计算。
比较发现,定位误差主要来源于多站定位模型,由定位模型中电离层虚高的假定条件与实际不符所引起。
给出了减小模型误差,提高定位精度的方法。
以某多基地天波雷达系统为对象,对修正后的定位模型进行了不同误差条件下的模拟测试,并利用系统对目标船的跟踪数据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模型改进后目标定位的精度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总页数】7页(P35-41)
【作者】贺承杰;杨彬;杜保平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郑州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58.93
【相关文献】
1.岸/舰双基地地波雷达提高定位精度方法研究
2.一种提高组网雷达目标定位精度的算法
3.靶场测量中双基地雷达目标角度定位与定位精度分析
4.一种提高双基地雷达定位精度的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炮侦雷达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炮侦雷达原理。
你说这炮侦雷达啊,就像是战场上的一双敏锐眼睛。
它能迅速捕捉到敌人炮火的踪迹,就好比咱在黑夜里能一下子找到那点亮光一样。
想象一下,敌人那边刚一开炮,这边炮侦雷达就“嗖”地察觉到了,这多厉害呀!它的工作原理呢,其实也不难理解。
就好像你在一群人里,能一下子分辨出那个最特别的声音。
炮侦雷达就是通过接收炮弹发射时产生的各种信号,然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处理和分析,最终确定敌人炮火的位置、方向和参数等信息。
这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啊!它能在那么复杂的环境中准确找到目标,你说它牛不牛?就好像一个超级侦探,不管敌人怎么隐藏,它都能把他们给揪出来。
而且啊,炮侦雷达还特别聪明。
它不是那种死脑筋的,它会不断学习和改进自己。
每次遇到新的情况,它都能快速适应,变得更加厉害。
这要是放在咱生活里,那不就是那种不断进步的学霸嘛!你想想看,如果没有炮侦雷达,那在战场上得多被动啊!敌人打过来了都不知道从哪儿来的,那不就抓瞎了嘛。
但是有了它,咱就能提前做好准备,给敌人一个狠狠的回击。
它就像是我们的秘密武器,默默地守护着我们的安全。
在那看似平静的天空下,它时刻保持着警惕,随时准备为我们战斗。
炮侦雷达啊,你可真是战场上的大功臣!你让我们在面对敌人时更加有底气,更加有信心。
我们得好好感谢那些发明和改进它的人,是他们让我们有了这样强大的武器。
所以啊,大家可别小看了这炮侦雷达,它的作用可大着呢!它是我们在战场上的好帮手,是我们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咱可得好好珍惜它,让它为我们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怎么样,现在是不是对炮侦雷达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啦?。
浅析复杂电磁环境对炮兵侦察的影响和应对方法摘要:通过分析复杂电磁环境对炮兵雷达侦察目标、无线电通信和侦察结果分析的作用原理,总结复杂电磁环境对炮兵侦察作业的综合影响。
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复杂电磁环境下炮兵侦察作业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电磁环境;炮兵侦察;应对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复杂的电磁环境将对炮兵侦察作业产生极大的影响。
一是侦察器材和侦察装备受到干扰,由于大功率、高强度的电磁信号干扰,以及敌方战术技术上的欺骗措施,使得部分侦察器材和侦察装备不能正常作业;二是侦察情报难以分析,由于敌我双方大量电子设备的同时使用,造成工作频率过于集中,从而降低了目标信号的识别和处理能力,严重影响侦察情报的可靠性。
1.复杂电磁环境对炮兵雷达侦察的影响和应对方法1.1炮兵雷达侦察的重要意义炮兵雷达是炮兵实施侦察的重要手段,可以极大地提高指挥信息系统的反应速度,提升作战效率。
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雷达侦察必将以全方位、全天候、大纵深、连续和有效地侦察监视的特点而发挥重要作用。
炮兵雷达站侦察的主要任务有:发现、识别、跟踪敌装甲车辆、舰艇、敌火炮、战术导弹,测定目标位置;测定炸点对目标的偏差量,校正炮兵射击;连测炮兵战斗队形等。
炮兵雷达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敌电磁干扰系统的软杀伤和反辐射武器的硬杀伤,而复杂电磁环境主要影响炮兵雷达侦察雷达目标发现概率和雷达测量定位误差。
1.2 增大炮兵雷达发现目标的概率在雷达现有性能条件下,可以通过增大雷达的波束宽度、降低雷达扫描角速度、提高雷达的脉冲重复频率从而达到提高一次扫描的脉冲积累数,或者增大雷达发射功率和雷达天线增益,在可能的条件下靠近目标来提高脉冲信噪比,从而实现提高雷达发现目标的概率。
1.3 提高炮兵雷达测量定位的精度雷达测量定位精度不仅与雷达的性能有关,也与雷达受干扰的程度及时间密切相关。
当炮兵雷达接受信号的信噪比降低时,其测量定位的精度急剧下降。
空间相关多基地雷达分辨能力提高方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对空间的洞察力的需求的增加,空间相关多基地雷达已经成为几大国家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识别地面、水面、空中活动。
逐步提高空间相关多基地雷达分辨能力,是有效保护国家安全和维护国防科技进步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就如何提高空间相关多基地雷达分辨能力进行深入分析。
空间相关多基地雷达分辨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提高捕获雷达信号的通道数量,增加基站的数量以及采用更高精度的技术;其中,增加捕获雷达信号的通道数量是提高空间相关多基地雷达分辨能力的最有效办法。
采取的举措主要有:其一,建立多基地雷达信号捕获系统,采用多普勒或调频技术提高通道数量,这样可以确保雷达可以从不同基站捕获更多信号;其二,增加基站数量,相关多基地雷达系统可以借助额外的基站实现更高的探测精度,从而提高对目标物的位置、速度的分辨能力;其三,采用更高精度的技术,比如增加精度改变技术,以及光纤传感技术。
此外,通过改进空间相关多基地雷达分辨能力还可以增加单位捕获信号的有效信噪比。
许多先进国家采用“距离双正交编码”技术,这样可以将距离信号精确到毫米级,比单线编码技术更加准确;此外,采用三维定位系统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定位技术存在的缺点,从而更有效的提高空间相关多基地雷达分辨能力。
最后,应用网络信息传输技术将多个基站上的雷达信号进行实时传输,可以有效的提高空间相关多基地雷达的分辨能力,从而更有效的发现潜在的目标信息。
综上所述,提高空间相关多基地雷达分辨能力可以采取建立多基地雷达信号捕获系统、增加基站数量、采用更高精度的技术、采用距离双正交编码技术、采用三维定位系统技术、应用网络信息传输技术等方法。
这些技术和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空间相关多基地雷达的分辨能力,为国家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如今的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多变,保障国家安全的任务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应尽量提高自身的空间相关多基地雷达分辨能力,以更加准确、可靠的方式来把握空间信息,保护国家安全,为维护国防科技进步和促进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基于α-β-γ滤波的迫击炮定位张强【摘要】针对迫击炮的侦察定位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α-β-γ滤波的定位方法。
该方法首先根据外弹道学确定弹丸飞行的质心运动方程,然后利用常增益的α-β-γ滤波跟踪求解弹丸的运动参数,最后通过龙格-库塔( Runge-Kutta)方法求解质心运动方程,并外推求得炮位位置。
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较高迫击炮定位精度的同时实时性能较传统方法大幅提升,有显著的工程意义。
%For the locating problem of trench mortar,a locating method based onα-β-γfilter is presented. First,centroid moving equations a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exterior ballistics. Then the motion param-eters are solved by theα-β-γtracking filter with constant gain. Finally, the trench mortar position is de-duced by solving the centroid moving equations with the Runge-Kutta metho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good locating precision with much shorter time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method,and it is valuable for engineering.【期刊名称】《电讯技术》【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5页(P634-638)【关键词】迫击炮定位;质心运动方程;α-β-γ滤波;龙格-库塔方法【作者】张强【作者单位】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成都61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7迫击炮具有构造简单、操作灵活、造价低廉、弹道弯曲、最小射程近、射速快、可实时伴随步兵作战等优点,对开阔地及掩体内目标、各种野战工事甚至高大障碍物(如山坡)背后目标都有着良好的毁伤破坏作用,作为步兵近距离火力支援的有效武器,现今仍被各国军队大量装备[1-3]。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炮位侦测雷达在中越血战中的重大作用导语:7月12日凌晨开始,中越双方在松毛岭前方全线展开激战,第一个回合中国前沿阵地除了李海欣高地全部失守。
越军步兵的单兵素质和步兵指挥令人7月12日凌晨开始,中越双方在松毛岭前方全线展开激战,第一个回合中国前沿阵地除了李海欣高地全部失守。
越军步兵的单兵素质和步兵指挥令人钦佩,这是所有参加过对越反击战的官兵的共同看法。
远距离炮战中国军队占有绝对的优势。
肉搏战中国士兵单兵也占据优势,平均每人体重比越军高10--15公斤且有较好的训练。
但是近距离的步兵战术越军出色,因为他们的中级指挥官都是越战或者柬战老兵,经验丰富,指挥灵活。
中国军队则因为受到阵地点线的限制,在第一线上难以打出好的战术动作来。
在许多回忆录中都可以看出,老山一战越军信守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经常在一个阵地上形成以多打少的优势。
重头戏还是炮兵。
按照这里有的朋友提供情况,越军应该有超过中国军队的大口径火炮,而且越军方面清水河后方正有一列平行于松毛岭的山地,是最好的炮兵阵地,可是实战中越军在那里并没有亮出比中国军队更凶猛的炮火来。
中国军队在老山后有整整一个炮师(口径不详,但是应该没有使用203毫米炮,也没有使用自行火炮),越军顽固的和中国炮兵对射,勇气可嘉,但就象瓜达尔卡纳尔岛上一木支队用迫击炮和美军对射一样,有点儿不自量力。
实际上当时中国军队的炮兵同时在执行四个任务:第一,对一线作火力支援--这个主要是营团属中口径火炮打。
大口径炮也打了,下面还要提到。
第二,压制越军炮兵,破坏其炮兵阵地,第叁,利用远距离炮火打击越军来自水口村方向的叁线援军和重要军事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