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度弱对比
- 格式:ppt
- 大小:4.29 MB
- 文档页数:68
色彩三属性色彩的三属性是指色彩具有的色相、明度、纯度三种性质。
三属性是界定色彩感官识别的基础,灵活应用三属性变化是色彩设计的基础。
⑴色相(hue)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在色彩的三种属性中色相被用来区分颜色,根据光的不同波长,色彩具有红色、黄色或绿色等性质,这被称之为色相。
⑵明度(value)根据物体的表面反射光的程度不同,色彩的明暗程度就会不同,这种色彩的明暗程度称为明度。
在孟塞尔颜色系统中,黑色的明度被定义为0,而白色被定义为10,其他系列灰色则介于两者之间。
(3)纯度(chroma)纯度指的是色彩饱和程度,光波波长越单纯,色相纯度越高,相反,色相的纯度越低。
色相的纯度显现在有彩色里。
在孟塞尔颜色系统中,无纯度被设定为0,随着纯度的增加数值逐步增加。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名称,是区分色彩的主要依据,也是色彩特征的主体因素。
以色相为主的配色,一般以色相环为依据,按照色彩在色相环上的位置所成的角度,可分为①同种色5度,如单色相红加黑、白、灰为肤色、土红、暗红等各单色相的配色;②邻近色30度,如红、红紫、紫、蓝紫、蓝、蓝绿、绿、黄绿、黄、黄橙、橙、红橙相邻两色之间的配色;③类似色60度,红、橙、黄、绿、蓝、紫的两色之间的秩序配色;④中差色90度,红、黄橙、绿、蓝紫两色间的秩序配色;⑤对比色120度红、黄、蓝的配色,橙、绿、紫的配色;⑥互补色180度红、绿配色,蓝、橙配色,黄、紫配色。
为了与其他色彩书籍不发生冲突在以上(2-6)五种类型的构成色环角度前后可扩展20度归为此类配色。
总之两色所成角度愈小,色彩的共性愈大,反之两色所成角度愈大,色彩的对比性愈强,调和性愈弱。
①单色相:无有色相差别,主要应突出明度对比,配色时要拉大明度色阶;②邻近色:色相差别很小,对比微弱,统一性极高,但易显单调,配色时要拉大明度色阶;③类似色:色相差别较明显,对比显著,色相间又含有共同色素,活泼而富有朝气,统一柔和明确,配色时也要拉大明度色阶;④中差色:色相差别明显,对比明快、活泼、热情、饱满的特色,配色时要注意明度、纯度的变化;⑤对比色:色相差十分明显,对比效果鲜明、强烈,具有饱和、华丽、欢乐、活跃的特点,但也易产生不协调感,配色时要注意纯度变化;⑥互补色:一种原色与其余两种原色的间色对比关系,色相差别极大,对比效果强烈刺激,易产生眩目、喧闹与戏剧性的效果,配色时要注意纯度及面积的变化。
明度基调色彩的明度基调是指一个色彩结构的明暗及其明度对比关系的特征,在设计中具体表现为:整体的色彩是暗的还是亮的;是明度对比强烈的,还是明度对比柔和的。
基本明度的调子:1,低长调:暗色调结合强明度对比。
色彩厚重,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低中调:暗色调结合中明度对比。
色彩沉着。
3,低短调:灰暗色调中明度对比。
色彩神秘,模糊,有压力感。
4,中长调:中灰色调含强明度对比。
色彩充实,敏锐。
5,中间中调:中间调含中明度对比。
色彩有丰富的层次。
6,中间调:中间灰调中明度弱对比。
色彩模糊,易脏。
7,高中调:亮色调含中明度对比。
色彩明亮,清晰,活泼而又明朗。
8,高短调:亮色调含弱明度对比。
色彩明亮,辉煌轻柔。
9,全长调:暗色和亮色面积相似的强明度对比。
色彩生硬。
复合色调分析:灰色和纯色的结合形成复合色调。
纯色往往是响亮的,强烈的。
而经过色彩调和后的灰色的美则是含蓄而沉稳的,灰色因为过于含蓄而缺乏生命力,纯色又因为过于活泼而显得急躁,灰色与纯色的结合既沉稳又不沉闷。
黑白色与纯色的结合形成复合色调:黑白色因其独立性而自成色调。
黑白色与纯色的结合甚至可以增强纯色的力度,同时也使自身的个性得到发挥。
可以说黑白色与任何纯色相结合都可以产生和谐的色调。
强彩色复合色调和弱彩色复合色调:强彩色复合色调的画面主要由强烈色彩或纯度较高的色彩组合而成;弱彩色复合色调主要由纯度较低的色彩组合而成。
它们产生的效果极为不同,画面性格迥然有异。
补色色调:因补色关系形成的复合色调。
补色相加后的灰色作为基调。
分为补色协调色调和补色对比色调。
单色与黑白色调:黑白色是永恒的对比色。
黑白代表色彩世界的阴极和阳极,是对色彩的最后抽象。
太极图就是以黑白两色的循环形式来表示宇宙永恒的运动的。
黑白都具有不可超越的虚幻与无限的精神,总是以对方的存在显示自身的力量。
黑白的对比关系是其他色彩难于超越的,具有永恒的不可替代性。
黑白色是易于和谐的色彩:黑白色彩天生具有和谐能力,无论任何色彩与黑白色彩相结合,都会产生和谐的色调。
色彩的对比学习要求:1. 掌握常见色彩对比类型及特点。
2. 正确处理好对比调和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对色彩的认识力。
主要内容:色彩的对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相互作用而显示的各自属性的色彩对比。
色彩的对比,就是色彩之间存在的矛盾。
各种色彩在构图中的面积、形状、位置和色相、纯度、明度以及心理刺激的差别构成了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作用在色彩构图中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在表现形式上有强弱之分而已。
一、色相对比色相对比:利用各色相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列的不同色相的差异性所形成的对比效果。
色相对比的强弱取决于色相环上的距离和角度,以24色相环为例,任选一色作为基色,可以把色相对比分为邻近色、类似色、中差色、对比色、互补色等。
并分成调和对比和强对比两大类。
(图9)调和对比:1. 邻近色对比:色相环上15°左右,色相差很小,对比非常弱。
2. 类似色对比:色相环上45°左右,属于色相较弱对比。
3. 中差色相对比:色相环上90°左右,如黄与绿,红与黄,红与青紫,属于色相中对比。
特点:明快、活泼、饱和。
强烈对比:1. 对比色相对比:色相环上间隔120°左右的三色对比,如黄绿-蓝紫-橙红橙-绿-青紫对比特点:鲜明、强烈、饱和、华丽、活跃。
2. 互补色对比:色相环上180°左右的色组对比,是最强的色相对比。
按学生举例:如红与蓝绿、黄与蓝紫、绿与红紫、蓝与橙黄,并展示范画,小组讨论补色对比特点。
特点:强烈、鲜明、充实,但也易产生不协调,过分刺激、生硬等缺点。
教师补充:互补色相配,能使色彩达到最大的鲜艳程度,强烈刺激感官。
在运用同类色、邻近色或类似色配色时如果色调平淡无味,缺乏生气,那么恰当运用补色将得到改善(参看附图)。
红与绿明度对比接近黄与紫明度对比最强橙与蓝冷暖对比最强(图10)阳光下金黄色麦垛的阴影呈蓝紫色同一灰色在红、绿、橙、紫、蓝、黄上的色彩变化(图11)结论:无彩色(黑、白、灰)在有彩色中全呈现出补色色光的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