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第四章 (5)
- 格式:pps
- 大小:523.50 KB
- 文档页数:18
现代汉语-语法部分习题及答案(总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四章语法一、填空题:1.实词可分________、谓词、加词,加词包括副词和________。
2.主谓词组、动宾词组等是根据________划分出来的词组基本类型。
3.词组或句子开头既有时间名词又有处所名词,后面不是主谓词组,而是其他可以充当谓语的词或词组,这时的时间名词和处所名词充当________。
4.区分定语和状语主要根据整个偏正词组的________来判断。
5.句子的特殊成分有________和________。
6.存在句谓语动词表示存在或________。
7.被字句的谓语动词必须是________动词。
8.让肯复句就分句间的关系来说相当于假设条件加________。
9.省略句与非主谓句的主要区别是省略句有________性。
10.祈使句的主语一般是________人称。
11.语气词“吗”只用于________问。
12.作状语,表示对动作、意愿和事物的性状加以否定的否定词是________。
13.“王芬教我们织毛衣。
”按宾语来分是________句。
14.现代汉语有两种特殊的词类:叹词和________。
15.加词性句法结构经常用作定语或状语,一般不作主语、谓语或宾语,属于本类的主要是________结构。
16.主语同________是一个层次上的成分。
17.“说得来、说得了、说不得”中的补语属于________补语。
18.句子是________单位,词和词组都是________单位。
19.大主语、小主语等术语只用于________句。
20.“是”可以是判断动词,还可以是________。
21.“不论……都”是________复句的关联词语。
22.倒装句的语气词往往放在________的末尾。
23.表示语气主要靠________和________。
24.“没”可以兼属两类词,一是________,一是________。
0535现代汉语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语音第三章文字 第四章词汇, 第五章语法第六章语用 第一章绪论【单选】汉语属 于汉藏语系,是世界 上使用人口最多 的语言之一。
【判断、术语解 释】现代汉语是现代 汉民族的语言,包括共同语(普 通话)和不同的方言。
【单选、多选】 现代汉语方言及代表 性地点方言:(1) 北方方言,包 括四个次方言,即华 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 江淮官话。
(2) 吴方言,也叫 江浙话,以上海适为 代表。
(3) 湘方言,又称 湖南话,以长沙话为 代表。
(4) 赣方言,又称 江西话,以南昌话为 代表。
(5) 客家方言,也 叫客家话,以广东省 梅县话为代表。
(6) 闽北方言,以 福州话为代表。
(7) 闽南方言,以 厦门话为代表。
(8) 粤方言,也叫 广东话,以广州话为 代表。
(9) 晋语,以太原 话为代表。
(10) 平话,内部 分歧较大,可以分为 两片,柳州以南为桂南平话,以 南宁亭子平话为代 表;鹿寨以北为桂北平话,至今尚无 公认代表。
【单选,简答】 现代汉语白话文的形 成。
古代的书面语即 文言最初必定是在口 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汉魏 以来,因写文章的人 往往沿袭和模仿先秦 的语言,所一起变 化了,另外一种同口 语直接相联系的书面 语“白话”就起来同“文言”分庭抗 礼了。
白话最早可见 于公元5世纪左右南 朝产生的笔记小说 《世说新语》,唐、五 代的说唱文学变文产生后,口语的痕迹就 更加明显。
到了 12、 13世纪,出现了用白 话写的各种文学体裁 的作品,如诸宫调、 南戏、金元杂剧、元 散曲等。
兀末明初以 来,开始大量出现用 白话写作的长篇小说 如 < 水浒传》《西游记》 《金瓶梅 >《红楼梦》 等。
到了晚清,现代 汉语共同的书面语话 文已经成熟。
【单选、多选】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 普通话,它以北室语 音为标准音,以北方 适为基础方言,以典 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为语法规范。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语音第三章文字第四章词汇,第五章语法第六章语用第一章绪论【单选】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
【判断、术语解释】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包括共同语(普通话)和不同的方言。
【单选、多选】现代汉语方言及代表性地点方言:(1)北方方言,包括四个次方言,即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2)吴方言,也叫江浙话,以上海适为代表。
(3)湘方言,又称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
(4)赣方言,又称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
(5)客家方言,也叫客家话,以广东省梅县话为代表。
(6)闽北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
(7)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
(8)粤方言,也叫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
(9)晋语,以太原话为代表。
(10)平话,内部分歧较大,可以分为两片,柳州以南为桂南平话,以南宁亭子平话为代表;鹿寨以北为桂北平话,至今尚无公认代表。
【单选,简答】现代汉语白话文的形成。
古代的书面语即文言最初必定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汉魏以来,因写文章的人往往沿袭和模仿先秦的语言,所以书面语就不再跟口语一起变化了,另外一种同口语直接相联系的书面语——“白话”就起来同“文言”分庭抗礼了。
白话最早可见于公元5世纪左右南朝产生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唐、五代的说唱文学变文产生后,口语的痕迹就更加明显。
到了12、13世纪,出现了用白话写的各种文学体裁的作品,如诸宫调、南戏、金元杂剧、元散曲等。
元末明初以来,开始大量出现用白话写作的长篇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等。
到了晚清,现代汉语共同的书面语话文已经成熟。
【单选、多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它以北室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适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简答】现代汉语语音方面的主要特点。
(1)没有复辅音。
现代汉语中“eng”“ing”当中的“ng”不是复辅音,是一个辅音,只是以两个字母来表示。
(2)音节中元音占优势,复元音构成的音节多。
第四章词汇第一节词汇和词的结构一、试述词汇在语言中的地位。
答: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建筑材料就不能盖房子,没有词汇就不能造句子。
语言是用一个个词按照有关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造出种种句子进行交际的。
有人类社会就有语言。
词汇反映着社会发展和语言发展的状况,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就一种语言来讲,它的词汇越丰富越发达,语言本身也就越丰富越发达,表现力也就越强。
现代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首先就因为它的词汇是非常丰富的。
二、“他学英语很用功,坚持每天记住15个词汇。
”这话对不对?为什么?答:这种说法不正确。
词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是一个范围涵盖很广的词,因此不能用15这个数量词来形容它,这里它要表达的意思是15个单词,所以应该用单词来代替词汇。
三、用“替代法”证明“驼绒”是两个语素,“骆驼”是一个语素。
答:“驼绒”中的“驼”跟“绒”都可为已知语素所代替,也可跟已知合,如:(1)驼绒平绒呢绒鸭绒(2)驼绒驼毛驼峰驼铃第(1)组词说明“驼”被“平、呢、鸭”替换,“绒”可跟上述语素组合。
第(2)组词说明“绒”可以被“毛、峰、铃”替换;所以“驼”、“绒”是两个语素。
“驼绒”中的“驼”不能被替换,也就是说“骆”不能跟任何其他语素组合,它不具备语素的资格。
由于语言中同一层次的单位才能组合,语素不能跟非语素组合,所以在这里“驼”也不是语素,“骆驼”只能算一个语素。
四、分别指出下列字中的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和不能单独作语素的字(○),用三种符号在字下标出。
绩柿素眉蜻狗羊鸭学习鹃祝闪平虎狼答:(1)自由语素:狗、羊、学、祝、闪、平、狼;(2)半自由语素:绩、柿、素、眉、虎、鸭、习;(3)没有不自由语素。
(4)不能单独作语素的字:蜻、鹃。
五、划分出下文中的词(在词下划一横线,成语不划,单纯词不分析),是合成词就注明它的构成方式。
第四章词汇一、填空1、_词汇_是一种语言中词和熟语的集合体,_词汇_是构成语言的建筑材料。
2、词_____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3、基本词具有__稳固性__、_能产性_、_全民实用性_______三个特点。
4、一般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熟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具有稳固性、______具有完整性。
6、语汇规范的原则包括________原则、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原则.7、一般而言,一个________就是一个音节、一个汉字。
8、词以________作为构成材料。
9、词由单纯词向________发展,这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大特点。
10、多音节的单纯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类。
11、附加式合成词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12、组合式合成词的构造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
13、词义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点。
14、词义派生发展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15、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都变成了_____________。
16、________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是语汇丰富发达的标志。
17、能构成反义关系的几个词,必须属于同一_____________,属于同一上位概念的几个矛盾对立的同级_____________.18、“世外桃源”的内部结构关系是_____________。
19、惯用语的实际意义都不能从字面来理解,他们用的都是__________。
20、根据前后两部分的关系,歇后语可以分为________的和________的两种。
第四章语法第一节语法和语法体系1.有人以为不学语法照样能把文章写好,有人认为学了语法才能把文章写好,这些想法你认为对吗?为什么?答:(1)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另一个指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2)人类要运用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就必须遵守共同的原则。
所以,正确合理地使用语法是写好文章的基础,但是,语法并不是好文章的惟一条件,除此之外还与用词、修辞等等各方面有关。
2.语序和虚词是汉语中两种主要的语法手段,几个词放在一起,由于顺序不同,或者用了不同的虚词,表达的意思很不一样,请举例说明。
答:(1)语序:来客了——客来了,“来客了”表示客人的身份是未知的,而“客来了”则表示客人的身份是已知的。
(2)虚词:写文章——写的文章,“写文章”是谓词性结构结构,在句中充当谓语,而“写的文章”是名词性结构,在句中能充当主语和宾语。
3.有人说,目前我国语法学界意见分歧,语法体系未能定于一,是由于语法学家的无能,或者是由于语法学家的标新立异。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试评论之。
答:(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语法体系一是指语法构造本身的系统性,二是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家对于语法现象系统性、科学性的观点,及其根据这些观点作出的一切阐述。
(2)这样来看,语法体系是客观地存在着的。
它是人类思维长期的、抽象化的工作的成果,是思维的巨大成就的标志,它是社会的产物,为群众所创造而又为群众所使用。
它的发展和变化有自己的内部规律作为依据,人们只能按照它的内部规律推动它的发展,不能离开它的内部规律企图改变它的面貌。
而语法学体系则是语法学家根据客观存在的语法体系所作出的描写,它是个人或少数人科学研究的成果。
语法学家在研究的过程中,搜集材料的范围,观察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都不可能取得完全一致,对同一语言事实有不同的看法是不可避免的事。
现代汉语4-5章试题及答案第四章词汇一、名词解释:].词汇2.语素3.词4.熟语 5. 单纯词 6.合成词7.联绵词8.词缀9.词根 10.引申义 11.比喻义12.同音词13.同义词 14.反义词15.成语16.谚语17.歇后语18.成词语素19.不成词语素20.义素21.语义场22.义项二、填空题1.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是__,根据其组合能力,可分为__和__。
2.成词语素的特点在于它本身就能____、也能_________,而不成词语素则只能_________。
3.“小女孩儿喜欢吃吐鲁番的葡萄”中包含了__个音节__语素__个词。
4.“忐忑”是单纯词中的__词,“鸳鸯”是______词,“翩跹”是__词。
5.词是构成__或__的要素,语素是构成__的要素。
6.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___,合成词是由_______语素构成的词。
7.双音节单纯词主要包括___、___、___三种。
8.由词根加词根组成的合成词有___和___两种形式。
9.复合式合成词是由____结合在一起组成的合成词;重叠式合成词是由____构成的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是由_____组合而成的。
10.复合式合成词有_种类型,它们是___、___、___、___、___。
11._____是词的物质外壳,____是词的内容。
12.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的__反映,它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13、___是词义中的主要部分,词还有附属的___,也可称作___。
14.同义词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___。
二是___。
15.同义词的辨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______,二是_____,三是_____。
16.反义词是指_______的词。
从意义关系上区分,反义词有两类:一类是______,另一类是______。
17.基本词汇是词汇的__部分,它长期存在着,并且为____提供基础。
18.基本词汇的三大特点是_____、___、___。
19.一般词汇包括___、___、___、___和__等。
[0]骆小所主编.现代语言学理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四章词汇第一节词汇与词汇学第二节词与固定词组第三节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第四节熟语第五节词汇的发展[1]骆小所主编.现代汉语引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没有单独列出一章,词汇部分分散在第四章《现代汉语语法》的第一至四节中,词义部分在第七章《现代汉语语义》中。
第四章现代汉语语法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概述第二节词汇的构成第三节词法:词的构成第四节词法:词类第七章现代汉语语义第一节词义第三节同义与反义[2]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重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三章词汇第一节语素、词和词汇第二节词的构造第三节多义词和同音词第四节同义词和反义词第五节词汇的构成部分第六节词典和字典[3]钱乃荣主编.现代汉语[M].[4]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三章现代汉语语汇第一节语汇概说一、语汇和语汇学二、语汇单位三、语汇的规范第二节词的构成一、单纯词二、合成词三、短语词和离合词四、缩略形式和缩略词第三节词义一、词义的性质和类型二、词义的发展三、多义词、同音词、同形词四、同义词、反义词、类义词第四节语汇的构成一、基本词汇和非基本词汇二、古语语汇、方言词汇、外来词汇三、行业语、隐语和阶级习惯语第五节语汇的发展一、社会的发展和语汇的变化二、新词的创生三、旧词的衰亡和复出第六节词典一、字典和词典二、词典的特点、类型和功用三、常用检字法[5]张斌主编.现编现代汉语[M].山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三章词汇第一节语素和词第二节词的构造第四节词的聚合第五节词义的性质第六节词义的变化第七节词汇的构成第八节固定短语[6]黄伯荣,廖旭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第四章词汇第一节词汇和词的结构第二节词义的性质和构成第三节义项和义素第四节语义场第五节词义和语境的关系第六节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第七节熟语第八节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7]邵敬敏主编.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第三章词汇第一节现代汉语词汇概述第二节构词法第三节词汇的基本系统第四节词汇的来源系统第五节词汇的熟语系统第六节词义形态第七节词义的分析与描写第八节现代汉语词汇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