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算法deflate
- 格式:docx
- 大小:16.41 KB
- 文档页数:4
TCP协议的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简介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数据传输速度成为了用户使用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减少传输延迟,TCP协议不仅在传输控制方面下足了功夫,还引入了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
本文将简单介绍TCP协议中的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
一、数据压缩技术数据压缩技术是指通过某种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使得压缩后的数据能够占用更少的存储空间或传输带宽。
在TCP协议中,数据压缩技术被用于减少待传输数据的体积,从而提高传输效率。
1. 压缩算法常见的TCP数据压缩算法有Lempel-Ziv-Welch(LZW)算法和Deflate算法。
LZW算法是一种无损压缩算法,它根据待压缩的数据中的重复性模式,将出现过的模式编码为较短的代码,从而减小数据的体积。
Deflate算法结合了Lempel-Ziv(LZ77)算法和Huffman编码,既能实现无损压缩,又能尽可能地减小数据的体积。
2. 压缩字典在压缩过程中,需要维护一个压缩字典,用于存储已经出现过的数据模式和它们对应的编码。
压缩字典的大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压缩效率和解压缩的准确性。
通常,压缩字典是动态更新的,根据传输的数据不断更新和扩展。
3. 压缩与传输顺序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压缩操作和传输操作的顺序十分重要。
一般来说,先进行压缩操作,然后再进行传输操作,这样能够降低传输延迟。
但有时候在传输过程中压缩操作也可以和传输操作交替进行,以提高整体的压缩效率。
二、数据解压缩技术数据解压缩技术是指对压缩后的数据进行还原,使其恢复为原始数据的过程。
在TCP协议中,解压缩技术被用于将接收到的压缩数据还原为可读取的原始数据。
1. 解压缩算法解压缩算法是数据解压缩的核心部分。
根据压缩算法的不同,解压缩算法也有相应的实现。
例如,针对LZW算法,解压缩算法需要实现根据收到的编码和压缩字典,逐步还原原始数据。
2. 解压缩字典解压缩字典需要和压缩字典保持一致,才能正确地进行解压缩操作。
linux文件压缩原理
Linux文件压缩的原理涉及到使用不同的压缩算法和工具来减小文件的大小。
常见的压缩工具包括gzip、bzip2、xz等,它们使用不同的压缩算法来实现文件压缩。
gzip是最常见的压缩工具之一,它使用DEFLATE算法来进行压缩。
这个算法通过查找重复的数据并用较短的符号来代替它们,从而减小文件的大小。
压缩后的文件通常以".gz"为扩展名。
bzip2使用Burrows-Wheeler Transform(BWT)和霍夫曼编码来进行压缩。
它通常比gzip产生更小的压缩文件,但压缩和解压速度较慢。
压缩后的文件通常以".bz2"为扩展名。
xz是一个通用的压缩工具,它使用LZMA算法来进行压缩。
这个算法具有很高的压缩比,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内存和处理时间。
压缩后的文件通常以".xz"为扩展名。
这些压缩工具在压缩文件时,会将文件中的重复数据或者模式进行替换或者删除,以减小文件的大小。
在解压缩时,压缩工具会根据相应的算法将压缩文件恢复成原始文件。
总的来说,Linux文件压缩的原理是通过使用不同的压缩算法
和工具来减小文件的大小,从而节省存储空间和提高文件传输效率。
不同的压缩工具和算法在压缩比、速度和资源消耗上各有优劣,用
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压缩工具进行文件压缩。
压缩的方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压缩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
压缩可以减少数据的存储空间,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节省网络带宽和存储成本。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压缩方法,包括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
一、无损压缩方法无损压缩是一种压缩数据的方法,可以保证压缩后的数据与原始数据完全一致。
常见的无损压缩方法有以下几种:1. 霍夫曼编码:霍夫曼编码是一种基于频率的编码方法,通过将出现频率较高的字符用较短的编码表示,出现频率较低的字符用较长的编码表示,从而减少数据的存储空间。
霍夫曼编码广泛应用于无损压缩算法中。
2. LZW压缩算法:LZW压缩算法是一种基于字典的压缩算法,通过将连续出现的字符序列映射为固定长度的编码,从而减少数据的存储空间。
LZW压缩算法被广泛应用于GIF图像的压缩中。
3. DEFLATE压缩算法:DEFLATE压缩算法是一种综合了霍夫曼编码和LZ77算法的压缩算法,通过使用动态生成的霍夫曼编码表和滑动窗口的方式,实现了较高的压缩比。
DEFLATE压缩算法被广泛应用于ZIP文件的压缩中。
二、有损压缩方法有损压缩是一种压缩数据的方法,压缩后的数据与原始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可以接受。
有损压缩方法主要用于压缩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
常见的有损压缩方法有以下几种:1. MPEG压缩算法:MPEG压缩算法是一种基于人眼和耳朵感知特性的压缩算法,通过删除人眼或耳朵无法察觉的细节信息,从而减少数据的存储空间。
MPEG压缩算法广泛应用于音频和视频的压缩中。
2. JPEG压缩算法:JPEG压缩算法是一种基于人眼对颜色和细节敏感程度的压缩算法,通过减少图像的颜色深度和降低图像的细节信息,从而减小图像的存储空间。
JPEG压缩算法广泛应用于图像的压缩中。
3. H.264压缩算法:H.264压缩算法是一种高效的视频压缩算法,通过使用运动补偿、变换编码和熵编码等技术,实现了较高的压缩比和较好的图像质量。
pako zip 原理
Pako是一个用JavaScript编写的高性能压缩库,它主要用于在浏览器中压缩和解压缩数据。
Pako库的原理基于DEFLATE算法,这是一种无损数据压缩算法,它使用LZ77算法和霍夫曼编码来实现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DEFLATE算法的压缩过程大致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使用LZ77算法对数据进行匹配查找和替换,然后使用霍夫曼编码对匹配后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压缩。
在压缩过程中,Pako库利用LZ77算法来寻找数据中的重复模式,并用指针和长度来表示重复的数据块,从而实现数据的压缩。
接着,Pako使用霍夫曼编码来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压缩,霍夫曼编码通过对频率较高的符号使用较短的编码,对频率较低的符号使用较长的编码,从而实现数据的高效压缩。
在解压缩过程中,Pako库则是按照相反的步骤进行操作,首先使用霍夫曼解码来还原数据,然后再利用LZ77算法进行数据的解压缩,最终得到原始的数据。
总的来说,Pako库的原理基于DEFLATE算法,通过LZ77算法和霍夫曼编码实现数据的高效压缩和解压缩。
这种压缩算法在网络
传输和存储中被广泛应用,因为它能够显著减小数据的体积,提高数据传输和存储的效率。
JAVA中的deflate压缩实现在⽂件的传输过程中,为了使⼤⽂件能够更加⽅便快速的传输,⼀般采⽤压缩的办法来对⽂件压缩后再传输,JAVA中的java.util.zip包中的Deflater和Inflater类为使⽤者提供了DEFLATE算法的压缩功能,以下是⾃已编写的压缩和解压缩实现,并以压缩⽂件内容为例说明,其中涉及的具体⽅法可查看JDK的API了解说明。
1/**2 *3 * @param inputByte4 * 待解压缩的字节数组5 * @return解压缩后的字节数组6 * @throws IOException7*/8public static byte[] uncompress(byte[] inputByte) throws IOException {9int len = 0;10 Inflater infl = new Inflater();11 infl.setInput(inputByte);12 ByteArrayOutputStream bos = new ByteArrayOutputStream();13byte[] outByte = new byte[1024];14try {15while (!infl.finished()) {16// 解压缩并将解压缩后的内容输出到字节输出流bos中17 len = infl.inflate(outByte);18if (len == 0) {19break;20 }21 bos.write(outByte, 0, len);22 }23 infl.end();24 } catch (Exception e) {25//26 } finally {27 bos.close();28 }29return bos.toByteArray();30 }3132/**33 * 压缩.34 *35 * @param inputByte36 * 待压缩的字节数组37 * @return压缩后的数据38 * @throws IOException39*/40public static byte[] compress(byte[] inputByte) throws IOException {41int len = 0;42 Deflater defl = new Deflater();43 defl.setInput(inputByte);44 defl.finish();45 ByteArrayOutputStream bos = new ByteArrayOutputStream();46byte[] outputByte = new byte[1024];47try {48while (!defl.finished()) {49// 压缩并将压缩后的内容输出到字节输出流bos中50 len = defl.deflate(outputByte);51 bos.write(outputByte, 0, len);52 }53 defl.end();54 } finally {55 bos.close();56 }57return bos.toByteArray();58 }5960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61try {62 FileInputStream fis = new FileInputStream("D:\\testdeflate.txt");63int len = fis.available();64byte[] b = new byte[len];65 fis.read(b);66byte[] bd = compress(b);67// 为了压缩后的内容能够在⽹络上传输,⼀般采⽤Base64编码68 String encodestr = Base64.encodeBase64String(bd);69byte[] bi = uncompress(Base64.decodeBase64(encodestr));70 FileOutputStream fos = new FileOutputStream("D:\\testinflate.txt");71 fos.write(bi);72 fos.flush();73 fos.close();74 fis.close();75 } catch (Exception e) {76//77 }78 }。
HTTPS原理中的数据压缩数据压缩在网络通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显著减少数据传输的时间和网络带宽的占用。
在HTTPS的通信过程中,数据压缩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从HTTPS的工作原理以及数据压缩的实现方式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HTTPS的工作原理HTTPS(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是在传统的HTTP协议基础上添加了安全性的扩展,通过TLS/SSL协议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保护。
HTTPS的工作原理如下:1. 客户端发起HTTPS请求: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一个HTTPS请求,请求连接到服务器的安全端口(默认为443端口)。
2. 服务器发送证书:服务器会将自己的数字证书发送给客户端,证书中包含了服务器的公钥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3. 客户端验证证书:客户端会对服务器发送过来的证书进行验证,包括验证数字签名的合法性以及证书的有效期等。
4. 建立安全连接:如果证书验证通过,客户端会生成一串随机的对称密钥,并使用服务器的公钥进行加密,然后发送给服务器。
5. 数据传输:之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使用对称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实现安全的数据传输。
二、数据压缩的实现方式数据压缩在HTTPS的通信过程中能够显著减少数据传输的大小,从而提升整个传输的效率。
数据压缩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GZIP压缩和Deflate压缩。
1. GZIP压缩:GZIP是一种常用的文件压缩格式,它通过对文件进行压缩,在保证数据完整性的前提下减小文件的大小。
在HTTPS中,服务器通常将要发送的数据使用GZIP进行压缩,然后再发送给客户端。
客户端接收到压缩的数据后,会进行解压缩操作,恢复原始的数据。
2. Deflate压缩:Deflate是一个更加通用的数据压缩算法,它主要包括两种压缩方式:ZLIB压缩和DEFLATE压缩。
在HTTPS中,Deflate 压缩方式也被广泛应用。
类似于GZIP压缩,服务器将要发送的数据使用Deflate进行压缩,然后发送给客户端。
zlib deflate原理英文回答:What is zlib deflate algorithm?zlib is a lossless data compression library. It is based on the DEFLATE algorithm, which is a combination of Huffman coding and LZ77.How does zlib deflate work?The DEFLATE algorithm works by first dividing the input into blocks. Each block is then compressed independently.To compress a block, the algorithm first finds all the repeated sequences of bytes in the block. These sequences are then replaced with pointers to the first occurrence of the sequence. This process is called LZ77 encoding.After the block has been LZ77 encoded, it is thenHuffman encoded. Huffman encoding is a lossless data compression algorithm that assigns shorter codes to more common symbols.The compressed block is then stored in the output file.Benefits of using zlib deflate.zlib deflate is a very efficient compression algorithm. It is widely used to compress a variety of data, including web pages, images, and audio files.zlib deflate is also very fast. This makes it ideal for use in real-time applications.Limitations of using zlib deflate.zlib deflate is not a perfect compression algorithm. It is not able to compress all types of data equally well. For example, it is not very effective at compressing random data.zlib deflate is also not a lossless compression algorithm. This means that there is a small chance that some data will be lost during the compression process.Alternatives to zlib deflate.There are a number of other lossless data compression algorithms available. Some of the most popular alternatives to zlib deflate include:bzip2。
PNG原理一、什么是PNG格式PNG(Portable Network Graphics)是一种无损的位图图形文件格式,由PNG开发组创立,旨在代替GIF格式,同时支持颜色索引、灰度图像和真彩色图像。
PNG格式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图像压缩,并支持透明度。
二、PNG格式原理PNG格式通过使用DEFLATE算法进行图像压缩,同时使用非索引按位图形色彩,以及无版权限制的专利使其成为一种广泛被支持的图像格式。
1. DEFLATE算法DEFLATE算法是一种无损的数据压缩算法,广泛应用于文件压缩中。
DEFLATE算法使用了哈夫曼编码和LZ77压缩算法。
1.1 哈夫曼编码哈夫曼编码是一种变长编码方法,根据字符出现的频率,构建一棵二叉树,将出现频率高的字符编码短,出现频率低的字符编码长。
1.2 LZ77压缩算法LZ77压缩算法是一种基于字典的压缩算法,通过查找历史数据重复的位置和长度来表示当前数据,实现数据的压缩。
2. 非索引按位图形色彩PNG格式中的色彩信息存储在RGB格式中,即红(Red)、绿(Green)、蓝(Blue)三个通道。
每个通道占据8位,可表示256个不同的颜色。
通过组合不同比例的RGB通道,可以实现各种颜色的显示。
3. 透明度支持PNG格式支持图像的透明度,即可以将图像的某些部分设为透明。
通过使用Alpha通道,将透明度信息与图像像素点一同存储,实现透明效果。
三、PNG格式优点PNG格式相比其他图像格式具有以下优点:1.无损压缩:PNG格式使用无损的DEFLATE算法进行压缩,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减小文件大小。
2.支持透明度:PNG格式支持透明度的设定,可以实现图像的透明背景,适用于网页设计等场景。
3.色彩支持广泛:PNG格式支持真彩色图像,可以呈现更加丰富的色彩效果。
4.平台兼容性好:PNG格式被广泛支持,几乎所有的图像编辑软件和操作系统都支持PNG格式文件的读取和显示。
四、PNG格式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场景由于PNG格式的优点,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使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网页设计PNG格式的透明背景使其成为网页设计的理想选择。
`zlib`的`deflate`算法是用于数据压缩的,其内存占用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输入数据的大小、压缩级别以及内部缓冲区的大小。
在评估`zlib`的`deflate`算法的内存占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点:
1. **内部缓冲区大小**:`deflate`函数使用一个内部缓冲区来存储输入数据和压缩结果。
这个缓冲区的大小取决于压缩级别。
默认情况下,这个缓冲区的大小通常是8KB。
但是,如果你选择了更高的压缩级别,这个缓冲区的大小可能会更大。
2. **输入数据大小**:如果输入数据的大小大于内部缓冲区的大小,`deflate`函数可能需要额外的内存来存储剩余的输入数据。
3. **压缩级别**:`zlib`支持不同的压缩级别,从0(无压缩)到9(最高压缩率)。
更高的压缩级别通常需要更多的内存,因为它们需要更复杂的算法和更多的内部状态信息。
在评估内存占用时,最好的方法是在实际的代码环境中测量内存使用情况。
你可以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工具或库来帮助测量内存使用情况。
例如,在Linux系统上,你可以使用`valgrind`工具来测量内存使用情况。
此外,如果你想对内存使用情况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你可能需要查
看`zlib`的源代码,了解其内部实现和内存管理策略。
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内存占用的来源,并找到可能的优化点。
请注意,具体的内存占用可能会因不同的编译器、操作系统和硬件配置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评估内存占用时,最好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测试,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GZip、Deflate压缩算法对应的C#压缩解压函数/// <summary>/// GZip解压函数/// </summary>/// <param name="data"></param>/// <returns></returns>public byte[] GZipDecompress(byte[] data){using (MemoryStream stream = new MemoryStream()){using (GZipStream gZipStream = new GZipStream(new MemoryStream(data), CompressionMode.Decompress)){byte[] bytes = new byte[40960];int n;while ((n =gZipStream.Read(bytes, 0, bytes.Length)) != 0){stream.Write(bytes, 0, n);}gZipStream.Close();}return stream.ToArray();}}/// <summary>/// GZip压缩函数/// </summary>/// <param name="data"></param>/// <returns></returns>public byte[] GZipCompress(byte[] data){using (MemoryStream stream = new MemoryStream()){using (GZipStream gZipStream = new GZipStream(stream, press)){gZipStream.Write(data, 0, data.Length);gZipStream.Close();}return stream.ToArray();}}/// <summary>/// Deflate解压函数/// JS:var details = eval('(' +utf8to16(zip_depress(base64decode(hidEnCode.value))) + ')')对应的C#压缩方法/// </summary>/// <param name="strSource"></param>/// <returns></returns>public string DeflateDecompress(string strSource){byte[] buffer =Convert.FromBase64String(strSource);using (System.IO.MemoryStream ms = new System.IO.MemoryStream()){ms.Write(buffer, 0, buffer.Length);ms.Position = 0;using(pression.DeflateStream stream = newpression.DeflateStream(ms,pressionMode.Decompress)){stream.Flush();int nSize = 16 * 1024 +256; //假设字符串不会超过16Kbyte[] decompressBuffer = new byte[nSize];int nSizeIncept =stream.Read(decompressBuffer, 0, nSize);stream.Close();returnSystem.Text.Encoding.UTF8.GetString(decompressBuffer, 0, nSizeIncept); //转换为普通的字符串}}}/// <summary>/// Deflate压缩函数/// </summary>/// <param name="strSource"></param>/// <returns></returns>public string DeflateCompress(string strSource){if (strSource == null || strSource.Length > 8 * 1024)throw new System.ArgumentException("字符串为空或长度太大!");byte[] buffer =System.Text.Encoding.UTF8.GetBytes(strSource);using (System.IO.MemoryStream ms = new System.IO.MemoryStream()){using(pression.DeflateStream stream = newpression.DeflateStream(ms,press, true)){stream.Write(buffer, 0, buffer.Length);stream.Close();}byte[] compressedData = ms.ToArray();ms.Close();returnConvert.ToBase64String(compressedData); //将压缩后的byte[]转换为Base64String}}。
java自定义实现deflater算法Java自定义实现Deflater算法Deflater是Java中用于压缩数据的类,它基于DEFLATE算法,可以将数据压缩成可传输和存储的形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如何自定义实现Deflater算法,了解其原理,并编写代码实现。
一、了解Deflater算法和DEFLATE算法Deflater算法是Java中用于压缩数据的类,它是基于DEFLATE算法实现的。
DEFLATE算法是一种无损压缩算法,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据压缩领域。
DEFLATE算法结合了LZ77算法和霍夫曼编码,能够通过重复词汇的引用和字符频率的统计来压缩数据。
首先,LZ77算法通过查找重复词汇的方式来压缩数据。
其次,霍夫曼编码会根据字符频率将较常见的字符编码为较短的比特序列,较不常见的字符编码为较长的比特序列。
通过这种方式,DEFLATE算法能够实现高效的数据压缩。
二、自定义实现Deflater算法的步骤1. 定义输入和输出的数据结构首先,我们需要定义输入和输出数据的数据结构。
在Java中,我们可以使用字节数组来表示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
因此,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字节数组用于存储输入数据,以及另一个字节数组用于存储输出数据。
2. 实现LZ77算法接下来,我们需要实现LZ77算法。
LZ77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查找重复词汇的方式来压缩数据。
具体步骤如下:- 初始化一个指针,指向输入数据的开头。
- 从指针位置开始,查找输入数据中的重复词汇,记录每个重复词汇的偏移量和长度。
- 将指针移动到下一个未被压缩的位置。
- 将查找的结果编码为字节数组,放入输出数据中。
3. 实现霍夫曼编码在LZ77算法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实现霍夫曼编码。
霍夫曼编码会根据字符频率将较常见的字符编码为较短的比特序列,较不常见的字符编码为较长的比特序列。
具体步骤如下:- 统计输入数据中每个字符的频率。
- 根据字符频率构建霍夫曼树。
- 根据霍夫曼树为每个字符生成编码表。
zlib解压缩算法一、引言在数据压缩和解压缩领域,zlib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存在。
它为许多应用程序提供了高效且可靠的压缩和解压缩功能,尤其在Web开发和存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zlib的解压缩算法,包括其核心组件和工作原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技术。
二、解压缩算法概述解压缩算法是数据压缩算法的反向过程,旨在将压缩后的数据还原为原始形式。
解压缩算法的效率与压缩算法的效率密切相关,但在设计上往往更为复杂,因为需要处理可能的损坏、丢失或篡改的数据。
三、LZ77算法LZ77算法是zlib中用于数据压缩的关键部分,也是其主要灵感来源。
LZ77的基本原理是在数据流中找到最长的原始数据子串,并用其相对位置和长度进行编码,以减少数据的大小。
这种算法能够有效地去除数据中的冗余,从而达到压缩的目的。
四、霍夫曼编码霍夫曼编码是一种无损数据压缩算法,也为zlib的解压缩部分所采用。
该算法使用可变长度编码来为数据中的每个符号创建独特的编码,长度较短的编码用于较频繁出现的符号,从而实现对数据的进一步压缩。
五、DEFLATE解压缩过程DEFLATE是zlib所采用的压缩方法,结合了LZ77算法和霍夫曼编码。
在解压缩过程中,首先使用LZ77算法从数据中提取出原始的重复字符串并恢复其相对位置和长度。
然后,霍夫曼解码器用于将之前编码的重复字符串长度部分替换为原始字符串,从而完成整个解压缩过程。
六、性能与优化zlib的解压缩算法经过了精细优化,以便在各种硬件和操作系统环境下都能实现高性能。
例如,采用了变长编码的霍夫曼解码过程进行了并行化处理,以提高了解压缩速度。
此外,zlib还支持动态内存分配,可以根据需要分配内存空间,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内存浪费。
七、应用场景zlib因其高效、可靠且广泛的支持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
例如,在Web 开发中,zlib被广泛用于HTTP内容的压缩传输;在文件存储领域,它可以帮助减少存储空间的使用和传输成本;在科学计算中,zlib则常用于大数据的存储和传输。
java压缩字符串方法Jav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开发各类应用程序的编程语言,其提供了丰富的库和API来实现各种功能。
其中,压缩字符串是一项常见的需求,通过对字符串进行压缩可以减少存储空间和网络传输的数据量,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Java来压缩字符串的方法。
在Java中,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压缩字符串,其中较为常见的有使用Gzip压缩算法和使用Deflater压缩算法。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实现步骤。
1. 使用Gzip压缩算法压缩字符串Gzip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压缩算法,可以将数据以一种高效的方式进行压缩。
在Java中,可以通过java.util.zip包中的GZIPOutputStream来实现对字符串的压缩。
具体步骤如下:(1)将字符串转换为字节数组。
(2)创建一个ByteArrayOutputStream对象,用于存储压缩后的字节数据。
(3)创建一个GZIPOutputStream对象,将其与ByteArrayOutputStream对象关联。
(4)使用GZIPOutputStream对象的write方法将字节数组写入流中。
(5)使用GZIPOutputStream对象的finish方法完成压缩操作。
(6)关闭GZIPOutputStream对象和ByteArrayOutputStream 对象。
(7)将压缩后的字节数据转换为字符串,并返回结果。
下面是使用Gzip压缩算法进行字符串压缩的示例代码:```javaimport java.io.ByteArrayOutputStream;import java.io.IOException;import java.util.zip.GZIPOutputStream;public class StringUtil {public static String compressString(String input) {try {byte[] inputBytes = input.getBytes("UTF-8");ByteArray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new ByteArrayOutputStream();GZIPOutputStream gzipOutputStream = new GZIPOutputStream(outputStream);gzipOutputStream.write(inputBytes);gzipOutputStream.finish();gzipOutputStream.close();outputStream.close();byte[] compressedBytes = outputStream.toByteArray(); return new String(compressedBytes, "ISO-8859-1");} catch (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return null;}}}```2. 使用Deflater压缩算法压缩字符串Deflater是Java中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压缩算法,与Gzip相比,Deflater算法的压缩效率更高。
gzip 原理
gzip 是一种文件压缩格式,其原理是通过压缩算法将文件的字节流进行压缩,从而减小文件的大小。
gzip 压缩算法基于DEFLATE 算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 首先,gzip 将输入的字节流分成多个块。
每个块都会单独进行压缩。
2. 对于每个块,gzip 使用 Lempel-Ziv 算法来识别和移除重复的字节序列。
这一算法通过构建一个字典树,将已经出现的字节序列存储在字典中,然后寻找输入数据中的重复序列,并将其替换为指向字典中的指针。
这样可以大大减小文件的大小。
3. 接下来,gzip 使用哈夫曼编码对压缩后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编码。
哈夫曼编码是一种变长编码方式,可以根据每个符号的频率来分配不同长度的编码。
频率高的符号使用较短的编码,频率低的符号使用较长的编码,以便更高效地表示数据。
4. 最后,将压缩后的数据与文件的元数据一起存储为 gzip 格式。
gzip 文件包含原始文件的一些信息,如文件名、时间戳、权限等,以及压缩后的数据。
解压缩过程是压缩过程的逆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首先,解压器读取 gzip 文件的元数据,并验证文件的完整性。
2. 然后,解压器将压缩后的数据解码为哈夫曼编码。
3. 解码后的数据再经过 Lempel-Ziv 算法进行解压缩,将指针替换为实际的重复序列。
4. 最后,解压器将解压缩后的数据写入输出文件,恢复原始文件。
通过以上步骤,gzip 实现了高效的文件压缩和解压缩,对于大型文件的压缩具有较好的性能和效果。
常用压缩算法
压缩算法常用于将大文件压缩成较小的文件,以节省存储空间和
加快传输速度。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压缩算法。
1. Zip压缩算法:Zip是一种最常见的压缩格式,它采用LZ77
算法和哈夫曼编码来压缩文件。
LZ77算法是一种基于重复字符的算法,将重复的字符替换为指向前面相同字符的指针,以实现压缩;哈夫曼
编码则是一种基于字符出现频率的编码方式,将频率高的字符用较短
的编码表示,压缩效果较好。
2. Gzip压缩算法:Gzip是一种基于DEFLATE算法的压缩格式,DEFLATE算法结合了LZ77算法和哈夫曼编码,能够达到比Zip更高的
压缩率。
Gzip常用于压缩网页文件和邮件附件等。
3. RAR压缩算法:RAR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压缩格式,它采用文本
压缩算法和字典内部压缩算法相结合的方式,效果较好。
RAR文件还支持分卷压缩和密码保护等功能。
4. 7-Zip压缩算法:7-Zip是一种开源的压缩软件,支持多种压
缩格式,其中最为常用的是7z格式。
7z格式采用LZMA算法和LZMA2
算法,比Zip和RAR的压缩率更高,但压缩和解压速度较慢。
总之,不同的压缩算法适用于不同的文件类型和使用场景。
我们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压缩算法,并注意在压缩文件时保证数
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zlib压缩算法zlib压缩算法是一种通用的数据压缩算法,它可以有效地将数据的体积缩小,从而节省存储空间和传输时间。
zlib压缩算法是由Jean-loup Gailly和Mark Adler共同开发的,并以其全名“zlib实用程序库”成为被广泛使用的数据压缩标准。
zlib压缩算法是基于DEFLATE算法,该算法模式由固定头和数据块组成,数据块可以按照不同的压缩等级(如快速和高压)进行压缩。
zlib压缩算法的优势之一是速度的快慢可以由用户来控制,用户可以在压缩速度和压缩比之间做出取舍,以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
此外,zlib实用程序库提供了一个友好的用户界面,允许用户轻松实现标准zlib压缩算法。
有许多应用程序和软件采用zlib压缩算法,其中包括Linux内核和其它操作系统(如Microsoft Windows)、Gzip压缩格式、Apache Web Server等等。
zlib压缩算法用于压缩文本(如HTML和XML)、图像、声音、源代码等内容,用于减少文件体积并表现出良好的内容压缩性能。
此外,zlib压缩算法还可以用于压缩数据库、记录文件等内容,以便节省存储空间和CPU消耗。
zlib压缩算法的优点很多,它的处理速度比其他压缩算法更快,可以将数据的体积缩小50%到80%,比基于熵的压缩算法(如LZMA)更快、更有效,并且可以支持跨平台数据传输。
此外,zlib压缩算法还可以支持增量式压缩。
增量式压缩技术允许仅压缩更新过的内容,这样有助于减少数据传输时间,避免重复传输数据。
另一方面,zlib压缩算法存在一些缺点,主要是它的压缩率不如RAR或7-Zip算法。
另外,由于它的字节流设计,zlib压缩算法不能有效地加密文件,因此不能提高文件的安全性。
总之,zlib压缩算法是一种非常流行和有效的数据压缩算法,它可以提供快速的压缩和解压服务,有助于减少文件体积,减少网络传输和磁盘存储空间的消耗。
不过,由于它的压缩率相对较低,它的安全性较差,不支持加密文件;因此,zlib压缩算法仅适用于传输和存储小型文件。
压缩算法deflate
gzip,zlib,以及图形格式png,使用的是同一个压缩算法deflate。
我们通过对gzip源码的分析来对deflate压缩算法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我阅读的gzip版本为 gzip-1.2.4。
我们对算法做三种程度的说明。
第一种程度,对gzip所使用压缩算法基本原理的说明。
第二种程度,对gzip压缩算法实现方法的说明。
第三种程度,对gzip实现源码级的说明。
如果你有时间的话,我建议你先不要看下面的内容,自己尝试通过读gzip 源码,来了解它的压缩解压缩是如何实现的,这将会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智力游戏,千万不要错过。
当一个又一个的谜被解开时,那感觉就像唐伯虎同志所说的,“慷慨然诺杯酒中”。
(小唐的诗,除了另一个倒霉蛋曹雪芹外,好像不太被人提。
)
1 gzip所使用压缩算法的基本原理
gzip 对于要压缩的文件,首先使用lz77算法进行压缩,对得到的结果再使用huffman编码的方法进行压缩。
所以我们分别对lz77和huffman编码的原理进行说明。
1.1 ... 1.2 ...
2 gzip压缩算法实现方法
2.1 LZ77算法的gzip实现
首先,gzip 从要压缩的文件中读入64KB的内容到一个叫window的缓冲区中。
为了简单起见,我们以32KB以下文件的压缩为例做说明。
对于我们这里使用32KB 以下文件,gzip将整个文件读入到window缓冲区中。
然后使用一个叫strstart的变量在window数组中,从0开始一直向后移动。
strstart在每一个位置上,都在它之前的区域中,寻找和当前strstart开始的串的头3个字节匹配的串,并试图从这些匹配串中找到最长的匹配串。
如果当前的strstart开始的串,可以找到最少为3个字节的匹配串的话,当前的strstart开始的匹配长度那么长的串,将会被一个<匹配长度,到匹配串开头的距离>对替换。
如果当前的strstart开始的串,找不到任何的最少为3个字节的匹配串的话,那么当前strstart的所在字节将不作改动。
为了区分是一个<匹配长度,到匹配串开头的距离>对,还是一个没有被改动的字节,还需要为每一个没有被改动的字节或者<匹配长度,到匹配串开头的距离>对,另外再占用一
位,来进行区分。
这位如果为1,表示是一个<匹配长度,到匹配串开头的距
离>对,这位如果为0,表示是一个没有被改动的字节。
现在来说明一下,为什么最小匹配为3个字节。
这是由于,gzip 中,<匹配长度,到匹配串开头的距离>对中,"匹配长度"的范围为3-258,也就是256种可能值,需要8bit来保存。
"到匹配串开头的距离"的范围为0-32K,需要15bit 来保存。
所以一个<匹配长度,到匹配串开头的距离>对需要23位,差一位3个字节。
如果匹配串小于 3个字节的话,使用<匹配长度,到匹配串开头的距离>对进行替换,不但没有压缩,反而还会增大。
所以保存<匹配长度,到匹配串开头的距离>对所需要的位数,决定了最小匹配长度至少要为3个字节。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gzip如何实现寻找当前strstart开始的串的最长匹配串。
如果每次为当前串寻找匹配串时,都要和之前的每个串的至少3个字节进行比较的话,那么比较量将是非常非常大的。
为了提高比较速度,gzip使用了哈
希表。
这是gzip实现LZ77的关键。
这个哈希表是一个叫head的数组(后面我们将看到为什么这个缓冲区叫head)。
gzip对windows中的每个串,使用串的头三个字节,也就是strstart,strstart+1,strstart+2,用一个设计好的哈希
函数来进行计算,得到一个插入位置 ins_h。
也就是用串的头三个字节来确定一个插入位置。
然后把串的位置,也就是 strstart的值,保存在head数组的第ins_h项中。
我们马上就可以看到为什么要这样做。
head数组在没有插入任何值时,全部为0。
当某处的当前串的三个字节确定了一个ins_h,并把当时当前串的位置也就是当时的strstart保存在了head[ins_h]中。
之后另一处,当另一处的当前串的头三个字节,再为那三个字节时,再使用那个哈希函数来计算,由于是同样的三个字节,同样的哈希函数,得到的ins_h必然和前面得到的ins_h是相同的。
于是就会发现head[ins_h]不为0。
这就说明了,有一个头三个字节和自己相同的串把自己的位置保存在了这里,现在 head[ins_h]中保存的值,也就是那个串的开始位置,我们就可以找到那个串,那个串至少前3个字节和当前串的前3个字节相同(稍后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说法不准确,这里是为了说明方便),我们可以找到那个串,做进一步比较,看到底能有多长的匹配。
我们现在来说明一下,相同的三个字节,通过哈希函数得到的ins_h必然是相同的。
而不同的三个字节,通过哈希函数有没有可能得到同一个ins_h,我
没有对这个哈希函数做研究,并不清楚,不过一般的哈希函数都是这样的,所以极大可能这里的也会是这种情况,即不同的三个字节,通过哈希函数有可能得到同一个ins_h,不过这并不要紧,我们发现有可能是匹配串之后,还会进行串
的比较。
一个文件中,可能有很多个串的头三个字节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他们计算得到的ins_h都是相同的,如何能保证找到他们中的每一个串呢?gzip使用一个链把他们链在一起。
gzip每次把当前串的位置插入head的当前串头三个字节算出的ins_h处时,都会首先把原来的head[ins_h]的值,保存到一个叫prev 的数组中,保存的位置就在现在的strstart处。
这样当以后某处的当前串计算
出ins_h,发现head[ins_h]不空时,就可以到prev[ head[ins_h] ]中找到更前一个的头三个字节相同的串的位置。
对此我们举例说明。
例,串
0abcdabceabcfabcg
^^^^^^^^^^^^^^^^^
01234567890123456
整个串被压缩程序处理之后。
由abc算出ins_h。
这时的head[ins_h]中为 13,即"abcg"的开始位置。
这时prev[13]中为 9,即"abcfabcg"的开始位置。
这时prev[9]中为 5,即"abceabcfabcg"的开始位置。
这时prev[5]中为 1,即"abcdabceabcfabcg"的开始位置。
这时prev[1]中为 0。
我们看到所有头三个字母为abc的串,被链在了一起,从head可以一直找下去,直到找到0。
现在我们也就知道了,三个字节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得到同一ins_h的所有的串被链在了一起,head[ins_h]为链头,prev数组中放着的更早的串。
这也就是head和prev名称的由
来。
gzip寻找匹配串的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实现是,延迟匹配。
会进行两次尝试。
比如当前串为str,那么str发生匹配以后,并不发生压缩,还会对str+1串进行匹配,然后看哪种
匹配效果好。
例子 ...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就看到了做另外一次尝试的原因。
如果碰到的一个匹配就使用了的话,可能错过更长匹配的机会。
现在做两次会有所改善。
...
2.2 问题讨论
我在这里对gzip压缩算法做出了一些说明,是希望可以和对gzip或者压缩解压缩感兴趣的朋友进行交流。
我对gzip的了解要比这里说的更多一些,也有更多的例子。
如果哪位朋友愿意对下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以及其他压缩解压缩的问题进行研究,来这里/forum/ 和我交流的话,我也愿意就我知道的内容进行更多的说明。
下面是几个问题
这种匹配算法,即用3个字节(最小匹配)来计算一个整数,是否比用串比较来得高效,高效到什么程度。
哈希函数的讨论。
不同的三个字节,是否可能得到同一个ins_h。
ins_h和计算它的三个字节的关系。
几次延迟尝试比较好?
用延迟,两次尝试是否对压缩率的改善是非常有限的?
影响lz77压缩率的因素。
压缩的极限。
2.3 ...
3 gzip源码分析
main() 中调用函数 treat_file() 。
treat_file() 中打开文件,调用函数 zip()。
注意这里的 work 的用法,这是一个函数指针。
zip() 中输出gzip文件格式的头,调用 bi_init,ct_init,lm_init,其中在lm_init中将 head 初始化清0。
初始化strstart为0。
从文件中读入64KB的内容到window缓冲区中。
由于计算strstart=0时的ins_h,需要0,1,2这三个字节和哈希函数发生关系,所以在lm_init中,预读0,1两个字节,并和哈希函数发生关系。
然后lm_init调用 deflate()。
deflate() gzip的LZ77的实现主要deflate()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