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问题:化学复习是对已学过知识的再学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是使知识系统化,防止遗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被动地记忆、重复、模仿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化学复习课堂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如果只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被动地接受,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及乐趣。

方法:在复习过程中,师生均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化学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拟订复习计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学生知识有准备的基础上,把教学过程变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并使知识和能力发生有机联系,这是启发学生思考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开端。

优点: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把知识置于一组典型的问题中,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把其中包含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不仅巩固了知识,还帮助学生在举一反三、整理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上得到提高。本文从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在化学复习课堂教学中的策略和应用以及反思成效作一总结。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复习课堂的案例

本节课是金属化学性质的复习课,以金属活动性顺序为主线,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学习,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让学生清清楚楚地知道本节课将学会什么,带着目的去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二)解决问题、启迪思维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仔细阅读学习资料,分小组讨论并解答:

①铝的抗腐蚀性好,金的抗腐蚀性也好,原理相同吗?

②镁可以做烟花、照明弹,为什么?

③解释“真金不怕火炼”

同学们对问题进行解答,并板演化学方程式,小结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设计意图)要让学习学会利用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的不同来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强弱,提高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及时检查和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

(2)金属与酸的反应

问题:①用盐酸除铁锈时能否长时间的浸泡?

②实验室中的废酸液能否直接倒入下水道?

③酸雨对所有金属制品都能腐蚀吗?

同学们分别演示实验,铜、铁、锌、镁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中,强调反应的顺序很重要,这样实验现象有个递进的过程,便于观察、对比、把握内在联系,学生能清晰地比较出这四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从而比较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强弱,突破重点,还能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交流、表达能力,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并用化学语言描述现象。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围绕金属活动性顺序,掌握金属与酸的反应,突出重点,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中获取新的体验,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突破难点,并且学生能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分析、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设疑〕如果实验室制取氢气,选哪种金属最合适?

(设计意图)刺激学生思维,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原有的实验室气体制备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加强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强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促进学生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3)金属与金属盐溶液的反应

问题:①解释铁桶不能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原因。

②如何从定影液硝酸银中回收纯净的金属银?

学生们实验,描述现象,解答问题,并书写化学方程式。

[展示事例]古代湿法炼铜即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设计意图)结合历史事实,强化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突破难点,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

(4)置换反应

现象黑板上所展示的是三个模块,三组化学方程式,有规律、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置换反应的概念呼之欲出,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畅所欲言、学生畅谈收获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努力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会知识、学会自主学习,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促进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学生的反馈,联系实际教学过程,利于教师总结、反思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不足,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教师不断钻研,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四)反馈练习、趁热打铁

[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并能灵活运用,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须趁热打铁,使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正的迁移效应,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