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学基础知识篇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的含义

现代企业基础管理课程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它基本涵盖了企业内部运作管理中的各个方面。其培训的对象主要是企业的高中层、基层管理人员。管理就是沟通和协调。各级管理人员不但应知道自己干什么,还应当知道其他管理人员在干什么,掌握系统的管理知识。无疑对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工作上的协调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我们认为只要是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人员都应该参加这五门课程的学习,都应该了解这五个方面的知识。本课程注重管理方法及技能培训,突出事例分析。

一、现代企业管理基础知识

1、企业管理概述及管理学发展简史

2、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控制

3、企业的基本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价值工程、网络技术、ABC管理法、全面质量管理、线性规化

4、现代企业管理原理:以人为本、信息管理、动态原理、创新原理、经济效益原理、反馈原理

5、企业规章制度的概念、基本内容

6、制度的制定及执行:1)制定的指导思想、原则及条件2)执行措施3)完善及系统化

二、产品质量管理

1、产品质量的概念、术语和名词解释

a、质量概念

b、质量特性

c、质量职能

d、质量管理及其发展

2、质量认证体系的内容、意义、程序及措施方案(iso9000介绍)

3、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及有效运转

a、质量基础工作的建立

b、TQC活动

c、质量成本

d、PDCA循环

4、质量管理的几个基本方法

a、主次因素排列法

b、因果分折法

c、直方图法

d、控制图法

5、6西格玛管理介绍

三、生产计划、生产运作及现场管理

1、生产运作的基本构成及其基本原则

a、技术工艺准备

b、生产流程

c、辅助运作过程

d、运作服务过程

e、生产运作的基本原则——连续性、比例性、均衡性、适应性

f、人、机、物、环的科学配合原则

2、生产计划管理

a、计划类型

b、时间、能力安排原则

c、工艺及设施管理

d、设备管理

e、物料及辅助准备

3、生产运作的基本方法

a、目标管理

b、滚动计划

c、ABC分类控制法

d、网络计划技术

e、线性规划

4、现场管理一一意义、目的、标准及4S的执行

5、提高生产效率的基本途径:增长短扳克服瓶颈简单介绍MRP原理即流程重组

四、生产成本分折及控制管理

1、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2、生产成本构成内容:a、市场费用b、开发费用c、运作费用(工、料、费、税、资金成

本…)d、成本开支范围

3、成本计划编制内容及分折:a、综合成本编制及分折b、单个成本编制及分折

4、成本控制的方法:a、基本方法b、价值工程c、量本利分折法d、变动成本法e、回归法(仅讲二元回归法)

5、企业二级核算的目的、意义及基本方法

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企业人事管理的意义、目的及原则

2、企业人事管理的主要内容:

a、招聘及甄选

b、用工合同主要内容

c、测评方法

d、员工激励

e、人员考核

f、调配、提升或解雇

g、职工培训h、薪酬设计原则

3、“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原则和内容

4、节省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

管理的含义、作用与原理

(一)管理的含义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协调活动。包含了5层意思:

1.管理是有意识、目的的群体活动。

2.管理主要协调人与事、人与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

3.管理有目标性。

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二)管理的性质

管理活动的二重性:

1.与组织作用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2.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三)管理的作用

(四)管理原理

包括系统原理、封闭原理、开放原理、人本原理、动力原理、反馈原理、弹性原理、控制原理、效益原理。

管理的职能

(一)计划▲

1.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狭义的计划工作仅指制定计划。

2.计划的基本特征:目的性、主导性、普遍性、效率性。

3.企业计划的分类:按表现形式分类,有宗旨、目标、策略、政策、规则、程序、规划和预算等内容。要特别注意宗旨与目标、策略与政策、规则、程序与规划这些几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4.计划工作的程序:估量机会、确定目标、确定计划的前提、制定可供选择的方案、选择方案、制定派生计划、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二)组织▲

1.组织的含义与类型:

(1)组织的含义可以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来理解,静态是指组织结构,动态指维系与变革组织结构,以完成组织的目标的过程。

(2)组织的类型包括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组织中体现的组织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非正式组织是在共同工作中自发产生的,具有共同情感的团体。

2.划分组织部门的原则:

(1)原则包括目标任务原则、责权利相结合原则、分工协作原则及精干高效的原则、管理幅度原则、统一指挥原则和权利制衡原则、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2)重点理解管理幅度原则和统一指挥原则。管理幅度是指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管理幅度的大小与管理层次的多少成反比关系;统一指挥是指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领导的命令,要防止多头领导。

3.人员配备。

(1)人员配备的任务:

①物色合适人选。

②促进组织结构功能的有效发挥。

③充分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

(2)人员配备的原则:

①经济效益的原则,不是为了解决职工就业。

②任人唯贤的原则。

③因事择人的原则,不能因人设岗。

④量才使用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