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广播电台播控系统设计与建设
- 格式:pdf
- 大小:313.48 KB
- 文档页数:4
广播转播车播控室的声学设计
沈一德
【期刊名称】《电声技术》
【年(卷),期】1996(000)010
【摘要】广播转播车播控室的声学设计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沈一德近年来,具有现代特色的广播转播车,以其“快速、灵活、信息量大、转播质量高”的优势,在广播节目改革中已显露出她的魅力,这种播出形式,受到人们普遍的欢迎和青睐。
建造一辆优秀的转播车,首先应从车体结构、声学处...
【总页数】4页(P25-28)
【作者】沈一德
【作者单位】江苏人民广播电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112.435
【相关文献】
1.抚州广播电视台携手松下大型高清转播车顺利交接——抚州广播电视台8+1+1高清转播车交车仪式 [J],
2.语言录(播)室室和审听室的声学特性—中国国际广播中心的部分声学设计 [J], 骆学聪;陈怀民
3.从旧转播车到新演播室——浅谈旧转播车设备改装成演播室的工程项目 [J], 梁迎利
4.浅谈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广播转播车音频系统设计 [J], 宝力道
5.超高清4K转播车落户冰雪名城索尼成功交付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超高清4K电视转播车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项目概述四川广播电视台高塔调频发射台承担着四川广播电视台广播FM.、FM.、FM、FM.、FM、FM.、FM.、FM.八套调频广播节目在成都地区的发射播出任务。
同时,高塔调频发射台负责为新闻频率FM.提供多路由信号源通路。
目前所用信号源传输和监测系统建设于年,信号自动切换功能不稳定,应急切换手段落后,信号源音频质量监测、高频参数分析、机房动环监控、事故事件查询追索、视频监视等方面缺失严重,与总局《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号令)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随着发射台站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单纯依靠人力保证安全优质播出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广播电视迅速发展的要求,通过对全链路各路由信号的监测、比对,自动进行故障分析、预警、智能切换代播,缩短故障停播时间,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劣播、停播已成为发射工作中的迫切任务。
按照相关行业标准规范、总局有关省级广播电台建设标准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号令)要求,建设一套调频发射台网络化智能化监测系统,包括信号监测、比对、切换、录制以及动环、视频监控,按照套节目通道进行建设,并能进行通道扩容。
系统完成对高塔调频发射台套节目通道信号的监测比对,实时监控高塔调频发射机房的播出信号质量,自动进行故障分析,提供准确及时的故障预警,基于准确的故障识别进行智能应急切换代播,缩短故障停播时间;准确识别节目故障、降低系统误报率,以降低广播发射安播保障人员的日常工作强度、降低人工误操作带来的风险、提高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发射台安播传输系统整体自动化、智能化程度。
本次招标为系统建设招标,投标方须根据标书的要求,做出详细的系统设计方案,并根据技术方案确定相应的设备配置数量进行投标报价。
系统设计方案将作为投标文件的一部分。
本标的所有系统设计与安装、调试等必须由投标人自行完成,不接受联合投标及分包、转包行为。
二、功能要求以计算机网络为操作平台,具备数据监测、分析、报警、应急快速智能处理、综合业务管理等功能。
29图1 系统的三层结构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电台户外直播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以及关键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法,阐述了户外直播管理系统中基于.NET的三层架构设计思想和技术的运用。
关键字:电台 直播管理 0 引言江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户外直播一直以来都是各频率向技术部申请直播,然后部门主任口头安排技术人员配合频率做好直播技术保障工作。
没有很好的户外直播管理办法,每次事后靠回忆去统计,经常有时间、地点、人员会记错,而且户外直播的记录一直以来都是通过本子手写记录,不方便管理与查询直播情况,因此需要一套户外直播管理系统。
本文通过编程技术和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设计与实现了户外直播管理系统,直播科科长通过浏览器就可以打开户外直播管理系统,派发直播任务给技术人员和司机。
部门主任通过该系统可随时查询户外直播情况和自动导出直播统计报表,从而对户外直播工作有了更好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 系统设计1.1 系统结构设计本系统采用基于.NET框架的三层结构思想设计,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层(U 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如图1所示。
简单的说,UI层调用BLL,BLL调用DAL,数据用Model进行传递,Model为各层之间架起了数据传输的桥梁。
采用三层结构设计思想主要是为了“高内聚,低耦合”,使项目结构更清楚,分工更明确,有利于后期的维护和升级。
表示层:主要对用户的请求接受,以及数据的返回,为客户端提供应用程序的访问,通俗讲就是展现给用户的界面,即用户在使用一个系统的时候他的所占少华 江西广播电视台 南昌市 330046见所得。
业务逻辑层: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也可以说是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
数据访问层: 该层所做的事务就是直接操作数据库,针对数据的增添、删除、修改、查找等。
1.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户外直播管理系统根据需求将用户分为直播科科长、技术人员、司机、部门主任和系统管理员五种角色。
广播系统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广播系统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企业、学校、医院、商场等场所,广播系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
因此,对广播系统的建设和实施方案的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的目标是为了提供一个高效、稳定、便捷的广播系统,以满足用户对信息传递和音频播放的需求。
具体目标包括,提供清晰、高保真度的音频播放效果;实现远程控制和管理功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灵活的应用扩展性。
三、项目实施方案。
1. 系统设计与规划。
首先,需要进行广播系统的整体设计与规划,包括系统架构设计、硬件设备选型、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以确保系统的后续升级和扩展。
2. 设备采购与安装。
根据系统设计方案,进行设备采购与安装工作。
在设备选型上,需考虑设备的性能、品牌、价格等因素,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
在安装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设备厂家的安装要求进行操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系统调试与优化。
完成设备安装后,需要对系统进行调试与优化。
通过对设备的连接、配置、参数设置等工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同时,对系统的音频效果、网络传输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
4. 系统集成与测试。
在系统调试优化完成后,进行系统集成与测试工作。
包括设备之间的联调、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工作,以确保系统各部分的协调运行和稳定性。
5. 系统上线与运维。
最后,将系统正式上线,并进行系统运维工作。
包括系统的日常监控、故障排除、安全防护等工作,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四、项目实施流程。
1. 项目启动。
确定项目需求,成立项目组,明确项目目标和实施计划。
2. 系统设计与规划。
进行广播系统的整体设计与规划,制定系统架构图和设备选型方案。
3. 设备采购与安装。
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设备采购与安装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4. 系统调试与优化。
全媒体演播室系统设计与建设论文摘要:全媒体演播室系统的建设是2011年扬州广播电视总台的一项重要项目,这个项目的建成使得扬州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栏目的制作方式与流程有了质的飞跃。
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互动性,使整个新闻频道栏目更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关键词:全媒体演播室设计建设方案在计算机及网络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了适应节目制播技术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媒体资源的优势,推进新闻节目样式的变革,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互动性、现场性和可视性,强化新闻报道的深度,增强本地新闻媒体的竞争力,电视台开始在节目制作中更多地加入计算机及网络平台的多媒体技术。
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始尝试将实时在线节目包装、多媒体互动、图文显示、短信平台、卫星直播、3g直播、互联网等技术全面融入节目直播中来,实现直播手段由传统的电视演播室直播向全媒体演播室直播的转变。
以用来彻底颠覆电视观众的感观体验,提升电视观众对节目的兴趣,来达到提高收视率的目的。
近年来,为提高频道的收视份额,以央视为龙头的各级电视台,投入了较大的人力和财力,在节目风格和播出样式出新等方面,进行了各种尝试,并对传统的演播室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借此增强竞争力,扩大影响力,提高收视份额。
其中东方台和南京台收效比较明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扬州广播电视总台原有新闻演播室的设计建设于2005年。
根据扬州广播电视总台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当前各台竞争激烈的现状,必须要更新节目制作方式和流程,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互动性,使整档新闻栏目更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以此提高扬州广播电视总台收视份额。
因此,建设全新理念的全媒体综合新闻演播室,将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保证扬州广播电视总台持续、强劲、有活力的媒体竞争力。
一设计要求全媒体演播室将充分考虑3d实时在线节目包装、现场点评、地理交通、天气播报、电话、短信、彩信、3g手机、ip等新媒体接入,通过新媒体交互发布的融合,拓宽观众的参与面,增强新闻的交互性和选择性,充分满足新闻资讯节目深度化、民生化、娱乐化、报道的连线化、制作的直播化、资源的共享化、频道规划的集约化、新媒体交互发布的融合化发展走向。
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摘要:随着融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实现媒体融合、流程改造、内容创新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不断突出。
为了提高广播智能化媒体融合的竞争力,缙云县融媒体中心从技术、内容、流程等方面着手解决传统广播电台面临的实质性问题,建设了全新的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
本文系统介绍了缙云县融媒体中心的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的设计方案、关键技术和系统架构,并阐述了平台的建设及应用情况等。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1引言缙云县融媒体中心原有的调频广播系统建设于2009年,设备逐渐老化。
为适应广播融媒化要求,缙云县融媒体中心在充分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等标准,立足中心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技术,引进专业的设备,实现了对缙云县融媒体中心调频广播系统的网络化、智能化、融媒体化改造以及广播节目制播、广播智能化监测管理与控制[1]。
缙云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节目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了广播系统的节目生产和管理能力。
2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的设计与实践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不仅可以听广播,还可以在APP、网站等多种终端收看广播的视频直播;听众可通过拨打电话、微信、抖音、视频聊天等方式与直播间主持人进行视频互动、交流,并通过切换台推流送到网络播出;其中,可视化直播可在电视、APP、电台H5、FM等多端。
2.1广播可视化与互动系统的设计与建设传统广播生产和传输的信号只有声音信息,且与听众的互动很弱,用户逐渐向其他主流媒体倾斜[2]。
为了完善广播电台融媒体的功能,缙云县融媒体中心设计并搭建了一套融媒体广播可视化与互动系统,实现了广播直播的可视化。
该系统可以实现广播直播中视频信号的采集、生产、多平台分发以及与听众的互动等功能。
(1)广播可视化直播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广播直播设备、摄像头、AI智能切换设备、LED背景大屏、视频一体机、立式触摸屏以及直播带货区,如图1所示。
内蒙国际金融大厦公共广播系统技术方案书中国电子系统工程总公司2011-7目录一、概述 (3)二、系统要求 (3)三、主要设计依据 (5)四、设计指标确定 (6)五、系统设计思想 (7)六、系统功能 (10)七、设备特点 (12)八、主要设备参数 (14)九、其它 (31)一、概述国际金融大厦数字式公共广播系统整体设计立足于先进、灵活、耐用,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置可以使整个国际金融大厦智能化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公共广播系统整体设计既可以播放背景音乐,又可以发布日常信息、紧急广播、火灾报警。
这套系统为整个建筑群提供良好的办公及休息环境。
这样就需要选择一家有知名度的专业广播系统生产厂家设备与之相配合,现选用是BOSCH(原PHILIPS)专为公共广播系统设计的产品。
二、系统要求国际金融大厦是智能化要求较高的综合建筑。
这就要求国际金融大厦配置相应的背景音乐,业务广播及消防广播系统。
其中背景音乐为国际金融大厦及周边环境提供一个舒适安逸的环境,调节心情,并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提供与之相吻合的音乐。
业务广播为建筑群体提供一个方便可靠的工作环境,可以在不同的建筑设置广播系统,对指定区域进行不同的广播。
消防广播系统将为国际金融大厦提供一个安全而又可靠地休息工作环境,可与消防设备实施联动。
一)设计要求在国际金融大厦的控制室设置广播系统,负责国际金融大厦的背景音乐及消防广播,包括音源设备、系统主机、数字功率放大器及1个分区呼叫话筒。
能够保障28路音频信号在单一系统中同时传输。
1.1 系统组成国际金融大厦控制室设置背景音乐、消防广播控制系统,供业主使用。
在控制中心通过本区域每一个分区广播线路连接前端扬声器,此扬声器为背景音乐与消防广播共用,平时播放背景音乐火灾时播放消防广播。
系统基本功能:1、控制中心的公共区域播放背景音乐2、消防疏散通道、车库、机房等消防规范要求的其它场所,设置业务广播、通知、紧急、消防广播。
行业专题I 融合媒体南京广播电视集团金剑朱晓春吴永生杨旸南京广电集团原有电视播出系统始建于2001年,此后进 行过两次部分升级改造,为适应播出架构IP 化及媒体融合的 发展趋势,2019年在同址不同层新建融媒播控中心。
机房总 面积475平方米,其中播出、总控及融媒发布机房275平方米, 节目准备机房40平方米,模块化设备机房160平方米,机房 布局如图1所示。
图1融媒播控中心机房布局图机房配套工程包含装修、风管道改造、VRV 空调、新风系统、 消防工程、动力配电及安防监控等。
总控屏幕墙采用1.875mm 间距LE D 显示屏,总面积约31平方米。
播出屏幕墙由33台 58英寸L E D 电视组成。
模块化设备机房包括46个标准机柜、4个配电柜、6台38k W 列间空调,冷热通道封闭,配有动环 监控。
市电来S 两个不同路由的专线,经ATS 倒换后送到机 房。
新购两套160kV A 冗余UPS 作为机房主路供电,利旧的 120kVA UPS 与市电自动倒换作为备路供电。
值班机房实景图 如图2。
图2值班机房实景图一、系统设计原则1、标准与先进:系统设计符合技术规范,技术指标符合行业标准。
所选设备在本领域内具备技术先进性、运行稳定。
IP 播出系统采用最新SMPTE 2110标准,适应广电行业的未 来发展趋势;2、安全和可靠:系统组件确保长期可靠运行,采用冗余备份设计,无单一崩溃点;利用虚拟化技术提高安全性、稳定性和应急响应速度。
构建信息安全防范体系,确保系统通过三 级等保测评;3、操作易维护:软件界面友好、操作流程清晰、监控手段完善。
虚拟化服务分布式部署,可在线恢复故障,加快业务 负载再生速度,达到高效自动化运维的目标;4、经济易推广:利用虚拟化技术提高设备利用率,大幅减少系统布线和硬件投入,提高系统综合性价比;通用IT 设 备占比高,具备良好的推广前景与广阔的应用空间;5、 开放易融合:系统软、硬件设计均采用开放式模块化12设计并采用通用接口,确保其扩展性,实现无缝融合、高效对 接和数据共享。
«中国有线电视»2019(04)CHINADIGITALCABLETV 技术交流www ccatv com中图分类号:TN949.292㊀㊀文献标识码:B㊀㊀文章编号:1007 ̄7022(2019)04 ̄0371 ̄002㊀㊀DOI:10 12071/ccatv 2019 ̄04 ̄011作者简介:姜海滨(1967-㊀)ꎬ男ꎬ高级工程师ꎬ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技术㊁新媒体技术㊁IPTVꎬE ̄mail:jianghb1@126 comꎮIPTV前端智能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Ѳ姜海滨(内蒙古广播电视台ꎬ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摘㊀要:随着三网融合业务的不断推进及新媒体的崛起ꎬIPTV作为三网融合的主要业务之一取得了飞速发展ꎬ前端节目源的内容和来源越来越丰富ꎬ后端的运营平台也越来越多ꎮ为了更好的满足现在及未来IPTV业务的需求ꎬ以内蒙古电视台IPTV前端系统为例ꎬ提出一种IPTV前端系统的IP信源智能调度的实现方案ꎬ为建设和完善IPTV前端系统提供借鉴和参考ꎮ关键词:IPTVꎻ信源ꎻ前端系统ꎻ智能调度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IPTVHeadendIntelligentSwitchingSystemѲJIANGHaibin(InnerMongoliaRadioandTelevisionStationꎬHohhot010050ꎬChina)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advancementofTriplePlayandtheriseofnewmediaꎬIPTVꎬasoneofthemainTriplePlayservicesꎬhasmaderapiddevelopment Thecontentandsourceofheadendprogramsourcearemoreandmoreabundantꎬandtheoperatingplatformsofback ̄endarealsoincreasing InordertobettersupportthecurrentandfutureneedsofIPTVbusinessꎬthispapertakestheIPTVheadendsystemofInnerMongoliaTVStationasanexampleꎬandproposesanimplementationschemeofIPsourceintelligentswitchingofIPTVheadendsystemꎬwhichcanprovidereferencefortheconstructionandimprovementofIPTVheadendsystemKeywords:IPTVꎻsourceꎻheadendsystemꎻintelligentswitching0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ꎬ在三网融合宏观政策的大力支持下ꎬIPTV业务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1]ꎬIPTV业务的节目源也越来越丰富和多样ꎮ以内蒙古IPTV前端系统为例ꎬ前端信源包括卫星电视直播信源㊁本地频道直播编转码信源㊁爱上融媒体平台信源等ꎬ汇总各平台的信源有近500路节目之多ꎮ作为前端系统ꎬ要实现所有不同码率㊁不同编码格式㊁不同协议的节目流汇聚管理监看ꎬ还要根据需求可灵活将节目流切换到播出分发平台及其他应用系统ꎬ实现集中化大规模基于IP直播节目的采集㊁调度切换和分发管控ꎬ这就给我们IPTV前端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ꎮ1㊀建设目标建立IP流信号调度切换平台ꎬ为IPTV播控分发平台注入智能化调度内容ꎬ大幅提升IPTV前端信源汇聚分发业务灵活性ꎮ系统以IP流切换矩阵为核心设备ꎬ满足多种协议512路直播信源的输入与无缝切换输出ꎮ矩阵设备1ʒ1冗余配置ꎮ173www ccatv com通过IP流矩阵主备设备的调度服务控制系统ꎬ实现多路节目内容的手动或者自动切换㊁调度管控ꎮ2㊀系统设计(见图1)图1㊀系统拓扑图2 1㊀系统结构系统对前端数据进行接收㊁汇总和整合ꎬ后台统一调度监管前端资源ꎬ通过大屏幕显示系统实现多源㊁多画面监看直播节目和点播节目ꎬ监管人员可以通过多画面快速掌握全省IPTV节目的播出状态[2]ꎮIPTV前端信源接收汇聚ꎬ支持主备链路ꎮ卫星㊁本地㊁外来系统汇聚的内容转变为IP流信号进入IP切换矩阵ꎮ矩阵可支持多达512路信号输入输出ꎮ2 2㊀IP切换调度矩阵支持多入一出或者一入多出多入一出支持每个信号可有主㊁备㊁辅㊁垫4个输入源ꎬ输出时可从这4个输入任意选择ꎮ当主输入源失效时ꎬ自动无缝切换到备输入源ꎻ当主输入源恢复时ꎬ自动无缝切回主输入源ꎮ而一入多出则可以将一路信源复制成多路ꎬ满足多个不同运营平台以及监测监看的需要ꎮ2 3㊀1ʒ1主备矩阵平台IP流切换矩阵作为整个系统调度核心ꎬ其安全性不言而喻ꎮ本系统采用直连网线1ʒ1心跳热备ꎬ减少了交换机环节及网络其他数据造成的干扰ꎬ极大限度的降低系统安全隐患ꎮ主备机切换时间在0 1s以内ꎬ码流分析仪器无二级错误报警ꎮ确保了IPTV前端输出源无单点故障ꎮ2 4㊀调度管理对汇聚的IP节目ꎬ进行有序管理输出ꎮ矩阵支持手动㊁自动㊁编单三种方式进行流切换ꎮ每路输出支持基于节目单编辑ꎬ实现定时切换ꎮ保证输出到播控系统的节目流符合节目单编排要求ꎬ为IPTV系统拓展节目和多元化的运维提供了有力支撑ꎮ2 5㊀无缝切换直播电视(BTV)和视频点播(VOD)是IPTV的两种基本业务ꎮ对于BTV业务ꎬ频道切换时延和流畅性是重要指标ꎬ对用户的体验有很大的影响[3]ꎮ传统前端的流切换矩阵(例如ASI切换矩阵)切换时会因为流的中断造成短时间的马赛克ꎬ严重影响观看效果和用户体验ꎮ本系统采用的矩阵切换技术以节目流的GOP边界作为切换点ꎬ流切换前后ꎬ保证PCR㊁PTS平滑过度㊁连续计数保持连续的同时ꎬ自动映射PIDꎬ保证切换后的PID保持不变ꎬ真正实现节目的无缝切换ꎬ切换平滑ꎬ无生硬感ꎮ2 6㊀质量监测及安全播出播出质量监测主要指IP信号指标的监测ꎬ能够通过播出广播电视信号各个层面的质量监测指标ꎬ及时发现播出劣化或故障的隐患ꎬ以便及早制定和实施处理方案[4]ꎮ系统里以ETSITR101290为码流分析标准ꎬ分析输入视频节目源存在的问题ꎬ并根据输入流问题的错误等级进行分等级智能切换ꎮ2 7㊀流媒体多协议兼容流媒体属于应用程序协议ꎬ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ꎬ这导致目前实际应用中的流媒体协议的多样化ꎬ同时更新也非常快[5]ꎬ常见的流媒体协议有UDP㊁HTTP㊁RTMP㊁RTSP㊁FLV㊁HLS等ꎮ这势必导致IPTV运营平台需要把多种协议统一到一种协议上来ꎮ本系统可以将多种不同协议的节目源统一转换到运营平台需要的协议ꎬ大大提高了平台运营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ꎮ3㊀结束语当前IPTV前端系统需要对接的节目源平台以及系统运营平台众多ꎬ规划和建设功能全面而又安全有效的智能调度系统势在必行ꎮ本文中所采用的北京锐马视讯科技有限公司的IP流矩阵ꎬ功能强大ꎬ性能优越ꎮ作为前端系统中调度的核心ꎬ能有效地满足IPTV前端节目智能调度系统规模㊁安全性㊁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等各个方面的需求ꎮ参考文献:[1]㊀李铁强.省级IPTV监管平台设计方案[J].中国有线电视ꎬ2013ꎬ(10):1202.[2]㊀游声红.面向IPTV业务的综合监管平台解决方案及其应用[J].安全播出与监测ꎬ2013ꎬ(5):103-104.[3]㊀魏㊀凯.IPTV视频编码相关问题探讨[J].电信技术ꎬ2006ꎬ(8):89-91.[4]㊀孙凌卿.流媒体传输协议分析关键技术研究[J].电子世界ꎬ2018ꎬ(10):171-172.[5]㊀张世仲.IPTV监测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ꎬ2015ꎬ(23):46.[收稿日期:2019 ̄03 ̄07]273姜海滨:IPTV前端智能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国有线电视»2019年第04期。
2019.1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技术探讨鄂州广播电视台4讯道高清演播室建成时间为2015年8月。
自从投入运行以来,图像质量、运行安全都得到了有效的检验,充分证明该系统较为完善。
一、设计思想对于鄂州广播电视台来讲4讯道高清演播室是其第一个直播演播室,其主要承担着鄂州新闻、直播鄂州、垄上行、对话、经纬鄂州、文化长廊等节目以及承担着一号演播厅(800m2)大型娱乐节目的录制,本台前期设备有标清和高清两种信号源,同时还拥有高标清混编非线编设备以及标清后期播出设备,为了对这些已有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必须根据现实情况打造出一个高标清兼容的系统,该系统采用高/标清兼容切换台,全部采用高清模式进行处理,在有标清信号的素材需要进入系统时,在高清非编中的高清编辑模式中选择垂直适配方式进行上变换,编辑好的短片送演播室播出服务器播出,在输出端加入了下变换送播出机房。
二、关键设备的选择(一)切换台主切换台是RossVideo 公司的Carbonate24切换台,4:2:2,2级M/E ,24路输入,可指派8路输出,24个面板直切键,满足了系统信号源的完整输入。
主机及面板均配备份电源。
色键、划像、2D 特技、帧存等功能齐全,能够接收BB 以及三电平同步信号。
为了直播的安全性,具有大量固化的特技效果,可直接调用用于播出。
备切换台是RossVideo 公司的CROSSOVER-SOLO 切换台,12路输入高标清兼容数字视频切换台作为应急信号调度,安全方便,可使系统简化,降低故障率。
一旦主通道发生故障,导播能够及时方便地在备通道完成切换以及节目制作,保证节目的正常输出。
主备通道的应急切换采用高标清兼容双通道2×1应急切换开关。
切换开关放置于导播区导演工位,方便导演应急使用,在出现问题时,可直接切至备路使用。
(如图1所示)图12×1应急切换开关图(二)摄像机我们选用的是池上公司的HDK-79GX 摄像机,该机采用最新开发的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电路和全数字处理ASIC (专用集成电路),该机使用2/3英寸230万像素AIT CCD ,水平分辨率为1000线,在61dB 超高信噪比的前提下其灵敏度可达F10(1080/59.94i )和F11(1080/50i )。
2020·12(下)《科技传播》112作者简介:高策,塔城地区广播电视台。
地区台融媒体中心节目直播系统设计与应用高 策摘 要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己是必然趋势,具有调度灵活、扩展简便等特性的直播技术在媒融合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文章介绍了塔城地区广播电视台在融媒体中心建设中探索的直播系统。
从系统节构、系统功能、技术保障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 融媒体;直播;技术保障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0)273-0112-03媒体融合指的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机构运行、制作传播方式、经营模式等多方面高度相融媒体共生状态。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面临着基础相对薄弱、发展相对缓慢、缺少专业人才、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
中宣部在2018年召开的推进会中提出,2020年底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国基本覆盖。
近几年来,各媒体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在媒体融合建设中改革创新、改变思维模式,在实践中研究探索,不断突破壁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塔城地区广播电视台,作为一个典型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地区电视台,拥有广播、电视、网站等多种资源。
以建设融媒体中心为基础,优化升级新闻采编播流程,实现媒体资源向融合媒体转型。
为了加强节目与节目受众的互动性,实现媒体资源的多元化与深度融合,塔城地区融媒体中心将广播电视节目与新兴媒体进行优势整合。
依托该融媒体中心,塔城地区广播电视台推出的“i 塔城”手机客户端同步上线。
该App 以节目实时播出为特色,充分发挥地区电视台具备的资源优势,为观众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新媒体”直播节目。
1 直播系统设计原则直播系统应具有安全、稳定、高效和可扩展的技术特性。
在此基础上,融媒体直播系统的节目需具备高清和伴音数伴音数字化,也应具备对对非标准节目信号的调度能力。
因此,融媒直播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以下原则:1)系统应具备冗余备份功能,具备便于操作的应急处理机制。
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播控管理系统研究摘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总结了我国“十三五”期间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建设智慧广电新平台的发展要求。
在此背景下,广播电视单位优化升级播控管理系统,提升广播电视单位播控管理水平,有助于推动省市县三级融通的媒体融合生态圈建设。
关键词:融媒体;广播电视;播控管理引言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各类技术的革新对电视播控业务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业务处理方面,需要从单一的纯后台处理向多元化、流程化、透明可视化的层级转变,为电视高清播出乃至今后4K超高清播出的普及提供技术支撑。
上海市闵行区融媒体中心电视播出系统原先为标清系统,目前在播系统为2019年建设完成的高标清同播系统,在软件架构层面上采用分层结构的内容整备系统。
建设前中心内系统各个软硬件模块功能零散、各子系统对接环节多,信息分散,管理困难,中心当前在用的高清播出系统采用的分层架构内容整备系统能够极大地整合系统资源、合理利用分配资源,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减轻中心内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中心播出系统整体技术水平。
1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播控管理关键技术IP化音频(AoIP)是保障互联网协议(IP)传输高保真数字音频信号的重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音频控制与传输领域。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AoIP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在各广播电视台基于IP架构的播出系统升级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AoIP技术协议发展经历了Cobra Net、Ether Sound、Dante、Q-Lan、Ravenna、AVB等不同阶段,均支持AES67标准。
AoIP技术优势明显,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高质量传输,保障了音频信号的高质量与低延迟传输;(2)兼容性强,当前国内主流厂商设备与系统均支持AES67标准,设备互联共通兼容性强;(3)系统简便,音频矩阵拓展性强,系统搭建便捷,可节省线缆与接口,降低成本;(4)传输范围广,基于IP传输,实现音频信号特定服务区的可靠覆盖;(5)网络化发展,国内音频厂商目前已推出网络接口,搭载AoIP协议;(6)采用高精度时间同步协议(PTP),实现音频高度同步。
中波广播发射台“无人值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杨红伟
【期刊名称】《广播与电视技术》
【年(卷),期】2024(51)5
【摘要】本文利用先进监测设备与科学管理理念,结合技术应用,实现无人干预的自动化监控系统,涵盖信源与发射机,高效确保发射台安全播出。
【总页数】4页(P114-117)
【作者】杨红伟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心赤峰762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20.7
【相关文献】
1.广播发射台无人值班有人值守的设计与实现
2.上海中波发射台无人值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中波广播发射台自动化播出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中波广播发射台周界入侵监控报警系统设计——以贵州省广播电视局八五九台为例
5.基于FPGA技术的中波广播发射台自动化播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