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物流现状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2
蛀!蔓◇!取广西物流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钟建伟(广西水电工程局物资贸易公司,广西南宁530003)廿商要]随着物流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畏,物流企业的队伍不断壮大.但是物流企业发展也存在多方面问题与发展中的不足。
本文以广西物流企业为选橇最,从物流企业的发氍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应采用的物滴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研究,以促进广西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
供键词】物流企业;发展战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世界分工的进一步增强,中国的物流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物流企业在我国范围内迅速发展。
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广西背靠大西南,南临北部湾,东接粤港澳,西南与越南接壤,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在加上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以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南宁,为广西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助于我们建设适应东盟新兴经济体的现代物流体系,把广西打造成面向大东盟的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促进广西物流业健康快速稳定向前发展。
一、广西物流业发展现状(.一)物流通道进一步完善近年来我区物流业快速发展,社会物流总量不断扩大,初步测算,2008年我区社会物流总额约13300亿元。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保障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
2008年全区货物周转曩1754.8亿吨公里,货运量58068.7万吨,公路总里程达9927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总里程已分别达到2181公里、8932公里。
公路完成货物周转量362亿吨公里,货运量38200万吨。
沿海港口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40个,总吞吐能力达到8766万吨,完成货物吞吐量8089万吨。
目前内河已建成1000吨级航道574公里、500吨级航道233公里、300吨级航道768公里。
内河货运量达6285万吨,周转量202亿吨公里。
铁路营业里程为2751公里,完成货物周转量912.9亿吨公里,货运量98619万吨。
共有机场6个,航线161条,完成货邮吞吐量6B万吨。
社科论坛广西物流快递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邹华玲(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本文分析了广西快递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快递市场区域业务经营现状,深入探讨了广西快递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广西快递业的对策。
关键词:快递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0引言快递是指承运方将托运方指定的物品在特定时间内运达目的地,以最快的运输方式,运输和配送到指定的目的地或目标客户手中。
快递服务作为一种先进的物流服务方式,在促进经济发展、方便社会交流、满足消费和商家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国快递业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核心地区广西的快递业发展更是具有巨大的潜力。
1广西快递业发展现状广西快递服务业随着国内快递业务发展而不断发展,在企业数量、市场规模、资金技术、从业人员等方面发展迅速,并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相结合,成为电子商务实现实物配送的主要途径。
快递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从业主体数量快速增长,其中邮政企业仍然一枝独秀,但快递服务多元竞争的格局已经逐步形成。
2000年以前成立的实际从事快递业务企业仅有26家,到2006年底,全区经营快递业务的单位数为248个。
2009年达到395家,比2008年增长15.9%,其中法人企业222个;从业人员8096人,同比增长14.3%;全年完成快递业务量3825.6万件,同比增长13.9%;快递业务收入5.17亿元,同比增长20%。
就广西快递企业所拥有的生产场地面积、营业网点数量、运输设备配备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来看,快递服务基础能力提升显著。
计算机、手持终端设备投入增长迅猛(如手握电子称、电子编号录单器PDA),有效提升了快递企业揽收、分拣、派送、查询等环节的信息化处理水平,为服务提供有效支撑,显现了快递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的趋势。
2广西快递市场区域业务经营现状快递的经营区域主要分为国内同城快递(同一城市内),国内异地快递(城际间),国际及港澳台快递。
广西“两区一带”物流走廊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广西划分为“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三类区域,要求通过实施“两区一带”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实现区域互动、协调发展。
物流建设是其中很重要的方面。
广西“两区一带”物流走廊的建设应基于充分发挥北部湾经济区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打造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优势,同时增强资源富集的桂西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的三大因素,以实现板块间物流的协调统筹发展。
[关键词]广西“两区一带”;物流;对策2009年国家出台全面支持广西发展的战略决策性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广西划分为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三大区域。
此后,《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桂西资源富集区发展规划》等指导性规划陆续出台,广西“两区一带”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成型。
加快“两区一带”协调发展,是广西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
通过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三大板块的互补、叠加效应,形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外开放前沿的构建与内陆腹地纵深拓展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广西各区域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调发展,有利于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两区一带”物流走廊建设对广西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一)物流对现代经济的作用现代物流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认为是继节约资源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后的第三利润源泉,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基础产业,能够对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对物流企业和其所在城市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物流理论的发展,物流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全国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发展新思路,必将在经济社会领域引起全面、深刻的系统性变革。
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全文共有21处提及“物流”二字,并在第四篇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中单列一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集群研究作者简介:林柳(1989-),女,广西忻城人,本科生,广西大学商学院。
覃泽杰(1990-),男,广西柳州人,本科生,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霍星合(1990-),女,广西桂平人,本科生,广西大学商学院。
梁安(1990-),女,广西容县人,本科生,广西大学商学院。
摘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往来增加得以迅速发展。
物流产业集群更是在北部湾经济区区域一体化的战略发展优势下得到迅速壮大,由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集群发展起步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物流流企业不够集聚、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政策法规不完善、金融服务缺乏。
本文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际情况出发,就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四大问题给予相应建议,把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强。
关键词:北部湾;物流产业;集群一、背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式成立于2006年3月。
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概况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中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个城市所管辖行政区域组成。
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随着东盟各国在东南亚区域内不断扩大了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合作活动,借助区位优势,广西大力发展物流产业,致力于成为与东盟各国最便捷的海陆国际大通道。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现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以来,钦州保税港区、凭样综合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相继成立。
防城港、钦州港和北海港三大沿海港口在2009年实现货物吞吐量9407.85万吨,同比增长16.29%[1]。
各地政府亦加大物流园区建设力度。
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数量也不断增加,拥有一定规模的现代物流企业近150家。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集群现状(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集群基本概况物流产业集群主要表现在物流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形成和物流企业的合作共赢。
广西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摘要: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受保健养生的观念推动,人们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生鲜农产品的品质安全已经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通过对广西生鲜农产品的数据概括,分析广西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和机遇,对广西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适合广西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冷库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The improvement of residents' income level and the concept of the health care keeping in good health, the growing demand for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security has become a widely concerned topic. Through analyzing data generalization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Guangxi, analysis Guangxi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opportunities, fo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Guangxi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in Guangxi. Key words:agricultural products;cold chain logistics;refrigerator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发展,人们普遍开始了保健养生,生鲜农产品就是保健养生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了人们餐桌的必需品,所以最近几年人们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生鲜农产品的质量也越来越关注。
广西铁路物流发展现状与应对策略[摘要]以广西铁路物流的发展为研究对象,用swot模型分析广西铁路物流发展存在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广西 swot模型铁路物流[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158-02随着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铁路物流在现代物流中担当的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领域。
广西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接合部,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良好基础和区位优势。
西部大开发、泛北部湾建设、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承办、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机遇更是为物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将成为广西经济腾飞新的增长点。
本文试以广西铁路物流的发展为研究对象,用swot模型分析广西铁路物流发展存在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广西现代铁路物流的发展趋势根据发达国家以及国内先进省份铁路物流的发展经验,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广西铁路物流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下:(一)集装箱运输将迅猛发展随着广西经济结构的调整,北部湾经济圈贸易量的扩大,铁路集装箱运输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内外贸易的迅速增长。
商品的集装箱化率不断提高,广西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
因此,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加强和扩大将成为提升广西铁路运输物流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铁路联运将进一步加强国际铁路联运具备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利用铁路运输成本低、风险小、具有连贯性的优势,在货物运输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广西运输系统具有完善的水运、空运及支线公路,这些为铁路联运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联运系统的整合将使得广西铁路物流成为北部湾经济圈乃至全球供应链支持体系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三)物流专业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全球性的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是未来物流发展的主力军。
广西铁路物流继承了铁路系统强大的运输网络,随着铁路体制的改革、执行力的强化、员工操作水平的提高,广西铁路运输物流必将发展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重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集团。
广西田阳县农产品物流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广西田阳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的农业大县。
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种植业。
农业是重要的支柱产业,农产品的物流发展情况是其产品实现价值的关键,是农业发展的动脉,一旦物流情况不顺畅,农产品就会受到一定的损失。
本文通过分析田阳县农产品物流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找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田阳县农产品物流对策1.田阳县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1.1田阳县发展农产品物流的自然条件优势。
田阳县位于广西西部,右江河谷中部,归百色市管辖。
它地处低纬度,靠近北回归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暖夏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丰富,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蔬菜、水稻、水果等在如此优越的自然条件下得到全面的发展,并且在1995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
田阳还是中国三大芒果生产基地之一,1996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芒果之乡”,曾两次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最高奖的“田阳香芒”更是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蔬菜产业特别是秋冬菜生产的快速发展已使田阳县成为广西新兴的南菜北运基地。
1.2田阳县发展农产品物流的政策优势。
2001年,右江河谷亚热带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工建设。
2003年,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建立。
在这一个“示范区”和“推广中心”的带动下,田阳县大力实施“农业名县”发展战略,把“农业大县”打造成“农业名县”。
组织实施优蔗、优果、优菜、优畜“四优”工程,创建绿色生态农业品牌。
在田阳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在田阳县成功承办了四届,使田阳县的优质农产品走向国际大舞台,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1.3田阳县发展农产品物流的交通优势。
田阳县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村村通公路已经覆盖至全县所有的乡镇和行政村;百色至南宁的二级公路正好从田阳县城穿过;向西通过汽车可达云南、贵州,向南经过德保、靖西可至越南,向北经过巴马可进入河池地区。
现代经济信息“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跨境电商发展的物流困境与对策研究李 霞 黄敬瑜 江 瑾 广西财经学院防城港学院摘要:广西在与东盟各国进行贸易往来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条件。
但现阶段,在与东盟各国进行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活动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本文首先对当前广西与东盟国家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物流困境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各项物流困境提出广西在面向东盟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时物流环节应对的策略,为广西跨境电商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一带一路;跨境电商;跨境物流;对策;广西中图分类号:F25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5-0360-02引言“一带一路”政策的施行对于沿线各国及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多机会,对于我国国际性电商企业也提供了很多机遇。
跨境电商与相配套的国际性物流系统是密切相关的,我国目前国际性物流产业还跟不上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脚步,对电商产业的发展速度形成了一定阻碍。
广西在我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合作中作用很关键,相应的其经济地位也提高了很多,广西与东盟及相关国家地区开展经济合作能够促进我国和“一带一路”有关国家之间的交流,实现互惠互利,共赢发展。
广西地区近年来十分重视电商的发展,同时也对电商配套的物流领域加大了完善力度。
在2017年发布的《广西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到,广西应以“互联网+流通”为载体,为企业降本增效,促进提升市场消费需求,推动传统的流通产业转型升级。
计划到2020年,实现全区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1万亿元,年均增长20%。
计划还强调,广西将大力引进培育一批年交易额超百亿元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建成100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90%以上。
同时,还将紧跟“一带一路”的战略政策号召,积极与东盟国家合作,搭建跨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基地和区域国际合作交流平台。
一、广西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现状(一)广西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现状广西是我国西南、华南及中南三地区的连接地带,也与东盟及南亚地区的很多国家相邻,与上述地区或国家之间形成了跨度性很大的国际性物流通路,比较便利。
新时期广西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关键词】广西;生鲜农产品物流;现状分析;对策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9 -0045-03生鲜农产品也称鲜活农产品,主要包括水果、蔬菜、花卉、肉、蛋、奶以及水产品等生鲜初级产品,人们习惯称其为“生鲜三品”(果蔬、肉类、水产)。
生鲜农产品物流与大宗农产品物流和其他农产品物流一起构成了农产品物流。
进入21世纪以来,广西农业与全国一样得到了长足发展,2010年人均水果、猪牛羊肉和水产品产量比全国人均值分别高30.13%、10.47%和33.67%,分别排全国第8、13和第9位[1],排名比较靠前,并且已经形成了一批有优势和特色农产品。
产品的丰富不但为广西农产品物流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而且对广西农产品物流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分析广西生鲜农产品物流的现状,了解家底,对于解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时常出现的产品卖难问题,促进生鲜农产品生产平稳发展、农民持续增产增收和保障消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新时期广西生鲜农产品物流需求现状广西农村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业连年取得好收成,生鲜农产品极大丰富,市场供给充足有余,如表1所示。
表1表明:广西生鲜农产品产量在新时期呈现增长趋势。
虽然有个别年份异常,如2005年产量增幅较大,但是整体是沿表1 广西生鲜农产品主要年份产量及其2010年与2000年比较(万吨)数据来源:广西统计年鉴2009,2011着从低逐步向高方向发展,反映了广西生鲜农产品不断增大的物流需要。
按照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国食品科技学会推行的健康饮食标准每人每天应吃水果100~200克、蔬菜400~500克,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125克[2]进行测算,就2010年而言,给广西常住人口4610万人[1]留足水果168.27~336.53万吨、蔬菜673.06~841.33万吨、动物性食物210.33万吨的“生鲜三品”外,余下的果蔬和动物性食物总产量2843万吨需要外销,占总产量六成以上。
广西物流业发展的机遇及未来发展的对策作者:王明宪宋芬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年第01期[摘要]广西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拥有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承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此外,政府出台的物流业振兴计划也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但广西发展物流业还面临基础设施差、企业信息化程度低以及人才匮乏等问题。
文章在分析广西发展现代物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推进广西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广西物流业;发展机遇;对策[作者简介]王明宪,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经济与贸易系教师,广西桂林,541004;宋芬,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经济与贸易系教师,广西桂林,541004[中图分类号] F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1)01-0087-0002一、广西物流业发展的现状1.经济快速增长,物流业规模不断扩大。
2006年,广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00.8亿元,同比增长14.6%,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66.74亿美元,同比增长28.8%;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326.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0%。
物流总额8361亿元,物流业增加值27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8%。
有关部门预测未来物流业将继续快速增长,物流业市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物流通道进一步完善。
2006年,广西公路通车里程达64404公里,其中高速路1547公里,铁路运营里程2992公里。
广西建有防城港、北海、钦州三大沿海港口,已建成大小泊位16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4个,5万吨级以上泊位18个,年通过能力达6000万吨。
此外,广西还有南宁、贵港、梧州等77个内河港口,年通过能力达1883万吨。
空运方面,广西现有5个航空港,开通航线100多条,4小时直航可覆盖东亚和东南亚所有国家首都。
从物流网络看,未来广西的物流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1、广西物流及其市场发展现状趋势?
广西的许多城市都开始兴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基础设施逐渐得到改善、整体物流技术水平也开始得到提高。
现代物流是以物流企业为主体,以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为主要形式,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相结合的、涉及产品供应链全过程的现代体系。
1.配送中心是否要具有采购功能
2.连锁店母体公司的批发机构是否可成为配送中心
3.仓储式配送中心和通过式配送中心的选择
4.精心设计组配方式、运输方式,开发第三利润源来发展趋势
1.连锁店将普遍接受社会化配送的理念
2.社会化配送中心将首先从大型连锁公司中分离产生
3.专业化的配送中心是未来发展趋势
4.配送中心将形成区域性布局的趋势
(一)物流业发展机遇多多
广西的物流业地理位置优越,沿海,沿江,沿边三位为一体的特殊地理位置。
(二)物流企业逐步成长
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加快,形成了各类物流企业竞争的格局。
一是如广西外运、广西物资集团等一批仓储型物流企业加快发展;二是如广西超大、广西运德等一批运输型物流企业不断壮大;三是综合型物流企业初现,如防港物流,玉柴物流,邮政物流等企业;四是商业连锁配送发展加快,如北京华联、南城百货、利客隆、沃尔玛等连锁配送业务发展较快!其中玉柴企业通过对全部汽车安装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终端设备,实现运输动态调度,减少空载其次是当前我区物流业发展。
存在的问题:
广西的物流业虽然已经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物流业起步晚,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的专业化,合理化和现代化方面与经济发达地区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企业的服务功能单一,信息化比较低
首先从运输装备上看:我区的物流业运输企业装备的大吨位车辆,集装箱车辆,特种运输车辆以及其他性能的先进车辆较少。
其次从库存管理上看:还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因此造成成本控制上和流通加工上不必要的损失,多数的物流企业的功能单一,信息化科技化等先进技术没有得到合理运用,难以适应社会化发展的要求。
所以在物流方案设计上以及全程物流服务上几乎一片空白。
(二)专业人才的紧缺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据新华网广西频道获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贸易、物流、能源、糖业、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的人才需求有大幅上升,其中尤以物流,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最为抢手。
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区的物流业的专业人才上还是处在缺乏状态。
国内发达地区企业的发展实践表明:
(三)物流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薄弱。
港口基础设施差,广西沿海港口海岸线曲折,港湾条件较好,但水动力环境较为复杂,港口建设涉及航道开辟、填海造陆、防淤等技术问题,尚需进行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
,在港口规模、通过能力、现代化水平等方面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四)物流基础设施配套性、兼容性差,物流组织和布局仍不合理。
物流基础设施配套性,兼容性主要是具有综合功能和物流服务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建设发展缓慢,部分物流基础设施缺乏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重要物流节点设施建设缺乏规划统一指导。
所以就需要树立“整体物流”观念,培育物流市场。
(五)对物流概念普遍认识不足
企业的从业人员对物流特别是现代物流的认知程度十分有限,认为物流就是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等环节的简单堆砌,中高层管理人员对全程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的运作管理了解很少。
加强对本行业的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
(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区加快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物流通道和物流基础设施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将有利于其发挥对外开放前沿的作用,促进国内物流乃至国际物流大进大出、大流通局面的形成。
(二)加入WTO后的机遇。
加入WTO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
国际投资和贸易将大幅增长,更多的国外企业进入我区,我区也将有更多的企业走向世界,物流总量将随之增加。
(三)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我区承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发展机遇。
2001
年11月6日,中国与东盟达成了在十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议。
中国和东盟共有18亿人口,3万亿美元的GDP,2万多亿美元的对外贸易额,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成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我区作为中国与东盟经济联系的重要便捷通道和前沿区域,将进一步扩大与东盟各国的双边贸易和投资。
尤其是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我区,使我区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与发展的重要平台。
,我区物流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展,对发挥我区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物流经济将是一次很好的机遇。
(四)南宁至新加坡经济走廊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及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发展机遇。
随着构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逐步实施,我国泛珠三角地区与中南半岛国家的通道建设将进一步加快,相关产业合作的进程也将逐步深化。
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特别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开发建设提速,沿海重大项目布局的落实和沿海城市设施、物流设施的完善,将为我区的物流业提供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将有利于物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1. 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格局差异大
2. 监管难度大,服务水平低
3. 广西快递业发展趋势
4.专业物流与共同配送逐渐形成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高频度、小批量、多品种的产品需求也随之产生,逐步形成专业物流服务和共同配送服务。
广西物,没有形成大型的企业产品专业配送,但是专业物流与共同配送的操作理念已经从国内发达的深圳、上海等地进入并影响
4.2 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
广西快递业务中最主要的客户———网购客户,是为减少产品上
柜销售成本,在网络上能打破区域客户限制,直接利用互联网销售产品,通过快递公司直接传递产品,由快递公司提供传送产品,代收货款等服务达到加快交易速度的目的,完成该项服务的快递企业需要强大的现代物流技术支撑。
近几年广西快递企业在物流信息技术、运输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现代化物流技术的开发和使用上有很大突破,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增强了物流服务能力。
4.3 建立独特的东盟物流通道和北部湾国际物流港口
广西因其与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相邻的地理位置优势,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的不断发展,泛北部湾经济圈的日趋发展与成熟,将建立起独特的东盟物流通道和北部湾国际物流港口,到广西快递业务的国际件部分就会得到充分的开发,全国快递件发往东盟的将会选择广西独特的物通道,广西快递企业已做好了相关的国际通道准备,迎接广西快递市场的新趋势。
4.4 绿色物流成亮点
广西环境优美,是有名的旅游省份,尤其是旅游胜地桂林、绿城南宁,对绿色物流提出更高的求,为此绿色物流应运而生。
绿色物流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即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物流方式、设施设备等。
如采用排车车型、近距离配送、夜间运货等;二是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
5 发展广西快递业的对策
快递企业是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朝阳产业,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将推动快递业的科学、全面、协调发展。
5.1 加大监管力度,促进快递发展
推进监管体系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政策,逐步完善快递业务市场准入、审批制度。
加快法制建设,制定相应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统一和开放的快递市场,促进快递业持续健康发
1 广西业发展现状
随着国内快递业务发展而不断发展,在企业数量、市场规模、资金技术、从业人员等方面发展迅速,并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相结合,成为电子商务实现实物配送的主要途径。
快递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就广西快递企业所拥有的产场地面积、营业网点数量、运输设备配备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来看,快递服务基础能力提升显著。
计算机、手持终端设备投入增长迅猛(如手握电子称、电子编号录单器
PDA),有效提升了快递企业揽收、分拣、派送、查询等环节的信息化处理水平,为服务提供有效支撑,显现了快递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的趋势。
2.2 国内异地快递业务最大-----受益于广西各地市之间高速公路的发展,以及广西东盟的优势地理位置,各企业都在构筑畅通“大动脉”,加强各地级市之间的专线物流车管理,达到了安全、快速的高效率运作。
广西将投资6.1亿元建设百色、柳州、防城港、贵港、河池五大煤炭配送中心,以有效缓解全区煤炭供求和运输矛盾突出的问题。
据了解,广西近年煤炭产量都维持在500万吨左右,而十一五末期煤炭消费需求将达5000万吨以上,供求和运输矛盾都非常突出。
五大煤炭配送中心将主要从贵州、山西、大同、安徽等地采集煤炭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