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的发病率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子宫内膜异位症分享|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5日点击数:4137 次字体:小大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宫腔被粘膜覆盖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简称内异症。
EMT以痛经、慢性盆腔痛、不孕为主要表现,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10%~15%,占痛经妇女的40%~60%。
在不孕患者中,30%~40%合并EMT,在EMT患者中不孕症的发病率约40%~60%。
该病一般仅见于生育年龄妇女,以25~45岁妇女多见。
绝经后或切除双侧卵巢后异位内膜组织可逐渐萎缩吸收,妊娠或使用性激素抑制卵巢功能可暂时阻止此病的发展,故EMT 是激素依赖性疾病。
EMT虽为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远处转移、浸润和种植生长能力。
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最常见的种植部位是盆腔脏器和腹膜,以侵犯卵巢和宫底韧带最常见,其次为子宫、子宫直肠陷凹、腹膜脏层、阴道直肠膈等部位,故有盆腔EMT之称。
一、发病机制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关于异位子宫内膜的来源,目前有多种学说。
1.种植学说妇女在经期时子宫内膜碎片可随经血倒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于卵巢和盆腔其他部位,并在该处继续生长和蔓延,形成盆腔EMT。
但已证实90%以上的妇女可发生经血逆流,却只有10%~15%的妇女罹患EMT。
剖宫产手术后所形成的腹壁瘢痕EMT,占腹壁瘢痕EMT的90%左右,是种植学说的典型例证。
2.淋巴及静脉播散子宫内膜可通过淋巴或静脉播散,远离盆腔部位的器官如肺、手或大腿的皮肤和肌肉发生的EMT可能就是通过淋巴或静脉播散的结果。
3.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卵巢表面上皮、盆腔腹膜都是由胚胎期具有高度化生潜能的体腔上皮分化而来,在反复经血逆流、炎症、机械性刺激、异位妊娠或长期持续的卵巢甾体激素刺激下,易发生化生而成为异位症的子宫内膜。
4.免疫学说免疫异常对异位内膜细胞的种植、粘附、增生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作用,表现为免疫监视、免疫杀伤功能减弱,粘附分子作用增强,协同促进异位内膜的移植。
辅助生殖技术(ART)对受术女性的伦理伤害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人文与卫生管理学院张槊写在课前的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评估,每7对夫妇中约有1对夫妇存在生殖障碍。
我国近期调查,国内不孕症者占已婚夫妇人数的10%,比1984年调查的4。
8%增加一倍多,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ART的直接效应是使不育夫妇实现妊娠生子的愿望,由不育引发的相关问题自然会随之得到解决。
临床统计,不育患者中约20%的夫妇,不借助ART就根本无法生儿育女。
但ART对受术女性产生了一定的伦理伤害,本节课将就这一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人作为高等生物,有性生殖是生命繁衍的最高形式,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ART技术,从生育与婚姻的分离、对传统家庭模式的冲击、“商业化”倾向等角度进行了思考,指出辅助生殖技术运用对倡导女性关怀的积极意义.那么,什么是ART,它包括哪些技术?ART是辅助生殖技术英文的缩写,英文即Assisted ReproductiveTechnology;受术女性是指实施辅助生殖的不孕不育女性。
图1史上第一位试管婴儿1978年的7月25日人类史上第一位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在英国出生,见图1。
她的出生被形容为人类演化史上独一无二的时刻,辅助生殖技术因突破生物自然法则而震撼了全世界,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殖革命终于拉开新时代的序幕.一、ART的概述(一)辅助生殖技术的定义人类的繁衍一直被自然生殖所垄断,自然生育的过程包括两性交合,输卵管受精,受精卵植入子宫内妊娠以及之后的婴儿分娩。
辅助生殖技术是指辅助不孕不育的人群完成繁殖的过程它用现代生物医学的知识、技术及方法代替人类自然生殖过程中的某一步骤或者全部步骤.图2我国首例试管婴儿我们国家首例试管婴儿是1988年10月在北医三院出生的郑萌珠,见图2,她的出生代表着我国生殖科学的突破和发展。
(二)ART的内容辅助生殖技术包括三大基本技术及后期的衍生技术:1。
关注深圳大龄夫妻“1+1=0”现象关爱健康,需要关注个体生命的生存感受。
自古以来,饮食男女最原始的动力在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需要。
时至今天,我们仍然通过生儿育女的方式去实现我们延续个体和种族生命的本能。
然而你是否发现,在深圳这座现代化的移民之城,在你我的周围,有一些朋友,经过多年打拼,把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深圳,等到生活稳定了,才开始考虑生儿育女的大事。
然而,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特别是大龄夫妻,却被“不孕不育”的问题弄得焦虑不安,痛苦无奈!谁来关注他们的隐痛?谁来帮助和指导他们走出大龄不孕不育的人生困境?而对于渴望拥有一个健康可爱的宝贝的他们来说,又如何面对不孕不育的现实,寻求有效的治疗呢?让我们共同来关注深圳大龄夫妻“1+1=0”的话题。
同时结合有关专家的临床经验,对受不孕不育困扰的朋友作一些针对性的指导,以期有所帮助。
自述:想做爸爸妈妈很难讲述人:一个渴望拥有一个可爱的宝宝的男人我和妻子是1998年在深圳打工认识的,当时我32岁,她29岁,一年后我们结婚,结婚不久妻子意外怀孕,我们当时虽然很想要孩子,但由于我们工作都不稳定,经济条件不太好,就商量等工作稳定了并且有点经济基础时再要孩子,于是第一胎就只好忍痛打掉。
经过2年多的艰苦打拼,我和她的工作都进入正轨,但此时妻子已经快32岁了。
因为听说女人30岁后怀孕对母亲和孩子都不好,所以我希望她能马上怀上我们的孩子。
然而此时她的工作却很忙,而且刚刚担任比较重要的职务,这是她多年拼搏才得到的,如果怀孕生育,她将失去这一职位,而且生育后还会面临失业的危险。
同时因为我们已经攒够了房子的首期,准备打算按揭买一套房,如果她不工作,仅靠我的收入,生活压力会很大。
有报道说林青霞41岁了还可以生孩子,因此她安慰我再等两三年。
2003年2月,我们按揭买了一套房,年底前就可入住,妻子此时决定要孩子,6月她怀孕了,我心里又高兴又担忧,因为此时她已快35岁了,属于所谓的高龄产妇。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相关不孕诊治相关试题及答案
1、内异症手术指征是()
A、年轻、轻中度内异症、EFI评分高者
B、卵巢内异囊肿直径≥4 cm,药物治疗无效的疼痛,合并不孕
C、EFI评分低、有高危因素者
D、重度内异症、盆腔粘连患者
E、病灶切换不彻底者
2、子宫内膜异位为什么需要药物治疗()
A、深部病灶 (≥5mm)被遗留
B、不典型的病灶被忽略
C、镜下病变被遗漏
D、新病变的产生
E、以上答案均正确
3、中国女性不孕症发病率约为()
A、10%-12%
B、2%-3%
C、7%-10%
D、4%-5%
E、6%-7%
4、EMs患者中不孕症发病率达()
A、20%
B、30-50%
C、40%
D、50-60%
E、70%
5、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金标准是()
A、彩超
B、CT
C、MRI
D、腹腔镜
E、血清CA125的测定
6、内异症生育指数 EFI多少提示生育能力差()
A、<4
B、6
C、8
D、>9
E、5
答案:BECBDA。
最容易被忽视的5个不孕杀手正读大学的小云,早在中学时期就有痛经症状。
她听别人说,结婚后痛经就会消失,所以她一直没把痛经当回事。
可是,上个月因为实在痛的难以忍受,就到妇科去检查,这时她才知道她是患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此病若不积极治疗日后还会影响怀孕。
现代社会,女性不孕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女性朋友像小云一样,当身体出现小毛病的时候没有充分重视,种下了不孕的祸根。
所以,豆豆妈要提醒各位女性朋友,不孕杀手有很多,并不是很严重的疾病才会引起不孕。
下面,豆豆妈将把这些隐藏的不孕杀手一个个地揪出来。
一、痛经痛经很有可能是患上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等疾病的报警信号,甚至有一部分人因此致不孕。
所以,一旦女性有持续痛经难忍的情况,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检查,不能掉以轻心!痛经分为两种,原发性和病理性。
原发痛经的月经周期几乎都是有排卵的;痛经大多发生在月经期的开始数小时,且在2到3天内疼痛消失。
原发痛经的疼痛部位常在下腹部耻骨联合以上区域,呈阵发性胀痛或痉挛性痛。
病理性痛经在非月经期也有盆腔痛,而月经期加重,疼痛与月经周期无关。
顽固的原发性痛经可能发展为病理性痛经,那么合并不孕不育的发生率相当高。
如果有反复盆腔炎症发作、进行性加重痛经、月经周期不规则、月经过多、放置宫腔节育器、不育等病史都应该提高警惕。
豆豆妈提醒:如果是原发痛经,女性朋友们应该讲究经期卫生,经前期及经期少吃生冷和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如果是病理性痛经应该及早到医院检查,积极治疗。
二、经期爱事推荐阅读:最佳受孕性爱房事细节(超详细组图)!怎么做最容易生双胞胎?,在月经期间,女性身体各项免疫力都会降低,尤其是子宫内部,很容易受到细菌入侵,因此在经期不宜做爱事。
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发生炎症。
分娩时胎盘或胎膜残留、长期子宫出血、不完全性流产感染、消毒不严的妇科检查、子宫腔内操作如人工流产及各种阴道式手术的上行感染、子宫颈炎、阴道炎的上行感染、子宫内膜息内或黏膜下肌瘤坏死都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发炎。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中国的诊治现状和研究进展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具有曲线发病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多囊卵巢、高雄激素水平、糖代谢异常以及不育等症状和并发症。
据研究显示,PCOS可能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存在差异,但通常在育龄女性中占有较高的比例,约为5-10%。
在中国,PCOS已成为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医学界就逐步开展了对PCOS的研究,但由于其病因复杂、症状多样,并发症较为严重及治疗难度较大,因此其诊治进展相对较缓。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和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PCOS的诊治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针对该疾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以及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妇科学组联合制定了《多囊卵巢综合征专家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诊治指导。
目前,PCOS的诊断仍然以体检、临床表现和生化检查为主要手段。
对于患者而言,应当注意饮食、控制体重、定期进行生殖系统检查等措施。
对于治疗,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和病因选择不同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如口服避孕药、胰岛素降血糖药、促排卵剂等。
除了临床治疗,目前研究界也在积极探讨PCOS的病因和个体化治疗方法。
近年来,基因测序、代谢组学、微生态等技术的应用,不仅为精准诊疗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PCOS的个体化治疗和分子靶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的来说,在中国,PCOS的诊治进展相对较缓,但随着医学技术和综合治疗策略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该疾病的诊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需要指出的是,预防是PCOS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大众应当做好日常的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患病风险。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的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诊治不孕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该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对423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实施宫腹腔镜联合诊治。
结果不孕症的病因为多源性、复杂性,导致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为输卵管病变,其次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三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宫腔异常是导致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宫腔异常230例,占不孕症患者423例的54.37%,其中子宫内膜息肉是宫腔异常的主要病因。
结论宫腹腔镜联合应用同时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对不孕症患者的盆腔、宫腔全面观察,寻找病因并同时进行针对性治疗,提高受孕率,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不孕症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宫腔镜;腹腔镜;不孕症;诊治[中图分类号] r71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2(b)-0066-02女性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中国不孕症发病率7%~10%[1]。
凡是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1年未妊娠者,称为不孕症;未避孕而从未妊娠者称为原发性不孕,曾有妊娠而后未避孕连续1年不孕者称为继发性不孕。
近年来不孕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常规检查方法难以查出不孕的确切病因,通过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可以明显提高不孕症病因诊断,并可同时进行针对性治疗,具备独特的优越性和重要的临床价值。
为探讨宫腹腔镜诊治不孕症的临床效果,该院自2006年1月—2011年12月对423例不孕症患者实施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不孕症患者423例,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28.2±3.71)岁,不孕时间1~10年,原发性不孕167例,继发性不孕256例,术前排除男方精液异常,患者无手术禁忌症。
1.2 诊治方法术前常规检查及准备,手术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 d,使用美国史赛克腹腔镜及宫腔镜设备,行静脉全身麻醉并气管内插管行腹腔镜手术。
气腹进行二氧化碳(co2)人工气腹,于脐下置入10 mm穿刺套管及镜头,于双下腹麦氏点水平分别置入5 mm操作孔,行腹腔镜检查盆、腹腔情况,针对各种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盆腔粘连、输卵管病变进行钝离、锐性分离,尽可能保留子宫、卵巢、输卵管的正常形态和生理解剖;卵巢囊肿,卵巢子宫内膜异位良性肿物剥除,盆腔异位病灶电凝烧灼,多囊卵巢(pco)电凝打孔术,子宫肌瘤挖除术,盆腔结核行活检术。
不孕症的发病率
最近几年来,有许多患者咨询不孕不育等疾病的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经最有权威医生专家组讨论研究。
现在对因不孕不育困扰的朋友进行一一解答,并建议不孕不育患者不要担心,在当今高端医疗水平下,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已经有了很好的方法,我们来听听专家为我们做详细的介绍,具体内容如下
生儿育女是男女双方的共同的事,但不孕夫妇中男女双方各占的原因是多少呢?据统计结果不完全相同,有的统计资料显示,不孕症的原因有1/3在于男方,2/3在于女方;也有统计男方原因引起的不孕占40%,女方原因引起的不孕占40%,由男女双方共同原因所致的不孕占10%,双方均未查出病因者约为10%;有的统计资料显示,男方原因占20%~40%,女方原因占60%~75%。
因此,不孕可由男女双方原因所致,不孕夫妇应同时就诊,查明不孕病因,以有利于及早治疗,达到生育的目的。
不孕症的发生率约占生育年龄妇女的8%~17%,平均为10%左右。
因此,不孕症并非少见,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候。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随环境污染等原因不孕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在美国,每7对夫妇中就有一对在其生殖期的某些时候有受孕困难。
有的资料显示,不孕症在国外的发生率约为15%~20%,我国的发病率为5%左右。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展,不孕夫妇的怀孕率可达30%~50%以上。
因此,对不孕症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应积极诊治,以提高受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