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医学院实验室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3.05 MB
- 文档页数:23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心实验室简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心实验室是由原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卫生检验教研室、医学检验教研室、劳动卫生教研室、环境卫生教研室、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卫生毒理教研室、卫生统计学教研室等为主的十余个教研室合并而成.2002年11月,经四川大学批准,成立华西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心实验室.现任中心实验室主任是孙成均教授,副主任是余倩副教授.中心实验室师资力量雄厚,有76名各级各类人员,其中教授16名,研究员1名,副教授19名,讲师15名,高级实验师1名,实验师10名,助理实验师6名,其他人员3名.在这些人员中,有博士16人、博士后1人,硕士25人,学士15人,大专文化9人.年龄结构:<30岁7人,占9.2%;30~39岁者有13人,占17.1%;40~49岁者有34人,占44.7%;50~59岁者14人,占18.4%;≥60岁者有8人,占10.5%.本中心实验室现拥有离子色谱法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多目共用显微镜、心肺功能测定仪、PCR扩增仪、倒置荧光显微镜、凝胶成像仪等大型精密贵重仪器十余台〔件〕,其他一般教学科研仪器1400件〔台〕.总价值1200万元.中心实验室现有实验教学科研用房59间,使用面积3031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00多名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实验.本中心现承担着本校华西医学中心〔包括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共开设了卫生检验、医学与临床检验、卫生统计、环境卫生、劳动卫生、儿少卫生、卫生毒理、病理、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等25门课程的172个实验,总学时达1497.实验开出率达到100%.2002年中心实验室成立以来,共承担科研项目200余个,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4项,中英性病艾滋病项目10余项.编写教材和实验教材20余本.发表科研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余篇,EI 收录2篇,本科生毕业论文860篇.2003年以来获得的科研奖励主要有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个;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个;云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个;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个;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个.本中心实验室包括5个综合实验室,即卫生理化实验室、卫生微生物实验室、卫生毒理实验室、环境与健康评价实验室和计算机教学模拟实验室.卫生理化实验室:为卫生检验专业和预防医学专业的基础和专业实验室.以现代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理论为基础,结合卫生检验和预防医学实际需要及专业发展方向,建立起一套包括空气、水质、食品和生物材料等理化检验实验课程,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手段.卫生微生物实验室:适合全院涉及卫生微生物实验教学的综合性实验室.本实验室建立起包括微生物检测鉴定方法和基本技能训练的综合设计性实验、现代微生物测试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不同水平在内的实验教学体系,解决空气、水、土壤、动植物、环境样品、食品、医疗卫生用品等健康相关及其原材料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类微生物,以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的各种检测鉴定技术,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手段.卫生毒理学实验室:毒理学实验室是预防医学专业基础实验室,该教学实验室建立起在微观和宏观两种方法上进行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评价、遗传毒理学、生殖毒理学和免疫毒理学实验的综合性本科教学实验室.该实验室构建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性设计实验室、现代高新技术手段等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环境与健康评价实验室:以环境与人类健康关系评价为主题的实验室.由原来分属于劳动卫生、环境卫生、营养卫生、儿少卫生各课程的本科实验室经重新组织、归并后而统一规划建立起的一套涵盖预防医学核心课程的本科实验系统,内容包括工作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生产环境与人类生理心理健康关系评价.实验室开展的项目体现专业知识的发展方向,实验手段先进性和实验技术实用性,并突出课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将充分依托预防医学网络实验室,开展现场虚拟实验教学,如现场监测,卫生监督、卫生问题的现场调查等.计算机教学模拟实验室:可以模拟实验室实验、模拟病房、模拟现场实习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等,同时对实验数据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有效利用和共享最新教学信息资源,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最新知识和技术,实现节省教学经费,降低教学成本;实现个性化实验教学和实时教学反馈评估,调动教师和学生积极性,根本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改善教与学关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全面提高教学效率、效果和效益.本中心实验室于1996年通过省级计量认证评审,2003年4月通过计量认证复审,并于同年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近年来,中心实验室全体人员在教学、科研和对外服务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学校的发展,中心实验室将进一步加大实验室的建设和改革步伐,力争使本中心实验室进入全国一流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室之列.在5年内建立起全国一流的、设备完善、资源利用充分、功能清晰、管理科学、并具有一支高素质实验教师队伍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心实验室,为适应培养现代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验教学提供基础.进一步争取学校和上级的经费来源,尽快补充购置和更新必需的实验教学设备.同时,通过软件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和管理体系改革;开展计算机模拟仿真教学实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媒体技术、模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开发;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编写新的实验教材和实验参考资料;完善实验室管理机制,加强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加强人才建设,建立科学和用人机制,稳定专业人才队伍.管理制度规X化、人性化、以学生为本,完善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专业名单序号单位重点学科(实验室、专业)名称1妇产科2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3小儿外科4呼吸内科5泌尿外科6内分泌科山东省立医院7神经外科8消化内科9小儿内科10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11血液病重点实验室12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13耳鼻喉科14妇产科15普通外科16神经外科17消化内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8小儿内科19心血管内科20急诊科21妇产科重点实验室22肿瘤中心血液23眼科24角膜病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医学科学院25肿瘤免疫与中药免疫重点实验室26医学免疫学27天然药物化学28卫生毒理学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29职业病学30医学昆虫学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31药理学青岛大学医学院32神经科学33创伤骨科重点实验室34骨科35急救医学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36神经科37肿瘤外科1序号单位重点学科(实验室、专业)名称38口腔科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续)39小儿科40针灸学41中西医结合医学山东中医药大学42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43中医心内科学科44中医心血管病重点实验室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45中医妇科46中医血液肿瘤内科学科47眼科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48普通外科49普外重点实验室50心血管内科山东省千佛山医院51神经内科52消化内科53神经放射学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54医学影像学技术55口腔科学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56临床营养支持中心57老年病科58影像医学科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59癫痫诊疗中心60乳腺肿瘤学61肿瘤放射治疗学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62肿瘤放疗重点实验室63肿瘤外科重点实验室64结核病山东省胸科医院65精神医学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66微量元素与地方病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神经外科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6768神经内科肾脏病6970眼科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71心血管疾病研究诊疗中心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72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3急救创伤专业74神经内科济南市中心医院75烧伤整形外科76周围血管病专业济南市中医医院77眼科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序号单位重点学科(实验室、专业)名称78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创伤显微外科79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脊柱关节病专业80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81济南市传染病医院肝病82新生儿科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83小儿心脏外科84生殖医学中心85关节镜外科86肝胆外科青岛市市立医院87神经内科88消化内科89临床心理科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90骨科淄博市第一医院91普外科淄博市中心医院92骨科93内分泌科枣庄市立医院94神经内科滕州市中心医院95骨科东营市人民医院96心血管内科胜利油田中心医院97耳鼻喉科98泌尿外科99消化内科烟台毓璜顶医院100心血管内科101儿内科102妇产科103骨科烟台市烟台山医院104神经外科105消化内科潍坊市人民医院106肝胆外科107泌尿外科108骨伤科潍坊市中医院109精神科济宁精神病医院110急诊科111儿科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112神经外科113心内科114神经内科115神经外科泰安市中心医院116肿瘤科3序号单位重点学科(实验室、专业)名称117泰安市中心医院(续)血液内科118威海市立医院心血管中心119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神经内科120文登整骨医院骨伤科121日照市人民医院心内科122德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123德州市人民医院眼科124泌尿外科临沂市人民医院125神经外科126心内科127血管瘤、淋巴管瘤专科临沂市肿瘤医院128胸部肿瘤外科129神经内科130心内科131血液肿瘤聊城。
济医附院检验科科室简介检验科科室简介导读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是集检验诊断、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室,是济宁市临床检验专业重点学科。
现有工作人员139名,其中:检验技术人员92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32人,初级职称39人),采血护士14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9人),工人20名。
检验技术人员学历构成情况为硕士32人,本科38人,76%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专业设有临检组(包括妇儿楼四楼采血处、妇儿楼二楼门诊化验室、综合楼门诊化验室、体液室、微量元素室、血凝室)、生化组(包括生化室、急诊化验室、血液流变室、特种蛋白检测室)、免疫组(包括荧光免疫室、常规免疫室、化学发光室、放射免疫室)、微生物组(包括细菌室、基因扩增室)四个专业组,以及医学遗传室一个相对独立实验室。
1概况检验科位于门诊医技综合楼三楼中区。
在门诊医技综合楼一楼东区设有急诊化验室;妇儿楼一楼、二楼、四楼分别设有标本采集处,二楼西区设有常规实验室,四楼设有体液室及微量元素室。
科室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拥有国际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50余台,固定资产2000余万元,开展检验项目570余项。
为方便患者就诊,检验科实行365天全天候无假日开放,急诊24小时开放,科室在省内率先实行了“连贯制”工作,中午不休息,常规生化检验结果、化学发光结果等实时发放,80%以上的检验项目能及时或当天准确报告。
科室于2006年6月份完成计算机(LIS)与(HIS)联网,检验信息实行计算机管理,几经升级、完善,目前的Lis系统功能日益强大,已经逐步实现检验标本条码管理、仪器双向通讯、检验结果网络即时发送、及时查询、门诊检验报告自助打印、病房报告临床打印、检验项目质控管理以及日常工作分类的统计、报表等工作。
一系列先进的流程设计和规范化管理,保证了从标本采集、标本检测、到检验结果全程的质量控制。
↓2质量控制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科室按照ISO15189实验室质量体系认证标准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及各种程序性文件,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各个专业实验室的质控标准、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管理办法,每天严格执行室内质量控制、检验结果比对和仪器校准,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1-学院简介滨州医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原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1956年独立建制为青岛医学院,后几经变迁,1983年更名为滨州医学院,已有近70年的办学历史。
我校现有滨州、烟台两个校区,2002年9月烟台校区投入使用,现在学校的办学主体已转移到烟台。
我校在烟台、滨州各拥有一所直属省级三级附属医院,滨州附院是鲁北地区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中心,服务人口超过1000万人,是全国首批、鲁北地区首家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被山东省卫生计生委确定为区域医学中心。
烟台附院是省政府立项的大型综合性三级医院,于2014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我校内部设有14个院(系),有29个本科专业和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二级学科、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全日制在校生168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00余人,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校本部有教职工近1000人。
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我校获得了优秀成绩。
2013年,我校在山东省率先接收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获得了6年完全认证的成绩;同时,学校获评为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1985年,我校创办了全国第一个专门招收残疾青年的大学本科专业,开创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先河,这也成为我国残疾人教育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经过30年的探索努力,构建起残健融合、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残疾人人才培养模式,被誉为“滨州医学院模式”。
近年来,学校又积极拓展残疾人高等教育类别,2012年开始招收视障学生,填补了我国医学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视障生教育的空白和山东省开办本科层次视障生教育的空白。
2013年新开设了特殊教育、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已基本建立起“高质量残疾人优秀人才培养与高层次残疾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我校残疾人高等教育得到了中宣部、教育部、中国残联等国家部委的高度评价和赞誉,我校的特殊教育示范园区建设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中国残联联合立项,投入6000万元,建设一座集教学、科研、康复服务、生活于一体,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示范作用的特殊教育示范园区。
两种方法检测HBV标志物阳性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结果阮月芹;韩兆东;陈佳荣;吴伟;周玉明;孔祥华【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年(卷),期】2006(22)21【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HBV DNA载量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和核酸扩增(PCR)酶联免疫吸附(ELISA)两种方法检测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载量.结果:HBsAg阳性各种模式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模式Ⅴ(抗-HBs阳性+抗-HBc阳性+抗-HBe阳性)RQ-PCR检测结果<3.0lg拷贝/ml,PCR-ELISA检测结果为(3.80±1.61)lg拷贝/ml.模式Ⅵ(抗-HBc阳性+抗-HBe阳性)、Ⅶ(抗-HBc 阳性)、Ⅷ(抗-HBe阳性)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3.0 lg拷贝/ml.结论:采用不同的方法检测HBV感染者血清中HBV DNA载量,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总页数】2页(P3265-3266)【作者】阮月芹;韩兆东;陈佳荣;吴伟;周玉明;孔祥华【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山东,滨州,25660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山东,滨州,25660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山东,滨州,25660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山东,滨州,25660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山东,滨州,25660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山东,滨州,2566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相关文献】1.定量检测血清HBV标志物不同阳性组合模式与HBV DNA定量之间的关系 [J], 高玉金;梅存金;刘成永;孙庆2.HBsAg阳性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HBV DNA分子状态与血清HBV标志物关系的研究 [J], 李菲;毕青;等3.青少年和儿童HBV感染者血清HBV标志物定量与HBV DNA载量比较 [J], 雷树勇;黄富登;陆爱权;李如栋4.356例血清HBV标志物阳性孕妇所产新生儿脐带血HBV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 孙革;王瑶玲5.ELISA法检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HBV标志物时假阳性排除方法探讨 [J], 朱剑君;赵晓贡;汪军;袁正泉;廖文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简介
一、实验室简介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现有PCR仪、梯度PCR仪、冷冻高速离心机、凝胶成像系统、超低温冰箱等设备;承担分子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生物科学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等教学任务。
形成了以节肢动物分子系统学和分子地理学的特色研究方向,实验室为开放实验室,并对校企联合“嘉吉班”的同学进行基因工程综合实验指导。
该实验室由诸立新、董艳和赵维萍老师负责管理,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3项,安徽省教育厅高校教研项目4项,已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
该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有10人在此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学生参与发表SCI论文2篇。
二、开设的实验项目。
实验性牙周炎大鼠模型的建立孙继军;王栋;王爱芹【摘要】背景:建立实验性牙周炎大鼠模型是研究牙周病的基本方法之一,目前常用的建模方法存在许多弊端,需要进一步改进。
目的:建立一种近似于人类临床的牙周炎动物模型方法。
方法:将20只8周龄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锐分离实验组大鼠双侧下颌第一磨牙颊侧牙龈,局部黏结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石于牙颈部,滴入慢性牙周病炎患者的唾液10μL/次,2次/d;对照组大鼠牙齿不做处理。
两组大鼠均喂以高糖黏性食物。
结果与结论:造模14 d后实验组动物一般生物学特征和牙周组织病理、X射线变化均符合典型牙周炎表现。
局部黏结牙石加混合细菌感染的方法建立的大鼠牙周炎模型可以模拟人类牙周炎的组织变化,是一种接近于人类临床的简单、实惠、有效的建模方法。
%10.3969/j.issn.2095-4344.2012.37.006【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2(000)037【总页数】4页(P6867-6870)【关键词】牙周炎;细菌感染;牙石;动物模型;大鼠;组织构建【作者】孙继军;王栋;王爱芹【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内科,山东省滨州市25660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内科,山东省滨州市25660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内科,山东省滨州市2566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0 引言牙周炎是引起失牙的主要原因,建立稳定、可靠的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可以为探讨牙周炎病因、病理及临床治疗提供研究工具[1-2]。
大鼠除切牙牙根持续生长外,其牙周组织如牙龈、牙槽骨、牙周膜的解剖结构及相互关系与人相似;其口腔菌斑的形成及其生长发育、滋生、繁殖等亦都与人类相似,且大鼠价格便宜、操作简便,所以在牙周炎的实验研究中,大鼠是一种较好的模型动物。
传统大鼠牙周炎模型制备方法包括丝线结扎、高糖喂养、注射激素和应激刺激等[3-7],但这些方法具有干扰因素多、操作复杂、成功率较低、花费多等缺点。
报考导读:2017年滨州医学院心理学考研大纲,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目每年变动都很小,力比多李华心建议招生简章关注报考条件、专业信息、时间流程、奖学金及联系方式,此文档滨州医学院201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心理学考研人可以参考。
院校介绍:滨州医学院,前身为始建于1946年的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
1983年,学校更名为滨州医学院。
截至2014年6月,滨州医学院有滨州、烟台两个校区,占地1589.5亩,总建筑面积62.9万平方米;资产总值12.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9亿元。
滨州医学院的本科部基本都在烟台,滨州部分主要是附属医院和专科、成教以及见习点。
学校设有14个院(系),有26个本科专业(方向)和2个专科专业,有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6500余人,其中本专科生16100余人、硕士研究生382人,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滨州医学院201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一、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有关规定的要求。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入学报到时出示本科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
对毕业时未获得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者,不予录取。
);(2)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往届本科毕业生(获本科学历及学位证书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6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同时近2年来具备以下两个业务条件:①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文核心期刊公开发表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著至少1篇以上;或主持厅局级及以上教学或科研项目人员;②通过大学英语四级(CET-4)水平考试。
滨州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膜片钳系统简介一、膜片钳系统简介:膜片钳系统包括:放大器和数模转换器系统、显微成像系统、灌流系统、屏蔽减震系统,其中核心系统是放大器和数模转换系统。
放大器和数模转换系统现在国际上常用的有两家公司生产:德国heka 和美国axcon ,其中双通道分别为heka 的EPC10和AXCON 的700B 。
heka 公司是发明膜片钳的公司,放大器和数模转换器整合在一个模块中,信噪比高,技术先进,但价格较贵,操作系统复杂;AXCON 公司放大器和数模转换器是分开的两个模块,信噪比稍差,但性价比高,操作系统入手容易,可以完成绝大多数细胞脑片的电生理记录,因此市场占有率较高。
AXCON 的700B 机器分为放大器(Muliclamp 700B )和数模转换器(Digidata 1440A )两个模块。
其中放大器的具体参数为:电脑化双通道电阻反馈高速电流钳放大器,自动的电容,电阻补偿。
软件控制放大器的增益、滤波、全细胞电容补偿、记录模式等。
噪音: 带宽1kHz 时的开路噪声15毫微微安陪以下,5kHz 时的开路噪声60毫微微安陪以下,10kHz 时的开路噪声最大130毫微微安陪。
带宽最大可达100kHz 。
电容补偿100PF (β=1)或1000pF (β=0.1)。
数模转换器的具体参数为:16位自适应数据采集系统, 16个模拟信号输入通道和2个模拟信号输出通道,16个数字信号输入通道和2个数字信号输出通道,4个外部设备信号输入通道,1个起始触发和1个记录触发。
输入信号范围+/-10V ,噪声小于+/-1mV ,最大采样率500kHz 。
二、膜片钳技术发展史:1976年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Neher 和Sakmann 首次在青蛙肌细胞上用双电极钳制膜电位的同时,记录到ACh 激活的单通道离子电流,从而产生了膜片钳技术。
1980年Sigworth 等在记录电极内施加5-50 cmH2O 的负压吸引,得到10-100G Ω的高阻封接(Giga-seal ),大大降低了记录时的噪声实现了单根电极既钳制膜片电位又记录单通道电流的突破。
镇哌替啶镇痛作用的研究【作者】张学习【机构】滨州医学院【联系方式】362998563@【摘要】目的研究哌替啶的镇痛作用。
方法醋酸扭体法。
致痛物质钾离子、氢离子、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和前列腺素等作用于痛觉神经末梢引起疼痛,醋酸溶液注入小鼠腹腔可刺激腹膜引起持久性疼痛,而产生“扭体”反应。
结果哌替啶组与非哌替啶组发生扭体具有明显的差别(P<0.05)。
结论哌替啶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关键词】哌替啶镇痛扭体反应【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pethidine. Method of torsion body method. Algogenic potassium ion, hydrogen ions, histamine, serotonin, bradykinin and prostaglandin 5- on nociceptive nerve endings causing pain, acetic acid solution was injected into the mouse abdominal cavity can stimulate peritoneal induces persistent pain, and a " writhing reaction". The results of pethidine group and pethidine group of torsion body has obvious difference ( P <0.05 ). Conclusion the pethidine has good analgesic effect. 【Key word】Pethidine analgesia writhing reaction【序言】杜冷丁学名哌替啶,又称作唛啶、德美罗、地美露,又称盐酸哌替啶。
滨州医学院实验室简介2015-02-03 12:15肿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简介一、概况肿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为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2011年6月获批成立,前身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和医学分子遗传研究所。
目前,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1)微RNA与肿瘤基因表达;(2)神经肿瘤生理与损伤;(3)表观遗传与肿瘤以及肿瘤分子病理与临床。
实验室成立以来,共承担各类课题6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厅局级科研课题18项,科研总经费500余万元。
近五年获得科研奖励及成果32项,取得标志性科研成果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SCI收录23篇。
二、学术队伍介绍实验室现有固定科研人员2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12人;均具有博士、硕士学位。
教师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山东省优秀教师1名,滨州市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1名,校级教学名师2名,校级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对象3名。
谢书阳教授,博士,博士后,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东省卫生科技创新人才,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滨州市杰出贡献专家,滨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长期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科研和教学工作,在生命科学小RNA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绩。
在《Hum Mol Genet》、《Haematologica》等国际刊物发表SCI 论文30余篇,担任SCI期刊《FEBS Lett》、《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NRR》等杂志审稿专家。
主持或承担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2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 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烟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美国Outstanding Postdoctoral Clinical Fellow Presentation Award等60余项奖励,被授予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山东五四青年提名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韩锋产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神经生物学“泰山学者”设岗学科负责人,耳科遗传病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国际耳鼻喉研究协会(ARO)会员,SCI 杂志《Laryngoscope》等审稿人。
1998年获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2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2007年至2011年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遗传与耳鼻喉系做访问学者。
致力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从事遗传性聋分子机理与药物干预的研究,建立与鉴定了多种遗传性小鼠模型,发现并命名了小鼠耳聋基因位点erl (er long,耳聋),首次应用药物治疗小鼠遗传性耳聋并获得成功。
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国家、国际和省部级等课题8项,以主要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获国家诊断试剂第Ⅰ类新药证书2项,在《Pharmacogenomics J》、《Am J Pathol》和《Infect Immun》等杂志发表SCI 论文20余篇。
三、硬件状况实验室现有分子生物学实验室、PCR室、细胞培养室、蛋白分析室等功能实验室,实验面积1400m 2,仪器设备总值为963.2万元,其中大型仪器设备包括:毛细管电泳仪、二维凝胶电泳仪、液相色谱仪、实时定量PCR仪、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分析仪、化学发光仪、全自动荧光正置显微镜、倒置荧光显微镜等。
中药现代化与新剂型开发重点实验室简介一、概况中药现代化与新剂型开发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4年,为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以“中药新型制剂与创新药物研发”为目的,积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依托烟台渤海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在中药新型制剂及创新药物的产业化优势,构建中药学、药物化学、高分子材料学、药剂学、分析化学、药理学等多学科融合的科技研发平台,开展中药创新品种、新型制剂的研究。
具体研究方向:1.开展中药提取、分离、纯化研究;2.中药制剂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研究。
①开展微乳制剂研究;②开展固体分散技术、环糊精分子包合技术研究;③开展中药纳米制剂研究;3.中药及有效成分活性评价研究。
主持、参与在研课题40项,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省部级课题11项。
获得省级奖励3项、厅级奖励4项、市级奖励10余项、校级优秀成果奖多项。
已完成袋花忍冬、山牡荆、千年健、沙苑子、桑白皮等多种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研究。
开展了海洋微生物、海洋动植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寻找和发现结构独特新颖、作用强的先导化合物,并通过对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修饰、构效关系研究,从中发现具有治疗重要疾病的创新药物分子。
目前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等收录30余篇。
二、学术队伍介绍实验室负责人:?xml:namespace prefix="st1"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王春华教授,研究生学历,主要从事化学结构修饰、药物合成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前主持在研课题三项,省部级1项,厅局级2项。
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二项。
学术骨干简介:本实验室现有工作人员28人,其中教授6人,泰山学者1名,副教授10人,博士22人,硕士6人。
团队成员均具有多年从事中药开发、中药活性组分及单体成分提取、分离、结构鉴定、活性评价研究;中药制剂、缓释制剂、靶向药物纳米传递系统的设计、合成等工作的相关经验。
实验室现聘请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呼吸内科专业首席专家晁恩祥教授为技术顾问。
三、硬件状况本实验室拥有药物合成研究室、天然药化研究室、药物分析研究室、药物制剂研究室、药理毒理研究室和细胞培养室5个学科研究室。
实验室具备完善的教学和科研实验条件。
目前实验室占地面积3000m2,拥有总价值为1000余万元的实验设备。
包括液质联用仪(AB公司)1台、高效液相色谱仪2台,膜片钳、流式细胞仪、活细胞工作站、激光共聚焦、气相色谱仪2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台、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仪2台、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1台、荧光分光光度计1台、紫外凝胶成像系统、PCR仪、奥林巴斯CKX41-F32FL荧光倒置显微镜1台、全自动酶标仪、CO2培养箱、水迷宫等先进的仪器设备为实验室开展高层次科研实验提供了保障。
另外围绕新型制剂载体及靶向材料、长效缓控释制剂、纳米靶向制剂及生物大分子创新制剂,与烟台大学、上海药物研究所、绿叶制药合作搭建药物研发协同创新平台,目前在纳米制剂、微球缓释制剂、脂质体研究方面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四、照片神经精神药理重点实验室简介一、概况神经精神药理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2013年12月获批。
实验室基础是学校代谢与神经精神疾病研究所,由“泰山学者”特聘专?xml:namespace prefix="st1"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家路新云教授于2012年8月组建成立。
实验室目前有博士学位研究人员8人,硕士学位研究人员11人,在读研究生4人。
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6人。
以神经精神疾病与代谢疾病的基础与临床、情绪障碍的神经环路结构和功能异常以及神经保护、重塑与再生为主要研究方向。
目前已具备了从整体动物到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平台和技术力量,建立了神经精神行为、分子神经解剖、神经电生理、神经化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山东省基金2项,烟台市科技发展计划1项,滨州市科技计划1项。
获批烟台市百人计划1项,黄河三角洲地区人才项目2项。
2013年成功举办了泰山学术论坛——精神疾病专题,邀请了国内外神经精神科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就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进行学术交流与讨论。
二、学术队伍介绍路新云教授,实验室主任,“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现任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健康科学中心终身教授。
1987年毕业于滨州医学院,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华盛顿州立大学,获药理学博士学位。
1998-2003先后为密西根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博士后和博士后研究员。
2003年在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健康科学中心获得Tenure-track助理教授位置,于2009年晋升为副教授并获得终身教职(Associate Professor with tenure),于2013年获得正教授终身职位(Tenured Full Professor)。
路新云教授于2012年被聘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组建了滨州医学院代谢与神经精神疾病研究所。
主要研究神经精神疾病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首次发现了脂肪细胞分泌的两种与能量代谢相关的脂肪因子——瘦素和脂联素具有抗抑郁、抗焦虑和促进神经元再生的活性。
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多项课题长期资助,担任NIH项目评审专家。
研究工作先后被Nature、Nature News、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Nature Reviews Neurology、Nature Clinical Practice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Journal Watch等作为科学新闻和研究亮点报道,并获得Falculty of 1000的推荐和点评。
郭明博士,实验室副主任,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有5年海外博士后研究经历,主要研究方向为瘦素受体信号传导系统在情绪行为调控中的作用,已发表SCI文章13篇,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
王雪贞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在美国留学两年,主要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抑郁障碍的病理机制,已发表SCI文章6篇,其中一篇以滨州医学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 (影响因子15.19),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基金项目资助。
闫海静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研究方向为脂肪因子神经保护功能的分子机制,发表SCI文章7篇。
刘霞博士,毕业于日本九州大学,并有1年博士后研究经历,主要采用脑片膜片钳技术研究情绪和认知行为分子机理,发表SCI文章2篇。
李晨博士,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研究方向为抑郁障碍的表观遗传学,已发表SCI文章9篇。
崔明湖博士、张兰兰博士分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和北京大学,获得临床医学精神病学专业博士,主要负责情感、行为障碍的脑影像学和遗传学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