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组织犯罪理论对策研讨会
- 格式:pdf
- 大小:161.58 KB
- 文档页数: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打击非设关地成品油走私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布日期】2019.10.25•【文号】署缉发〔2019〕210号•【施行日期】2019.10.25•【效力等级】司法指导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走私罪正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打击非设关地成品油走私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署缉发〔2019〕210号近一时期,我国东南沿海、西南陆路边境等非设关地成品油走私活动猖獗,严重破坏国家进出境监管秩序,给社会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带来重大隐患。
2019年3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打击非设关地成品油走私专题研讨会,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海关总署缉私局及部分地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海关缉私部门有关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分析了当前非设关地成品油走私的严峻形势,总结交流了办理非设关地成品油走私刑事案件的经验,研究探讨了办案中的疑难问题,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海关缉私部门依法严厉打击非设关地成品油走私犯罪、正确适用法律办理案件达成共识。
现纪要如下:一、关于定罪处罚走私成品油,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以走私普通货物罪定罪处罚。
对不构成走私共犯的收购人,直接向走私人购买走私的成品油,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五条第(一)项的规定,以走私罪论处;向非直接走私人购买走私的成品油的,根据其主观故意,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的洗钱罪或者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
在办理非设关地走私成品油刑事案件中,发现行为人在销售的成品油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油品冒充合格油品,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对该行为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
行为人与他人事先通谋或者明知他人从事走私成品油犯罪活动,而在我国专属经济区或者公海向其贩卖、过驳成品油的,应当按照走私犯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武乡县马堡煤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我矿职务犯罪预防,落实党内监督条例,保证党员干部依法公正、廉洁的履行职务,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立足于教育防范,致力于制度落实,为加快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领导组织机构成立预防职务犯罪领导组,组长:张应怀副组长:邱飞李励锋成员:肖玉宏王留拴李先庆董树民任建云白青峰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白青峰(兼)三、工作制度1、建立职务犯罪预防办公室,实行单位党政主要领导负全面责任,班子成员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制;2、建立完善企业内部职务犯罪预防制度,健全防范机制,强化监督职能。
把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定期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分析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加强与上级纪检监察部门联系;及时上报工作信息和工作总结;利用各种形式,认真抓好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法制宣传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3、强化监督机制,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增强纪律观念、要把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列为年度述职的一项内容,接受民主评议;党员干部要模范遵守《党的监督条例》和《党的纪律处分条例》的相关规定,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4、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对重点工程项目、井下设备采购、大额资金使用、人事变动等重大问题严格实行招标及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主要领导在做出事关全矿的重大决策时,要提交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分管领导对职权范围内的重大问题,事前要向主要领导和班子及时沟通,事后及时汇报情况,并对处理结果向全矿公布。
5、加强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实行建筑与井下重点工程承包合同双签制,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三方共同签订工程廉政条款,在工程投资预算、工程招投标、材料采购、资金拨付使用、质量监督等主要环节上,严格执行行业法规,进行公开透明监督.6、加强对井下设备与原材料采购的监督管理,凡签订定货合同的同时,必须同时签订廉政条款,并报上级纪检部门审查备案。
法治安全教育心得体会(通用18篇)法治平安教育心得体会篇1为加强系统特地化队伍建设,提高监管队伍依法监管的力量和水平,提高系统法制人员的业务水平,--日至--日,市局组织系统相关人员赴---开展法制工作培训,我有幸参与了此次培训。
培训虽短,但给我留下了特别难忘的印象,五天来,我仔细倾听了---等人就中国法制社会职务犯罪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以及证据的基本理论等学问的讲解,增加了我的法律应用力量,受益匪浅。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一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熟悉到法制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要建设一支过硬的行政执法人员队伍,加强法制理论培训是特别必要的。
由于在我们现阶段行政执法的过程中,虽说我们已经在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增加政府工作的透亮度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清理行政执法依据,不断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的力度和不断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手段,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但事实上,在我们的执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上有一些不完备的状况或者漏洞,行政执法队伍业务水平有待提高,行政执法监督亟待加强等问题。
而且,从行政执法部门人员的角度来说,只有整个行政机关的大多数人员都有了依法行政的思想意识,自觉地行动起来,这些自觉地的行动才会汇聚成一股汹涌的力气,推动依法行政事业向前进展。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加强法制理论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二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地意识到自身的不足。
这次培训,老师除了讲药品监管相关的专业法律学问,也讲了一些证据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案件审理等相关的法律学问,这些法律学问由于平常在药品医疗器械监管中用得不多,所以也不是很熟识。
但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发觉其实这些法律之间还是有肯定的关联,在处理一些案子的时候,需要对这些法律融会贯穿。
因此,我觉得平常除了要学习本部门的法律外,也要把握其他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案件审查工作。
总之,这次培训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充实和提高自己的学问水平与业务力量,提高工作的理解力执行力和创新力;而且也是对自己以往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
附件4:紧密联系实际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为反腐倡廉实践服务——中国监察学会农业分会农科支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任金领(2009年5月20日)各位理事、同志们:今天,我们中国监察学会农业分会农科支会的全体理事,我们纪检监察审计战线的同志们,在这个春风拂面花红柳绿的美好季节,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三镇鼎立、九省通衢、白云黄鹤、魅力无限的长江重镇——武汉,来到蓬勃发展的油料研究所,心情都格外高兴!我们如此规模的会议之所以能如期召开,是部、院、局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全体理事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依托单位油料研究所大力支持的结果。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我们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受农科监察支会第三届常务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本届理事会的工作,请予审议。
一、八年来的工作回顾农科监察支会是1991年成立的,是中国监察学会农业分会唯一的分支机构。
本届农科监察支会于2001年3月26日组成,至今已过8年。
2001年7月26日在蜜蜂研究所召开第三届一次在京理事会议,2002年11月6日在海淀颐泉山庄科技培训中心召开第三届二次在京理事会。
2004年8月4日在哈尔滨召开第三届三次全体理事会。
8年多来,支会在中国监察学会农业分会和院、局的领导下,紧密结合我院实际,积极开展理论研讨,努力为我院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服务。
在过去8年多的时间里,农科监察支会主要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认真落实上级会议精神,进一步规范支会工作支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始终放在首位,认真学习、及时传达中国监察学会和农业分会的会议精神,把上级要求认真落实到支会的工作中。
按照农业分会提出“三化”(组织规范化、活动多样化、工作经常化)和“五个一”总目标(撰写一批高质量的论文和调研报告,表彰一批优秀论文的作者,在省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一批论文,办好一个期刊,出版一本论文集),不断提高理事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意识,积极开展研究活动,为反腐倡廉实践服务。
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会上的主持讲话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会上的主持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三次集中学习研讨暨____年度第三次集体学习会,主要是围绕四史相关篇目,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和研讨发言。
会前,区委宣传部收集了相应的学习资料送中心组各位成员进行了认真自学,各位研讨发言对象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撰写了专题研讨发言材料,做好了有关准备。
下面,进行第一阶段,进行集中学习。
首先,请__同志领学(学习完毕)集中学习到此结束。
下面,进行第二阶段,请___、___、同志结合工作实际和自身思考,依次围绕学习研讨专题作发言。
(发言完毕)好,下面我结合今天的学习内容,以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为主题主线,讲四个方面的内容。
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____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注重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就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工作部署,对在复杂环境下更好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____总书记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
前进道路上,我们既要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实现发展和安全互为条件、彼此支撑。
当前,___区正处于各项事业爬坡上坎的关键期、十四五高质量开局起步的关键期,任何工作都不能出意外,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把安全发展贯穿全区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始终坚持把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基本要求,以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路径,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是要全力以赴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理论研讨会发言稿学习贯彻党章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理论研讨会发言稿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1月6日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始终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党的各级组织的行动准则。
作为基层党支部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是今后一个时期基层党支部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多年来,我们法警大队党支部以党建带队建,依法履职,安全圆满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取得了市院和本院颁发的多项荣誉。
去年被海淀检察院机关党委评为“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型先进党支部。
围绕学习贯彻党章和结合我们的工作,谈些粗浅认识和体会。
一、学习贯彻党章就是要把党的主张不走样地在本单位得到贯彻落实,提高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党章第五章(党的基层组织)第三十一条规定了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
基本任务的第一条就是:“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
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历来被人们比作为战斗堡垒、一线指挥部。
“上边千条线,最终一线穿”。
基层党支部就是这根针的针眼,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最终都要靠基层党支部去落实。
因此,加强党支部建设至关重要。
我们体会最主要的有四条:一是党支部班子建设。
“事业兴旺,关键得人”,选好用好人,把那些业务精、作风实、民主好、能力强、廉洁自律的人选拔到党支部中来。
党支部书记、副书记要团结,要以身作则,起好表率作用,要有民主作风;各支部委员要支持书记、副书记工作,要有大局观念,要按分工负责,不拆台、不越位。
二是党支部思想建设。
党支部要加强学习,正确领会上级精神,思想上要和上级保持高度一致,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违于上级指示精神的那一套东西,确保政令在本单位畅通。
拘留所主题教育研讨发言简短材料1. 背景介绍拘留所主题教育研讨是为了推进拘留所教育改革,提高在押人员的法制觉悟和社会适应能力而举办的一次重要活动。
通过这次研讨,我们能够更好地总结经验,找准问题,为今后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2. 教育方法在拘留所中,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采取多种方法。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应该注重开展文娱活动、心理辅导等形式,帮助在押人员更好地接受教育。
3. 主题教育的意义主题教育是针对特定问题或现象展开的一种有目的的教育活动。
在拘留所中,开展主题教育可以帮助在押人员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教育研讨的内容这次研讨包括了对当前拘留所教育工作的总体评估,对拘留所主题教育的探讨,以及未来教育改革的展望。
我们深入分析了在押人员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提出了个性化、差异化的教育方案。
5. 个人观点我认为在拘留所中开展主题教育非常必要,它能够促使在押人员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找到改正错误的途径。
教育改革也需要与时俱进,结合社会实际,不断完善教育内容和方法。
6. 总结回顾通过这次研讨,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拘留所主题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积极探索,不断完善拘留所教育改革,为在押人员的成长和改造创造更好的条件。
结语拘留所主题教育研讨不仅是一次论证教育改革成效的活动,更是一次思想碰撞、经验交流的盛会。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为拘留所教育改革注入更多的动力和智慧。
敬爱的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志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某某拘留所的教育工作者,很荣幸能在这次拘留所主题教育研讨会上发言。
我想谈谈我对主题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在我看来,主题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能够有效地引导在押人员深刻认识自己犯罪的原因和后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重拾人生信念,重新融入社会。
在拘留所中,开展主题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在押人员往往因为犯罪行为而与社会脱离联系,需要更深刻的教育来引导他们改变错误的观念和行为。
“有組織犯罪理論對策”研討會由司法警察局主辦的“有組織犯罪理論對策”研討會於二零零二年八月十八日假澳門旅遊活動中心舉行。
是次研討會邀請了中、港、澳三地著名法學專家及刑偵人員擔任主講嘉賓。
出席研討會的主禮嘉賓有澳門特別行政區檢察長何超明先生、澳門特別行政區警察總局局長白英偉先生、澳門特別行政區司法警察局局長黃少澤先生、公安部國內安全保衛局副局長王亞軍先生、廣東省公安廳刑偵局反黑處處長李曉清先生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警務處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羅夢熊署理總警司。
研討會先由司法警察局局長黃少澤先生致歡迎詞,他指出有組織犯罪由來已久,儘管中、港、澳三地的歷史背景以及社會條件各異,但共同打擊有組織犯罪卻是共同的目標。
由於三地的經濟貿易往來頻繁,人員及文化交流日益活躍,間接為三地的犯罪組織提供了作案的條件和相互勾結的機會,因此,如何建立有效預防和打擊三地有組織犯罪的對策,以致在實踐中作為指導並促使三地警務及司法機關進行合作,便成為現今放在眼前的迫切課題。
他認為透過是次研討會,將讓各專家學者以及資深警務人員進行交流,從而互相學習和吸收經驗,為三地預防和打擊有組織犯罪謀劃對策。
接着由檢察長何超明先生致辭,當中提到,要有效打擊黑社會組織以及各種犯罪行為,便應提高刑事偵查的能力、完善刑事立法、通過各法域間的合作,從而進行綜合治理。
之後繼續由公安部國內安全保衛局副局長王軍先生、廣東省公安廳刑偵局反黑處處長李曉清先生及香港警務處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羅夢熊署理總警司分別致辭。
上午第一部分的會議在集體照和小休後開始,由上海市公安局孔憲明副局長主持,首先由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陳興良教授發表題為“組織的犯罪抑或犯罪的組織――關於黑社會性質犯罪的理性思考”的論文。
講者認為黑社會組織是對社會進行非法控制的組織,而我國在刑事立法上是超前的,亦即是說,九七年新修訂刑法的時候,我國雖然沒有與黑社會進行鬥爭的經驗,但卻在黑社會犯罪的問題上進行了立法,不過,立法者態度謹慎,因而創造了“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的概念,以區別於業已成熟的黑社會組織。
黑社會性質組織的最大特點就是“非法控制”,其目的是為了削弱政府的合法控制,從而為實施犯罪作屏障。
除此之外,黑社會性質的組織還有其他特點,包括:對經濟的控制、對政府的滲透及對社會的控制。
接着,講者提出疑問,究竟黑社會性質的組織是一種組織的犯罪還是一種犯罪組織呢?就該等組織所實施的犯罪性質而言,它只是有組織犯罪的一種形式,因為有組織犯罪尚包括集團犯罪和組織程度較低的團伙犯罪,因此,組織性只屬黑社會性質犯罪的其中一種特徵,要判斷一個有組織犯罪案件是否黑社會性質組織的犯罪,關鍵還在於該組織是否具有對社會進行非法控制的目的,否則,只能當作一般犯罪來處理。
最後,講者認為應把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當作一種組織來看待,而非一種犯罪,在法律上,應建構一種黑社會性質組織的確認程序,確認後予以公佈,而不應在認定犯罪的同時,來確認有關組織是否具黑社會性質。
第二位發言的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檢察院檢察官徐京輝先生,他所發表的論文為“懲治有組織犯罪之對策探析――澳門的相關法律與司法實踐”。
講者介紹了澳門現時對有組織犯罪的立法概況,當中以《有組織犯罪法》為主要的法律規範。
然而,該法並沒有對黑社會犯罪作嚴格的定義,而且講者認為,立法者當初亦沒有打算把有組織犯罪和黑社會罪作嚴格區分。
綜合現行的相關法律規定,澳門有組織犯罪除包括黑社會犯罪外,還包括洗錢罪、犯罪集團罪、恐怖組織罪及恐怖主義罪。
對於黑社會罪的認定,講者從《有組織犯罪法》中歸納了三個要件,那就是目的要件、存在形態要件及組織要件,而在司法實踐當中,法院已形成較為一致的認定黑社會犯罪的標準,即須符合組織要件、組織穩定性要件及犯罪目的要件。
總之,只要行為人達成一致的犯罪意思,並意圖穩定地合力從事犯罪活動,便構成黑社會犯罪。
此外,講者亦從實踐上,講述了現行制度對黑社會犯罪的偵查和控訴工作的概況。
接着發言的是中國人民大學成人高等教育學院劉太剛副教授,他發表的論文是“對中國內地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的經濟分析”。
鍳於國內黑社會性質的犯罪發展迅速,講者認為須從經濟角度對其加以分析。
首先,經濟利益是黑社會性質組織所追求的目標,並且成為有關組織的支撑,使其能據此超越經濟發展的不同地域界限以及更具組織性和頑強的持續力;其次,黑社會性質組織成企業化傾向,既能有效控制組織成員,亦更易覓得“白道”中的保護傘;再次,內地經濟管理體制的缺陷使黑社會性質組織有機可乘;最後,由於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歷程甚短,欠缺一套完善有效的交易規則和相配的商業文化,從而未能在內部對黑社會性質組織形成一種拒斥力。
基於以上原因,講者提出了自己的幾點建議,以求達到打擊黑社會性質組織賴以維生的經濟基礎,並營造出有利於反黑除惡的經濟環境。
最後由公安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助理研究員唐彤先生發表題為“加入WTO後中國有組織犯罪的發展趨勢及其防範對策”的論文。
講者認為中國在加入WTO後,既有積極方面,亦有消極的影響,這反映在社會治安上,最為突出的便是有組織犯罪問題將在中國加入世貿後的一段時期內變得更為嚴重。
由於中國加入WTO後,受到社會轉型及發展、人流和物流的加劇、邊緣群體的增加以及社會控制力的相對滯後等因素的影響,這些都會成為有組織犯罪發展的誘因。
另外,講者亦認為隨着入世之後,有組織犯罪將呈嚴密型的方向發展,犯罪類型和手段亦趨於多元化,且逐漸向經濟領域和政治領域滲透。
為了有效防範有組織犯罪在未來的日子裏所作的轉變和強化,講者提出應加強有關方面的立法、建設健全和高素質的打擊有組織犯罪的隊伍和機構、緊密國際間的合作以及完善適應新形勢的社會控制機制。
隨後是發問時間,講者們亦相繼就台下參與者的問題進行了解答,討論氣氛熱烈。
下午的會議由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陳興良教授主持,首先由香港警務處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羅夢熊署理總警司發言,他簡介了香港在打擊有組織犯罪活動方面的法例,並且指出在執法方面,現時香港警方採取諸如加強情報搜集行動、展開卧底調查及與鄰近地區進行緊密合作等多管齊下的措施,結合高姿態的公開打擊行動以及透過保護證人安全、公眾教育及跨機構合作方式來對有組織犯罪進行嚴厲的打擊。
第二位發言的是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長孔憲明先生,他講述了有關上海有組織犯罪的特點、發展趨勢及打擊對策。
當中講者指出,上海有組織犯罪雖然仍處於萌芽階段,但在部分地區卻出現帶有黑社會性質組織的活動,因此歸納起來,上海有組織犯罪的趨勢有如下特徵:境外黑社會份子入境活動的變化、本地犯罪份子結伙日趨嚴密,而且上海市已經具有讓更具規模的有組織犯罪發展和蔓延的條件,特別是中國入世之後,上海作為交通、金融、貿易及商業中心,必然會成為境外犯罪組織覬覦的目標。
為了對付有組織犯罪,上海市公安機關的基本策略是明確方針、健全機構、整體作戰、強化基礎以及加強偵控。
此外。
亦應加強上海和粵港澳等地的刑偵合作,共同打擊有組織犯罪活動。
接着發言的是廣東省公安廳刑事偵查局反黑處副科級偵察員羅寧妮小姐,她介紹了廣東省在打擊境外黑社會組織滲透犯罪方面所採取的對策。
港澳台地區黑社會對廣東省的滲透始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境外黑社會組織利用兩地間的司法制度的不同而藉此犯案,又建立據點,擴充勢力,與內地犯罪份子合作進行各類犯罪活動,並協助其清洗從犯罪活動中所獲得的利益。
廣東省公安秉着堅決與黑社會犯罪作鬥爭的方針,採取了包括加強情報信息工作,建立防黑、打黑的情報工作機制;加強對涉黑案件的偵查,對境外黑社會組織保持嚴打的高壓態勢;綜合運用法律、經濟及行政等手段,以進一步形成反黑力量;加強與港澳警方的合作以及完善反黑法律等策略,以便有效打擊境外黑社會組織在廣東省的滲透犯罪活動。
經過發問時段和小休後,第三節的研討會正式開始,該節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檢察院檢察官徐京輝先生擔任主持,首先發言的是雲南省公安高等專科學校校長羅秉森教授,他講述了雲南有組織犯罪的現狀、特點及對策。
雲南地處中國西南,與緬甸、老撾、越南等國接壤,使到有組織犯罪利用地形之便以及雲南不同文化和民族聚居的特點來犯案,而且有逐步發展、危害當地社會穩定和利益的趨勢。
講者總結了雲南有組織犯罪的數個特點,一是黑社會性質犯罪不典型,惡勢力犯罪活動突出。
由於雲南省的經濟發展比起其他沿海省市較落後,因而有組織犯罪活動多為經濟實力不強、關係網不大的惡勢力犯罪。
二是有組織毒品犯罪突出,且具跨境性質。
由於雲南毗鄰“金三角”,因而為販毒集團提供了販毒的方便。
三是組織機構嚴密,主要包括家族型、公司型和行業型組織,內部人員複雜,且具有幫規。
四是犯罪手段兇殘;五是割據地域行業,聚斂錢財。
針對上述有組織犯罪的特點,雲南省公安部門作出了包括領導重視、周密部署、上級直接參與辦案、大力宣傳等對策。
雖然雲南省在打擊有組織犯罪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面對着一些問題,比如在涉黑犯罪的政策界定上不夠統一、在調查取證上存有困難、執法部門間不協調等,為了克服上述難題,講者認為應統一認識、加強情報信息溝通渠道、建立專門的工作機構、打擊境外黑社會組織的滲透以及進一步加強區域間的合作,持之以恆地對有組織犯罪進行打擊。
第二位發言的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研究所講師靳高風先生,他所發表的論文是“全球化視角下的中國內地有組織犯罪及其防治對策”。
講者指出,在現今全球化的趨勢下,有組織犯罪將呈現由分散走向聯合、以合法活動作為外衣掩蓋犯罪活動以及利用高科技作為犯罪手段的新的特徵。
為了對付有組織犯罪,各國都應該從國內予以打擊以及進行國際間的合作。
我國的有組織犯罪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團夥犯罪至到黑社會犯罪。
雖然我國現在尚未具有如國外所出現的,極具規模和組織性的黑社會組織,但具黑社會性質組織的犯罪仍不能忽視。
講者提出中國內地在加強打擊有組織犯罪的對策方面,應採取如下措施:加強反有組織犯罪的刑事立法、建立反有組織犯罪的機制、加強國際間的合作、加強司法隊伍的建設以及推動全民性的反有組織犯罪措施。
此外,講者亦認為預防犯罪同樣是治理犯罪的重要手段,因此,他指出應從六個方面加強對組織犯罪進行預防,包括加強社會正式控制的建設和強化社會公信、消除管理上的真空地帶、加強流動人口和社會“新遊民階層”的管理和教育、廣開司法和社會救濟渠道、利用法制手段,打擊地下經濟以及加大反腐力度並解決“保護傘”問題。
最後是由北京大學法學院刑法學博士研究生汪明亮先生發表“涉黑腐敗及其預防的對策探討”論文。
所謂涉黑腐敗,主要是指公務員利用職權之便,收受黑社會利益,從而為其充當保護傘的行為。
講者舉出了遠華集團走私案主犯賴昌星所實施的一系列收買政府官員的事例,說明犯罪份子手段層出不窮,利用各人的不同性格及喜好,從而達到目的。
從主觀上,公職人員之所以會為黑社會所用,是因為抵受不住利益的誘惑,或甚至為了打擊及清除前進的障礙而借助黑社會勢力;客觀方面,則因為“權力尋租”在發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