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考行测备考:数的质合性
- 格式:docx
- 大小:13.67 KB
- 文档页数:2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数学运算大突破国家公务员考试里面那个模块最难?也许很多考生都会认为是涉及数学计算的部分。
众所周知,行测考试题目量大,本来就很难保证能按时做完题目,更何况需要耗时思考计算的数学题?从学生心理出发,决不放弃,埋头苦干应啃下来,或许还未来得及品尝胜利的滋味,却发现时钟上的指针似乎走得太快;放弃跳过后,这么多分数就这么丢掉,总会让自己如鲠在喉,反而可能影响后面的发挥。
为了帮助大家从这种纠结中挣脱出来,华图教育(就行测中的数学计算做个全面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数学运算测验特点分析数学运算测验考查的知识总的来说比较简单,一般不会超出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但是,千万不要以为数学运算简单就能取得高分数,因为测验还要受时间的限制,如果不能迅速、巧妙、及时、准确地进行计算和判断,也难以获得高分。
想要做好本项测验,必须要熟悉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能够准确地理解它们的含义。
另外,还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当然,这还需要做一定量的题来逐渐积累。
数学运算有多种表现形式,因而对其考查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最近几年,数学运算题型不断改进,但基本的题型没有发生变化。
二、数学运算题解题方法及规律数学运算主要考查考生解决算术问题的能力。
在此种题型中,每道试题中有一道算术式子,或者是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考生准确、迅速地计算出结果来,判断这个结果与答案备选项中哪一项相同,则该项为正确答案。
由于这类题型只涉及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主要是数字的运算,所以,解题关键在于找捷径和简便方法。
数学运算题只涉及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其他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因此题目难度不会大,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也许每个人在此项目上都能得高分,但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题目就应当寻找一些解题的技巧,走一些捷径。
解答这类题目,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准确理解和分析文字表述,准确把握题意,不要为题中一些枝节所诱导;二是掌握一些常用的数学运算技巧、方法和规律,一般来讲,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出现的题目并不需要花费大量计算功夫的,应当首先想简便运算的方法;三是要熟练掌握一些题型及其解题方法。
佛山中公教育佛山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数量关系经典提分秘籍(二)【导读】在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试备考阶段,快速掌握数量关系题型解题技巧对于精准高效提分十分关键!如何掌握相关提分技巧?提分技巧究竟是什么呢?提分秘籍二,质合性。
质数和合数是在中学时就学过的知识点,一个整数除了能被自己和1整除外,还能被其他数整除,则其为合数,否则为质数。
对于质合数来说,主要应用于质因数的分解,质因数分解的意思是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把一个合数分解成若干个质因数乘积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
通过分解质因数可以很快速地求出一个合数的正约数个数,具体有以下关系:【例题】学校准备了1152块正方形彩板,用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A.52B.36C.28D.12【解析】答案选D。
无论是正方形还是长方形,用的都是这1152块彩板,1152块彩板的总面积是不变的,因为总面积不变,将其变成长方形,只是长宽改变。
由于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此时长和宽就是面积的约数,有多少个长方形就有多少对长和宽,也就是求正约数的个数。
1152=27×32,约数为6×4=24,所以拼法有12种。
提分秘籍三,公约数和公倍数。
公约数和公倍数为几个数共同的约数或者是共同的倍数,在考试中,主要研究的是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例题】甲每3天去图书馆一次,乙每8天去图书馆一次,三月1号这天两个人恰好在图书馆相遇,请问下一次两个人相遇是在哪天?A.三月20号B.三月22号C.三月24号D.三月25号【解析】答案选D。
根据题意,二者要想再相遇,经过的天数一定是3天和8天的公倍数,下一次相遇就是最小公倍数,3和8互质,最小公倍数为他们的乘积24,所以过去了24天,答案为三月25号。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行测言语理解(省级以上)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主要是为了考查应试者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计算、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数量关系部分主要有两种题型:数字推理和数字运算。
公务员行测题库帮助您刷题刷出经验来!21.从统计学角度看,用平均数指标反映趋势虽精确敏感,但也有其致命弱点,尤其是平均数的“________”,很容易掩盖个体之间的差异。
(试题来源于考生回忆及网络)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以管窥天B.削峰填谷C.大而化之D.等量齐观21.【答案】B。
削峰填谷【中公解析】“平均数”的求得是把总数按份均匀计算,以多补少,与此特点相符的是“削峰填谷”,削低山峰来填平山谷,取其比喻义。
其他三项都不能用来定义“平均数”的特点,故答案选B。
22.交流是复杂的艺术,有声语言并不是表达意义的唯一方式,辅以动作和面部表情,可以使表达生动形象,也折射出历史和文化智慧的光芒。
各民族间的形体语言,有的形式和意义相同(如握手致意),有的虽然形式相同,意义却________。
如果不能正确解读就可能产生误会,甚至引起严重的后果。
(试题来源于考生回忆及网络)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南辕北辙B.针锋相对C.截然相反D.纷繁复杂22.【答案】C。
截然相反【中公解析】由“‘虽然‘形式相同,意义‘却’”和其后所导致的后果可知,所填词语应表示“不同”,但语义更重。
“错综复杂”形容头绪多,情况复杂,侧重于复杂,用在此处不恰当。
“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不合题意。
“针锋相对”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主语为人,用在此处不恰当。
“截然相反”的“截然”一词形容界限分明,用在此处恰好加深了语义,与文意相符,故正确答案选C。
23.定义的使命是抽象、概括出某类事物的本质特征。
当定义概括不了时,本应修正定义,而有人却常常“开除”那些概括不了的同类事物,以维护定义的纯洁性,这无疑是________。
2015选调生考试行测:数量关系模块备考建议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是测查考生在行政管理领域中成功可能性的一种考试手段,考查的是广大考生在多年生活、学习和实践中积累而形成的稳定能力,其性质是一种基本潜在能力的测试,其目的在于通过大量不同类型的题目,预测考生在行政管理职业领域里多种职位上成功的可能性,因此行测的备考显得格外重要。
与此同时,随着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的不断深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的试题类型和考试难度趋于稳定,通过备考掌握行测考试的答题技巧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能够帮助考生了解行测考试的性质与特点,还能熟悉答题思路,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大幅度减少由于不熟悉考试题型及答题思路和方法而带来的误差。
对于行测考试中的数量关系模块,很多考生都觉得题目难、知识点多,不好拿分。
但在行测考试中,这部分所占分值很大,是可以与其他竞争对手拉开距离的好机会,通过合理的、有计划的复习是完全有机会战胜对手的。
下面我们以一道国考题目为例分析如何快速、准确解决数量关系题目。
【例题】(2013年国考)某汽车厂里生产甲、乙、丙三种车型,其中乙型产量的3倍与丙型产量的6倍之和等于甲型产量的4倍,甲型产量与乙型产量的2倍之和等于丙型产量的7倍。
则甲、乙、丙三型的产量之比为:( )A. 5:4:3B.4:3:2C. 4:2:1D. 3:2:1答案:D。
我们可以有三种解题方法:方法一:方程法。
根据题意,假设甲乙丙三种车型的数量分别是X,Y,Z,列方程组4X=3Y+6Z,X+2Y=7Z。
从而推导出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为3:2:1。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方法二:代入法。
结合赋值法思想,“甲型产量与乙型产量的2倍之和等于丙型产量的7倍”。
分别将四个选项带入其中,只有D选项符合。
方法三:根据第题目中第一个条件,“其中乙型产量的3倍与丙型产量的6倍之和等于甲型产量的4倍”可以列出方程4X=3Y+6Z,从而推出X为3的倍数,选项中只有D选项对应3的倍数。
2015国考教师资格证数学学科备考指导雷义敏自从2015教师资格证进行改革以来,笔试的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增加了学科知识的考试内容,那么广大想走上教师岗位的考生该如何备考呢?接下来针对数学学科的笔试内容,华图教师结合2015年教师资格证国考笔试的考情考务给大家提供以下几点建议,便于广大考生更好的备考,早日拿到教师资格证。
一、笔试考情分析2015年的国考教师资格证考试分笔试考试和面试考试。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包括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其中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2个科目,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保教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2个科目,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3个科目:科目一均为综合素质;科目二均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政治)、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学科。
这里大家要特别注意中学增加了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的考核,因为在以往的教师资格证的笔试中很多的省份都没有学科知识这一模块的考核,所以大家要特别注意。
二、数学学科笔试内容剖析针对2015年的国考教师资格证中数学学科的笔试内容分析,可以看到重点增加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这个模块,其中在学科知识这一模块,考生在复习备考时首先要认真研究数学教材的特点,摸清数学内容的脉络,进行基础知识系统复习,比如首先要抓住数学学科知识的四大模块,分别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其中在考试的时候笔试考核最多的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这两大模块,另外在复习教学能力这一块,广大考生要熟悉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新课程标准以及高中新课程标准,掌握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因为笔试题目可能在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这一块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考察,所以大家复习准备时要抓住重点内容,有的放矢,进行针对有效的复习。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2015国考行测备考指导之启程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来源:江门中公教育新一轮的国考周期已经开始,为迎接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很多考生开始进入了长达四个多月的笔试备考期。
在众多的考生中,有些是不惧失败,重振旗鼓;更多的则是摩拳擦掌、初试啼声。
一场战役,成功与否,重在备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国考行测备考的启程篇,中公教育专家就国考行测考试的内容、形式及特点等,做以详解,以供广大考生参考,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数量关系在行测中主要测查数学运算和数字推理两种题型。
而随着众考生能力的提高,数字推理题型的相对难度一再降低,其测查有效性也越来越低。
自2011年起,数字推理题目已经退出了国考行测舞台,短期内应该也不会回归,所以对于数量关系题型复习,考生一定要以数学运算相关题目为主。
资料分析和数量关系同为行测中“理科”方向的考查。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近年来难度有所上升,主要体现在材料综合性加强中公教育版权,理解分析难度加大、计算类题目减少,常规重要考点考查量降低,题目的灵活性、综合性加强。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言语理解与表达同为“文科”方向的题型。
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图形推理题目近年屡有创新,在行测考试中稳固地占有一席之地,同定义判断和类比推理一起,不容忽视。
逻辑判断包含了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的考查,要求考生重点复习。
言语理解与表达在五种题型中题量最大,体现了其重要性。
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国考行测中包含了逻辑填空、片段阅读及语句表达三种题型。
其中逻辑填空题量最大,一般考查20小题,其题型名称以前为“选词填空”,名称的变化体现了考查侧重点的变化。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整理公务员考试中,行测的数量关系部分一直是众多考生的难点和重点。
数量关系涉及的知识点繁多,题型复杂,需要我们系统地学习和掌握。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一下常见的数量关系知识点。
一、数学运算1、整数特性整数特性是数量关系中的基础知识点。
包括整除特性、奇偶性、质数与合数等。
整除特性:若整数 a 除以非零整数 b,商为整数,且余数为零,我们就说 a 能被 b 整除。
比如,能被 2 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个位是偶数;能被 3 整除的数,其各位数字之和能被 3 整除。
奇偶性: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质数与合数:质数是指在大于 1 的自然数中,除了 1 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的自然数。
合数是指自然数中除了能被 1 和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他数(0 除外)整除的数。
2、方程与不等式方程是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常用工具。
通过设未知数,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然后求解。
一元一次方程:形如 ax + b = 0(a≠0)的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由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 1 的方程组成。
不等式:用不等号(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连接两个代数式的式子。
3、比例问题比例是指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常见的有工程问题中的效率比、行程问题中的速度比等。
若 a:b = c:d,则 ad = bc。
4、行程问题行程问题是数量关系中的重点和难点。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
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5、工程问题工程问题的核心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经常通过设工作总量为 1 或工作总量的最小公倍数来解题。
6、利润问题涉及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等概念。
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
7、几何问题包括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
数量关系之奇偶性和质合性一、奇偶性(一)定义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0也是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
(二)性质1、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2、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3、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4、奇数×奇数=奇数5、偶数×偶数=偶数6、奇数×偶数=偶数总之:加减法——同奇同偶则为偶,一奇一偶则为奇;乘法——乘数有偶则为偶,乘数无偶则为奇。
二、质合性(1)定义质数:只能被1和其本身整除的正整数。
如1、3、5、7、11、13、17、19.合数:除了1和其本身,还可以被其他数整除的正整数。
互质:除了1以外,不能同时被其他整数整除的两个正整数互质。
如:2和9除了1以外,不能同时被其他整数整除,则2和9互质。
(2)性质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2是唯一一个偶质数。
练习1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
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培训1290人次。
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A.8B.10C.12D.15【解析】答案为D,根据题意,设甲教室当月举办了x次培训,乙教室当月举办了y次培训,当然,这道题目可以进行解方程求解,但是数字比较大,运算量较大。
但是用奇偶特性就非常简单,直接秒杀。
由,50x+45y=1290,1290是偶数,50x是偶数,则45y一定是偶数,即y是偶数。
又,因为x+y=27,27是奇数,则x一定是奇数,选D项。
练习2某次测验有5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题得3分,不做或做错一题倒扣1分,某学生共得82分,问答对题数和答错题数(包括不做)相差多少?( )A..33B.39C.17D.16【解析】答案为D,由题可知答对数+答错数=50,可得答对数与答错数同奇或同偶,二者之差为偶数。
练习3 有7个不同的质数,他们的和是58,其中最小的质数是多少?A.2B.3C.5D.7【解析】答案为A,如果7个数全是奇数的话,他们的和不会是58,2是唯一的一个偶质数。
数量关系之奇偶性和质合性
一、奇偶性
(一)定义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0也是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
(二)性质
1、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
2、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3、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
4、奇数×奇数=奇数
5、偶数×偶数=偶数
6、奇数×偶数=偶数
总之:加减法——同奇同偶则为偶,一奇一偶则为奇;
乘法——乘数有偶则为偶,乘数无偶则为奇。
二、质合性
(1)定义
质数:只能被1和其本身整除的正整数。
如1、3、5、7、11、13、17、19.
合数:除了1和其本身,还可以被其他数整除的正整数。
互质:除了1以外,不能同时被其他整数整除的两个正整数互质。
如:2和9除了1以外,不能同时被其他整数整除,则2和9互质。
(2)性质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2是唯一一个偶质数。
自2015年起,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分省级以上职位(简称省级卷)和市(地)级以下职位(简称地市卷)两类。
数学运算部分的差别主要是省级卷比地市卷多出5道题目,这5
道题目的考点偏重于排列组合与概率、工程、几何等重点题型以及设特殊值、盈余亏补和同余特性等技巧方法的使用。
在题型、题量方面,省级卷的难度明显要高于地市卷。
特点三:强调分析推理能力,重视解题方法和技巧的使用
由以上的数据分析可知,除工程、排列组合与概率、几何等传统的重点题型外,数学运算的考查方式更倾向于利用基础知识理论对题干条件进行判断推理,对题目的情境有整体而细致的把握,找出解题的关键点。
同时,通过各种解题方法的使用,简化繁杂的计算过程,更加强调答题的技巧性。
青海中公教育特别推荐最新青海公职考情资讯,分享近期青海省各类招聘考试信息汇总,预祝广大考生在考试中金榜题名,荣获佳绩。
2015国考行测备考:数的质合性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的数量关系里面有一些题目会用到数的质合性,不仅是在数字
推理里面,在数学运算里面也会用到数的质合性。所以考生们要知道什么是质数,
什么是合数,以及质合性在题目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数的质合性
首先考生要知道质数和合数的基本概念。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没有其
他约数,我们就把这个数叫做质数;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其他约
数,我们就把这个数叫做合数。在数学运算里面还要求考生们记住20以内的质
数和20以内的合数都有哪些。20以内的质数包括:2、3、5、7、11、13、17
和19;20以内的合数包括:4、6、8、9、10、12、14、15、16、18和20。
二、数的质合性如何应用
关于质数和合数的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也是最基本的,要掌握2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考生要是比较有精
力的话,可以掌握100以内的质数都有哪些,这是第一个;另外一个就是比较特
殊的数字2,它是唯一的一个偶质数,在质数当中唯一的一个偶数就是2,在偶
数当中唯一的一个质数也是2,同时它也是最小的质数,所以众多的性质集合在
2这样一个数字上面,所以2这个数字大家需要注意一下,是出题人比较钟爱的
一个数字。一道题目只要考到了质合性,只要考到了质数,一般来讲都会有2
这个数字,就是因为它集合了偶数、质数的性质在里面中公教育。这个数字是经
常考的,是我们首先要了解的基本情况。
第二个方面,质数的基本的判定方法,叫“质数的判定”。如何快速判断一个比
较大的数,20以内的我们掌握了,100以内的我们可以背,但是背的话也需要一
定的时间和精力,如何在看到一个数字之后我们可以快速判断这个数是不是质数
呢,这是有一定的方法的。比如说97是不是质数?它判定的方法是:找到一个比
97略大的平方——100,100是10的平方,然后10以内的质数有哪些呢:2、3、
5、7,我们只需要在这里面做出判断,97不能被2整除,不3整除,不能被5
整除,不能被7整除,这个时候就可以快速地确定97是一个质数。
第三个方面,“互质数的概念”。那么什么叫做互质数,如果几个数他们的公约
数只有1,除了1以外没有其他的“公”约数的话,我们就把他们叫做互质数,
比如说:8和9,比如说15和17;8和9都不是质数,但是他们两个称作互质数,
因为他们除了1以外没有其他的公约数;15是一个合数,17是一个质数,两个放
在一起之后就是互质数,所以互质数和质数本身有联系也有区别。
第四个方面,我们要掌握的是“质因数的分解”,什么叫质因数的分解,就是把
一个较大的数写成若干个质因数连乘的结果,比如说6,把它写成2×3;12,把
它写成2×2×3;36,把它写成2×2×3×3,并且最终把相同的offcn质数写成
多次方的形式,像这样的一种书写形式我们就把它叫做质因数的分解。
三、真题实例演练
【例1】判断103、437是质数还是合数?
中公解析:判断103、437是质数还是合数:首先来看103,第一步找到比它略
大的平方数——121,,它是11的平方,11以内质数:2、3、5、7,103不能被
这几个数整除,所以103是一个质数;再看437,找到一个比437略大的平方数
——441,21的平方,21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437能够
被19整除,所以437是一个合数。
【例2 】如果a,b均为质数,且3a+7b=41,则a+b=﹙ ﹚
中公解析:只要考到质数,肯定会有2,为什么会有2?41是奇数,3、7都是奇
数,所以它的奇偶性取决于a和b的奇偶性,因质数当中只有一个偶数就是2,
如果3a、7b都是奇数的话,加和一定是偶数,所以这两个数中一定有一个是偶
数,究竟谁是偶数,都有可能,先假设a=2,6﹢35=41,就是b=5;如果b=2,27+14,
a=9,9不是质数,所以唯一的解a=2,b=5,结果是7,这样就算出来了。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们认真牢记以上讲解内容,将数的质合性运用到数学运算
当中,加快做题速度。
国家公务员考试:
http://dalian.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wt.mc_id=ar6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