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音频编码信号的传输系统发送端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58 MB
- 文档页数:39
基于双音频编码信号的通信系统接收端设计【摘要】在现今的生活中DTMF信号的使用是必不可少,而在通信的领域中它的使用更是普遍,因此对它需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应熟知它的发送与接收。
此次设计就是基于双音频编码信号的通信系统中接收端设计,主要使用了单片机STC89C52及MT8880、HD7279等芯片。
设计中利用单片机控制MT8880芯片实现DTMF信号的接收和解码,再控制HD7279芯片接收解码后的DTMF 信号并将之传送到数码管使其显示出来,即可知接收的信号所代表的数字。
以上为设计中双音频编码信号接收的整体过程。
【关键词】DTMF;单片机STC89C52;MT8880芯片;HD7279芯片1、硬件电路设计1.1 系统电路设计设计的基于双音频编码信号的通信系统中接收端的电路可分为三大部分,系统框图如2.1所示。
图1.1 DTMF信号的接收端的电路系统设计1.2 单元电路设计1.2.1 MT8880接收电路设计当MT8880作为DTMF接收器的时候,DTMF信号经由IN+和IN-输入,经过运算放大滤除信号中的拨号音频率,然后发送到双音频滤波器,分离出低频组和高频组信号,通过数字计数的方式检出DTMF信号的频率,并且通过译码器译成4位二进制码。
4 位二进制编码被锁存在接收数据寄存器中,此时状态寄存器中的延时控制识别位复位,状态寄存器中的接收数据寄存器满标识位置位,对外而言,当寄存器中的延时控制识别位复位时,IRQ/CP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在中断模式下,若芯片同时被设置为接收DTMF信号模式,那么当收到有效DTMF信号并译码后,IRQ 端变为低电平。
所以可用IRQ/CP作为单片机的中断信号,当IRQ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向CPU发出中断请求,当单片机响应中断,读出寄存器中的数据后,IRQ返回高电平。
所以在电路中IRQ端与单片机的P3.2连接,并与一高电平并连,可以实现中断请求功能。
MT8880的D0~D3与单片机的P0.0~P0.3相连,CP端与P3.4相连,RSO与P1.0相连,R/W与P1.5相连。
基于双音多频编码信号的通信系统接收端设计摘要基于双音频编码信号的通信系统接收端主要是完成接收DTMF信号,并进行相应的译码显示工作。
本课题设计中,硬件设计运用芯片MT8880进行DTMF信号的接收和译码工作。
采用MT8880的典型应用电路对接收的DTMF信号进行译码,然后MT8880将译码数据传输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数据口传输该数据给HD7279,由HD7279构成的驱动电路将数据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
此时,MT8880设置在中断方式,当有DTMF信号发送过来时,芯片的IRQ端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通过软件控制,单片机进入中断程序,进行接收数据的传送和显示工作。
MT8880对时序的要求比较高,译码前必须初始化。
MT8880的初始化和单片机接收初始化由软件控制。
单片机主要是对硬件电路工作进行控制。
在显示电路中用HD7279作为接收、驱动芯片,对接收的数据送给数码管显示出来。
HD7279A是一片具串行接口的,可同时驱动8 共阴式数码管的智能显示驱动芯片,所以接收时数据只能一位一位的接收。
本课题完成了双音频编码信号的通信系统接收端设计,以单片机STC89C52为核心,运用双音频信号(DTMF)编码对接收的DTMF信号进行译码并发送到单片机,之后将发送的数据用数码管显示出来。
关键词:DTMF 单片机 MT8888 HD7279第一章设计要求1.1实验内容以单片机STC89C52为核心,运用双音频信号(DTMF)编码对数据进行编码并发送。
1.2实验要求1. 利用MT8880实现双音频信号的译码;2. 通过HD7279接收传输数据;3.译码的数据通过显示器显示。
第二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2.1 系统组成双音多频信号(DTMF)是由一组低音频信号和一组高音频信号以一定方式的组合构成的,每组音频信号各有4个音频信号,而每种组合有一个高音频信号和一个低音频信号,共16种组合。
过去主要用于电话拨号信息传输,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基于FM的双音频通信方案
阐述双音频通信的基本工作原理;结合FM有线/无线遥控广播系统中的具体应用,介绍一种适合单片机系统的双音频通信方案,设计具体的硬件接口电路,说明其工作原理;给出应用于双音频的程序流程及在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 遥控广播系统的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
遥控广播系统的通信是电话拨号收发的一种双音频通信方式,是一项可靠、成熟的通信技术。
它取代了传统的电话拨号脉冲通信方式,成为现代电话通信拨号的主要通信方式。
它对传输电路的要求低,传送的距离远,而且具有通用多种型号的双音频元器件以备选用,通过普通的电话就可以获得发送信号和编码。
再经过FM捷变频立体声调频调制器的调制,采用立体声的两个声道,左声道输入广播音频信号,右声道输入用于控制双音频信号,以避免控制信号干扰广播音频信号。
FM调制信号可经过有线电视网络,或者经过发射到空间的电磁波传送到收发端的接收机。
接收机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后,检波获得立体声两个通道的音频信号。
从立体声输出的左声广播音。
基于FM调频的双路语音同传无线收发系统设计1.简介 FM调频技术是一种常见的调制和解调技术,它在无线通信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
而双路语音同传无线收发系统是一种能够实现双方同时进行语音传输的系统。
本文将探讨基于FM调频的双路语音同传无线收发系统的设计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
2.设计原理 2.1 FM调频技术 FM调频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载波频率来传输信号的调制技术。
它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音质清晰等优点,适合用于语音传输。
2.2 双路语音同传系统双路语音同传系统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实现两路语音信号的传输,一般用于会议、演讲等场合。
采用双路语音同传系统,可以实现双方语音的同时传输,避免了频繁的切换和等待,提高了工作效率。
3.技术特点 3.1 高质量音频传输基于FM调频的双路语音同传无线收发系统能够实现高质量的音频传输,保证语音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3.2 稳定性和可靠性 FM调频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能够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易受外界信号干扰。
3.3 灵活性双路语音同传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配置,满足不同场合的语音传输需求。
4.应用前景基于FM调频的双路语音同传无线收发系统在各种会议、演讲、培训等场合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特别是在需要双方同时进行语音交流的场合,如同声传译、双方对话等,能够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5.个人观点和理解本人认为,基于FM调频的双路语音同传无线收发系统技术成熟、应用广泛,在当前和未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相信这一技术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基于FM调频的双路语音同传无线收发系统的设计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
通过对该主题的深入探讨,相信读者对该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大家阅读。
(文章总字数超过3000字,符合要求)4. 技术改进及应用基于FM调频的双路语音同传无线收发系统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对于该系统的技术改进和应用扩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以单片机AT89C51和双音多频解码集成电路MT8870为核心,通过电话线路遥控的远程多路智能控制器。
该系统实用、功能灵活多样,可以对被遥控对象的状态进行查询以及控制,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家用电器或者其它场所的各种控制设备。
关键词:电话遥控、双音频编解码、21世纪是信息时代,各种电信新技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自从1876年,Alexander Graham Bell(贝尔)发明电话以来,世界各国的电话网络发展非常迅速。
进十年来,中国的固定电话业务呈现出举世瞩目的快速增长。
1997年8月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突破1亿门,网络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1999年7月固定电话用户总数突破1亿户。
现代电话网络是由交换机和电话传输线共同组成,它的性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而且可靠性非常高。
遥控技术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对被控物体实施一定距离的控制,常用的方式有无线电遥控、有线遥控、红外线和超声波遥控等。
无线电遥控既是利用无线电信号对被控物体实施远距离控制。
无线电遥控不可避免的须占用一定的无线电频率资源,造成电磁污染;常规的有线遥控需进行专门的布线,增加了投入;而红外线、超声波遥控则受距离所限。
现有的遥控方式中,还有载波通信控制手段和基于无线寻呼的遥控方式。
载波方式即通过电力线传递信息,该方式只能局限于同一变电所、同一变压器所辖范围内。
因此也存在距离问题,应用范围有限。
基于无线寻呼的遥控方式利用了现有的寻呼频率资源,不需占用额外的频谱。
而且,随着寻呼网的全国联网,其遥控的距离基本不受限制。
但该方式的受控方动作滞后于控制方的操作,不具备实时性,而且不具备很高的可靠性。
电话遥控作为一较新的课题与常规的遥控方式相比,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不需进行专门的布线,不占用无线电频率资源,避免了电磁污染。
同时,由于电话线路各地联网,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电话网,因此遥控距离可跨省市,甚至跨越国家。
电话属双工通信手段。
因此,这可以大大体现出利用电话进行遥控的更大优越性。
基于双音多频编码信号的通信系统接收端设计摘要基于双音频编码信号的通信系统接收端主要是完成接收DTMF信号,并进行相应的译码显示工作。
本课题设计中,硬件设计运用芯片MT8880进行DTMF信号的接收和译码工作。
采用MT8880的典型应用电路对接收的DTMF信号进行译码,然后MT8880将译码数据传输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数据口传输该数据给HD7279,由HD7279构成的驱动电路将数据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
此时,MT8880设置在中断方式,当有DTMF信号发送过来时,芯片的IRQ端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通过软件控制,单片机进入中断程序,进行接收数据的传送和显示工作。
MT8880对时序的要求比较高,译码前必须初始化。
MT8880的初始化和单片机接收初始化由软件控制。
单片机主要是对硬件电路工作进行控制。
在显示电路中用HD7279作为接收、驱动芯片,对接收的数据送给数码管显示出来。
HD7279A是一片具串行接口的,可同时驱动8 共阴式数码管的智能显示驱动芯片,所以接收时数据只能一位一位的接收。
本课题完成了双音频编码信号的通信系统接收端设计,以单片机STC89C52为核心,运用双音频信号(DTMF)编码对接收的DTMF信号进行译码并发送到单片机,之后将发送的数据用数码管显示出来。
关键词:DTMF 单片机 MT8888 HD7279第一章设计要求1.1实验内容以单片机STC89C52为核心,运用双音频信号(DTMF)编码对数据进行编码并发送。
1.2实验要求1. 利用MT8880实现双音频信号的译码;2. 通过HD7279接收传输数据;3.译码的数据通过显示器显示。
第二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2.1 系统组成双音多频信号(DTMF)是由一组低音频信号和一组高音频信号以一定方式的组合构成的,每组音频信号各有4个音频信号,而每种组合有一个高音频信号和一个低音频信号,共16种组合。
过去主要用于电话拨号信息传输,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基于fm调频的双路语音同传无线收发系统设计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2.研究目的3.研究意义二、系统整体设计1.系统架构2.模块功能划分3.关键技术三、FM调频模块设计1.FM调频原理2.调制与解调方法3.参数设置与优化四、双路语音同传模块设计1.语音编码与解码2.传输协议选择与实现3.双路语音同步处理五、无线收发模块设计1.无线通信技术选型2.射频模块设计3.信号处理与传输策略六、系统测试与性能分析1.测试环境与工具2.测试指标3.性能分析七、结论与展望1.研究成果总结2.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3.应用前景展望正文:一、引言1.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语音通信领域,人们对实时性、高质量通信的需求不断增长。
基于FM调频的双路语音同传无线收发系统,能够实现高质量、低延迟的语音通信,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2.研究目的本文旨在设计并实现一套基于FM调频的双路语音同传无线收发系统,提高语音通信的质量和稳定性。
3.研究意义该系统在实时语音通信、多媒体传输、远程教育、语音识别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为相关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二、系统整体设计1.系统架构本系统主要由四个模块组成:FM调频模块、双路语音同传模块、无线收发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
各模块协同工作,实现语音信号的调制、传输、解调及同步处理。
2.模块功能划分(1)FM调频模块:实现语音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2)双路语音同传模块:完成语音编码与解码,实现双路语音同步传输。
(3)无线收发模块:负责无线信号的发送与接收。
(4)中央处理模块:协调各模块工作,控制整个系统运行。
3.关键技术(1)FM调制与解调技术(2)语音编码与解码技术(3)无线通信技术三、FM调频模块设计1.FM调频原理FM调频是一种频率调制技术,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传输信息。
在接收端,通过解调恢复原始信号。
2.调制与解调方法采用FSK(频移键控)调制方法,实现语音信号的调制。
基于PCM编译码的话音双光纤传输通信的实现摘要本文描述了通过在THKEGC-3型双光纤通信传输系统实验台上,采用第5种线路简单的连接方式,使语音在双光纤中的传输达到了与使用PCM集群、解复用方式相同的效果。
关键词THKEGC-3;双光纤通信;PCM编译码THKEGC-3型双光纤通信系统实验箱是配合光纤通信教学而设的装置。
其中对话音传输安排了4种方式:模拟信号直接单向、双向传输;模拟信号PCM (pulse-code modulation)编码后单向数字传输和经过PCM集群和复分解的双向数字传输。
非常直观而明确的帮助学生了解音频信号的传输模式,是非常好的实验。
笔者通过尝试使用了第5种方式实现了话音的双向数字传输。
以下,将对此做简单介绍,不足之处请指教。
1 话音双光纤双向数字通信实现的连接方式框图介绍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这种方式没有采用PCM集群和PCM解复用,将电话模块一和二的语音输入信号L-TX(left-transmit)和R-TX(right transmit)分别送到模拟信号输入A-IN)(A-analog input)和B-IN(B-analog input),讲过PCM编码后在PCM编码输出端A-TXD(A-transmit data)和B-TXD(B-transmit data)得到数字信号又分别送给光发送器的数字信号输入端口L-DIN(left-data input)和R-DIN(right-data input),通过1310nm和1550nm的光纤传输,又分别从光接收器的数字信号输出端口L-DOUT(left-data output)和R-DOUT(right-data output)输出数字信号后送给PCM译码的输入A-RXD(A-receive data)和B-RXD(B-receive data)经过译码输出模拟信号分别送给模块一和模块二的L-RX(left-receive)和R-RX (right-receive)话机接收端,从而实现了话音的双光纤数字实时通信。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专业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基于双音频编码信号的传输系统发送端设计学院名称: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 100421学号: 10042113 姓名:杨世川评分:教师:20 13 年 7 月 2 日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20 12-20 13 学年第 2 学期第 17 周- 19 周注:1、此表一组一表二份,课程设计小组组长一份;任课教师授课时自带一份备查。
2、课程设计结束后与“课程设计小结”、“学生成绩单”一并交院教务存档。
摘要本课题主要利用STC89C52单片机和MT8880构成双音多频信号(DTMF)发生器和接收器,有助于了解通信MT8880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发生器是由矩阵键盘输入0—F并在数码管上面显示,从而发射对应的DTMF信号。
接收器是利用STC89C52和MT8870构成DTMF接收器,并把解码信号显示在数码管上。
经过实验,发送器的数码管上显示的数字和接收器接收到的数字一致,满足课题要求。
关键词:STC89C52、MT8880、MT8870、DTMF目录前言-------------------------------------------------------------------------------------------1 第一章系统设计要求---------------------------------------------21.1设计要求--------------------------------------------------21.2系统原理框图----------------------------------------------2 第二章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2.1系统组成--------------------------------------------------32.2 DTMF信号介绍---------------------------------------------3 2.2.1 DTMF信号的特性---------------------------------------32.3系统工作原理----------------------------------------------4 第三章电路方案设计-----=---------------------------------------53.1系统总方案比较--------------------------------------------53.2主控芯片的选择--------------------------------------------63.3显示模块的选择--------------------------------------------63.4解码芯片选择----------------------------------------------6 第四章单元电路设计与程序设计-----------------------------------74.1 矩阵键盘电路设计与分析------------------------------------------------------74.1.1 原理分析--------------------------------------------------------------------74.2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 ------------------------------------------------74.2.1 原理分析--------------------------------------------84.3 DTMF信号发送电路-----------------------------------------94.3.1工作原理分析-----------------------------------------94.4数码管显示电路--------------------------------------------94.4.1 工作原理--------------------------------------------104.5 基于MT8880的DTMF接收电路-------------------------------104.5.1 工作原理分析----------------------------------------114.5.2 参数计算--------------------------------------------114.6 基于MT8870的DTMF信号的接收电路-------------------------124.6.1 工作原理分析----------------------------------------124.6.2 参数计算--------------------------------------------12 第五章程序设计流程图-------------------------------------------135.1主机主程序流程图-------------------------------------------13 5.2 基于MT8880的从机程序流程图-------------------------------135.2.1 从机主程序流程图------------------------------------135.2.2 中断流程图------------------------------------------14 5.3 基于MT8870的从机程序流程图-------------------------------145.3.1 从机主程序流程图------------------------------------145.3.2 中断流程图------------------------------------------15 5.4 分析对比--------------------------------------------------15 第六章实验调试与测试结果分析----------------------------------166.1 使用的主要仪器和仪表--------------------------------------16 6.2 调试电路的方法和技巧--------------------------------------16 6.3 测试波形分析----------------------------------------------17 6.4 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17 第七章结论---------------------------------------------------19 参考文献-------------------------------------------------------20 附录一 DTMF信号发射端电路--------------------------------------21 附录二基于MT8870的DTMF信号接收电路--------------------------22 附录三基于MT8880的DTMF信号接收电路--------------------------23 附录四元器件清单----------------------------------------------24 附录五 DTMF信号发射程序---------------------------------------25 附录六基于MT8880的DTMF信号接收程序--------------------------32 附录七基于MT8870的DTMF信号接收程序--------------------------33 附录八实物电路图----------------------------------------------34前言DTMF(Dual Tone Multi Frequency)信号是音频电话的拨号信号,由高频群和低频群组成,高低频群各包含4个频率。
一个高频信号和一个低频信号叠加组成一个组合信号,代表一个数字。
DTMF信号有16个编码。
利用DTMF信令可选择呼叫相应的对讲机。
DTMF是由美国AT&T贝尔实验室研制,双音多频信号编码技术易于识别,抗干扰能力强,发号速度快,且比用modem进行远程传输的方法更为经济实用,因此这种拨号方法取代了传统的脉冲拨号。
DTMF具有的传递速度,使得它不仅广泛应用于电话系统的语音通信中,而且在通信网中应用也极为普遍。
一些系统中常常需要同时接收和发送DTMF信号,发送和接收均伴随着编码和解码过程,在现实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研究DTMF信号的方法是由MT8880芯片产生,由矩阵键盘输入0—F,然后在数码管上面显示所输入的数字。
然后通过MT8880的8管脚输出DTMF信号,输入接收器,通过MT8870解码并通过数码管显示。
第一章系统设计要求1.1设计要求1.利用双音频信号实现单片机之间的双向通信2.通信数据通过显示器显示。
1.2 系统原理框图系统原理图如图1.1所示:图1.1 系统原理框图以单片机STC89C52为核心,运用MT8880芯片组成的双音频信号(DTMF)编码发送电路和MT8870的解码接收电路,来实现信号的传输。
第二章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1 系统组成本系统主要由矩阵键盘、单片机控制电路、DTMF收发电路、显示电路四部分组成。
其具体系统原理图如图2.1所示:图2.1 系统原理图2.2 DTMF信号介绍2.2.1 DTMF信号的特性DTMF是由组(fb)和高频组(fa)两组频率信号构成,每个数字信号由低频组和高频组的任意一个叠加而成。
根据CCITT的建议,DTMF的编译码定义如表1所示:表1 电话拨号数字对应的高低频率组可用下式表示:f(t)=Aasin(2*fa*t)+Absin(2*fb*t)式中两项分别表示低、高音群的值,Ab和Aa分别表示低音群和高音群的样值量化基线,而且两者幅值比为K=Ab /Aa (0.7<K<0.9)。
同时规定,对应于表1中的标称频率在发送时,DTMF信号的频率偏差不应当超过1.5%,每位数字的信号极限时长应该大于40ms,而接收设备对2%的偏差应能可靠地接收,对30ms~40ms时长的信号可以正常地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