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方案】(新课标)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23课时 文言文比较阅读(皖考解读真题例析随堂演练)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41.00 KB
- 文档页数:30
各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部编人教版级总复习 (一)各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部编人教版级总复习中考语文考试中,文言文阅读部分是备受考生关注的部分。
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复习文言文,成为了考生所面临的难题。
本文将介绍各地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部编人教版级总复习,帮助考生高效备考。
一、选择阅读资料在复习文言文阅读之前,首先要选择一些好的阅读资料。
这些资料应该具有典型性,涵盖一定程度的历史传统和文学知识,并能够让考生逐渐接受高难度的文言文。
部编人教版级总复习可以选择《文言文阅读二十八讲》《文言文深入浅出一百讲》等著名的文言文阅读书籍。
二、理解文章结构文言文不同于常规的语文文章,它的结构十分复杂,文章中常常出现典故、比喻、象征、对仗等修辞手法。
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应该先理解文章的结构,明确文章的主旨思想,并逐渐理解文章的各个部分。
如果考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一些生僻的字词,可以通过上下文来推测其意思,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三、注重积累词汇阅读文言文需要具备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注重积累生僻字和惯用词汇。
考生可以通过阅读名家经典文言文,或者利用各种词汇书籍来进行积累。
不过,记忆生僻字仅仅是第一步,考生还需要注意记忆这些字的造诣、用法和典故,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
四、练习翻译和阅读理解在熟悉了文言文的基本结构和词汇后,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强化自己的文言文应用能力。
此时,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文言文材料,逐个进行解析和翻译,并加强阅读理解。
在初试中,常见的文言文题型分别为:结构分析、翻译、注释和简答等,考生可以有针对性地练习这些题型,以备考成功。
总之,通过选择好的阅读资料、理解文章结构、注重积累生僻字词和不断练习翻译和阅读理解,考生可以有效地备考文言文阅读部分。
在实际考试中,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精神状态,把握考试策略和方法,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的挑战。
中考总复习教案目录第一部分文言文及古诗词第1-2课时第一册第3-4课时第二册第5-9课时第三册第10-14课时第四册第15-19课时第五册第20-24课时第六册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第25-26课时字词积累第27-28课时语病修改第29-30课时语言运用第31-32课时名著阅读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第33-34课时记叙文阅读第35课时说明文阅读第36课时议论文阅读第四部分写作篇第37-38课时中考作文概述第五部分质检后强化复习第39-40课时背诵默写第41-42课时综合实践第43-44课时记叙文阅读第45-46课时说明文阅读第47-48课时议论文阅读第49-50课时文言文阅读第51-52课时记叙文写作第53-54课时议论文写作第55-56课时中考高分作文要旨第57-84课时综合(模拟)练习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第一部分文言文及古诗词引语:同学们,大家知道,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
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执着。
几乎每一课都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共同感受这份独特的美吧。
提到文言文,我们就要着眼于中考,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内,尤其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篇目。
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语句的停顿节奏与翻译、文言文内容分析与名句默写等。
考查的形式一般分为单项考查(选择题的形式)和综合考查(文段阅读的形式)两种。
而古诗词一般就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纯粹考查按原文默写或是理解性填空。
本轮复习,我们把文言文及古诗词摆在首位,就是要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根据每册课文中文言文及古诗词的容量及难度,老师计划一、二两册各安排两课时,一课时讲解,一课时练习小测;三到六册各安排5课时,两课时讲解,三课时练习小测。
中考语文复习方案常用5篇中考语文复习方案11基础知识这部分复习因人而异,可根据掌握情况选择专题训练。
建议复习字形和字音要结合课本“读一读,写一写”词汇;成语使用的考查语句不少选自课本,要掌握含有生僻成语和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成语的句子;病句识别中出现的也是常见的病因;句序题所选语段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来表达,通读时抓住关键句,排序时要留意上下句和关键词,并可以利用选项来排除,解题思路为“通读句子—确定首句,确定紧密衔接句—连读检验”。
2古诗文默写题剩下两道古诗文默写和词语解释的题,第7道古诗默写一定要拿满分,古诗文背诵部分一般都是选自两篇古文和四篇古诗,而且集中出题在八年级上下册和九年级上下册,这部分的.古诗和古文背诵不熟的可以每天早上分册解决两首古诗和一篇古文,然后睡前再拿出书,背着书安眠,保证记忆力好好的,且不失眠。
第8题古文解释,八年级是古文常考的集中地,这部分多关注课下注释中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如有不熟悉的记诵古文之时顺便记忆一下课下的注释哦~(易忘的要记录在错题本上!)3学霸是怎样复习语文的1.整理课堂笔记。
可以先尝试回忆课堂笔记内容,再来看笔记。
2.整理老师发下的复习试卷,记录其中错题,难题,并重新做一遍。
这些复习卷很重要,你还可以找来去年或前年的考试卷做。
重复做卷子里的题目,越熟练越好。
3.熟背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4.作文方面可以参考历年作文题目,并尝试写一些作文。
中考语文复习方案2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收集信息明确方向注重技巧提高效率》。
众所周知,语文是中考开考的第一门科目,考生考得是否得心应手,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心情,更直接影响到其他科目的考试成绩。
因此,语文考试至关重要。
下面我就语文复习中的一点心得作如下总结:一.多收集信息,明确方向1语文的复习是细琐而复杂的,这时候我们必须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同时要明确今后复习的方向。
以省教科所中考说明指导思想为圆心,以中考说明中的题型为半径,以宝鸡教研室曹公奇所作中考报告为指针,脚踏实地地做好复习。
中考语文备考复习方案目录一、语文知识梳理 (2)1.1 词汇积累与运用 (3)1.1.1 词义辨析 (4)1.1.2 近义词、反义词 (5)1.1.3 成语、俗语、谚语 (6)1.2 句法结构与修辞手法 (7)1.2.1 句子成分分析 (9)1.2.2 修辞手法运用 (10)1.3 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 (11)1.3.1 阅读理解技巧 (13)1.3.2 写作技巧 (14)1.4 文言文阅读与翻译 (16)1.4.1 文言文基础知识 (17)1.4.2 文言文阅读方法 (18)1.4.3 文言文翻译方法 (19)二、中考真题解析 (20)2.1 词汇题解析 (22)2.2 句子语法题解析 (23)2.3 阅读理解题解析 (24)2.4 作文题解析 (25)三、模拟试题练习 (27)3.1 词汇题练习 (28)3.2 句子语法题练习 (29)3.3 阅读理解题练习 (30)3.4 作文题练习 (31)四、应试策略与心理调适 (32)4.1 应试策略分享 (33)4.2 心理调适方法 (34)一、语文知识梳理汉字:熟悉并掌握常见汉字的读音、字形、字义,了解汉字的构造原理,能够正确识别和书写汉字。
词语:积累常见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和用法,能够辨析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
句子:掌握不同句子的结构和类型,能够分析句子成分,理解句子含义,提高句子的连贯性和表达能力。
标点符号:熟悉并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能够运用修辞手法提高文章的表现力。
文言文:学习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如词汇、句式、语法等,能够阅读并理解简单的文言文。
阅读理解: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掌握阅读技巧,能够分析和评价文章的内容和表达。
写作:积累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技巧,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有深度、有文采的文章。
中考语文轮复习:文言文比较阅读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轮复习是中考前的最后阶段复习,也是考生们迎接挑战迎接胜利的关键时期。
鉴于文言文在中考语文中的较高比重,文言文比较阅读是中考备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提供一份文言文比较阅读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帮助大家巩固文言文知识和应试能力。
一、练习题(一)先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甲:“李广有能将,无能为将。
韩信无能将,有将之才。
欲以能取人者为将,不可以多问。
欲以夫子之言遗天下者为文,不可以少学。
”乙:“儒者始知礼而不知人,中知义而不知情,盛知形而不知心。
夫有知人之知,始知人而不知形,荐而不小人;有知情之知,中知情而不知信,愤而不忍;有知心之知,盛知心而不知世,钦而不偏。
”问1:以上两段文字谈到了什么?问2:分析第一段文字中“能为将”和“有将之才”两个词语的含义和区别。
问3:第二段文字中的“中知义而不知情”是什么意思?(二)先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甲:“择不在其多,在其少;理不在其难,在其易。
”乙:“发扬光大人类的文化是科学文化,是伟大的人类创造力的基石。
中国始终欢迎各国人民和文明交流互鉴。
”问1:以上两段文字倡导什么?问2:分析第一段文字中“择不在其多,在其少”的含义。
问3:第二段文字中的“交流互鉴”是什么意思?(三)先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甲:“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乙:“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问1:以上两段文字讲的是什么?问2:分析第一段文字表达的思想。
问3:第二段文字中的“传道受业解惑”是什么意思?(四)先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甲:“少年壮心易老身,空有一副热血灵;欲把青春留不住,朝朝暮暮难自定。
”乙:“黄发垂髫,怒发冲冠。
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问1:以上两段文字反映了什么?问2:分析第一段文字中“朝朝暮暮难自定”和第二段文字中“黄发垂髫,怒发冲冠”的意蕴。
问3:第二段文字中的“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是什么意思?二、答案(一)问1:以上两段文字均为谈论人的才干和能力,以及学习的必要性。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专题11:文言文(课内+课外)对比阅读练习一、(2024·上海·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庆历末,妖贼王则盗据甘陵,贾魏公镇北门,仓卒遣将引兵还城,未有破贼之计。
公日夜忧思,有指使马遂者白公曰:“坚城深池,不可力取,愿得公一言。
”公壮其言,遣行。
见贼偶坐,为陈朝廷恩信:“尔能束身出城,公为尔请于朝,亦不失富贵。
若守迷自固,天子遣一将,提兵数千,不日城陷。
”辞甚激切,贼不答。
遂度终不能听,遂急击贼仆地,扼其喉几死。
1.甲文选自《____________》一书。
2.下列对词语含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故不为苟.得也( )A.暂且B.假如C.随便D.已忘(2)遂度.终不能听( )A.度过B.揣测C.测量D.准则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下列对第一段划线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和地点B.表现出了战争胶着C.引出下文马遂前去与敌军谈判D.突出贾魏公的无能5.甲文用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乙文马遂的行为符合甲文中的论点。
6.你认为乙文中马遂用“富贵”来与敌军谈判,是否有损他的形象?说说你的理由。
二、(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