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金矿田47#脉带的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山东省玲珑金矿田深部成矿规律研究及其应用探究作者:马标王明明来源:《科技风》2017年第18期摘要:玲珑金矿田是开发较早的金矿之一,早在光绪年间,官方就对其进行了开采。
经过一百多年的开采,玲珑金矿田已经变成了危机型矿山,因此,必须扩大金矿床的存储量,矿区深度开采已经迫在眉睫。
分析矿田深度成矿规律,对矿区的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分析了玲珑金矿矿区的矿脉分布特点,以及深部成矿规律研究及其应用,希望对玲珑金矿深度开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玲珑金矿;深部成矿规律;地质构造玲珑金矿田地处招远市和龙口市交界处,位于山东招掖金矿带的东部,南临胶莱拗陷,北部龙口断陷盆地。
矿区构造以断裂发育为主,地质构造复杂,主要有破头青断裂和玲珑断裂。
该矿区受到地质作用的影响,岩浆活动频繁,裂隙发育,成矿条件比较好。
近年来,国际国内金价涨幅比较大,因此企业需要扩大金矿存储量,加强矿区深度开采力度,根据矿区深度成矿规律,并将其应用在矿区深度开采过程中,可以提高开采效率。
一、玲珑金矿矿区矿脉分布(一)断裂玲珑金矿田I级断裂主要是玲珑断裂带和破头青断裂带。
玲珑断裂坡度比较陡峭,且断裂带呈现矿后特征,比较活跃。
整个玲珑金矿有大大小小的金矿矿脉几百条,矿脉的分布特征和断裂带一致,主矿脉和分布矿脉呈分支复合现象,矿脉间存在穿插、交会现象。
矿区的断裂带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矿区的布局和矿田的生产发展。
玲珑金矿断裂带呈北东走向,横贯整个矿田中部。
该断裂带大蒋家村附近的出露比较好,整个矿田长为6千米,宽为50—150米。
坑内发现玲珑断裂深度发育的钾化蚀变和绢英岩岩化,局部有黄铁矿,且呈现星散状。
通过对局部黄铁矿进行取样分析发现,黄铁矿的含金量在0.3×106—2.5×106之间。
其主干矿脉与脉带分布在玲珑断裂带以西部,主要有55、56、58、98、107、108、131、171等矿脉,玲珑断裂带以东有51号矿脉。
(二)脉岩玲珑金矿田内脉岩大多呈北东走向,有闪长岩脉、石英脉、闪长玢岩脉以及煌斑岩脉。
玲珑金矿田东风矿床深部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鲍中义;王永庆;刘彩杰;张腾;李山【摘要】东风金矿床位于玲珑金矿田内,受招(远)平(度)断裂下盘次级构造控制。
中浅部多以石英脉型为主,深部已渐变为蚀变岩型金矿。
该文在系统收集、分析以往矿区勘查开发资料基础上,运用井中激电、测井和构造叠加晕研究,首次建立了东风金矿床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式图,圈定物化探异常区。
并利用钻孔对少量异常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物化探异常区与实际见矿位置较吻合,预示该区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Dongfeng gold deposit is located in Linglong gold field. It is controlled by secondary tectonic structures of Zhaoyuan Pingdu fault belt. The shallow part is mainly quartz vein type, and the deep part has been gradually changed into altered rock type gold deposit. On the basis of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former information of or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y using borehole induced electric, logging and structural superimposed halo re⁃search, ideal pattern of structure superimposed halo in Dongfeng gold deposit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the first time, and geochemical anomalies in the area have been circled. As showed by results, geochemical anomaly area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actual ore location. It indicates that deep part of the area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ore pros⁃pecting.【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6(032)004【总页数】5页(P12-16)【关键词】东风金矿床;深部;成矿规律;找矿潜力【作者】鲍中义;王永庆;刘彩杰;张腾;李山【作者单位】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招远 265400;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招远 265400;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招远 265400;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招远 265400;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招远 265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招(远)-平(度)断裂北段(破头青断裂)及下盘次级断裂控制的玲珑金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金矿资源集中区。
玲珑金矿田东山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研究及找矿应用刘维民;武际春;郭万臣;徐春森;于清军;宋晓燕;李建【期刊名称】《黄金科学技术》【年(卷),期】2008(016)004【摘要】玲珑金矿田东山矿床内矿脉众多,矿脉关系错综复杂,交汇、分枝、复合现象明显.通过研究其中18号、47号、50号、176N、48号矿脉分布规律、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矿脉与脉岩的关系,分析矿脉中矿体空间分布、产状、品位变化情况.总结成矿规律,找出矿体富集的有利部位,为矿山找矿勘探提供地质依据.【总页数】5页(P41-44,57)【作者】刘维民;武际春;郭万臣;徐春森;于清军;宋晓燕;李建【作者单位】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玲珑金矿,山东,招远,265419;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玲珑金矿,山东,招远,265419;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玲珑金矿,山东,招远,265419;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玲珑金矿,山东,招远,265419;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玲珑金矿,山东,招远,265419;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玲珑金矿,山东,招远,265419;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玲珑金矿,山东,招远,2654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相关文献】1.玲珑金矿田山岔口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潜力 [J], 穆锡川;徐忠华;孔晓敏;李爱民;董小涛;张朋2.玲珑金矿田东风矿床深部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J], 鲍中义;王永庆;刘彩杰;张腾;李山3.山东省玲珑金矿田深部成矿规律研究及其应用 [J], 燕军利;武际春;吕古贤;崔秋波;周宇;闵祥吉;路兆和4.玲珑金矿田东山矿床矿体空间分带模型及应用 [J], 宿晓静;戴立新5.山东省玲珑金矿田深部成矿规律研究及其应用探究 [J], 马标;王明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07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胶东玲珑金矿田成矿特征和成矿作用姜海涛山东黄金矿业(玲珑)有限公司, 山东 烟台 265400摘 要:胶东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重要金矿产区之一,而胶东玲珑金矿田作为该地区的一个代表性矿床,吸引了广泛的地质学家和矿产学家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该矿田的成矿特征和成矿作用,我们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本文主要探究胶东玲珑金矿田成矿特征和成矿作用。
关键词: 胶东玲珑金矿田;成矿特征;成矿作用;金矿产区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4)03-0107-3Ologenic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of Linglong gold Mine in JiaodongJIANG Hai-taoShandong Gold Mining (Linglong) Co., LTD., Yantai 265400,ChinaAbstract: Jiaodong region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important gold mining producing areas in China, and Jiaodong Linglong gold mining field, as a representative deposit in this region, has attracted a wide range of geologists and miners' attention.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and mineralization of this mine field, we conducted a detailed study.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and mineralization effect of Linglong gold mine in Jiaodong. Keywords: Jiaodong Linglong gold mining field;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function; gold mine producing area收稿日期:2023-12作者简介:姜海涛,男,生于1987年,汉族,辽宁锦州人,研究生,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金矿地质找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玲珑金矿玲珑金矿(产于花岗岩侵入体中的金矿-石英脉型亚类)玲珑金矿田开采历史悠久。
早在1007 年,历代封建皇帝屡派大臣在玲珑督办矿山采金。
1962 年成立招远金矿,山东地质局807 队、省冶金三队先后分矿段开展了地质勘查工作,并提交了多份普查勘探地质报告。
目前矿山生产规模已发展到1200t/d,产金能力超过6 万两。
玲珑金矿田位于华北地台鲁东地盾胶北隆起的招远断块中部。
其构造体系为沂沭深大断裂东侧之东西向栖霞复背斜的北翼,北东向招平弧形断裂的北东端。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宇—古元古界胶东群和粉子山群。
其中胶东群蓬夼组出露部位同本矿区金矿床的空间分布一致,由一套海底喷发的中基性火山岩夹少量泥质和碳酸盐经变质而成。
玲珑花岗岩为本区主要岩体,次为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呈岩基或岩株状产出。
区内主要有两个构造体系,即东西向构造带和新华夏构造带。
玲珑金矿的矿化围岩为玲珑花岗岩及胶东群残留体。
矿体、矿化带主要产于构造蚀变带中即蚀变花岗岩中。
玲珑金矿田的主要构造形迹是充填各类岩墙(脉)或矿脉的断裂。
矿田内第一期断裂构造有北东东、近东西、北北西向、北西向和北西西向断裂。
第二期属于新华夏系,而这期断裂与矿体有密切关系。
即玲珑断裂和九曲破头青断裂一般都经历了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构造运动,有利于交代成矿作用的进行,往往成为其容矿空间。
玲珑金矿田北自后地,南至台上,西起欧家夼,东至九曲蒋家,分布范围约42km2,分九曲、玲珑—大开头双顶、108、东风、欧家夼、破头青等矿段。
全区由百条大小不等的含金石英脉及含金蚀变带组成,其形态以玲珑断裂为界分东西两个成群出现的帚状脉带。
各脉带中的矿体多产于矿脉之膨大部位、由陡变缓部位、两组断裂交汇部位、矿脉分支复合部位等。
矿体形态多呈透镜状、扁豆状、脉状、不规则状。
矿体有膨缩、尖灭再。
山东玲珑金矿的成矿流体特征卢焕章①②J. Guha①方根保②(①sciences de la terre,universite du Quebec a chiCOutimi ,chiCOutimi,quebec,canada,G7H)(②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摘要山东省玲珑地区是中国最大的金矿区之一。
玲珑花岗岩位于山东东部的前寒武纪地盾上,其中产有约几十个金矿和矿化点。
这个地区的基底由一套太古宙麻粒岩和斜长角闪岩组成。
玲珑花岗岩为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其南缘是走向NE、倾向SE的破头青韧性剪切带。
剪切带长数十千米,宽300~800m,且在其左边衍生出呈雁行状排列的次一级脆韧性构造。
这些断裂与剪切带有关,且为控矿断裂。
金矿床分为东山、西山两个部分,各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
东山为受剪切带控制的网脉型(或蚀变岩型),西山则主要是产于脆韧性剪切带中的石英大脉型。
其矿化可分为4个阶段:(1)乳白色石英黄铁矿阶段;(2)含金石英黄铁矿阶段;(3)含金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阶段;(4)碳酸盐阶段。
矿石矿物为自然金及与黄铁矿和黄铜矿相关的银金矿。
相关的蚀变主要有硅化、钾长石化、绢云母化及绿泥石化。
这些蚀变都叠加在花岗质岩石的矿物组合之上。
在玲珑金矿中发现了4种类型的包裹体:水溶液包裹体、H2O-CO2包裹体、CO2-H2O-CH4包裹体和少量富CO2包裹体。
其均一温度为100~380℃,盐度(wNaCl)为4%~19%,CO2、CH4有一定含量。
δ34S、δD、δ13C和δ18O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其成矿流体从早期到晚期有大气降水的不断加入。
金的成矿作用受控于脆韧性剪切带,成矿流体和金可能来自深部,在上升过程中充填于剪切带及其控制的裂隙中,并与花岗岩发生了相互交代作用,形成了不同的蚀变和金矿化。
关键词成矿流体金矿床包裹体山东省分类号P618.510 引言玲珑金矿床为玲珑花岗岩岩体内的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位于山东东部的招掖金矿带中。
玲珑金矿大开头矿区47号脉微量元素特征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的玲珑金矿大开头矿区,是一处储量较丰的金矿资源。
玲珑金矿大开头矿区47号脉,最近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经过仔细的调查研究,他们发现该矿脉中存在着丰富的微量元素,其含量甚至高于全国其他同类金矿脉中的含量,因此受到矿物学家们的重视。
首先,从化学的角度来看,玲珑金矿大开头矿区47号脉中的微量元素主要包括Cu、Fe、Mg、Ca、Mn、K、Ni、P等等,其中Cu、Fe、Mg、Ca含量较高,而Mn、K、Ni、P等含量较低。
从矿物学的角度来看,矿脉中包含了较多的矿物,其中大多数是硫化物,如硫化钠、硫化钾、硫化镁等,还有一些金矿物,如滑石、滑石铁铝矿、黄铁矿等,这些矿物中也含有一定的微量元素。
此外,玲珑金矿大开头矿区47号脉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特征也是研究的重点。
空间分布特征方面,微量元素的含量随着矿柱的上升而减少,大部分元素含量最丰富的位置在中段、下部以及围岩中。
时间分布特征方面,等温分析表明,矿脉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时间变化不太明显,表明地层构造变化等因素对元素含量影响不大。
最后,玲珑金矿大开头矿区47号脉中微量元素的成分、分布特征及其特点对丰富该矿区的金矿资源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首先,矿区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表明该矿区有较为丰富的金矿资源,可以更好地挖掘开发。
其次,矿区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及其时间变化特征可以为进一步开发该矿区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最后,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对于估算玲珑金矿大开头矿区47号脉的金矿资源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为科学家们提供有效的指导。
综上所述,玲珑金矿大开头矿区47号脉中的微量元素特征,不仅可以为科学家们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而且也为增强该矿区的金矿资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因此,希望有更多的科学家能够对此类金矿资源进行更深入研究和考察,以期更好地开发和使用这类资源,同时也为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做出积极贡献。
矿床学实习报告报告内容:学号:20101000744班级:020101专业:资源勘查姓名:唐琪勇指导老师: 吕兴彪目录一、区域地质背景及地质条件1.1构造位置 (2)1.2成矿条件 (2)二、矿床地质特征2.1矿床简介 (3)2.2矿体特征 (4)2.3矿石特征 (6)2.4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11)2.5成矿条件与成因初步分析 (12)一、区域地质背景及地质条件1.1构造位置玲珑金矿位于华北地台胶辽地盾的胶北隆起区西北部,西侧与沂沭大断裂毗邻。
区域内出露地层较简单,构造、岩浆活动强烈。
玲珑矿区范围东自九曲,西到罗山,北起大庄子,南至台上村。
图例说明: 1、第四系 2、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3、煌斑岩脉 4、闪长岩脉 5、闪长粉岩脉 6、玲珑断裂 7、断裂 8、破头青断裂 9、含金石英脉及蚀变带 10、金矿水平分带编号1.2成矿条件矿区内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规模较大的有破头青断裂和玲珑断裂。
破头青断裂:西起招远温家,经台上、九曲至龙口市黑山、田家镇,全长22 km。
矿区内出露的为其中段(台上、九曲段) 。
该断裂具先压扭后张扭特点。
主要构造岩组合为碎裂状花岗岩、花岗质碎裂岩、碎裂岩、构造角砾岩、糜棱岩等,局部见不连续的断层泥,构造岩均经受不同程度的热液蚀变或矿化,该断裂是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
玲珑断裂:区域性断裂,表现为左行压扭性质,纵贯矿区中部岩性为碎裂状二长花岗岩、花岗质碎裂岩,具硅化、钾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蚀变,断裂带的浅部见有矿化。
该断裂成矿前就存在,成矿后继续活动二、矿床地质特征2.1矿床简介2.1.1地层地层是太古界上部胶东群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黑云母变粒岩和少量辉石角闪岩。
K-Ar年龄17.21亿年, 为中一深变质的角闪岩相, 分布零星, 破碎强烈。
2.1.2构造矿区内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规模较大的有破头青断裂和玲珑断裂。
破头青断裂。
西起招远温家,经台上、九曲至龙口市黑山、田家镇,全长22 km。
玲珑金矿田东山矿床矿体空间分带模型及应用宿晓静;戴立新【期刊名称】《世界地质》【年(卷),期】2010(029)001【摘要】根据玲珑金矿田东山矿床地表及浅部勘查工程与采矿资料,确定了成矿成晕元素种类.对成晕元素侧向分带特征和垂向分带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矿体上盘晕元素异常组合为Cu-As-Ag,下盘晕元素异常组合为Cu-Te-As,由此确定Au/As、Au/Pb、Au/Ag、Ag/Pb比值具有成矿判别意义,即判别式Y_1=0.000 5Au/As+0.037 6 Au/Ag+0.085 7 Au/Pb-0.045 4 Ag/Pb>0.009 2时指示含矿,否则不含矿;同时建立了基于Sb/As比值和Au、Ag、As、Sb含量特征的见矿深度估计模型(H_1=1.104 9+79.63 k(Sb/As) ×10~2),并对东山矿床主要矿体的可能成矿地段、见矿部位做出预测评价,提出东山矿床9号、18号、47号、50号和52号支脉在175~-70 m标高范围内赋存金矿化或工业矿体.【总页数】12页(P60-70,167)【作者】宿晓静;戴立新【作者单位】长春黄金研究院,长春,130012;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相关文献】1.玲珑金矿田东山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研究及找矿应用 [J], 刘维民;武际春;郭万臣;徐春森;于清军;宋晓燕;李建2.玲珑金矿田两种矿化类型元素空间分带性研究 [J], 王希今;鲍亚凡;李永胜3.玲珑金矿田西山金矿矿体空间预测模式 [J], 哈本海;武际春4.玲珑金矿田九曲金矿床矿体空间定位特征分析 [J], 郭维杰;王中亮;刘跃;杨桂彬;于清源;姜春杰;杨威5.玲珑金矿田矿物组合与地球化学分带及矿体定位预测意义 [J], 孙国胜;李绪俊;姚凤良;胡瑞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玲珑金矿田47#脉带的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作者:尚君尉刘斌董松孔丽娜宋晓燕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第04期
摘要:玲珑金矿田位于胶东北西部,招掖金矿带的东端,47#脉为矿田内的三级构造,是主要的容矿、控矿断裂,47#脉的支脉是三级的一些派生断裂,主要是容矿构造,它们受一、二级断裂的控制,矿脉和矿体在时间和空间上呈规律性分布,且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次性,主要成矿阶段是金-石英-黄铁矿阶段、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两个阶段;同时脉岩与矿体的形成关系密切,也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关键词:多期次;斜列分布;脉岩;矿体
1 区域地质
玲珑金矿田位于胶东北西部,招掖金矿带的东端。
地处新华夏构造系第二隆起区的北缘,南临横亘胶东半岛的栖霞复背斜轴部,西接斜跨中国东部的郯庐断裂,区内分布着众多的金矿床,构成了闻名的招掖金矿带。
破头青断裂是矿田内最大的控矿断裂,倾向 SE、倾角35°,属缓倾斜压扭性断裂。
次级断裂为玲珑和九曲—蒋家断裂。
三级构造及其次级构造是该区域主要的导矿、容矿构造,如47#脉及其支脉,矿脉和矿体在时间、空间上受一级、二级构造呈规律性分布。
且该区域范围内脉岩发育,并与矿体的形成关系密切。
2 成矿作用在时间上的演化
矿田内矿脉和矿体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本区域的成矿作用包括4个阶段:分别为黄铁矿-石英阶段、金-石-黄铁矿阶段、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岩阶段。
47#脉带中具有工业品位的矿体多形成于金-石-黄铁矿和金-多金属硫化物两个阶段。
47#脉带的形成具有多阶段叠加成矿的特点。
成矿的早期阶段,即黄铁矿-石英阶段。
金-石英-黄铁矿阶段(也称第Ⅱ阶段)和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碳酸盐岩阶段(也称第Ⅳ阶段)是成矿晚期阶段。
从矿物特征来看,47#脉及其支脉富集成矿为多阶段成矿作用叠加的结果。
3 成矿作用在空间上的演化
3.1 47#脉带在平面上的地质特征
47#脉为矿田内的三级构造,为NE 及 NEE 走向的容矿、控矿断裂,它们受一、二级断裂的控制,由西向东其走向由 NEE 渐变为 NE 向,平面上呈“N” 字型展布。
47#脉的支脉为四级断裂,是三级的一些派生断裂,主要是容矿构造。
通过各中段的工程揭露,47#脉带在平面和
剖面上分布演化规律明显,斜列规律是脉型金矿中普遍存在的地质现象,即矿脉在走向和倾向上存在斜列和尖灭再现,而矿体在矿脉中存在分段富集。
控矿断裂在在平面上做明显的波状弯曲,有时构成弧形断裂构造,它们对矿体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570中段:47#脉通过沿脉并以20米网度的穿脉工程控制探矿,西至101线,东至52线,矿脉走向43°-70°,其走向由 NEE 向 NE 向扭动,整体上呈“S”型产出,主要是南东倾,倾角在75-80°间,局部有反倾,47#脉主要在82-88线、62-72线间富集形成走向上约280米长的工业矿体,矿体多分布在NEE走向的矿脉中。
在该中段揭露的规模较大的支脉为47支2,已探明的47支2在83-92线形成走向上60米长的矿体。
-620中段:47#脉通过沿脉并以20米网度的穿脉工程控制探矿,西至101线,东至56线,矿脉走向45°-70°,南东倾,倾角在75°左右,47#脉在70-84线形成走向上长约300米的工业矿体,揭露的支脉由东向西分别有47支2、47支,其中47支2在该中段发育,从83线向西至与175#脉交汇处都富集形成工业矿体,矿体在走向上长度达253米,较上部-570中段、下部-670中段,走向上规模最大。
-670中段:47#脉通过沿脉并以20米网度的穿脉工程控制探矿,西至95线附近,东至64线,矿脉走向49°-72°,南东倾,倾角在75°左右,47#脉在72-76线、79-83线形成工业矿体,揭露的支脉由东向西分别有47支2、47支、47#S条,都分布于主脉的上盘;47支2矿脉在本中段矿化变弱,仅在87-89线间形成一段工业矿体;47支脉在本中段矿化较好,在9193、9597、99101分别形成三块工业矿体,在89-91线并未投入工程,该位置成矿可能性较大,可作为下步探矿重点区域。
47#S条构由于受到脉岩的影响,分支复合较多,穿过脉岩带向西整体上较连续,但矿化不强,未形成工业矿体。
3.2 47#脉在剖面上的地质特征
从83、89、95线剖面分析,47#脉的支脉多分布在主构造的南东方向,由浅入深呈羽列状分布,主构造在和羽列构造的交汇处易富集成矿,羽列状构造在交汇处远端易富集成矿,且随着远离主构造方向上逐渐尖灭;早期的脉岩被矿脉切穿,尤其在脉岩下盘易富集成矿,同期脉岩在矿体的形成上起到了屏障作用和导矿作用。
通过上下中段对应验证,47支2向上至-570中段,向下工程揭露至-670中段有尖灭趋势,矿体在垂向上延伸有120米。
4 脉岩在时间、空间上对47#脉带的影响
因脉岩和矿脉的形成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受到区域断裂构造的影响,且依据庄立建等人的研究,脉岩与金矿体的形成关系密切。
在区域分布上,脉岩与矿体往往相伴产出,脉岩密集区往往是矿体的出露地段。
由于脉岩与矿体的形成,具有明显的脉动特征,且都受相同的区域构造控制,因此在空间位置产出上,具有穿切关系,而反应在形成的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先后。
笔者根据各中段工程的揭露情况,分析总结脉岩与金矿在时、空上的形成、演化规律,以指导下步探矿。
-670中段47#脉在81线附近脉岩发育于矿脉带中间,与矿脉的走向基本一致,脉岩随着矿脉延伸一段距离后尖灭,脉岩绝大部分已发生蚀变,发育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及金矿化,可见到含Au石英脉局部追随其产状,沿脉岩与花岗岩的接触处分布,且在脉岩的上盘分布着工业品位的矿体,且随着脉岩的尖灭矿化逐渐变弱,这部分脉岩属于成矿期脉岩,由于与矿体共用同一热液通道,因此产状与矿体较一致。
根据以上地质特征,该类型的脉岩可作为追索找矿标志,尤其是在脉岩的上盘易富集形成工业矿体(图1)。
在-570中段92线至95线间如图(2)所示的1#观测点发现,在47#脉带中夹有角砾状脉岩碎块,且有不同程度的褪色蚀变,由此可知脉岩在空间上被47#脉穿切,脉岩形成于47#脉之前,属于成矿前脉岩。
在脉岩的西部形成60米左右长的工业矿体,而在脉岩的东部仅有弱矿化,根据这一地质现象可推知,脉岩在矿体的形成中起到类似阻挡层的作用,正是成矿期前脉岩的存在,为后期成矿热液的富集提供场所。
5 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5.1 成矿规律
(1)47#构造带活动具有多期次性,贯穿于整个成矿阶段,矿脉中既有早期阶段矿物成分,又有晚期阶段以碳酸盐为主的矿物成分,它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深部探矿以47#主脉为主线,但也不能放弃对羽列脉的探矿,尤其是考虑到支脉存在斜列和尖灭再现规律,对支脉尖灭部位,作为寻找新支脉的重点区域。
(2)羽列构造主要是容矿构造,可根据其尖灭再现规律指导探矿,尤其是支脉与主脉的交汇部位,考虑到构造活动和多期成矿作用的叠加,富集成矿的可能性较大;
(3)脉岩在成矿作用中起到屏障作用,成矿热液沿脉岩富集形成矿体;和成矿作用同期的脉岩,由于受到成矿热液作用,形成灰绿色蚀变界线,可做为找矿标志,在局部位置矿化不好,但沿脉岩追索,可收到较好的探矿效果。
5.2 找矿前景
(1)-570中段根据支脉与主脉的交汇部位更容易富集成矿,可将47支2在81线以东与47#脉交汇处作为一个探矿重点;89线以西至101线,47支2与47#脉之间的空白区域可作为寻找47#脉支脉的一个靶区。
(2)-620中段47支2可投入工程向东探至与47#脉交汇处;在89线以西,47支2与47#脉的空白区域可投入适量的钻探、坑探工程,探是否有存在47支脉的可能。
(3)通过对47#脉带的平面、剖面的分析,在-670中段47支的89-91线可作为下步探矿重点,47支2在本中段应处于矿脉的尖灭部位,可适当投入部分工程验证。
参考文献:
[1] 姚凤良,刘连登,孔庆存等.胶东西北部脉状金矿[M].吉林省: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尚君尉(1986-),男,河南舞钢人,助理工程师,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现主要从事于矿山地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