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我国金矿资源与地质勘查形势的初步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84.90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我国当前金矿资源勘查方向及前景在经济危机此起彼伏、愈演愈烈,黄金价值再被认可的背景下,金矿资源的勘查更加受到重视。
中国金矿资源勘查的方向在哪儿,其前景如何,本文就此作了浅析。
标签:金矿勘查深部找矿西部开发1我国金矿储量勘查及开采现状近年来,金融风暴此起彼伏,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作为规避风险、维护安全的全球重要战略资产,黄金的特殊地位不断凸显,黄金的重要价值再次被世人认可。
在此背景下,中国黄金投资空前活跃,黄金相关产业如生产、加工、消费持续增长,黄金需求量不断增加使得金矿勘查也更加得到重视。
就全国范围而言,我国金矿资源分布不均衡。
发现金矿床较多的地区是中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目前已发现的金矿床比较少。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探明的大量金矿产资源中,很大一批矿山资源已经快速衰减。
由于黄金需求量在增加,近年来,虽然又一批大型金矿已被发现,但资源开采率的不断提高,使得矿山服务年限也不断缩减。
了解金矿资源潜力方向迫在眉睫。
2我国金矿找矿勘查方向及前景2.1我国金矿深部找矿现状我国已经进行的金矿勘探深度都不算大,矿山深部非常可能赋存有可观资源。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探矿设备逐步改进,探矿技术方法也日渐提高,目前,在已经开采的矿床中开展深部找矿,已经成为探求新资源的主要方法之一。
近年来我国对重点矿区的深部进行勘探,深入到1000米以下并取得突破,在我国中东部地区一些老矿区进行的深部找矿已收获了显著的成果。
如胶东、小秦岭、吉林夹皮沟等一批老矿山在这个深度内存在第二富矿带得到证实。
总体来看,深部找矿前景乐观。
如以胶东矿集区深部为例。
作为我国较老的产金基地,胶东地区产金量占全国产金总量的近百分之三十。
因为是老矿区,经过了长时间的浅部开采,大部分矿山浅部资源已采空。
1988年,最先开始在台上金矿进行深部勘查,在垂深907.31至1048.02米处,钻孔发现主矿体的支矿体,这个发现表明矿山深部有存在矿体的可能。
对金矿地质勘查的探讨金矿是目前世界上最贵重的金属矿物之一,它具有高度的装饰价值、投资价值和工业价值,因此对金矿的储量和分布进行勘查是极为必要的。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传统的金矿勘查方法已经趋于成熟,但是随着勘查深度的加深,金矿勘查任务的难度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
本文将探讨对金矿地质勘查的重要性和最新的勘查方法。
一、金矿地质勘查的重要性1. 金矿资源很有价值金是它最重要的金属成分之一,而金又是世界货币的基础之一。
金矿资源的开发对于经济具有很大的价值。
因此,对于金矿地质勘查和储量变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全球金矿资源的分布相对比较分散,尤其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金矿资源的分布不太平衡。
因此,对于这些区域的勘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 高科技的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高科技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长,这些高科技的相关产品或者是元器件,都需要金属这个基础物质。
因此,对于金矿的勘查显得非常重视。
二、金矿地质勘查的最新技术1. 电磁勘探法电磁勘探法是利用电场和磁场对地下矿体进行研究。
以地磁场的非线性响应和发射电磁波的能量响应为特征来区分金属和非金属,是目前最常用的勘探方法之一。
2. 遥感勘探法遥感勘探法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多光谱信息,包括红外光谱、可见光光谱和紫外光谱等。
利用遥感勘探法,可以探测到地下矿体的变化,因此在金矿地质勘查中被广泛应用。
3. 长距离激光测量技术近距离的激光测量技术在金矿勘探应用较广,但在深部勘探方面,就要需要长距离的激光测量技术。
长距离激光测量能够探测到地下矿体的岩石类型、密度、电性质等特征。
所以,在金矿勘探领域,长距离激光测量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4.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是一种基于微波技术的勘探方法,可以在一定深度内探测地下矿体的存在情况。
这种勘探技术的优势在于它在地下深处也能得到准确的图像,因此被广泛应用在金矿勘探领域。
总之,对于金矿地质勘查的有效和全面实施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探讨我国的黄金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的形式作者:徐婧李慧洁薛建明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2年第23期摘要:黄金在国际贸易交流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世界对黄金需求量的逐渐增大,它也成为一种比较稀缺的矿产资源,对它的勘查和储备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重点论述了我国黄金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和总体特点,同时对黄金地质勘查的情况做出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黄金矿产资源现状特点地质勘查主要形式在当今社会,黄金具有重要的流通价值,它兼具货币属性和商品属性,是国家非常重要的资源之一。
古今中外人们都对黄金的储备工作非常重视。
黄金的流通性能极佳,它本身更是具有无可代替的保值特点,可以为国家货币信用体系的稳健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以确保国家财政的安全性。
1、我国黄金矿产资源的分布现状和特点总体来说,我国的黄金矿产资源分布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基本上在各个省区都有黄金矿产资源的分布,探明的总储量也比较可观。
但是从现阶段的分布情况来看,东部地区的黄金矿产资源分布范围比较广泛,种类也比较齐全,这就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黄金的种类有很多种,产区也不尽相同,例如砂金的产地主要是东北地区的北东部边缘地带,有色金属的主要产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我国的黄金矿产资源中,岩金矿占的分量最大,其次就是伴生金,2007年我国已经探明的黄金资源的总量是5541.3吨,有65%的岩金,10%的砂金,伴生金所伴生的有色金属多为铜、铅、锌等。
在我国,黄金矿产资源以小型的金矿床为主,占全部矿床数量的87.63%左右。
我国的中型金矿床的数量有154个,中型矿的黄金资源的储备量比较大,约占总量的9.82%左右,而大型的金矿床的数量最少。
黄金矿产资源的矿床规模大小与开采的技术条件对黄金的开采程度和数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社会对黄金资源的需求,又提高了黄金矿床的开采技术。
就目前的开采状况来说,我国的金矿开采形式多为地下开采,难度比较大,想要实现高产就要投入高水平的科技力量。
深部金矿资源勘查因素及找矿前景分析摘要:在我国,金矿资源丰富,尤其是在西部地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金矿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但是,由于深部金矿床开采成本高、难度大、品位低,这使得深部金矿床的开发面临巨大威胁。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深部成矿作用与成矿区带、成矿地质体的关系、深部矿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等进行研究,对于指导矿山深部及外围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深部金矿;找矿前景;资源勘查因素前言: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产金大国,金矿资源丰富。
目前,中国已发现金矿337处,分布在全国31个省(区、市)。
其中,在西藏发现的金矿有6处(扎布、亚东、岗嘎、扎巴、波果和波日);在云南发现的金矿有2处(勐马和老哈河);在河北发现的金矿有3处(小井沟、沙岗、北沟和大营);在内蒙古发现的金矿有1处(额仁里)。
中国2022已探明金矿资源量为8975吨,金矿储量为2964吨。
1.深部金矿的基本特征在我国,金矿床的数量相对较少,但是却是我国黄金工业的重要原料,其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以及埋藏浅等特点,主要集中分布于西部地区。
从地质角度来看,我国西部地区主要属于以沉积岩为主的构造区,该地区的地层具有比较破碎、松散、岩性复杂等特点,同时也会出现多期断裂构造。
因此就形成了金矿床成矿的复杂地质条件,其也是导致深部金矿资源量少又难开采的主要原因之一;从空间角度来看,西部地区是我国矿业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
深部金矿分布范围广、埋藏深和矿体赋存条件好是深部金矿的主要特点;从技术角度来看,由于在深部矿体附近经常会出现断层和褶皱等现象而导致金矿开采时容易形成盲井、废液排放困难以及矿岩难处理等问题。
因此在深部金矿床中需要重点注意开采技术以及管理方法[1]。
2.我国金矿地质勘查现状及特点据了解,我国金矿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找矿难度大以及深部找矿成本高等原因,导致我国的深部金矿资源勘查工作进展缓慢。
目前在我国,深部金矿资源勘查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矿产勘测寻找金矿报告背景本报告旨在根据矿产勘测数据分析,为矿区寻找金矿提供参考意见。
通过系统的地质调查和采样分析,我们希望能够确定金矿的潜在位置和储量。
方法ology1. 地质调查:对矿区进行详细的地质结构和地貌特征分析。
通过观察岩石类型、断裂带、构造破碎带等特征,确定金矿可能的分布范围。
2. 采样分析:在矿区内选取代表性样品进行采集,并进行化学分析和矿石成分鉴定。
通过分析样品中金元素的含量和分布情况,确定可能的金矿富集区。
3. 地球物理探测:利用地球物理勘测技术,如地震勘探、电磁勘探等,探测地下金矿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结合地质学和物理学的知识,进一步确定金矿的潜在位置。
结果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初步结论:1. 矿区地质结构复杂,存在多条断裂带和构造破碎带,这可能为金矿的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
2. 采样分析结果显示,矿区内存在多个金元素富集区。
这些区域显示出较高的金含量,可能是金矿的潜在位置。
3. 地球物理探测结果提示,矿区地下存在异常现象,可能与金矿有关。
进一步的勘测工作有望进一步确定金矿的具体位置和储量。
建议基于我们的分析和初步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进一步加强地质调查工作,通过深入研究岩石结构和构造特征,进一步缩小金矿可能的分布范围。
2. 继续进行采样分析,选取更多样品进行化学鉴定,以进一步确定金矿富集区的具体位置。
3. 考虑使用更高级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如重力勘测、磁力勘测等,以提高金矿富集区的精确度和定位。
4. 对潜在富集区进行更深入的勘探和钻探,以确定金矿的储量和经济价值。
5. 需要进一步进行环境评估和风险评估,确保金矿开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小,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结论通过地质调查、采样分析和地球物理探测等手段,我们初步确定了矿区内金矿的潜在位置和富集区。
然而,进一步的勘测工作还需要进行,以进一步确认金矿的具体位置和储量。
希望本报告对矿区寻找金矿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并能为后续的勘测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金矿地质勘查现状及找矿方向分析金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贵金属,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然而,金矿地质勘查一直是矿产开发的一个关键问题,直接影响着金矿开发的成败。
本文旨在分析金矿地质勘查的现状及找矿方向。
1.固有方法单一。
金矿地质勘查的方式多样,但实际上,多数勘查仍然局限于传统的、固有的勘查方法中,如矿物和岩石学、重矿物分离、地球物理方法,这些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2.勘探技术相对滞后。
勘探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匹配,很少有新型技术被应用到金矿勘探中。
例如,当代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在矿产勘察领域的应用还相对较少。
3.勘探成本高。
难以控制勘探成本,特别是在一些遥远、人力、物力、财力成本都较高的地区,资金短缺仍然是阻碍公司继续进行勘探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找矿方向分析1.多种方法结合。
由于传统的勘探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互联网经济时代的要求,因此必须采用多种勘探方法的结合,同时还应加强勘探技术的更新和开发,多元化勘探方法的使用可大大提高金矿勘探的准确性和效率。
2.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
应用现代互联网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来优化勘探方案,在找寻优质金矿的同时,降低勘探成本,提高金矿勘探的效果和效率。
3.加强勘探重心转移。
在现有金矿勘探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区域型、地段型资源潜力评价,提高勘探效率和成果,增加新发现的金矿,将勘探重心逐渐转移到深层、复杂地区和新的潜在区域。
4.深入研究矿藏形成规律。
矿床有其特征,矿床的形成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
需要从经济地质学角度深入研究矿床形成机理和特征,正确认识矿床分布规律,才能更加精准地找到新金矿。
三、结论金矿地质勘查是矿产开发的前提,应对金矿地质勘查的现状和难题进行全面的思考和研究,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和矿产勘察的信息化手段多方位接触找寻,将现代技术和方法应用于金矿地质勘查工作中,提高金矿勘探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降低勘探成本,增加新金矿的发现,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做出积极的贡献。
金矿调研报告金矿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金矿是指地下存在的金属矿石或砂金,是一种重要的金属资源。
金矿的开采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供金属原料,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金矿的开采情况、产业链条以及相关政策,以便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三、调研内容1. 金矿的资源储量根据前期调研结果,我国金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内蒙古等地区。
其中,山西的金矿储量最为丰富,占全国总储量的40%以上。
2. 金矿的开采方式金矿的开采方式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地下开采的方式,因为地下矿体储量较大,开采效率较高。
3. 金矿开采的环境影响金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矿石渣、尾矿等废弃物,如果不妥善处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开采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地质灾害,对矿工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4. 金矿产业链金矿产业链包括矿产开采、选矿、冶炼、加工等环节。
其中,矿产开采是金矿产业的起始环节,选矿则是将矿石中的金属提取出来的过程,冶炼是将提取出的金属进行精炼和熔炼,加工则是将金属制成金饰品、金币等。
5. 金矿开采相关政策为了保护环境,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金矿开采政策。
例如,要求矿山企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污染治理;同时,要求矿主支付采矿权使用费,同时保障矿工的劳动权益。
四、调研结论1. 金矿资源丰富,但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内蒙古等地区。
2. 金矿开采以地下开采为主,开采效率较高。
3. 金矿开采过程中需注意环境保护,妥善处理废弃物和防范地质灾害。
4. 金矿产业链包括开采、选矿、冶炼、加工等环节,提供了就业机会。
5. 金矿开采相关政策要求企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治理,保障矿工权益。
五、建议1. 鼓励金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开采效率和环境保护能力。
2. 注重培养金矿开采人才,提供专业化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
3. 完善金矿开采相关政策,强化环境保护和矿工权益保障。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探究[摘要]金矿石是具有足够含量黄金并可工业利用的矿物集合体;金矿山是通过采矿作业获得黄金的场所;金矿床是通过成矿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可工业利用的金矿石堆积。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金属能像黄金引这样源源地介入人类的经济生活,并对人类社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文章作者主要以其中某一金矿为研究实例,详细阐述了此金矿地质特征。
同时,对金矿成矿条件予以分析,希望可以为读者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金矿地质发展背景特征成矿条件1前言我国主要黄金产区有四处,即胶东半岛、小秦岭地区、滇黔桂金三角及西北地区几省(新疆、青海、四川等省),其中,山东地区的金矿产量占居我国黄金生产的大部分,如今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其它几个主要产地的产金量近些年来虽不断增长之势,却还难以形成对山东老黄金产区的绝对替代作用。
我国专家和学者正处在对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进行积极探究工作当中,重点对金矿地质发展背景、含矿性能以及成矿条件等进行探究,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最终达到找矿的根本目的。
2金矿地质的发展背景探究2.1构造特点本文所论述的金矿处在某区域当中,而该区域主要由深部构造层以及地壳表层构造层两种构造层构成的。
其中,深部结构层构造特征集中表现在此区域中存在一个280km的长轴和一个180km的短轴,长轴一直延伸到东北方向,其形态为葫芦状,主要分布在磁性结晶基底顶面的上隆区;而基底向深处断裂的方向是东西向,有很好的连续性;另外,经过测量我们得知:里面的深度在6——22km,且测得的地热升温频率也非常的高,由此看来,在深部局部段存在着“热点”。
另外一种构造主要是地表和浅部构造为主。
在此区域上,常常表现出褶皱与断裂两种构造。
其中,褶皱大多数呈现为单斜的构造,局部有小型背、向斜。
通常来说,断裂构造的规模大致可分成三个等级,对于不同的等级来说,规模与性质都有很大的差异。
一般来说,金矿区的褶皱结构发展不是十分的完善。
金矿地质普查研究——以新疆精河县黑山头金矿为例周 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七0一队,新疆 昌吉 831100)摘 要:在矿产资源中,金矿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工业价值的矿产,对于金矿的合理开采能够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因此,近年来我国对于金矿的开采工作十分重视,要想进行合理的金矿开采工作,提升开采的质量和开采的整体效率,应当在开展开采工作之前对金矿的整体地质状况进行普查。
在对金矿的地质状况进行普查的过程中主要对金矿的成因、地质情况、地质特征等进行探究,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金矿的开采质量和整体产量。
本文旨在对金矿的地质普查情况进行探究,为金矿整体开采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金矿;地质普查;研究与探讨中图分类号:P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6)23-0121-2Study on geological survey of gold deposits- a case study of Jinghe County, Xinjiang ProvinceZHOU Quan(701 team of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Nonferrou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Changji 831100,China)Abstract: In the mineral resources, the gold mine is a mineral with high economic value and industrial value. It can get a good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for the reasonable exploitation of the gold mine. Therefore, in recent years China's gold mining work very seriously, in order to carry out reasonable gold mining work,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mining exploit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before the whole mining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gold census. In the course of the survey of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the gold deposits, the main causes of the gold deposits, geological condition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 so as to a certain ext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old mining and overall output.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the gold mine,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help for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gold mine.Keywords: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survey; research and discussion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加之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对于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分析蒙忠盈摘要:中国金矿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分布广泛,各矿区的黄金地质特征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同时,金矿的独特性质也使得金矿成矿过程受到了其他非地质领域的普遍重视。
黄金是一种集金融、货币、商品为一体的商品,因此,对其进行开发和研究及其衍生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其所处地域的差异,各矿区金矿的地质特征也各不相同。
因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近年来,该地区的金属学科发展迅速,并展现出广阔的找金前景。
要实现金属矿床的更大飞跃,首先要弄清矿床的成因机理。
这是找金工作的基础之一,有助于高质量资源利用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策略通过对目前已经找到的各种类型的金矿的成因分析可知,金矿的地质特征非常丰富,并且,在不同的地质特征下,寻找金矿所需要的寻找技术和寻找方法也会有一些差别。
因此,要在不同的地质特征下开展对黄金的采矿工作,就需要在采矿前,对各类黄金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才能保证对黄金的寻找和开采。
1 金矿的形成原理金矿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火山爆发,在岩浆的冲击下,某些物质从地幔中被冲刷出来形成了金矿。
主要矿物有石英、金属矿、自然金等。
在自然条件下,受侵蚀等作用会发生风化、氧化等,生成数量巨大的黄金块状微粒。
因此,认为形成金矿有两个条件:第一,特殊的地质条件和要求。
第二,要有较长的时间。
了解和应用这个规律,可推断金矿的地质特点,进而判定金矿的成矿过程,为金矿的开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因此,对其进行精细的地质学和成矿模型的探讨十分必要。
金矿的来源很复杂,根据学者们的说法,金矿的来源多为地幔、岩浆和地壳中的岩浆。
久而久之,里面的一些杂质就会渐渐被氧化,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金疙瘩,只有在水流或者其他条件的影响下才能形成。
金矿的类型很多,每一块金矿都是经过了一个很长的时间,在不同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控制作用下,地壳运动的长期作用后,可以产生多种金矿。
阐述我国金矿资源与地质勘查形势的初步研究
发表时间:2018-06-19T17:16:59.6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作者:张露舰1 段智勇2 孙永联2
[导读] 摘要:当下我国的金矿开采前景并不乐观,很多原有的金矿面临着资源枯竭的现象,也有的礦山也处于危机状态。
山东黄金金创集团有限公司 265600
摘要:当下我国的金矿开采前景并不乐观,很多原有的金矿面临着资源枯竭的现象,也有的礦山也处于危机状态。
但是我国仍然存在着很多未探明的金矿资源,找矿潜力巨大。
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探矿技术,增加探矿的深度,优化金矿勘探的作战策略。
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新环境下找到更多的金矿。
解决我国黄金储备量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我国金矿开采的效率,更好地保证金矿资源的可供性。
关键词:金矿资源;地质勘探;发展策略
一、我国金矿资源分布及特点
国内金矿资源分布广泛,除却个别的省(区、市),各省均有金矿资源产出。
我国金矿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基本呈现东部金矿储存面积广、种类多样。
我国大陆三个巨型深断裂体系决定了岩金矿的分布形势,其中,伴(共)生金主要产于长江中下游有色金属区域。
大致分布形势表现为,东部金矿储量/资源量占到31.6%,中部金矿储量/资源量大致是3O.7%,西部金矿储量/资源量为37.7%。
(一)资源分布广泛
除上海外,各省(区、市)均探明存在金矿,储量一般都比较集中。
我国有1000多个县(旗)已经探明有金矿资源,且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金矿储量较多,其中山东、河南、陕西、河北四省的储量就占到了岩金储量的46%以上。
(二)以岩金矿为主,伴生金较多
岩金(占到探明金矿的63.2%),山东储量/资源量最多,储量达593.61t,接近岩金总储量的1/4,居全国第1位,接着依次是甘肃、河南、云南、陕西、贵州、河北、江西;砂金(占探明金矿的11.8%),黑龙江最为丰富,占27.7%,紧接的就是四川、陕西、甘肃。
伴生在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山中的伴生金所占比重约为25%。
许多伴生金矿床规模相当大,例如江西德兴239t,城门山70t,银山59t,甘肃金川75t,黑龙江多宝山73t等等。
其中大部分与铜矿床相伴生,占伴生金储量的78%。
(三)大规模金矿床少,中小型较多
岩金超大规模矿床只占到总数的2%、大规模矿床占到10%、中型占17%、小型高达71%。
就矿床品位来看,富矿比例少,中等品位居多,贫富两极分化严重。
以643个岩金矿床数据为例,平均品位为4.95 ×10-6,60%的小于6×10-6,23.3%为6×10-6到12×10-6之间,只有16.7%大于12×10-6。
(四)开采条件差,能露采的矿床少
国内已勘查出可开采的金矿主要是脉状矿床,矿体厚度不大,变化悬殊,品位变化大,只能进行地下开采。
跟产金国相比,能露天开采的矿床微乎其微。
二、新时期地质勘查形势
(一)探矿深度浅
探矿深度浅是我国金矿开采的一大瓶颈,而国外金矿规模大的重要原因就是探矿深度大,如南非金矿勘探的深度达4600m,而我国一般没有超过600m,多数是在200~300m左右而以。
(二)综合研究工作滞后
虽然我国金矿勘查应用了一系列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给金矿勘查注入了新的血液,也改变了传统的找矿方法,利用了理论一信息一新技术综合方法来为勘查服务,使得我国金矿勘查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但是因为教育一科研一生产脱节比较严重,使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能真正有效地运用到实际中,并且还有较多的地勘单位还是用传统地质方法找矿,这些都使找矿效果大大的降低了。
(三)金矿地勘工作没有整体的统一部署
一些贮藏金矿丰富的地段只是被圈却没有堪探,或因投入不足严重阻碍勘查进度,使得重大藏金地段无法不致勘探,影响金矿找矿突破性进展。
(四)金矿勘查滞后,保证程度低
我国金矿产量位列世界第4,探明储量位列第7,黄金地质资源的静态保证程度不足6年。
因为金价上涨,而资源/储量消耗猛增,导致资源/储量净增呈负态。
金矿储量表现为“三少三多”:基础储量少,资源量多;经济可利用的资源/储量少,经济可利用性差或经济未定义的资源储量多;探明的资源/储量少,掌握资源/储量多。
当前,金矿储量、经济的基础储量逐年下降,从1998的29.3% 下降到了1999的29.1%,2000年的
28.4%。
受观念、资金方面的影响,当下资源量升级缓慢,金矿生产增产慢,稳定率低。
三、金矿地质勘查程度低的原因
原因主要有如下方面:
矿产地质勘查市场未成熟,有关矿业的政策法规不健全;地质队伍人才断层、素质不够格和技术装备不过关。
再者,地勘投入资金的欠缺以及急功近利的浮夸意识的误导,而资金投入少影响重大。
因为投入不足,许多该做的工作就无法实施到位。
由于没有资金创造条件,找到大矿就变得更加困难,而我国金矿的分布分散,必然对人力和物力的需求量大。
另外,地质勘查资金不足使得技术设备无法更新,地勘人才的培养和人才引入也无法实施。
结果导致金矿产业越来越衰弱,恶性循环,使得深层次的地质勘查工作成为空谈。
四、我国金矿地质勘查新机遇
(一)矿山深处探矿潜力大
过去的勘查深度一般低于500m,就是到现在我国的勘查深度也只是500~1000m,而许多金矿发达国家在我们还在500m时他们的勘查深度就超过了1000m,因此我国应努力找寻深部的第二空间,尽管个别的矿区勘查深度已经较大,如辽宁红透山铜矿开采深度已达1100m,东北个别矿山已约1400m。
近几年,我国深部找矿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其中胶东成矿带中的台上、阜山,华北地台北缘中断的峪
耳崖,西准噶尔哈图等大型金矿床和矿化集中区新增储量也大多是在深部探获,新增储量超过了300t,而且多数是在500m以下的 “第二富集带”探获的。
(二)矿区外围探矿潜力大
我国多数矿山使用的矿床是沿用二十世纪50,60年代的,有一定的局限性,遗漏了生产矿区外围的大量勘查空白区和远景地,这些需要应用新理论和新方法重新评价确定,因而矿山外围发现金矿床的潜力巨大。
近些年,通过综合研究分析区域元素水平、垂直分带和构造一岩浆岩控矿规律,在辽宁凤城青城子铅锌矿区的矿区外围发现了尖山沟大型金矿床、白云三道沟中型金矿床等一系列大中型金矿床。
(三)新矿种、新类型矿床(体)找矿潜力大
传统的地质勘查一般而言就是单纯的就矿找矿,新类型新矿种没引起重视,近几年,在铜铅锌等矿区外围找到的许多大型金、银矿床,说明了新类型矿床的找矿前景。
其中,在额尔古纳成矿带北段原始森林覆盖区中发现的内蒙古额尔古纳虎拉林爆破角砾岩型中型金矿床,在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发现的普兰马攸木砂(岩)金矿床都是使用找矿的新成果。
参考文献:
[1]艾金彪.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造山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A]. 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2015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下册)[C].中国地质学会,2015:4.
[2]吕承训.胶东金矿区域构造蚀变岩带地质特征与流体成矿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