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539.00 KB
- 文档页数:8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1.明明爱吃羊肉,从中获取了营养,那么小羊体内的有机物来源于()A.羊B.草C.光D.空气2.明明把一只小老鼠关在一个密不透气的小盒子里,给予充足的水分和食物,老鼠可以存活较长时间的是()A.盒子里放入一盆植物,把整个装置放在光照条件下B.盒子里放入一盆植物,把整个装置放在黑暗条件下C.盒子里不放入植物,把整个装置放在光照条件下D.盒子里不放入植物,把整个装置放在黑暗条件下3.绿色植物就像一个巨大的能量转换站,它能把储存在植物体内的中。
4.在茂密的森林和宽阔的海洋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是地球大气中的主要来源。
5.植物的光合作用几乎是所有生物唯一的来源,人和动物都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为食,因此,人们常常把绿色植物比喻成制造有机物的绿色工厂。
6.冬天的天气寒冷,植物的作用减弱,而使的合成减少或停止,从而造成其生长缓慢甚至停止。
7.1771年,普利斯特莱通过实验认为植物可以把有害的空气变好。
1779年,英格浩斯经过上百次的重复普利斯特莱的实验,发现在有阳光的地方植物可以把有害的空气变好,而在阴暗的地方,就会变坏,从而证明在有光的情况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放出。
8.在北方进行大棚作物栽培,为什么一般采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薄膜?9. 通过对范·海尔蒙特的实验和普利斯特莱的实验的研究,我们发现光合作用都需要哪些条件,能产生哪些物质呢?右图中物质①为物质,②为物质,③为物质,④为。
10.请你分析:17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了一个实验。
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桶里,只浇雨水。
5年后,柳树长到85千克,而泥土只减少不到100克。
由于水是加到桶里的唯一物质,所以海尔蒙特认为使柳树生长的物质是水。
(1)该实验中泥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海尔蒙特认为使柳树生长的物质是水,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你认为影响柳树生长的外界因素还有哪些?(3)柳树吸收的水中,一部分用于合成有机物,而大部分通过散失到空气中。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测试卷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选择题1. 夜间在室内不宜放置盆栽花卉,这主要是因为()A. 增加了卧室内的温度B. 增加了卧室内的二氧化碳C. 提高了卧室内的湿度D. 消耗了卧室内的二氧化碳2. 叶片上面的绿色比下面的绿色要深,是由于()A. 上表皮比下表皮的细胞里含的叶绿体多B. 叶片下面的温度高C.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比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紧密,内含叶绿体多D.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比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紧密,内含叶绿体少3.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A. 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需要氧B. 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作为动力C. 呼吸作用产生的水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D. 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必须及时排出4. 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到达的部位是()A. 呼吸道B. 肺泡C. 血液D. 组织细胞5.“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叶片经酒精脱色并滴加碘液后,遮光和不遮光部分显示的颜色分别是()A. 蓝色蓝色B. 蓝色黄白色C. 黄白色黄白色D. 黄白色蓝色6. 如图的式子中,①②表示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两项生理活动,a、b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B.①②不能在同一细胞中进行C.①所需的a物质和水都由生理活动②提供叶绿体D.②所释放的能量是b物质中储存的能量7. 甲、乙两种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0时,甲和乙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同B.光照强度为a时,乙不进行光合作用C.光照强度为c时,甲和乙合成的有机物量相同D.光照强度为d时,可表明甲更适合强光照下生长8.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物质转化过程,若甲代表有机物和氧气,则Ⅰ、Ⅱ、乙分别代表( )A.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和水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和水C.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有机物和氧气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和氧气9.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物质和能量变化,其中A、B、①、②、③依次为()A.叶绿体、线粒体、氧气、二氧化碳、水B.线粒体、叶绿体、氧气、二氧化碳、水C.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氧气、水D.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氧气、水10. 如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N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B. MP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C. MN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D. NP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11.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呼出气体中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其根本原因是()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 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D. 组织细胞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1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用式子表示为:二氧化碳+X 有机物+氧气.式子中“X”表示的物质是()A. 淀粉B. 水C. 葡萄糖D. 蛋白质13. 小明为探究植物的呼吸,做了以下实验:将新鲜的两朵康乃馨和微波炉烤干的两朵康乃馨分别用线吊在甲、乙两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中,放在黑色塑料袋里密封放置一昼夜。
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北师大版同步课时作业3.5.1 光合作用1.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黎明同学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甲是为了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B.丙中b烧杯中的酒精可溶解叶绿素C.丁中叶片滴加液后c遮光部分变蓝D.实验结论是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索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17世纪以前人们认为植物的枝叶、果实等都是由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物质转化而来的B.17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通过柳苗实验得出“水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C.1771年英同科学家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够产生氧气D.1782年瑞士牧师瑟讷比埃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在光下放出氧气的同时,还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3.如图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外两个装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的装置是( )A.只有乙B.只有丙C.乙和丙都是D.乙和丙都不是4.泉州森林公园是天然“氧吧”,到此“吸氧”的最佳时间是( )A.凌晨B.上午C.傍晚D.深夜5.同学们利用银边天竺葵展开了如下图所示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前需要将银边天竺葵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B.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⑤①②③④C.叶片经碘液染色后,只有c区域会变为蓝色D.该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6.取一盆银边天竺葵(边缘无叶绿体)植物,选取一片叶片做如图所示的处理,你认为利用该叶片可以探究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实验有( )①光合作用产生淀粉②光合作用产生氧气③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④光合作用需要光⑤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A.②③⑤B.①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⑤7.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如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 )A.叶绿素B.光C.二氧化碳D.水8.下列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片表皮属于营养组织B.叶片由叶肉和叶脉组成C.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叶片表皮上有气孔,白天全部开放,夜晚全部关闭9.下列有关保卫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圆柱形细胞,含叶绿体B.半月形细胞,含叶绿体C.圆柱形细胞,不含叶绿体D.半月形细胞,不含叶绿体10.马铃薯富含淀粉,将发展成我国的第四大主粮,马铃薯植株合成淀粉的原料是水和( )A.氧B.二氧化碳C.有机物D.有机物和氧11.将一粒1克重的樟树种子种到适宜樟树生长的土地里,几年后长成100多公斤重的大樟树。
选择题下列活动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的是()A. 植物的呼吸作用B. 焚烧秸秆C. 植物的光合作用D. 火力发电【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为生物圈中的生物提供营养物质、能量和氧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所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选择题能正确表达光合作用的公式是()A. 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B. 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气C. 水+氧气有机物+能量+二氧化碳D. 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气+能量【答案】B【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B正确。
选择题发生洪涝灾害后,一些植物往往会发生烂根而死亡。
其主要原因是洪涝灾害……()A. 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B. 抑制植物根的呼吸作用C. 破坏植物的组织器官【答案】B【解析】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呼吸作用。
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洪涝灾害后,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根烂掉,导致植物就会死亡,B正确。
选择题某学校的生物课外小组开展大白菜丰产实验,每棵重约4Kg。
请问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A. 土壤中的无机盐B. 土壤中的有机物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D. 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答案】C【解析】选择题在储存粮食时,往往需要给粮仓做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加二氧化碳可延长贮存时间,原因是()A.二氧化碳杀菌B.二氧化碳抑制呼吸C.二氧化碳降低温度D.二氧化碳促进光合作用【答案】B【解析】选择题人体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增多了,二氧化碳产生于()A. 肺泡B. 血液C. 组织细胞D. 组织液【答案】C【解析】呼吸全过程包括四个方面:肺的通气、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呼吸的意义是有效地提供机体代谢所需的氧气,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考点10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一、判断题1.为提高冬季大棚蔬菜的产量,采取有效的措施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形成高温环境。
【答案】错【解析】为提高冬季大棚蔬菜的产量,采取有效的措施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环境温度、延长光照时或增加光照强度,这样可以使光合作用加强,减弱呼吸作用,能提高产量。
2.在农业生产上,贮藏粮食的适宜条件是低温、干燥。
【答案】对【解析】在农业生产上,贮藏粮食的适宜条件是低温、干燥;因为低温、干燥可使呼吸作用减弱,这样种子不易萌发,保住种子内的有机物。
3.农民急于给农作物排涝、松土,这样做的目的是抑制根的呼吸作用。
【答案】错【解析】农民急于给农作物排涝、松土,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强根的呼吸作用。
4.北方农村冬季将蔬菜放入地窖中不保存,每当进入地窖之前会用绳子吊着一盏煤油灯测试地中氧气。
【答案】对【解析】北方农村冬季将蔬菜放入地窖中不保存,每当进入地窖之前会用绳子吊着一盏煤油灯测试地中氧气。
人要下地窖必然要不保证地窖中氧气充足,这样才能保证人的生命,因为地窖中蔬菜在黑暗地窖里呼吸作用没有停止,地窖的空间里充满了二氧化碳,如果人冒然进入会出现二氧化碳中毒、甚至窒息死亡。
二、单选题5.下列在农业生产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移栽植物幼苗,根部带土B.增大蔬菜大棚内的昼夜温差C.种植作物时合理密植D.降低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答案】D【解析】A.正确;在移栽植物幼苗时为了保证植物的根部的根尖上的唱的成熟区根毛在根部带上土壤,可以很好的保护,这样当栽种下去很快根尖上的根毛发挥作用。
B.正确;大棚种植蔬菜保持昼夜温差这样可以很好使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保存先来,呼吸作用少分解有机物,从而提高大棚的产量。
C.正确;种植作物时合理密植这样使每棵植物能最大限度的到阳光,使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形成更多的有机物。
D.错误;二氧化碳浓度又称为“气肥法”空中的肥料,因此在大棚中适当增加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提高更多光合作用的的原料。
(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1.空气在一天中含氧量最多的时段是( )A.早晨B.中午C.傍晚D.午夜2.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的气体,立刻燃烧起来。
这一现象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是( )A.氧气B.有机物C.二氧化碳D.能量3.在生长有较多藻类的池塘中,常常可以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而在天亮以后,鱼便停止了浮头。
这是由于( )A.池塘缺水B.缺乏饵料C.水中缺氧D.空气中缺氧4.在春节做一个生态瓶放在家中,既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了我们对生物的兴趣,也增添了美好的节日气氛!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哪个瓶中生物的生存时间最短( )A. B.C. D.5.如图,在金鱼藻的实验中,能说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A.金鱼藻产生气泡B.试管内液面下降C.烧杯内的水变浑浊D.带火星的木条复燃6.探究“在有光条件下,绿色植物是否能释放出氧气”和“光是否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装置分别是图中的( )A.甲与乙、甲与丁B.甲与丙、甲与乙C.甲与丁、乙与丙D.甲与丙、乙与丙7.如图中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两个装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的装置是( )A.只有乙B.只有丙C.乙和丙都是D.乙和丙都不是8.用新鲜水绵和好氧细菌(有氧才能生存)制成临时装片,用不同颜色的光束照射水绵。
一段时间后,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由均匀分布变成如图所示分布。
通过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光合作用释放氧气B.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C.绿光不利于进行光合作用D.光照不同,光合作用强弱不同9.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统计结果如下表。
分析错误的是(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 每分钟金鱼藻产生的气泡数(个)10 6020 2530 1040 5A.金鱼藻离光源越远,产生的气泡数越少B.气泡越多,说明产生的氧气越多C.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光合作用也就越强D.如果将该试管放在黑暗中,也将会冒出大量气泡10.课外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学习了绿色植物的相关知识后,对科学家普利斯特利所做的经典实验非常感兴趣,他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甲:小鼠+ 密闭透光的玻璃罩→ 一段时间后,小鼠死亡乙:小鼠+ 密闭透光的玻璃罩+ 一盆植物→ 一段时间后,小鼠正常活着丙:小鼠+ 密闭不透光的玻璃罩+ 一盆植物→ 一段时间后,小鼠死亡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该探究实验中能形成___________ 组对照实验。
第4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复习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1.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B.光合作用消耗有机物C.光合作用贮存能量在有机物中D.光合作用发生在液泡内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中,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A.将淀粉运走或耗尽B.检验有无淀粉生成C.促进叶绿素的生成D.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3.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把小鼠和绿色植物放在密闭的有阳光玻璃罩内,小鼠不易窒息死亡的原因是()A.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B.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制造有机物C.绿色植物在光下能释放氧气D.绿色植物在光下能释放二氧化碳4.下列为光合作用反应式,其中a、b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
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水b+氧气A.a物质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绿色植物没有光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D.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b物质中5.如图所示为“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四个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步骤①是为了降低叶片的蒸腾作用B.步骤②的处理是设置对照实验C.步骤④叶片遮光部分呈现蓝色D.该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6.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时,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放入前要进行暗处理B.甲放黑暗处,乙放阳光下C.该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D.该实验装置需要密封处理7.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气泡的数目。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气泡是金鱼藻进行蒸腾作用产生的B.金鱼藻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越多C.将试管放在黑暗处,试管中有少量气泡冒出D.增加试管中金鱼藻的数量对产生的气泡数没有影响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不正确的是()A.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B.消耗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C.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D.能量在有机物分解时释放出来9.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依次是()A.叶绿体和水、有机物和氧气B.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C.氧气和有机物、水和二氧化碳D.叶绿素和光照、氧气和有机物10.如图是用天竺葵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步骤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步骤在黑暗中耗尽叶片中的二氧化碳B.②步骤用黑纸从上下两面遮住叶片同一部分C.③步骤大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D.④步骤用碘液染色,叶片遮光部分将变蓝色11.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若图中数字表示光合作用的原料或产物,则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下列哪种物质()A.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B.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C.氧气、水、有机物、二氧化碳D.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12.为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某小组设计如图实验。
第六课时 植物的三大作用——光合作用1 作业目标(1)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2)运用植物光合作用方面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3)设计与光合作用相关实验2 作业内容第一部分:必做题(15分钟)基础层次1.如果把绿叶比作“绿色工厂”,则这座工厂的产品为( )A .二氧化碳和糖类B .光和叶绿素C .水和氧气D .淀粉和氧气2.下列各项,能正确描述光合作用的是( )A .水+二氧化碳−−−→光叶绿体有机物+氧气 B .水+二氧化碳−−−→光叶绿体有机物+二氧化碳 C .水+氧气−−−→光叶绿体有机物+氧气 D .有机物+二氧化碳−−−→光叶绿体水+氧气 3.关于用酒精隔水加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让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进行脱色B .把叶片的细胞杀死,有利于碘进入细胞C .让酒精促使叶片产生更多的淀粉,使实验现象更明显D .防止酒精受热燃烧,发生危险4.我国国务院出台政策:保护基本农田15.5亿亩,以便能对农作物进行合理密植,保证粮食的产量与品质。
从作物自然生长的角度分析,合理密植的科学道理是有利于作物进行:( )A .吸收作用B .光合作用C .呼吸作用D .蒸腾作用5.将下列左右的对应项用连线连接起来。
巩固层次6.人们在养鱼的鱼缸中放置绿色水草的主要目的是()A.清洁鱼缸中的水B.美化鱼缸C.增加水中的含氧量D.为鱼提供隐蔽场所7.东台西瓜广受市民的喜爱,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西瓜产量的是()A.过量浇水B.适当延长光照时间C.提高夜间氧气浓度D.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早晨日出前后,森林里的空气是最清新的B.在鱼缸内适当放一些金鱼藻有利于增加金鱼呼吸所需的氧气C.一株水稻苗,一月增重了48g,其增加的重量主要是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D.光合作用的过程是几代科学家不断实验探索的结果9.下图为利用银边天竺葵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过程简图,①~④表示主要的实验操作步骤。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普利斯特莱的实验不能说明()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C.蜡烛的燃烧需要消耗氧气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水答案:D解析:【解答】:选D.。
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点燃的蜡烛和小白鼠呼吸都要消耗氧气,如果缺少补充,不久蜡烛就会熄灭,小白鼠也会死亡,而将植物与蜡烛和小白鼠放在一起,植物在光下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供蜡烛燃烧和小白鼠呼吸利用,所以蜡烛不会熄灭,小白鼠也会正常生活,不过此实验必须在光下进行,在光下,绿色植物能够利用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本实验没有验证水分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
而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都要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2.下图是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实验一个简图,该实验说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A、氧气B、水分C、二氧化碳D、有机物答案:C解析:【解答】:选C。
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实验证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3..绿色植物在夜晚一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缺少外界条件()A.空气 B.二氧化碳 C.水分 D.光答案:D解析:【解答】:选D。
光合作用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4、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A.二氧化碳B.水C.叶绿体D.光答案:C解析:【解答】:选C。
光合作用就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的过程.其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不属于外界条件。
第五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作业 第一节 光合作用 一、选择题。 1.含叶绿素最多的细胞是() A、海绵细胞 B、栅栏细胞 C、表皮细胞 D、保卫细胞 2.“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①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面遮盖叶片的一部分 ②把实验材料放在光下照射2~3小时 ③把盆栽的天竺葵或其他绿色植物放于暗处2~ 3 ④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夜 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⑥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 A、③①②⑥⑤④ B、④③②⑤①⑥ C 、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 3.会养金鱼的人,常在缸内放一些水草,其目的是为了() A、增加美感 B、增加水中的氧气 C、提供鱼饵 D、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 4.从蛇吃蛙,蛙吃虫,虫吃草可以看出蛇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A、蛙 B、虫 C、草 D、阳光 5.在莲的宽大叶面上,阵雨过后,常常看到有水珠在叶面上滚动,而没有渗进叶内,其原因是() A、气孔没有开放 B、表皮细胞外壁有不透水的角质层 C、水分太多,已吸收饱和 D、表皮细胞外壁有不透水的脂肪层 6.如果把韭黄移到阳光下生长,过几天以后,韭黄将()(叶绿素形成的条件) A、不变 B、死亡 C、变绿 D、变白 7.下列有关叶片结构与光合作用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皮细胞及其外壁上的角质层均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的通过 B 、筛管为光合作用输送原料 C、椰肉中含有叶绿体为光合作用提供场所 D、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8. 光合作用的过程发生在() A、所有活细胞中 D、含叶绿体的细胞中 B、叶肉细胞中 C、叶的细胞中 9.下列反应式中正确表达了光合作用的是() A、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 B、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气 C、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D
10.下列属于光合作用意义的是() ①为动物和人提供了食物来源 ②促进了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③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④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A、 ① ② ③ B、② ③ ④ C、① ③ ④ D、①②④ 11.氧气的性质是() A、能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剧烈燃烧起来 B、能使火熄灭 C、能使剧烈燃烧的竹签火苗变小 D、能使熄灭的火复燃 12.叶表皮细胞的一般特征是() A、细胞呈半月形,内含叶绿体 B、细胞成正方形,排列紧密 C、细胞圆柱状,内有叶绿体 D、细胞无色透明,外壁有角质层 13.炎热夏季的中午,阳光过强导致气孔关闭,造成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其原因是() A、多余的水分无法散失 B、水分无法运输 C、吸收不到氧气 D、吸收不到二氧化碳 14.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应该() A、农作物尽可能密集,以提高产量 B、种植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 C、高矮植物严格分开种植,以防遮光 D、农作物尽可能远距,以充分利用阳光 班级 姓名 座号 分数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非选题(每空1分) 16.下图为叶片横切面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⑴注明图中指示线所示的结构名称。 1是 ; 2是 ; 3是 ; 4是 ; 5是 ; 6是 。 ⑵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是由〖 〗和〖 〗 组成的;含叶绿素最多的结构是〖 〗 ⑶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是〖 〗 ,他有成对的 围成 ⑷将叶片制造的有机物输送到其他部位的结构是位于〖 〗中的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 A B D B C B D D C A D D B 16.⑴ 1是 上表皮 ; 2是 栅栏组织 ; 3是 叶脉 ; 4是 海绵组织 ; 5是 下表皮 ; 6是 气孔 。 ⑵〖 1 〗和〖 5 〗 上下表皮 〖 2 〗 栅栏组织 ⑶〖 6 〗 气孔 保卫细胞 ⑷〖 3 〗中的 筛管 第二节 呼吸作用 第三节 吸收作用 作业 一、选择题(1分×15) 1. 植物在白天吸收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而在夜间吸入O2,呼出CO2,这是因为白天 A、日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停止 B、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C、呼吸作用在夜间进行,光合作用在夜间进行 D、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2.下列各物质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的一组是() A、二氧化碳和水 B、有机物和氧气 C、二氧化碳和氧气 D、有机物和水 3.有利于改善根系呼吸状态的农业措施是() A、施肥 B、浇水 C、松土 D、拔草 4.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原因是() A、缺少肥料,妨碍光合作用 B、缺少水分,妨碍光合作用 C、缺少二氧化碳,妨碍根的呼吸 D、缺少氧气,妨碍根的呼吸 5.为了防止刚收获的潮湿种子堆放后发热,必须将种子() A、堆放在通风处 B、淋水降温 C、尽快晒干 D、立即装入仓库保存 6.下列不是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措施是() A、稻谷入仓前晒干 B、农田水淹后及时排涝 C、低温贮藏蔬菜 D、在密封的水果充充加二氧化碳气体 7.超市往往喜欢将新鲜的蔬菜用保鲜膜包裹起来,达到延长其保存时间的目的,这其中的原因是 A、阻挡了病菌的侵入 B、减少了机械碰撞损伤 C、能保持膜内恒定的温度 D、抑制了叶片的呼吸 8.贮藏蔬菜、水果要保持低温,这是因为() A、温度低,减少细菌病害 B、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 C、温度低,促进光合作用积累 D、温度低,蒸腾作用弱 9.浇水过勤,花土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这样会导致根烂掉,植物死亡,其原因是() A、水分过多,根毛无法吸收 B、水分过多,根毛无法呼吸 C、根吸收的水分过多而死亡 D、水分过多,使细胞能大量繁殖,导致根烂掉 10.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而且要带土移栽,这是为了() A、减少水分散失 B、减少有根和根毛折断 C、防止营养流失 D、防止植物不适应环境 11.在农田中一次施肥过多时,作物会出现萎蔫的想象,当情势比较严重时,解决的办法是() A、移栽植物 B、大量浇水 C、疏松土壤 D、减少光照 12.下列关于水对植物体的重要作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组成植物细胞的重要成分 B、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C、水是植物的重要能源物质 D、水是溶解植物需要的无机盐的重要溶剂 13.盐碱地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根本原因是() A、植物不能吸收盐碱物质 B、土壤溶液浓度大,根吸水过多 C、土壤溶液浓度小,根吸水过多 D、土壤溶液浓度大,根失水过多 14.在白菜、菠菜等作物的农业生产中,应注意多施加() A、含氮的肥料 B、含磷的肥料 C、含钾无机盐 D、含钙无机盐 15.在下列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应注意多施加含钾的肥料的植物是() A、番茄、花生 B、马铃薯、红薯 C、茄子、黄瓜 D、油菜、花椰菜 班级 姓名 座号 分数 一、选择题(1分×15)
二、非选择题(1分×15) 16.请填出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的区别。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场所 条件 原料 产物 能量
17.根据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的 、 、和 配制营养液,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这就是无土栽培。 18.栽花最好用瓦盆而不宜用瓷盆,这是因为瓦盆的 比较好,有利于花卉根系细胞的 。
答案: 1~5BACDC 6~10BDBBB 11~15 BCDAB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场所 叶绿体 线粒体 条件 光合叶绿体 无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水) 产物 淀粉等有机物和氧气 二氧化碳和水 能量 储存能量 释放能量
17.种类、数量、比例18.透气性、呼吸作用 第四节 蒸腾作用 第五节 运输作用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生活史 第一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一.选择题.(1分×21) 1.人在树荫下要比在房屋的阴影下感到凉爽,原因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遮挡阳光 2.有些植物到了秋冬季节就要落叶,这是为了() A、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B、 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 C、给根供应肥料 D、减少体内水分的运输 3.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A、根、茎、叶 B、叶和嫩茎 C、所有器官 D、花、果实、种子 4.植物体吸收水分,到蒸腾作用散失水分,要经过以下四步,其中正确底顺序应该是() ①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 ②根吸收水分 ③水分化为水蒸气 ④通过导管输送到叶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②④③① D、①③②④ 5.移栽幼苗是,采取的下列措施与降低蒸腾作用无关的是() A、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 B、去掉一部分枝叶 C、移栽后遮荫D、要尽量带土移栽 6.森林地区往往降雨较多,这是因为() A、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湿度 B、森林的含水量大 C、光合作用的结果 D、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水 7.在果树的“坐果”时期,果农常常给果树的茎做环状剥皮,这样可以增加坐果量,即俗话所说
的“梨树砍三刀,树枝压弯腰”。其道理是() A、限制了有机物向根部运输 B、限制了水分向茎叶运输 C、限制了有机物和无机物向根部运输 D、防止了害虫的侵害 8.下列关于导管的描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 ③有死细胞构成 ④由活细胞构成 ⑤两个管道分子之间有筛板 ⑥中空的管道 ⑦位于韧皮部 ⑧位于木质部 A、①③⑥⑦ B、②③⑥⑧ C、①④⑤⑦ D、②④⑤⑧ 9.某同学在做环割枝条树皮的实验时,将一棵小树主干的树皮割掉了一圈,一段时间后,这棵小树的变化是() A、没有变化,正常生活 B、伤口上方形成以环瘤状物C、伤口下方形成以环瘤状物D、死亡 10掐断植物的嫩茎,断面流出的汁液主要来自(). A、细胞的液泡 B、导管的运输物 C、筛管的运输物 D、茎表面汽水的渗透 11.下列是玉米种子不同部位受到的损伤,哪种类型损伤将不会发育新一代的植物体() A、胚乳损伤 B、胚的任何部位损伤 C、种皮损伤 D、胚乳与种皮都损伤 12下列结构内具有导管和筛管的是() ①根 ②叶脉 ③茎 ④ 果肉 ⑤细胞核 ⑥花瓣 A、 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 13.在热带种植的橡胶树,必须通过膈痞才能活的橡胶制品的原料——白色乳汁状液体。流出乳白色的液体的结构是() A、木质部 B、树中心的髓 C、树表皮 D、树皮的韧皮部 14再用枝条作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实验时,做切片观察,可以看到木质部横切面的红色部分是() A、分散的点状 B、一片圆形 C、长方形 D、细线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