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有几种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5
接地线使用说明范文一、接地线的作用接地线是指将电气设备与地面之间建立良好的导电连接,以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的一种措施。
接地线的主要作用如下:1.保护人身安全:接地线能将设备的漏电流迅速导入地面,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保护人身安全。
2.防止设备损坏:接地线可以将设备内部的静电、浪涌电流等导入地面,避免设备损坏或损坏附近设备。
3.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接地线能减少电器设备的绝缘电阻并降低设备的工作环境温度,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4.减少电磁干扰:接地线能够排除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保持信号的纯净,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二、接地线的种类常见的接地线有以下几种:1.室内接地线:用于建筑物内部设备的接地,一般采用导电良好的金属材料,如铜线。
2.室外接地线:用于建筑物外部设备的接地,一般采用具有耐候性、耐腐蚀性的材料,如铜包钢线。
3.防雷接地线:用于防止雷电对设备的损害,一般采用具有良好导电性和耐腐蚀性的材料,如铜镀锌钢丝。
4.电子设备接地线:用于电子设备的接地,一般采用高纯度导电材料,如铜箔或铜网。
三、接地线的安装要求1.保持导电良好:接地线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避免接地电阻过大,应选择导电性能好的金属材料。
2.确保可靠接地:接地线的末端要与地面充分接触,确保接地线与大地之间的电阻尽可能低,采用直埋或深埋方式可以提高接地的可靠性。
3.避免与其他金属干扰:接地线应避免与其他金属材料接触,以免产生电位差干扰,影响接地效果。
4.安全接地点的选择:接地线应选择接地电阻低、离设备近、排水良好的地点进行接地。
5.接地阻抗的测试:在接地线安装完成后,应使用专用测试仪器对接地阻抗进行测试,确保接地效果达到标准要求。
四、接地线的使用注意事项1.定期检查接地线的接触性能,确保接地线与设备之间有良好的导电连接,避免接触不良导致的故障。
2.避免接地线被物体压扁或损坏,确保接地线的完整性,防止漏电流无法正常通过。
3.不得私自拆除、改动接地线,确保接地线的完好性和可靠性。
接地的几种方法接地从字面来看上十分简单事情,但是对于经历过电磁干扰挫折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最难掌握的技术。
实际上在电磁兼容设计中,接地是最难的技术。
面对一个系统,没有一个人能够提出一个绝对正确的接地方案,多少会遗留一些问题。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接地没有一个很系统的理论或模型,人们在考虑接地时只能依靠他过去的经验或从书上看到的经验。
但接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其它场合很好的方案在这里不一定最好。
关于接地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设计师的直觉,也就是他对“接地”这个概念的理解程度和经验。
因此,我们将不断地为大家有关接地方面的文章,使大家循序渐进地形成对接地的直觉。
1接地的方法接地的方法很多,具体使用那一种方法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接地”的概念首次应用在电话的设计开发中。
从1881年初开始采用单根电缆为信号通道,大地为公共回路。
这就是第一个接地问题。
但是用大地作为信号回路会导致地回路中的过量噪声和大气干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增加了信号回路线。
现在存在的许多接地方法都是来源于过去成功的经验,这些方法包括:1) 单点接地:如图1所示,单点接地是为许多在一起的电路提供公共电位参考点的方法,这样信号就可以在不同的电路之间传输。
若没有公共参考点,就会出现错误信号传输。
单点接地要求每个电路只接地一次,并且接在同一点。
该点常常一地球为参考。
由于只存在一个参考点,因此可以相信没有地回路存在,因而也就没有干扰问题。
图1 单点和星形接地2) 多点接地: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设备内电路都以机壳为参考点,而各个设备的机壳又都以地为参考点。
这种接地结构能够提供较低的接地阻抗,这是因为多点接地时,每条地线可以很短;并且多根导线并联能够降低接地导体的总电感。
在高频电路中必须使用多点接地,并且要求每根接地线的长度小于信号波长的1/20。
图2 多点接地3) 混合接地:混合接地既包含了单点接地的特性,又包含了多点接地的特性。
例如,系统内的电源需要单点接地,而射频信号又要求多点接地,这时就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混合接地。
低压施工配电系统三种接地形式:IT、TT、TN解析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低压配电系统有三种接地形式,即IT系统、TT系统、TN系统。
(1)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端与地的关系T-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I-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
(2)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T-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
N-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端接地点有直接电气连接。
下面分别对IT系统、TT系统、TN系统进行全面剖析。
一、IT系统IT系统就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的系统。
IT系统可以有中性线,但IEC强烈建议不设置中性线。
因为如果设置中性线,在IT系统中N线任何一点发生接地故障,该系统将不再是IT系统。
IT系统接线图如图1所示。
低压施工配电系统三种接地形式:IT、TT、TN解析图1 IT系统接线图IT系统特点IT系统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电流仅为非故障相对地的电容电流,其值很小,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电压不超过50V,不需要立即切断故障回路,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发生接地故障时,对地电压升高1.73倍;-220V负载需配降压变压器,或由系统外电源专供;-安装绝缘监察器。
使用场所: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如应急电源、医院手术室等。
IT 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
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格地连续供电的地方,例如电力炼钢、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
地下矿井内供电条件比较差,电缆易受潮。
运用IT 方式供电系统,即使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旦设备漏电,单相对地漏电流仍小,不会破坏电源电压的平衡,所以比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还安全。
但是,如果用在供电距离很长时,供电线路对大地的分布电容就不能忽视了。
在负载发生短路故障或漏电使设备外壳带电时,漏电电流经大地形成架路,保护设备不一定动作,这是危险的。
接地方式有哪几种?有好点而简易的方法
吗?
答:电力系统的接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问题。
中性点接地方式分为两大类:有效接地和非有效接地,有效接地是指电力系统中中性点直接接地或者经过小电阻值接地,俗称大电流接地系统。
非有效接地是中性点不接地、经过高阻抗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
共振接地系统实际上就是经过高阻抗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当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有电容电流存在,用消弧线圈或高阻抗的感性分量电流来进行补偿电容电流,又称小接地电流系统。
各种接地作用与符号表示时间:2011-10-09 22:50:42 来源:作者:接地:数字地、模拟地、信号地、交流地、直流地、屏蔽地、浮地除了正确进行接地设计、安装,还要正确进行各种不同信号的接地处理。
控制系统中,大致有以下几种地线:(1)数字地:也叫逻辑地,是各种开关量(数字量)信号的零电位。
(2)模拟地:是各种模拟量信号的零电位。
(3)信号地:通常为传感器的地。
(4)交流地:交流供电电源的地线,这种地通常是产生噪声的地。
(5)直流地:直流供电电源的地。
(6)屏蔽地:也叫机壳地,为防止静电感应和磁场感应而设。
以上这些地线处理是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下面就接地问题提出一些看法:(1)控制系统宜采用一点接地。
一般情况下,高频电路应就近多点接地,低频电路应一点接地。
在低频电路中,布线和元件间的电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然而接地形成的环路的干扰影响很大,因此,常以一点作为接地点;但一点接地不适用于高频,因为高频时,地线上具有电感因而增加了地线阻抗,同时各地线之间又产生电感耦合。
一般来说,频率在1MHz以下,可用一点接地;高于10MHz时,采用多点接地;在1~10MHz之间可用一点接地,也可用多点接地。
(2)交流地与信号地不能共用。
由于在一段电源地线的两点间会有数mV甚至几V 电压,对低电平信号电路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干扰,因此必须加以隔离和防止。
(3)浮地与接地的比较。
全机浮空即系统各个部分与大地浮置起来,这种方法简单,但整个系统与大地绝缘电阻不能小于50MΩ。
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但一旦绝缘下降就会带来干扰。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机壳接地,其余部分浮空。
这种方法抗干扰能力强,安全可靠,但实现起来比较复杂。
(4)模拟地。
模拟地的接法十分重要。
为了提高抗共模干扰能力,对于模拟信号可采用屏蔽浮技术。
对于具体模拟量信号的接地处理要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上的要求设计。
(5)屏蔽地。
在控制系统中为了减少信号中电容耦合噪声、准确检测和控制,对信号采用屏蔽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低压配电系统有三种接地形式(IT、TT、TN)系统的区别详解(注册安全工程师考点)根据现行的国家相关标准,低压配电系统有三种接地形式,即IT系统、TT系统、TN系统。
(1)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端与地的关系T-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I-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
(2)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T-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
N-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端接地点有直接电气连接。
分别对IT系统、TT系统、TN系统进行全面剖析。
一、IT系统IT系统就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的系统。
IT系统可以有中性线,但IEC强烈建议不设置中性线。
因为如果设置中性线,在IT系统中N线任何一点发生接地故障,该系统将不再是IT系统。
IT系统接线图如图1所示。
图1 IT系统接线图IT系统特点IT系统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电流仅为非故障相对地的电容电流,其值很小,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电压不超过50V,不需要立即切断故障回路,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发生接地故障时,对地电压升高1.73倍;-220V 负载需配降压变压器,或由系统外电源专供;-安装绝缘监察器。
使用场所: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如应急电源、医院手术室等。
IT 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
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格地连续供电的地方,例如电力炼钢、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
地下矿井内供电条件比较差,电缆易受潮。
运用IT 方式供电系统,即使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旦设备漏电,单相对地漏电流仍小,不会破坏电源电压的平衡,所以比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还安全。
但是,如果用在供电距离很长时,供电线路对大地的分布电容就不能忽视了。
在负载发生短路故障或漏电使设备外壳带电时,漏电电流经大地形成架路,保护设备不一定动作,这是危险的。
只有在供电距离不太长时才比较安全。
.几种接地方式及含义我们国家110KV及以上系统广泛采纳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即大电流接地系统)。
35KV、10KV系统广泛采纳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或经大阻抗接地系统(即小电流接地系统)380V/220V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一样可分为: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
I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是对地绝缘的或经高阻抗接地,而用电设施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
即:过去称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的保护接地。
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施的金属外壳亦直接接地,且与电源中性点的接地没关。
即过去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地。
TN系统,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380/220V三相四线低压电网中,将正常运转时不带电的用电设施的金属外壳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的中性点直接电气连结。
即过去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零。
TN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并有中性线引出。
按其保护线形式,TN系统又分为:TN-C系统、TN-S系统和TN-C-S系统等三种。
1)TN-C系统(三相四线制),该系统的中性线(N)和保护线(PE)是合一的,该线又称为保护中性线(PEN)线。
它的长处是节俭了一条导线,弊端是三相负载不均衡或保护中性线断开时会使所实用电设施的金属外壳都带上危险电压。
2)TN-S系统就是三相五线制,该系统的N线和PE线是分开的,从变压器起就用五线供电。
它的长处是PE线在正常状况下没有电流经过,所以不会对接在PE线上的其余设施产生电磁扰乱。
别的,因为N线与PE线分开,N线断开也不会影响PE线的保护作用。
③TN-C-S系统(三相四线与三相五线混淆系统),该系统从变压器到用户配电箱式四线制,中性线和保护地线是合一的;从配电箱到用户中性线和保护地线是分开的,所以它兼有TN-C系统和TN-S系统的特色,常用于配电系统尾端环境较差或有对电磁抗扰乱要求较严的场所。
;..工作接地的定义:因为电气系统的需要,在电源中性点与接地装置作金属连结称为工作接地。
电压互感器的接地方式通常有三种:一次侧中性点接地二次侧线圈接地互感器铁芯接地三种接地的作用不尽相同,如下:1)一次侧中性点接地。
由三只单相电压互感器组成星形接线时,其一次侧中性点必须接地。
如下图所示。
因为电压互感器在系统中不仅有电压测量,而且还起继电保护的作用。
电压互感器当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系统中会出现零序电流。
如果一次侧中性点没有接地,那么一次侧就没有零序电流通路,二次侧开口三角形线圈两端也就不会感应出零序电压,继电器KV就不会动作,发不出接地信号。
对于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其一次侧中性点同样要接地。
由两只单相电压互感器组成的V-V形接线时,其一次侧是不允许接地的,因为这相当于系统的一相直接接地。
而应在二次中性点接地,如下图所示。
电压互感器2)二次侧接地。
电压互感器二次侧要有一个接地点,这主要是出于安全上的考虑。
当一次、二次侧绕组间的绝缘被高压击穿时,一次侧的高压会窜到二次侧,有了二次侧的接地,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另外,通过接地,可以给绝缘监视装置提供相电压。
二次侧的接地方式通常有中性点接地和V相接地两种,如下图所示。
电压互感器根据继电保护等具体要求加以选用。
采用V相接地时,中性点不能再直接接地。
为了避免一、二次绕组间绝缘击穿后,一次侧高压窜入二次侧,故在二次侧中性点通过一个保护间隙接地。
当高压窜入二次侧时,间隙击穿接地,v相绕组被短接,该相熔断器会熔断,起到保护作用。
二次侧接地点按规程规定,均应选在主控室保护屏经端子排接地,而在配电装置处只设置试验检修时的安全接地点。
3)铁心接地,在电压互感器外壳上有一个接地桩头,这是铁心和外壳的接地点,起安全保护作用。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接地线分类及使用范围接地线是指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其主要目的是将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大地建立良好的导电连接,以便将设备上的电流引入地下,从而实现安全地放电。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要求,接地线可分为以下几种分类:1.保护接地线:保护接地线主要用于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上,应设置保护接地线,将设备金属外壳与地下导线连接起来,以防止由于设备绝缘击穿而导致的电流外流,保障人身安全。
2.静电接地线:静电接地线主要用于排除静电,是防止电气设备起火爆炸的重要措施之一、静电接地线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作,通过将金属材料与地下导线连接,消除设备表面的静电荷,降低设备起火爆炸的风险。
3.信号接地线:信号接地线用于提高电信号传输的质量和减小电子设备的干扰。
在电信系统或其他需要传输信号的系统中,通过将信号接地线与系统中的信号引线相连,将噪声信号引入大地,减小信号的失真和干扰。
4.防雷接地线:防雷接地线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雷击的影响。
在雷雨天气,通过将防雷接地线引入地下,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大地导通,将雷电引入地下,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
5.工作接地线:工作接地线是配电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接地线,用于配电系统中的设备接地和保护。
工作接地线将电气设备与大地之间建立良好的导电连接,以减小电气设备故障引起的电流涌流和短路的损害。
接地线的使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低压电气设备的接地:低压电气设备的接地是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低压电气设备包括家用电器、办公设备、工业设备等,通过接地线将设备金属外壳与地下导线连接,以防止由于设备绝缘击穿而导致的电流外流。
2.高压电气设备的接地:高压电气设备的接地同样是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高压电气设备包括变电站、电网输电线路等,通过接地线将设备金属外壳与地下导线连接,以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电流外流和外部干扰。
3.电信系统的接地:电信系统的接地主要是为了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和减小干扰。
配电系统的几种接地形式1 引言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是十分重要的,它与采取什么样的电击防护措施,选用什么样的保护装置,这些防护措施怎样实施,都与配电系统接地有关系。
如果选择不当,不但不能实现所要求的保护,反而会降低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在我国的电网中TN、TT、IT并存使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陷,给人身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
为了提高低压配电系统安全用电水平,人们发现漏电保护装置(RCD)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些缺陷,从而防止触电和火灾事故的发生,大幅度提高安全用电水平。
为此本文先分析配电系统接地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然后介绍在不同的配电系统接地下正确安装使用漏电保护装置的必要性,使漏电保护装置在不同的配电系统接地中能够有效和正确安装使用。
2 配电系统接地形式接地形式分为TN、TT、IT三大类,系统特性以符号表示,字母含义为: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与地的关系。
“T”表示在某一点上牢固接地;“I”表示所有带电零件与地绝缘或某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设备外壳与地的关系。
“T”表示外壳牢固的接地,且与电源接地无关,“N”表示外壳牢固地接到系统接地点。
其后的字母表示电网中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方式。
“C”表示中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PEN线);“S”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分开的。
2.1 TN系统TN系统的电源端有一个直接接地点,并引出N线,属三相四线制系统。
系统中用电设备外壳通过保护线与该点直接连接,俗称保护接零。
按照系统中中性线与保护线的不同组合方式,又分为如下三种形式。
(1) TN—C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称为TN—C系统,如图1。
由于投资较少,又节约导电材料,因此在过去我国应用比较普遍。
当三相负荷不平衡或只有单相用电设备时,PEN线上有正常负荷电流流过,有时还要通过三次谐波电流,其在PEN线上产生的压降呈现在用电设备外壳上,使其带电位,对地呈现电压。
正常工作时,这种电压视情况为几伏到几十伏,低于安全电压50V,但当发生PEN线断或相对地短路故障时,使PEN线电位升高,其对地电压大于安全电压,使触电危险加大。
在现代接地概念中、对于线路工程师来说,该术语的含义通常是‘线路电压的参考点’;对于系统设计师来说,它常常是机柜或机架;对电气工程师来说,它是绿色安全地线或接到大地的意思。
一个比较通用的定义是“接地是电流返回其源的低阻抗通道”。
注意要求是”低阻抗”和“通路”。
常见的接地符号:PE,PGND,FG-保护地或机壳;BGND或
DC-RETURN-直流-48V(+24V)电源(电池)回流;GND-工作地;DGND-数字地;AGND-模拟地;LGND-防雷保护地。
接地有多种方式,有单点接地,多点接地以及混合类型的接地。
而单点接地又分为串联单点接地和并联单点接地。
一般来说,单点接地用于简单电路,不同功能模块之间接地区分,以及低频(f<1MHz)电子线路。
当设计高频(f>10MHz)电路时就要采用多点接地了或者多层板(完整的地平面层)。
对于一个电子信号来说,它需要寻找一条最低阻抗的电流回流到地的途径,所以如何处理这个信号回流就变得非常的关键。
第一,根据公式可以知道,辐射强度是和回路面积成正比的,就是说回流需要走的路径越长,形成的环越大,它对外辐射的干扰也越大,所以,PCB布板的时候要尽可能减小电源回路和信号回路面积。
第二,对于一个高速信号来说,提供好的信号回流可以保证它的信号质量,这
是因为PCB上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一般是以地层(或电源层)为参考来计算的,如果高速线附近有连续的地平面,这样这条线的阻抗就能保持连续,如果有段线附近没有了地参考,这样阻抗就会发生变化,不连续的阻抗从而会影响到信号的完整性。
所以,布线的时候要把高速线分配到靠近地平面的层,或者高速线旁边并行走一两条地线,起到屏蔽和就近提供回流的功能。
第三,为什么说布线的时候尽量不要跨电源分割,这也是因为信号跨越了不同电源层后,它的回流途径就会很长了,容易受到干扰。
当然,不是严格要求不能跨越电源分割,对于低速的信号是可以的,因为产生的干扰相比信号可以不予关心。
对于高速信号就要认真检查,尽量不要跨越,可以通过调整电源部分的走线。
(这是针对多层板多个电源供应情况说的)。
有些单板会有对外的输入输出接口,比如串口连接器,网口RJ45连接器等等,如果对它们的接地设计得不好也会影响到正常工作,例如网口互连有误码,丢包等,并且会成为对外的电磁干扰源,把板内的噪声向外发送。
一般来说会单独分割出一块独立的接口地,与信号地的连接采用细的走线连接,可以串上0欧姆或者小阻值的电阻。
细的走线可以用来阻隔信号地上噪音过到接口地上来。
同样的,对接口地和接口电源的滤波也要认真考虑。
地与电(信号),这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双胞胎。
接地,通常是指用导体与大地相连。
可在电子技术中的地,可能就与大地毫不相关,它只是电路中的一等电位面。
如收音机、电视机中的地,它只是接收机线
路里的一电位基准点。
接地,在电力和电子技术中,既简单,又复杂,而且还必不可少。
按接地的作用,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过压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屏蔽接地、信号地等多种。
在广电技术中,以上几种接地类型都会遇到。
现就结合实际对某些接地技术问题作一阐述。
一.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为防止绝缘损坏造成设备带电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置的保
护装置,它有接地与接零两种方式。
按电力规定,凡采用三相四线供电的系统,由于中性线接地,所以应采用接零方式,而把设备的金属外壳通过导体接至零线上,而不允许将设备外壳直接接地。
这在广电系统的配电房中的开关设备,中央空调机、发射机等电源开关设备和大耗电设备中尤为常见。
在规划设计时,应从地网中引出接地母线至各设备上,再将机器外壳用导体连至接地母线上。
值得指出的是:接地线应接在设备的接地专用端子上,另一端最好使用焊接。
有时设备外壳会麻手,这是由于交流漏电而设备外壳没接零造成的。
一般可将电源插头拔出调换一下位置再插入即可解决。
这在一些常移动的编录设备中,由于接零线常常被忽略,操作人员有的可能会双手同时接触接零和不接零的设备,就有可能发生上述现象。
二. 过压保护接地
这是为防雷电而设置的接地保护装置。
防雷装置最广泛使用的是避雷针和避雷器。
避雷针通过铁塔或建筑物钢筋入地,避雷器则通过专用地线入地。
避雷器每年雷雨季节来临之前须检验,以防失效。
如我台
的热线电话接入器遭雷击,就是因话线防雷器失效所致。
在防雷引下线上,绝不要连接其他设备的地线,防雷引下线只能单独直接入地,否则雷电会通过引下线损坏其他设备。
如某台卫星电视接收机曾数次遭雷击,其原困是馈线与房顶金属护栏摩擦而绝缘损坏,而金属护栏与避雷针引下体焊在一起,以至雷电窜入而击坏接收机。
三. 屏蔽地
为防止电磁感应而对视、音频线的屏蔽金属外皮、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屏蔽罩、建筑物的金属屏蔽网(如测灵敏度、选择性等指标的屏蔽室)进行接地的一种防护措施。
在所有接地中,屏蔽地最复杂,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因为屏蔽本身既可防外界干扰,又可能通过它对外界构成干扰,而在设备内各元器件之间也须防电磁干扰,如大家熟知的中周外壳、电子管屏蔽罩就是例子。
屏蔽不良、接地不当会引起干扰,这些干扰主要有:
1.交流干扰,这主要由交流电源引起。
对交流干扰的防护,通常对电源进行滤波或在电源变压器初次级间加屏蔽层并接地。
在大的杂散电磁场外,为防电磁干扰进行屏蔽接地十分必要。
例如,我市新亚新商城开工典礼时,录扩设备附近有台变压器,其电磁场就干扰现场的录扩音。
后通过把录扩设备屏蔽接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2.高频干扰。
这类干扰来自各类无线发射台的变频或超变频信号,它们窜入电子设备后在机内得到非正常解调而形成声频干扰。
信号频率越高,建筑物或设备的金属网孔眼就应越小,信号线屏蔽层的编织就应越密,否则将失去屏蔽作用。
对频繁拔插的信号线,应防
止屏蔽层在插头处松动和脱落。
因有时仪器设备的屏蔽是通过信号线的屏蔽入地的(它们通过插头插座联接起来),若屏蔽脱落,则很容易造成干扰。
如我在汕头某电子厂时,测试人员反应,卫星电视接收机中有时会有一种滋滋作声的干扰并影响图像质量。
经跟踪观察,与飞机的经过有关,显然是澄海机场雷达信号的窜入并得到非正常解调所致。
经分析查找,原来是信号线的屏蔽层在插头外脱落,使卫星电视接收机屏蔽没接地所致。
四. 信号地
各种电子电路,都有一个基准电位点,这个基准电位点就是信号地。
它的作用是保证电路有一个统一的基准电位,不致于浮动而引起信号误差。
信号地的连接是:同一设备的信号输入端地与信号输出端地不能联在一起,而应分开;前级(设备)的输出地只有与后级(设备)的输入地相连。
否则,信号可能通过地线形成反馈,引起信号的浮动。
这在设备的测试中,信号地的连接尤其要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