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族元素
- 格式:ppt
- 大小:2.14 MB
- 文档页数:37
浅谈流行音乐元素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入摘要: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在我国音乐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流行音乐已成为我国音乐文化发展中的主流,传统民族音乐原有的地位已被动摇,甚至离人民社会生活也越来越远。
本文从民族音乐融入到流行音乐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流行音乐;民族音乐;融入【中图分类号】g633.951过去的歌曲正义凛然,但它已不能打动现代人的心,而流行歌曲则能打动人心,而且其歌颂正义,催人奋进的意思都是暗含的,因此给人以潜移默化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流行音乐已成为包括中学生在内的大众音乐文化的重要内容,由于流行音乐贴近生活,凸现时尚,宣泄自我,充满了亲和力与人情味,很受处于生理及心理变化后期的准成年--高中生的喜爱,”追歌星族”和”手抄歌本”即是典例。
那么,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之间又有何界线呢? 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行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
这些乐曲和歌曲,植根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
因此,又有”大众音乐”之称。
流行音乐起源于美国的黑人平民间音乐改编的爵士音乐。
爵士乐这种乐风的组成元素,就如同美国是一个民族文化大熔炉那般复杂、多元化,它包括:蓝调、舞曲、进行曲、流行歌曲攒美诗与啐乐句(rags)等音乐元素,以对位法(countpint)与繁音拍子的切分音法等主体性音乐创作为动力元素,结合大量独奏、即兴装饰性演奏与改写旋律核心为要件所展现出来的音乐体系。
这种兴新音乐,以它独特的演奏(演唱)方式,刷新了听众的耳目,轰动了全美国,又很快传遍西欧个国。
大约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港台传人。
流行音乐特点:律动感强,轻松活泼或抒情优美,生活气息浓郁、抒情、风趣;音域不宽,手法通俗、曲调顺口、易于传唱。
歌词多用生活语言,浅显易,易为听众接受和传唱;歌手多是自成一格的流行歌星,发声方法各有千秋,不受声乐学派的约束,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动和自由不羁,自然亲切,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小乐队的强声伴奏与歌声融为一体。
关于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歌词中古风元素的研究【小组成员:郝乐田雨,纪明璐】一、【课题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
在此背景下,歌曲风格多为摇滚、R&B、DJ。
这使喧闹的风格使一部分音乐爱好者反感,而这部分人中有呼吁在音乐中加入中国元素,但由于时代的变迁,传统意义上的古风音乐不能得到年轻一代的喜欢,因此现代古风音乐随之诞生。
其风格多为委婉流畅,或是豪迈粗狂。
旋律委婉动听,让人喜爱。
二、【关于古风音乐】1、【起源】:早期的古风音乐的一大特点是它存在较强的依附性。
古风音乐起源于网友对《仙剑奇侠传》《轩辕剑》等游戏的二次创作,在最初的作品中,歌词多以集字、集句、集事的形态出现,乐曲则选用游戏音乐及富有古典韵味的新世纪音乐(New Age Music),通过填词编曲创作出半原创的音乐作品。
上述仙侠类游戏通常以武侠故事和神话故事为原型进行创作,其主题曲及配乐需与故事背景相吻合,以满足玩家的情感需求。
武侠文化作为华人世界特有的一种流行文化,但凡中国人对“武侠”两字都不会陌生。
武侠作品的盛行影响了小说、影视、音乐、电子游戏等各种大众文化产品形式,从地摊读物到学术研究,武侠文化已然深入到我们的文化生活之中。
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中,武侠文化无疑已经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层的心理结构中,影响着众多大众文化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行为方式。
各种以武侠、仙侠为题材的文学、影视及游戏作品大量涌现,为古风音乐的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营养,同时准备了古风音乐的受众基础。
2、【特点】:歌词古典雅致、措辞整齐,宛如诗词歌赋,曲调唯美,注重旋律,多用民族乐器,不同于摇滚音乐的金属感和古典音乐的厚重感,古风音乐自有其独特的中国式美感。
3、【类别】:就至2013年主流的分类法来划分,古风音乐大概可以被划归到新世纪音或是流行音乐。
4、【作曲方式】:古风音乐的作曲、选曲与传统流行音乐乃至方文山、周杰伦打造的中国风音乐不同,作曲者选择笛、箫、筝、琵琶等民族乐器采样为音源,Fruits Loop Studio、Adobe Audition等编曲、录音、混音软件为平台,通过自身音乐素养及对民族风格的感知探索创作。
探究中国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
中国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是中国音乐文化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流行音乐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普遍流行的音乐,而民族音乐则是反映特定地区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
两者在风格、演奏方式和主题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又存在相互渗透和影响的现象。
本文将探究中国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关系,分析二者的交融和发展。
一、流行音乐的发展和特点1.流行音乐的起源和发展。
流行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最早的中国流行音乐采纳了西方音乐的元素,如爵士乐和摇滚乐。
在这些音乐的影响下,中国流行音乐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2.流行音乐的特点。
中国流行音乐以其旋律动听、歌词精炼、节奏明快的特点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流行音乐融合了多种音乐元素,如摇滚、流行、电子等,形成了多样化的音乐风格。
二、民族音乐的发展和特点1.民族音乐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拥有独特的音乐传统。
民族音乐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紧密相关。
在不同地方,如广东音乐、川剧音乐和藏族音乐等,都反映出了当地民族的特色和文化。
2.民族音乐的特点。
民族音乐以其浓厚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旋律表达了民族文化的内涵。
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其自身的节奏、乐器和演唱方式。
例如,藏族音乐以其悠扬的旋律和特殊的喉音唱法而闻名。
三、中国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的交融中国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在风格和演奏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某种程度上也相互渗透和影响。
1.民族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体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流行音乐开始融合民族元素。
例如,流行歌曲中经常可以听到传统乐器的声音,如二胡、琵琶等。
同时,一些歌曲的歌词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和传承。
2.流行音乐对民族音乐的影响。
流行音乐的兴起和发展也对民族音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流行音乐的出现促使民族音乐向年轻人中传播,增加了年轻人对传统音乐的兴趣。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艺术特色及审美探析一、艺术特色1.传统音乐元素的融合中国风流行音乐是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
它将中国传统音乐中丰富的音律、旋律和民族乐器等元素,置于现代流行音乐框架之下,使得传统元素得以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2.音乐风格多样中国风流行音乐的音乐风格多样,可以是清新的民谣,也可以是舒缓柔美的情歌,更可以是热烈澎湃的摇滚。
这种多样的音乐风格既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听音需求,同时也展示了中国音乐的丰富多彩。
3.歌曲表达情感深刻中国风流行音乐还表达了深刻的情感,歌曲中蕴含了爱情、友情、亲情、背叛、幸福、追求等各种情感,这些情感和国人特有的情感味道紧密相连,增强了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文化内涵。
二、审美探析1.独特的民族情感人们对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喜爱并不是因为其中所涉及的唯一文化符号或者是音乐元素,而是源自于其所表达的深邃、内敛的民族情感。
其情感表达的感性、深邃和婉转细腻,非常给力地涵盖了新逝去生命的痛苦、生命问题的苦闷、婚姻家庭的快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完美结合的主题。
2.构架和谐美的音乐形式中国风流行音乐不同于西方流行音乐只注重和弦的和音和单调的旋律,而它更注重音乐形式和谐美。
其歌曲在歌词、编曲等方面都力求和谐,有时用一些琴弦、打击乐器和其他传统乐器,力求在音乐表现形式上推崇一种内敛的中西文化交融渗透的和谐美。
3.表达中华良知中国风流行音乐中更多地谈到的是中华文化的内涵、国家情怀,它的音乐内容环环相扣,从词句中传递出一种深厚的中国文化,即让人们产生一种对保护中华文化的责任感和爱国之心。
在总体上来说,中国风流行音乐将流行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相结合,不仅能够激发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而且也能够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和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在这里,人们可以听到不仅是字面上的歌曲,更可以感受到中国民族情感,同时在音乐中读懂中国的文化。
展现中国文化的歌曲篇一:展现中国文化的歌曲示例如下:1.《国家》- 群星这首歌曲是 2019 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主题曲,通过简明易懂的语言和旋律,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
歌曲中的“国家”不仅仅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更是代表着所有中国人民的共同家园。
拓展:除了《国家》,还有许多其他展现中国文化的歌曲,例如《青藏高原》、《大海航行靠舵手》、《人说山西好风光》等等。
这些歌曲要么是表达了中国人民的豪情壮志,要么是描绘了中国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要么是讲述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它们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的独特魅力和民族精神。
篇二:展现中国文化的歌曲示例如下:1.《青花瓷》青花瓷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精致、优雅和魅力。
《青花瓷》这首歌以古典音乐为基础,用现代化的音乐元素加以点缀,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歌词描述了青花瓷的美丽和珍贵,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意。
2.《红日》《红日》是一首经典的中国歌曲,它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壮丽和辉煌。
歌曲旋律优美、婉转动听,歌词深情、朴实无华。
它描绘了红日升起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意。
3.《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壮丽和辉煌。
《青藏高原》这首歌以高亢、激昂的旋律,表达了对青藏高原的热爱和敬意。
歌词描述了青藏高原的壮美景象,表达了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珍视和保护。
4.《茉莉花》茉莉花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性花卉之一,它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优美和纯洁。
《茉莉花》这首歌以清新、悠扬的旋律,表达了对茉莉花的喜爱和敬意。
歌词描述了茉莉花的纯洁美丽,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意。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以上列举的歌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的歌曲可以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
无论是古典音乐、流行音乐还是摇滚音乐,都可以融入中国文化的元素,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
浅析民族音乐元素与当代流行音乐的融合民族音乐是世界各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音乐元素和风格吸引着众多音乐爱好者。
在当代流行音乐中,不同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为流行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本文将从民族音乐元素和当代流行音乐的融合方式、融合的音乐作品以及融合对音乐产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民族音乐元素与当代流行音乐的融合方式1.音乐风格融合各国民族音乐具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如中国的传统民乐、印度的印度音乐、非洲的部落音乐等。
当代流行音乐将这些民族音乐的特色融入创造出了融合各种音乐风格的音乐作品。
美国流行歌手布鲁诺·马尔斯的音乐作品中融入了夏威夷音乐的元素,使其音乐更加具有跨界性和包容性。
2.乐器融合不同民族音乐的特色乐器也经常被引入到当代流行音乐中,比如中国的古筝、印度的坚特琴、爱尔兰的风笛等。
这些特色乐器的融合使得流行音乐更加丰富多彩,增加了音乐的层次感和独特性。
3.语言和歌词融合当代流行音乐也常常融合不同民族的语言和歌词。
韩国流行音乐偶像组合BTS的音乐作品中常常融入韩语和英语的歌词,使得他们的音乐更具有国际化的魅力。
二、融合的音乐作品1.《印第安小调》这首歌曲以印第安音乐为基调,融合了流行音乐的节奏和编曲风格,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
歌曲中运用印第安特色的鼓乐和原声吉他,使得整个音乐作品充满了原生态的民族音乐韵味。
2.《蒙古草原上永远的蓝天》这首歌曲融合了蒙古族的传统音乐元素和流行音乐的编曲风格,歌词中描述了蒙古草原的壮美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纯朴生活,充满了浓厚的民族风情。
3.《流浪地球》这首歌曲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古筝、笛子等乐器和电子音乐的元素,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赞美和对当代社会的反思,具有很强的中国风格和时代感。
三、融合对音乐产业的影响1.拓展市场融合不同民族音乐元素的当代流行音乐作品可以吸引更多的听众,拓展了音乐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民族音乐元素的音乐作品更容易获得认可和欢迎。
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为例, 浅析流行音乐中民族性的创新与发展发表时间:2019-08-15T17:09:14.327Z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第09期作者:郭振将[导读] 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为例,对流行音乐的配器应用进行分析,讨论其民族性的创新与发展。
聊城大学山东聊城 252000摘要: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流行音乐开始逐步拉近与普通百姓生活的距离,成为大众音乐文化的潮流趋势。
在流行音乐的创作方面,大批的创作人和编曲者对新生代音乐的效果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本文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为例,对流行音乐的配器应用进行分析,讨论其民族性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流行音乐;民歌新唱;编曲;创新与发展一、“编曲”的概念界定说到“编曲”,其实在古典音乐里并没有这个概念,因为当时的作曲家都是自己创作乐谱,规定乐器之间的配合以达到音乐表现的效果。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日常演奏中演奏者可以通过个人对曲谱不同的理解,表现出不一样的音乐效果,这时候“编曲”就出现了。
最初对于“编曲”的定义是这样的:在不影响原曲主要旋律和表现内容的情况下,对乐曲加以改编、拓展,以达到更为大众所接受的形式。
在现今社会我们熟知的流行音乐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作曲与编曲两大派别:如果说作曲是音乐的骨架,那编曲就给了音乐血肉。
简单来说,“编曲”的领域就是决定这首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以及乐器的搭配。
二、建立在“乐器法”基础上的“配器法”“乐器法”与“配器法”作为传统管弦乐法艺术中的两个方面,在传统管弦乐法的写作中是必不可少的两大重要因素。
所谓“乐器法”指的是传统管弦乐队中每件乐器的发音原理、音色特征、乐器性能以及演奏技术等各方面的内容;而“配器法”则是着重讲述构管弦乐队中各种乐器之间、以及各类乐器组之间的配合运用的一些技术与方法。
从流行音乐伴奏编配的角度来看,电声乐器可分为四个乐器组,即:旋律乐器组(电吉他、电子琴等)、和声乐器组(电子琴、电子合成器、电吉他等)、低音乐器组(电贝司等)、打击乐器组(电子鼓机、架子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