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未来中国胶合板行业之关键词浅析
- 格式:pdf
- 大小:314.34 KB
- 文档页数:4
老企业技术改造与生产管理中,都必须把节能放在重要 位置,以达到节约能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的目的。企业必须加大在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建立足
够强大的研发体系,在节能减排方面下工夫,根据市场 需求,不断推出低能耗低排放的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我
国木工机械行业中小型企业比较多,大多数企业没有长 远发展规划与阶段战略目标,应对环境变化反应迟缓, 经营能力欠佳,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因此,需要提高他 们的管理水平,经营能力,进行必要的整合。经营状况
较好的区域大型企业,将会根据发展格局与市场定位, 按一定的方法采取行业资源性整合手段,使自己越做越
强。要重视木工机械产品质量问题。实践证明:谁拥有 高质量的产品,谁就拥有广阔的市场;谁能生产出“第
一质量”的产品,谁就能对顾客产生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和信任度。目前,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数控化程
影 行业聚焦
度,促进柔性化、机电一体化、集成化制造加工系统 等先进制造技术和工艺的发展,已成为木工机械制造业
的发展方向。坚持自主创新采用现代设计方法、应用 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工艺,必将推动节能环保型木工机械
向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在动荡不安的市场环境下,那些发展态势正旺的
胶合板及其设备制造企业,要在低碳经济形势下,抓 住机遇,适时调整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在低碳的道
路上跨越式发展;同时也希望那些根基不稳的中小企 业能在如履薄冰的生存环境下,能顺利匍匐前进度过
危险时期。总之,面对当前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 希望同在的形势,只要我们坚定战胜危机的信心,做
到“既审慎又积极”,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就一定能
够开始新一轮增长,保持持续、健康、稳定、较快的 发展。 责任编辑:王硕
胶合板一直是我国人造板工业中的主导产品。进入
21世纪以来,中国胶合板行业迅速发展,在基本满足国 内市场需求的情况下,生产企业纷纷拓展国外市场。国
产胶合板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显著增强,市场份额逐步 扩大。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成为促进胶合板市场需求增 长的强劲牵引力;华北、华东以及长江中下游一带速生
杨木材和华南、西南的速丰桉木材大量涌进市场,以及
国外优质阔叶树材的不断补充,汇成中国胶合板行业不 断发展的巨大原料来源;与其他胶合板生产国相比,充
足的人力资源是中国发展胶合板行业的成本优势。中国 不仅是胶合板出口大国,还是世界第一大胶合板生产国。 ◆王硕
我国胶合板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形成产业集群。
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省区胶合板行 业发展速度较快,是我国胶合板生产的重点区域。
10多年来,我国胶合板行业的变化突出表现为企 业数量增加,民营企业崛起,外资企业走强。作为我国
发展历史最长的人造板板种,胶合板一直保持较大的市 场份额,并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迅猛发展势头,随
着国内人工林木材供给增加,生产技术改进,产品质量
提高,胶合板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
我国胶合板出口国家和地区主要为美国、欧盟、 El本和东盟地区,市场集中度较高。胶合板生产企业
和行业组织须加强与进口商的沟通、加强企业自律、
行业聚焦
规范出口经营秩序。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积极推动 下,随着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扩大与中西部开发力度的
加强,胶合板市场将进一步发展完善,中国胶合板行
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然而,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低碳时 代的全新背景下,在国外贸易壁垒Et趋频繁的挤压下,
在国际先进生产力的巨大冲击下,中国胶合板行业不仅 要面对外来的威胁和挑战,还要完成自身的产业结构调
整、装备升级、节能降耗等一个又一个攻坚战,在中国 经济有可能为调结构付出阵痛代价的历史阶段,在宏观
政策频频出现两难的关口,中国胶合板产业该以何种姿 态去积极应对呢?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未来几
年行业将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呢?本文通过对一些关键
词的解读抛砖引玉,望能从中得到一些答案。
关键词一:低碳时代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开启了全球的低碳时代,我国也
随即做出了减少碳排放的庄严承诺。胶合板作为我国木 材加工的重要产业,与其他众多传统行业一样,也面临
着一场从粗放到精细的节能降耗的大革命,这是一场不
可避免的革命,大浪淘沙,不进则退。 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胶合板产品成本中,
能耗占25%左右,在胶合板生产企业中,能源浪费现象 比较普遍,因此胶合板企业的节能问题亟待解决。节能
降耗,降低成本将为胶合板生产企业带来显著的业绩改
善。不妨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节煤。1)以可燃性生产废料代替煤,废料包
括树皮、旋切单板废料、锯屑和砂光粉等。以生产能 力40 000 m 3/a的胶合板生产企业计算,每年产生可燃
性生产废料约11 600 t,可用作热能中心的燃料,代替 约7 200 t标煤。2)对供热站锅炉进行科学管理与维护,
采用分层燃烧装置,特别是在供、回水主干管道处加装
旁通,调节锅炉的循环流量,从而提高炉子热效率,还 可在热水锅炉上加装热管省煤器,可有效降低排烟温度,
并提高锅炉进水温度,从而提高热效率。另外,定期清 理锅炉的烟灰也是必须要做的。
节热。供热站内热工设备(汽包、热交换器和热 水箱等)与管道(蒸汽、热水管道)需要保温(含
室外输送管道),一般敷设保温层后,可使散热损失
减少90%。其目的是减少向周围空气中散热,达到节 热作用。供热站热载体炉的炉体和热力管道、阀门、
阀件等均应该用优质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使其表面温度 ≤50cc。厂区热力管道可采用架空桁架敷设,用超细
玻璃棉保温。 节电。采用节能电机,胶合板生产中,配套电机
功率大的设备主要有旋切机、风送系统风机、各类水泵 等。而对于风机、泵类等设备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实现节能
运行是我国节能的一项重点推广技术,可节电20%~30%,
受到国家的重视。对于旋切机,则采用目前国内研发 的专用变频电机,可降低电耗约25%。另外,在中心变
电所内可选择新型节能型变压器以降低变压器的功率损 耗。在选择变压器容量和台数时,应根据负荷情况,综
合考虑投资和年运行费用,对负荷合理分配,选取容量 与电力负荷相适应的变压器,使其工作在高效低耗区内。
此外,生产工艺的改进也可以有效节能。重点在木段蒸 煮的升温阶段和保温阶段进行工艺改进。
总之,低碳经济发展为我国木材工业带来空前的发 展机遇,新型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正在促进新型产业的
形成,将深刻地改变木材产业经济格局。胶合板行业低 碳经济更处于转变观念和探索阶段,需要业内同行的共
同探讨和努力实践。
关键词二:装备升级 当前,发展林业已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
务、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共识、实现减排目标的战略支
撑以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民生的战略举措。林业的发 展离不开林业技术装备的支撑。然而,我国林业机械制
造业水平总体落后,高端林产品的加工机械主要依赖 进口。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重视,经国务院批
准的《林业产业振兴规划(201O-2012年)》把林业 机械制造列为林业支柱产业,2010年年初印发的中央
一号文件首次把林业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
国家林业局2010年十项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要 研究制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措施,吸引
多方资金进入林业机械制造领域;支持林业先进设备
技术研发,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林业设备和技术,培育 大型林业装备企业集团,提升我国林业装备制造水
平;落实林业机具补贴政策,推动林业机械的广泛应 用。林业机械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新的形
势林业机械行业如何把握机遇、顺势而为,推进林业
机械行业快速发展是摆在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企事业 单位以及广大林机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目前,胶合板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发展相
当快,代表国际领先水平的胶合板设备生产国家和生产
厂家主要有芬兰的劳特公司、意大利的克雷蒙娜公司、 日本的名南制作所。国内胶合板生产线设备的设计、制
造起步较晚,计划经济时期,主要以部属胶合板设备制 造企业为主,胶合板生产线设备的设计、生产工艺适合
当时的需求水平。改革开放以后,不同所有制胶合板设 备制造企业多以生产单台设备为主,且单台设备功能、
质量差别较大。胶合板生产线用户在生产线设备配置选
择过程中,存在主辅机连接、性能匹配等诸多难题。 针对胶合板产业快速发展的现状,国内大型木工机
械生产厂家开始研制胶合板的单板旋切整套生产线。山 东省大型木工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0年开始研发
旋切单板生产线,2003年试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 2008年1 1月15日通过山东省科学技术厅成果鉴定,鉴定
批准登记号为鲁科成鉴字2008年第721号。技术专家组 鉴定结论是:旋切单板生产线具有集成技术先进,创新
点多,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由于建立了主辅机结构模 型,在设计方面突出了主辅机联机设计,实现了全自动
操作;填补国内空白,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信在《林业产业振兴规划(20l0—2012)》和
“鼓励创新”的宏观环境下,胶合板生产的机械化、自动 化技术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各级主管部门,尤 行业聚焦
其是林业科技主管部门卓有成效的工作和对企业的大力 扶持下,胶合板制造行业一定会把握机遇、顺势而为,推
进胶合板制造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三:集群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胶合板行业快速发展,形成 了4大产业集群:以邢台、廊坊为中心的河北产业集
群;以山东临沂为中心的山东产业集群;以嘉善为中
心的浙江产业集群和以江苏徐州为中心的苏北产业集
群,4省的胶合板产量占全国产量的68%~70%。 产业集群的形成集聚了经济动力,使集群内企业存
在着成本优势;由于胶合板产业链是开放的,从原料到 终端产品的采购和销售,均可以由集群区延伸到国内和 国际市场,从而使集群内企业获得了很好的外部依托;
产业集群也使集群内的企业竞争优势更强,对行业的细
化分工也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产业集群也存在着两
大问题亟待解决。 集群区内的单板企业数量众多。1)多数企业无论
是设备,还是技术都属于低水平,产品靠低质低价取
得竞争优势。通常以家庭作坊式的芯板生产为主,其 产品的增加与资金的积累增长缓慢,但风险小,经营 年限一般为3-6年。当这些企业产量达到一定水平,资
金积累达到20万~25万元以上时,约有20%左右的企业
转向采购原木,专业旋切表板。由于生产胶合板的树种 多,材质变异大,质量难以控制,使一些企业选择生产
单一树种单板,以保持最大的出材率。当资金的快速积 累达30万~40万元时,许多企业又转向生产胶合板。这 类企业的产品附加值低、又处在生产链的低端,一个集 聚区平均有3%~5%的企业处于这种状态,这类企业的
演变称之为低端不稳定。由于这些企业受设备、技术和 资金条件的限制,难以生产出高质量产品。2)当胶合板
生产企业产量达到2万m3/a,人员发展到400人以上时,
企业会处于一种规模难以扩大、效益减慢递增的状态。
主要原因:一是这类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且多
为家族式管理,设备、产量、人员和管理之间平衡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