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2.63 MB
- 文档页数:59
8种宽带网络接入技术解析宽带网络接入技术是指能够提供高带宽、高速率、高质量的网络接入服务的技术。
我们将介绍以下8种常见的宽带网络接入技术。
1. 数字用户线路(DSL):DSL利用电话线传输数据信号,分为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和VDSL(Very high bit-rate DSL)。
ADSL适用于家庭用户,具有较高的下行速率和较低的上行速率;而VDSL适用于企业用户,具有更高的上下行速率。
2. 电缆网络:电缆网络利用有线电视网络传输数据信号,广泛应用于家庭和企业用户。
其特点是速度较快,使用方便,但由于带宽是共享的,可能会受到网络拥堵的影响。
3. 光纤到户(FTTH):光纤到户是将光纤网络直接连接到用户家庭或企业的终端设备上。
它具有高带宽、低延迟、稳定性好的特点,适用于需要大量数据传输和高速互联网接入的用户。
4. 卫星网络:卫星网络通过卫星传输数据信号,适用于地理条件复杂或无法铺设光纤的区域。
它能够提供全球范围内的覆盖,但由于信号传输存在一定的延迟,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有一定影响。
5. 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局域网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的网络,适用于办公室、家庭和公共场所。
它具有灵活性高、便于移动的特点,但受到信号覆盖范围和干扰的限制。
6. 移动网络:移动网络是通过移动通信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网络,适用于移动设备和移动用户。
它能够提供移动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但速率可能受到网络拥塞和信号强弱的影响。
8. 光纤到线(FTTC):光纤到线是将光纤网络延伸至距离用户较近的地方,然后通过铜线将信号传输到用户终端。
它兼顾了光纤的高速率和铜线的成本效益,适用于一些需要高速率但离光纤接入点较远的用户。
无线网络安全接入认证技术无线网络的普及和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
为确保无线网络的安全性,提高用户对网络的信任度,无线网络安全接入认证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无线网络安全接入认证技术的相关概念、分类及其实现原理。
一、无线网络安全接入认证技术概述无线网络安全接入认证技术是指通过对接入无线网络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数据加密以及网络访问控制等手段,确保网络的信息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一项技术。
对于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等无线网络提供者来说,无线网络安全接入认证技术可以降低网络被未授权用户滥用的风险,保护用户隐私和重要信息的安全。
二、无线网络安全接入认证技术分类无线网络安全接入认证技术具有多种分类方式,本文将从技术层面进行以下分类:1. 密码认证技术密码认证技术是最常见和基础的无线网络安全接入认证技术。
用户通过输入预设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从而获得接入权限。
常见的密码认证技术包括:预共享密钥(PSK)认证、远程身份验证协议(RADIUS)认证等。
2. 证书认证技术证书认证技术是一种公钥基础设施(PKI)技术,通过使用数字证书对接入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数字证书包含用户的公钥、用户名等信息,由可信第三方机构颁发。
证书认证技术能够有效防止身份伪造、中间人攻击等安全威胁。
3. 双因素认证技术双因素认证技术结合了多种身份验证方式,大大增强了认证的安全性。
常见的双因素认证技术包括:指纹识别、短信验证码、硬件令牌等。
通过同时验证用户的多个身份信息,可以有效防止密码被盗用和暴力破解等攻击手段。
三、无线网络安全接入认证技术实现原理不同的无线网络安全接入认证技术具有不同的实现原理,本文将以密码认证技术为例进行介绍。
1. 预共享密钥(PSK)认证的实现原理预共享密钥认证是一种基于密码的无线网络安全接入认证技术。
用户首先与无线接入点建立连接,并且将预先设定的网络识别码(SSID)发送给接入点。
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IEEE 802.16e 综述- 2007-10-29 15:35:04 来源: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柯贤文张艳摘要:介绍了实现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的关键技术、IEEE 802.16e移动无线宽带接入标准及其物理层与MAC 层技术,并与IEEE 802.20移动无线宽带接入标准进行了简单比较。
关键词:移动无线宽带接入媒质接入控制层物理层1 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简介1.1 什么是宽带无线接入宽带无线接入是一种能够在无线空间环境中提供高速连接的技术,它使得用户终端通过无线的方式以与有线接入技术相近的数据传输速率和通信质量接入核心网络。
宽带无线接入是由基站和多用户终端组成的一种点到多点的通信网络,基站与各用户终端之间并不需要物理连线,而是通过户外天线与各用户终端进行高速的语音和数据通信。
现在发展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可以支持的用户终端构成小规模的具有无中心、自组织、动态拓扑、多跳路由特性的Ad Hoc 网络,因此,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在高速Internet接入、信息家电联网、移动办公、军事、救灾、空间探险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
1.2 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根据ITU-R 的M.1034-1 建议,无线接入可以分为:静止、步行、典型车速和高速车速四类,移动宽带无线接入(MBWA)就是能够为在典型车速和高速车速状态下提供无线宽带接入的系统,即上述分类中的后两类的系统。
与此相反,固定和游牧无线接入要求用户终端使用的时候保持静止,也称为便携性系统。
除了移动性分类的区别,移动无线和固定无线还有其他很多的区别,例如,使用的载波、技术支持、频谱分配、数据传输速率、应用业务、用户服务类别和设备等。
移动无线应用的典型频谱是为移动性分配的3.5GHz 以下专用许可频段,而固定无线系统典型应用的是非许可频段或分配给固定无线服务的许可频段。
1.3 移动无线宽带接入的关键技术空中接口部分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有:在高速数据传输方面主要有多天线、分集和波束成形技术、多用户检测和干扰抵消技术、自适应调制等;在高频传输的可靠性方面主要有纠错编码(Turbo 编码或LDPC 编码等)、自适应编码、重传机制;在非对称的多址接入和双工方面,由于其存在非对称性问题,可以考虑的双工方式主要有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两种模式;业务量和QoS 的MAC 层设计方面主要有业务量设计与QoS 保障的结合。
固定移动融合技术介绍与分析摘要:FMC(Fixed Mobile Convergence,固定移动融合)是当前运营商应对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是电信网络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备受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主要介绍FMC 的多种实现方案,如非授权移动接入(UMA)、语音呼叫连续性(VCC)、IP多媒体子系统(IMS)全网解决方案等。
UMA是一种以移动交换为中心的方案,VCC是一种基于IMS的解决方案,而以IMS构建整个核心网的方式是FMC的最终解决方案。
然后分析了每种方案的优缺点,并进行了比较。
关键字:FMC,UMA,VCC,IMS1.引言:FMC(Fixed Mobile Convergence),指固网与移动网融合,是基于固定和无线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提供通信业务。
固网通常指的是Internet接入网络,如Wifi、Wimax和ASDL等;移动网通常指的是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如GSM网络和CDMA网络。
一般地,FMC也被称为IP网络和传统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
固定移动网络融合(FMC)是电信网络发展的趋势,通过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之间的融通、合作,实现全业务及融合业务的经营,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业务和连续的业务体验。
近年来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广泛用于办公区、通信热点地区、家庭等场合,通过引入支持GSM/CDMA/UMTS和WLAN接入方式的双模或多模用户终端设备,用户可以在有WLAN覆盖的地区,通过WLAN方式接入基站进行语音通信,当用户移出WLAN服务区后,又会漫游到移动蜂窝网络上进行语音通信,并且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无缝切换。
通常提到的FMC主要包括五种。
(1)多种业务捆绑融合。
在单一套餐里提供多种服务,往往伴随单一账单,以及相对于购买单独服务的整体折扣。
这种捆绑发展到更高阶段时,甚至可以带来其它与技术融合无关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好处。
(2)终端融合。
是指提供可以同时在移动网和固定网上使用的单一手机或其它设备。
OFDM技术介绍-原理、特点、发展、应用现状与前景秦连铭(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信息工程研究所 100083 )摘要:OFDM技术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最初用于军事通信,由于采用DFT实现多载波调制,同时LSI 的发展解决了IFFT/FFT的实现问题以及其他关键技术的突破,OFDM开始向诸多领域的实际应用转化,现在成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调制技术。
本文首先分析了OFDM的基本原理,并说明其技术优点和缺点,然后提及有关OFDM技术发展方面的一些信息。
现在,OFDM在许多领域取得成功应用,这里对有关无线局域网中的OFDM应用现状作了简要说明,对OFDM的应用前景也作了展望。
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OFDM);原理;特点;发展;应用中图分类号:TN911.3文献标识码:A1.引言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一种多载波数字通信技术,它由多载波调制(MCM)技术发展而来,其显著特点是其利用的各子载波均为相互正交的,而一般的MCM技术可以是更多的子载波划分方法,这种技术在有线通信中通常称为离散多音调制(DMT)。
OFDM 调制技术的出现为实现高效的抗干扰调制技术和提高频带利用率开辟了一条的新路径,它的应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首先应用于军事通信系统中,但因其设备结构复杂,限制了进一步发展。
20世纪70年代,人们提出了采用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实现多载波调制,使OFDM的实际应用成为可能。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解决了FFT的实现问题,随着DSP芯片技术的发展,格栅编码(TrellisCode)技术、软判决技术(SoftDecision)、信道自适应技术等的应用,OFDM技术开始从理论向实际应用转化。
20世纪90年代,OFDM开始被欧洲和澳大利亚应用于广播信道的宽带数据通信、数字音频广播(DAB)、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TV)和无线局域网(WLAN)等。
此外,还由于其具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和良好的抗多径干扰能力,也被看作第4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之一。
列举六种接入技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网络接入速度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不断涌现出各种接入技术。
本文将介绍六种常见的接入技术,分别是:DSL、光纤、卫星、无线局域网、蓝牙和移动网络。
一、DSL(数字用户线路)DSL是一种利用电信网络传输数字信号的技术。
它通过电话线路实现宽带接入,可以同时传输语音和数据。
DSL的优点在于成本较低且普及率高,但其缺点是传输距离有限,信号质量会随距离增加而下降。
二、光纤光纤是一种利用光信号传输数据的技术。
光纤具有传输速度快、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宽带接入和长距离传输。
光纤的缺点在于安装和维护成本较高。
三、卫星卫星接入是利用卫星进行通信的技术。
它可以覆盖广阔的地域,适用于偏远地区或无法接入其他网络的地方。
卫星接入的优点是覆盖范围广,但存在信号延迟高和天气影响等缺点。
四、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WLAN)是一种无线接入技术,可以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到互联网。
它具有灵活性高、安装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办公场所。
然而,WLAN的覆盖范围有限,信号强度会受到障碍物和干扰的影响。
五、蓝牙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蓝牙接入的优点在于便捷性和低功耗,适用于个人设备之间的连接。
但蓝牙的传输速度相对较慢,距离限制也较大。
六、移动网络移动网络是通过移动通信基站进行接入的技术,可以实现移动设备的互联网接入。
移动网络的优点在于覆盖范围广,适用于移动设备的接入。
然而,移动网络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相对有限,受到网络拥塞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
总结起来,不同的接入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DSL、光纤和卫星适用于固定接入,提供稳定的宽带连接;无线局域网和蓝牙适用于个人设备之间的连接,提供便捷的无线接入;移动网络适用于移动设备的接入,提供广阔的覆盖范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未来还会有更多新的接入技术出现,满足人们对网络的不断追求。
无线接入新热点技术分析陈洁摘要分别介绍了对目前无线接入领域的802.16、UWB和RFID等热点技术的原理、特点,分析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应用场合。
关键词无线接入802.16 UWB RFID1、前言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个人对数据通信需求的快速增长,全球通信产业技术的发展呈现三大趋势:无线化、宽带化和IP化。
互联网业务的发展推动了市场对宽带网络的需求,宽带用户数量在全球呈现出非常强势的增长态势。
在众多的宽带技术中,无线技术尤其是移动通信技术成为近年来通信技术市场的最大亮点,是构成未来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线通信技术满足了用户对在不同移动状态下获取网络信息的强烈需求,也符合当今社会人员流动性大、工作生活节奏紧张的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无线通信技术具有网络部署迅速便捷的特点,对于缺乏线缆资源的新兴运营商来说,无线通信技术是成功部署通信网络,迅速为用户提供语音和数据服务的最佳手段。
目前,以3.5GHz、5.8GHz和26GHz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为代表的固定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已经在我国得到应用。
与此同时,IEEE 802系列标准组已经制定或正在制定802.16和802.15等一系列无线通信标准,一些无线接入技术新热点纷纷涌现并成为业界继3G之后的又一关注重点,如802.16、UWB和RFID等。
2、802.16技术IEEE针对特定市场需求和应用模式提出了一系列不同层次的互补性无线标准,其中IEEE802.16标准是针对无线城域网应用而提出的。
IEEE 802.16标准又称为IEEE Wireless MAN空中接口标准,对工作于不同频带的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进行了规范。
由于它所规范的无线系统覆盖范围在千米量级,因此802.16系统主要应用于城域网。
根据使用频带低不同,802.16系统可分为应用于视距和非视距两种;根据是否支持移动特性,802.16标准又可分为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空中接口标准(802.16d)和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空中接口标准(802.16e)。
滨江学院宽带通信网络题目超宽带UWB技术院系滨江学院计算机系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0 一一年六月二十四日摘要首先简要介绍了超宽带(UWB) 的系统性能特点及UWB 的调制与多址接入技术,然后着重讨论了UWB的最新进展,包括: IEEE 802. 15. 3a UWB 多径信道模型,UWB 的多入多出(MIMO) 系统,UWB 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以及定位于低速无线个域网(LR - WPANs) 的802. 15. 4a 标准。
最后提出几个值得探索的研究方向,如:寻求一种新的适合分析非正弦窄脉冲的UWB 系统的无线通信理论等。
超宽带(UWB) 通信技术是近来研究的热点, 本文具体介绍了UWB 的概念及特点, 并简单介绍了它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UWB应用超短基带丰富的GHz级频谱,采用安全信令方法。
基于UWB的宽广频谱, UWB 限制在3.1 - 10.6 GHz和低于41 dB发射功率。
关键词:超宽带,脉冲无线电技术,调制与多址技术,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一前言当今世界已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时代,其中最为活跃和发展最快的当属无线网络和Internet,二者常被称为天地两大网。
Internet以光纤、电缆和电话线为传输媒质,把成千上万的计算机和智能终端连接成网,可传输数据、图像、话音(IP电话)等多媒体信息,目前正向以IPv6 为主要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NGI)发展。
无线用户要接入Internet,Internet用户希望在移动中享受Internet服务,只有这两大网络互相补充和发展,人们才会享受到更加便捷、业务多样、更高速率和个性化的宽带多媒体信息服务。
因此,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并投入巨资进行开发和研究。
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包括宽带移动通信技术和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
移动通信网大约3~5年发生一次大的变革,现已经历了第一代、第二代,目前发展到第三代(3G),3G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运行,第四代(4G)的标准和关键技术研究已全面展开。
网络接入方式一般常见分为三种接入方式,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接入--铜制双绞线,FTTB-LAN 接入,FTTHE接入。
整体上包括:无线接入技术,同轴电缆接入,铜线接入,光纤接入。
无线接入(wireless access)涉及到:卫星和微波等技术,满足移动用户的接入方式。
无线接入技术中的5G和6G网络将提供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
无线接入是指从交换节点到用户终端之间,部分或全部采用了无线手段。
典型的无线接入系统主要由控制器、操作维护中心、基站、固定用户单元和移动终端等几个部分组成。
同轴电缆接入(hybrid fiber/coax access network; HFC access network)输入传输带宽较大的介质,通过同轴电缆传输数据。
有限电视网(CATV)就是一种混合光纤同轴网络。
特别适合于那些网络传输速度较慢的地区。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接入网,是以光纤作为传输骨干,采用模拟传输技术,通过频分复用的方式传输模拟和数字信息的网络。
铜线接入(copper access technologies))主要是指使用电话线作为传输介质,长距离传输容易受到干扰,信号不完整或者失效。
铜线接入技术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双绞铜线上对上提供宽带数字化接入,实现非加感用户线对数字信号线路编码及二线双工数字传输的支持功能,达到提高传输容量和传输速率的目的。
光纤接入(Fiber Access))是目前传输速率最快的一种接入技术。
光纤具有非常高的传输速度,通常以Gbps甚至更高的速率进行数据传输。
它已经成为许多网络的主干传输介质,可以满足用户对高速宽带的需求。
光纤接入指的是终端用户通过光纤连接到局端设备。
根据光纤深入用户的程度的不同,光纤接入可以分为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光纤到楼),FTTP/FTTH(将光缆一直扩展到家庭或企业),FTTO,FTTC等。
1.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按通信距离分可以分为哪几类,并分别列举每一类都有哪些标准?答: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一般是指把高效率的无线技术应用于宽带接入网络中,以无线方式向用户提供宽带接入的技术。
根据覆盖范围将宽带无线接入划分为WPAN、WLAN、WMAN 和WWAN:?无线个域网WPAN(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10米之内;?无线城域网WMAN(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城域环境?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环境:?无线广域网WWAN(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广域环境无线局域网使用的是通过无线局域网的接入口连接到互联网的形式。
IEEE 划定的无线网络技术标准,按无线局域网络主要有802.11、802.11b 和802.11a 几类。
802.11无线局域网,使用2.4 GHz 频带,传送速率为1Mbps 或2 Mbps。
802.11b 无线局域网,使用 2.4 GHz 频带,传送速率为11 Mbps。
802.11a 无线局域网,使用5 GHz 频带,传送速率为54 Mbps。
802.11b 是目前在无线局域网中被最广泛使用的技术,802.11b 无线网络的架设容易而且费用不高。
2. 请列出ISM频段的特点以及三个子频段的划分。
答:请列出频段的特点以及三个子频段的划分。
ISM 频段在各国的规定不统一。
如在美国有三个频段902-928 MHz, 2400-2483.5 MHz und 5725-5850 MHz,而在欧洲900MHz 的频段则有部份用于GSM 通信。
此频段( 2.4~2.4835GHz)主要是开放给工业,科学、医学,三个主要机构使用,该频段是依据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所定义出来,属于Free License,并没有所谓使用授权的限制。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概述
王海燕
【期刊名称】《无线电技术与信息》
【年(卷),期】2004(000)011
【摘要】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代表了宽带接入技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不但建网开通快、维护简单、用户较密时成本低,而且改变了本地电信业务的传统观念,最适于新的电信竞争者开展有效的竞争。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一般包含无线个人域网(WPAN)、无线局域网(WIAN)、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广域网(WWAN)四个大类,它们共同组成宽带无线接入的网络架构。
【总页数】4页(P22-25)
【作者】王海燕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5.93
【相关文献】
1.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系列讲座之二——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J], 张勇;朱祥华
2.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系列讲座之三——IEEE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J], 张勇;朱祥华
3.3.5GHz固定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产品及市场概述 [J], 沈玉春
4.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概述 [J], 王海燕
5.家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探讨 [J], 利今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接入网技术》第一章一、填空1、电信网按网络功能分为交换网,传输网和(接入网)。
2、接入网按传输介质分为(有线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两类。
3、宽带有线接入网包括XDSL接入,(光纤接入),和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等。
4、一个完整的电信网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电信网的硬件一般包括(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终端设备和通信线路,是构成通信网的物理实体。
5、按传送的信息类型分类,电信网可分为(电话通信)网和(数据通信)网。
6、电信网的基本结构形式主要有(网型网),(星型网),(总线型网),(环型网),(树型网)等。
7、通信网按网络作用分为(传送网),(业务网),(支持网)。
二、选择1、接入网支持哪些业务(D )A.普通电话业务B.窄带ISDNC. ADSL专线业务D.网络所能提供的各种业务2、接入网完成的诸多功能,下列哪一项不在其中(D )。
A.交叉连接功能B.复用功能C.传输功能D.加密功能3、下列数据通信网络技术中,属于宽带接入网络技术的是(ACD )A、xDSLB、ISDNC、HFCD、ETHERNET第二章一、填空1、按照网络规模,计算机网络被划分成三个主要类型(LAN ),(MAN ),(WAN )。
2、宽带IP城域网采用分层的建网思路,这样可使网络结构清晰,各层功能实体之间的作用定位清楚,接口开放,标准。
根据网络规模不同,传统的宽带城域网可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3、目前计算机网络主要采用的是(TCP/IP )协议。
二、选择1、IP网常用设备包括网络交换机,接入服务器,光纤收发器和(A )A.路由器B.电话机C.传真机D.打印机2、关于以太网交换机,下面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D )A.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B.交换机的每个端口形成一个冲突域。
C.交换机支持多端口同时收发数据D.交换机是一种多端口中继器。
3、VLAN的优点包括(ABC )A、限制网络上的广播B、增强局域网的安全性C、增加了网络连接的灵活性D、提高了网络带宽三、判断1、计算机网络是将地理位置不同,且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互相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包括网络通信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