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备考学生有哪些问题?
1、论述类不懂,比对信息让人头大。 2、非连续性连不起来,没有整体感。 3、小说与散文读不懂,套路早就会了。 4、诗歌读不懂,读不懂题干,懂了全得分。 5、作文摸不到门路。 高考复习备考以生为本,就是“生本”语文。
论述类阅读
学习任务群1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3)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通 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纲 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 的重要观点和作者的价值取向。阅读与本书相 关的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 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本书的语言特点和 论述逻辑。
“三新”背景下 高三语文二轮备考策略
1
新时代、新课标、新高考
一、高考语文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近二年高考试题及2018考试说明变化) 二、这些变化背后的因素有哪些? (国家领导人、考试中心领导讲话) 三、课程标准背后的备考方向是什么?
四、“三新”背景下语文如何备考?
2017、2018高考语文有哪些变化?
【课程标准原文】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 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 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培养运用祖国语文文字的能力;同 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 理解文化多样性。(“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动向解读】语文是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新课程标准 要求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景中学习语文,所以2018年高 考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语文基础知识成语、语病、连贯 题放在了一个具体的、综合的情景之中考查,这是新课 程标准与新高考关系的一个证明。
【课程标准原文】阅读理论类文体,着重思考其思想的 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 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 系列的实施第2条) 【动向解读】针对论述类文本,“逻辑的严密”已通过 论证思路与论证方法实现,“语言的准确”已经通过第 1题、3题的信息筛选与推断来实现。但是缺少对观点科 学性的题型,缺少思想深刻性类的题目。而2015年山东 高考试题目第6题就是对主旨的考查,第8题就是对思想 深刻的考查。 具体题型为: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在读 懂原文的基础上理解其他文段) 这两种题型以前都曾考过,而且当年的评价都很高, 体现了国家对论述类阅读的真正目的,所以要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