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
- 格式:ppt
- 大小:237.50 KB
- 文档页数:11
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1-10课)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时间:1949年9月(2)地点:北平(3)会议的主要内容: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④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⑤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⑥采用公元纪年;⑦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二课最可爱的人1.抗美援朝概况(1)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2)军队: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3)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4)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
(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抗美援朝的意义:(1)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第三课土地改革1.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时间:1950年—1952年底3.土地改革重要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4.土地改革的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5.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八年级历史下册1课知识点八年级历史下册的第一课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该课的关键知识点。
一、大航海时代的背景
15世纪末期,欧洲处于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
那时,欧洲的经济逐渐恢复,商业也开始繁荣。
此外,新技术的发展和增强欧洲封建贵族的力量也导致了探险与发现的热潮。
二、大航海时代的标志
1492年,西班牙探险家哥伦布率领三艘船只横渡大西洋,并发现了新世界。
此外,大航海时代的标志还包括葡萄牙的“拓荒者”们开始探索非洲海岸,并通过航海路线进行贸易。
三、欧洲国家的探险与殖民
在大航海时代,欧洲各国的探险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其中,葡萄牙人通过开辟航线实现对印度洋的探险和贸易;西班牙人则
占领了南美洲和墨西哥。
四、大航海时代的意义
大航海时代对世界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使欧洲的崛起和全
球化趋势成为可能。
此外,它还促进了欧洲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交流,推动了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并造就了很多历史上杰出的探险
家和航海家。
五、大航海时代的启示
大航海时代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启示,例如,企业家精神和冒险
精神的重要性,重视科学技术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以及跨
文化交流和全球化对人类社会的重大意义等等。
六、结语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可以了解大航海时代的背景、标志、意义
及启示,深入理解欧洲崛起历史,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演变规律,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增强自己的历史意识和判断力。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盛况、西藏和平解放等史实。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概况和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开国大典具体史实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民革命的历程,认识到新中国成立的不易,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理想。
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教学流程】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情境引入同学们,新学期好!我们上学期结束了中国近代史的学习。
在你们的记忆中,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学生可能回答:屈辱史,血泪史,抗争史,探索史,老师加以肯定)是的,坚强的中国人民正是在屈辱中抗争,在血泪中摸索,在奋斗中前行,我们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新中国成立的情况。
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生:回顾民主革命历程,思考问题,回答展示,阅读“导入框”内容,明确学习内容。
自主探究指导学生做学案自主探究部分,标划知识点。
师:明确做题要求,指导学生根据要求自学课文并完成学案自主探究问题。
生:速读课文,完成自主题,勾画重点知识,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问题1】观察《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场》图片,结合教材,口述政协一师:出示图片,指导学生了解政协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
合作交流展示提高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
【问题2】出席会议代表的有哪些党派和团体?说明了什么?【问题3】本次会议有何内容?《共同纲领》的作用是什么?【问题4】国旗上有很多寓意,你能从国旗上看出哪些寓意?【问题5】假如你当时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请你向全国人民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概况(包括: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等。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2.了解开国大典时间及深远影响
3.掌握西藏和平解放时间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作用。
难点:认识开国大典的意义
三、授课过程
(1)展示学习目标
1.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2.了解开国大典的诗句及深远影响
3.掌握西藏和平的过程和意义
(2)出示自学指导
阅读课文P1——4的内容,大字部分细读,关注相关史事,找出下列问题,做好适当备注。
6分钟后期待你的精彩回答。
1.找出召开中国人民政协会议提的时间、意义分别是什么?
2.说说开国大典的时间?有何地位?
3.西藏和平解放时间及意义是什么?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学生认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了解自学情况,纠正不良学习习惯,进行二次备课等。
四、检测自学效果,教师点拨、更正、归纳、提升
方法:兵教兵,教师引导、归纳、拓展、提升
目标导学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
2.内容:
3.意义:
目标导学二:开国大典
时间:
意义:
目标导学三:西藏和平解放
时间:
意义:
五、背诵日日清
六、课堂作业。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案知识要素知识点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地点: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__________召开。
2.任务:讨论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3.内容(1)决定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__________________国家,实行______________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________,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________________。
②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___________的作用。
(2)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__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3)决定改北平为________,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_____________》为代国歌;以______________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4)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_____________。
4.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制度。
知识点2开国大典1.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
2.概况:毛泽东宣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立,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随后,举行盛大的阅兵式。
3.意义(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__。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真正成为_______________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________和________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