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场金矿田矿床成因_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及H_O同位素的约束_夏锐
- 格式:pdf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19
青海德合龙洼金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傅晓明;息朝庄
【期刊名称】《地质找矿论丛》
【年(卷),期】2010(025)002
【摘要】通过对青海德合龙洼金铜矿床矿石稀土元素、微量元素、铅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稀土总量(ΣREE)为14.22×10-6~176.54×10-6;LREE/HREE为2.37~12.19,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大部分具有正铕异常;微量元素中Ba,Sr,Ti亏损,低场强元素含量较低,高场强元素Sc,Th,U,Zr,Hf,Nb,Ta中,Zr的质量分数最高,亲铁元素中V强烈富集;硫同位素δ(34S)=+2.2×10-3~+7.0×10-3,平均值为
+4.98×10-3,均一化程度较高;铅同位素的数据点主要分布于上地壳铅和造山带铅之间;认为德合龙洼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壳幔混合源.
【总页数】6页(P124-128,140)
【作者】傅晓明;息朝庄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长沙,410083;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长沙,410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3;P618.51
【相关文献】
1.青海德合龙洼铜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J], 傅晓明;戴塔根
2.青海德合龙洼铜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J], 刘旭;戴塔根;姜克林;息朝庄;刘悟
辉;谢剑峰
3.青海德合龙洼铜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J], 甘长福;甘尕莲;赵生龙
4.山东沂南金场矽卡岩型金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J], 邱检生;王德滋;任启江
5.青海同仁德合龙洼铜金矿床石英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J], 康亚龙;刘继顺;曹勇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海抗得弄舍重晶石型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何财福【摘要】抗得弄舍重晶石型金多金属矿床为近几年在东昆仑成矿带东段新发现的典型的热水喷流沉积型金多金属矿床,目前该矿床金矿和铅锌矿的规模均已达大型以上,矿床的发现对东昆仑成矿带东段的找矿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该矿床以典型的热水沉积岩重晶石含金矿为特点,矿床受地层岩性和同生断裂构造双重控制,矿化与蚀变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带特征。
研究表明硫化物中的铅主要来自地幔,硫来自海水或者海相硫酸盐。
指出成矿作用经历了早期喷流沉积成矿期,主要在中低温条件下形成铅锌硫化物矿;晚期热水沉积成矿期,主要在低温条件下形成重晶石和金矿;后期热液及构造活动对矿床有了进一步的富集和改造。
%Kangdenongshe barite-type Au polymetallic deposit is a typical hydrothermal sedimentation-exhala-tion Au polymetallic deposit which is discovered in the eastern Kunlun metallogenic zone in recent years.By now the gold deposits and lead-zinc deposits in this deposit are ultra-large scale deposits and their potentials bring vigor and vitality to the prospecting of eastern Kunlun metallogenic zone.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typical hydrothermal sedimentation barite-type Au deposit,the deposit is controlled simultaneously by strata lithological character and contemporaneous faulted structure,and the mineralization and alteration have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zoning.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lead in sulfide comes from mantle,while sulfur comes from marine water or marine sulfate.It is argued that the miner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depos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in early stage,lead and zinc sulfideores are formed under low-medium tem-perature;in the later hydrothermal sedimentary mineralization stage,barite and gold ores are formed under low temperature;and in the last stage,the deposit is further concentrated and reformed by hydrothermal and tectonic activities.【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10页(P399-408)【关键词】重晶石型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抗得弄舍;青海【作者】何财福【作者单位】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青海西宁 81000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P618.41 区域地质背景抗得弄舍金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东段南坡,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位于青藏北特提斯华力西—印支造山系、兴海华力西、早印支复合造山亚带南西端,与东昆仑雪山峰—布尔汗布达造山亚带东端相毗邻(图1)。
青海省大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李琳业;俞长捷;戴梅芳;薛万文
【期刊名称】《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9(027)001
【摘要】阐述了青海省大场金矿区地质特征(包括区域背景、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等);其赋存于厚度巨大的三叠纪浅海相陆源碎屑沉积岩中,金矿体受断裂构造蚀变破碎带的严格控制.探讨了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区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并研究了成矿模式,分析了找矿远景.
【总页数】9页(P11-19)
【作者】李琳业;俞长捷;戴梅芳;薛万文
【作者单位】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西宁,810012;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西宁,810012;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西宁,810012;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西
宁,81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
【相关文献】
1.广东高要市某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远景分析 [J], 彭书良
2.青海沙丘沟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J], 马志全;马文君;马海云;马延宗
3.青海大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探讨 [J], 张随波
4.青海沙丘沟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J], 马志全; 马文君; 马海云; 马
延宗
5.湘西江东湾锑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深部找矿远景分析 [J], 崔立峰;吴永胜;陈明辉;张建国;尹大改;鲍振襄;包觉敏;蔡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5卷第6期 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 V o l.5,N o.6 1996年12月 GEOLO G I CAL EXPLO RATI O N FO R NON2FERROUS M ETALS D ec.,1996青海索拉沟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史长义 沈夏初(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 廊坊 102849)余正华(青海省地球化学勘查院 西宁 810008)摘 要 本文论述了青海省索拉沟铜多金属矿床地表岩石地球化学和钻孔原生晕的特征。
采用新的方法计算并制作了多元素综合异常图和比值异常图用于评价原生异常。
经过综合研究对比,建立了索拉沟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模型,并对矿床的外围进行了找矿预测。
关键词 多金属矿带 矿床找矿模型 地球化学 青海①青海省鄂拉山成矿带已有著名的赛什塘22铜峪沟铜多金属矿、日多龙多金属矿、日龙沟锡多金属矿,素拉沟铜多金属矿是最近找到的一中型矿床,其普查阶段的钻探工作基本上集中在已知矿区,外围的找矿远景尚待评价和查证。
因此,以索拉沟已知矿区及其外围地表和钻孔岩石地球化学测量①为基础,建立该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对于指导矿区内找矿和矿区外围的找矿远景评价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鄂拉山多金属成矿带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鄂拉山地区位于东昆仑华力西地槽褶皱带东端,东侧与西秦岭印支地槽褶皱带毗邻。
出露地层除第四系外以三叠系为主,其次为下元古界和下二叠统。
下二叠统为一套浅变质海相碎屑岩。
这套地层与区内成矿作用关系密切,赛什塘、铜峪沟、日龙沟三个矿床均赋存于下二叠统中。
中三叠统主要为砂板岩夹灰岩、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上三叠统以陆相中酸性火山岩为主。
中上三叠统是索拉沟矿区的主要地层。
断裂构造以北北西向的鄂拉山断裂带为主体。
该断裂带具有长期活动的特征。
侵入岩沿鄂拉山断裂带大量出露,总体上构成一条NNW向的构造-岩浆岩带,控制着本区的成矿作用。
侵入岩从加里东期到燕山期都有,但以印支期为主。
第26卷第4期2018年8月Vol.26No.4Aug.,2018Gold Science andTechnology423初论青海省金矿成矿系列潘彤1,王福德2*1.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青海西宁810001;2.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西宁810001摘要:青海省金矿资源丰富。
在青海省矿产资源潜力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青海省金矿成矿特征、金矿类型、控矿条件和时空分布进行分析,总结了青海省金矿成矿规律。
将青海省金矿成矿划分为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晚中生代和新生代5个成矿期,并总结了各成矿期金矿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主要成矿带上有代表性的金矿特征,首次建立了青海省金矿成矿系列,提出了青海省金矿今后找矿勘查部署建议。
关键词:金矿;成矿背景;金矿类型;成矿时代;成矿系列;青海省中图分类号:P618.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518(2018)04-0423-08DOI:10.11872/j.issn.1005-2518.2018.04.423引用格式:PAN Tong,WANG Fude.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Minerogentic Series of Gold Deposits in Qinghai Province[J].Go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8,26(4):423-430.潘彤,王福德.初论青海省金矿成矿系列[J].黄金科学技术,2018,26(4):423-430.青海省金矿开采历史悠久,各类型金矿产地不断被发现,是我国矿产资源大省,找矿潜力巨大。
金矿是青海省的优势矿种,勘查工作总体上经历了2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之前,以砂金勘查为主;20世纪90年代之后,以岩金勘查为主,特别是自2008年青海省实施“358”地质找矿工程以来,青海省地质找矿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论是新发现的岩金矿种类还是新增资源量均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84第29卷第2期2021年4月Vol.29No.2Apr.,2021Gold Science andTechnology胶东夏甸金矿床成因: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证据李逸凡1,2,李洪奎3*,韩学林3,耿科3,张玉波3,陈国栋31.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山东青岛266510;2.潍坊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山东潍坊261061;3.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自然资源部金矿成矿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金属矿产成矿地质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3摘要:为探讨夏甸金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和来源,对该金矿-740~-820m 中段Ⅶ号矿体金矿石样品进行包裹体和S 、H 、O 稳定同位素测定。
夏甸金矿包裹体类型以富液体包裹体为主,其次为富气体包裹体和H 2O-CO 2三相包裹体,气液相比一般为10%~15%,V CO 2→L CO 2和L CO 2→L H 2O 相态占比较少;均一温度为72~342℃,主要集中在140~280℃之间,峰值为200℃;盐度[w (NaCl )]为0.5%~15.0%,主要集中在1.0%~7.0%之间;压力为61~541MPa ,平均压力为321.5MPa ;Ⅱ、Ⅲ成矿阶段的数据表明,夏甸金矿成矿温度、盐度和压力随着成矿阶段的推进而逐渐降低。
包裹体物质成分主要为CO 2、H 2O 和CH 4,δD H 2O 平均值为-56.45‰,δO H 2O 平均值为11.67‰,变化范围窄,黄铁矿δ34S V-CDT 值变化范围为+6‰~+8.1‰,平均值为+7.04‰。
富CO 2包裹体、纯CO 2包裹体和CO 2-H 2O 包裹体是夏甸金矿床在主成矿期捕获的主要包裹体类型,而H 2O 溶液包裹体则主要出现在成矿晚期阶段,其成矿流体表现为温度中等、H 2O-CO 2-NaCl 的较低盐度体系,并经历了流体相分离作用。
H 、O 同位素特征表明主成矿期流体主要来自于壳源型花岗岩岩浆水,并有大气降水的加入,S 同位素则指示硫源主要来自于胶东结晶基底岩系。
青海东昆仑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探讨本文对青海东昆仑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流体包裹体成分特征、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及密度及成矿流体性质演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对采矿具有较强的意义和价值。
标签:青海东昆仑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演化金属矿床的形成过程与流体的作用密切相关,流体控制着金属从原岩的活化、矿质的运移和金属的沉淀,因此弄清成矿过程中流体的化学成分和物理化学条件的演化对于矿床成因的确定十分重要。
矿石中的流体包裹体可提供成矿流体的温度和压力、成矿流体的成分组成等信息,是矿床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
1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所测包裹体全部为原生包裹体,在镜下可见包裹体形态主要为椭圆状、长条状及不规则状。
依据包裹体成分和室温下的相态主要分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含NaCl子矿物三相包裹体。
此外偶见少量纯液相包裹体和含黄铁矿或其他未鉴定矿物的三相包裹体。
(1)气液两相包裹体:以椭圆形、长条状及不规则形状为主,常温下由H2O+NaCl液相和H2O气相组成,液相占主要组分。
气液比小于50%,多数在15%~40%。
包裹体大小为2μm~8μm,多数为4μm。
加热后均一为液相。
该类型包裹体为矿区主要的包裹体类型,占测试总量的80%以上。
(2)含NaCl子矿物三相包裹体:由气相、液相和一个NaCl晶体组成,多数子矿物晶体体积小于气相,呈透明立方体形态,晶形较好。
按形态分为规则和不规则两类,前者多为椭圆形,后者为不规则的多边形、三角形等形态。
大小为4μm~12μm,多数为6μm。
对其升温,气泡多数较子矿物先消失,均一为液态。
(3)纯液相包裹体:由液相单一组成,形态为椭圆形及不规则形状,大小为4~6μm。
该类包裹体较少,由于相态单一,不具备可测试性。
2流体包裹体成分特征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流体体系为NaCl-H2O体系。
为了研究该区成矿流体成分和探讨成矿流体来源,项目组对含矿石英脉中的包裹体单个包裹体成分经行了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研究。
2014年12月December2014岩 矿 测 试ROCKANDMINERALANALYSISVol.33,No.6900~907收稿日期:2014-05-05;修回日期:2014-11-06;接受日期:2014-11-15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项目“青海都兰—同德—甘德金多金属矿产调查评价”(1212011220665)作者简介:李文良,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金矿地质研究。
E mail:wjliwenliang@sina.com。
通讯作者:夏锐,博士研究生,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
E mail:xiaruiren@126.com。
文章编号:02545357(2014)06090008DOI:10.15898/j.cnki.11-2131/td.2014.06.022应用辉钼矿Re-Os定年技术研究青海什多龙矽卡岩型钼铅锌矿床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李文良1,夏 锐1,2,卿 敏1,李 超3,张 栋1,孙 昊1,路英川1,刘 鹏1,周奥博1(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地质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3.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37)摘要:青海什多龙矽卡岩型Mo-Pb-Zn矿床位于鄂拉山多金属成矿带,该矿床成矿时代制约了成矿过程、动力学背景的探讨。
前人通过对矿区及外围岩体的K-Ar法间接取得了188~208Ma和368Ma的数据,由于分析测试手段限制,时间跨度较大,对于成岩成矿时代的厘定尚缺乏精确的同位素年龄数据。
本文采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测定该矿床的成矿时代,为矿床模型的建立和反演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分析结果显示,6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的变化范围小,集中在234.2~240.1Ma之间,加权平均年龄值为(236.2±2.1)Ma,与等时线回归计算得到的年龄值(233.4±9.6)Ma在误差范围内相吻合,表明成矿时代为(236.2±2.1)Ma。
青海祁连县大柳沟金矿控矿条件分析本文对青海祁连县大柳沟金矿地层对成矿控制作用、构造对成矿控制作用、矿床成矿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具有较强的意义和价值。
[關键词]青海大柳沟金矿成矿控制作用成矿作用成矿模式青海祁连县大柳沟金矿位于青海省祁连县扎麻什乡大柳沟上游,处于祁连山褶皱系、北祁连加里东优地槽褶皱带、托莱山复向斜的北翼。
1地层对成矿控制作用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二叠统大关山群上岩组、下三叠统隆务河群下岩组。
大关山群地层岩性为一套碳酸盐岩一碎屑岩组合,以细粒长石石英砂岩、泥质板岩夹砂岩、硅化大理岩等为主。
地层不同岩性中Au含量远较地壳丰度为高,在构造片理化带及热液蚀变区其金含量尤其增高,一定程度表明研究区地层有利于金矿的形成。
2构造对成矿控制作用一般而言,金属矿床的成矿系统能否最终形成矿床以及成矿系统在哪里发育,受一系列局部因素的控制。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具有多样性,首先它是矿质运移、聚集、贮存的通道和空间条件,因而直接控制着矿床和矿体的空间分布和定位;其次,级别较高的区域性构造常表现为对成岩成矿事件的宏观控制;再次它使成矿物质活化迁移;最后它为成矿提供赋存空间。
在各类型构造中,断裂无疑与成矿的关系十分密切,它是矿液运移以及赋存沉淀的主要场所。
一方面由于断裂的产生,形成低压区,矿液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向低压区聚集.另一方面,成矿流体本身又具有一定的能量,其在构造应力或热动力的驱使下,具矢量特征,当这种具矢量的流体沿一定方向运移时,便对运移通道产生压裂作用,即热液致裂。
如果这种具矢量的流体沿封闭的断裂或裂隙运移,便对断裂或裂隙壁产生强压,使之张裂成具一定空间和一定宽度的裂缝,成为容矿空间。
通过对大柳沟金矿矿区地质特征总结研究,可知矿区断裂构造发育,多形成于华力西末期一印支期,主要断裂均产于下二叠统和下三叠统地层中,总体展布方向北西~南东,在此基础上叠加北东向断裂,形成复杂的构造格局。
主要的断裂构造(北西向断裂及北东向断裂)均为深大断裂,在主断裂面两侧发育次级断裂。
青海同德地区谷芒金钨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张天继;张文峰;丛殿阁;任二峰;张占武【摘要】谷芒金钨矿是西秦岭西段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矿点,位于同德-泽库印支期多金属成矿带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结合区内地质找矿工作成果,在系统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找矿前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矿床出露于兴海-泽库弧后前陆盆地内花岗闪长岩与碎屑岩内接触带上;矿体严格受北西向、北东向断层控制;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构造蚀变带中,钨矿体则赋存于花岗闪长岩石英脉发育区;金矿成因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钨矿成因类型为高温热液裂隙充填型;对比分析认为,同德谷芒金钨矿与加吾金钨矿成矿均位于三叠系沉积地层与中酸性岩体接触部位,并受断裂破碎带严格控制,符合石英脉型钨矿\"五层楼\"成矿模型,深部具有寻找隐伏钨钼矿床的潜力;该区金矿床中金元素来源于广布的下-中三叠统含Au沉积建造,印支晚期中-酸性岩浆的侵入活动带来部分成矿物质并为地层中Au的活化、迁移、富集提供了热源和驱动力,成矿条件优越,具有寻找金矿的潜力.【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9(028)0z1【总页数】5页(P130-134)【关键词】谷芒金钨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前景【作者】张天继;张文峰;丛殿阁;任二峰;张占武【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青海西宁 810016;陕西地矿区研院有限公司,陕西咸阳 712000;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青海西宁 810016;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 810016;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青海西宁 810016;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 810016;陕西地矿区研院有限公司,陕西咸阳 7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P618.67青海同德地区谷芒金钨矿是近年来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在西秦岭造山带西段同德-泽库成矿带新发现的一处矿点。
大场地区金矿成因类型及成矿潜力分析
包存义;许国武;李玉春;高永旺
【期刊名称】《青海国土经略》
【年(卷),期】2003(000)003
【摘要】大场金矿产于古特提斯洋陆缘盆地三叠纪浅海一半深海相泥砂质复理石建造中,该区不同比例尺的地球化学异常重现性好,且比例尺越大异常强度越大,已发现的金矿体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大,与土壤异常的高值区基本吻合,沿走向延伸稳定,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地球化学特征、围岩蚀变均显示了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特点.通过对该区已掌握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该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具有寻找大型至特大型金矿床的潜力.
【总页数】6页(P17-22)
【作者】包存义;许国武;李玉春;高永旺
【作者单位】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西宁,810012;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西宁,810012;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西宁,810012;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西宁,81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1
【相关文献】
1.陕西凤县红唐地区金矿点地质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 [J], 高虔;石锋;赵国富;黄娅娅;杨建鹏
2.青海省玉树州大场金矿成矿潜力浅析 [J], 张艳妮;王操
3.青海省大场地区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成因探讨 [J], 王维;童海奎;郭世珍;马秀兰;苏生顺
4.青海大场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分析 [J], 王碧青
5.赞比亚中部省蒙布瓦姆桑特瓦地区铜金矿成矿潜力分析 [J], 张仁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海大场金矿田矿床成因: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及H-O同位素的约束*夏锐1,2邓军1卿敏2王长明1李文良2XIA Rui1,2,DENG Jun1,QING Min2,WANG ChangMing1and LI WenLiang2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2.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廊坊065000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100083,China2.Gold Geological Institute of CAPF,Langfang065000,China2012-10-22收稿,2013-01-14改回.Xia R,Deng J,Qing M,Wang CM and Li WL.2013.The genesis of the Dachang gold ore field in Qinghai Province:Constraints on fluid inclusion geochemistry and H-O isotopes.Acta Petrologica Sinica,29(4):1358-1376Abstract The Dachang gold ore field,one of the super large ore field in the Sichuan-Shanxi-Gansu boundary region,is located in the Kekexili-Songpanganze in Late Palaeozoic-Mesozoic turbidite basin and fold and fault belt.It is controlled by an NW-trending structural and altered belt,and hosted in the Triassic carbonaceous sandstone-slate of flysch deposition.The main ore minerals are pyrite,arsenopyrite and stibnite,and gangue minerals are quartz,feldspar and calcite.The gold occurred as grained gold. Microthermometric measurements show that auriferous quartz veins in the Dachang gold ore field have three types of fluid inclusions:NaCl-H2O inclusions(type W);CO2brine inclusions(type C)and pure gaseous inclusions(type PC).The salinity values of NaCl-H2O inclusions have a peak of2% 5%NaCleqv,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values with a peak of180 200ħand metallogenicdepths are7.9 12.3km.The pure gaseous inclusions are dominanted by N2,CO2,O2,H2O,with minor H2S.Liquid phasecomposition are Ca2+,Na+,Li+,K+and SO42-,Cl-,NO3-,F-,with minor Mg2+.They suggest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s of the Dachang gold ore field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salinity,low to moderat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H-O isotopes analyses show thatδD=-62ɢ -106ɢ,δ18O H2O =3.1ɢ 10.5ɢ,indicating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s are composed mainly of devolatilization oforganic matter,with meteoric water.Geological and fluild features and metallogenic mechanism suggest that the Dachang gold ore field may be Carlin-like gold deposit.Key words Carlin-like gold deposit;Fluid inclusion;H-O isotopes;Dachang gold ore field;Qinghai摘要青海大场金矿田位于可可西里-巴颜喀拉晚古生代-中生代浊积盆地褶断带内,是川陕甘交接地区的一个超大型矿田。
矿床受NW向构造破碎蚀变带控制,赋矿围岩为三叠系炭质砂板岩,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和辉锑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和方解石。
金的赋存状态以微细粒金为主。
大场金矿田矿石中流体包裹体主要为盐水溶液包裹体(W型)、少量的含CO2包裹体(C型)和富CO2包裹体(PC型)组成。
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180 200ħ)、低盐度(2% 5%NaCleqv)、成矿深度为7.9 12.3km的特征。
气、液相成分测定显示气相成分以N2、CO2、O2、H2O为主;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以Ca2+、Na+、Li+、K+为主,阴离子以富SO42-、Cl-、NO3-、F-为特点,成矿流体属Ca2++Na++SO42-型,有机碳参与了流体成矿作用。
氢氧同位素组成分别为δD=-62ɢ -106ɢ,δ18O H2O=3.1ɢ 10.5ɢ,说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建造水,也有岩浆流体的加入。
根据大场金矿田成矿地质背景、流体特征及演化和成矿的构造背景和机制,本文首次提出大场金矿为类卡林型金矿,为研究该区金矿成矿作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类卡林型金矿;流体包裹体;H-O同位素;大场金矿田;青海中图法分类号P618.511000-0569/2013/029(04)-1358-76Acta Petrologica Sinica岩石学报*本文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421008)、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科研项目(20111141501)和武警黄金指挥部专项基金项目(HJ12-03)联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夏锐,男,1988年出生,硕士生,助理工程师,现主要从事金矿地质研究工作,E-mail:xiaruiren@126.com.青海大场金矿田属北巴颜喀拉成矿带金矿矿集区之一,是矿集区内一超大型金矿田。
矿田内已发现多个大、中型金矿床和矿化点,如大场、扎家同哪、加给龙洼、稍日哦、大东沟、扎拉依(胡正国等,1998;张昆宏,2010;赵俊伟等,2007)等。
2011年,研究区新增金资源量40t,总资源量达到220t。
前人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大场金矿床(张德全等,2001,2007;丰成友等,2003,2004a,b;赵财胜等,2005;韩英善等,2006;赵俊伟等,2007),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认识,但是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尤其是矿床成因存在较大的争议。
大部分学者根据矿床产出的构造背景认为其属于造山型金矿床(丰成友等,2003,2004a;赵财胜等,2005;张德全等,2001,2005,2007;丁清峰等,2010),另外一些学者根据矿石中的金赋存状态,认为其类型为卡林型金矿(韩英善等,2006;Inter-Citic Mineral Inc,2003①)。
故本文拟通过矿田尺度对青海大场金矿田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和H-O同位素研究,揭示导致大规模金富集的成矿流体组成、来源及其演化,进而探讨成矿元素的淀积机理,讨论矿床的成因类型,为深入认识该矿田的成矿机制和分布规律提供依据。
1区域地质大场金矿田大地构造位于可可西里-巴颜喀拉晚古生代-中生代浊积盆地褶断带内(图1a)(李荣社等,2008;陈守建等,2011),是川陕甘“金三角”地区在扬子陆块周边的一个超大型矿田(欧阳玉飞等,2011;丁清峰等,2010)。
区域地层主要有二叠系布青山群马尔争组变砂岩(P1m1)和灰岩(P1m2)、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变砂岩夹板岩(TB1)和板岩夹变砂岩(TB2)、第三系、第四系陆相河湖沉积物。
其中,二叠-三叠系主要为海相沉积,比较连续,尤以海相三叠系最具特色,著名的巴颜喀拉山群横贯全区,分布广泛,厚度巨大(>6160m)(陈守建等,2011),也是区域内最主要的赋矿地层。
区域岩浆活动较弱,岩浆岩分布零星,以晚印支期中酸性钙碱性系列、I型花岗岩最为发育,侵入年龄为:SHRIMP U-Pb年龄218 197Ma,锆石207Pb/206Pb年龄216 221Ma,锆石U-Pb年龄228Ma(沙淑清等,2007;陈文和Arnaud,1997;陈守建等,2011),与巴颜喀拉俯冲、碰撞造山的构造岩浆事件发生时间(243 223Ma)相一致(陈文和Arnaud,1997;李海兵等,2001;许志琴等,2012),也与川陕甘“金三角”地区卡林-类卡林金矿成矿省成矿时间(220 100Ma)相吻合(陈衍景等,2004a;李晶等,2007)。
火山岩主要赋存于二叠系、三叠系中,多为钠质型钙碱性系列,显示活动大陆边缘(或岛弧)构造环境(陈守建等,2011),其构造背景与分布于大陆边缘地区的美国卡林型金矿床相似(Kerrich et al.,2000;陈衍景等,2004b)。
虽然岩浆活动微弱,但地球物理资料显示深部有隐伏岩体存在(孙丰月,2003②)。
大场金矿矿石中绢云母40Ar-39Ar法年龄测定成矿年龄218.6ʃ3.2Ma(张德全等,2005)和含金石英脉Pb-Pb年龄187Ma(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11③),显示大场金矿田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巴颜喀拉的构造演化有密切关系,这与我国滇黔桂卡林型矿集区的成矿时代与地质演化相似(刘学飞等,2008)。
大场金矿田位于北巴颜喀拉构造带(图1)。
褶皱构造以印支期变形为主,断裂构造依其展布方向可分为北西西向和北东向两组,以北西西向断裂为主(昆南断裂、甘德-玛多断裂、玛多断裂、玛多南断裂),该断裂形成早,规模大,具多期复合的特点,性质为北倾深大逆断层,具有明显的控岩、控矿作用;北东向断裂多属平移断层,形成时间晚,规模大小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