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讲义共45页
- 格式:ppt
- 大小:5.42 MB
- 文档页数:45
第一节中国人民银行法概述一、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制定(一)立法目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1条:为了确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明确其职责,保证国家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维护金融稳定,制定本法。
(二)立法时间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决定》修正。
(三)主要内容共8章53条(原51条)。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地位和职责(一)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地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条: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4条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主要有十三个方面。
1.发布与履行其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2.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3.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4.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5.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6.监督管理黄金市场;7.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8.经理国库;9.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10.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11.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12.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1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节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机构一、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中国人民银行设行长一人,副行长若干人。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任免。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由国务院总理任免。
中国人民银行实行行长负责制。
行长是我国中央银行的最高行政领导人,行长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主持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享有对内管理和执行银行内部事务、对外代表银行的权力。
第一节人民银行法概论•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1694年—英格兰银行\1924年—中央银行广东\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机构—中央\政策性\商业\合作\涉外及其分支非银行金融机构—城(农)信社.邮政储蓄\保险\证券\信托.财务.期货.等银行法和中央银行法人行法的立法目的及内容•立法目的—确立地位和职责\保证货币政策的科学.权威性\建立央行宏观调控体系\加强监管•内容—总则\组织机构\人民币\业务\监管\财会\责任\附则第二节人行的地位和职责•央行的性质—发行银行:现钞发行机构--银行:存款准备金\票据清算\最终贷款人--\政府的银行:政策\经理国库等人行的性质和地位—央行--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相对独立--国家全资,国有三人行的职能和职责•职能—服务\调控\监管•职责—11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发行.管理人民币\审批监管金融机构\监管金融市场\发布命令.规章\外汇.黄金储备\国库\支付.清算运行\统.调.分.测\国际活动\其他第三节人行组织机构•分类—1.决策权与执行权于一身:英美•2.央行内分设决策\执行机构: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行长负责制•3.央行内分设决策\执行\监督:法比瑞二人行领导和管理体制•1.总行—行长:总理提名\人大(常委)决定\主席任免副行长:总理任免•设货币政策委员会—国务院各职能部门领导组成•总行—北京\12司\5局\印钞公司.2中心•2.分支机构—总行派出机构.统一领导管理\9个分行:津沈沪南济武广成西三货币政策委员会•地位—世界:央行或国家的决策机构•中国—咨询机构,非决策机构•职责—讨论建议1.货币政策制定调整 2.货币控制目标 3.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4.重要措施 5.货币与其他政策的协调•组成—11人:人行3.发展委1.经委1.财政1.外汇局长1.证监委主席1.商行长2.专家1三货币政策委员会•当然委员—人行\外汇\证监“一哥”•组织—人行长任主席.主席指定1副主席.设秘书处•委员任职条件—首长委员:65岁以下.正副领导专家委员:研究10年以上•任期—商行长\专家2年.其他无限•权利—了解\发表意见\提议案.表决货币政策委员会•工作程序—会议形式:例会每季度第一月中旬; 临会1/3委员\ 会议准备:10天前送议题,开会时提供最新数据及技术分析•会议—2/3委员出席•议案—会议纪要形式•建议书—出席人数的2/3通过,供国务院参考第四节人行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央行实现目标,用控制\调节货币的供应量\信用量的方针.措施总称•手段—调节流通货币总量,间接影响总供给•分类—时间性:长.中.短\调控措施:信贷.利率.外汇\作用:紧缩.扩张.中性•政策构成要素:目标.工具.传导监控机制货币政策的目标1,最终目标—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发展2,中期目标—指标: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三货币政策工具1,一般性—法定存款准备金8%\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有价证券—政府债券,国债,外汇.\再贷款:仅限于商行\基准利率2,特殊性—信用直接控制工具: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选择性控制工具:不动产,证券,消费信用3,其他—借贷计划,利率管理,优惠利率,道义劝告第五节货币发行与信用调控1,货币制度—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2,货币制度—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纸币为本位币3,货币法—关于货币发行.流通.管理的法4,货币法体系—本币\外汇\金银二人民币发行和管理1,地位—唯一合法货币,无限清偿能力,不拒.2,发行—人行向流通领域投放现金的行为3,流通形式—银行券:钞票\存款通货:增减贷款实现货币增减4,分类—性质:经济(正常).财政\发行权独占:集中.分散5,发行权—国务院, 发行机关—人行总行二人民币的发行1,发行库—人行保管国家发行基金的金库,是办理货币发行的具体机构.\总-分-中心-支4级\主任由同级人行行长兼任2,发行基金—国家存放在发行库的货币,国家适应市场需要的货币准备基金.\来源:新印,回笼3,货币回笼—出库:基金拨给业务库\投放:业务库向社会付出现金\回笼:业务库将现金交发行库二人民币的管理1,出纳管理—货币从商行出纳部门回到人行.出纳部门是货币流通的总枢纽.2,法定货币专有权—严禁代币券3,图案专用权4,--反假5,残币兑换—1/5以下全额\1/5-1/2半额6,出入境—可带6000元人民币三现金管理制度1,主体—管理主体:人行\开户行\开户单位2,现金使用范围—收入,劳保费,奖金,向个人收购的价款,差旅费,零星支出3,超额部分—支票或银行本票支付4,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同等待遇5,库存现金规定—开户行核算3-5日零星开支限额\现金收入需当日送存\不得坐支\完善现金帐目四信用调控制度1,商行创造派生存款货币能力2,央行的信用调控—控制商行的存款货币创造活动,调节货币供应量.第六节人行的业务和活动原则1,业务范围—10发行\经理国库\开立帐户\再贴现\贷款\买卖国债\外汇黄金储备\代理国债\组织清算\国际金融2,负债业务—资金来源的业务货币发行\经理国库\存款准备金\清算资金\其他3,资产业务—再贴现\再贷款\黄金外汇储备\证券\其他五人行业务1,禁止业务—不得对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政府债券\不得向地方政府贷款\不得向非银行贷款\不得向金融机构帐户透支\不提供担保2,业务活动原则—不追逐利润\不从事普通银行业务,\服务与管理相结合\相对独立第七节金融监管1,监管体制—特点:以央行监管为主,内外结合,一般与专门监督相结合.2,监管内容—全面监管,包括:银行,信托,其他金融机构3,监管权—规章命令发布权\审批权\信息获得权\稽核权\行政处罚权4,监管内容—1,对金融机构; 2,对金融业务.措施:1,预防性; 2,保护性监管五对商行.其他金融机构监管1,对商行监管—1,设立审批; 2,检查和监管2,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类似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