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画前期角色造型设定--文献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5
动画创作中角色形象的塑造论文动画创作中角色形象的塑造论文【摘要】在一部动画片中,角色造型的设计与塑造是创作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如同影视片当中的演员一样重要,它担负着演绎故事、展示空间、形象表演、揭示主题等任务,具有独特的性格魅力的角色是构成动画片整体风格的重要元素,本文通过近九年的动画教学与创作总结出角色形象塑造的几个关键点,方便于以后的交流与学习。
【关键词】动画角色;造型设计;角色形象塑造无论是商业动画还是艺术类动画短片的创作,角色是影片中必不可少的视觉元素,它的出现对于整部剧情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创作中角色的塑造能更为有利的将剧本中故事内容更好的体现出来,由此可见角色的形象塑造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部成功的动画片想要打动观众不能单单依靠故事的情内容节,同时还需要要塑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形象。
众所周知的《唐老鸭与米老鼠》这部经典的动画片及动画形象到如今也能深刻的印在每个人的印象里,原因就在于这部动画片剧本的选择出现的这两种角色形象,再加上角色的夸张表演等一系列的塑造,才使得这部动画片家喻户晓。
其创作者就是运用了动画中的各种表现手法来塑造角色的形象与性格,使之具有独特的行为、语言以及鲜明的个性,从而在观众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由此可见,角色形象是一部动画作品的支柱,形象的塑造则直观地传递出整个动画片的情节、风格等,无论是在商业动画片还是艺术类短片创作中就尤其重要。
一、动画角色设计的概述(一)动画角色设计的概念动画角色设计是指在动画片中一切物的造型。
众所周知,许多动画造型曾给我们带来不同寻常的轻松与快乐,是其他任何一种艺术所不能代替的,也正是动画艺术形象的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特征。
而动画角色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对每一个动画角色赋予感染力和生命力。
(二)角色设计的风格类型动画角色设计的创作过程是导演根据文学剧本描述的角色外貌和性格特点,进行素材搜集,提炼概括以及形象创造,最终确定故事需要的形象的过程。
浅谈动画片中的角色造型设计动画片是一种受到广大观众喜爱的娱乐形式,而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是影响观众喜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动画片中,各种各样的角色设计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而这些角色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造型,它还代表着角色的个性、情感和故事背景。
角色造型设计在动画片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就将从角色造型设计的角度出发,浅谈动画片中的角色造型设计。
角色造型设计要与故事情节相契合。
在动画片中,每一个角色都是故事中的一部分,他们的形象和外貌都要与故事情节相契合。
在喜剧类的动画片中,通常会有一些卡通形象的角色,他们可能拥有夸张的身材、夸张的表情,这样既能够让观众更加喜欢,同时也可以增加笑点。
而在一些冒险类的动画片中,角色可能会有更加英勇、有力的形象,这样可以突出他们在故事中的重要作用。
角色造型设计要求在设计时考虑到角色所处的故事情境,从而能够让角色与故事相契合,增加观众的代入感。
角色造型设计要具有独特性。
在众多的动画片中,观众经常会被一些独特的角色形象所吸引。
这些独特的角色形象可能是来源于角色的外表、服饰、发型等方面。
《疯狂原始人》中的肌肉发达的石器时代男子,他们的形象被设计得非常独特,这让观众一眼就能记住他们。
而在《疯狂动物城》中,不同种族的动物角色造型也都非常独特,如兔子朱迪、狐狸尼克等,他们的造型设计都非常独特,这也是这部动画片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
独特的角色造型设计能够使动画片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增加观众的好感。
角色造型设计要有深度。
深度指的是角色的外表之下所蕴含的情感和个性。
一个成功的动画片角色,不仅需要有美丽的外表,还要有丰富的内心世界。
在角色造型设计中,可以通过服饰、表情、动作等方面来突出角色的内心世界。
通过服饰的设计可以展现角色的阶层、身份地位;通过表情的设计可以展现角色的情感和性格;通过动作的设计可以展现角色的个性和特点。
良好的角色造型设计能够让观众通过角色的外表深入了解角色的内心,增加观众与角色的情感连结。
文学评论·影视文学浅析动画角色造型设计金巍摘 要:一个影视作品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好的剧本,所以可以说好的剧本是一部影视作品的灵魂。
而剧本的三元素就是故事、人物、叙述方式。
人物是任何影视作品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因此剧本会对人物各方面进行刻画描述。
往往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根据剧本中的文字描述来进行定位和构思,因而不同风格的剧本成就了不同的效果的影视作品。
本文从动画影视作品出发,对其进简单的阐述分析。
关键词: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创意表现;创新意识[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3-165-01一、动画角色形象的各种美术风格特征动画风格经历数百年的衍变,占主流风格的是漫画风格,它通过对客观现实的自然形象进行一定程度的夸张、变形,从而夸大角色的某种特征,强调角色的某种性格。
动画影视作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衍变过程,各方面都有着长足的改变,其中其主导作用的还是漫画风格,漫画他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对一些事物进行一定程度上夸张或者变形的手法上来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和某种性格。
动画影视中的人物角色造型方面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漫画的特点,通过人行形象独具特色的个体比例、形态、表情结合夸张的表现手法,并通过影视特有的视觉效果如色彩,动感等灵活的表现出来,让人们能更直接更感官的理解,并达到一种幽默风趣的一种效果,这样往往能让观众更加容易接受和喜爱。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表现手法,突出表现一种接近现实生活的风格,其中人物角色和场景的比例都是按照现实中进行一定程度的缩放,没有夸张的手法,全程采用写实的手法。
其主要特点就是采用独特的灯光设计,以产生一种独特的影视效果来吸引观众。
总体来说这类影视作品比较贴近生活,更加直白易懂,也能从观众内心产生共鸣。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拟人的表现方式,而这类动画角色造型的产生由来已久,其角色主要是一些动物,植物。
然后通过想象,将他们与人类之前的界限取消,赋予其与人类同样的功能和情感。
浅谈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摘要:本文从动画角色的含义和设计理念出发,综述了动画角色的基本特征和动画分类,阐明了动画角色设计的重要意义,并初步提出了影响动画角色设计的一些因素,以期为我国动画角色设计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动画;角色;设计如今,动画作为创意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与市场价值的力量,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前提下,受到许多欧美发达国家的重视,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而动画角色造型作为动画中的灵魂,成为欧美与日韩等动画强国推销其动画与衍生产品的重要武器,远如米老鼠、唐老鸭、近如功夫熊猫、机器瓦力,每一部动画片都能诞生一个甚至几个明星。
近期如国内动画角色喜洋洋与灰太狼等。
作为动画作品主要特征的象征,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创作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构成要素的设计,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还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的商业价值,是吸引广大观众眼球的重要法宝之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1)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动画角色往往源自日本或美国,可见,进口动画动漫对中国动画市场的冲击巨大。
由于历史等原因中国动画动漫起步早但发展滞后,而日本、美国较早把动画动漫作为一项产业来做,商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国内市场对动画动漫消费的强烈需求与国内动画动漫设计制作、营销策略落后之间的矛盾,导致进口动画动漫独霸中国市场的局面。
如今,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能脱口而出的国产动画角色还有几个呢?(2)国际上大名鼎鼎的动画角色通常打着“美国制造”的商标。
被世界所熟知的动画角色中“美国制造”几乎成了一个代名词,从米奇、小熊维尼、史努比到狮子王、大力水手、辛普森一家、怪物史莱克,它们的影响力如同美国的影响力一样巨大。
(3)中国动画动漫作为一个产业起步较晚。
中国原创动画几乎毫无影响力。
据统计,在年轻人最喜爱的动画作品中,日本动画占60%,欧美动画占29%,而中国原创动画,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
所有14-17岁的三地青少年中,有56%在过去半年内为自己喜欢的动画或动画形象购买过书、杂志、影碟等动画作品和玩具、服装、饰品等动画相关产品,对所有买过产品的青少年,其一月的平均购买金额是54元。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论文摘要: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把动画剧本中的虚拟人物具象化和视觉化。
毫不夸张地说,动画影片的灵魂就是动画角色,动画角色被赋予生命力和感染力,动画角色可以表达作者和影片的思想内涵,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属于动画片制作的前期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角色造型设计是做好一部动画片的重要前提和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动画片的质量和观赏性。
本文旨在浅谈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在动画影片中的应用。
关键词:角色造型;艺术风格;和谐统一一、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必须以塑造鲜明的角色形象和人物性格为前提1.动画角色造型设计表现人物性格符合剧情发展需要动画影片和真人实拍电影一样,源于生活,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和更高的追求,动画角色其实就是动画影片的演员,承担着演绎故事、推动剧情发展和揭露人物性格以及影片主题的任务,没有动画角色就没有动画存在的意义。
一部好的动画片必定有好的角色造型才能充分传达出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动画影片的角色造型可以很大程度上体现角色的性格,而影片剧情的发展需要影片中角色来延续。
一般的剧情动画片大多以故事的剧情变化或动画角色性格的发展来推动整部动画影片的进行,所以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必须要以符合剧情发展需要为前提,通过塑造鲜明的角色性格来反映影片的主题。
《卑鄙的我》里的小黄人,一种由香蕉泥和脂肪酸组成的外面胶南状的生物,造型怪异,短胳膊短腿,走起路来显得特别搞笑可爱。
影片的搞笑剧情由于多了小黄人得以更好的进行,那群永远在状况外的小黄人,让影片笑点愈发搞笑,使影片增色不少。
《卑鄙的我》主角格鲁在影片中扮演着一个外表严厉凶神恶煞内心却又充满爱和善良的角色,他身手敏捷,动作迅速,而且他在剧情中要扮演“宇宙第一恶人”,所以从剧情需要出发,他的造型设计需要符合以上要求,长长的鼻子,醋浓的眉毛,强壮的上身但又拥有细长的下体,近乎真人般的身体比例,满足剧情所需要的格鲁应有特点,更好地推动剧情发展。
动画中角色造型设计探讨论文动画中角色造型设计探讨论文摘要:动画角色是依据剧本情节的发展而产生的,角色决定了也决定了影片故事的脉络,无论角色如何改变,其目的都是为了最终呈现的动画影片。
本论文主要是以分析《功夫熊猫》中的角色造型为切入点,深入分析角色与剧本的联系,角色造型的表现手法。
角色的设计要与动画影片的风格和剧本的剧情完全统一,这样才能使动画影片有看头。
关键词:角色设计;影片风格;情节发展一、剧本与角色造型设计的联系1、剧本内容制约角色造型设计动画角色设计是依托于剧本而进行创作设计的,它是根据故事情节而改变的。
也是依据剧本风格和内容来进行设定的,动画角色人物的性格是用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工具。
角色的设计如果离开了剧本内容的话,就会显得整个角色造型特别空洞。
两者只有紧密的结合,才能让动画影片和角色造型更好的融入到一体。
让观看者能够印象深刻。
单从故事剧情的设定来说《功夫熊猫》这部影片的构思也不算新颖,一个小人物的发展,历经磨难最终成为了拯救世界的英雄。
这是美国电影惯用的手法,但是本部影片通过对熊猫阿宝等剧中人物角色的设定和塑造,让观众能够跟随剧情的发展。
2、造型设计形式的独立性动画影片的角色是一个完全由设计人员虚构出来的虚拟形象,但是它还是承担了影片剧情发展、人物性格演绎等一系列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角色造型设计的过程中,造型的设计有着许多的局限性,因此设计者的创作思路必须紧跟着剧本中的剧情来走。
依托剧情来自主的选择、创造。
《功夫熊猫》中五侠猴王的造型设计就是依据剧情进行设定的,《西游记》的美猴王形象深入人心,但影片最后呈现的却是修改过后的金丝猴形象。
设计人员将猴王的脸容入了中国京剧脸谱化的五官,又将整体的形象设计夸张成了一个五头身的造型,给人一种可爱的感觉,这种角色的设计即符合剧情要求,又能突出角色的特点。
在角色设计中,需要遵循的法则就是在整体的把握了剧本的内容的情况下,发挥造型设计的能动性原则,为影片的后期提供合适的造型方案,对整体的影片风格进行一个把控。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理念研究论文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理念研究论文1动画角色造型的艺术特点(1)写实类。
由于科技的发展,数字技术与动画的结合越来越完善,三维写实风格进一步发展了动画语言,在形象、情感描绘的基础上,丰富了空间和质感的写实性,拓展了动画的表现力,极大地提高了动画的欣赏价值。
《怪物公司》、《玩具总动员》都是典型的写实动画。
(2)卡通类。
卡通类动画是从动画早期就开始的风格,几十年来一直在动画领域占据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很大。
卡通类角色的设计强调心灵上的认同感,无论其原形是什么,经过创作后需要符合人们心理认同上的要求,在天马行空的想象创作中抓住主线是设计成功的基础。
卡通风格强调造型的平面化,运用简洁的造型语言表现丰富的效果,造型上有明显的符号化特征,形象概括夸张,色彩单纯艳丽,动态表情的处理具有多样性和夸张性,可赋予角色新的生命力。
与写实类动画风格相比较,卡通类动画更能体现动画的精髓,创作技法的多样性带来丰富的变化,多样的造型效果可以满足多方面情感表达的需求,也真正展示了人类无尽的想象力。
学习卡通风格的创作方法与要求,是学习动画技术的必要部分。
(3)表现类。
任何风格的动画都有自身的表现性,从表现情感与主题的角度进行分析便可得知,运用一定造型表现主题时,其能体现出一定的装饰性、抽象性的特征,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这样的作品可以归类到表现类动画,如《三十六个字》、《蜡笔小新》、《三个和尚》,表现类作品有很大的创作空间,造型效果更有视觉冲击力,如表现性的漫画造型,不同创作手法的俄罗斯短片等。
2动画造型的设计理念(1)夸张与变形。
首先应该对于自然形象进行一些夸张和变形的表达,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其与期望塑造的角色更加匹配。
例如动画明星米老鼠,其动画形象特征比较明显,因为在设计的时候,设计者将其设计为可以直立行走,这样就打破了传统的人们的观念,同时对于其穿着和表情进行合理设计,导致其在众多动画形象中具有更加鲜活的魅力,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
关于三维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论文(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关于三维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论文1三维动画角色造型的分类1.1拟人化的造型三维动画场景中,对角色造型进行梳理时,多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如大家熟知的《海底总动员》中的尼莫以及《狮子王》中的辛巴等。
孩子大多较喜欢动物,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角色生命,可以很好地展现出一种与实际生活截然不同的世界奇景,大多动画作品中都喜欢采用这种夸张式工艺。
拟人化造型的调试工艺必须具备两个细化特征,首先外形必须要与动植物的显性特征基本吻合,其次要精细角色的面部以及手部的特写,从而符合人们的正常审美习惯。
1.2写意类的造型这种造型主要是对个性化特征较为显著的角色造型进行基本强调,其造型处理结果没有过多的要求,在影片活动中,只需要适当激发观影人员的思路,使其能够产生适度联想;同时写意类造型在设计工作上较为随性,散发的随意性色彩较为浓厚,对于影片的整体风格,能够精良把握能效。
一般定义这种类型的动画作品时,将其定义为艺术片。
2三维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流程三维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关键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角色的整体风格的确认;二是对角色性格的有效搭配;三是从自然和传统艺术资源中挖掘灵感;四是变形与夸张处理模式。
2.1确认整体风格在对动画剧本的内部角色进行设计工作时,首先必须要对内容表述的风格进行整体把握。
一般来说,异质化类型的动画角色相较与其他类型的动画角色,两者的表现手段天差地别,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对角色造型进行整体验证和考察。
2.2角色性格搭配一般动画传递的氛围应是多角色交流的活跃氛围,并经过细致化的对比和映衬,将动画核心灵魂进行进一步彰显,要有机铺陈与搭配角色的性格,这样会有利于提高影片的整体票房。
一般而言,除了表演活动,造型基本承揽了动画作品全篇章疏通的职责,如《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迷你王国中的小矮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其中天真的童心、神幻王国探险的气魄等也深受大众的喜爱。
浅谈动画前期角色造型设定
文献综述
一、前言
动画角色造型是指动画角色的美术设计,即动画角色的可视性形象设定。
动画师通过自身的审美修养和造型积淀,将静态的形象赋予动画角色人物的性格,使之成为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情感载体。
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是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一部动画片角色的性格特征,同时也决定了角色的形象特征。
优秀的动画片可以通过角色的造型传达着故事的发展和人类的情感,传递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从而赢得观众的喜爱。
正因如此,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对于动画片的角色造型都非常重视,也在不断尝试与突破,这也成为我国近年来努力开拓动画市场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有关学者就动画角色前期造型设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造型设定的原则、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研究。
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更为全面地展现动画前期角色设定的研究全貌。
二、文献综述
(一)动画前期角色造型风格研究
1、“中国学派”动画造型风格
孙英(《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动画角色造型风格探析》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从动画造型风格的概念入手,认为民族化的东西是中国动画角色造型形成风格的根本,中国动画想要缩短与当今世界动画大国的差距,首先应该从动画造型风格的民族化入手。
中国水墨动画是一种抒情性、意境化的动画艺术形式。
它所蕴含的美学思想不强调对客观的模拟,而更侧重主观意趣的抒发。
笔者认为,“中国学派”的称号是中国动画风格在国际上被认可的标志,其整体风格包括造型设计风格的形成是中国动画曾经成熟的标志。
中国动画想要重新赢得世界的瞩目,重现以往的辉煌,就需要发挥自身特色,中国传统的水墨动画传统绘画中柔和的景色、细致的笔调、以及表示忧虑、犹豫和快乐的动作、音乐等特色,结合视觉与音效之美,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这是其他动画片所不能比拟的。
2、与国际接轨--比较与吸收
王婷婷(《中日动画造型差异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2010年)从中日文化的差异方面入手,对于中日动画外部角色造型上,指出原本两者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动画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风格,其多样的角色造型既紧跟潮流不落俗套,又具有其民族特点,体现了现代与传统的完美结合。
作者日本动画造型概括为四个极致类型:极致唯美;极致简单而夸张;极致幽默搞笑Q版;极致真实普遍的真人化。
反观中国动画,成功之作大都是吸引了中国民族文化、以中国风为特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