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3; 的北太平洋柔鱼渔场最适 SST 范围为 14~19 ℃; 最适 Chl-a 范围为 0.22~0.55 mg · 集中的经度范围为 154°~157°E; 集中出现的 从 5 月到 9 月 SST 与渔场重心的关系在北上时呈正相关, 从 9 月到 11 月南下时为负相关, 另 相关性最好, 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尤其是 SST 纬度范围为 41°~44°N。柔鱼活动呈现每年北上索饵洄游和南下活动产卵洄游, 外海流对渔场的影响甚为重要, 高产渔场一般位于黑潮、 亲潮交汇区域的黑潮前锋、 亲潮向背一侧附近, 随着暖、 寒流的此消彼长而 变化。 GAM 模型 海表温度; 关键词: 柔鱼渔场; 北太平洋; 海洋环境; S931.3 A 2095-6819 03-0242-08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2015)
2 唐峰华 1, , 樊 2 3 3* 伟 1, , 伍玉梅 1, , 史赟荣 1, 岳冬冬 1, 崔雪森 1,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0; 3.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渔业遥感部, 东海水产研究所, 渔业资源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 200090; 上海 200090)
2015 年 6 月 242-249 · 第 32 卷 · 第 3 期: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June 2015 Vol.32 No.3: 242-249 · ·
北太平洋柔鱼渔场资源与海洋环境关系的季节性变化
2014-12-23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国 家科技支撑计划项 目 (2013BAD13B01) ; 国家 “863” 计划项目 (2012AA092303) ; 中央级 公益性科研院所基 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资助项目 (2012T07) (1982—) 作者简介: 唐峰华 , 男, 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海洋生态和渔业遥感学研究。E-mail: f-h-tang@163.com * 通信作者: 崔雪森 E-mail: cui1012@sh163.net
2 2 3 3* TANG Feng-hua1, , FAN Wei1, , WU Yu-mei1, , SHI Yun-rong1, YUE Dong-dong1, CUI Xue-sen1,
bution range was 154°~157°E in longitude, and 41°~44°N in latitude. There was a feeding migration to north and spawning migration to south
doi: 10.13254/j.jare.2014.0365wk.baidu.com
Seasonal Change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ine Environment and Squid Fishing Resources in North Pacific Ocean
(1.Key Laboratory of East China Sea & Oceanic Fishery Resources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East China Sea Fish 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Shanghai 200090, 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Fishery Remote Sensing and Information, East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Shanghai 200090, China; 3.Department of Fisheries Remote Sensing National Remote Sensing Center of China, Shanghai 200090, China)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of marine environment and squid fishing fluctuation in North Pacific Ocean was analyzed with the method of pro duction gravity center and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 through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chlorophyll and ocean current data got by (GAM)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nversion technology, and the statistic of boat fishing in the North Pacific from 2002 to 2012.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avity center of fisheries had obvious seasonal changes. GAM modul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appropriat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cope of gravity center of fisheries wa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fishing grounds in May and June. The range was 168 ° ~171° E, 38° ~39° N. Gravity center of fisheries was located in western traditional fishing grounds from July to November with range of 150 ° ~160° E, 40° ~44° N. high squid fisheries was 14~19 ℃. The appropriate chlorophyll concentration scope of high squid fisheries was 0.22~0.55 mg· m-3. The distrievery year, its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showe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especially the best correlation of sea surface tempera ture. The gravity center of fisheries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during the northward migration from May to forward of Kuroshio and nearby the northern side of Oyashio, with the shift of warm and cold current changing. September, while negatively correlated during the south migration from September to November. It showed obvious seasonal changes. Current also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fisheries.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Kuroshio and Oyashio, high catch fishing grounds usually located in the Keywords: fisheries of neon flying squid; North Pacific Ocean; marine environment;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 GAM model
1
材料 和 方法
1.1 作业海域和生产数据来源 空间位置、 日产量, 由中 生产资料包括作业日期、 具体来源于北太平 国远洋渔业分会鱿钓工作组提供, 主要 洋鱿钓船上的生产信息日报。图 1 为作业渔场, 145°~ 空间位置范围为: 集中在北太平洋的公海海域, 将 5—6 月视一个单独的季节分析。 东部渔场, 1.2 海洋环境数据来源 5—6 月渔汛期初期作业的船只较少, 一般集中在中、 180° E、 38°~46° N, 作 业 时 间 为 每 年的 5—11 月, 其中
(SST) 摘 要: 利用我国 2002—2012 年 5—11 月北太平洋鱿钓渔业的生产资料, 结合同期卫星遥感反演技术获取的海表温度 、 海水 (Chl-a) (GAM) 叶绿素 、 海流等数据, 运用产量重心法和广义加性模型 , 分析了北太平洋公海柔鱼渔场渔获量变化 与海洋环境关系
38°~39°N 的范围; 7—11 月集中在 东部渔场, 在 168°~171°E、 的季节性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北太平洋柔鱼 5—6 月渔场重心位于中、 40°~44°N 的范围, 重心位于 150°~160°E、 西部渔场, 渔场重心伴随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通过 GAM 模型综合分析发现整个渔汛期
Nagasawa 等[6]、 沈新 强 等 [7]、 陈 新 军 等 [8-10], 而且 也 有 利
出日 本 专 属 经济 区, 至 今 只 在 北 太平 洋 公 海海 域 38°~46°N) 所 以 20 (145°~180°E、 进行 鱿钓 生产作 业 , 境关系有一定的干扰,而且作为一年生的软体动物, 柔鱼群体结构时刻更新, 资源密度及群体结构状况易 年间波动较大[14]。 受海况变化、 捕捞水平等因素影响, 针对这样的现状,本研究利用 2002—2012 年近十几 结合同期卫星遥感 年的北太平洋柔鱼生产统计数据, 采 用 GAM 模 型 对柔鱼渔 反演获取的海洋环境数据, (海表温度、 海流及 获量与主要环境因子变量 叶绿素、 为我国北 空间位置) 的 季 节 性变 化 关 系 进行 了 分 析,
bartramii) 目前规 , 中文简称柔鱼, 广泛分布于三大洋,
模性开发利用 的 海域 主要 在北 太平 洋 公海 [2], 我国 于 1994 年进行规模性开发, 年产量为 3 万~10 万 t, 是我 渔场一般分布 于黑潮与 国远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亲潮 交 汇 混合 区 域 以及混 合水 向东 延 伸 的 亚极海锋 面混合区[3]。虽然早期国内外学者对其渔场形成与海 Yatsu 等 [5]、 如 Murata 等 [4]、 洋 环境 关 系的 研究较 多, (GAM) 用广义可加模型 来研究 北太平 洋 柔鱼资源 状 [11-13] 但是 况的报道 , 主要集中在不同月份的情况分析, 由于 2002 年中日渔业协定生效的影响,我国渔船退 世纪 90 年代的生产数据对研究目前的渔场资源与环
—242—
http://www.aed.org.cn
等: 唐峰华, 北太平洋柔鱼渔场资源与海洋环境关系的季节性变化
2015 年 6 月
卫 星 遥感 在 海 洋 渔业 的 应 用从 单 一要素 已 进 入 利用遥感信息可以获得影 多元分析及综合应用阶段, 叶 响海洋理化和生物过程的一些参数,如海表温度、 通 绿素浓度、海洋锋面的位置及水团的运动趋势等, 快速 地推测、 判断和 过对环境因素的分析, 可以实时、 [1] (Ommastrephe 预 测 相 关 渔 场 。北 太平 洋 巴 特 柔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