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汉语水平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及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646.76 KB
- 文档页数:2
泰国学习者汉语韵母习得偏误及教学对策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中国与泰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泰国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需求不断增加。
由于汉语和泰语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语音系统差异,泰国学习者在汉语发音中往往面临一些困难。
特别是汉语的韵母系统对于泰国学习者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汉语韵母的音位特点与泰语不同,泰国学习者在习得汉语韵母时容易出现偏误。
目前关于泰国学习者汉语韵母习得偏误及教学对策的研究尚未得到充分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究泰国学习者在学习汉语韵母时存在的偏误情况,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旨在帮助泰国学习者更有效地习得汉语韵母,提高他们的语音表达能力。
研究本身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通过分析泰国学习者汉语韵母习得的情况和偏误,可以为汉语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材料。
通过深入研究汉语韵母习得的过程,可以拓展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领域,为相关理论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泰国学习者汉语韵母习得中存在的偏误现象,分析影响这些偏误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通过深入研究泰国学习者对汉语韵母的习得情况以及常见偏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辅导。
本研究旨在为泰国学习者汉语韵母习得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通过明确研究目的,可以更好地指导研究的开展和结果的呈现,从而使研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通过本研究的搭建,可以为泰国学习者汉语韵母习得提供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泰国学习者汉语学习的发展和提高。
1.3 研究意义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在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具有重要地位。
而泰国作为中国的友好邻邦,越来越多的泰国人选择学习汉语。
由于泰国与汉语在语言结构上的差异,泰国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尤其是在韵母的习得上。
泰国学生初学汉语的偏误分析汉语、泰语两种语言同属汉藏语系,是亲属语言,二者都拥有丰富的量词,量词的作用主要是表示事物的单位和动作行为的量。
从大类上来分,量词主要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即修饰名词的为名量词,修饰动词的为动量词。
名量词数量繁多,用法灵活,因此,本文将以名量词为研究对象,从泰国学生汉语习得中名量词偏误入手,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并由此提出教学建议,希望对初中级汉语水平学习者有所助益。
一、泰国学生使用汉语名量词的偏误表现笔者在泰国曼谷陕迪拉职业技术学院担任教学工作期间,收集了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名量词过程中出现的偏误。
笔者从105名学生的作业、试卷中,共搜集到77条关于名量词使用的偏误,其中名量词的遗漏、误加、错用共67条,名量词位置使用错误10条,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叙述。
(一)名量词的遗漏和误加。
1.名量词的遗漏:泰语系统和汉语系统里都有数量繁多的名量词,但学生在答题或者写作的过程中,遇到不熟悉且没有掌握的汉语名量词时,常会遗漏名量词。
(1)教室后面有两大树。
(2)他头上戴着一帽子。
(3)昨夜下了一大雨。
(4)王林拿着一球棒,大家一起打棒球。
(5)泰国蚊子很多,老师帮我们点了一蚊香。
2.名量词的误加:在某些句子中,不需要用名量词修饰的地方学生却多加了。
(1)我回泰国的那个天,妈妈去机场接我。
(2)我学习了两个年的汉语。
(3)上个周我去芭堤雅玩。
语料显示,学生在“年、天、周”前都加上了量词“个”,学生误将时间量词认作名词,以为在能计量的名词前都要用量词修饰。
(二)名量词的错用。
1.泛用名量词“个”在汉语名量词中,“个”学生接触最早,使用范围较广,且使用频率最高,而且在生活中很多名词都可以用名量词“个”进行修饰,如一个人、一个朋友、一个嘴巴、一个鼻子、一个包子、一个鸡蛋等。
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一种错觉,他们把“个”当作万能名量词,由此造出很多不合规范的句子。
(1)他家有两个汽车。
(2)我妹妹买了一个新衣服。
汉语学习初级阶段泰国学生声母发音偏误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汉语学习初级阶段泰国学生声母发音偏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对泰国学生声母发音特点、偏误原因和示例进行分析,揭示了其发音准确性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影响泰国学生声母发音准确性的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
研究发现,泰国学生声母发音偏误源于语音系统不同、母语干扰等因素。
为提高泰国学生声母发音准确性,建议加强语音训练、注重练习口腔肌肉的协调性。
本研究对汉语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也为未来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
通过深入探讨泰国学生声母发音偏误分析,有助于改善汉语学习者的语音准确性,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汉语学习、初级阶段、泰国学生、声母发音、偏误分析、特点、原因、示例、影响、准确性、建议、启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结论、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汉语学习在泰国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学习选择。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泰国学生开始学习汉语,以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和拓展国际视野。
由于泰国语和汉语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其中包括声母发音偏误。
声母是词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声母发音对于汉语学习者的语音准确性至关重要。
对于泰国学生声母发音偏误的分析和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研究泰国学生声母发音偏误的原因、示例以及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本质,为提高泰国学生汉语发音准确性提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这也是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所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泰国学生汉语声母发音偏误的分析,探讨其发音特点、偏误原因和示例,并深入探讨影响泰国学生声母发音准确性的因素。
通过研究泰国学生声母发音偏误,旨在找出改进学生发音准确性的有效方法和建议,提高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今后类似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汉语语流音变习得偏误分析
泰国学生汉语语流音变习得偏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音偏误,二是语调偏误。
一、语音偏误
1、音节错误:泰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流音变时,会出现音节错误,比如“你好”,泰国学生会说“níhǎo”,把两个音节合并成一个。
2、声母错误:泰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流音变时,会出现声母错误,比如“吃”,泰国学生会说“jī”,把声母“ch”变成“j”。
3、韵母错误:泰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流音变时,会出现韵母错误,比如“看”,泰国学生会说“kàn”,把韵母“an”变成“àn”。
4、叠音错误:泰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流音变时,会出现叠音错误,比如“你们”,泰国学生会说“nínmen”,把叠音“ní”变成
“nín”。
二、语调偏误
1、语调错误:泰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流音变时,会出现语调错误,比如“你们”,泰国学生会说“nínmen”,把降调变成升调。
2、重音错误:泰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流音变时,会出现重音错误,比如“今天”,泰国学生会说“jīntiān”,把重音放在“tiān”上。
总之,泰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流音变存在语音偏误和语调偏误,
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接触汉语时间较短,汉语语言环境不够丰富,缺乏正确的汉语输入。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篇一一、引言在泰国,随着汉语教学的日益普及和深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的重要性不断增强。
其中,语音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和理解能力。
本文旨在分析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过程中常见的偏误,并探讨其成因和解决方法。
二、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类型1. 声母偏误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声母时,常常出现混淆或发音不准确的情况。
例如,容易将“b”和“p”,“d”和“t”等发音相似的声母混淆。
此外,对于一些带有特殊发音部位的声母,如“z”,“c”,“s”等,由于发音方法与泰语不同,学生往往难以掌握。
2. 韵母偏误韵母的发音偏误也是泰国学生常见的语音问题。
例如,在发复韵母时,如“ai”,“ei”,“ao”等,学生往往无法正确把握音节的结构和发音技巧。
此外,对于带有特殊音素的韵母,如后鼻音“ang”,“eng”等,由于发音方法和舌位与泰语差异较大,也容易导致偏误。
3. 声调偏误汉语的声调系统与泰语不同,这是导致泰国学生发音偏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学生往往难以掌握汉语的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容易出现声调混淆或升降调不准确的情况。
三、偏误成因分析1. 母语迁移影响由于泰语和汉语的语音系统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导致发音偏误。
例如,泰语的辅音音系和元音音系相对独立,而汉语的音节结构则较为复杂,这给泰国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学习难度。
2. 教学方法不当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针对泰国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导致学生无法准确掌握汉语语音的发音技巧和要点。
此外,部分教师可能存在口音问题或教学不严谨的情况,也会对学生的发音产生不良影响。
四、解决方法1. 加强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训练针对泰国学生的发音偏误,应加强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和技巧。
同时,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和反复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区分易混淆的音素和音节。
泰国初级水平学生汉语口语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随着泰国学习汉语人数的逐年增多,对外汉语教学领域针对对泰汉语教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但是,在偏误分析方面,以真实语料为研究材料,对泰国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过程中实际出现的偏误研究还存在一定的空白。
本文对四色菊皇家大学汉语教育专业的泰国初级水平学生在汉语交际过程中出现的口语偏误进行了记录和整理,通过对收集到的语料进行分析研究,讨论了泰国初级水平学生口语偏误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口语教学建议。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偏误分析、统计对比为研究方法,以收集的口语语料为研究材料,对泰国四色菊皇家大学汉语教育专业,汉语处于初级水平的学生口语表达中出现的偏误进行了整理、归纳、统计和分析。
第二部分是泰国汉语初级水平学生口语偏误的类型及分析,本文将收集到的口语语料按照词汇偏误、语法偏误、语用偏误三大类型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其中,词汇偏误包括近义词混淆、离合词偏误、量词偏误及连词“和”的误用;语法偏误包括语序偏误和四个特殊句式或特殊结构的偏误;语用偏误包括语言语用偏误和交际语用偏误。
第三部分是泰国汉语初级水平学生口语偏误产生的原因。
本文从母语及母语文化的影响、教师口语水平和口语教学水平的影响以及泰国学生在汉语口语学习过程中采用的学习策略三方面论述了泰国学生口语偏误产生的原因。
第四部分是论文作者结合其任教专业的实际口语教学情况,针对前文泰国学生口语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口语教学建议。
第五部分为结语,是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观点和结论的总结,还有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近年来,随着中泰贸易和交流的不断增加,学习汉语的泰国学生数量不断增长。
然而,由于两种语言的发音系统存在差异,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常常出现偏误。
本文旨在对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常见偏误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改进方法。
一、元音偏误1. 发音过程中缺乏元音分辨能力。
泰语中只有5个元音,而汉语中有多达23个元音,其中包括单元音和复元音。
因此,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常常难以准确区分不同的元音,导致发音错误。
改进方法:加强元音分辨能力的训练。
可以通过反复听力训练、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分辨不同的汉语元音。
2. 发音时嘴型不正确。
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由于习惯了泰语的发音方式,往往无法正确调整嘴唇、舌头等发音器官的位置,导致汉语元音的发音不准确。
改进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调整嘴型。
可以通过示范、模仿和纠正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调整嘴型,使嘴唇、舌头等发音器官处于正确的位置,从而达到准确发音的目的。
二、辅音偏误1. 声母偏误。
泰国学生常常将汉语中的b、p、m等辅音与泰语中类似的辅音混淆,导致发音错误。
改进方法:强化声母的差异性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对比汉语和泰语的辅音发音差异,帮助学生理解并正确发音。
2. 韵母偏误。
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韵母时,常常将汉语中的韵母与泰语中类似的韵母搞混,如将iu读成io等。
改进方法:加强韵母的对比教学。
通过对比汉语和泰语的韵母发音特点和差异,让学生明确掌握汉语韵母的发音规律,从而减少发音错误。
三、声调偏误1. 泰国学生普遍存在声调错误的情况。
泰语是一种声调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声调语言。
因此,泰国学生常常在学习汉语的声调时出现偏误。
改进方法:加强声调的训练。
可以通过大量的听力训练、模仿和口语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汉语声调的规律和运用技巧。
四、语音连读偏误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语音连读时,常常存在断句和单音读的问题。
由于泰语中的词汇发音是独立的,不能像汉语那样进行语音连读,导致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往往出现连读偏误。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近年来,随着中泰两国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泰国学生选择学习汉语。
然而,由于两种语言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往往会出现一些语音偏误。
本文将对泰国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过程中常见的偏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及解决方法。
首先,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常出现的一个偏误是音节的读音错误。
泰语和汉语的音节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泰语中的辅音和元音的组合方式与汉语不同,因此泰国学生往往会按照泰语的读音规则来读汉语音节,导致读音不准确。
例如,泰语中没有类似汉语的声调,因此泰国学生经常无法正确发出汉语中的四个声调,使得他们的汉语口语流利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声母和韵母时也容易出现偏误。
汉语的声母和韵母的数量较多,且存在较为复杂的组合规则,而泰语中的声母和韵母则相对简单。
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往往会将汉语的声母和韵母与泰语的相应音素混淆,导致读音不准确。
例如,泰国学生在读汉语韵母时经常会出现发音过程中音调不稳定、元音清晰度不够等问题,这也会影响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此外,泰国学生还容易在学习汉语的儿化音和浊化音时出现偏误。
泰语中并没有儿化音和浊化音的概念,而这在汉语中却是较为常见的现象。
泰国学生由于没有类似的语音现象进行参照,往往会难以准确掌握汉语中的儿化音和浊化音的发音规则,造成语音偏误。
以上是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过程中常见的偏误。
那么,这些偏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语音差异是导致偏误出现的重要原因。
泰语的音节结构与汉语存在较大差异,这导致了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往往会按照泰语的音节规则发音,从而产生偏误。
其次,学习环境和教学方法也对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学习造成影响。
如果学习环境中存在较多的汉语母语者,泰国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和交流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语音表达能力。
然而,如果学习环境中缺乏汉语母语者或者教学方法不够规范科学,那么泰国学生的语音学习就容易出现偏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