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清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清人文集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涵盖了诗、词、曲、文、小说等各种文体,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本文将按照篇目分类对清人文集进行索引,以期为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清人文集提供参考。
一、诗歌类清人文集中的诗歌字数长短不一,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个人抒发情感、抒发时代感受、抒发国家大事等多种主题。
代表作品有郑燮的《小重山·登润州城居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纳兰容若的《浣溪沙·莫听穿林打叶声》等。
二、词曲类清人文集中的词曲是文艺界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包括了红楼梦中所唱的几十首词,深受读者喜爱。
代表作品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贾仙奎的《萧史令·忆江南》、周济的《菩萨蛮·咏梅》等。
三、文学类清人文集中的文学类作品以散文和小说为主,文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多为洛阳纸贵。
代表作品有翁同龢的《谈天语》、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
四、史传类清人文集中的史传类作品较多,包括国别史、地方史等,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代表作品有蒋士铨的《明史纪事本末》、黄宗羲的《明儒学案》、戴震的《太原志》等。
五、杂文类清人文集中的杂文类作品是一种具有独特文体的文学形式,思想性强,文笔多样化。
代表作品有袁枚的《随园诗话》、纪晓岚的《与简斋林氏论剑》、赵翼的《康熙大典续编》等。
通过对清人文集的分类索引,我们可以感受到清人文学的丰富多彩和独特性格。
他们游走于文学艺术和历史文化之间,用文字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风云变幻,让后人得以更深入地了解那段历史,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清代詩文集彙編》分冊細目第一册林茂之詩選二卷林古度撰王士禛選清康熙程哲七略書堂刻本林茂之文草不分卷林茂之賦草不分卷林古度撰明崇禎刻本牧齋初學集一百十卷(卷一至卷四十二)錢謙益撰民國涵芬樓影印明崇禎瞿式耜刻本第二册牧齋初學集一百十卷(卷四十三至卷一百)錢謙益撰民國涵芬樓影印明崇禎瞿式耜刻本第三册牧齋初學集一百十卷(卷一百一至卷一百十)錢謙益撰民國涵芬樓影印明崇禎瞿式耜刻本牧齋有學集五十卷校勘記一卷補一卷錢謙益撰民國涵芬樓影印清康熙三年刻本投筆集箋註二卷錢謙益撰錢曾箋註清宣統二年鄧氏風雨樓鉛印本第四册牧齋外集二十五卷錢謙益撰丁祖蔭校並跋清抄本戊寅草一卷柳如是撰明崇禎刻本河東君尺牘一卷湖上草一卷我聞室賸稿二卷附録二卷柳如是撰清抄本夏峰先生集十四卷首一卷補遺二卷孫奇逢撰清道光二十五年大梁書院刻本第五册蒼雪大師南來堂詩集四卷遺文一卷補編四卷附録四卷釋讀徹撰民國二十九年上海王氏鉛印本尊水園集略十二卷補遺二卷盧世 撰清順治刻十七年盧孝餘增修本石臼集十六卷(前集九卷後集七卷)邢昉撰清康熙刻本第六册拙存堂逸稿十卷(文賸六卷詩 四卷)冒起宗撰清順治刻本擬山園選集八十一卷(卷一至卷二十七)王鐸撰清順治十年王鏞王鑨刻本第七册擬山園選集八十一卷(卷二十八至卷八十一)王鐸撰清順治十年王鏞王鑨刻本王煙客先生集八卷(偶諧舊草一卷偶諧續草一卷西廬詩草二卷西廬詩餘一卷奉常公遺訓一卷尺牘二卷)附録三卷(減菴公詩存一卷西田詩集一卷西廬懷舊集一卷)王時敏撰民國五年上海蘇新書社蘇州振新書社鉛印本默菴遺稿十卷(存卷一至卷八)馮舒撰清康熙世豸堂刻本寒香館遺稿十卷辛陞撰民國五年活字印本第八册秀巖集三十一卷胡世安撰清順治刻康熙三十四年胡蔚先印本金文通公集二十六卷金文通公詩集六卷金文通公外集八卷金之俊撰清康熙二十五年懷天堂刻本第九册擔當遺詩八卷釋通荷撰民國三年雲南圖書館刻雲南叢書本晚宜樓集不分卷毛瑩撰清抄本硯廬詩一卷峪園近草一卷排青樓詩一卷碑版文集一卷歸田尺牘一卷朱之俊撰民國二十四年汾陽公立圖書館鉛印本遡園文集四卷杜少陵秋興八首偶論一卷賈開宗撰清道光八年賈洪信重刻本石園全集三十卷李元鼎朱中楣撰清康熙四十二年香雪堂刻本柴村詩鈔五卷附二卷柴村文集十二卷末一卷(柴村詩鈔五卷附二卷)邱志廣撰清雍正四年刻本第一〇册柴村詩鈔五卷附二卷柴村文集十二卷末一卷(柴村文集十二卷末一卷)邱志廣撰清雍正四年刻本鄭中丞公益樓集四卷鄭二陽撰清康熙世德堂刻本何陋居集三卷方拱乾撰弘覺忞禪師北遊集六卷釋道忞撰民國北平燕京大學圖書館抄本紫峰集十四卷杜越撰清康熙十三年刻本石莊初集六卷寒崖近稿二卷敦宿堂留書二卷鴻桷集二卷鴻桷續集二卷恒山存稿二卷(石莊初集六卷)陳弘緒撰清康熙二十六年陳玫重刻本第一一册石莊初集六卷寒崖近稿二卷敦宿堂留書二卷鴻桷集二卷鴻桷續集二卷恒山存稿二卷(寒崖近稿二卷敦宿堂留書二卷鴻桷集二卷鴻桷續集二卷恒山存稿二卷)陳弘緒撰清康熙二十六年陳玫重刻本芑山文集三十一卷張自烈撰清初刻本寶綸堂集十卷陳洪綬撰清康熙三十年刻本第一二册四照堂集十六卷(文集十二卷詩集四卷)校勘記一卷王猷定撰民國四年南昌豫章叢書編刻局刻本天愚先生詩集六卷天愚先生文集八卷天愚先生别集四卷(缺卷三)謝泰宗撰清康熙刻本天愚先生詩鈔八卷天愚先生文鈔八卷附録一卷謝泰宗撰清康熙四十五年刻本和古人詩一卷和今人詩一卷和友人詩一卷野外詩一卷毛晉撰民國五年常熟丁氏刻虞山叢刻本徵音詩集一卷歸懷詩集一卷燕箋詩集五卷張 彦撰清順治刻本第一三册依水園文集四卷(前集二卷後集二卷)張 彦撰清順治旌德劉華宇刻本逍遥遊二卷陸舫詩草五卷椒丘詩二卷丁野鶴先生遺稿三卷(江干草一卷歸山草一卷聽山亭草一卷)家政須知一卷丁耀亢撰清順治康熙遞刻丁野鶴集八種本保閒堂集二十六卷(缺卷二十六)趙士春撰清光緒九年常熟趙氏木活字印本第一四册熊開元撰清康熙刻本東園詩集五卷黄圖安撰清順治刻本釣璜堂存稿二十卷交行摘稿一卷徐闇公先生遺文一卷徐孚遠撰民國十五年金山姚氏懷舊樓刻本桴庵詩五卷薛所藴撰清順治刻本第一五册澹友軒文集十六卷薛所藴撰清順治十六年刻本試秦詩紀二卷潞公詩選二卷越唫三卷附一卷七松遊一卷重訂閨麗譜一卷范光文撰清康熙刻本舜水先生文集二十八卷附録一卷朱之瑜撰日本享保五年(清康熙五十九年)書林茨城多左衛門刻本石雲居詩集七卷附詞一卷陳名夏撰清順治刻本第一六册石雲居文集十五卷陳名夏撰清順治刻本敬脩堂釣業一卷查繼佐撰清光緒會稽趙氏刻仰視千七百二十九鶴齋叢書本東山遺集二卷查繼佐撰民國十一年古書流通處影印手稿本曹司馬集六卷曹燁撰清康熙三十二年刻本青箱堂詩集三十三卷青箱堂文集十二卷附續刻一卷年譜一卷(青箱堂詩集三十三卷青箱堂文集卷一至卷三)王崇簡撰清康熙二十八年王燕重刻本第一七册青箱堂詩集三十三卷青箱堂文集十二卷附續刻一卷年譜一卷(青箱堂文集卷四至卷十二續刻一卷年譜一卷)王崇簡撰清康熙二十八年王燕重刻本雁樓集二十五卷徐士俊撰清順治刻本寒支初集十卷寒支二集六卷首一卷(寒支初集十卷)李世熊撰清康熙四十三年檀河精舍刻本第一八册寒支初集十卷寒支二集六卷首一卷(寒支二集六卷首一卷)李世熊撰清康熙四十三年檀河精舍刻本悟香集三十卷(缺卷四至卷六卷十至卷十二卷十九至卷二十一)陸寶撰清初刻本用六集十二卷首一卷刁包撰清康熙三年漢陽熊仲龍刻二十九年修訂本秋水集十六卷馮如京撰清乾隆五年武林雁門馮氏重刻本第一九册西廬文集四卷張雋撰清宣統二年上海國學扶輪社鉛印本留耕堂詩集一卷殷岳撰清光緒定州王氏謙德堂刻畿輔叢書本白耷山人詩集十卷白耷山人文集二卷閻爾梅撰清康熙刻本四照堂詩集十一卷四照堂樂府詩集二卷四照堂詩餘集一卷四照堂時曲集一卷盧綋撰清康熙汲古閣刻本第二〇册鈍吟全集二十三卷(馮氏小集三卷鈍吟集三卷鈍吟别集一卷鈍吟餘集一卷遊仙詩二卷鈍吟老人集外詩一卷鈍吟樂府一卷鈍吟老人文稿一卷鈍吟老人雜録十卷)馮班撰清初毛晉汲古閣康熙陸貽典等遞刻本青溪遺稿二十八卷程正揆撰清康熙天咫閣刻本乾初先生遺集四十七卷(文集十八卷别集十七卷存十三卷詩集十二卷)首一卷外編一卷陳確撰清陳敬璋餐霞軒抄本第二一册張子詩選不分卷張蓋撰清光緒七年江陰夏氏重刻本定園詩集十一卷定園文集不分卷戴明説撰清康熙平山在東閣刻本青巖集十二卷許楚撰清康熙白華堂刻本水田居存詩三卷附一卷賀貽孫撰清同治九年敕書樓刻水田居全集本水田居文集五卷賀貽孫撰清敕書樓刻水田居全集本蕭然吟二卷程邃撰清順治刻本讀史亭詩集十六卷(卷一至卷六)彭而述撰清康熙五十年刻本第二二册讀史亭詩集十六卷(卷七至卷十六)彭而述撰清康熙五十年刻本東谷集三十四卷(詩二十二卷文十二卷)歸庸齋詩文八卷(詩四卷文四卷)桑榆集六卷(詩三卷文三卷)學言三卷白胤謙撰清順治刻康熙續刻雍正補刻本愚菴小集十五卷朱鶴齡撰清康熙十年松陵朱氏刻本袚園集九卷(文四卷詩四卷詞一卷)梁清遠撰清康熙二十七年梁允桓刻本第二三册了菴詩集二十卷附題讚一卷輓詩一卷王岱撰清乾隆十二年王恪刻本蓼齋集四十七卷蓼齋後集五卷李雯撰清順治十四年石維崑刻本第二四册築善堂文集十卷傅振鐸撰清順治刻本忠孝堂文集不分卷吴六奇撰清抄本吴六奇書札一卷吴六奇撰清抄本大愚集二十七卷附諸同人尺牘一卷王鑨撰清康熙四年刻本第二五册海右陳人集二卷程先貞撰清康熙刻本敬亭集十卷自著年譜一卷年譜續編一卷補遺一卷附録一卷姜埰撰清康熙姜氏念祖堂刻本霜紅龕集四十卷附録三卷年譜一卷傅山撰清宣統三年山陽丁氏刻本内省齋文集三十二卷(卷一至卷六)湯來賀撰清康熙内省齋刻本第二六册内省齋文集三十二卷(卷七至卷三十二)湯來賀撰清康熙内省齋刻本柴邨詩集五卷釋傳遐撰清岳宗刻乾隆六年民國十一年遞修本孑遺集不分卷馬世傑撰清抄本榆墩集五卷(詩二卷文三卷)徐世溥撰清康熙刻本榆溪詩鈔二卷徐世溥撰清康熙三十年宋犖刻本榆溪逸詩二卷榆溪逸稿八卷徐世溥撰清嘉慶刻本第二七册湘帆堂集二十六卷傅占衡撰清康熙六十一年木活字印本沉唫樓詩選不分卷金人瑞撰清抄本四思堂文集八卷傅維鱗撰清康熙十七年刻本瞎堂詩集二十卷首一卷釋函昰撰清刻本第二八册屺思堂文集八卷屺思堂詩集八卷劉子壯撰清康熙二十五年刻本匡菴文集十二卷匡菴詩前集六卷匡菴詩集六卷馬世俊撰清康熙刻本恥躬堂文集二十卷王命岳撰第二九册梅村家藏稿五十八卷補遺一卷世系一卷年譜四卷吴偉業撰清宣統三年董氏誦芬室刻本學易菴詩集八卷趙賓撰清康熙二十四年刻本林屋詩集九卷鄧旭撰清道光三年刻本佳山堂詩集十卷佳山堂詩二集九卷馮溥撰清康熙刻本第三〇册戆叟詩鈔四卷補遺二卷紀映鍾撰清光緒三十一年江寧傅氏刻本尹蓂階稿一卷尹明廷撰清嘉慶江都秦氏石研齋刻國初十六家精選本海沂詩集二十卷附緑窗詩草一卷宋之韓撰清嘉慶二十五年海沂宋氏刻本清貽堂存稿四卷附録一卷王益朋撰清咸豐四年王氏家藏集刻本笠翁一家言全集十六卷(卷一至卷七)李漁撰清雍正八年芥子園刻本第三一册笠翁一家言全集十六卷(卷八至卷十六)李漁撰清雍正八年芥子園刻本虎溪漁叟集十八卷劉命清撰清康熙臨川劉氏刻本第三二册恥躬堂文鈔十卷恥躬堂詩鈔十六卷彭士望撰清咸豐二年重刻本留素堂文集十卷蔣薰撰清初刻本南雷文案十卷外一卷吾悔集四卷撰杖集一卷子劉子行狀二卷黄宗羲撰民國上海涵芬樓影印清康熙刻本第三三册南雷文定二十二卷(前集十一卷後集四卷三集三卷四集四卷)附録一卷黄宗羲撰南雷文定五集四卷黄宗羲撰清程志隆刻本南雷詩曆五卷黄宗羲撰清鄭大節刻本南雷餘集一卷黄宗羲撰清宣統三年順德鄧氏排印風雨樓叢書本大兖集二卷錢龍惕撰民國八年木活字印本第三四册河濱文選十卷附賦選一卷河濱詩選十卷河濱遺書抄六卷李楷撰清嘉慶謝蘭佩謝澤刻本第三五册竹雲堂稿十二卷(文集八卷詩集四卷)沈宜撰清光緒二十一年木活字印本艾陵文鈔十六卷雷士俊撰清康熙莘樂草堂刻本浮山文集前編十卷浮山文集後編二卷浮山此藏軒别集二卷方以智撰清康熙此藏軒刻本第三六册桴亭先生文集六卷補遺一卷桴亭先生詩集十卷陸世儀撰清光緒二十五年唐受祺刻陸桴亭先生遺書本桴亭先生集外文不分卷附陸桴亭先生傳一卷先儒陸子從祀文廟録一卷陸世儀撰民國十六年刻本楊園先生詩文集二十四卷張履祥撰清同治十年江蘇書局刻重訂楊園先生全集本第三七册夏爲堂别集二卷黄周星撰清康熙二十七年刻本徐詩二卷徐夜撰王士禛批點清刻漁洋山人著述本變雅堂遺集十八卷(文集八卷詩集十卷)附録二卷杜濬撰清光緒二十年黄岡沈氏刻本巢民詩集六卷巢民文集七卷冒襄撰清康熙刻本鄭長公確園集四卷鄭蕃撰清乾隆三十三年鄭氏世德堂刻本第三八册南山堂自訂詩十卷(詩八卷樂府一卷詞一卷)南山堂續訂詩五卷南山堂三訂詩四卷吴景旭撰清康熙刻本千山詩集二十卷首一卷補遺一卷釋函可撰清康熙四十二年刻本嵞山集十二卷嵞山續集九卷(前編四卷後編五卷)方文撰清康熙刻本第三九册賴古堂集二十四卷附録一卷周亮工撰清康熙十四年周在浚刻本七頌堂詩集九卷劉體仁撰清康熙刻本七頌堂文集四卷附尺牘一卷劉體仁撰清康熙刻本蒿菴集三卷附録一卷張爾岐撰清乾隆三十八年胡德琳刻本愛日堂全集十一卷(文集八卷詩集二卷外集一卷)附墓誌銘一卷孫宗彜撰清乾隆三十五年刻本藏山閣集二十卷(詩存十四卷文存六卷)田間尺牘四卷錢澄之撰清光緒三十四年鉛印本第四〇册田間文集三十卷田間詩集二十八卷錢澄之撰清康熙刻本栖雲閣詩十六卷拾遺三卷高珩撰清乾隆刻本第四一册九誥堂集三十七卷(賦一卷詩二十五卷詩餘一卷古文八卷史論二卷)首一卷徐增撰清抄本第四二册山遊詩一卷恒軒詩一卷歸莊撰清康熙刻本歸玄恭遺著一卷附詩鈔一卷歸莊撰民國十二年上海中華書局鉛印本漢史億二卷顔山雜記四卷南征紀略二卷沚亭删定文集二卷沚亭自删詩一卷琴譜指法省文不分卷孫廷銓撰清康熙刻本自課堂集三卷(文集一卷詩餘一卷詩選一卷)程康莊撰民國山右叢書初編鉛印本西北之文十二卷(缺卷十二)畢振姬撰民國山右叢書初編鉛印本亭林詩集五卷亭林文集六卷顧炎武撰清刻本第四三册亭林文集六卷亭林餘集一卷顧炎武撰清乾隆三十八年山隱居刻本蔣山傭殘稿三卷附熹廟諒陰記事一卷顧炎武撰清抄本謙齋文集十二卷謙齋詩集八卷首一卷蔡仲光撰清咸豐三年篤慶堂刻本石莊先生詩集二十七卷(青玉軒詩七卷檄游草一卷菊佳軒詩十一卷頤志堂詩八卷)胡承諾撰民國五年沈觀齋重刻本第四四册黄山詩留十六卷法若真撰清康熙三十八年刻本鐵堂詩草二卷許珌撰清乾隆五十五年蘭山書院刻本安雅堂詩不分卷宋琬撰清順治十七年刻本安雅堂文集二卷宋琬撰清康熙五年刻本重刻安雅堂文集二卷宋琬撰清康熙三十八年宋思勃刻本第四五册安雅堂未刻稿八卷附入蜀集二卷宋琬撰清乾隆三十一年刻本静惕堂詩集四十四卷曹溶撰清雍正三年李維鈞刻本静惕堂詞不分卷曹溶撰清康熙四十六年朱丕戭刻本織齋文集八卷李焕章撰清光緒十三年尚志堂刻本第四六册丘邦士文集十七卷丘維屏撰清康熙五十八年刻本徧行堂集四十九卷(卷一至卷二十六)釋澹歸撰清康熙十五年刻本第四七册徧行堂集四十九卷(卷二十七至卷四十九)釋澹歸撰清康熙十五年刻本徧行堂續集十六卷釋澹歸撰清康熙二十三年刻本第四八册中洲草堂遺集二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陳子升撰清康熙五十九年詩雪軒校刊本義圃傳家集十卷别録二卷首一卷王騭撰王善塏輯清嘉慶刻本第四九册鶴静堂集十九卷周茂源撰清康熙天馬山房刻本陸吴州集不分卷陸舜撰清陸氏雙虹堂刻本膽餘軒集不分卷孫光祀撰清康熙三十五年刻本第五〇册龍性堂詩集二卷葉矯然撰清康熙二十一年刻本東溟集二卷雁唳編一卷葉矯然撰清康熙五十年刻本與袁堂集十四卷(詩集十卷文集四卷)陳殿桂撰清康熙四十六年刻本定山堂詩集四十三卷定山堂詩餘四卷(定山堂詩集卷一至卷三十)龔鼎孳撰清康熙十五年吴興祚刻本第五一册定山堂詩集四十三卷定山堂詩餘四卷(定山堂詩集卷三十一至卷四十三定山堂詩餘四卷)龔鼎孳撰清康熙十五年吴興祚刻本定山堂古文小品二卷龔鼎孳撰清康熙五十三年龔志説刻本茗齋集二十三卷(卷一至卷九)彭孫貽撰民國涵芬樓影印海鹽張氏涉園藏手稿刻本寫本第五二册茗齋集二十三卷(卷十至卷二十三)彭孫貽撰民國涵芬樓影印海鹽張氏涉園藏手稿刻本寫本東岡詩鈔一卷補遺一卷東岡文鈔一卷周肇撰清抄本五公山人集十六卷王餘佑撰清康熙三十四年刻本第五三册梅谿文集六卷方都秦撰清康熙二十年刻本澹寧齋詩草不分卷阿爾粺撰清抄本虞圃山人文集十卷虞圃山人詩集八卷吴甫撰清康熙刻本第五四册丹林集六卷附録一卷蕭家芝撰清康熙二十七年刻本和敬堂全集四十四卷(文部十六卷詩部二十八卷)黄晉良撰清康熙四十九年刻本東渚詩集十六卷梅枝鳳撰清嘉慶滿聽樓刻本種書堂遺稿三卷種書堂題畫詩二卷查士標撰清刻本真山人後集四卷(文二卷詩二卷)李昌祚撰清康熙七年刻本第五五册柴省軒先生文鈔十二卷外集一卷柴紹炳撰清康熙刻本謝程山先生集十八卷清乾隆十二年刻本竹笑軒詩鈔一卷李因撰清抄本第五六册兼濟堂詩集八卷兼濟堂文集二十四卷(兼濟堂詩集八卷兼濟堂文集卷一至卷十二)魏裔介撰清康熙三十九年刻本第五七册兼濟堂詩集八卷兼濟堂文集二十四卷(兼濟堂文集卷十三至卷二十四)魏裔介撰清康熙三十九年刻本味外軒詩輯不分卷余懷撰清抄本玉琴齋詞不分卷余懷撰民國十七年影印清抄本舟車集二十卷舟車後集十卷附集唐一卷陶季撰清刻本第五八册龍圖詩集六卷范正脉撰清咸豐四年刻本林屋文稿十六卷宋徵輿撰清康熙九籥樓刻本林屋詩稿十四卷宋徵輿撰清抄本熊鍾陵無何集十四卷首一卷熊伯龍撰清乾隆五十八年刻本第五九册陸密菴文集二十卷録餘二卷陸密菴詩集十二卷陸求可撰清康熙二十年思過堂刻本誠正齋文集八卷上官鉝撰清康熙二十二年翼城上官氏刻本于清端公集四卷附刻一卷于成龍撰清康熙三十二年刻本第六〇册東村集十卷附刊一卷李呈祥撰清康熙五十八年儀一堂刻本寒松堂全集十二卷清康熙四十七年刻本第六一册大觀堂文集二十二卷首一卷余 撰清康熙三十八年刻本陸菊隱先生文集十六卷陸菊隱先生詩集四卷陸元輔撰清抄本第六二册道山堂前集二卷道山堂後集十卷陳軾撰清康熙刻本壯悔堂文集十卷遺稿一卷四憶堂詩集六卷遺稿一卷侯方域撰清順治刻本縮齋文集一卷黄宗會撰清抄本鳴鶴堂詩集十一卷任源祥撰清光緒十五年重刻本第六三册鳴鶴堂文集十卷任源祥撰清乾隆十一年陽羡任氏刻本鈍齋詩選二十二卷方孝標撰清抄本陋軒詩十二卷陋軒詩續二卷吴嘉紀撰清嘉慶刻道光增修本西山集九卷張能鱗撰清康熙十六年刻本第六四册紫雲先生遺稿不分卷何汝霖撰清抄本半可集不分卷戴廷栻撰民國五年雲文齋石印本金闇齋先生集十二卷金敞撰清康熙三十九年刻本拂蓮堂集十四卷彭年撰清順治刻本使粤草八卷張宸撰清雲間張氏抄本平圃遺稿十四卷張宸撰民國二十八年抄本第六五册西堂文集二十四卷西堂詩集三十二卷西堂樂府七卷尤侗撰清康熙二十五年刻本第六六册蕚園詩集一卷林堯光撰稿本丁布衣詩鈔一卷丁之賢撰清康熙刻綏安二布衣詩鈔本玉暉堂詩集五卷趙湛撰清光緒定州王氏謙德堂刻畿輔叢書本春酒堂遺書十一卷(文存四卷詩存六卷詩話一卷)附外紀一卷周容撰民國二十一年四明張氏約園刊四明叢書本遺山詩四卷高詠撰清道光十年信芳閣木活字排印國初十家詩鈔本薑齋詩分體稿四卷薑齋詩編年稿一卷王夫之撰民國二十二年上海太平洋書店排印船山遺書本薑齋文集十卷薑齋文集補遺二卷五十自定稿一卷六十自定稿一卷七十自定稿一卷柳岸吟一卷落花詩一卷遣興詩一卷和梅花百詠詩一卷洞庭秋詩一卷雁字詩一卷倣體詩一卷嶽餘集一卷薑齋詩賸稿一卷鼓棹初集一卷鼓棹二集一卷瀟湘怨詞一卷詩譯一卷王夫之撰民國二十二年上海太平洋書店排印船山遺書本第六七册施愚山先生學餘文集二十八卷施愚山先生學餘詩集五十卷施閏章撰清康熙四十七年刻本施愚山先生别集四卷附施愚山先生年譜四卷施閏章撰清乾隆十二年刻本施愚山先生外集二卷施閏章撰清乾隆三十年刻本第六八册林蕙堂全集二十六卷(文集十二卷續刻六卷亭皋詩鈔四卷藝香詞鈔四卷附填詞)吴綺撰清乾隆三十九年、四十一年衷白堂刻本託素齋詩集四卷託素齋文集六卷黎士弘撰清刻本。
《清代诗文集汇编》701-800册简体字分册目录索引《清代诗文集汇编》701-800册简体字分册目录【第701册】酒五经吟馆诗草二卷酒五经吟馆诗余一卷/ 恭钊撰. 师竹斋主人信札一卷/ 徐用仪撰. 鸥堂剩稿一卷补遗一卷附周星誉传忠堂学古文一卷/ 周星誉撰. 饮雪轩诗集四卷/ 杨泰亨撰. 岭云斋诗草一卷/ 遐龄撰. 文诚公集十卷(奏议六卷函稿二卷诗稿拾附遗一卷文稿拾遗一卷)首一卷/ 袁保恒撰. 琼华诗集四卷琼华词集二卷/ 俞廷瑛撰. 因树书屋诗稿十二卷/ 沈宝森撰. 梧竹轩诗钞十卷附剩稿一卷/ 徐兆英撰军中草一卷/ 黄振成撰.【第702册】蜇庐遗集二卷/ 俞文诏撰. 函楼诗钞二十卷(卷十七未刻) / 易佩绅撰. 黎文肃公遗书六十七卷首一卷年谱一卷/ 黎培敬撰.【第703册】函楼文钞九卷词钞四卷附奏稿一卷制义一卷函楼词钞四卷/ 易佩绅撰. 壮怀堂诗初稿十卷/ 林直撰. 壮怀堂诗二集四卷壮怀堂诗三集十四卷/ 林直撰. 古红梅阁集八卷附录一卷附刘观藻紫藤华馆诗余一卷/ 刘履芬撰. 晚晴堂稿五卷/ 喻震孟撰. 慎节斋文存二卷/ 陈代卿撰. 蓼东剩稿一卷/ 李孟群撰. 从容吟草一卷/ 李孟群撰. 蓉村诗稿四卷/ 夏肇庸撰. 乐循理斋诗稿八卷古欢堂诗集二卷附诗余一卷文稿一卷/ 爱新觉罗奕鋕撰.【第704册】宝韦斋类稿九十卷(卷一至卷六十二) / 李桓撰. 吉雨山房遗集十卷/ 郭籛龄撰.【第705册】宝韦斋类稿九十卷(卷六十三至卷九十卷) / 李桓撰. 石堂诗钞不分卷/ 伍肇龄撰. 舫庐文存四卷附外集一卷余集一卷/ 张寿荣撰. 度岭草一卷/ 许振祎撰. 谈瀛阁诗稿八卷诗余一卷/ 袁祖志撰. 贞石山房诗抄四卷/ 王邦玺撰. 止足斋诗存三卷/ 铭安撰. 养云山庄文集一卷续文集一卷养云山庄诗集四卷刘中奏稿四卷/ 刘瑞芬撰. 三十六砖吟馆文钞一卷/ 许应鑅撰.【第706册】蘅华馆诗录五卷附存一卷/ 王韬撰. 怡云堂内集一卷怡云堂戊子集一卷怡云堂杂文一卷怡云堂诗草一卷/ 沈保靖撰. 弢园尺牍续钞六卷/ 王韬撰. 弢园文录外编十二卷/ 王韬撰. 弢园尺牍十二卷/王韬撰. 自知斋诗集十卷首一卷/ 黄长森撰. 灌园未定稿二卷/ 傅怀祖撰. 儆季文钞六卷/ 黄以周撰. 【第707册】随山馆猥稿十卷随山馆续稿二卷随山馆丛稿四卷随山馆尺牍二卷随山馆词稿一卷随山馆词续稿一卷无闻子一卷/ 汪瑔撰. 六一山房诗集十卷六一山房续集十卷/ 董沛撰. 正谊堂文集二十四卷附行状一卷/ 董沛撰. 柔桥文钞十六卷/ 王棻撰.【第708册】习苦斋诗集八卷古文四卷/ 戴熙撰. 沈文忠公集十卷首自订年谱一卷/ 沈兆霖撰. 浩然堂诗集六卷浩然堂词稿一卷/ 江开撰. 补学轩续刻诗集十二卷补学轩文集外编四卷/ 郑献甫撰. 尊闻堂诗集十六卷/ 胡兆春撰. 尊闻堂文集十二卷/ 胡兆春撰.【第709册】悲盦居士文存一卷悲盦居士四书文一卷/ 赵之谦撰. 竹山堂诗稿二卷竹山堂词稿一卷/ 潘祖同撰. 竹山堂文剩一卷竹山堂诗补一卷/ 潘祖同撰. 椒园诗钞七卷附鸿雪词二卷/ 黎庶蕃撰. 退遂斋诗续集四卷/ 倪鸿撰. 退遂斋诗钞八卷续集四卷/ 倪鸿撰. 无为斋文集十二卷无为斋续集六卷/ 张昭潜撰. 无为斋诗集二卷无为斋词钞一卷/ 张昭潜撰. 抱拙斋文集八卷抱拙斋诗存二卷附诗余一卷/ 顾云臣撰. 芝隐室诗存七卷附存一卷续存一卷/ 长善撰.【第710册】香雪斋诗钞四卷/ 严鈖撰. 成山庐稿十二卷/ 唐炯撰. 寒松阁诗八卷集寒松阁词四卷寒松阁骈体文一卷续一卷/ 张鸣珂撰. 麓生诗文合集十卷/ 何元普撰. 燕南赵北诗钞一卷/ 鲍桂生撰. 津门诗钞一卷/ 鲍桂生撰. 藏书楼骈体文钞二卷/ 鲍桂生撰. 初日山房诗集六卷/ 张之杲撰.【第711册】伯英遗稿三卷西笑山房诗钞三卷/ 于锺岳撰. 问奇室诗集二卷问奇室诗续集一卷问奇室文集一卷秋雅一卷/ 蒋曰豫撰. 蒿庵文集八卷/ 庄棫撰. 蒿庵遗集十二卷/ 庄棫撰. 缦雅堂骈体文八卷/ 王诒寿撰. 缦雅堂诗十卷/ 王诒寿撰. 笙月词五卷花影词一卷/ 王诒寿撰. 碧城诗钞十二卷碧城杂着三卷/ 俞功懋撰.【第712册】退一步斋诗集十六卷退一步文集四卷/ 方浚师撰. 冠悔堂诗钞八卷冠悔堂骈体文钞六卷冠悔堂赋钞四卷冠悔堂楹语三卷附录一卷/ 杨浚撰.【第713册】越缦堂文集十二卷/ 李慈铭撰. 越缦堂诗续集十卷/ 李慈铭撰. 越缦堂骈体文四卷附散体文一卷/ 李慈铭撰. 芬陀利室词一卷/ 潘祖荫撰. 郑庵诗存一卷郑庵文存一卷/ 潘祖荫撰. 逭华庐诗存四卷/ 李桢撰. 香雪巢诗钞十二卷/ 徐兆丰撰. 香雪巢诗续钞一卷附集句一卷/ 徐兆丰撰. 邿亭诗稿五卷/ 孙楫撰. 瓶庐丛稿十卷/ 翁同龢撰. 白华绛柎阁诗集十卷/ 李慈铭撰.【第714册】刘忠诚公遗集六十六卷(奏疏三十七卷书牍十七卷电奏二卷公牍二卷电信三卷补过斋文集四卷诗集一卷)附聊语一卷(奏疏卷一至卷二十二)/ 刘坤一撰.【第715册】刘忠诚公遗集六十六卷(奏疏三十七卷书牍十七卷电奏二卷公牍二卷电信三卷补过斋文集四卷诗集一卷)附聊语一卷(奏疏卷二十三至卷三十七书牍卷一至卷八)/ 刘坤一撰.【第716册】刘忠诚公遗集六十六卷(奏疏三十七卷书牍十七卷电奏二卷公牍二卷电信三卷补过斋文集四卷诗集一卷)附聊语一卷(书牍卷九至卷十七电奏二卷公牍二卷电信三卷补过斋文集四卷诗集一卷附聊语一卷)/ 刘坤一撰. 茶磨山人诗钞八卷/ 汪芑撰.【第717册】见在龛集二十二卷首一卷补遗二卷/ 濮文暹撰. 苏盦文录二卷苏盦骈文录五卷苏盦诗录八卷苏盦词录一卷/ 杨葆光撰. 朝珊剩草一卷/ 林彭年撰. 津门征献诗八卷/ 华鼎元撰. 万里游草残稿三卷/ 陆光祖撰. 怀雅堂诗存四卷/ 郑鸿撰. 清华馆诗稿一卷/ 郭沈昶撰. 杏邨文稿一卷/ 游观第撰.【第718册】沣西草堂集八卷附录一卷/ 柏景伟撰. 王孟调明经西凫草一卷/ 王星诚撰. 苏邻遗诗续集一卷/ 李鸿裔撰. 苏邻遗诗二卷/ 李鸿裔撰. 藏修斋诗稿四卷/ 奕誴撰. 御制诗集八卷御制文集二卷/ 奕詝撰. 守默斋诗稿一卷守默斋杂着三卷/ 何应祺撰. 马中丞遗集十二卷首一卷/ 马丕瑶撰. 仲实类稿一卷仲实诗存二卷/ 鲁蕡撰. 俟斋诗草一卷俟斋试帖一卷附夏庚復揖青阁遗诗一卷/ 夏同善撰.【第719册】敦素堂文集八卷敦素堂诗集八卷/ 任其昌撰. 海棠巢小隐吟稿四卷/ 黄文涛撰. 枲寔子存稿不分卷/ 崔国因撰. 啸云轩诗集五卷啸云轩文集六卷附录一卷啸云轩避寇纪略一卷/ 程畹撰. 大瓠堂诗录八卷/ 孙周撰. 退思斋诗草三种六卷(楚游吟二卷听鼓吟二卷政余吟二卷)附杂着一卷/ 吴中彦撰. 如许斋集四卷(公余集一卷公余集续编一卷窗课存稿二卷) / 旺都特那木济勒撰. 芸香馆遗诗二卷/ 那逊兰保撰. 一规八棱砚斋诗钞六卷附频钞一规八棱砚斋词钞一卷一规八棱砚斋文钞一卷一规八棱砚斋时文一卷/ 徐廷华撰.【第720册】樵隐昔寱二十卷/ 平步青撰. 安越堂外集十卷/ 平步青撰. 松梦寮诗稿六卷/ 丁丙撰. 松梦寮文集三卷/ 丁丙撰. 翠螺阁诗词稿五卷(诗四卷词一卷)附舞镜集一卷/ 凌祉媛撰. 漱兰诗葺一卷/ 黄体芳撰. 香月楼残稿一卷/ 陈道南撰. 五塘诗草六卷五塘杂俎二卷/ 许印芳撰. 柏堂剩稿三卷/ 陈尔干撰. 屈庐诗稿四卷/ 郑知同撰. 粲花馆诗钞一卷粲花馆词钞一卷/ 楼杏春撰. 鹤阳新河诗集一卷/ 朱洪章撰. 仪晋观堂诗钞一卷/ 杨绍和撰.【第721册】复堂文续五卷/ 谭献撰. 复堂诗续一卷/ 谭献撰. 复堂类集十七卷(文四卷诗十卷词三卷) / 谭献撰. 希古堂文存八卷希古堂骈文二卷希古堂尺牍二卷希古堂诗存十卷希古堂词存二卷/ 黄炳堃撰. 吟香室诗草二卷吟香室诗草续刻一卷附刻一卷/ 杨蕴辉撰. 纪年诗续一卷/ 方观澜撰. 绍恭斋诗文钞诗钞六卷绍恭斋文钞四卷/ 杨澄鉴撰.【第722册】红杏山房文稿五卷/ 赵承恩撰. 岘嶕山房诗集初编八卷十卷岘嶕山房诗集续编二卷/ 董文焕撰. 潄六山房文集十二卷潄六山房诗集十二卷/ 郝植恭撰. 倚月楼词稿四卷水雲别调一卷/ 周天麟撰. 悔初庐诗稿十一卷附别集一卷明史杂詠二卷/ 柴文杰撰. 水流雲在馆诗钞十四卷水流雲在馆试帖二卷/ 周天麟撰.【第723册】湘绮楼全集三十卷(文集八卷诗集十四卷笺启八卷)/ 王闿运撰. 湘绮楼词钞一卷/ 王闿运撰. 植庵集十卷/ 李慎传撰.【第724册】四大观楼诗钞九卷/ 邹锺撰. 志远堂文集十卷/ 邹锺撰. 清风室诗钞五卷清风室文钞十二卷/ 钱保塘撰. 周武壮公遗书十三卷(遗书九卷外集三卷别集一卷)首一卷附录一卷/ 周盛传撰.【第725册】乐道堂文钞五卷乐道堂诗钞十卷/ 奕欣撰. 乐道堂文续钞一卷/ 奕欣撰. 行素轩文存一卷行素轩诗存一卷/ 华蘅芳撰. 窳櫎诗质一卷/ 周星诒撰. 勉憙词一卷/ 周星诒撰. 葆愚轩诗集一卷葆愚轩文集一卷/ 英和撰. 艮居文钞一卷二卷艮居诗括四卷艮居词选二卷/ 蔡寿臻撰. 澹人自怡草一卷/ 吴大根撰. 幸余求定稿十二卷/ 姚浚昌撰. 余园诗稿四卷/ 陆文键撰. 余园词稿四卷/ 陆文键撰. 藻川堂诗集选六卷藻川堂文内集一卷藻川堂文外集一卷/ 邓绎撰.【第726册】三山吟草八卷/ 徐贤杰撰. 期不负斋全集十四卷(政书九卷文集五卷)首一卷/ 周家楣撰. 寔斋诗稿二卷/ 翁曾源撰. 灵素堂诗抄四卷灵素堂骈体文一卷/ 徐锦撰. 寓真轩诗钞十二卷/ 蔡希邠撰. 雪青阁诗集四卷/ 谢维藩撰. 慧香室集四卷/ 沈熔经撰. 师矩斋诗录三卷/ 彭翰孙撰.【第727册】一枝山房诗集四卷附词稿一卷附录一卷/ 姚官澄撰. 仪顾堂集二十卷/ 陆心源撰. 坦园文录十四卷坦园诗录二十卷坦园词录七卷坦园词余一卷坦园赋录一卷坦园偶录三卷/ 杨恩寿撰. 颐情馆诗钞四卷(诗钞二卷诗外一卷续钞一卷) / 宗源瀚撰. 李文诚公遗诗一卷/ 李文田撰. 塞垣集六卷/ 王定安撰. 【第728册】味静斋杂诗三卷/ 徐嘉撰. 味静斋文存二卷味静斋文存续选二卷味静斋诗存十六卷/ 徐嘉撰. 善思斋文钞九卷善思斋文续钞四卷善思斋诗钞七卷善思斋诗续钞二卷/ 徐宗亮撰. 敬斋存稿二十卷/ 张谐之撰. 容川诗钞四卷/ 蒋泽澐撰.【第729册】墨花香馆诗存八卷附诗余一卷/ 庆康撰. 高陶堂遗集八卷(诗五卷文一卷恤诵一卷碑仇一卷) / 高心夔撰. 瑟庐遗诗一卷/ 章永康撰. 迈庐吟草十一卷附诗余一卷/ 徐启书撰. 介石山房遗集三卷(文二卷诗一卷) / 朱培源撰. 问青园集十三卷/ 王晋之撰. 鸥堂诗三卷/ 马赓良撰. 鸥堂遗稿三卷/ 马赓良撰. 天隐堂文录二卷/ 凌霞撰. 敬孚类稿十六卷/ 萧穆撰.【第730册】愙斋诗存九卷/ 吴大澄撰. 愙斋文稿一卷/ 吴大澄撰. 蒙庐诗存五卷/ 沈景修撰. 蕙襟集十二卷/ 冯秀莹撰. 镇亭山房诗集十八卷镇亭山房文集十二卷/ 陆廷黻撰. 远志斋稿六卷(文稿四卷诗稿二卷)/ 葛士达撰. 通雅堂诗钞十卷通雅堂诗续集二卷/ 施山撰. 慕陶山房诗草二卷慕陶山房赋试帖二卷慕陶山房制艺一卷/ 王作枢撰.【第731册】乐志簃文录四卷乐志簃诗词录七卷(诗录六卷词录一卷)味经堂诗录二卷乐志簃笔记四卷/ 沈祥龙撰. 海目庐诗草六卷/ 冯栻宗撰. 乌石山房诗稿十六卷/ 龚易图撰. 孟晋斋文集五卷孟晋斋外集一卷附周烈士传一卷/ 顾寿桢撰. 泽雅堂诗集六卷泽雅堂诗二集十八卷/ 施补华撰. 泽雅堂文集十卷/ 施补华撰. 大潜山房诗钞一卷/ 刘铭传撰. 久芬室诗集六卷/ 郑襄撰. 更生诗草不分卷/ 田兴恕撰.【第732册】望眉草堂全集十七卷(诗集十二卷文集四卷年谱一卷) / 颜嗣徽撰. 伯约堂文钞十一卷带星草堂诗钞一卷/ 杨其光撰. 潘方伯公遗稿六卷/ 潘骏文撰. 退密斋遗稿丛残二卷附诗余/ 余嘉珏撰. 藏春园初集二卷/ 潘永芳撰. 谪麐堂遗集四卷(文二卷诗二卷) / 戴望撰.【第733册】耻不逮斋文集三卷首一卷附录一卷补遗一卷/ 熊其英撰. 传朴堂诗稿四卷补遗一卷/ 葛金烺撰. 雪竹楼诗稿十四卷/ 黄道譲撰. 寄影轩诗钞四卷/ 志润撰. 暗香疏影斋词钞一卷/ 顾我愚撰. 拙尊园丛稿六卷/ 黎庶昌撰. 铁画楼诗钞四卷铁画楼骈文二卷/ 张荫桓撰. 铁画楼诗续钞二卷/ 张荫桓撰.【第734册】青学斋集三十六卷附孟子镏熙注一卷裕后录二卷/ 汪之昌撰. 南岗草堂诗选二卷南岗草堂诗选续编一卷/ 秦际唐撰. 南岗草堂文存二卷/ 秦际唐撰. 张文襄公古文二卷张文襄公书札八卷张文襄公骈文二卷张文襄公诗集四卷/ 张之洞撰.【第735册】张文襄公公牍三十六卷张文襄公家书一卷/ 张之洞撰.【第736册】可园文存十六卷可园诗存二十八卷可园词存四卷/ 陈作霖撰. 寿藻堂文集二卷/ 陈作霖撰. 寿藻堂诗集八卷寿藻堂文续一卷/ 陈作霖撰. 寿藻堂杂存二卷/ 陈作霖撰. 周悫慎公奏稿五卷周悫慎公电稿一卷周悫慎公公牍二卷玉山文集二卷玉山诗集四卷周悫慎公自著年谱二卷/ 周馥撰. 灌亭诗钞一卷慎言斋文钞一卷/ 李毓林撰. 辽东吟草不分卷/ 文辂撰.【第737册】传雅堂文集四卷传雅堂诗集一卷/ 刘寿曾撰. 何少詹文钞三卷/ 何如璋撰. 延秋吟馆诗钞四卷延秋吟馆诗续抄四卷/ 张联桂撰. 虚阁遗稿六卷/ 严玉森撰. 于中丞诗存一卷/ 于荫霖撰. 悚斋奏议十卷/ 于荫莹霖撰. 幸草亭。
2020年第2期(No. 2. 2020)015学术论坛王重民《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的成书与特点*闫嘉琪 贾卫民 蒲 珊(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00875)〔摘 要〕《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是检索清代文集篇目的重要参考性工具书,是王重民先生担任国立北平图书馆索引组组长期间,带领组员们完成的代表性索引专著。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此书及其编写过程中有关的文献资料,揭示《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的成书过程、体例特点和王重民的参与角色,全面解析这一时期王重民在传承中创新的研究方法和思想,总结这部首次对清人文集篇目进行整理编纂的索引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王重民 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 索引 国立北平图书馆〔中图法分类号〕 G256〔引用本文格式〕 闫嘉琪,贾卫民,蒲珊.王重民《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的成书与特点[J].图书馆,2020(2):015—019.*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王重民全集》编纂”(项目编号:17ZDA296)的研究成果之一。
引言《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于1935年刊行出版,是由文献学家、图书馆学家王重民先生(1903—1975)主持编写的第一次系统地对清代文集篇目进行分类整理的中国首部文集篇目索引。
其书收录内容质量高、著录完备、篇目分类系统科学、指向明确,是学人研究清代文集、查检文集篇目的重要参考性工具书。
王重民先生在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今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读书时,就得袁同礼先生的引荐,于北平北海图书馆参加学生兼职工作[1]。
1929年8月,北海图书馆与当时的国立北平图书馆(原京师图书馆)合组为国立北平图书馆(后简称北图),彼时已学成毕业的王重民,担任国立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委员兼任索引组组长[2],主要承担馆内的索引编纂工作。
关于王重民先生及其学术成果的研究多有佳作,但当前对于其生平类的研究多偏重先生整体或后期,对其著述类的研究侧重于对如《中国善本书提要》等重点著述的探讨;关注王重民在国立北平图书馆担任索引组组长时期,以及这一时期工作成果的研究鲜少。
清人传记资料索引
清人传记资料索引是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旨在提供关于清人历
史的资料梳理和检索。
清人传记资料索引的目标是通过收集、整理、
编辑、归类、研究和发表资料,来完善和促进研究者对清史的研究。
清人传记资料索引分为四大类:《古代清人传记》、《清代清人传记》、《民国清人传记》和《汉族清人传记》。
古代清人传记一般是指古代清朝的清人传记,其中包含的有“清
爷草斋志”、“清爷日记”、“清爷传奇”、“清爷史”、“清爷记”、“谢家传记”、“南阳家记”、“清爷抄”、“清爷管子”、“清爷集”、“清爷野史”等等。
清代清人传记是指清朝末期的清人传记,其中有“系谱·石阁”、“康熙帝辞记”、“乾隆皇帝谥号记载”、“清代燕京科举”、“清
代报任科乡试举人名录”、“清朝官吏抄本”、“清书籍”、“官僚
机构档案”、“宗室机构档案”、“清朝政府机构档案”等。
民国清人传记是指民国时期清人传记,其中包括“谢家传记•清传”、“袁家传记•清传”、“孙文甫传记•清传”、“洪家传记•
清传”、“柯伯明传记•清传”、“胡宗权传记•清传”、“蔡肇明
传记•清传”、“蔡书记传记•清传” 、“蔡宗超传记•清传”、
“尹民芝传记•清传”等。
汉族清人传记包括“王维扬传记•清传”、“颜舫传记•清传”、“苗林传记•清传”、“余锡平传记•清传”、“吴承恩传记•清传”、“杨廷泰传记•清传”、“柯克传记•清传”、“田沅传记•
清传”、“柯文生传记•清传”等。
以上就是清人传记资料索引的大致内容,清人传记资料索引可以
为研究者提供详尽的清史研究资料,对于清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文工具书要点整理第一章工具书的类型、结构和排检工具书的概念:根据一定的查阅需要,用特定编排方式汇集信息,以供查阅的图书。
工具书的特点:目的上的查考性;内容上的概括性;形式上的检索性工具书的作用:查找词语释义;了解图书内容;提供文献线索;检索参考资料;掌握学术信息;获取各科知识。
工具书的分类:字典和词典;类书;百科全书;政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表谱;图录;地图;名录。
字典:以字为收录单位,解释文字形、音、义的辞书类工具书。
词典:以词语为收录单位,说明一般词语和特殊词语的概念、用法、读音的辞书类工具书。
古代字典、词典统称字书。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以分析字形、探讨字体结构源流为主要内容的字书。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以训释字义和词义为主要内容的训诂书。
《广韵》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以归纳字音、探求声韵源流为主要内容的韵书。
类书:类书是辑录古籍片段资料、整篇或整部著作,按类目或韵部编排,以供寻检、征引、校勘或辑佚古典文献的工具书。
类书起源:两汉辞赋讲究广征博引,故需有抄集典故,临文参考之工具,助皇帝读书览古。
体例源头:汇集各类事物而言,上推至《诗经》;分类排比之书,最久远为《尔雅》;将古书的材料汇集始于《皇览》。
类书的编排体例:以类系事以字系事以韵隶事:《韵海镜源》、《永乐大典》、《佩文韵府》、《佩府群玉》按内容类书可分为综合性类书、专科性类书(《太平广记》);按编录体裁可分为徵事性类书、徵事兼采诗文类书、专收诗文词藻的类书。
类书的功用:核事典之出处、考故事之演化备诗文之寻检、撰文作诗之助辑故书之遗文、校传本之谬误三国时期魏文帝命王象等编纂了《皇览》,全书已佚,现只有辑佚残本。
完整保存至今的较早的类书是唐高祖李渊命欧阳询等编纂的《艺文类聚》,全书100卷,引用古籍1431种,其中90%为今不传之书,有10%是唐前古本。
宋太平兴国年间李昉等编纂《太平御览》1000卷,引书1694种,十之七八已经失佚。
《清代诗文集汇编》501-600册简体字分册目录【第501册】蕴愫阁诗集十二卷/ 盛大士撰. 蕴愫阁诗续集九卷/ 盛大士撰. 蕴愫阁诗后集三卷/ 盛大士撰. 琴竹山庄乐府二卷/ 盛大士撰. 蕴愫阁文集八卷/ 盛大士撰. 蕴愫阁别集四卷/ 盛大士撰. 蕉声馆集三十三卷(文集八卷首一卷诗集二十卷诗集补遗四卷诗集续补一卷) / 朱为弼撰.【第502册】恩福堂诗钞十卷外集一卷/ 英和撰. 梦陔堂诗集五十卷/ 黄承吉撰. 梦陔堂文集十卷/ 黄承吉撰.【第503册】梦陔堂文说十一篇/ 黄承吉撰.【第504册】颐道堂诗选三十卷颐道堂诗外集十卷/ 陈文述撰.【第505册】颐道堂文抄十三卷附一卷/ 陈文述撰. 古春轩诗抄二卷古春轩词抄一卷古春轩文抄一卷/ 梁德绳撰. 菊潭诗抄八卷/ 沙增龄撰. 春园吟稿十六卷/ 查有新撰. 椿影集六卷/ 冯春晖撰. 铁盂居士诗稿五卷/ 汪全泰撰.【第506册】铁箫诗稿六卷/ 谭光祜撰. 崇百药斋文集二十卷崇百药斋续集四卷崇百药斋三集十二卷/ 陆继辂撰. 麋园诗钞八卷/ 毛国翰撰. 话山草堂诗钞四卷话山草堂词钞一卷话山草堂文钞一卷/ 沈道宽撰. 静存斋诗集八卷/ 钱师曾撰. 澹粹轩诗草二卷/ 王志瀜撰. 湘雪诗钞四卷/ 何易撰.【第507册】半字集二卷考盘集三卷王余集一卷仪卫轩遗诗二卷/ 方东树撰. 考盘集文录十二卷/ 方东树撰. 寸心知室诗稿六卷附随笔一卷文端公自订年谱一卷/ 汤金钊撰. 寸心知室存稿续编二卷/ 汤金钊撰. 红豆树馆词八卷/ 陶樑撰. 红豆树馆诗稿十四卷/ 陶樑撰. 红豆树馆逸稿一卷/ 陶樑撰.【第508册】臶斋集四卷(文存一卷诗存二卷试律一卷诗余一卷) / 查元偁撰. 三李堂集十卷/ 金学莲撰. 竹西客隐草堂集十卷/ 金学莲撰. 敬仪堂经进诗稿一卷敬仪堂经进文稿一卷敬仪堂诗存一卷/ 爱新觉罗桂芳撰. 青埵山人诗十卷/ 洪饴孙撰. 悔庵学文八卷附补遗一卷柯家山馆遗诗六卷柯家山馆词三卷/ 严元照撰. 谦裕斋全集六卷/ 黎世序撰. 听云楼诗钞十卷附补遗一卷/ 谭敬昭撰. 【第509册】赐砚堂文集一卷赐砚堂诗集一卷赐砚堂进呈录一卷万寿诗册二卷/ 彭浚撰. 蓼葊诗存八卷/ 郭书俊撰. 太鹤山人集十三卷/ 端木国瑚撰. 杏花楼诗稿四卷补遗一卷附年谱/ 朱浩撰. 见星庐诗稿二十二集/ 林家桂撰.【第510册】筠心堂文集十卷筠心堂诗集四卷筠心堂外集三卷/ 张岳崧撰. 石云山人诗集二十三卷石云山人文集五卷/ 吴荣光撰. 石云山人奏议六卷/ 吴荣光撰.【第511册】螊庐诗集八卷/ 夏翼朝撰. 池上老人遗稿不分卷/ 吴廷琛撰. 家荫堂尺牍一卷家荫堂文钞一卷家荫堂诗钞一卷/ 周际华撰. 摅抱轩诗抄十卷/ 汪桂月撰. 亦寄斋文存十二卷/ 汪桂月撰. 今白华堂文集三十二卷(存二十四卷) / 童槐撰. 今白华堂诗录八卷今白华堂诗集二卷/ 童槐撰. 今白华堂诗录补八卷/ 童槐撰. / .【第512册】松心居士诗集十二卷首五卷松心居士诗二集二卷/ 聂镐敏撰. 松心居士文集十二卷首四卷/ 聂镐敏撰. 赐书堂律赋二卷赐书堂试贴三卷/ 聂镐敏撰. 竹邻遗藁二卷/ 金式玉撰. 拾遗补艺斋文钞一卷拾遗补艺斋诗钞一卷拾遗补艺斋词钞一卷/ 庄绶甲撰. 玉壶山房词选二卷/ 改琦撰. 玉壶笺寄一卷画余词一卷泖东诗课一卷/ 改琦撰. 砚北书稿一卷茶梦庵随笔一卷茶梦庵续笔一卷/ 改琦撰. 秋樵诗抄六卷/ 张庆成撰. 秋樵文抄二卷/ 张庆成撰. 景士堂文集五卷/ 陈运镇撰. 祖砚堂集十二卷(诗十卷画舫斋词二卷) / 朱人凤撰.【第513册】忆山堂诗录八卷/ 宋翔凤撰. 洞箫楼诗纪二十四卷/ 宋翔凤撰. 洞箫词一卷/ 宋翔凤撰. 碧云盦词二卷附乐府余论一卷/ 宋翔凤撰. 朴学斋文录三卷/ 宋翔凤撰. 紫亭诗钞四卷/ 李辰垣撰. 延禧堂诗钞一卷/ 丰绅殷德撰. 东里生烬余集三卷附王述曾撰王木斋遗文/ 汪家禧撰. 寄岳云斋初稿十卷附回文赋一卷补遗一卷/ 聂铣敏撰.【第514册】蜚英阁文集一卷/ 淩曙撰. 幼学堂诗稿十七卷幼学堂文稿八卷/ 沈钦韩撰. 白圭堂诗抄八卷白圭堂诗续抄六卷/ 江之纪撰. 镜虹吟室诗集四卷镜虹吟室词集二卷镜虹吟室经进稿一卷/ 孔昭虔撰. 求己堂诗集一卷求己堂文集一卷/ 施彦士撰. 一朵山房诗集十八卷/ 傅潢撰.【第515册】四养斋诗稿三卷/ 俞正燮撰. 退庵诗存二十五卷/ 梁章巨撰. 退庵文存四卷/ 梁章巨撰.a归砚山房遗诗不分卷/ 刘澂撰. 诵芬堂诗钞十卷首一卷诵芬堂诗钞二集六卷诵芬堂诗钞三集六卷诵芬堂诗钞四集四卷诵芬堂诗钞五集四卷/ 郭仪霄撰. 竹柏山房文集二卷竹柏山房诗集附录一卷/ 林春溥撰.【第516册】海云堂诗钞十四卷补遗一卷金粟香龛词钞二卷海云堂文钞一卷/ 严学淦撰. 鲁岩所学集十五卷鲁岩交游记一卷鲁岩余事稿二卷/ 张宗泰撰. 爱日堂类稿十六卷首附王钟栻南溪集一卷/ 王煦撰. 捧月楼诗四卷/ 袁通撰. 砚寿堂诗抄八卷附诗余一卷砚寿堂诗续抄二卷/ 吴存楷撰.【第517册】蕙荪堂集不分卷/ 昭槤撰. 蕙荪堂烬存草二卷/ 昭槤撰. 刘礼部集十一卷附麟石文钞一卷/ 刘逢禄撰. 绿雪堂遗集二十卷/ 王衍梅撰. 韫山诗稿九卷/ 朱凤森撰. 二竹斋诗钞六卷二竹斋文集二卷/ 张井撰.【第518册】求是堂诗集二十二卷/ 胡承珙撰. 求是堂文集六卷首一卷附骈体文二卷/ 胡承珙撰. 求是堂诗余一卷/ 胡承珙撰. 东萝遗稿三卷/ 陆损之撰. 欲起竹闲楼存稿六卷/ 梅成栋撰. 日下赓歌集十卷艳雪轩文稿一卷艳雪轩诗存四卷/ 龚守正撰.【第519册】潘少白先生集十五卷(文集八卷诗集五卷常语二卷) / 潘谘撰. 迈堂诗存十九卷/ 李祖陶撰. 迈堂文略四卷/ 李祖陶撰. 小书巢诗课偶存四卷小书巢诗课续存六卷小书巢赋课存稿一卷/ 陆以庄撰.【第520册】双砚斋诗钞十六卷/ 邓廷桢撰. 双砚斋词钞二卷/ 邓廷桢撰. 悟雪楼诗存三十四卷/ 徐谦撰. 清味斋存稿二卷/ 陈晋元撰. 怀经堂诗存四卷怀经堂文存一卷/ 吴绳基撰. 适斋居士集四卷/ 爱新觉罗舒敏撰.【第521册】冬巢诗集四卷冬巢词集四卷/ 汪潮生撰. 蓉裳诗钞八卷/ 张家榘撰. 十六契斋诗钞四卷/ 李少白撰. 夫椒山馆诗二十二卷/ 周仪暐撰. 诗娱堂诗集二十四卷/ 黄安涛撰. 真有益斋文编十卷/ 黄安涛撰.【第522册】通艺阁诗录八卷通艺阁续录八卷通艺阁三录八卷/ 姚椿撰. 通艺阁和陶集三卷/ 姚椿撰. 通艺阁诗遗编一卷/ 姚椿撰. 通艺阁文集六卷附补编一卷/ 姚椿撰. 晚学斋文集十二卷/ 姚椿撰. 樗寮文续藳一卷/ 姚椿撰. 以约山房诗稿二卷以约山房存稿二卷/ 易元善撰.【第523册】南邨草堂诗钞二十四卷/ 邓显鹤撰. 南村草堂文钞二十卷/ 邓显鹤撰. 朗陵诗集十二卷/ 王士桓撰. 心知堂诗稿十八卷/ 汪仲洋撰.【第524册】吴侍读全集二十三卷(岑华居士兰鲸录八卷外集二卷凤巢山樵求是录六卷二录四卷续录一卷外集二卷/ 吴慈鹤撰. 赐砚斋集十二卷/ 龙汝言撰. 冯侍御遗稿六卷末一卷/ 冯元锡撰. 闻妙香轩集四卷/ 胡达源撰.【第525册】修本堂稿五卷/ 林伯桐撰. 月亭诗钞三卷/ 林伯桐撰. 自春堂诗十二卷/ 杨铸撰. 读骚楼诗初集四卷读骚楼诗二集四卷/ 陈逢衡撰. 补读书斋遗稾十卷/ 沈维鐈撰. 秋园吟草八卷/ 黄鼎撰. 蕅唐诗集十五卷/ 王玮庆撰. 【第526册】瓿诗草六卷粤逰吟一卷潮洲百咏一卷覆瓿词草一卷覆瓿杂著一卷/ 陈本直撰. 琴隐园诗集三十六卷琴隐园词集四卷/ 汤贻汾撰. 唐确慎公集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唐鉴撰. 树滋堂稿不分卷/ 李毓昌撰.【第527册】石园全集十二卷(石园文稿初集一卷石园文稿二集二卷石园诗话二卷石园集句二卷石园偶录二卷石园集杜一卷石园诗草二卷) / 余成教撰. 希斋诗存四卷希斋文钞二卷/ 高学濂撰. 藤花书屋遗稿四卷/ 吴其彦撰. 亦政堂诗集十二卷/ 刘珊撰. 亦政堂续集三卷/ 刘珊撰. 委蛇杂俎二卷/ 刘珊撰. 钟山草堂遗稿二卷(钟山草堂文一卷钟山草堂杂忆录二卷) / 温肇江撰. 公暇墨余录存稿二卷使黔集一卷/ 周鸣鸾撰.【第528册】内自讼斋诗钞八卷/ 周凯撰. 内自讼斋文集十卷/ 周凯撰. 万松山房诗钞五卷首一卷/ 潘正亨撰. 绿野斋前后合集六卷绿野斋制艺一卷绿野斋太湖诗草一卷/ 刘鸿翱撰.【第529册】陶文毅公全集六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首一卷卷二至卷四十) / 陶澍撰.【第530册】陶文毅公全集六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卷四十一至六十四末一卷) / 陶澍撰. 闻妙香室诗十二卷闻妙香室词一卷闻妙香室文十九卷闻妙香室经进集五卷黔记四卷)/ 李宗昉撰. 滇行纪程集二卷/ 吴其濬撰.【第531册】求闻过斋诗集六卷/ 朱方增撰. 求闻过斋文集四卷/ 朱方增撰. 御览集不分卷附周鼎题咏不分卷/ 叶志诜撰. 菽欢堂诗集十六卷菽欢堂诗余四卷/ 王丹墀撰. 悦云山房集十七卷(诗存八卷文存四卷词存四卷附一卷) / 刘敦元撰. 岳班集一卷/ 范日觐撰.【第532册】春晖书屋诗抄二卷/ 赵金笏撰. 游蜀诗钞三卷/ 赵金笏撰. 稽瑞楼文草一卷/ 陈揆撰. 七峯诗稿二卷续编一卷/ 江尔维撰. 因寄轩文初集十卷因寄轩文二集六卷附补遗一卷/ 管同撰. 宋湘颿先生遗著三卷(梅花书屋文一卷诗一卷求己笔记一卷) / 宋其沅撰. 小庚诗存一卷/ 叶申芗撰. 小庚词存四卷/ 叶申芗撰. 三长物斋诗略五卷附刻夏小正试帖一卷三长物斋文略六卷/ 黄本骥撰. 小云庐吟稿七卷/ 朱壬林撰. 小云庐晚学文稿八卷/ 朱壬林撰.【第533册】听松庐诗抄十六卷松心诗集二十九卷(缺燕台三集燕台五集)松心诗录十卷附二编一卷松心文抄十卷松心杂咏不分卷听松庐骈体文抄四卷/ 张维屏撰. 思诒堂诗稿十二卷思诒堂文稿不分卷/ 金衍宗撰.【第534册】爱树堂藏稿十二卷(经进稿二卷求真集二卷赋一卷杂体文一卷平猺日记二卷金曹奏议一卷寸香草一卷律诗一卷杂体诗一卷) / 张锡谦撰. 爱莲诗钞七卷/ 徐佩钺撰. 潄芳斋吟稿一卷/ 阿弥尔达撰. 归田集六卷/ 孙珩撰. 仪欧阁诗遗稿一卷/ 陆容撰. 军余纪咏一卷/ 胡超撰. 水耘诗稿十三卷/ 罗安撰. 【第535册】是程堂集十四卷/ 屠倬撰. 是程堂二集八卷耶溪鱼隐词二卷/ 屠倬撰. 介存斋文稿二卷附淮鹺问答一卷介存斋诗六卷味雋斋词一卷存审轩词二卷附柳下词一卷储素楼词一卷/ 周济撰. 琴东野屋集十二卷/ 蒋宝龄撰. 印雪轩诗钞十六卷/ 俞鸿渐撰. 印雪轩文钞三卷附读三国志随笔一卷/ 俞鸿渐撰. 【第536册】养素堂诗集二十六卷/ 张澍撰. 养素堂文集三十五卷首一卷/ 张澍撰. 星伯先生小集一卷/ 徐松撰. 新疆赋不分卷/ 徐松撰. 红雪山房诗钞十二卷/ 吴嵰撰.【第537册】兰韵山房诗钞二卷/ 卢择元撰. 妙吉祥室诗钞十三卷附录二卷寿闲斋吟草八卷/ 朱葵之撰. 秋君遗稿六卷/ 冯如璋撰. 小安乐窝文集四卷小安乐窝诗存一卷附南池唱和诗存一卷/ 张海珊撰. 齐物论斋文集六卷/ 董士锡撰. 花农诗钞六卷/ 查林撰. 愿学堂诗钞二十八卷/ 王宗燿撰.【第538册】研六室文钞十卷补遗一卷/ 胡培翚撰. 养正书屋全集定本四十卷/ 爱新觉罗旻宁撰.【第539册】御制诗初集二十四卷御制诗余集十二卷/ 爱新觉罗旻宁撰. 御制文初集十卷御制文余集六卷/ 爱新觉罗旻宁撰. 慎其余斋文集二十卷/ 王赠芳撰. 【第540册】棣怀堂随笔十一卷附双圃氏同馆赋抄一卷双圃氏同馆诗抄一卷周梦岩同馆赋抄一卷周梦岩同馆诗抄一卷/ 李象鹍撰. 鎏山剩稿二卷/ 沈昌世撰. 澄怀书屋诗钞四卷/ 穆彰阿撰. 宝砚堂集四卷/ 舒化民撰. 珠巢存课二卷/ 周之琦撰. 退葊词一卷鸿雪词二卷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一卷/ 周之琦撰. 蒹葭秋水楼诗集十卷/ 丁廷枢撰. 拜竹诗龛诗存十卷/ 冯登府撰. 石经阁文初集八卷/ 冯登府撰. 石经阁文续集八卷/ 冯登府撰.【第541册】使渖草三卷/ 姚元之撰. 廌青集二卷/ 姚元之撰. 蜜梅花馆诗录一卷蜜梅花馆文录一卷/ 焦廷琥撰. 因柳阁词钞二卷/ 焦廷琥撰. 白华山人诗集十六卷白华山人诗说二卷/ 厉志撰. 衎石斋记事稿十卷衎石斋记事续稿十卷/ 钱仪吉撰. 刻楮集四卷旅逸小稾二卷/ 钱仪吉撰. 衎石斋晚年诗稿五卷/ 钱仪吉撰.【第542册】寄圃诗草初集二卷寄圃诗草次集二卷/ 王庚撰. 东园诗钞十二卷/ 凌泰封撰. 师竹堂文集十四卷附补遗一卷/ 莫树椿撰. 绛雪山房诗抄二十卷绛雪山房诗续抄六卷/ 杨庆琛撰. 绛雪山房试帖三卷/ 杨庆琛撰. 小栗山房诗钞二集六卷/ 殳庆源撰. 小栗山房诗钞十卷花隖樵唱一卷/ 殳庆源撰. 芙村文钞二卷芙村学吟七卷/ 沈豫撰.【第543册】怡亭文集二十卷/ 张绅撰. 怡亭诗集六卷/ 张绅撰. 亦园诗剩五卷/ 谢学崇撰. 小苏潭词六卷/ 谢学崇撰. 月波舫遗稿一卷/ 何熙绩撰. 刘孟涂集四十四卷(前集十卷后集二十二卷缺卷八文集十卷骈体文二卷) / 刘开撰. 燕京杂咏二卷/ 潘挹奎撰. 潘挹奎文稿/ 潘挹奎撰. 绿草堂诗集二十卷首一卷/ 管绳莱撰.【第544册】校经庼文稾十八卷/ 李富孙撰. 春草堂集六卷/ 谢堃撰. 抱冲斋诗集三十六集附眠琴僊馆词一卷/ 斌良撰.【第545册】绣屏风馆诗集十卷/ 方熊撰. 太华山人诗存五卷/ 王益谦撰. 柽华馆全集十二卷(文集六卷骈体文一卷诗集四卷附诗余杂录一卷) / 路德撰. 小谷诗钞十二卷首一卷小谷口诗续钞一卷/ 郑祖琛撰. 清诒堂文集不分卷/ 王筠撰. 真息斋诗抄四卷真息斋诗续抄一卷/ 陆费瑔撰.【第546册】织帘书屋诗钞十二卷/ 沈兆澐撰. 吟秋百律一卷朝天集(存一卷)安愚集八卷/ 阮烜辉撰. 安愚堂文钞十卷/ 阮烜辉撰. 养默山房诗稿三十二卷/ 谢元淮撰. 春草斋诗集四卷/ 谢蕙撰. 养灵根堂遗集不分卷/ 蔡鸿燮撰.【第547册】金〓山房诗稿四卷(东笙吟草二卷江上吟二卷) / 韩维镛撰. 遵汝山房文稿八卷/ 耿兴宗撰. 小东山草堂骈体文钞十卷/ 张泰青撰. 养浩斋诗稿九卷养浩斋诗续稿五卷惇裕堂文集四卷/ 桂超万撰. 简学斋诗存四卷简学斋诗删四卷/ 陈沆撰. 简学斋馆课赋存一卷简学斋馆课赋续钞一卷简学斋馆课试律存一卷简学斋试律续抄一卷/ 陈沆撰. 增默庵文集八卷附录一卷/ 郭尚先撰.【第548册】瑞芍轩诗抄四卷附词稿一卷/ 许乃榖撰. 程侍郎遗集十卷/ 程恩泽撰. 养一斋集二十六卷首一卷/ 潘德舆撰. 三槐书屋诗钞四卷/ 金朝觐撰. 廉泉诗钞四卷/ 范仕义撰. 云左山房诗钞八卷附诗余试帖/ 林则徐撰. 云左山房文钞五卷/ 林则徐撰.【第549册】伯山文集八卷伯山诗集十卷/ 姚柬之撰. 东溟文集六卷东溟外集四卷/ 姚莹撰. 东溟文后集十四卷东溟文外集二卷/ 姚莹撰. 后湘诗集九卷后湘二集五卷后湘续集七卷/ 姚莹撰. 中复堂遗稿五卷中复堂遗稿续编二卷/ 姚莹撰.【第550册】耐庵文存六卷首一卷耐庵诗存三卷/ 贺长龄撰. 耐庵奏议存稿十二卷耐庵公牍存稿四卷/ 贺长龄撰. 存素堂诗稿十四卷存素堂文稿四卷补遗一卷/ 钱寳琛撰. 存素堂集续编四卷附颐寿老人年谱二卷/ 錢寳琛撰.【第551册】小重山房诗词全集三十二卷(诗舲诗录六卷诗舲诗外四卷诗舲词录二卷诗舲续稿二十卷) / 张祥河撰. 蛉石斋诗钞四卷/ 黎恂撰. 仙舫诗存五卷(诗四卷杂咏一卷) / 严正基撰. 悯忠草不分卷/ 严正基撰. 随缘集四卷/ 释慈海撰. 五千卷室诗集五卷附瓶隐词一卷/ 马洵撰.【第552册】来雉斋诗集四卷/ 黄盛修撰. 抱璞斋诗集四卷/ 汪喜荀撰. 汪孟慈文集不分卷/ 汪喜荀撰. 抱璞时文不分卷/ 汪喜荀撰. 壶庵诗二卷壶庵骈体文二卷/ 吴清皋撰. 二知斋文钞四卷二知斋诗钞四卷/ 吴清皋撰. 昙云阁集十四卷(诗集八卷外集一卷词钞一卷诗附录二卷词续刻一卷诗集补遗一卷) / 曹楙坚撰. 柏枧山房全集三十一卷(文集十六卷文续集一卷诗集十卷诗续集二卷骈体文二卷) / 梅曾亮撰.【第553册】洞庭集二十八卷(存文卷一至卷六卷八卷十至卷十二诗十六卷) / 王庆麟撰. 三百堂文集二卷/ 陈奂撰. 茜云楼诗集十四卷茜云楼文存一卷/ 蔡逸撰. 笏庵诗钞二十五卷/ 吴清鹏撰. 吉金乐石山房文集一卷附续编一卷吉金乐石山房诗集二卷/ 朱士端撰. 红楼梦诗一卷/ 姜祺撰. 松荫轩稿一卷/ 姜祺撰. 【第554册】大小雅堂诗钞十卷大小雅堂文钞二卷/ 邵堂撰. 爱日精庐文稿六卷/ 张金吾撰. 鸥天阔遗著二卷/ 印康祚撰. 铁山园诗稿十二卷/ 孔庆镕撰. 退思斋诗存二卷/ 卞士云撰. 思误斋诗抄二卷附诗余一卷/ 章简撰. 栘华馆骈体文二卷/ 董基诚撰. 蜕学翁遗集七卷(观所养斋诗稿二卷汉东集一卷北楼集一卷困知长语一卷铜僊传一卷) / 徐元润撰. 好深湛思室诗存二十二卷/ 孙义钧撰. 【第555册】瘦石诗钞三十三卷/ 孙錤撰. 瘦石文钞十三卷瘦石文钞外集二卷/ 孙錤撰. 养余斋初集四卷养余斋二集四卷养余斋三集六卷/ 柳树芳撰. 读白华草堂诗初集九卷/ 黄钊撰. 读白华草堂诗二集十二卷/ 黄钊撰. 读白华草堂诗苜宿集八卷/ 黄钊撰.【第556册】退思庐文存一卷/ 杨以增撰. 古均阁遗文一卷古均阁遗诗一卷/ 许槤撰. 西涧旧庐诗稿四卷/ 刘枢撰. 蜨庵诗钞八卷/ 杨棨撰. 蜨庵赋钞二卷/ 杨棨撰. 西沤全集十卷西沤外集八卷/ 李惺撰.【第557册】镫味斋诗存五卷/ 曹宗瀚撰. 恩晖堂诗集六卷恩晖堂帖体诗三卷恩晖堂律赋一卷/ 王藻撰. 继雅堂诗集三十四卷/ 陈仅撰. 求志居集三十六卷附外集一卷/ 陈世镕撰.【第558册】徐睦堂先生集一百十三卷(文集六十卷诗甲集三十四卷乙集五卷试体诗一卷赋一卷高雅堂时文十二卷)(文集六十卷诗甲集三十四卷乙集五卷试体诗一卷赋一卷) / 徐湘潭撰.【第559册】徐睦堂先生集一百十三卷(文集六十卷诗甲集三十四卷乙集五卷试体诗一卷赋一卷高雅堂时文十二卷)(高雅堂时文十二卷) / 徐湘潭撰. 勤业斋诗初集八卷勤业斋诗二集八卷/ 汤国泰撰. 勤业斋诗三集八卷(存卷一至卷六)勤业斋诗四集八卷/ 汤国泰撰. 句麓山房诗草八卷/ 周向青撰. 古人今我斋集八卷/ 吴维彰撰. 退室诗稿一卷/ 王棨华撰.【第560册】知守斋诗初集六卷知守斋诗二集四卷知守斋诗别集一卷/ 郑开禧撰. 桂留山房诗集十二卷附词集一卷/ 沈学渊撰. 寒香馆诗钞四卷寒香馆文钞八卷/ 贺熙龄撰. 培花小园诗钞十三卷/ 戴云官撰. 剖瓠存稿二十卷附乐府一卷左传乐府一卷莆阳乐府一卷/ 萧重撰. 春华集二卷/ 龙元任撰.【第561册】梧溪石屋诗钞六卷/ 温训撰. 登云山房文稿四卷/ 温训撰. 菜根轩诗抄十四卷菜根轩诗抄续集一卷/ 王省山撰. 滤月轩集七卷(诗集二卷诗续集二卷文集一卷文续集一卷诗余一卷) / 赵棻撰. 传经室文集十卷附赋钞一卷/ 朱骏声撰. 周憩亭集十卷/ 周玉瓒撰. 养拙居诗稿二十四卷/ 张朝桂撰.【第562册】惕夫诗钞初刻二十三卷惕夫诗钞续刻二卷惕夫诗钞三刻七卷/ 谢菼撰. 小海山房诗集十二卷/ 康发祥撰. 伯山诗钞十七卷(癸巳集七卷爱日集一卷望云集七卷由庚集一卷辛酉诗一卷)附小海山房诗集一卷伯山文钞一卷/ 康发祥撰. 式训集十六卷/ 张柏恒撰.【第563册】知止堂诗录十二卷知止堂词录三卷知止堂文集八卷补遗一卷/ 朱绶撰. 心师竹斋章牍存稿三卷附一卷/ 程楙采撰. 无止境存稿十四卷(初存稿六卷附集外诗一卷续存稿六卷附集外诗续存一卷)附乡程日记一卷附录一卷/ 王相撰. 儆居集二十二卷(经说五卷史说五卷读通考二卷读子集四卷襍著六卷) / 黄式三撰.【第564册】青溪旧屋文集十一卷(文十卷诗一卷) / 刘文淇撰. 邃怀堂全集三十八卷(文集四卷诗集前编六卷诗集后编六卷词钞二卷骈文笺注十六卷骈文补笺一卷哀忠集三卷) / 袁翼撰.【第565册】木鶏书屋文钞四卷木鶏书屋文二集六卷木鶏书屋文三集八卷木鶏书屋文四集六卷木鶏书屋文五集六卷/ 黄金台撰. 木鶏书屋诗选六卷左国闲吟一卷/ 黄金台撰. 北山文钞四卷北山诗钞五卷/ 姜文衡撰. 景紫堂文集十四卷/ 夏炘撰. 留耕草堂初稿六卷/ 邹尧廷撰.【第566册】题蕉馆集八卷/ 周赓盛撰. 重订厉廉州先生诗全集九卷(藉花小室诗钞二卷寄蠡诗钞一卷还珠堂和陶百诗钞一卷断梗吟一卷栖尘集一卷幸存稿二卷衡游草一卷) / 厉同勋撰. 金陵癸甲新乐府一卷金陵城外新乐府一卷/ 马寿龄撰. 万善花室诗集四卷万善花室词稿一卷/ 方履籛撰. 万善花室文稿七卷/ 方履籛撰. 培园全集二十四卷(文钞四卷诗钞四卷赋钞四卷黄梅兵事考三卷黄梅杂咏二卷试帖诗钞二卷试草四卷) / 余锡椿撰.【第567册】壶园诗钞选十卷五代新乐府一卷/ 徐寳善撰. 壶园赋钞二卷/ 徐寳善撰. 壶园诗外集六卷/ 徐寳善撰. 城北草堂存稿七卷(诗抄四卷诗余二卷词余一卷)附小嫏嬛室诗余残稿/ 顾夔撰. 筠绿山房诗草四卷首一卷附筠绿山房词草一卷/ 汤建中撰. 春晖堂诗存不分卷/ 陈本钦撰. 冬生草堂文录四卷冬生草堂诗录八卷冬生草堂词录四卷山石金石录一卷跋尾一卷/ 夏宝晋撰. 鸥汀渔隐诗集六卷鸥汀渔隐诗续集三卷鸥汀渔隐外集一卷附琴韵阁遗草一卷琴韵阁悼亡诗一卷/ 陈偕灿撰.【第568册】诗义堂后集六卷首一卷附诗义堂集二卷/ 彭泰来撰. 昨梦斋文集四卷/ 彭泰来撰. 晚翠轩诗钞八卷晚翠轩诗续钞八卷晚翠轩诗三钞八卷晚翠轩诗四钞八卷晚翠轩诗五钞八卷晚翠轩诗漫稿五卷/ 戴淳撰. 彝寿轩诗钞十二卷寄庵杂著二卷烟波渔唱四卷/ 张应昌撰.【第569册】西园诗钞八卷(诗钞四卷遗编四卷附西园诗余)西园文集二卷(文集一卷遗编一卷)/ 张扩庭撰. 守默斋诗集十八卷(上集寄生草六卷下集东州草十二卷) / 侯家璋撰. 常惺惺斋文集十卷/ 李炳奎撰. 江南好词一卷/ 张汝南撰. 小诗航诗抄三卷小诗航杂著一卷退鹢居偶存三卷/ 蔡聘珍撰. 云中集六卷/ 刘淳撰. 【第570册】董方立文甲集二卷董方立文乙集二卷兰石词一卷/ 董佑诚撰. 休复居诗文集十二卷(诗六卷文六卷)附一卷/ 毛岳生撰. 潄芳阁集十卷辛庵馆课诗抄一卷辛庵历试试帖诗抄一卷/ 徐士芬撰. 绿萝书屋遗集四卷附录一卷附诵芬堂诗草一卷/ 罗文俊撰. 念楼全集十卷/ 刘寳楠撰. 意苕山馆诗稿十六卷/ 陆嵩撰.【第571册】两竿竹室集六卷/ 王笃撰. 半舫馆剩稿二卷附填词一卷/ 吴葆晋撰. 丹魁堂自订年谱一卷感遇录一卷丹魁堂外集四卷丹魁堂诗集七卷附王甥稙茗韵轩遗诗一卷/ 季芝昌撰. 知止斋诗集十六卷/ 翁心存撰. 笠东草堂遗稿二卷(文稿一卷附补遗一卷诗稿一卷) / 俞岳撰.【第572册】甘泉乡人稿二十四卷附余稿二卷年谱一卷/ 钱泰吉撰. 且饮楼诗选四卷续集一卷附补编/ 顾晞元撰. 惜味斋存稿十四卷/ 杨炳撰. 常惺惺斋文集十卷常惺惺斋诗集十一卷/ 李炳奎撰. 述园诗存一卷/ 恩龄撰.【第573册】方学博全集二十八卷(生斋读易日识六卷生斋自知录三卷生斋日识一卷生斋日识续一卷生斋文稿八卷附寅甫日记寅甫小稿生斋诗稿九稿) / 方垧撰. 小松石斋文集五卷小松石斋诗集五卷/ 赵允怀撰. 龚定盫全集十七卷(文集三卷续集四卷续录一卷古今体诗二卷杂诗一卷词二卷文集补编四卷) / 龚自珍撰. 戎马风涛集六卷/ 沈汝瀚撰.【第574册】留余堂诗钞八卷/ 夏之盛撰. 留余堂诗钞二集八卷附新安纪行草一卷/ 夏之盛撰. 一经庐文钞一卷/ 姚配中撰. 王子仁文集四卷/ 王寿昌撰. 种玉堂集六卷/ 张尔旦撰. 积石斋文稿十八卷积石斋诗存四卷附南池唱和诗存一卷鲙余编一卷/ 张履撰. 醉经书屋文稿不分卷/ 王梓材撰.【第575册】吴文节公遗集八十卷/ 吴文镕撰. 陈礼部诗稿十六卷(含香集四卷。
《清代诗文集汇编》601-700册简体字分册目录【第601册】张亨甫全集六卷/ 张际亮撰. 思伯子堂诗集三十二卷/ 张际亮撰. 西舍诗钞十六卷/ 况澄撰. 西舍文遗编四卷/ 况澄撰.【第602册】妙香馆诗钞四卷附妙香馆咏物全韵一卷妙香馆文钞四卷/ 铭岳撰. 平湖顾氏遗书五十一卷(学诗详说三十卷学诗正诂五卷悔过斋文集七卷附剳记一卷悔过斋续集七卷补遗一卷)/ 顾广誉撰.【第603册】惜心书屋诗抄六卷皖逰杂录剩存一卷惜心书屋襍存难贞集一卷/ 王正谊撰. 百柱堂全集五十二卷首一卷/ 王柏心撰.【第604册】东洲草堂诗文钞诗三十卷附诗余一卷/ 何绍基撰. 补拙轩小草四卷(文草二卷诗草一卷咏史诗一卷)/ 胡兴仁撰. 省斋全集十二卷/ 牛树梅撰. 軥录斋稿四卷/ 夏炜如撰.【第605册】石琴诗钞十二卷/ 李映棻撰. 醇雅堂诗略六卷/ 阮镛撰. 十三翎阁诗抄六卷十三翎阁文稿一卷十三翎阁试帖二卷附二十四孝题注试帖一卷/ 赵廷恺撰. 典三剩稿十二卷/ 周寅清撰. 爱山堂诗存十二卷/ 张铨撰. 不波山房诗草一卷/ 王甲曾撰.【第606册】乐志堂文集十八卷乐志堂文续集二卷乐志堂诗集十二卷/ 谭莹撰. 补读室诗稿十卷/ 朱兰撰. 守柔斋诗抄初集四卷守柔斋诗续集四卷/ 苏廷魁撰. 守柔斋行河草二卷/ 苏廷魁撰. 今樵诗存八卷/ 黄治撰.【第607册】寄云馆诗钞四卷/ 史策先撰. 籒书十三卷(内篇二卷外篇二卷续篇四卷诗篇四卷词集一卷) / 曹金籀撰. 海秋诗集二十六卷附录评跋一卷/ 汤鹏撰. 小琅玕山馆诗钞十卷小琅玕山馆诗余一卷附王瑶芬撰写韵楼诗钞一卷/ 严廷钰撰. 明瑟山庄诗集六卷明瑟山庄杂著一卷附录题词二卷/ 曾熙文撰. 馀暇集二卷/ 特依顺撰.【第608册】习苦斋诗集八卷古文四卷/ 戴熙撰. 沈文忠公集十卷首自订年谱一卷/ 沈兆霖撰. 浩然堂诗集六卷浩然堂词稿一卷/ 江开撰. 补学轩续刻诗集十二卷补学轩文集外编四卷/ 郑献甫撰. 尊闻堂诗集十六卷/ 胡兆春撰. 尊闻堂文集十二卷/ 胡兆春撰.【第609册】知止堂集十三卷知止堂续集六卷知止堂外集知止堂六卷飞鸿集四卷飞鸿余集一卷秋声辞一卷飞鸿集文一卷/ 黄恩彤撰. 余霞集三卷/ 黄恩彤撰. 含清堂诗存十卷/ 徐光第撰. 有竹居诗钞二集二卷/ 言启方撰. 有竹居诗钞二卷附言雅撰芝香吟草一卷/ 言启方撰. 天开图画楼全集二十七卷(天开图画楼文稿四卷石泉集四卷嘐嘐言六卷续嘐嘐言四卷天开图画楼试帖四卷变雅断章衍义一卷击钵吟存稿四卷) / 郭柏荫撰.【第610册】依旧草堂遗稿二卷附汪鉽撰二如居赠答诗二卷二如居赠答词一卷/ 费丹旭撰. 李光禄公遗集八卷/ 李文安撰. 王文直公遗集六卷首一卷/ 王东槐撰. 佑启堂诗稿十五卷/ 景星撰. 求是山房遗集诗三卷文一卷/ 鄂恒撰. 舍是集十卷/ 王翼凤撰. 声远堂文钞四卷(诗三卷文一卷) / 王翼凤撰. 滇笔不分卷/ 阮福撰. 听云山庄诗词一卷/ 承越撰.【第611册】榴实山庄试律二卷榴实山庄文稿一卷榴实山庄诗钞六卷榴实山庄词钞一卷/ 吴存义撰. 守经堂诗集十卷/ 沈筠撰. 思贻堂诗集十二卷思贻堂续存八卷思贻堂第三集四卷思贻堂书简八卷后永州集八卷/ 黄文琛撰. 玩云堂诗集四卷/ 黄文琛撰. 撰.【第612册】竹泉诗存前集五卷/ 周勋懋撰. 小蓬庐杂缀二卷/ 周勋懋撰. 心乡往斋集二十卷附絅斋随笔一卷勿二三斋诗集一卷饮冰子词存一卷绍仁斋浦游吟一卷林风阁诗钞一卷/ 孔继鑅撰. 汪梅村先生集十二卷文外集一卷/ 汪士铎撰. 悔翁诗钞十五卷补卷一卷悔翁诗余五卷/ 汪士铎撰. 汪悔翁诗续钞一卷/ 汪士铎撰.【第613册】立诚轩古今体诗一卷附文稿一卷吕锦文怀研斋吟草一卷/ 吕贤基撰. 四持轩诗钞二卷/ 方士鼐撰. 绿荫轩遗集六卷/ 胡佩芳撰. 怡志堂诗初编八卷/ 朱琦撰. 怡志堂文初编六卷/ 朱琦撰. 求自得之室文钞十二卷尚絅庐诗存二卷/ 吴嘉宾撰. 古香山馆存稿十六卷(文九卷诗三卷附四卷) / 彭洋中撰. 水流云在馆诗钞六卷/ 宋晋撰.【第614册】野趣园诗文集二卷/ 张继灏撰. 读秋水斋诗集十六卷/ 陆黻恩撰. 读秋水斋诗集六卷/ 陆黻恩撰. 小石渠阁文集六卷/ 林昌彝撰. 衣讔山房诗集八卷/ 林昌彝撰. 暖春书屋诗删三卷/ 方俊撰. 燹余杂咏二卷/ 伍承钦撰. 求是斋文存二卷求是斋诗存二卷/ 彭崧毓撰. 香南居士集二十一卷(澹园集一卷司劫集一卷匏击集一卷枫江集一卷遂初集一卷深雪集一卷漫兴集一卷寒竽集一卷蒯缑集一卷归闲集三卷拾集一卷瞻园集一卷枫江后集一卷孤蓬集一卷课蔬集一卷喜雨集一卷养拙集一卷寻乐集一卷) / 爱新觉罗崇恩撰. 劫余仅存三卷/ 李承霖撰.【第615册】海国胜游草一卷天外归帆草一卷/ 斌椿撰. 西江游草偶存一卷/ 斌椿撰. 王武愍公遗文不分卷附王燮撰理斋遗文一卷/ 王恩绶撰. 小沧溟馆诗初集六卷小沧溟馆二集九卷小沧溟馆三集十二卷小沧溟馆四集六卷小沧溟馆五集五卷/ 朱瀚撰. 丹棱文钞四卷/ 蒋彤撰.【第616册】抱真书屋诗钞十一卷诗馀一卷附邓学先撰邓虹桥孝廉遗诗一卷/ 陆应榖撰. 慎葊诗钞二卷文钞二卷/ 左宗植撰. 倭文端公杂稿一卷/ 倭仁撰. 尚简堂诗稿十卷/ 韩印撰. 斋文集八卷斋文诗集四卷/ 张穆撰. 西垣诗钞二卷附黔苗竹枝词一卷/ 毛贵铭撰. 学艺斋文存八卷外集一卷学艺斋诗存二卷附诗余一卷/ 邹汉勋撰. 怀白轩初稿十七卷(诗钞十卷词钞二卷南北曲一卷文钞二卷骈体一卷赋钞一卷) / 陆初望撰.【第617册】绿漪草堂文集三十卷绿漪草堂别集二卷绿漪草堂外集二卷绿漪草堂诗集二十卷研华馆词三卷/ 罗汝怀撰. 也居山房遗集也居山房诗集十卷补录一卷也居山房文集八卷/ 魏承柷撰.【第618册】躬厚堂诗录四卷绛趺山馆词录三卷躬厚堂杂文八卷/ 张金镛撰. 妙香轩诗集五卷附集唐诗钞二卷/ 程祖润撰. 北山集三卷/ 朱绪曾撰. 通甫类稿六卷(类稿四卷续编二卷) 通父诗存六卷诗存四卷(诗存之馀二卷) / 鲁一同撰. 复庄骈俪文榷八卷复庄骈俪文榷二编八卷疏影楼词五卷(画边琴趣二卷吴泾频唱一卷翦钉夜语石云唫雅一卷) / 姚燮撰.【第619册】倚晴楼诗集十二卷晴楼诗集续集四卷晴楼诗集诗余四卷/ 黄燮清撰. 顾庸集十二卷永矢集三卷/ 方潜撰. 胶西课存一卷/ 方潜撰. 屺云楼文钞十二卷屺云楼集十二卷附影春园词一卷屺云楼二集四卷屺云楼三集八卷/ 刘存仁撰.【第620册】柈湖诗录六卷首一卷钓者风一卷柈湖诗文录八卷首一卷/ 吴敏树撰. 柈湖文集十二卷/ 吴敏树撰. 梅庄诗抄十六卷/ 华长卿撰. 尚志居集八卷补遗一卷尚志居读书记四卷/ 杨德亨撰.【第621册】运甓斋文稿六卷运甓斋文稿续编六卷运甓斋文稿诗稿八卷续编六卷附运甓斋赠言录四卷/ 陈劢撰. 运甓斋诗稿八卷/ 陈劢撰. 葆真斋集六卷/ 贾洪诏撰. 知悔斋诗稿八卷知悔斋诗续稿二卷/ 张士宽撰. 耕香书屋诗草/ 鹤林撰. 适龛诗集十四卷/ 彭湘撰. 柳汁吟舫诗草十四卷(原缺卷七卷八) 柳汁吟舫赋草一卷柳汁吟舫外集一卷/ 何盛斯撰. 砚隐诗存四卷/ 杨羲撰.【第622册】薜箖吟馆钞存十卷/ 柏葰撰. 巢经巢文集六卷巢经巢诗集九卷后集四卷遗诗一卷附录一卷/ 郑珍撰. 补堂涂鸦稿一卷/ 黄维诰撰. 怡云山馆诗存。
《清代诗文集汇编》401-500册简体字分册目录【第401册】集圣教字诗四卷续集集圣教字诗四卷/ 马慧裕撰. 河干诗钞四卷/ 马慧裕撰. 梅叶阁文钞三卷/ 陆鼎撰. 藕怡诗钞四卷/ 顾仙根撰. 岳云诗钞二卷/ 朱福田撰. 吉石斋集二卷/ 汪彝铭撰. 龛山集四卷带津诗草二卷清淮集二卷清淮续集二卷/ 孟淦撰. 双佩斋文集四卷骈体文集一卷双佩斋诗集八卷附补梅书屋诗草一卷/ 王友亮撰。
【第402册】悦亲楼诗集三十卷外集二卷/ 祝德麟撰. 湘舲诗稿四卷/ 钱棨撰. 都门集一卷楚南集八卷春晖集二卷/ 李树榖撰. 秋坪诗存十四卷/ 陈登龙撰. 与稽斋丛稿十八卷/ 吴翌凤撰.【第403册】藕颐类稿二十卷藕颐外集七卷附畹香阁诗钞一卷/ 熊宝泰撰. 小通津山房稿一卷小通津山房文稿一卷/ 周锡瓒撰. 听雪集四卷归鹤集二卷东归日程记一卷/ 舒其绍撰. 留春书屋诗集十二卷/ 平恕撰. 宦蜀诗钞十卷/ 吕兆麒撰. 酉樵山房文集四卷/ 犹法贤撰.【第404册】染翰堂诗集不分卷附排二卷词二卷/ 章铨撰. 景文堂诗集十三卷/ 戚学标撰. 鹤泉文钞二卷/ 戚学标撰. 鹤泉文钞续选九卷/ 戚学标撰.【第405册】惜分阴斋诗钞十六卷/ 李楘撰. 伯初文存诗钞一卷伯初文存二卷/ 洪朴撰. 南江文钞十二卷南江诗钞四卷/ 邵晋涵撰. 素修堂诗集三十一卷(前集二十四卷后集六卷补遗一卷) / 吴蔚光撰.【第406册】小湖田乐府十卷/ 吴蔚光撰. 莼乡诗钞八卷莼乡诗续钞四卷莼乡诗遗钞三卷附四柳唱和诗一卷/ 金梦熊撰. 完白山民寄鹤书一卷/ 邓石如撰. 子云诗集十卷/ 方正澍撰. 稼门集十七卷(文钞七卷诗钞十卷) / 汪志伊撰. 赐书堂集钞六卷赐书堂诗钞一卷/ 陈昌齐撰. 述古堂文集十二卷/ 钱兆鹏撰. 赐宴宗室礼成恭纪七言排一百韵一卷/ 爱新觉罗弘旿撰.【第407册】长谿草堂集五卷(文钞二卷诗抄二卷词抄一卷)附长谿社诗存五卷/ 潘允喆撰. 小岘山人诗文集三十七卷(诗集二十八卷文集六卷续文集二卷续文集补编一卷) / 秦瀛撰. 緑烟琐窗集不分卷/ 明义撰.【第408册】九思堂诗钞四卷/ 永瑢撰. 双牖堂诗集二卷双牖堂文集一卷双牖堂外集一卷双牖堂文稿一卷/ 韩廷秀撰. 黄海吟秋录不分卷/ 巴慰祖撰. 笏岩诗钞一卷/ 屠绅撰. 秋盦遗稿不分卷/ 黄易撰. 紫石泉山房文集十二卷诗集三卷/ 吴定撰. 荣性堂诗集二十卷/ 吴俊撰. 荣性堂文集十六卷/ 吴俊撰.【第409册】听雨楼诗稿八卷/ 潘奕藻撰. 欣遇斋诗集十六卷/ 沈峻撰. 寒翠轩诗钞四卷寒翠轩续钞二卷补遗一卷寒翠轩外集三卷/ 李书吉撰. 丁亥诗钞一卷/ 王念孙撰. 王光禄遗文集六卷/ 王念孙撰. 王石臞文集补编一卷/ 王念孙撰. 双琴堂诗文集九卷(诗集六卷文集三卷) / 赵春熙撰.【第410册】容甫先生遗诗五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 汪中撰. 述学六卷(内篇三卷外篇一卷补遗一卷别录一卷) / 汪中撰. 初堂遗稿/ 洪榜撰. 授堂文钞八卷授堂诗抄八卷/ 武亿撰. 蔚秀轩诗存一卷/ 张敦培撰. 白洋山人文钞不分卷/ 王銮撰. 嘉荫堂诗存四卷/ 沈琨撰. 嘉荫堂文集三卷/ 沈琨撰. 审喦集三卷(文集二卷诗集一卷附悼亡诗一卷)附杨于棠鹤皋诗钞/ 杨于果撰. 惺斋吟草四卷/ 陈观国撰. 蜕稿四卷/ 梁玉绳撰.【第411册】樗庵存藳八卷(文五卷诗三卷) / 蒋学镛撰. 退滋堂集八卷/ 谢登隽撰. 五砚斋诗钞二十卷五砚斋文钞十一卷/ 沈赤然撰. 遂园诗抄六卷/ 夏味堂撰. 遂园遗文四卷/ 夏味堂撰. 琴海集二卷附正字一卷/ 陈玉邻撰. 缪寄庵文稿一卷/ 缪晋撰. 缪寄庵诗稿一卷/ 缪晋撰. 缪寄庵赋稿一卷/ 缪晋撰.【第412册】铜梁山人诗集二十五卷芸簏偶存二卷/ 王汝璧撰. 霁春堂集十四卷/ 吴树萱撰. 西溪诗不分卷/ 释观我撰. 冬花庵烬余稿三卷/ 奚冈撰. 学古集四卷牧牛村舍外集四卷/ 宋大樽撰. 味蓼文稿十八卷/ 毛燧传撰.【第413册】四百三十二峰草堂诗钞二十六卷/ 赵希璜撰. 研栰斋文集三卷(文集二卷笔记一卷) / 赵希璜撰. 附鲒轩诗八卷/ 洪亮吉撰. 拟两晋南北史乐府二卷/ 洪亮吉撰. 唐宋小乐府一卷/ 洪亮吉撰. 卷施阁集四十一卷(文甲集十卷附续一补遗一卷文乙集八卷续编一卷诗二十卷) / 洪亮吉撰.【第414册】更生斋集二十八卷(文甲集四卷文乙集四卷文续集二卷诗集八卷诗续集十卷) / 洪亮吉撰. 更生斋诗余二卷/ 洪亮吉撰. 松声池馆诗存四卷/ 汪璐撰. 红蕉山馆诗钞十卷红蕉山馆诗续钞二卷/ 喻文鏊撰. 双梧桐馆集二十六卷/ 杨搢撰. 礼耕堂丛说一卷吉贝居暇唱一卷史论五答一卷/ 施国祁撰.【第415册】有正味斋诗集十六卷有正味斋诗续集八卷有正味斋骈体文二十四卷有正味斋骈体文续集八卷有正味斋词集八卷有正味斋词续集二卷有正味斋外集二卷/ 吴锡麒撰. 风希堂诗集六卷风希堂文集四卷/ 戴殿泗撰.【第416册】双桂堂稿十卷双桂堂稿续编十二卷/ 纪大奎撰. 柳渠文集六卷柳渠诗集六卷/ 胡豹变撰. 东井诗钞四卷东井文钞二卷/ 黄定文撰. 碧梧翠筱山斋初稿一卷鼓櫂吟一卷菊江游草一卷五华鹤唳一卷/ 黄家凤撰. 二垞诗稿四卷二垞词稿一卷/ 朱栋撰.【第417册】五百四峰堂诗钞二十五卷/ 黎简撰. 五百四峰堂诗钞续集二卷/ 黎简撰. 黎二樵未刻稿一卷/ 黎简撰. 德芬堂诗抄十二卷/ 邱冈撰. 三香吟馆诗钞十卷/ 陈万全撰. 澹静斋文钞六卷澹静斋文钞外篇二卷澹静斋诗抄六卷/ 龚景瀚撰. 九柏山房诗集十六卷/ 杨伦撰.【第418册】尊道堂诗钞二卷附诗画巢遗稿一卷/ 吴东发撰. 耜洲诗钞九卷/ 张诰撰. 秋潭诗集十卷/ 彭淑撰. 使粤草不分卷/ 郑辰撰. 知还书屋诗钞十卷/ 杨廷理撰.【第419册】亦有生斋集五十九卷(乐府二卷诗三十二卷词五卷文二十卷) / 赵怀玉撰.【第420册】亦有生斋续集七卷/ 赵怀玉撰. 秋水阁诗集八卷杂着一卷/ 许兆椿撰. 退思斋诗集十卷/ 陈祁撰. 宦拾录十九卷/ 王子音撰. 崇雅堂诗稿六卷/ 朱璿撰.【第421册】寄庵诗文钞三十三卷/ 刘大绅撰. 简松草堂文集十二卷附录一卷简松草堂诗集二十卷(文集十二卷附录一卷) / 张云璈撰.【第422册】简松草堂文集十二卷附录一卷简松草堂诗集二十卷(诗集二十卷) / 张云璈撰. 澹足轩诗集八卷/ 梁履绳撰. 晚晴轩稿八卷附晚晴轩词一卷/ 王复撰. 静厓诗初稿十二卷静厓诗後稿十二卷静厓诗续稿六卷/ 汪学金撰. 井福堂文稿十卷/ 汪学金撰.【第423册】守意龛诗集二十八卷附南骇遗草一卷/ 百龄撰. 閣注文鈔四卷/ 江漣撰. 妙香斋诗集四卷/ 赵德懋撰. 韦卢诗内集四卷首末各一卷韦卢诗外集四卷首末各一卷/ 李秉礼撰. 瘦松柏斋诗集十二卷(初集八卷别集二卷外集一卷帖律赋一卷) / 陈文瑞撰.【第424册】南园杂咏一卷兰行草一卷从草三卷清风泾竹枝词一卷附续唱一卷商於吟稿二卷新丰吟稿一卷附六十自寿/ 陈祁撰. 秋水亭诗四卷附诗补一卷/ 王祖昌撰. 秋水亭诗草续集三卷附补编一卷/ 王祖昌撰. 兩當軒全集二十二卷附錄四卷考異二卷附錄六卷/ 黃景仁撰. 星湖詩集二十卷/ 曹龍樹撰. 东冈诗賸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周有声撰.【第425册】婴山小园诗集十六卷/ 张诚撰. 槐庆堂集一卷/ 王筠撰. 璞疑诗集一卷/ 朱续曾撰. 断蔗山房诗稿四卷/ 满秋石撰. 月满楼诗集四十卷附别集五卷首二卷月满楼文集十四卷首二卷/ 顾宗泰撰.【第426册】春草堂集八卷/ 谭尚书撰. 寄圃诗稿二十五卷/ 钱时雍撰. 蕙麓诗存四卷/ 胡逊撰. 兰圃诗钞八卷兰圃诗续钞二卷附补遗一卷/ 武廷选撰. 嘉乐堂诗集一卷/ 和珅撰. 秋树读书楼遗集十六卷/ 史善长撰.【第427册】潜虚文钞四卷潜虚诗钞三卷/ 翁咸封撰. 南来集二卷娄东诗草五卷彭门诗草四卷木兰堂吟草二卷三至彭门诗草三卷附补遗袁浦诗草三卷四至金阊诗草二卷两至袁江吟草一卷金陵吟草二卷/ 鳌图撰. 习静轩文集二卷习静轩制艺一卷/ 鳌图撰. 师竹斋集十四卷/ 李鼎元撰. 永报堂诗集八卷/ 李斗撰. 瞻衮堂文集十卷/ 袁钧撰.【第428册】辛壬韩江唱酬集四卷/ 洪梧撰. 青芙蓉阁诗钞六卷/ 陆元鋐撰. 得闲山馆集十卷(诗八卷文二卷)附录一卷/ 郑佶撰. 壹斋集五十一卷(诗集四十卷奏御集二卷两朝恩赉记一卷赋一卷二十四书品一卷画友录一卷游记一卷泛桨录二卷萧汤二老遗诗合编二卷)附年谱一卷/ 黄钺撰. 传研堂诗存八卷/ 杨懋珩撰. 梦余诗钞八卷/ 邵颿撰.【第429册】教经堂文集十卷教经堂诗集十二卷教经堂设薮六卷/ 徐书受撰. 刘端临先生文集一卷/ 刘台拱撰. 诗义堂集二卷/ 彭辂撰. 金华山樵诗前集五卷孤鸣集一卷鹧鸪吟一卷吾亦爱吾庐寤语一卷嘉庆选人后集二卷泛舟集一卷泛舟吟摘钞二卷春帆集一卷前后怀人诗钞二卷除夕纪怀诗一卷金华山樵诗内集一卷金华山樵诗外集一卷/ 师范撰. 西陲竹枝词一卷/ 祁韵士撰. 蒙池行稿一卷/ 祁韵士撰.【第430册】珍艺宧文钞七卷珍艺宧诗钞二卷/ 庄述祖撰. 念宛斋文稿八卷念宛斋文补一卷/ 左辅撰. 念宛斋词钞二卷念宛斋词曲一卷/ 左辅撰. 腾啸轩诗钞三十八卷首一卷/ 陈熙撰. 兰雪集八卷/ 柯振岳撰.【第431册】海门文钞一卷海门诗钞十卷/ 李符清撰. 菉厓诗钞二卷/ 顾修撰. 菉厓诗钞外集三卷/ 顾修撰. 自怡轩初稿四卷/ 陶涣悦撰. 仪郑堂文二卷/ 孔广森撰. 骈俪文三卷/ 孔广森撰. 经遗堂全集二十六卷/ 韦佩金撰. 一品集二卷使黔集一卷/ 费锡章撰. 悔生文集八卷悔生诗钞六卷/ 王灼撰. 友渔斋诗集十卷/ 黄凯钧撰. 晚晴轩诗钞五卷/ 蒋廷恩撰.【第432册】诒晋斋集八卷诒晋斋后集一卷诒晋斋随笔一卷/ 爱新觉罗永瑆撰. 退思堂遗集六卷(文集四卷诗集二卷)附年谱二卷/ 叶世倬撰. 拥书堂诗集四卷附传砚诗存一卷/ 张璇华撰. 惟清斋全集十九卷(年谱二卷奏疏二卷文钞六卷应制诗一卷诗钞五卷玉门诗钞二卷诗余一卷) / 铁保撰. 琴士文钞六卷琴士诗钞十二卷/ 赵绍祖撰.【第433册】古香楼遗稿五卷/ 沈南春撰. 绥服纪略图诗一卷/ 松筠撰. 雅歌堂集四十二卷(文集二十二卷外集十二卷诗钞五卷赋一卷诗话二卷)/ 徐经撰. 一粟轩诗文集六卷/ 鲍台撰. 半隐园诗集一卷/ 董芸撰.【第434册】有香草堂诗集八卷/ 茅元辂撰. 款郑斋诗草一卷/ 尉维柄撰. 云肤山房诗稿六卷首一卷/ 黎光地撰. 松柏恒春馆诗钞二卷/ 吉尔彰阿撰. 容与集一卷/ 吴锡龄撰. 溪楼诗稿六卷/ 龚理身撰. 味经书屋诗稿十二卷/ 张燮撰. 藐雪山房全集六卷(墨帐制义一卷墨帐杂俎一卷附对联寸芹草一卷藐雪山房诗集二卷附诗余四山雪笈一卷) / 范鹤年撰. 衍波亭初稿二卷/ 杨瑛昶撰. 不易居诗钞四卷/ 杨瑛昶撰. 古香樓遺稿十卷/ 沈长春撰.【第435册】存素堂诗初集录存二十四卷/ 法式善撰. 存素堂诗二集八卷存素堂续集一卷/ 法式善撰. 存素堂诗稿二卷/ 法式善撰. 存素堂文集四卷存素堂文续集二卷(存卷一卷二卷四据稿本配补) / 法式善撰. 芙蓉山馆全集二十卷(诗钞八卷补一卷词钞二卷词附一卷文钞八卷)首一卷/ 杨芳灿撰. 稻香吟馆诗文集七卷(诗六卷文一卷) / 李赓芸撰.【第436册】简庄文钞六卷简庄文钞续编二卷河庄诗钞一卷/ 陈鳣撰. 孙渊如先生全集二十一卷(问字堂集六卷岱南阁集二卷五松园文稿一卷嘉糓堂集一卷平津馆文稿二卷芳茂山人诗录九卷) / 孙星衍撰. 孙渊如外集五卷附骈文一卷/ 孙星衍撰. 孙渊如先生文补遗一卷/ 孙星衍撰. 白云草堂文钞七卷白云草堂诗钞三卷首一卷/ 吕星垣撰. 芝塘诗文稿(诗稿十五卷诗续稿三卷文稿十五卷文续稿一卷) / 薛传源撰.【第437册】青墅诗稿十卷/ 李燧撰. 陶山诗录二十四卷陶山诗前录二卷露蝉吟词钞一卷露蝉吟词续钞一卷/ 唐仲冕撰. 陶山文录十卷/ 唐仲冕撰. 游道堂集四卷/ 朱彬撰. 西霞文钞二卷/ 郑光策撰.【第438册】延厘堂集九卷(奏疏三卷补遗一卷盐法隅说一卷文一卷诗二卷自记年谱一卷) / 孙玉庭撰. 玉磬山房诗集十三卷玉磬山房文集四卷/ 刘大观撰. 河横老屋诗集十卷/ 王士璜撰. 绿满山房集三十六卷(甲部九卷乙部九卷丙部九卷丁部九卷) / 殷如梅撰.【第439册】鼓瑟楼诗偶存一卷/ 叶鱼鱼撰. 少鹤先生诗钞十三卷(内集十卷鹤再南飞集一卷龙城集一卷宾山续集一卷) / 李宪乔撰. 留春草堂诗钞七卷/ 伊秉绶撰. 浮槎存稿六卷补遗一卷/ 邹贻诗撰. 延绿斋诗存十二卷/ 岑振祖撰. 谦受堂全集三十卷(古今体诗二十四卷集咏一卷试体诗一卷词一卷赋一卷文二卷) / 陈廷庆撰.【第440册】听雨斋诗集二十六卷附别集一卷补编一卷/ 吴照撰. 澣云诗钞八卷/ 汪梅鼎撰. 读苏轩诗草四卷/ 朱稑撰. 洗桐轩诗集六卷洗桐轩文集八卷/ 李周南撰. 藤梧馆诗钞一卷/ 孔广栻撰. 萸江诗存三卷附朋旧诗一卷萸江古文存四卷萸江制义一卷附录一卷/ 陶必铨撰. 晚闻居士遗集九卷首一卷/ 王宗炎撰. 【第441册】皆山草堂诗钞十二卷/ 祖之望撰. 赐葛堂文集六卷附遗稿一卷/ 岳震川撰. 白湖诗稿八卷白湖文稿八卷/ 叶燕撰. 携雪斋集十二卷(首三卷诗钞六卷诗续一卷文钞三卷) / 温汝适撰. 雨花山房诗钞四卷雨花山房古文一卷雨花山房四六稿一卷/ 陈士杜撰.【第442册】渊雅堂编年诗稿二十卷惕甫未定稿二十六卷渊雅堂外集七卷(赋德诗二卷瑶想词一卷文外集四卷)读赋卮言一卷渊雅堂诗文续稿二卷/ 王芑孙撰. 写韵轩小稿二卷/ 曹贞秀撰.【第443册】犊山类稿九卷犊山诗稿四卷/ 周镐撰. 小罗浮山馆诗钞十五卷/ 吴升撰. 嘉树山房集二十卷外集二卷嘉树山房续集二卷/ 张士元撰. 曹文正公诗集一卷/ 曹振镛撰. 话云轩咏史诗二卷/ 曹振镛撰. 空桐子诗草十卷/ 王煦撰. 灌沐庄初稿不分卷/ 孙冯翼撰.【第444册】复斋诗集四卷复斋文集二十一卷/ 曾镛撰. 鹄山小隐诗集十六卷补遗一卷附诗话一卷鹄山小隐文集十卷/ 熊士鹏撰. 东坡诗集一卷东坡文集一卷壮游草一卷/ 熊士鹏撰. 耄学集二卷续刻二卷/ 熊士鹏撰.【第445册】抱影轩诗钞十卷/ 高廷枢撰. 练香诗草二卷/ 杨钟宝撰. 诸花香处诗集十三卷首一卷/ 邱璋撰. 凝绪堂诗稿八卷/ 孔宪培撰. 李中允诗集六卷/ 李骥元撰. 吴学士文集四卷吴学士诗集五卷/ 吴鼒撰. 燕滇雪迹集六卷/ 何南钰撰.【第446册】清爱堂集二十三卷/ 魏成宪撰. 衍庆堂诗稿十卷/ 颜检撰. 洞樵诗稿八卷/ 石光宿撰. 遂高堂诗集十卷/ 陈懋撰. 饮绿山堂诗集十六卷/ 张铉撰. 三湖渔人全集八卷/ 刘士璋撰. 听秋轩诗集六卷/ 骆绮兰撰.【第447册】独学庐初稿十一卷(诗八卷文三卷)独学庐二稿六卷(诗三卷文三卷)独学庐三稿十一卷(诗六卷文五卷)独学庐四稿九卷(诗四卷文五卷)独学庐五稿九卷(诗六卷文三卷)独学庐余稿一卷附独学庐文稿一卷/ 石韫玉撰. 独学庐尺牍偶存二卷/ 石韫玉撰. 连云书屋存稿六卷/ 焦和生撰. 御冬小集十卷御冬续集二卷/ 马文辉撰.【第448册】梅叶阁文钞三卷/ 陆鼎撰. 亥白诗草八卷/ 张问安撰. 大沩山房遗稿八卷附外集一卷/ 黄湘南撰. 红雪词钞四卷/ 黄湘南撰. 校礼堂诗集十四卷/ 凌廷堪撰. 静寄轩诗文钞二卷/ 潘辰雅撰. 秋室集十卷/ 杨凤苞撰. 邃雅堂集十卷/ 姚文田撰. 邃雅堂文集续编一卷/ 姚文田撰.【第449册】大云山房文稿十一卷(初集四卷二集四卷言事二卷补编一卷) / 恽敬撰. 矖书堂文集十二卷矖书堂外集二卷矖书堂别集一卷矖书堂诗钞二卷/ 郝懿行撰. 矖书堂时文一卷矖书堂笔记二卷矖书堂试帖一卷矖书堂诗余一卷附和鸣集一卷/ 郝懿行撰. 矖书堂笔录六卷/ 郝懿行撰.【第450册】红杏山房诗钞六卷(燕台剩渖一卷南行草一卷滇蹄集三卷楚艘吟一卷)红杏山房试诗一卷红杏山房试贴诗一卷汉书摘咏一卷后汉书摘咏一卷同馆赋钞一卷不易居斋集一卷丰湖漫草一卷丰湖续草一卷/ 宋湘撰. 咏史拟古乐府二卷麻田诗集八卷麻田诗集补编二卷/ 陈启畴撰. 实事求是斋遗稿四卷实事求是斋遗稿续集一卷/ 汪廷珍撰. 采馨堂诗集十二卷/ 张琼英撰. 白水堂诗集二十六卷/ 张琼英撰.【第451册】勖斋诗钞四卷/ 冯宬撰. 稻花斋诗钞八卷稻花斋续钞六卷/ 方于榖撰. 天香全集三十二卷(游山日记十二卷和陶诗一卷南征集一卷香词百选一卷花仙小志一卷缑山集一卷湘舟漫录三卷骖鸾集三卷古南余话五卷婺舲余稿一卷秋心集一卷联璧诗抄二卷/ 舒梦兰撰. 九水山房文存二卷/ 毕亨撰.【第452册】借庵诗钞十二卷/ 释清恒撰. 香祖居诗钞五卷/ 姚瀛撰. 六观楼文存一卷六观楼诗存一卷记吴逆始末一卷/ 许鸿盘撰. 晚香居诗钞四卷晚香居词二卷/ 张玉珍撰. 竹根斋诗草六卷/ 舒正载撰. 敬学轩文集十二卷/ 龙廷槐撰. 白云文集五卷白云诗集二卷白云续集八卷/ 陈斌撰. 留云阁诗钞二卷/ 彭寿山撰.【第453册】筱云诗集二卷/ 陆应宿撰. 三余堂存稿二卷附三余堂经进稿一卷三余堂馆课偶存一卷/ 胡长龄撰. 茹古堂文集十卷茹古堂诗集十卷/ 朱秉鉴撰. 随俟书屋诗集十一卷/ 刘锡五撰. 坚白石斋诗集十六卷/ 李銮宣撰. 顽石庐文集十卷/ 徐养原撰.【第454册】续香斋读史存质集不分卷续香斋古今体诗二卷/ 乔远炳撰. 续香斋文存不分卷/ 乔远炳撰. 在山草堂诗稿十七卷/ 吴文照撰. 还读斋诗稿二十卷还读斋诗稿续刻六卷遗稿补刻二卷/ 韩崶撰. 古白书房吟稿四卷/ 朱钟撰. 萝月轩存稿八卷/ 玉保撰.【第455册】二思斋诗钞六卷/ 何文明撰. 二思斋文存六卷/ 何文明撰. 乐园诗稿六卷(汉南集一卷汉南感旧集一卷汉台咏史一卷苏亭集乐府一卷苏亭集二卷) / 严如熤撰. 乐园文钞八卷首一卷/ 严如熤撰. 寄思斋藏稿十四卷附公孙龙子注一卷年谱一卷/ 辛从益撰.【第456册】且住草堂诗稿不分卷/ 晋昌撰. 戎旃遣兴草二卷/ 晋昌撰. 赏雨茅屋诗集二十二卷赏雨茅屋外集一卷/ 曾燠撰. 香草堂集十卷香草堂续集二卷香草堂试帖一卷香草堂词一卷/ 陈廷桂撰. 梅花溪诗草四卷/ 钱泳撰. 梅花溪续草二卷/ 钱泳撰. 履园文集不分卷/ 钱泳撰.【第457册】献花山房诗存二卷/ 洪吉撰. 废莪室诗草六卷/ 王槐撰. 余事集六卷/ 史培撰. 浮生记梦集一卷/ 陈传淑撰. 桐华吟馆诗稿十二卷桐华吟馆词稿二卷桐华吟馆文钞一卷/ 杨揆撰. 半日闲斋诗存二卷/ 清安泰撰. 小澥草堂古今诗集一卷小澥草堂古文集一卷/ 牟愿相撰. 绿天书舍存草六卷/ 钱楷撰. 恒春吟馆诗集二卷/ 赵佩湘撰. 烟霞万古楼文集六卷/ 王昙撰.【第458册】味余书室全集定本四十卷味余书室随笔二卷/ 爱新觉罗顒琰撰. 【第459册】御制诗初集四十八卷/ 爱新觉罗顒琰撰.【第460册】御制诗二集六十四卷(卷一至卷四十六) / 爱新觉罗顒琰撰.【第461册】御制诗二集六十四卷(卷四十七至卷六十四) / 爱新觉罗顒琰撰. 御制诗三集六十四卷(卷一至卷二十五) / 爱新觉罗顒琰撰.【第462册】御制诗三集六十四卷(卷二十六至卷六十四) / 爱新觉罗顒琰撰. 御制诗余集六卷/ 爱新觉罗顒琰撰.【第463册】御制文初集十卷/ 爱新觉罗顒琰撰. 御制文二集十四卷/ 爱新觉罗顒琰撰. 御制文余集六卷/ 爱新觉罗顒琰撰. 多岁堂诗集六卷(诗集四卷载庚集二卷)附试律诗集一卷赋集一卷/ 成书撰. 铁箫庵文集四卷铁箫庵诗钞二卷/ 朱春生撰. 匪石山人诗一卷/ 钮树玉撰. 匪石先生文集二卷/ 钮树玉撰. 许郑学庐存稿八卷首一卷/ 王绍兰撰.【第464册】天真阁集五十四卷天真阁外集七卷/ 孙原湘撰. 长春阁集八卷/ 席佩兰撰. 延月舫初集十卷/ 尤兴诗撰.【第465册】绕竹山房诗稿十卷附诗余一卷/ 朱文治撰. 绕竹山房续诗稿十四卷/ 朱文治撰. 赐绮堂集二十八卷/ 詹应甲撰. 峨嵋山房诗钞三卷/ 沈扬撰. 退思粗订稿二卷/ 朱文翰撰.【第466册】樗寿山房辑稿六卷/ 史致俨撰. 聼莺居文钞三十卷/ 翁广平撰. 青墅诗钞十卷首一卷/ 郑大谟撰. 虚白亭诗钞二卷/ 爱新觉罗淳颖撰. 茗柯文编五卷/ 张惠言撰. 茗柯词一卷/ 张惠言撰. 茗柯文补编二卷茗柯文外编二卷/ 张惠言撰. 斋心草堂诗集一卷微波词一卷/ 钱枚撰. 石柏山房诗存八卷首一卷/ 赵文楷撰.【第467册】祗可轩删余稿二卷/ 管学洛撰. 遗经楼文稿一卷/ 陈履和撰. 逃禅阁集八卷/ 张崟撰. 存悔斋集二十八卷存悔斋外集四卷/ 刘凤诰撰. 乐清轩诗钞二十卷附栾栾草一卷乐清轩外编十四卷/ 乐清轩外编撰.【第468册】椒园居士集六卷(文录二卷诗录二卷别录一卷后录一卷) / 王定柱撰. 乙丙集二卷/ 江藩撰. 伴月楼诗钞三卷/ 江藩撰. 炳烛室杂文一卷/ 江藩撰. 小琼海诗全集二十一卷(初集三卷二集六卷三集八卷四集四卷) / 陈赫撰. 陶门弟子集十六卷陶门续集四卷陶门余集三卷陶门诗话一卷/ 蔡家琬撰. 秋潭相国诗存一卷/ 文孚撰.【第469册】二娱小卢诗钞五卷二娱小卢诗钞补编一卷二娱小卢词钞二卷/ 尤维熊撰. 红蕙山房吟稿一卷附录一卷/ 袁廷梼撰. 尚絅堂诗集五十二卷尚絅堂文集二卷尚絅堂词集二卷/ 刘嗣绾撰. 玉山草堂集三十二卷/ 钱林撰. 晋斋诗存二卷/ 昇寅撰. 红椒山馆诗钞四卷远春试体赋钞一卷远春词二卷/ 张兴镛撰. 【第470册】白鹄山房诗钞三卷风鸥集一卷/ 徐熊飞撰. 前溪风土词一卷/ 徐熊飞撰. 六花词一卷/ 徐熊飞撰. 白鹄山房诗选四卷附挂笠吟一卷/ 徐熊飞撰. 白鹄山房诗续选/ 徐熊飞撰. 白鹄山房骈体文钞二卷白鹄山房骈体文续钞二卷/ 徐熊飞撰. 白鹄山房文钞五卷/ 徐熊飞撰. 应试诗赋钞二卷/ 徐熊飞撰. 茗香堂诗集四卷茗香堂诗补遗四卷茗香堂外集八卷/ 王家相撰. 铁桥漫稿十三卷/ 严可均撰. 水西闲馆诗二十卷/ 程虞卿撰.【第471册】拙守斋诗文合钞十卷/ 李超孙撰. 种蕉馆诗集六卷附录挽辞/ 郭堃撰. 蕴真居诗集六卷附诗余/ 陆学钦撰. 寿雪山房诗稿八卷附一卷/ 陈广宁撰. 试畯堂诗集十二卷试畯堂赋钞四卷/ 王苏撰. 试畯堂文钞一卷/ 王苏撰. 东海半人诗钞二十四卷/ 钟大源撰.【第472册】雕菰集二十四卷/ 焦循撰. 焦里堂先生轶文一卷/ 焦循撰. 澹香斋诗草三卷(古近体诗二卷咏史诗一卷) / 王廷绍撰. 鹤麓山房诗稿六卷/ 叶炜撰. 西碛山房诗文录四卷(诗录二卷文录二卷) / 蔡复午撰. 小山泉阁诗存八卷/ 汪为霖撰. 荛言二卷/ 黄丕烈撰. 还读庐诗钞八卷/ 周孝埙撰.【第473册】寸心楼诗集四十二卷/ 顾日新撰. 寸心楼文稿二卷补遗一卷/ 顾日新撰. 月川未是稿(文十卷诗四卷公牍四卷) / 程含章撰.【第474册】勤约堂文集十二卷/ 甘扬声撰. 喜闻过斋文集十二卷/ 李文耕撰. 桃花山馆吟稿十四卷/ 郎葆辰撰. 心铁石斋存稿四十卷附联句诗一卷年谱一卷/ 宋鸣琦撰. 贞定先生遗集四卷/ 莫与俦撰.【第475册】鸡牕百二稿八卷杏春词剩一卷鸡牕续稿七卷鸡牕三续稿十卷/ 宋槤撰. 碻唐诗钞二卷/ 王烻撰. 第六弦溪文钞四卷/ 黄廷监撰. 政余书屋文钞二十卷/ 王泉之撰. 白茆草堂诗抄三卷/ 吴康撰. 清爱堂诗钞七卷/ 李廷芳撰. 【第476册】船山诗草二十卷船山诗草补遗六卷/ 张问陶撰. 渊云墨妙山房诗钞。
谈国家图书馆藏五种稀见清人诗文集概况
张伟丽
【期刊名称】《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000)001
【摘要】国家图书馆藏有大量珍贵的古籍文献,《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项目的启动,整理、编纂了大量的稀见清人文集,包括刻本、稿本等千余种古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五种文集:《晦堂诗抄》《玉巢诗草》《许屏山集》《哓窗诗抄· 晓窗诗续》《陈莲汀诗稿》,涉及刻本、稿本、稿抄本等版本.
【总页数】3页(P138-140)
【作者】张伟丽
【作者单位】国家图书馆,北京10008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3
【相关文献】
1.法国国家图书馆藏稀见广东俗曲版本述略
2.《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的编纂与体例——《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序言
3.吉林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清人诗文集叙录
4.国家图书馆藏稀见民国时期抗战题材画报举隅
5.清人别集的价值《南开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清人别集丛刊》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早发北帝城》朝辞北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衍生注释:北帝城:这里可理解为是一个地点,也许是一个在北方,有着重要地位或者特殊意义的城市。
江陵在这里指的是现在的湖北江陵县,在古代是比较重要的地方。
这里“彩云间”形容北帝城的地势很高,仿佛在彩云之中。
“猿声”就是猿猴的叫声,古代长江三峡一带常有猿猴出没。
赏析: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表达行程的快速和旅途的畅快。
从情感上来说,充满了一种解脱后的愉悦。
诗人早上从北帝城出发,那种远离一个地方的急切在“朝辞”二字里体现出来。
“千里江陵一日还”用了夸张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旅行的迅速,仿佛距离根本不是问题。
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更是妙笔,两岸的猿猴叫声不断,本来是一种可能会让人觉得烦躁的声音,可是在这里,更像是伴随着诗人一路前行的伴奏。
轻舟如箭,一下子就穿过了好多座山,这里借景抒情,表现出诗人仿佛放下了许多的负担般的轻松愉快。
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叫李大白,他是清朝一个生性洒脱的文人,一生喜欢游览山河大川。
他经历了很多坎坷,曾经因直言被流放,后来又被赦免得以重回中原,这首诗就写在他被赦免回乡的路上。
运用片段:例子一:小王在和朋友讲述自己的一段旅行经历,他从一个远方的城市坐飞机很快回到家乡的时候说:“那真就像是‘朝辞北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啊,飞机呼呼的,一下子就到家了。
”例子二:小李在写一篇克服挫折重新振作的文章时这样写道:“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就像肩头扛着重重的山。
可是要相信自己可以像李大白诗中所说的‘轻舟已过万重山’,放下过往的包袱,快速走向新的生活。
”例子三:小张被朋友邀请去山里游玩,在山里听到小鸟叫声不断,他突然就想到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这句诗,便打趣地对朋友说:“你看这鸟儿叫个不停,就像那诗里的猿声一样,咱这也是如同在画境里啊。
”。
清人传记资料索引一、引言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纷繁复杂的政治格局和独特的文化传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资料和传记。
清人传记是了解清代历史和思想的重要途径,对于研究清人的生平、事迹以及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清代历史文献的庞大和分散,我们需要一个清晰的索引系统来定位和获取相关资料。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清人传记资料索引,以帮助学者和读者更好地了解清人历史和文化。
二、清人传记资料索引的重要性清人传记资料索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清人传记是了解清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有着独特的政治制度、精湛的文化艺术和丰富的思想发展。
通过研读清人传记,我们可以了解清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以及他们的思想、行为和贡献。
其次,清人传记对于研究清代文化传承和演变也至关重要。
清代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记中的人物生平和思想表达了清代社会的风貌和价值观念,对于研究清代文化变迁有着重要意义。
三、清人传记资料索引的分类和特点3.1 分类清人传记资料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索引。
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传记作者、传记对象和传记内容等方面进行分类。
按照传记作者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将清人传记资料分为古代传记和近代传记。
按照传记对象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清人传记分为政治家传记、文化名人传记、军事将领传记等等。
按照传记内容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清人传记分为生平事迹传记、文化思想传记、政治史料传记等。
3.2 特点清人传记资料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清人传记资料具有系统性和翔实性。
清代是一个历时较长的朝代,有着丰富复杂的历史文化。
传记作者在撰写传记资料时,会尽量搜集和整理相关信息,以确保传记的系统性和翔实性。
其次,清人传记资料注重对人物思想的描绘。
清代思想文化繁荣发展,传记作者通常会重点描写人物的思想、学术观点和文化传承等方面。
再次,清人传记资料往往具有时代特色。
传记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受到时代背景和审美观念的影响,清人传记也不例外。
清代散文名篇集粹01 清代散文名篇集粹目录:1《不如归》序(清)林纾《革命军》序(清)章炳麟《革命军》绪论(清)邹容《古文辞类纂》序(清)姚鼐《管异之文集》书后(清)梅曾亮《广宋遗民录》序(清)顾炎武《海舶三集》序(清)刘大櫆《海国图志》叙(清)魏源《何忠诚公编年纪略》书后(清)黎庶昌《后湘集》自叙(清)姚莹《看竹图》记(清)朱彝尊《块肉余生述》前编序(清)林纾《兰陔爱日图》记(清)朱仕琇《南山集》目录序(清)戴钧衡《南游集》序(清)叶燮《南园诗存》序(清)姚鼐《奇零草》序(清)姜宸英《人境庐诗草》序(清)康有为《日本杂事诗》序(清)王韬《阮小咸诗集》序(清)梅曾亮《圣武记》叙(清)魏源《石坞山房图》记(清)汤斌《泰山道里记》序(清)姚鼐《桃花扇》小识(清)孔尚任《天演论》序(清)吴汝纶《溪音》序(清)朱仕琇《孝史》序(清)管同《媭砧课诵图》序(清)王拯《原富》按语选(清)严复《远遗堂集外文初编》自叙(清)谭嗣同《罪言存略》小引(清)郭嵩焘哀盐船文(清)汪中《安吉施氏遗著》序(清)杨岘八月庚申及齐师哉于乾时我师败绩(清)戴名世跋《团勇助军约记》(清)管同跋成恭恪临《庙堂碑》(清)冯煦跋蒋湘帆《尺牍》(清)吴汝纶跋明三原焦公家书(清)张裕钊跋五公尺牍(清)吴汝纶跋周印昆所藏左文襄书牍(清)梁启超白雷登海口避暑记(清)薛福成白云先生传(清)方苞宝山记游(清)管同抱膝轩记(清)管同北山独游记(清)张裕钊婢音哀辞(清)方苞辟韩(节选)(清)严复变法(清)薛福成表微(清)彭绍升别弟文(清)施补华病梅馆记(清)龚自珍病说(清)龙启瑞钵山馀霞阁记(清)梅曾亮博山知县武君墓表(清)姚鼐博物苑美人石记(清)张謇卜来敦记(清)黎庶昌捕鼠说(清)姚莹采西学议(清)冯桂芬蔡邕论(清)顾景星臣事论(清)梅曾亮陈猴传(清)林纾陈驭虚墓志铭(清)方苞陈仲鸾同年之父母七十寿序(清)曾国藩城隍庙(清)王韬程易田诗序(清)刘大櫆崇明老人记(清)陆陇其出关与毕侍郎笺(清)洪亮吉除奸(清)管同黜骄(清)林纾传是楼记(清)汪琬词选序(清)张惠言此君轩记(清)王国维崔景偁哀辞(清)张惠言答鲍觉生书(清)吴定答大学堂校长蔡鹤卿太史书(清)林纾2答侯念勤书(清)管同答黄交三(清)孔尚任答黄九烟·(清)尤侗答李香州书(清)吴敏树答刘生书(清)张裕钊答刘仲鲁书(清)马其昶答彭尺木进士书(清)袁枚答任幼直先生书(清)吴定答孙生书·(清)侯方域答田中丞书·(清)侯方域答汪大绅书(清)袁枚答翁学士书(清)姚鼐答吴殿书(清)刘大櫆答吴挚甫书(清)张裕钊答叶溥求论古文书(清)方东树答张伍两生书(清)戴名世答周生书(清)林纾大冈埠团练公局记(清)龙启瑞大界墓表(清)曾国藩大铁椎传(清)魏禧代曾侯相《忠孝录》序(清)薛福成戴文进传(清)毛先舒得一斋记(清)吴嘉宾登扫叶楼记(清)管同登泰山记(清)姚鼐登铁塔(清)康有为登燕子矶记(清)王士禛邓先生墓表(清)罗有高丁晨晖六十寿诗序(清)吴德旋东西(清)梁章钜洞庭山看梅花记(清)归庄斗牛之戏(清)黎庶昌斗亭记(清)郑珍窦祠记(清)刘大櫆读《信陵君传》(清)李桢读管子(之二)(清)马其昶读书法(清)梁章钜读孙子(清)姚鼐读王弼《老子注》(清)黎庶昌杜苍略先生墓志铭(清)方苞鹅笼夫人传(清)周容饿乡记(清)管同儿子怡祖字说(清)张謇二贞妇传(清)方苞二箴(并序)(清)林纾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五书(清)郑燮芙蕖(清)李渔复庵记(清)顾炎武复陈右铭太守书(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书(清)曾国藩复蒋松如书(清)姚鼐复六松书(清)魏禧复鲁絜非书(清)姚鼐复某书(清)李慈铭复彭丽生书(清)曾国藩复吴南屏书(清)曾国藩复张君书(清)姚鼐复郑夫人书(清)林则徐复庄卫生书(清)冯桂芬赴义前别父书(清)方声洞噶玛兰台异记(清)姚莹戆子记(清)谢济世高节妇传(清)方苞高阳孙文正公逸事(清)方苞诰授朝议大夫贵州遵义府知府胡公墓志铭(清)梅曾亮葛公墓志铭(清)王拯各物总院(清)李圭工商论(清)王先谦弓斐安墓表(清)吴汝纶古文约选序例(清)方苞3怪说(清)黄宗羲关忠节公家传(清)鲁一同观巴黎油画记(清)薛福成观渔(清)梅曾亮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清)侯方域国朝先正事略序(清)曾国藩过云木冰记(清)黄宗羲海愚诗钞序(清)姚鼐韩非论(清)梅曾亮汉高帝论(清)周树槐汉学商兑重序(清)方东树呵旁观者文(清)梁启超何景桓遗文序(清)方苞何君殉难碑记(清)曾国藩河墅记(清)戴名世核工记(清)宋起凤狐父之盗颂(清)汪中胡孝子传(清)刘大櫆湖心泛月记(清)林纾湖之鱼〔清〕林纾画网巾先生传(清)戴名世画竹题记二则(清)郑燮淮安舟中寄舍弟墨(清)郑燮黄生借书说(清)袁枚黄香石诗序(清)姚莹黄贞文传(清)杨凤苞慧庆寺玉兰记(清)戴名世霍山(清)李调元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清)龚自珍己未上曾侍郎书(清)吴敏树记超山梅花〔清〕林纾记九溪十八涧(清)林纾记毗陵驿马(清)刘可毅记寻大龙湫瀑布(清)方苞纪言(清)恽敬寄谭十一兄左羽书(清)朱彝尊寄五弟(清)吴锡麒寄邹论园(清)吴锡麒祭金先生文(清)张惠言祭舅氏文(清)刘大櫆祭李文忠公文(清)吴汝纶祭妹文(清)袁枚祭檀默斋明府文(清)管同祭汤海秋文(清)曾国藩祭杨慰农先生文(清)张裕钊祭朱竹君学士文(清)姚鼐甲寅五月二十三日家书(清)章炳麟柬奚铁生(清)吴锡麒简张心甫(清)吴锡麒江天一传(清)汪琬焦山读书寄四弟墨(清)郑燮焦山题名记(清)王士禛鹪园记(清)吴德旋戒浮文巧言谕(清)洪仁玕诫子书(清)张之洞今列女传辨通(清)王闿运今列女传节义(清)王闿运金圣叹先生传(清)廖燕谨言箴(清)曾国藩京师强学会序(清)康有为经旧苑吊马守真(清)汪中景詹闇遗文自序(清)姚谌九牛坝观抵戏记(清)彭士望就亭记(清)施闰章绝笔书(又名与妻书)(清)林觉民绝命辞(节选)(清)陈天华君山月夜泛舟记(清)吴敏树恐吠一首别张渭南(清)刘大櫆口技〔清〕林嗣环哭庵传(清)易顺鼎蒯通论(清)管同徕宁果木记(清)铁保老僧辨奸(清)沈起凤4李姬传·〔清〕侯方域李斯论(清)姚鼐李一足传(清)王猷定李芝龄先生诗集后跋(清)梅曾亮廉耻(清)顾炎武邻女说(清)戴名世灵芝记(清)管同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清)姚鼐留侯论(清)魏禧柳敬亭传(清)黄宗羲六十一岁小像自赞(清)李慈铭伦敦绅民捐助中国(清)郭嵩焘论梁元帝读书(清)王夫之论文偶记(节录)(清)刘大櫆骡说(清)刘大櫆马得利油画院(清)黎庶昌马伶传(清)侯方域马湘灵诗集序(清)刘大櫆盲者说(清)戴名世猫娘传(清)李慈铭梅伯言先生诔辞(清)吴敏树梅峐记(清)郑珍梅花岭记(清)全祖望名实说(清)朱琦明良论二(清)龚自珍明良论三(清)龚自珍明良论四(清)龚自珍鸣机夜课图记(清)蒋士铨命说(清)胡天游魔术与影戏画(清)张德彝南山集序(清)方苞逆旅小子(清)方苞鸟说(清)戴名世女工院(清)李圭女慰慈圹铭(清)王先谦欧阳生文集序(清)曾国藩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清)曾国藩潘锦芳传(清)施补华瓶庵小传(清)魏禧钱烈女墓志铭(清)王猷定钱神问对(清)戴名世强记法(清)梁章钜樵髯传(清)刘大櫆清河观察刘夫人诗序(清)吴汝纶清议(清)顾炎武请废八股折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清)康有为穷鬼传(清)戴名世求阙斋记(清)曾国藩劝学篇示直隶士子(清)曾国藩冉氏烹狗记(清)崔述壬癸之际胎观第一(清)龚自珍日报(清)郑观应日读三百字(清)阮葵生桑维翰论(清)王夫之山中与鲍若洲(清)刘嗣绾上海强学会序(清)康有为上某公书(清)梅曾亮上尹制府乞病启(清)袁枚少年中国说(清)梁启超5生员论(中)(清)顾炎武圣哲画像记(清)曾国藩师制服议(清)杭世骏石君砚铭(清)吴敏树矢津昌永《世界地理》序(清)吴汝纶仕训(清)傅山市声说(清)沙张白示诸生书(清)吴定室语(清)唐甄书《复社人姓氏》后(清)梅曾亮书《归震川文集》后(清)曾国藩书《郭玉传》后(清)龙启瑞书《书永清张乞人事》后(清)赵佑书《魏叔子集》后(清)王庆麟书杜袭喻繁钦语后(清)林纾书侯振东(清)胡天游书黄侃《梦谒母坟图记》后(清)章炳麟书剑侠事(清)王士祯书科尔沁忠亲王大沽之败(清)薛福成书李林孙事(清)梅曾亮书鲁亮侪(清)袁枚书明辽东经略熊公传后(清)全祖望书潘荆山(清)袁枚书潘吴二子事(清)顾炎武书棚民事(清)梅曾亮书山东河工事(清)张惠言书苏明允《辨奸论》后(清)管同书五代史安重诲传后(清)方苞书孝妇魏氏诗后(清)方苞书谢御史(清)吴敏树书杨氏婢(清)梅曾亮书幼童观会事(清)李圭述庵文钞序(清)姚鼐数峰亭记(清)戴名世说钓(清)吴敏树说京师翠微山(清)龚自珍说居庸关(清)龚自珍宋双忠祠碑文并序(清)姚鼐送杜审舒归里序(清)施闰章送冯文子序(清)方苞送顾宁人北游序(清)归庄送黄蒙九序(清)张裕钊送黎莼斋使英吉利序(清)张裕钊送刘函三序(清)方苞送刘孟涂南归序(清)陈用光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清)龚自珍送王进士之任扬州序(清)汪琬送王篛林南归序(清)方苞送吴筱轩军门序(清)张裕钊送夏进士序(清)龚自珍送姚姬传南归序(清)刘大櫆送张廉卿序(清)吴汝纶送张先生序(清)贺涛送周石生序(清)梅曾亮送左未生南归序(清)方苞随园记(清)袁枚孙征君传(清)方苞所好轩记(清)袁枚台洲墓表(清)曾国藩太乙舟山房文集序(清)梅曾亮谭嗣同传(节选)(清)梁启超汤琵琶传(清)王猷定唐人万首绝句选序(清)王士祯题登高图(清)施补华题塞上吟卷(清)钱谦益题吴温叟清溪泛月图(清)李详田间先生墓表(清)方苞帖嘲(清)沈起凤亭林先生神道表(清)全祖望6通蔽(清)方苞同里顾氏梅林记(清)朱鹤龄桐城文录序(清)方宗诚万斯同先生传〔清〕钱大昕亡弟云松事状(清)吴敏树亡妻龚氏圹铭(清)彭绩王船山遗书序(清)曾国藩王刚节公家传跋尾(清)王拯王猛论(清)侯方域为司徒公与宁南侯书(清)侯方域为学一首示子侄(清)彭端淑潍县署中寄弟墨第一书(清)郑燮畏庐文续集序(清)姚永概文木先生传(清)程晋芳问说(清)刘开无斋记(清)刘大櫆吴江两节妇传(清)戴名世吴顺恪六奇别传(清)王士祯吴他山诗序(清)戴名世吴同初行状(清)顾炎武吴云台哀辞(清)吴敏树吾庐记(清)魏禧武季子哀辞(清)方苞物外清游(清)王韬西城别墅记(清)王士祯西郊观桃花记(清)朱鹤龄希腊游记(节选)(清)康有为析廉(清)林纾息争(清)刘大櫆习惯说(清)刘蓉峡江寺飞泉亭记(清)袁枚先妣事略(清)张惠言先考行状(清)吴敏树先母邹孺人灵表(清)汪中闲情记趣(节选)〔清〕沈复萧孝子祠堂碑文(清)姚鼐小港渡者(清)周容小云山记(清)王夫之谢南冈小传(清)恽敬新修吕仙亭记(清)吴敏树徐光启传(清)查继佐徐霞客传(清)钱谦益序意赠西垣(清)吴敏树选古文小品序(清)廖燕训三儿拱书(清)林则徐阎典史传(清)邵长蘅阳曲傅先生事略(清)全祖望杨千木文稿序(清)方苞杨维岳传(清)戴名世叶妪冢铭(清)朱彝尊夜游孤山记(清)邵长蘅乙丙之际塾议三(清)龚自珍乙丙之际著议第六(清)龚自珍乙丙之际著议第七(清)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九(清)龚自珍乙亥北行日记(清)戴名世义虎记(清)王猷定译《天演论》自序(清)严复弈喻(清)钱大昕7英国君主邀请赴宴(清)张德彝游博物院(清)王韬游翠微峰记(二)(清)恽敬游翠微峰记(一)(清)恽敬游大慧寺记(清)刘大櫆游大龙湫记(清)戴名世游丹霞记(清)袁枚游钓台记(清)郑日奎游动物园(清)郭嵩焘游姑苏台记(清)宋荦游桂林诸山记(清)袁枚游黄龙山记(清)袁枚游黄山记(清)钱谦益游黄山记(清)袁枚游金陵城南诸刹记(清)王士祯游晋祠记(清)朱彝尊游晋祠记(清)刘大櫆游九华记(清)施闰章游狼山记(清)张裕钊游灵岩记(清)姚鼐游庐山后记(清)恽敬游庐山黄崖遇雨记(清)袁枚游庐山记〔清〕恽敬游媚笔泉记(清)姚鼐游栖霞紫云洞记(清)林纾游三游洞记(清)刘大櫆游水晶宫(清)郭嵩焘游太室记(清)田雯游天台山记(清)洪亮吉游瓦官寺记(清)王士祯游万柳堂记〔清〕刘大櫆游武夷山记(清)袁枚游西陂记(清)管同游西湖(清)李慈铭游仙都峰记(清)袁枚游小盘谷记(清)梅曾亮游雁荡记(清)方苞游虞山记(清)张裕钊游虞山记(清)沈德潜游珍珠泉记(清)王昶又书货殖传后(清)方苞余石民哀辞(清)方苞愚园雅集图记(清)张裕钊与陈介眉庶常书(清)黄宗羲与程蕺园书(清)袁枚与程若韩书(清)方苞与邓卫玉书(清)郑日奎与杜小舫(清)俞樾与黄公度太守(清)王韬与嵇匡侯书(清)金人瑞与家伯长文昌(清)金人瑞与来学圃书(清)方苞与黎莼斋书(清)张裕钊与李杲堂陈介眉书(清)黄宗羲与李翰林书(清)魏禧与李眉生书(清)曾国藩与李中孚书(清)顾炎武与刘大山书(清)戴名世与刘言洁书(清)戴名世与陆立夫书(清)梅曾亮与某(清)周亮工与人笺五(清)龚自珍与人笺一(清)龚自珍与人书(清)顾炎武与人书十(清)顾炎武与任升之(清)金人瑞与日本国小僧小雨上人(清)俞樾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清)刘开与三侄书(清)顾炎武与孙季逑书(清)洪亮吉与孙以宁书(清)方苞与所亲杨丈(清)王韬与汪苕文(清)王士祯与王虹友书(清)顾炎武与王昆绳书(清)方苞与王于一(清)归庄与吴汉槎书(清)顾有孝与项秋子(清)吴锡麒与熊素波(清)金人瑞与杨伯衡论方刘二集书(清)吴汝纶与叶讱庵书(清)顾炎武与友人辞祝书(清)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清〕顾炎武8与友人论学书(清)顾炎武与友人书(清)陆继辂与余存吾太史书(清)纪昀与余生书(清)戴名世与展成(清)汤传楹与赵韫退大参书(清)王弘撰与稚存论诗书(清)袁枚芋老人传(清)周容狱中杂记(清)方苞谕纪泽(咸丰六年十一月初五日)(清)曾国藩谕纪泽(咸丰十年四月二十四日)(清)曾国藩原才(清)曾国藩原臣(清)黄宗羲原君(清)黄宗羲原山狼(清)赵执信袁随园君墓志铭(清)姚鼐辕马说(清)方苞岳飞(清)毕沅粤东学使后园记(清)姚莹芸台治夷(清)梁章钜杂记二首(清)薛福成杂说二(清)周实再答尹公(清)袁枚再与方植之书(清)姚莹再至浮山记(清)方苞在徽州寄家书(清)黄道周曾孝子妻严氏灵表(清)王闿运赠蒋玉度还毘陵序(清)戴名世赠钱献之序(清)姚鼐赠邵秀才序(清)秦瀛赠孙秋士序(清)梅曾亮赠太仆寺卿南昌知县江君家传(清)马其昶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世袭一等轻车都尉刚直彭公墓志铭(清)王闿运赠赵骖期序(清)戴名世张皋文墓志铭(清)恽敬张贡五文集序(清)戴名世张弘勋诗集序(清)刘大櫆张南垣传〔清〕吴伟业章大传(清)熊其英章大家行略(清)刘大櫆掌广西道监察御史管君墓表(清)陆继辂浙西三瀑布记(清)袁枚正始(清)顾炎武郑康成画象赞(清)李佳芝石记(清)戴名世知己说(清)刘开治平篇(清)洪亮吉治术学术在专精说(清)薛福成致□□二子书(清)章炳麟致徐小淑书(清)秋瑾种草花说(清)查慎行重刻《杨椒山集》序(清)毛奇龄重刻茗柯文编序(清)曾国藩重修盘门双忠祠记(清)彭绍升周维城传(清)张惠言周忠介公遗事(清)汪琬朱建论(清)戴钧衡朱竹君先生传(清)姚鼐壮夫缚猫(清)沈起凤自题墓石(清)王夫之自序(清)汪中自怡园记(清)查慎行邹容传〔清〕章炳麟醉书斋记(清)郑日奎醉乡记(清)戴名世尊史(清)龚自珍尊隐(清)龚自珍左忠毅公逸事(清)方苞左仲郛浮渡诗序(清)姚鼐作文法(清)梁章钜。
第22卷㊀第1期2021年1月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22㊀No.1 Jan.2021清代颂体文学钩沉段立超[摘㊀要]颂体文学的研究至今已有很多成果,但清代颂文还没有专门的研究㊂依据学界已有的清人文集研究成果,可以从文集索引㊁大型文集以及别集中钩沉出清代颂文的基本情况㊂体式上的集大成㊁内容上的世俗化倾向㊁创新上代为作颂和集经语现象的出现,构成了清代颂文的主要特征㊂清代颂体文学的发展与清代文化的发展是一致的,在颂体创作上有一定的创新,也体现出因循的特色㊂深入研究清代颂体文学,有助于理解颂文的历史发展脉络㊂[关键词]清代;颂文;体式;集经语;缺失的颂文[中图分类号]I209,K249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9-5101(2021)01-0062-07[收稿日期]2020-10-26[DOI]10.19669/j.issn.1009-5101.2021.01.006[作者简介]段立超,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文学史㊁哲学史研究㊂(长春㊀130024)颂体文学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一个分类,从‘诗经“ 三颂 开始,到秦汉颂之发展,以至于六朝唐宋明清,历代皆有作品㊂颂体文学的研究现在已经有很多成果,①不过清代颂文还没有专门的研究㊂究其原因,在于清代文献的体量极大,清人文集的整理工作还在继续中,因而清代颂文的文献整理工作有较大难度㊂本文依据学术界已有的清人文集研究成果,从文集索引㊁大型文集以及别集中钩沉出清代颂文的基本情况,以备学界进一步研究之需㊂一㊁清代颂文的收录情况清代散文数量极为丰富,整理编辑工作极为繁重,至今还没有全清文结集㊂依据‘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清文海“‘清代诗文汇编“以及部分别集,钩沉清代颂文计86篇㊂其基本收录情况如下㊂(一)‘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所录篇目‘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是研究清人文集的一部最方便㊁最有效的参考工具书㊂该书由当代著名学者王重民㊁杨殿珣两位先生于1931 1934年共同主持完成㊂1935年由前北平图书馆①博士学位论文:韩高年‘颂诗的起源与流变 三代诗歌主流的逻辑推演与实证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1);段立超‘上古 颂类 文学精神及其体类特征“(东北师范大学,2007);胡吉星‘作为文体的颂赞与中国美颂传统的形成“(暨南大学,2009):张志勇‘唐代颂赞文体研究“(河北大学,2010)㊂著作:陈开梅‘先唐颂体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㊂硕士学位论文:郭宝军‘中古颂文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3);张立兵‘论先秦两汉的颂㊁赞㊁篇㊁铭“(西北师范大学,2004);赵英哲‘颂文文体与唐前颂文概说“,辽宁师范大学,2007),等等㊂(今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现在则有2003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的影印版㊂①本文使用该影印本为底本㊂清代颂文见于‘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的,共63篇㊂43篇存于‘传记文目录“,见 六㊁赞颂 ㊂其篇名及出处分别为②:‘扬州营游击白公颂并序“(汪中‘述学别录“1/6b)㊁‘安君颂安重根“(章炳麟‘太炎文录初编“2/67a)㊁‘江孝贞女颂“(胡赓善‘新城伯子文集“2/15a)㊁‘朱子浙东荒政颂“(傅维森‘缺斋遗稿“2/12a)㊁‘从伯母既嫂两胡氏重节颂并序“(朱珔‘小万卷斋文稿“21/4b)㊁‘李宏颂“(张澍‘养素堂文集“26/2b)㊁‘忠义李将军颂有序“(焦廷琥‘蜜梅花馆文录“1/16b)㊁‘晋梁州刺史寻阳壮侯周访颂并序“(淩廷堪‘校礼堂文集“10/8a)㊁‘林闾颂“(张澍‘养素堂文集“28/2a)㊁‘仓帝史皇氏颂“(皮锡瑞‘师伏堂骈文“1/1a)㊁‘荀卿颂并序“(淩廷堪‘校礼堂文集“10/1a)㊁‘宋儒袁正献公从祀文庙颂“(徐时栋‘烟屿楼文集“37/7a)㊁‘张帛颂“(张澍‘养素堂文集“28/1b)㊁‘张子以礼教学者颂“(傅维森‘缺斋遗稿“2/12a)㊁‘叔先雒颂“(张澍‘素养堂文集“28/1b)㊁‘节孝张孺人颂“(缪荃孙‘兿风堂文集“7/35a)㊁‘张徵君颂名纯合肥人“(程先甲‘程一夔文甲集“7/7a)㊁‘凌忠介公遗像颂“(俞樾‘春在堂杂文“1/23a)㊁‘许叔重颂并序“(张星鑑‘仰萧楼文集“1/54b)㊁‘陈节母颂有序“(焦循‘雕菰集“6/10a)㊁‘陈太恭人懿德颂有序“(王芑孙‘惕甫未定稿“13/1a)㊁‘陆宣公从祀庙庑颂“(阮元‘揅经室续四集“4/3b)㊁‘睢州汤烈妇旌门颂“(汪琬‘尧峰文钞“37/6a)㊁‘偃师县学苌君惠教颂代王方川先生“(武亿‘授堂文钞“8/1a)㊁‘董生明春秋颂“(傅维森‘缺斋遗稿“2/11b)㊁‘宋武帝颂“(章炳麟‘太炎文录初编“2/64a)㊁‘昌国君乐毅颂“(洪亮吉‘卷施阁文乙集“1/10b)㊁‘邓节母颂并序“(谢章铤‘赌棋山庄集“3/8a)㊁‘郑君不入党锢颂“(傅维森‘缺斋遗稿“2/ 11b)㊁‘郑仲师颂“(张星鑑‘仰萧楼文集“1/55a)㊁‘魏武帝颂“(章炳麟‘太炎文录初编“2/63b)㊁‘严遵颂“(张澍‘养素堂文集“28/2a)㊁‘里安课经图颂为了圆上人作“(石韫玉‘独学庐四稿“4/2a)㊁‘竹安和尚画像颂“(石韫玉‘独学庐五稿“3/10a)㊁‘顶羯罗君颂“(章炳麟‘太炎文录初编“2/66a)㊁‘禽坚颂“(张澍‘养素堂文集“28/1a)㊁‘隗相颂“(张澍‘养素堂文集“28/1a)㊁‘为参领某君颂“(张澍‘养素堂文集“28/3a)㊁‘贤母颂四首“(黄本骥‘三长物斋文略“4/13a)㊁‘汉麒麟阁功臣颂并序“(洪亮吉‘卷施阁文乙集“1/7b)㊁‘汉十四经师颂并序“(淩廷堪‘校礼堂文集“10/3a)㊁‘明太祖功臣颂并序“(虞必芳‘学海堂三集“18/1b)㊁‘六儒颂并序“(刘师培‘左盦集“8/18a)㊂[1]1049-106319篇存于‘杂文目录“中,见 四㊁杂文 ㊂其篇名及出处分别为(其体例同上):‘拟江文通闽中草木颂颂粤中草木并序“(陈澧‘学海堂三集“18/7a)㊁‘拟江文通闽中草木颂颂粤中草木并序“(虞必芳‘学海堂三集18/10a“)此两篇颂作篇目重复,出处也重复,未审其详㊂‘圣武远扬青海平定颂谨序“(张廷玉‘澄怀园文存“1/8a)㊁‘圣驾六巡江浙恭纪颂谨序“(王芑孙‘渊雅堂文外集“3/1a)㊁‘圣驾亲诣大学大礼庆成颂谨序“(张廷玉‘澄怀园文存“1/ 21a)㊁‘圣治光昭河清献瑞颂谨序“(张廷玉‘澄怀园文存“1/16a)㊁‘日月合璧五星连珠颂谨序“(张廷玉‘澄怀园文存“1/12a)㊁‘圣驾东巡临幸阙里躬谒孔林秩祀泰岱省方布泽礼成颂谨段立超㊀清代颂体文学钩沉①②此本与1935年版的原版作比较,增添了重新编制的全书目录,并且标出了可供查阅的统一全书的页码㊂本文也将在增补的说明中标出这些页码,统一称为 总页码 ,来区别于原书的本文页码,以方便读者进一步查阅之用㊂体例为篇名㊃作者㊃文集名称㊃卷数/页码(a为上,b为下),下同㊂序“(张廷玉‘澄怀园文存“1/35a)㊁‘圣主临雍礼成颂谨序“(张廷玉‘澄怀园文存“1/24a)㊁‘圣驾东巡盛京恭谒祖陵大礼庆成颂谨序“(张廷玉‘澄怀园文存“1/28a)㊁‘平定西陲颂二十四章谨序“(王鸣盛‘西庄始存稿“28/1a)㊁‘拟平定川楚告成颂谨序“(孙原湘‘天真阁集“51/13b)㊁‘圣驾临雍颂谨序“(孙原湘‘天真阁集“51/1a)㊁‘万寿颂谨序“(张廷玉‘澄怀园文存“1/4a)㊁‘时廵颂并序“(沈钦韩‘幼学堂文稿“2/1a)㊁‘麒麟阁名臣颂并序“(沈钦韩‘幼学堂文稿“3/2a)㊁‘曲阜圣庙颂集经语“(蒋士铨‘忠雅堂文集“8/x)㊁‘平西域颂序“(朱骏声‘傳经室文集“5/12b)㊁‘御书印心石屋颂序代“(刘毓崧‘通义堂文集“14/18b)㊂[1]1218另有1篇,见‘学术文目录“中 六㊁诏令奏议类 (其体例同上):‘柏舟试操图颂“(黄彭年‘陶楼文钞“14/24b)㊂[1]172原目未录,经笔者翻检资料增补的补遗(其体例同上):(1)‘传记文之部㊃赞颂㊃古今人“:‘伏羲画卦颂“(皮锡瑞‘师伏堂骈文“1/3a)[2];(2)‘传记文之部㊃赞颂㊃杂录姓氏未详及其它“:‘赵州遗爱颂并序“(朱珔‘小万卷斋文稿“21/3a);(3)‘杂文之部㊃杂文“:‘青浦新修孔宅颂并序“(朱珔‘小万卷斋文稿“21/1a)[3];(4)‘曹封母朱太夫人寿颂“(胡赓善‘新城伯子文集“2/19a)[4];(5)‘菊颂“(张澍‘养素堂文集“28/2b);(6)‘纸颂“(阮元‘揅经室续四集“4/16b);(7)‘万寿无疆颂并序代太常卿倪承宽作“(洪亮吉‘卷施阁文乙集“1/11a)[5];(8)‘机声灯影图颂“(黄彭年‘陶楼文钞“14/25b);(9)‘圣驾东巡盛京祇谒祖陵礼成颂谨颂“(孙原湘‘天真阁集“51/4b);(10)‘圣驾东巡盛京祇谒祖陵礼成颂谨颂“(孙原湘‘天真阁集“51/9b)①;(11)‘念佛颂并序“(汪琬‘尧峰文钞“37/8a)㊂(二)‘清代诗文集汇编“所收颂文‘清代诗文集汇编“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主持编纂㊁上海古籍出版社独家影印出版的大型文献整理项目,也是清代诗文总集㊂‘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中所见的63篇颂有篇名,但是没有具体篇章内容,这些篇名见于‘清代诗文集汇编“的有43篇,这43篇在‘汇编“中都有内容可查,具体作品有哪些,可参上文㊂其他不见于‘汇编“的20篇篇名为(体例同上):‘安君颂安重根“(章炳麟‘太炎文录初编“2/67a)㊁‘朱子浙东荒政颂“(傅维森‘缺斋遗稿“2/12a)㊁‘晋梁州刺史寻阳壮侯周访颂并序“(淩廷堪‘校礼堂文集“10/8a)㊁‘荀卿颂并序“(淩廷堪‘校礼堂文集“10/1a)㊁‘张子以礼教学者颂“(傅维森‘缺斋遗稿“2/ 12a)㊁‘张徵君颂名纯合肥人“(程先甲‘程一夔文甲集“7/7a)㊁‘睢州汤烈妇旌门颂“(汪琬‘尧峰文钞“37/6a)㊁‘董生明春秋颂“(傅维森‘缺斋遗稿“2/11b)㊁‘宋武帝颂“(章炳麟‘太炎文录初编“2/64a)㊁‘郑君不入党锢颂“(傅维森‘缺斋遗稿“2/11b)㊁‘魏武帝颂“(章炳麟‘太炎文录初编“2/63b)㊁‘顶羯罗君颂“(章炳麟‘太炎文录初稿“2/66a)㊁‘汉十四经师颂并序“(淩廷堪‘校礼堂文集“10/3a)㊁‘明太祖功臣颂并序“(虞必芳‘学海堂三集“18/ 1b)㊁‘平定西陲颂二十四章谨序“(王鸣盛‘西庄始存稿“28/1a)[6]㊂(三)‘清文海“所录颂文清代颂文辑于‘清文海“的,共6篇㊂②这6篇作品分别为(体例为册数㊃索引页):(1)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2021年第1期①②最后两篇补文为同题,但作者创作了两篇不同的颂文,都被收录在文集中,一篇在卷51第4页下;另一篇在卷51第9页下㊂(1)‘李宏颂“(张澍‘养素堂文集“26/2b中),卷26应改为卷28,则此条应写作:‘李宏颂“(张澍‘养素堂文集“28/2b);(2)‘杂文之部㊃杂文“中的‘平西域颂序“(朱骏声‘传经室文集“5/12b),有序无颂文㊂这6篇也都是有篇目有内容的㊂段立超㊀清代颂体文学钩沉‘仇英画十八大阿罗汉颂“(二四㊃三三一),(2)‘火轮船颂“(九四㊃八四六),(3)‘平金川颂“(五六㊃一一三),(4)‘禹陵颂“(二六㊃八二五),(5)‘桂颂“(九〇㊃三二五),(6)‘陶渊明颂“(九〇㊃一三)㊂此6篇作品篇名均不见于‘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内容亦不相重复㊂[7](四)其他还有若干颂文,是通过查找散见的学者文集搜集到的㊂包括(体例为篇名㊃作者㊃文集名称㊃卷数/页码):(1)‘越海祥风颂“(凌廷堪‘校礼堂文集“10/82),(2)‘麦饭颂并序“(凌廷堪‘校礼堂文集“10/84),(3)‘水仙花颂并序“(凌廷堪‘校礼堂文集“10/84),(4)‘瑞桃颂并序“(凌廷堪‘校礼堂文集“10/85)㊂以上4篇均出自凌廷堪著‘校礼堂文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王文锦点校㊂(5)‘万寿圣德颂二十四章谨序“(王鸣盛‘嘉定王鸣盛全集“第10册28/451),(6)‘圣驾南巡颂二十章集五经语“(王鸣盛‘嘉定王鸣盛全集“第10册28/ 457)㊂上述(5)㊁(6)两篇均出自王鸣盛著‘嘉定王鸣盛全集“[8](这些作品也都是既有篇名又有作品内容的)㊂从上述收录情况来看,清代颂文著录者共86篇㊂而存世的篇目则少于这个数字,去除各目重复的篇目,再去除只有篇名存世㊁内容却散佚的篇目,我们可以确知的存世清代颂文总共78篇,这是我们研究清代颂文的文献基础㊂二、清代颂文内容概述目前可见的清代颂文篇目共86篇,总体而言,可分为人物颂㊁巡狩及临到颂㊁平定颂㊁祥瑞颂㊁植物颂㊁庙陵颂和杂颂㊂其中人物颂48篇㊁巡狩及临到颂10篇㊁平定颂5篇㊁祥瑞颂4篇㊁植物颂5篇㊁庙陵颂3篇㊁杂颂11篇㊂其一,人物颂48篇,可分为:(1)古今人物颂34篇,其所颂的人物分别为:扬州营游击白公㊁安重根㊁江孝贞女㊁朱子㊁从伯母既嫂两胡氏㊁李宏㊁李将军㊁晋梁州刺史寻阳壮侯周访㊁林闾㊁仓帝史皇氏㊁荀卿㊁宋儒袁正献公㊁张帛㊁张子㊁叔先雒㊁张孺人㊁张徵㊁凌忠介公㊁许叔重㊁陈节母㊁陈太恭人㊁陆宣公㊁睢州汤烈妇㊁偃师县学苌君㊁董生㊁宋武帝㊁昌国君乐毅㊁邓节母㊁郑君㊁郑仲师㊁魏武帝㊁严遵㊁陶渊明㊁伏羲㊂这些古今人物,或为传说中的人文初祖如伏羲㊁仓帝史皇氏;或为学者文人如荀卿㊁陶渊明㊁许叔重;或为逸民贤人如李宏㊁林闾㊁张帛㊁叔先雒㊁董生;或为节烈妇女如江孝贞女㊁张孺人㊁陈节母㊁睢州汤烈妇等,涉及各种人,内容很丰富㊂(2)姓氏不详及其他类的人物颂共14篇,其所颂人物分别为:了圆上人㊁竹安和尚㊁羯罗君㊁禽坚㊁隗相㊁参领某君㊁贤母㊁汉麒麟阁功臣㊁汉十四经师㊁明太祖功臣㊁六儒㊁麒麟阁名臣(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光㊁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㊁车骑将军龙頟侯韩增㊁后将军营平侯赵克国㊁丞相高平侯魏相㊁丞相博阳侯丙吉㊁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㊁宗正阳城侯刘德㊁少府梁丘贺㊁太子太傅萧望之㊁典属国苏武)㊁仇英画十八大阿罗汉㊁赵州遗爱㊂其二,巡狩类及临到类颂作共10篇,分别为:圣驾南巡㊁圣驾六巡江浙㊁圣驾东巡临幸阙里躬谒孔林秩祀泰岱省方布泽㊁圣驾东巡盛京恭谒祖陵㊁时廵㊁圣驾亲诣大学㊁圣主临雍㊁圣驾临雍㊁圣驾东巡盛京祇谒祖陵,同题颂文另有一篇作品㊂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2021年第1期其三,平定颂5篇,其内容分别为:平定青海㊁平定西陲㊁平定川楚㊁平西域㊁平金川㊂其四,祥瑞颂4篇,篇名分别为:‘圣治光昭河清献瑞颂谨序“‘日月合璧五星连珠颂谨序“‘越海祥风颂并序“‘瑞桃颂“㊂颂的分别是黄河㊁日月星辰㊁祥风和瑞桃㊂其五,植物颂5篇,篇名分别为:‘拟江文通闽中草木颂颂粤中草木并序“(陈澧)㊁‘拟江文通闽中草木颂颂粤中草木并序“(虞必芳)㊁‘桂颂“㊁‘菊颂“㊁‘水仙花颂“㊂颂的是粤中草木㊁桂树枝㊁菊花和水仙花㊂其六,庙陵颂3篇,篇名分别为:‘曲阜圣庙颂集经语“‘禹陵颂“‘青浦新修孔宅颂并序“,颂的是孔庙㊁孔宅和禹陵㊂其七,杂颂11篇,篇名分别为:‘万寿颂谨序“‘万寿圣德颂二十四章谨序“‘御书印心石屋颂序代“‘柏舟试操图颂“‘火轮船颂“‘曹封母朱太夫人寿颂“‘万寿无疆颂并序代太常卿倪承宽作“‘机声灯影图颂“‘麦饭颂“‘纸颂“‘念佛颂并序“㊂三、清代颂文的特征清代颂文有其独特之处,不仅体现了集大成的特色,而且在写作上有其创新之处,在创新上也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㊂(一)集大成的清代颂作清代的颂作,体现出了集大成的特色,无论是在创作体式上,还是在创作内容上,都对先代的颂作有全面的继承和发展㊂首先,在创作内容上,可以看出清代颂集大成的特点,其创作内容几乎涵盖了前代出现过的所有题材和类型㊂如皇帝功德颂的创作有王鸣盛的‘万寿圣德颂二十四章谨序“㊁孙原湘的‘儗平定川楚告成颂谨序“㊁张廷玉的‘圣武远扬青海平定颂谨序“;巡行颂的创作有王鸣盛的‘圣驾南巡颂二十章集五经语“㊁王芑孙的‘圣驾六巡江浙恭纪颂谨序“;功臣颂如‘麒麟阁名臣颂并序“;咏物颂如‘纸颂“‘火轮船颂“;祥瑞颂如张廷玉的‘圣治光昭河清献瑞颂谨序“㊁淩廷堪的‘瑞桃颂并序“;普通人的颂如胡赓善的‘江孝贞女颂并序“㊁谢章铤的‘邓节母颂并序“;佛颂如汪琬的‘念佛颂并序“㊁高士奇的‘仇英画十八大阿罗汉颂“等(唯不见道颂),几乎涵盖了前世所有颂的创作题材㊂其次,在创作体式上,清代颂文的创作包含了各种体式,体现出以四言体为主,兼有其他各种样式的特点,出现了骚体㊁四言体㊁散体㊁骈体等㊂清代颂的大部分继承了前代的传统体式,在结构上由序文和四言诗体两个部分构成㊂如:‘扬州营游击白公颂并序“‘柏舟试操图颂“‘机声灯影图颂“‘仓帝史皇氏颂“‘陈节母颂有序“‘汉麒麟阁功臣颂并序“等㊂其中四言诗体有韵的如‘陈节母颂有序“:歙县王君廷晖,以素册介里中孙韶九,乞余为文以彰母节㊂节孝之事,余所乐称也㊂惜不知节母夫及父名字,本末年月亦未详聊㊂述其大略而颂之,颂曰:节母陈氏,尖山下人㊂十九于归,相敬若宾㊂六年而孀,我生不辰㊂呱呱两雏,未能负薪㊂既远兄弟,谁恤我贫㊂纤纤十指,用以成春㊂嗷嗷三口,恃以存身㊂藐孤既长,诲之谆谆㊂抚之成立,授以婚姻㊂子能服贾,以腆其亲㊂子复有子,母年七旬㊂四十五载,缟衣綦巾㊂如波息井,如霜在筠㊂君子高之,以为世陈㊂段立超㊀清代颂体文学钩沉除了序文外,就是一篇严格押韵的四言诗体㊂其韵脚是 人 宾 辰 薪 贫 春 身 谆 姻 亲 旬 巾 筠 陈 ㊂除了传统体式,清代颂也有其他的创作体式出现,体现出各种样式交相辉映的局面㊂如‘从伯母暨嫂两胡氏重节颂并序“就是一篇四言颂,但三句则用 兮 字作结,整篇皆是如此㊂可以看作是四言与骚体的结合㊂而其三句一韵的格式,正是远承秦刻石文而来㊂(序略)其颂曰:旗峰之阳,介石磷磷,其色浩兮㊂怀清有台,岝(山各)(山君)嶙,双阙表兮㊂祖竹标劲,慈蕙播薰,继苍茂兮㊂荼甘如荠,鸾孤匪鸳,髻常缟兮㊂母事威姑,笃疾籲神,延寿考兮㊂妇率厥修,韶年代祈,疟能疗兮㊂机丝课读,共此苦辛,供脯薨兮㊂观型尸斋,筑里比伦,月同皎兮㊂皭然樵青,愿依终身,不求牡兮㊂叔姬共姜,聚而为群,古今少兮㊂沍寒厉摧,吹律变温,惟所受兮㊂天章裦宠,乌头在门,永无挠兮㊂輶轩采风,载扬仪煇,视吾槀兮㊂‘麒麟阁名臣颂并序“中的‘典属国苏武“篇,更是直接夹杂骚体句式: 头可断兮,膝不屈,雪霰纷纷落旄节㊂羝不乳兮,燕空归,吏民白服涕南挥㊂ 除此之外还有彻底的杂言散体(指不要求词句整齐对偶,区别于骈体)颂作,如章炳麟的‘魏武帝颂“(押韵)㊁方铸的‘陶渊明颂“(不押韵)㊁张澍的‘张帛颂“(押韵不整齐)等㊂甚至还有七言的颂作,如‘陈节母颂并序“,(略序)其颂曰:女贞生子作兰芷㊂蔚为国香三千里㊂梦中见母知母旨㊂登堂理民思母喜㊂一事违民母所耻㊂晋山嶷嶷,晋水瀰瀰,我有女宗,敢告闾史㊂移孝作忠乃由此㊂还有如张澍的‘叔先雒颂“,基本为七言押韵而五㊁四言杂出的散体(并非骈体)颂㊂另有三言无韵的颂作,如‘麒麟阁名臣颂并序“中的‘宗正阳城侯刘德“㊂除了散体颂之外,骈体颂在清代也有创作,如张澍的‘为参领某君颂“就是一篇杂五言㊁七言的骈体作品㊂总的来说,就创作体式上看,清代的颂作有四言颂,有骚颂,有散体;有有序,有无序;有单首创作,也有成组的组颂㊂真可谓在体式上集大成的一代㊂但是,这里也要说明的是,清代的文体意识是比较清晰的,在大量的颂的创作中,占主流的仍然是前有序文,后有四言诗作的文体形式㊂由以上可以看出,清代颂文无论是在创作的体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呈现出了明显的集大成的特点㊂(二)清代颂文的创新之处清代颂文出现了代为作颂的现象,如武亿的‘偃师县学苌君惠教颂代王方川先生“,洪亮吉的‘万寿无疆颂并序代太常卿倪承宽作“㊂另外还出现了 集经语 的现象,如:王鸣盛的‘圣驾南巡颂二十章集五经语“㊁蒋士铨的‘曲阜圣庙颂集经语“㊂这种现象上承董仲舒的‘山川颂“,用引经据典的方式来写作,但是其全为集经语,完全没有一个字自创,又与董仲舒的作品不完全相同㊂另外,清代出现了成组的颂,这是前代少有的㊂一种是将一组颂放在一起,分成若干章,并统一使用同一个名称,这样的颂如王鸣盛的颂作‘平定西陲颂二十四章谨序“‘圣驾南巡颂二十章集五经语“‘万寿圣德颂二十四章谨序“㊂这种一颂而多章的写法,正是远承‘诗经㊃鲁颂“而来㊂一种是同一题目下又创作多首带子目的颂作,如黄本骥的‘贤母颂四首“,下面分别有子目颂4首,分别是‘孟母断机“‘陶母截发“‘柳母和丸“‘欧母画荻“;再如‘麒麟阁名臣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2021年第1期颂并序“下面分别有子目颂11首,分别是‘大司马将军博陆侯霍光“‘衞将军富平侯张安世“‘车骑将军龙頟侯韩增“‘后将军营平侯赵克西“‘丞相高平侯魏相“‘丞相博阳侯丙吉“‘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宗正阳城侯刘德“‘少府梁丘贺“‘太子太傅萧望之“‘典属国苏武“等㊂(三)清代颂文创作的世俗化倾向从颂的创作内容的变化上,可以看出清代颂文向世俗化方向的下移㊂康雍乾嘉时期尚有反映当朝皇帝功业和驾行的作品,而且数量是比较多的㊂如康雍时期,这类颂的创作有张廷玉的‘圣武远扬青海平定颂谨序“‘圣驾亲诣大学大礼庆成颂谨序“‘圣驾东巡临幸阙里躬谒孔林秩祀泰岱省方布泽礼成颂谨序“‘圣主临雍礼成颂谨序“‘圣驾东巡盛京恭谒祖陵大礼庆成颂谨序“‘万寿颂谨序“;王鸣盛的‘平定西陲颂二十四章谨序“‘万寿圣德颂二十四章谨序“‘圣驾南巡颂二十章集五经语“㊂到乾嘉时期则有洪亮吉的‘万寿无疆颂并序代太常卿倪承宽作“㊁爱新觉罗㊃永瑆的‘平金川颂有序“㊁王芑孙的‘圣驾六巡江浙恭纪颂谨序“㊁孙原湘的‘拟平定川楚告成颂谨序“㊁‘圣驾临雍颂谨序“㊁‘圣驾东巡盛京祇谒祖陵礼成颂“(两篇)㊁沈钦韩的‘时廵颂并序“㊂至清末也就是道光至宣统时期,这方面的内容彻底消失了(其中朱骏声的‘平西域颂序“有序无文,不应算在内)㊂创作内容更接近日常,如‘机声灯影图颂“‘桂颂“‘节孝张儒人颂“等㊂综上所述,清代颂文流传到现在已经出现了比较多的遗失和漏收的情况㊂而其在颂体文学的发展流变过程中又具有很高的文学和科研学术价值,因此需要进行更进一步详细整理和研究㊂深入研究清代颂体文学,有助于我们理解颂文的历史发展,也有助于为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及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㊂[参考文献][1]王重民.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2]皮锡瑞.师伏堂骈文[M].刻本.师伏堂:皮锡瑞,1895(清光绪二十一年).[3]朱珔.小万卷斋文稿[M].刻本.嘉树山房:朱珔,1885(清光绪十一年).[4]胡赓善.新城伯子文集[M].刻本.歙东井观室:胡赓善,1799(清嘉庆四年).[5]洪亮吉.卷施阁文乙集[M].刻本.学识斋:洪亮吉,1868(清同治七年).[6]清代诗文汇编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7]南开大学古籍与文化研究所.清文海[M].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8]陈文和.嘉定王鸣盛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0.ʌ责任编辑㊀李㊀丽ɔABSTRACTSKey words:Huaisu;engraved posts;imitating method;line-volume calligraphy;Cursive Thousand CharacterCollections of Ode Literature in Qing DynastyDUAN Lichao(62) Abstract:There have been many achievements in the study of ode literature,but there is no specific research in Qing Dynasty.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Qing Dynasty collections in the academic world,the basic situation of Qing Dynasty essays is now collected from the corpus index,large essays andother collections.The mastery in style,the secularization tendency in content,the emergence of the phe-nomenon of innovating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s chanting and the collection of scriptures constitute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Qing Dynasty ode literature.The development of ode literature in Qing Dynasty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Qing Dynasty culture.There was a certain innovation in the creation of the corpus,and it also reflec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llowing.In-depth study of ode literature in Qing Dynasty helps us understand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essay.Key words:Qing Dynasty;ode literature;form of character;collection of scriptures;missing versesDevelopment Guarantee Construction Syste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Regional Brand in Jilin ProvincePENG Shiyan,ZHU Bohan(69) Abstract:As one of the major agricultural provinces,Jilin Province has successfully built regional brands such as Jilin Rice,Changbai Mountain Ginseng,Jiaohe Black Fungus,etc.However,in terms of building regional brand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there are still weak local government leading forces,lack of industry association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and the main market.Based on this,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government level,discusses how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by constructing an organizational system, perfecting an institutional system,cultivating an industrial system,and creating an innovation system to provide safety precautions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regional brands in Jilin Province.Key words:regional brand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policy guarantee;brand buildingImpac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Based on the Adjustment of Analysts Attention and Internal GovernanceAN Chunming,ZHANG Ruirui(76) Abstract:As the public pay more attention to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whether the fulfillment。
《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查检清代文集篇目工具书。
清人文集相关信息一有关清人文集使用的工具书
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中华书局1963年版,作者阅读清人文集一千一百多部,写有笔记六百七十余篇,从中选择了六百篇编成《别录》一书,通过介绍文集作者进一步说明全书,在每一部文集中的介绍中,力求对作家及其作品有自己见解的叙述。
王重民《清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1935年北平图书馆初版,1960年中华书局再版,对文集资料的利用者,是一部有价值的工具书。
该书收有清人文集四百四十种,全书分四部分,主体是《篇目分类索引》,把文集中的篇目分为学术文、传记文、杂文三种。
学术文又分为经、史、子、集四类,传记文分碑传、赠序、寿序等类,杂文分书启、碑记、赋、杂文四类。
此外,还有所收文集目录、介绍书名、卷数、作者、版本、文集提要、说明作者、书籍版本、文集著者索引等。
柯愈春与《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全书收录清人有诗文传世的作者19700余家,别集4万余种,对现存清朝人诗文集进行了全面的清理,著录一万九千七百余人的四万余种别集,对每一部著作,说明其卷数、版本、作者小传、主要内容及收藏单位或私家收藏者。
这些文字,是柯先生精心考订后写出的,他阅览的上万种别集不必说了,依据各个图书馆的书目卡片和各种文献著录的资料所写的条目,也是多方核对,纠正错误。
如此写出的提要,使得该书具有较高的真实性。
其它:
章钰主编《清史稿藝文志及補編》,中华书局1982年
郭靄春編《清史稿藝文志拾遺》,华夏出版社1999年
西村元照編《日本现存清人文集目录》,京都1972年
谭其骧主编《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6-1990
清人文集相关信息二清人文集研究
于天池《<板桥集>版本脞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王澧华《<湘乡曾氏文献>叙录》,《图书馆》1996年第3期
《百年以来目录编纂之盛事,有清一代文献括存之大业》,《中华读书报》2003年7月2日
苏双碧《历史变迁中的时代记录-----<张之洞全集>评介》,1999年5月5日
魏小薇《<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出版》,/gjzl/gj374/gj374_07.htm
蒋寅《一部清代文史研究必备的工具书----<清人别集总目>评介》,2001年11月17日学术批评网
钟少华《<清史稿艺文志拾遗>拾遗》,《中华读书报》2002年8月28日
陈祖武《古籍整理的典范——读<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一得》,《古籍整理情况简报》2002年第七期(总377期)
程毅中<读《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古籍整理情况简报》2002年第十期
崔建英《有望于更上一层楼(上)——<清人别集总目>读后》,《古籍整理情况简报》2001年第三期(总361期)
崔建英《有望于更上一层楼(中)——<清人别集总目>读后》,《古籍整理情况简报》2001年第四期(总362期)
崔建英《有望于更上一层楼(下)——<清人别集总目>读后》,《古籍整理情况简报》2001年第五期(总363期)
崔文印《读点校本<杨园先生全集>》,《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3年第三期(总385期)
江庆柏《<清代碑传文通检>指瑕》,《古籍整理情况简报》2002年第四期(总374期)
江庆柏《<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近代部分作者生卒年补考》,《古籍整理出版简报》2003年第三期(总385期)
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赘语》(上),《古籍整理情况简报》2003年第四期(总385期)
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赘语》(下),《古籍整理情况简报》2003年第五期(总386期)
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版本知见录》编纂缘起,《古籍整理出版简报》 2003年第六期(总388期)
夏剑钦《<魏源全集>各书版本概说》,《古籍整理出版简报》2003第五期(总386期)
胡渐逵《<胡林翼集>评介》,《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1年第1期
彭宗德《<张之洞全集>之<骈文>、<弟子记>标点正标》,《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1年第2期
李霜琴、诸伟奇《<杨仁山全集>出版》,《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1年第3期
谢承仁《杨守敬与<水经注疏>》,《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1年第8期,总第354期
王庆成《整理出版太平天国文献之我见》,《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1年第9期
(资料来源:中华文史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