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公元1368—1644年)钱塘江河口潮灾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 格式:pdf
- 大小:849.96 KB
- 文档页数:10
钱塘江河口区潮汐特性及日涨落潮量分析—r—以之江水文站为例丁奕;陈金浩;邵加健【摘要】为了掌握钱塘江河口区感潮河段的潮汐特性和日涨落潮量变化规律,对涨潮潮差、涨潮最大流速、日涨落潮潮量和日平均涨潮流量等重要指标进行分析,总结各潮汐要素在月内和全年的变化规律.结果得出,各潮汐要素的变化较为同步,在月内和全年都表现为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同时也受到风暴潮、径流、江道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期刊名称】《浙江水利科技》【年(卷),期】2017(045)004【总页数】4页(P17-20)【关键词】钱塘江;河口;潮汐特性;涨落潮量;之江水文站【作者】丁奕;陈金浩;邵加健【作者单位】浙江省水文局,浙江杭州 310009;浙江省水文局,浙江杭州 310009;浙江省水文局,浙江杭州 3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23钱塘江河口区潮汐属于不正规半日潮,因受杭州湾喇叭形及江道地形的影响,随着潮水上溯动力不断加强,形成了闻名天下的强涌潮奇观。
每当大潮汛时期,潮头涌高可达2 m以上,涨潮流速可达3 m/s以上,场面蔚为壮观。
钱塘江河口区的潮汐特性,随潮汐上溯的水资源量是否具有统计规律,能否掌握潮汐要素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迫切需要解决研究,特别是对日涨、落潮量的分析。
但由于钱塘江河口区潮量实测资料的缺乏,一直未能实施。
本文以钱塘江河口区新设立的之江水文站的潮流量实测资料为基础[1-2],分析潮汐特性及日涨、落潮量的变化情况,以期掌握潮汐特性及涨落潮量的变化规律。
之江水文站所在钱塘江河口区的潮汐属于不正规半日潮[3]。
不正规半日潮是指由于受浅海、河口水下地形、径流等影响,在一天中有2次高潮,2次低潮,潮位不等,涨、落潮历时也不等的半日潮。
一个太阴日历时24.83 h,因此半日潮的先后2次低潮或2次高潮的时间间隔约为12.42 h。
低潮潮位和高潮潮位大小各不相同。
径流的大小对低潮潮位产生影响,径流大则高潮位抬高,低潮位也相应抬高,径流小则低潮位降低。
浅谈钱塘江河口地区水环境安全的影响因素及维护建议针对钱塘江河口地区水环境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试从水面垃圾和水质污染两方面分析影响该地区水环境安全的因素,初步探讨并提出维护的几个建议。
标签:河口地区;水环境安全;影响因素1 地区概况钱塘江河口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分属杭州、嘉兴、绍兴、宁波等四市,区域城镇化程度高、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财富集聚、基础设施集中,是浙江省经济社会最发达地区。
据调查,截止2012年末,河口地区4市31个县(市、区)国土面积3.86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37%;人口2063.58万,占全省的43%;GDP2.1万亿元,占全省的60.4%;人均GDP10.1万元,是全省人均值的1.6倍。
经济增长、工业企业密集、人类活动频繁不可避免對水体造成一系列影响。
自2014年以来,在浙江开展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工作后,地区的整体水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观。
2 地区水环境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2.1 水面垃圾钱塘江干流富春江电站以下水域保洁面积大,范围广,沿江工矿企业、居民区聚集,上游来水和下游涌潮都会带来大量漂浮垃圾,据统计,下游河段漂浮物日平均打捞量在15吨,最多达240吨,动物尸体最多达150余具,且80%以上分布在二级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
近年来随着公众对水环境安全问题关心的不断提升,钱塘江江面出现大量垃圾的情况引起部分市民高度关注,新闻媒体也多次进行采访并报道。
其中,2011年6月中旬钱塘江流域遭遇了56年来罕见的洪水。
行洪期间,白色泡沫、枯枝烂叶、生活垃圾、农药瓶等各类漂浮物从上游富春江、浦阳江等河道源源不断涌入钱塘江,其中也参夹着较多死猪、死鸭、死鸡等动物尸体。
随着水位回落,在江中构筑物阻挡作用下,部分河段漂浮物成片聚积,面积达700余平方米,平均厚度30厘米左右,最厚处达2米以上。
大量漂浮物在江面漂流和近岸水域聚积,严重影响江面整洁,特别是动物尸体、农药瓶等高污染物,如不及时处置将会威胁水质安全。
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概述钱塘江大潮是指发生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地区的一次大规模潮汐事件。
这场潮汐事件发生在公元334年,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本文将对钱塘江大潮的原因、影响以及相关历史事件进行全面的介绍。
原因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两个因素:潮汐和气候。
潮汐钱塘江是一个海水与江水交汇的地区,所以潮汐对该地区的影响很大。
当潮汐周期和气象条件达到一定条件时,就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潮汐。
气候该地区的气候特点也对钱塘江大潮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根据历史气象数据,该地区的气温、降水量等气候因素都会对潮汐产生一定的影响。
影响钱塘江大潮对杭州市地区的影响非常严重,不仅对当时的居民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还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该次潮汐事件导致了杭州市区大面积的淹没和倒塌,许多农田也遭受了毁坏,导致了大量财产的损失。
人员伤亡钱塘江大潮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据历史记录,当时有数千人在这次潮汐事件中丧生。
历史事件钱塘江大潮的历史事件被记载在多个古籍和历史记录中,以下是其中的几个重要事件:334年潮汐事件公元334年,钱塘江地区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潮汐。
记载显示,大潮先是席卷了钱塘江地区的海滩和河流,随后迅速扩散到城市和郊区。
历史影响这场潮汐不只是人们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也对当地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开始反思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同时也加强了对防洪工程的需求和对自然灾害的科学研究。
结论钱塘江大潮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自然灾害事件。
它对于杭州市地区和整个中国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提醒了我们应该重视自然灾害的防范和研究工作。
通过对钱塘江大潮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进而采取更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自然灾害。
关于钱塘江大潮资料钱塘潮是指中国浙江省钱塘江在入海口杭州湾海宁、萧山地区形成的海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处涌潮地之一。
钱塘潮的形成是由天文、气候、地质地貌以及水文耦合等因素综合所致,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产生潮汐,亚热带季风气候在秋季使江水流量增大,加上东南季风助推潮流,以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使潮头受阻、层层堆叠形成钱塘江涌潮。
钱塘潮潮景具有形态多变、峰高量大、周期性强的特征。
当潮水自东向西涌入时,江面会先出现一条白色水线并伴随隆隆的潮声,然后因滩高水浅,前面浪涛受限减速,后面浪涛紧追而上,层层浪涛向内翻滚,浪头涌起直冲海塘,最终掀起高数丈的巨浪。
褚云皎编著的《天下奇观钱江潮》一书中,把涌潮分为五类共二十八种,主要包括交叉潮、一线潮和回头潮等代表性潮景,以及远景潮、中景潮、近景潮、咫尺潮和奇观潮五类潮景。
观赏钱塘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是观潮的最佳时段,嘉兴市海宁盐官镇为观潮第一胜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宁开始举办观潮节。
2009年,钱江观潮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0年,钱塘潮入选首批“浙江省文化印记”名单。
天文条件钱塘潮形成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潮汐作用。
受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离心力等天文因素影响,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太阳、地球和月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时,太阳与月球引力的耦合力[a]增强,容易形成大潮,而每逢中秋节前后,太阳、地球和月球位置不仅连起来接近直线,且是一年中地球较近太阳之际,所以八月十八前后钱塘潮就特别壮观,是最佳观潮时间。
气候影响钱塘江流域邻近中国东南沿海,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因此春季盛行西北风,天气晴冷干燥,钱塘江是枯水期,风向与潮位方向也相反,潮势被削弱,故春潮不显著;而在秋分前后,是东南风季节,多台风,江水流量大,风助潮流,与江水顶托,因而秋季钱塘江涌潮最为壮观。
地质地貌背景钱塘江河口杭州湾是外宽内窄的喇叭状海湾,属于典型的强潮型河口,河口两岸南北相距大约为100km,至起潮地澈浦急剧变窄为21km,至盐官和杭州则就只有2.5km和1km,且自钱塘江乍浦以上,河道隆起庞大的钱塘江沙坎,河床大幅抬高,容量剧降,大量潮水涌入变浅的河道,潮头受阻,而后面的潮水又急速推进,后浪连续推前浪,潮波由于浅水效应致使非线性变形加剧,形成钱塘江水位骤升的涨潮波前锋线,这就是钱塘潮,钱塘潮是强潮型河口杭州湾、钱塘江河口段和江道巨大沙坎等特殊地貌地形条件下,东海潮波变形形成的结果。
钱塘江河⼝特征钱塘江河⼝特征、治理开发的简介韩曾萃(浙江省⽔利河⼝研究院技术顾问)⼆00六年⼗⼀⽉⼗六⽇钱塘江河⼝特征、治理开发的简介钱塘江河⼝为国内、国际的著名强潮河⼝,其灾害和资源都同时存在。
为减少灾害、开发利⽤资源,⽔利界的⼏代⼈付出了艰⾟的努⼒,取得了丰厚的成果。
将其科研、治理、实践的经验、教训⽤通俗、简洁的⽂字介绍给有关的学⼈、同⾏⼗分必要。
本⽂即是为此⽬的写的⼀个材料,限于本⼈才疏学浅,很难达到上述⽬的,可放⼼的是今后会后继有⼈,不断积累、修改、完善。
⼀、河⼝的定义及其重要性最早介绍河⼝研究河⼝专著的是前苏联学者萨莫依莫夫,他认为河⼝是河流到海洋的过渡段,再根据河流和潮汐动⼒的强弱⼜分为河流段(河流径流作⽤为主、潮汐作⽤微弱)、河⼝段(河流动⼒与潮汐动⼒相当、相互作⽤段)及潮流段(潮汐动⼒为主,径流作⽤微弱)。
他的著作和学术观点深深影响了我国的地学界、⽔利界及其他领域,以后的⼀些专著为中国⼤百科全书(海洋卷)、(⽔⽂⽓象卷)及中国⽔利⼤百科都是按他的著作阐述的。
美国著名河⼝学者普瑞查得(Donacd·w·pritchard)于1967年发表论⽂《从物理学观点论河⼝》(载于美国密歇根⼤学George H·Lauff著《Estuaries》⼀书中)对河⼝的定义、范围、分类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并⼴泛地为国际学者引⽤,他的定义是“河⼝是⼀个与外海⾃由连通的半封闭海岸⽔体,其中的海⽔可以量测出被陆地径流冲淡”。
他对此进⼀步解释。
(1)、“河⼝是⼀个半封闭的⽔体”,河⼝受两岸的影响很⼤,使河⼝中的⽔流约束呈现往复流,不同于外海的旋转流,是河⼝动⼒上的⼀⼤特征。
他举出美国东海岸⼝门宽50km以上,集⾬⾯积17万km2的切萨⽪克湾(Chesapeake Bay)为典型,我国钱塘江河⼝的杭州湾、珠江⼝的伶仃洋即属此。
(2)、“河⼝海⽔应可量测出被陆域径流冲淡”,海⽔盐度为30‰~36‰,淡⽔为0.01‰~0.05‰,钱塘江河⼝的⽔体盐度正在这⼀范围内,随径流⼤⼩变动为0.1‰~20‰之间。
第35卷第2辑2020年4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Vol.35,No.2Apr.,2020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钱塘江河口涌潮强弱的历史变迁(1471—2001)王申曾剑韩曾萃(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0)[提要]整理《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及其“续编”“再续编”中1471—2000年间浙江金华与安徽屯溪两个站点的旱涝指数,将其作为反映钱塘江年径流量波动的指标,根据1950—2000年实测的钱塘江径流大小与海宁盐官站潮差和涌潮大小的相关关系,推断出五百余年来钱塘江涌潮强度变迁趋势。
经检验,钱塘江流域旱涝指数特征与史料所载涌潮异常年份相符,且指数序列与同时期海宁盐官历年最大潮差值序列之间的相关系数具有较强相关性。
将现代实测盐官历年最大潮差与旱涝指数拟合,得到函数关系式为y =-7.2x 2+40.3x +580.1(其中x 为旱涝指数,y 为盐官年最大潮差)。
又根据盐官潮差与涌潮高度间函数关系推出了明中期以后盐官历年涌潮最大强度,并绘制了1471—2001年间的钱塘江涌潮强弱变化曲线图。
[关键词]钱塘江河口;涌潮强度;历史变迁[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05(2020)02-0005-09[收稿日期]2019-01-1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清代钱塘江沙水奏折及沙水图整理与研究”(19CZS081)[作者简介]王申(1988—),男,安徽灵璧人,科学技术史博士,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利史。
曾剑(1974—),男,浙江温州人,工学博士,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总工,研究方向为水利工程、河口海岸。
韩曾萃(1936—),男,湖北武汉人,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退休总工,研究方向为水利工程、河口海岸。
微专题四地球运动微考点5 沿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钱塘江河口段(澉浦以西)河床地貌受径流与潮流共同影响。
4~11月河床冲淤变化明显,4~7月径流量占全年70%,12~次年3月河床保持稳定。
杭州湾(澉浦以东)为喇叭状的三角湾,长期以来,北岸受到冲刷侵蚀,南岸不断淤积。
下左图示意钱塘江河口,下右图示意钱塘江河口段上游和下游1997年4~7月和7~11月沿程冲淤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钱塘江河口段上游和下游河床最低的月份分别是()A.7月、7月B.11月、7月C.11月、11月D.7月、11月2.7~11月钱塘江河口段上游和下游河床变化及成因是()①上游冲刷,下游淤积②上游淤积,下游冲刷③涨潮输沙量大于落潮输沙量④落潮输沙量大于涨潮输沙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杭州湾北岸容易遭受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壳运动B.海陆轮廓C.地转偏向力D.人类活动【答案】1.D 2.C 3.C【解析】1.读图可知,上游河床4-7月受冲刷作用,7月河床最低;下游河床7-11月受冲刷作用,11月河床最低,D正确,ABC错。
故本题选D。
2.由图文资料可知,7-11月钱塘江河口段冲淤规律是上游淤积,下游冲刷,①错,②正确;钱塘江河口段“4~7月径流量占全年70%”,故7-11月是枯水期,以潮流作用为主,涨潮输沙量大于落潮输沙量造成上游淤积,下游冲刷,③正确,④错。
故本题排除ABD三项,选C。
3.杭州湾潮流作用强,涨潮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潮流右偏,对北岸冲刷作用强,造成北岸侵蚀,南岸沉积,C正确,这种偏向的差异与地壳运动、海陆轮廓、人类活动等关系不大,故排除ABD三项。
因此本题选C。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河流上游垂直河道剖面,河流一侧分布有河漫滩和河流阶地,甲、乙、丙、丁为四个海拔不同的平坦面,平坦面上的堆积物均为河流沉积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推断该处河流的流向是()A.自东北向西南流B.自西北向东南流C.自东南向西北流D.自西南向东北流5.属于河漫滩的平坦面是()A.甲B.乙C.丙D.丁6.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是()A.地壳稳定—流水下切B.地壳抬升—流水下切C.地壳下降—水位稳定D.地壳抬升—水位稳定【答案】4.C 5.D 6.B【解析】4.图示河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图中指向标指向西南方,该河流河床的东北侧较陡,说明东北侧侵蚀严重,我国位于北半球,流水在运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右岸侵蚀更为严重,由此可知该河流自东南流向西北,故C正确,ABD错误。
课外地理这就是钱塘潮▌本文综合自腾讯·大浙网央视新闻由地理蹊整理本文由地理蹊倾情编辑制作,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虽免费交流使用,但保留谴责直接拿过去作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权利。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是钱塘江观潮的最好时节天下奇观钱塘潮早已经闻名中外观潮节到了你对浙江海宁的大潮了解多少呢?它是如何形成的呢?接下来随小蹊一起来了一下潮汐能能量的来源不是太阳辐射潮汐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我们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外海潮波沿江河上溯又使江河下游发生潮汐2大潮与小潮当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即每月初一和十五会形成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农谚云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杭州湾是一个典型的喇叭形的河口湾湾口宽100公里向上游急剧收缩到只有2~3公里宽从东海传进来的潮波受两岸约束潮势急剧增大潮流增强潮水受到河道底部沙坎的阻挡水深度突然变浅(钱塘江涌潮行程机理,图片源自@中国国家地理2015/12)潮差是钱塘江涌潮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钱塘江涌潮行程机理,图片源自@中国国家地理2015/12)潮波行进在钱塘江沙坎上水越来越浅潮波变形并加剧形成涌潮(钱塘江涌潮行程机理,图片源自@中国国家地理2015/12)河口越浅潮差越大潮波越陡(钱塘江涌潮行程机理,图片源自@中国国家地理2015/12)涌潮上溯继续增强并在前部形成漩滚涌潮增强到一定程度水面破碎、翻滚掺气激起阵阵白浪形成壮观的钱塘江涌潮钱塘江大潮的形成需要“天时地利和风势”天时即太阳、地球和月亮的相对位置在农历的朔和望(农历月初和月中)海潮强于平日海水倒灌入河口钱塘江潮亦大地利包括地形、水文等条件在海宁潮水是要一潮三看的第一个要看的就是交叉潮(钱塘江交叉潮,图片源自@中国国家地理2015/12)“交叉潮”出现在钱塘江口处地点就在海宁的丁桥镇大缺口附近喇叭状的入海口中央有一处沙坎它把涌潮分成东潮和南潮东潮和南潮由远及近两股潮水在绕过沙洲后再度汇合时相互碰撞常常形成十字交叉状激起的水花可以达到好几米高然而交叉潮受到江底沙土堆积程度的影响所以不能每次都会出现希望大家今年的运气好能够看到难得一见的交叉潮从大缺口继续向西大约30分钟后潮水会到达盐官在这里有一线潮潮头整齐划一向西推进好像一条白练翻滚而来这里的观潮公园是各个观潮点中条件最好的您还可以登上占鳌塔从高点俯瞰不过要早点去这里也是听夜潮的最好地点隆隆潮声仿佛奔腾着千军万马第三看就是老盐仓了这里要看的是回头潮奔腾的潮水撞上伸展到江中的丁字坝溅起巨浪然后推着潮水向后涌去形成潮水回头的奇妙现象这几个地方虽然相隔都不远但想一天看完还是很有难度的因为潮水推进的速度很快大约每小时二十公里而观潮节期间江边交通管制不许开车所以通常你是追不上潮水的好在八月十五到八月二十每天都有大潮如果想每个观潮点都看看可以在海宁多逗留几天观潮时安全很重要PS:温馨提示(观潮提醒,图片源自@中国天气网)(河南平顶山2016届高三2月二调)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高考地理小专题——河床侵蚀、堆积典型例题一:(2019·德惠市实验中学高三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不同季节、不同河段河床受侵蚀或者堆积作用影响变化明显。
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枯水期仓前以西河段河床升高,以东河段河床降低。
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
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的重要措施。
(1)简析缩窄江道前丰水期仓前以东河段河床的变化特征及原因。
(2)简述缩窄江道后钱塘江河口水文特征的变化。
(3)简析缩窄江道对该区域防洪的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1)河床升高。
丰水期钱塘江流量大,输沙能力强;水流流至仓前以东后,河道变宽,加上受海水顶托作用的影响,流速变慢,泥沙堆积。
(2)水位升高,水位季节变化增大;流速变快,河流挟带泥沙量增加。
(3)滩涂减少,减弱了该区域的泄洪和蓄洪能力;入海口处海水顶托作用增强,泥沙沉积速度增加,不利于洪水下泄入海。
典型例题二:(2020·四川高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中段由山口流向山前冲积平原,最终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消失。
下图为克里雅河中段距今百万年以来不同时期的河床宽度、相对高度示意图,甲、乙、丙代表从早到晚不同时期的河床。
(1)简述图示克里雅河河床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2)推测近百万年来克里雅河流域降水量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随时间变化河床宽度变小,河床深度增加,河床海拔降低。
(2)早期流域内降水量大,理由是早期河床宽阔,说明当时降水补给量大,河流流量大;后来流域内气候变干,降水量逐渐减少,理由是之后河床逐渐变窄,说明降水补给量减少,河流流量逐渐变小。
典型例题三:(2018·南昌市第八中学高三期中)左图为“华北地区简图”,右图为“我国汉江流域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