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第五届全国矿山救护技术比武
- 格式:doc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39
工会如何在职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中发挥作用发布时间:2021-04-20T09:15:27.57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作者:李国良[导读]太钢集团代县矿业有限公司随着科技进步、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市场竞争实质上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职工队伍素质高低,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因素,因此,作为工会组织,必须充分利用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为企业人才培养、技能提高搭建良好的平台,创建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一、提高认识,建立有效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工作体系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是工会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那我们太钢来说,作为全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能一步步发展壮大,生产出世界瞩目的“手撕钢”、“笔尖钢”等高端产品,这与拥有一匹高素质职工队伍是密不可分的,多少年来,太钢坚持人才战略,从1980年开始至今连续举办了四十一届职工技术比武活动。
41年来,太钢标准化操作技术比武始终围绕“服务于企业发展,服务于职工岗位成才”这一主线,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创新活动内容,很好地激发了广大职工学技术、钻业务的内在动力,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技术能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创造了中国钢铁企业职工技术比武连续四十多年不间断的历史奇迹。
据统计,过去的四十届技术比武,太钢集团已累计举办过800余个工种的决赛,职工参加各级各类标准化操作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近100万人次,技术比武活动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全员的岗位技能和素质,还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如今这些比武状元和优秀选手已经成长为劳动模范、工程技术人员、作业长和班组长。
同时,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代县矿业有限公司也不例外,多少年来一直把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列入工作的重要日程,并作为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每年都要结合单位实际和企业需求制定相应的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方案,并成立职工标准化操作技术比武活动领导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制定了奖惩办法,并召开召开技术比武专题会、现场会、调查会,了解基层职工技术状况,制定相应措施,确保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中国矿业装备六十年发展历程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考验,国民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即将胜利完成,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时期即将开始。
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大潮中,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规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矿业装备行业作为一个与国家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特殊行业,走过了一条企业初建、壮大发展和开拓创新的曲折道路。
在这迎接崭新宏图的历史时刻,我们理应从矿业装备的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市场走向等多个角度,对我国矿业装备行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梳理,借鉴历史,以昭未来。
矿山机械行业的创业和初建阶段(1949~1962)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矿山机械制造企业极少,生产技术水平落后。
1904年,日本人夺取了抚顺煤矿开采权,为了维修采煤设备,建立了中央机械工厂(后改名为抚顺炭矿机械制造所);1921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沈阳组建了大亨铁工厂;1924年,军阀阎锡山在太原建成育才机器厂;1931年,日军侵占了沈阳,把大亨铁工厂扩建为株式会社满洲工厂,此后日军侵占太原后又扩充了育才机器厂;1934年,上海的民族资本家联合建立了中华铁工厂和大鑫钢铁厂等。
在旧中国,仅有十多家机械制造厂,而且多为兼业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
到20世纪40年代末,这些制造厂只能生产矿山机械配件、进行结构装配、修理改造和制造某些小型而简单的矿山设备,例如矿车、水泵、卷扬机和吊车等。
1949—1952年是新中国的恢复建设时期。
在战乱中遭到破坏或倒闭的矿山,陆续投入生产,急需多种采矿和采煤设备。
1950年10月,我国第一座年产2万t的重型机器厂——太原重型机械厂开工建设,设计规模为金工产品8000t、冷作产品5000t、钢锭7000t。
1952年底,全国矿山机械产品产量由刚解放时的4800t/年提高到33400t/年;恢复建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家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156项重点建设工程进展很快,陆续建起了抚顺重机厂、沈阳矿机厂、洛阳矿机厂、太原矿机厂、承德矿机厂、上海重机厂和汉阳机械厂等30余家能够制造矿山机械的工厂;但其主要产品多为仿苏式,采矿设备如单斗挖掘机(图1)、其他装备有选矿设备如颚式破碎机(图2)、小型球磨机、简易振动筛等。
xx 煤矿关于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精选资料】九煤矿字【2013】17 号关于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矿属各单位:为进一步提升全矿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以提高全矿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和经济效益为目标,促进员工养成自觉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努力培养出一批高技术、高技能人才。
经研究决定在全矿范围内开展岗位技术练兵竞赛活动,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组织机构为加强对各单位技术工种岗位练兵竞赛活动的领导,成立竞赛领导小组。
组长: 穆元华副组长: 王元勤李冠胜李从恩、李强、刘忠、唐守兴、赵俊防、张慎涛成员: 各工区、科室负责人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技术科,李从恩兼任办公室主任其职责是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负责组织、指导、督促各项技术比武。
、活动时间及要求从三月到五月末,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三月一日至三月十日): 宣传发动阶段。
要求各单位广泛宣传岗位技术练兵的重要性和意义。
动员全矿广大岗位员工积极踊跃地投入到岗位技术练兵活动中来。
第二阶段(三月十日至五月二十九日): 制定实施方案,为岗位培训、理论考核和业务提高阶段。
要求各单位、区队、维修车间、班组,层层举办理论培训学习,要学用结合,苦练内功,打好基础,严禁流于形式、走过场。
第三阶段(五月二十九日): 实际操作,总结评比阶段。
于5 月29 日举办技能比武大赛,全面提高全体职工的业务水平,促进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比赛项目序号比赛项目时间安排1 钢丝绳绳头对接李强代贞乾2 三用阀组装及压力调试赵俊防孔行上下平台声光信号系统安3 刘忠刘光辉4 焊工技术比武李冠胜齐永河5 架棚技术比武王元勤李纯范6 开关故障维修唐守兴郑成军2013 、5、30 三、奖励标准第一名奖励500 元、第二名奖励300 元、第三名奖励200 元,评出两名优秀组织奖,奖励300 元。
第十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在陕西举行10月15日,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在陕西铜川市拉开帷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王德学,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金柱,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李世明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李万疆、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巡视员兼副主任刘建波、共青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部长郭美荐出席了开幕式。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严广劳在开幕式上致辞。
开幕式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王树鹤主持。
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及煤炭企业的共同努力,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矿山救援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技术素质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明显增强,成为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作风顽强、英勇善战的队伍。
2006年至2013年,全国煤矿救援队共参与处理各类事故15579起,抢救遇险遇难人员31437人(其中抢救生还7920人)。
同时,还参加了地震、泥石流等灾害的抢险救灾和煤矿预防性安全检查,在有效应对各类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德学在讲话中强调,当前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各类生产经营活动大量增加,生产安全事故仍处于易发和多发期,矿山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矿山安全生产尤其是应急救援工作依然艰巨,任重道远,必须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必须再接再厉强化队伍训练,加强救援装备建设,提高队伍综合救援能力,以适应应急救援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举办本次竞赛旨在检验队伍、历练队员,促进建设、推动发展。
通过竞赛,强化训练,强化意识,提高技能,特别是实战能力,以达到更好地救活别人、保护自己的目的。
来自全国的31支矿山救援队伍、279名队员参加了竞赛。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第十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09.16•【文号】安监总厅应急[2014]93号•【施行日期】2014.09.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正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第十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14〕93号)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举办第十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的通知》(安监总应急〔2014〕83号)要求,第十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以下简称竞赛)将于2014年10月15日至17日在陕西省铜川市举行。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出席竞赛活动人员主办单位领导同志及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监管局和省级煤矿安监局应急管理部门(或应急指挥中心)负责人,陕西省铜川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责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及其有关部门负责人,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区域矿山应急救援队、矿山救护专业委员会、矿山医疗救护中心及国家矿山救援培训中心负责人,上一届竞赛荣誉奖项获奖单位代表和获奖个人。
邀请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务院国资委有关司局负责人出席会议。
邀请有关新闻记者到会采访。
具体出席活动单位及人员名额分配见附件1。
二、竞赛裁判人员经过严格培训和选拔,决定聘请罗小强等58名同志为第十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裁判员(名单见附件2)。
三、有关要求(一)请各有关单位于9月23日前将出席竞赛活动人员回执(见附件3)分别传真至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矿山救援指挥中心和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矿山救援指挥中心:刘普,************(带传真)。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陈锋,************,139****5555;巨宏伟,************(带传真),135****1037。
一、判断题:(10分,每题1分)1、一般生产经验是,焦炭灰分增加1%,焦比升高2%,产量降低2%。
(×)2、炉渣中MgO的含量增加使黏度下降,所以MgO的含量越高越好。
(×)3、生铁是含碳1.7%以上并含有一定数量的硅、锰、磷、硫等元素的铁碳合金的统称。
(√ )4、提高炉渣碱度,较低炉温及适当增加渣量有利于排碱。
(× )5、近年某些出现的炉腹冷却壁大面积破损现象,经初步分析,认为与使用精料引起成渣带下移有关。
( √ )6、热负荷与热流强度是一个概念。
( × )7、提高炉顶压力有利于冶炼低硅生铁。
(√ )8、球团矿还原过程中出现体积膨胀,主要是随着温度升高,出现热胀冷缩现象大造的。
(×)9、焦炭的机械强度是指成品焦炭的耐磨性、抗压强度和抗冲击的能力。
(√)10、风温提高后,煤气利用率提高,原因是间接还原发展的结果。
(×)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边缘气流过分发展时,炉顶CO2曲线的形状为:(B )。
A.双峰型 B.馒头型 C.“V”型 D.一条直线答案:2、风口小套主要是受到( B )而烧坏。
A.炉内的高温气流 B.渣铁与风口小套的直接接触C.喷吹煤粉的燃烧 D.热风烧损答案:3、高炉使用的焦炭安息角为(D )。
A.15~30° B.20~30° C.30~40° D.40~43°答案:4、高炉喷煤后,炉缸风口燃烧带(B )。
A.不变 B.延长 C.缩短答案5、开炉一般都在炉腰以下用净焦、空焦填充理由是(A )。
A.炉腰以下不应有未还原矿石,保证开炉炉缸温度充沛B.为防止矿石破碎C.为高炉顺行6、焦炭的物理性质包括机械强度、筛分组成、气孔度,其中最主要的是(A )。
A.机械强度 B.筛分组成 C.气孔度 D.都是7、风温提高后,炉缸理论燃烧温度提高,炉顶温度(B )。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大幅度提高8、产生液泛现象的泡沫渣与下列哪种物质过多有关( D )。
(冶金行业)第五届全国矿山救护技术比武 第五届全国矿山救护技术比武 业务理论知识100题
1、名词解释 (1)危险物品: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2)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3)锁风:矿山救护队在启封煤矿井下火区或灭火时,在锁住风流(即阻止空气流动)的情况下,开展救护工作的壹项技术,用以防止供风后火区复燃、爆炸和火势迅速蔓延。 (4)矿井通风:就是向矿井连续输送新鲜空气,供给人员呼吸,稀释且排出有害气体和浮尘,改善井下气候条件及救灾时控制风流的作业。 (5)局部性反风:当采区内发生火灾时,主要通风机保持正常运转,通过调整采区内风门开关状态或新建临时风门,实现采区内部部分巷道风流的反向,把火灾烟流直接引向回风巷道中。 (6)均压灭火:均压灭火就是降低采空区和已采区俩侧的风压差,减少漏风,以达到预防和消灭火灾的措施。 2、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什么? 答:坚持“安全第壹、预防为主”的方针。 3、生产运营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那些责任? 答:(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且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4、哪些单位应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哪级政府应建立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答:危险物品的生产、运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县级之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5、生产运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 答:必须具备和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运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6、生产运营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使用新设备时必须做什么? 答: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性能,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且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7、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和设备实行什么制度? 答:实行淘汰制度。 8、生产运营单位对从业人员提供的劳动保护用品必须符合什么标准? 答: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9、生产运营单位从业人员的权利有哪些? 答:(1)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2)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3)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现场; (4)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10、生产运营单位从业人员的义务有哪些? 答:(1)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2)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3)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时,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11、事故的调查处理应当依照什么原则进行? 答: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且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事故调查处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12、矿井通风系统包括哪些内容? 答:矿井通风系统包括:通风方式、通风方法和通风网路。 (1)通风方式分为三类:中央式、对角式、混合式。 (2)通风方法即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有抽出式、压入式俩种。 抽出式通风的特点:负压通风;矿井空气压力低于同标高大气压力;从地面向井下漏风;停风时,在过渡期内,矿井空气压力由负压过渡到大气压力,相对升高,不会导致有害气体大量涌出。 压入式通风的特点:和抽出式相反,正压通风;矿井空气压力高于同标高大气压力;从井下向地面漏风;停风时,在过渡期内,矿井空气压力由正压过渡到大气压力,相对降低,可能会导致有害气体大量涌出。 (3)通风网路即矿井通风系统中风路的连接形式,分串联、且联和角联三种。 俩条或俩条之上风路首尾相连,中间没有分支风路,叫串联网路; 俩条或俩条之上风路在同壹点分开,又同在另壹点汇合,叫且联网路; 在且联网路分、合点之间贯穿壹条或几条对角风路的通风网路,叫角联网路。 13、对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反风设施有哪些规定和要求? 答: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必须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不应小于正常风量的40%。反风设施由矿长组织有关部门每季度至少检查1次,每年应进行1次反风演习。当矿井通风系统有较大变化时,也应进行1次反风演习。 14、压入式局部通风机的安装地点应符合哪些规定?"三专、俩闭锁"的具体
内容是什么? 答: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回风口不 得小于1Om。 "三专、俩闭锁"的具体内容: "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俩闭锁":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15、瓦斯〈甲烷〉的性质、来源、危害各是什么? 答:性质:无色、无味、无臭、无毒的气体,比重0.554;来源:煤岩中。
危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壹定浓度时,遇火会燃烧和爆炸;浓度达到40%之上时,能使人窒息。 16、什么叫瓦斯的爆炸上限、下限和最强爆炸浓度? 答:瓦斯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瓦斯的爆炸界限。瓦斯爆炸的最高浓度16%,称为爆炸上限。瓦斯爆炸的最低浓度5%,称为爆炸下限。当瓦斯浓度达到9.5%时,遇有火源,混合气体中的瓦斯和氧气全部参加氧化反应,爆炸力最强,称为最强爆炸浓度。 17、防止瓦斯爆炸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1)加强通风管理,防止瓦斯聚积; (2)认真执行瓦斯检查制度,发生聚积,立即处理; (3)杜绝各种引爆火源。 18、井下空气的成份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井下空气成份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按体积计算,氧气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不得超过0.5%; (2)有害气体最高容许浓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气体名称 壹氧化碳 氧化氮 二氧化硫 硫化氢 氨 化学分子式 CO N02 S02 H2S NH3 最高允许浓度(%) 0.0024 0.00025 0.0005 0.00066 0.004 瓦斯、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容许浓度按《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19、对矿井总回风巷或壹翼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的浓度有何规定? 答:矿井总回风巷或壹翼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75%,矿总工程师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且报告矿务局总工程师。 20、《煤矿安全规程》对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和局部积聚瓦斯浓度及处理措施有何规定? 答: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放炮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放炮。 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采掘工作面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局部积聚瓦斯浓度达到2%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21、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在什么情况下才准恢复通风? 答: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证实: (1)停风区内瓦斯浓度不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 (2)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动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 22、恢复已封闭的停工区时,《煤矿安全规程》是如何规定的? 答:恢复已封闭的停工区或采掘工作接近这些地点时,必须事先排除其中积聚的瓦斯。排除瓦斯的工作,应制订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严禁在停风或在瓦斯超限的区域内进行机电、回收等作业。 23、电器设备“三保护”的作用是什么? 答:过流保护是指电气设备在过负荷或短路时,能自动切断电源,起到保护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防止发生火灾的作用。 接地保护也称保护接地,是将电气设备的外壳和埋入地下的接地极用导线连结起来,人体触及带电外壳时,绝大部分电流通过接地极,减少了通过人体的电流,减轻触电危害。 漏电保护是当线路绝缘电阻降低到壹定值或人体触及带电线路时,漏电继电器立刻动作,使开关自动跳闸,切断电源。如果人体触电,它仍能够减少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致发生生命危险。 24、壹氧化碳的性质、来源、危害各是什么? 答:性质:无色、无味、无臭、极毒,比重0.97,微溶于水。浓度达到13%-75%时遇火爆炸,达到30%时,爆炸威力最强。来源:(1)煤的氧化、自燃及火灾;〈2〉放炮;〈3〉瓦斯、煤尘爆炸。危害:浓度达到0.016%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