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2013-2014(2)
- 格式:pdf
- 大小:3.05 MB
- 文档页数:66
第十章微生物分类及鉴定一. 分类学基础分类学(taxonomy):生物分类的科学微生物分类学(microbial taxonomy):研究微生物分类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学科1. M分类学三个组成部分(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三个部分):分类(classification)鉴定(identification或determination)命名(nomenclature)分类(classification):根据相似性或相关性(进化亲缘关系)将生物归属为类群或分类单元.鉴定(identification或determination):决定某一特定分离物归属于某一已确定分类单元的过程。
命名(nomenclature):给予分类类群单元与公布规则相符的名称.2. 分类单元及其等级分类单元(taxon,复数taxa):是指具体的分类群,如:原核生物界(Procaryotae)、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都分别代表一个分类单元。
国际公认的7个生物分类单元:界(亚界 ), 门 (亚门 ), 纲(亚纲 ), 目(亚目 ), 科(亚科 ), 属(亚属 ), 种(亚种 ).除此之外, 在M的分类中, 还常使用一些非正式的类群术语, 亚种以下常用培养物、菌株、居群和型;种以上常使用群、组、系等类群名称;近年伍斯还在界之上使用域(domain),他把全部生物分为古生菌域、细菌域和真核生物域,域下面再分界,把"域"作为分类单元的最高等级。
(1). 种(species): 物种,生物分类中基本的分类单元和分类等级。
高等生物中,物种通常被看作是彼此杂交能繁殖的自然群体,这个群体与其他群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在这里,“生殖隔离”被看作是区分物种的标准。
微生物的种:菌株的一个集合,这批菌株有许多共同稳定特征,并与其他类菌株有显著区别。
有相似G+C组成,DNA杂交同源性在70%以上的菌株的集合。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一、名词解释:01.系统学(systematics):是研究生物多样性及其分类和演化关系的科学。
分子系统学是检测、描述并揭示生物在分子水平上的多样性及其演化规律的科学。
研究内容包括了群体遗传结构、分类学、系统发育和分子进化等领域。
02.系统树:在研究生物进化和系统分类中,常用一种树状分支的图型来概括各种(类)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这种树状分支的图型也称为发育树(phylogenetic tree)。
03.分子系统树:通过比较生物大分子序列差异的数值构建的系统树称为分子系统树。
04.微生物分类学(microbial taxonomy):是一门按微生物的亲缘关系把它们安排成条例清楚的各种分类单元或分类群的科学,其具体任务有三,即分类、鉴定和命名。
05.分类(classification):根据文献资料,经过科学的归纳和理性的思考,整理成一个科学的分类系统。
即解决从个别到一般或从具体到抽象的问题。
06.鉴定(identification):通过详细观察和描述一个未知名称纯种微生物的各种性状特征,然后查找现成的分类系统,以达到对其知类、辨名的目的。
即解决从一般到特殊或从抽象到具体的问题07.命名(nomenclature):为一个新发现的微生物确定一个新学名的过程。
08.培养物(culture):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微生物的细胞群或生长物。
如微生物的斜面培养物、摇瓶培养物等。
如果某一培养物是由单一微生物细胞繁殖产生的,就称之为该微生物的纯培养物(pure culture)。
09.菌株(strain):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任何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物,都可以称为微生物的一个菌株;用实验方法(如通过诱变)所获得的某一菌株的变异型,也可以称为一个新的菌株,以便与原来的菌株相区别。
菌株是微生物分类和研究工作中最基础的操作实体。
10.标准菌株:指能代表这个种的各典型性状的一个被指定的菌株。
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简介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简介微生物分类学 (microbial taxonomy) 是一门按微生物的亲缘关系把它们安排成条理清楚的各种分类单元或分类群(taxon)的科学。
具体任务有三,即分类(classification)、命名(nomenclature)和鉴定(identification)。
分类指的是根据相似性或亲缘关系,将一个有机体放在一个分类单元中;命名是按照国际命名法规给有机体一个科学名称;鉴定则是确定一个新的分离物是否归属于已经命名的分类单元的过程。
第一节微生物的分类单元和命名一分类单元微生物的主要分类单位,依次为界(kingdom) 、门( phylum 或division)、纲 (class) 、目 (order) 、科 (fami1y) 、属 (genus) 、种(species) 。
具有完全或极多相同特点的有机体构成同种。
性质相似、相互有关的各种组成属。
相近似的届合并为科。
近似的科合并为目。
近似的目归纳为纲。
综合各纲成为门。
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分类系统。
此外,每个分类单位都有亚级,即在两个主要分类单位之间,可添加“亚门”、“亚纲”、“亚目、”“亚科”等次要分类单位。
在种以下还可以分为亚种、变种、型、菌株等。
1.“种”(species)的概念关于微生物“种”的概念,目前看法不一。
微生物的种是一个基本的分类单元,是一大群表型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的其它物种有明显差异的所有菌株总称。
在微生物中,一个种只能用该种内的一个典型菌株作为其具体代表,此典型菌株就称为该种的模式菌株(type strain)。
2.亚种 (subspecies) 的概念当某一种内的不同菌株,存在少数明显而稳定的变异特征或遗传性状而又不足又区分成新种时,可将这些菌株细分成两个或更多的小的分类单元,即亚种。
亚种是细菌分类中具有正式分类地位的最低等级。
3.亚种以下的分类等级通常表示能用某些特殊的特征加以区别的菌株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