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压强(7)
- 格式:doc
- 大小:291.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节压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2)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合,知道压强单位和由来。
(3)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压力压强的概念和压强的公式。
难点:压强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器材多媒体压力压强演示器铅笔气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回顾:面积单位换算和重力概念新课引入通过人在钉板上不会受伤引入新课压力压强。
新课教学:压力教学同学和老师一起列举出生活中压力的事例。
通过多媒体把有代表性的例子展示,并总结出共性:(1)、压力作用在两物体接触面;(2)、压力的方向与受力面垂直。
总结出压力的概念: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压力作用效果:通过多媒体给出的图分析压力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最后学生亲自体验一下。
做书本上实验.让学生利用一支一端削好的短铅笔,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两头,[提问:]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为什么两个手指的感受不同呢?提醒学生注意发现问题。
接着让笔尖压在手指上,先轻压后重压,比较两次疼痛的感觉。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同学们猜测并讨论,同时说明猜想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但一定要用实验验证。
《压强》 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是本章后三节的基础,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教学中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引入物理概念。
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概念和方向,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计算,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论证、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会到客观规律的可认识性和有效的利用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压强公式的应用气球、水槽、沙子、砝码盒、压力小桌等。
(一)导入新课◆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 ◆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我们前面刚学习了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现在老师挤压气球时,手对气球有力的作用吗?如果手对气球有力的作用,那么这个力是什么力?力的作用效果如何?引出压力的概念。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先给学生出示一张踩气球的活动图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播放我和同事通过在气球上放木板的方法,让一位同事真正站在气球之上的视频,并提出为什么放上木板后气球没有被全部压爆,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达到激发学生目的探究热情。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作出猜想为了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我设计了两个小实验。
实验一:用手掌和指尖压气球。
实验二:用两手的中指去挤压一个铅笔或圆珠笔。
这两个实验学生很容易做,贴近学生的生活。
学生有了活动体验,可以有所依据地提出合理猜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明确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压强》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压强,能够用正确的单位表示压强。
2. 掌握计算压强的方法,并能够解决与压强相关的问题。
3. 了解压力和压强的区别,并能够正确运用这两个概念。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压强的概念以及计算压强的方法。
压强的概念压强是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在力学中用P表示,其计算公式为:P = F / 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受力大小,A表示受力面积。
压强的单位压强的单位有帕斯卡(Pa)、千帕(kPa)等,其中1帕斯卡等于1牛/米^2。
计算压强的方法计算压强的方法为:将受力大小(单位为牛)除以受力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在黑板上写下"压强"二字,引发学生的兴趣。
2. 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感知压强的概念。
3. 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寻找压强的体验。
4. 制定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计算压强的方法。
5. 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教学资源- 教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实物展示:压力计、气球等- 彩色图片:压力计示意图、压力计使用实例等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2. 小组活动: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计算压强的方法是否正确。
3. 结对互评: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对方的表现,提供及时的反馈。
参考资料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材2. 人教版教辅资料:八年级物理教师用书3. 国家教育部教学大纲:八年级物理教学内容说明。
新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压强知能演练提升(答案)新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压强知能演练提升(答案)一、压强知能演练提升ZHINENG YANLIAN TISHENG能力提升1.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2.在窗子密闭的旅行车上备有逃生锤,当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
如图所示的四把铁锤,质量相同,形状不同。
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应该选择的是( )(·浙江义乌中考)新型膨胀式安全带(如图所示)紧缚力达到一定的值时,藏在安全带里的气囊就会快速充气,迅速形成气囊袋,对驾乘人员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下列关于膨胀式安全带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安全带会使人的惯性减小B.该安全带可以使人所承受的力减小C.当车加速时,该安全带就会自动充气D.该安全带充气后增大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可避免人员被勒伤如图所示,三个材料相同,但粗细、长短都不相同的均匀实心铁制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最大的是( )A.甲铁柱B.乙铁柱C.丙铁柱D.无法确定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10 N,把重为5 N的长方体木块紧压在竖直墙上,木块与墙的接触面积为50 cm2,则木块对竖直墙的压强大小为 Pa。
6.一头质量为6×103 kg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600 cm2,它的重力为 N,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如图所示,它对地面的压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g取10 N/kg)7.据报道:“一男子陷在泥沼里,他挣扎着力图把一只脚拔出来,结果却是下陷得更快更深。
抢救队员在泥沼上铺上木板,从木板上靠近该男子,把绳索递给他。
大家合力把他拉出后,让他平躺在泥沼上以蛙泳姿势移离泥沼。
”(1)报道中描述的过程对泥沼的压强增大。
(2)报道中描述和的过程对泥沼的压强减小,你判断的依据是。
8.普氏野马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我国动物保护组织成员曾发现普氏野马饮水时(四蹄着地)在沙地上留下的一些足迹,深度达1.2 cm。
第 页
第 页 师生共用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主备人: 总第( 7 )课时
课题:第一节 压强 课型:新授 课时:2 时间:2013.3.1
【学习目标】
1、 会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 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学习重点】
1、应用压强知识进行相关的计算。
2、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途径。
【学习难点】
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
【学法指导】
认真研读课文,注意题中的关键字词,规范解题步骤。
【课前预习】
【预习要求】
1、认真研读学习目标,了解本节的重点、难点和学习要求。
2、研读课本第146页,认真完成预习内容。
用红笔圈出例题中的关键字词,理解解题过程,能
讲解解题思路,圈出增大与减小压强的实例方法,并熟记相关内容,把预习中的困惑用红色的
笔标明。
问题引领 1、仔细研读145页例题,在题中划出关键字词,根据你的理解将例题的解题过程写在下面。
2、阅读课本146页内容,总结增大压强与减小压强度的方法有哪些?
预习自检
1、增大压强的方法:
a. 不变,减小 ;如 ;
b. 不变,增大 ;如 ;
c. 增大 的同时还减小 2、减小压强的方法: a 、 不变,增大受力面积;如 ; b 、受力面积不变, 压力; c 、减小压力的同时 受力面积。
3、做一下课本147页课后作业第2题。
4、做一下课本147页课后作业第3题,并将解答过程写在下面。
【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查:(约10 分钟) (1)针对预习中做错的题目进行自我反思,查找错误的原因.在原题的旁边用红笔改正. (2)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预习中遇到的困惑和完善预习内容. (3)准备展示预习内容 二、教师精讲(约8分钟) (要求:根据展示情况,穿插讲解点拨易错点、总结解题思路;学生将重点内容在导学案上做好记录) 三、精练展示:(约10分钟) [压强的计算] 1、(A 类)芭蕾舞演员的一只脚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9.5cm 2,对地面的压力是475N ,请计算一只脚尖触地时,芭蕾舞演员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A 类)大象的质量是5t ,每只脚底的面积是600cm 2,大象四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增大与减小压强] 3、(A 类)(多选)自行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代步工具,也是很多同学上学时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
从它的构造和使用来看,应用了许多的物理知识,其中 A.车把上凸凹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给自行车加润滑油是为了增大摩擦 C.轮胎充足气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D.车座形状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减小压强 4、(B 类)一本厚字典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现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 将字典向右推,使其一部分离开桌面至图乙所示的位置,在此过程中,字典对桌面的法力F 和压强p 的变化情况是 A .F 不变,p 减小 B. F 不变,p 增大 C. F 减小,p 不变 D. F 增大,p 不变
四、课堂检测:(见附页)
五、作业:
1、(A类)1、一位同学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A、站立不动
B、赶快跑向岸边
C、立即改成单脚站立
D、就地趴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挪动
2、(A类)重型载重汽车装有较多轮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C、减小轮子与地面间的摩擦
D、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3、(B类)宾馆提供的一次性牙膏出口是密封的,而牙膏帽的帽
顶内有一锥体,使用时用它可以很方便地刺破封口,如图所示。
锥体做得比较尖,是为了增大_____。
帽体表面刻有密密的
条形凹槽是为了拧下帽体时增大
4、(C类)载重量为20 t的拖拉机,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dm2,满载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某河结冰时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3x104pa,此拖拉机能否安全通过?
5、(C类)小明的质量是45 kg,他走路时的压强为3×104 Pa,取g=10 N/kg,试计算并回答:(1)小明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多大?
(2)小明一只脚底的面积是多大?6、做一做课本147页课后作业第7题,请将你的解释写在下面。
六、课后反思:(此部分教师使用为“教学反思”部分;学生使用为“存疑解惑”部分):
4题图
第页第页
第八章第一节压强课堂检测(7) A卷
班级姓名组号
1.(A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了有利于自己的生存,生物体的某些部位会长成特殊的形状。
例如为了适应沙漠环境,骆驼长有宽大的脚掌,这主要是为了______,便于骆驼在沙漠中行走。
2.(C类)星期天,小梅同学跟她的父亲一
起去动物园。
小梅在动物园看到大象时,和父
亲对话的情景如图所示。
小梅从动物园对大象
的简介中了解到:这头大象的质量是4800 kg,
每只脚底的面积是600 cm2。
取g=10 N/kg,试
计算并回答:
(1)大象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多大?
(2)大象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
3、(A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要设法来增大压强,有时又要设法来减小压强,例如:菜刀磨得很锋利是为了;盖房子时地基挖的很宽是为了。
4、(C类)小利的质量是50kg,一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0.012m2,
求:
(1)小利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多大?
(2)小利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
第八章第一节压强课堂检测(7) A卷班级姓名
组号
1.(A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了有利于自己的生存,生物体的某些部位会长成特殊的形状。
例如为了适应沙漠环境,骆驼长有宽大的脚掌,这主要是为了______,便于骆驼在沙漠
中行走。
2.(C类)星期天,小梅同学跟她的父亲一
起去动物园。
小梅在动物园看到大象时,和父
亲对话的情景如图所示。
小梅从动物园对大象
的简介中了解到:这头大象的质量是4800 kg,
每只脚底的面积是600 cm2。
取g=10 N/kg,试
计算并回答:
(1)大象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多大?
(2)大象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
3、(A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要设法来增大压强,有时又要设法来减小压强,例如:
菜刀磨得很锋利是为了;盖房子时地基挖的很宽是为了。
4、(C类)小利的质量是50kg,一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0.012m2,
求:
(1)小利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多大?
(2)小利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
第页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