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40例疗效观察(一)
- 格式:docx
- 大小:17.88 KB
- 文档页数:2
通心络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
效观察
刘云峰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1(4)21
【摘 要】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
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VBI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通心络
胶囊4粒口服,每天3次;倍他司汀8m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30例仅口服倍他
司汀8mg,每天3次。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
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结论通心络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性眩晕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21-22)
【关键词】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通心络;倍他司汀
【作 者】刘云峰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急诊科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255.3
【相关文献】
1.葛根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J], 徐飞;姜
楠
2.长春西汀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J], 谢芬;戴秀
珍
3.舒血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J], 吴
小敏
4.地芬尼多片联合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J],
李峰
5.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
疗效观察 [J], 朱晋鸣;韩宁林;曹承楼;李雪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倍他司汀联合复方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程生赋;程生林;刘国宗;柳明德;刘雯;柴兆斐;常云峰;曾升;曾小燕【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4(023)005【摘要】目的观察倍他司汀联合复方中药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盐酸倍他司汀静脉点滴2周后再改为甲磺酸倍他司汀口服治疗2周.治疗组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治疗后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和血管搏动指数(PI)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倍他司汀联合复方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安全、有效,并能提高临床疗效.【总页数】3页(P982-984)【作者】程生赋;程生林;刘国宗;柳明德;刘雯;柴兆斐;常云峰;曾升;曾小燕【作者单位】甘肃省民勤县人民医院,甘肃民勤733300;甘肃省敦煌市医院,甘肃敦煌736200;甘肃省古浪县人民医院,甘肃古浪733100;甘肃省民勤县人民医院,甘肃民勤733300;甘肃省民勤县人民医院,甘肃民勤733300;甘肃省民勤县人民医院,甘肃民勤733300;甘肃省民勤县人民医院,甘肃民勤733300;甘肃省民勤县人民医院,甘肃民勤733300;甘肃省民勤县人民医院,甘肃民勤733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3【相关文献】1.中药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临床观察 [J], 代永生2.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9例临床观察[J], 王金龙3.长春西汀联合肝素、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J], 张启伟;韩丰立4.长春西汀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J], 谢芬;戴秀珍5.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9例临床观察[J], 王金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倍他司汀治疗眩晕临床疗效观察
句红萍;黄长虹;吴雪芹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04(020)023
【摘要】眩晕是一组常见临床综合征之一,是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患者感到外界或自身在旋转、移动、摇晃,同时常伴有平衡失调、站立不稳、眼球震颤、倾倒、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等。
临床上分为前庭系统性眩晕(亦称真性眩晕)及非系统性眩晕(亦称头晕),病因复杂,以耳源性、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神经官能症等多
【总页数】1页(P2530-2530)
【作者】句红萍;黄长虹;吴雪芹
【作者单位】昆明市经开人民医院内科,云南,昆明,650236;昆明市经开人民医院内科,云南,昆明,650236;昆明市经开人民医院内科,云南,昆明,6502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熄风化痰方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邱少波
2.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 [J], 柳新明
3.倍他司汀联合西比灵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邓建文
4.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丁丹
5.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朱晋鸣;韩宁林;曹承楼;李雪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时开英;朱晓斌【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4(000)011【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联合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及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3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予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0.1 g加入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500 mL内静脉滴注,1次/d,共7天,葛根素注射液0.4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内静脉滴注,1次/d,共14天;对照组64例予敏使朗6 mg,3次/d,盐酸氟桂利嗪10 mg,1次/d,每晚口服,盐酸丁咯地尔0.2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内静脉滴注,1次/d,共14天。
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5%、76.56%,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与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应用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总页数】3页(P119-121)【作者】时开英;朱晓斌【作者单位】开封市中医药学校,河南开封 475400;开封市中医药学校,河南开封 475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5【相关文献】1.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致眩晕的临床观察 [J], 都万卿2.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J], 时开英;朱晓斌;3.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3例临床观察 [J], 李景4.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J], 陈晓东; 裴全森; 陈伟峰5.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J], 夏培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多卡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眩晕症临床疗效观察闫晓伟摘要】观察利多卡因合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6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利多卡因50~100mg与16-2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共同加入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注射液100 mL中,静滴8 d;对照组(30例),用培他啶500mL静滴8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6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99 >0.05)。
结论:利多卡因合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有效治疗眩晕,其疗效优于培他啶效果。
【关键词】眩晕症利多卡因复方丹参注射液【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7-0151-02眩晕症是急诊科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病症,尤以中老年人多见,病因复杂、起病急、缓解慢、复发率高是本病的主要特点。
2002~2006年使用利多卡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眩晕症60例,疗效满意,现将资料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近五年诊治的眩晕症患者6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作性眩晕、视物旋转、头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内耳胀痛等症状,均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无眼底水肿及颅内压增高症。
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监测血压、心电图, 并由五官科对部分患者进行前庭功能检查、听力测定、体位实验等专科检查,未见异常。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种等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利多卡因100mg加入5%葡萄糖液100mL中静滴,1次/d,复方丹参注射液16~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滴, 1次/d,疗程为8天;对照组给予盐酸培他啶500ml静脉滴注,1次/d,8天为1个疗程。
1.3疗效评定标准临床治愈:眩晕及其他伴随症状基本消失,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显效:眩晕程度明显减轻,发作频次减少60%以上,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或景物的旋转、晃动感,其他伴随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可正常生活及工作; 有效:眩晕减轻,发作频次减少60%以上,伴有轻微的自身或景物的旋转、晃动感,其他伴随症状明显好转,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影响; 无效: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倍他司汀与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李卫军;李复雄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05(021)019
【摘要】目的:观察倍他司汀与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观察,将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患者68例分为2组(每组34例),一组用倍他司汀治疗,另一组用氟桂利嗪治疗,共观察4周.结果:倍他司汀在减轻眩晕的程度与发作频率上较氟桂利嗪明显.结论:倍他司汀在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上优于氟桂利嗪,且不良反应也较氟桂利嗪少.
【总页数】1页(P2628-2628)
【作者】李卫军;李复雄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广东,深圳,518116;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广东,深圳,5181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 [J], 徐倩
2.葛根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43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 [J], 郭茹
3.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倍他司汀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50例的临床观察 [J], 龚霞;刘志加;刘忠利
4.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J], 蔡云红;黄艳玲;余宏
5.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J], 董哲;张伟才;邵丽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多卡因合用复方丹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
察
蔡天文;张梅;耿光照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6(015)016
【摘要】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合用复方丹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14例VBI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7例给予利多卡因200 mg、复方丹参20 mL分别加入10%葡萄糖液250 mL及5%葡萄糖液250 mL 中静滴,均每日1次;对照组57例给予灯盏花素20 m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 中静滴,每日1次,2组疗程均为5 d,观察2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91,P<0.05).结论利多卡因合用复方丹参治疗VBI性眩晕疗效优于灯盏花素.
【总页数】2页(P2189-2190)
【作者】蔡天文;张梅;耿光照
【作者单位】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云南,楚雄州,675000;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云南,楚雄州,675000;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云南,楚雄州,67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1.2
【相关文献】
1.天麻素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J], 曾强
2.降纤酶合用利多卡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观察 [J], 秦延昆
3.倍他司汀、利多卡因、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J], 刘菊
4.复方丹参注射液、川芎嗪粉针剂、杏丁注射液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眩晕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比较 [J], 吴霁晖
5.天麻素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J], 曾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奥扎格雷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457001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药械科摘要目的:探讨奥扎格雷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
方法:奥扎格雷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患者与同期常规治疗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明显优于对照组77.9%,(P<0.01)。
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奥扎格雷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疗效好等优点。
关键词奧扎格雷倍他司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很多中老年人常见病,临床多表现为眩晕、耳鸣、眼球水平震颤、步态不稳等。
搜集我院自2006年12月~2009年12月应用奥扎格雷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自我院2006年12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VBI患者,应用奥扎格雷联合倍他司汀进行治疗。
与同期住院应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VBI 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神经病学》的诊断标准【sup】[1]【/sup】,均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检查表现为VBI。
所有病例经CT排除脑出血、脑梗死,无严重的肝、肾、肺功能不全等疾病。
观察组68例,男39例,女29例,年龄50~72岁,平均56岁;对照组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49~68岁,平均52岁。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
治疗方法:观察组应用奥扎格雷8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夜中500ml中静滴;盐酸倍他司汀20mg加入氯化钠注射夜中250ml中静滴,1次/日,连用14天为1个疗程。
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250ml静滴,1次/日,胞二磷胆碱0.75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1次/日,连用14天。
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眩晕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TCD恢复正常范围。
②显效:眩晕症状明显减轻,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TCD改善>50%。
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40例分析
曹振玲
【期刊名称】《西北药学杂志》
【年(卷),期】1999(000)006
【摘要】应用倍他司汀(敏使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症40例,结果痊愈13例(32.5%),显效22例(55.2%),进步3例(7.5%),无效2例(5.0%).总有效率87.5%,无明显副作用。
【总页数】1页(P267)
【作者】曹振玲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1.2
【相关文献】
1.萸竹定眩丸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疗效观察 [J], 张娟娟;王立忠;刘寒阳;胡仕祥
2.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及TCD动态变化的影响 [J], 王寅龙;杨丽英;边娜
3.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J], 王立红;李焱
4.昂丹司琼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急性眩晕症的效果及对患者脑血流参数的影响[J], 李素君;张国栋;郭莉君;贾晓涛
5.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患者的价值 [J], 杨丽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川芎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运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片与红花注射液联合丹参片治疗,疗程7天。
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5.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結论川芎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标签: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甲磺酸倍他司汀片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ertigo with Ligustrazine Combined with duloxetineZHONG Jian(Affiliated Hanyang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bei Wuhan 430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igustrazine Combined with duloxe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ertigo.Methods 86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and treated with ligustrazin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double methyl tablets and safflower injection respectively.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7 days.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95.3% and 72.1%,respectively,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Ligustrazine and TMP in the treatment of 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ertigo is effective,without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safe and effective.【Key words】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Ligustraz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Betahistine Mesilate Tablets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后循环缺血)是中老年常见病,现呈年轻化趋势,眩晕是其典型症状,常常表现为头晕、头痛、视物旋转、行走不稳、恶心、呕吐等,患者多合并颈椎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我们自2014年9月~2015年9月应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并与红花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眩晕宁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陈松国;黄书攀
【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
【年(卷),期】2014(21)12
【摘要】目的:探讨眩晕宁与倍他司汀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社区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VBI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苯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眩晕宁片,10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眩晕宁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 眩晕效果良好,较安全可靠。
【总页数】2页(P73-74)
【作者】陈松国;黄书攀
【作者单位】325701 浙江洞头县大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洞头县人民医院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舒血宁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J], 石娓霞;张百祥
2.倍他司汀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的临床观察 [J], 王志伟;张勇
3.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J], 郭晓霞;郎奕
4.眩晕宁与苯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J], 白龙梅;朱伟
5.银杏酮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多卡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40例疗效观察(一)
【关键词】利多卡
【摘要】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的疗效。方法选择眩晕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
用盐酸倍他啶注射液500ml,山莨菪碱针剂20mg加入5%GS液250ml
静滴,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以利多卡因100mg加入5%GS
液250ml静滴,倍他司汀20mg加入5%GS液250ml静滴,每日1次,
7天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两组间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利多卡因联合倍
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利多卡因;倍他司汀;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等原因致椎─
基底动脉系统供血障碍所致,占中老年各种眩晕症60%以上,临床表
现为头位及体位变化有关的眩晕,笔者从2001年4月~2005年7月应
用利多卡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40例,疗
效满意,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按照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
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全部患者均行经颅多普
勒(TCD)、颈椎X线摄片、血液流变学、眼底检查,部分病例经CT检
查,全部排除颅内出血、梗死和肿瘤病变。
1.2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80例,均为2001年4月~2005年7月我院内
科住院及门诊病人,确认为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病人。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40例,男12例,女28例;年龄35~67岁,平均55.7岁;
病程3天~9年;病种:脑动脉硬化11例,颈椎病16例,高血压病7
例,血脂异常者6例,糖尿病4例。对照组40例,男11例,女29例;
年龄38~70岁,平均57.6岁;病程2天~10年;病种:脑动脉硬化10
例,颈椎病14例,高血压病8例,血脂异常5例,糖尿病3例。两组
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种及合并症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显
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
1.3.1基础治疗两组病人均给予降压、控制血糖、降脂、营养脑细胞等
治疗。
1.3.2治疗组以利多卡因100mg加入5%GS液250ml,倍他司汀20mg
加入5%GS液250ml静滴,静滴时间不少于1h,每日1次,7天为1
个疗程(有糖尿病患者将GS液换为NS液)。
1.3.3对照组盐酸倍他啶注射液500ml,山莨菪碱针剂20mg加入5%GS
液250ml静滴,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有糖尿病患者将GS液
换为NS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