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薄壳山核桃的理化特性及栽培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6
科技在线KEJIZAIXIAN浙江林业薄壳山核桃生态高效栽培技术薄壳山核桃是世界性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高产优质高效,盛果期林分亩产值超8000元,是浙江省退耕还林、平原绿化和种植结构调整的首选树种。
2019年,浙江省薄壳山核桃种植面积约3万亩。
推广良种泡尼(Pawnee)(浙R-ETS-CI-012-2015)雄先熟型,坚果椭圆形,果壳薄,易于取仁,单籽重10.85克,出仁率58.56%;威斯顿(Western)(浙R-ETS-CI-007-2016)雌先熟型,坚果椭圆形,果壳薄,易于取仁,单籽重11.73克,出仁率59.85%;特贾斯(Tejas)(浙R-ETS-CI-011-2015)雌先熟型,坚果长椭圆形,易脱壳,单籽重12.23克,出仁率42.73%;肖肖尼(Shoshoni)(浙R-ETS-CI-010-2015)雌先熟型,坚果短椭圆形,易脱壳,种仁风味香甜,单籽重10.77克,出仁率49.67%;YLJ023号(浙S-SV-CI-005-2006)雌先熟型,坚果椭圆形,易脱壳,单籽重8.87克,出仁率64%;YLJ042号(浙S-SV-CI-006-2006)雌先熟型,坚果椭圆形,易脱壳,单籽重7.37克,出仁率59%;YLC21(浙R-SC-CI-012-2011)雌先熟型,坚果椭圆形,壳薄,取仁容易,果仁色美味香,无涩味,松脆,单籽重8.03克,出仁率44.8%;YLC29(浙R-SC-CI-013-2011)雄先熟型,坚果卵形,壳薄,取仁容易,果仁色美味香,无涩味,松脆,单籽重5.87克,出仁率53.7%;YLC35(浙R-SC-CI-014-2011)雄先熟型,壳薄,取仁容易,果仁色美味香,无涩味,松脆,平均单籽重10.31克,出仁率50.2%。
种植范围适合浙江省退耕还林、平原绿化和种植结构调整区域推广应用。
土壤要求:pH4.5—6.5的壤土或沙壤土;土层深度大于80厘米。
环境要求:海拔20—600米的平原、山地缓坡或四旁;缓坡地,坡度整体不高于10度;海拔500米以上要求光照充分。
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 Koch )又名薄壳山核桃、长山核桃。
商品名碧根果,由英文Pecan 翻译而来。
原生美国及墨西哥,1900年传入我国,目前种植范围较广,北至北京,南至海南都有引种,但规模不大,长期没有发展起来。
从各地调查情况分析主要原因是美国山核桃初生树结果迟、不结果、低产树占绝大多数,即使结果,空壳现象十分严重。
其原因是品种问题、实生树多、授粉受精不良等。
因此,在我国无法广泛推广[1]。
经过大专院校、科研单位20多年的研究,这一问题基本已经解决。
例如浙江林学院引种的基俄华品种,3年见花,4年结果,坐果率达37.5%。
美国山核桃壳薄、仁厚、香酥可口、营养丰富,是优良的保健食品。
其仁含73%不饱和脂肪酸,类似橄榄油,长期食用,可降低冠心病发病率;所含抗氧化剂可提高γ-生育酚的成分,有抗衰老、预防前列腺癌的功效;富含锌、锰、铜,有补脑、补肾、润肺、养颜的作用。
其木材结构紧密,硬度高,抗压、耐磨,纹理丰富,色泽美观,是高档家具、乐器、工艺美术品的最好材料,国际市场售价1000美元/m 3以上。
且树体高大,树形美观,寿命长,病虫害少,生长速度快,是不可多得的果、林两用优良绿化树种,与意大利杨树混栽或间栽,可克服林种单一、病虫害多而防治难的问题,可大力发展。
1品种选择1.1选择良种种子要选择健壮、丰产、抗病虫力强的优良品种成年树采种。
浙江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浙江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江西峡江薄壳山核桃研究所及云南林科所等经过20年引种与选育,选出了结果早、空壳率低、产量高的优良品种。
主要有:基俄华(Kiowa ),浙江林学院1979年引进品种,高接后3年开花,第4年结果,坐果率达37.5%,坚果重7.5g ,出仁率42.8%,含油率68.3%,核仁味甜香,果实10月成熟。
久移纳(Cheyene ),浙江林学院1978年引进,十三年生单株产量5.8kg ,坚果重6.9g ,出仁率47.2%,含油率58.3%,核仁味甜香,果实10月中旬成熟。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要点作者:孙辉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24期摘要:2015年,铜陵地区开始薄壳山核桃優新品种引进和收集(国外引进品种37个及国内优良单株35份)工作,进行了无性快繁、人工授粉与栽培试验,初步选定适宜铜陵地区生长的5个薄壳山核桃品种。
至此,我们有条件普及和推广薄壳山核桃高效栽培新品种、新技术,给广大核桃生产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 (Wangenh.) K. Koch)又名为美国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树干端直,树冠近广卵形,根系发达,是世界重要的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
薄壳山核桃原产美洲,现产地包括美国、墨西哥、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以美国为主产地。
我国引种栽培薄壳山核桃虽然已有百年历史,但是早期通过种子引进,大多为实生树,栽培分散,品种良莠不齐,结果迟、产量低、品质差,加上树体高大,采摘困难,造成薄壳山核桃生产仍处初级阶段,亟待提升。
1.遴选优良品种薄壳山核桃品种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一是具有良好的商品性状(优质、丰产);二是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做到适树、适地、适品种。
引进外地优良品种时,一定要试种,切不可盲目跟进;三是早实薄壳山核桃最好种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发展而在立地条件差、管理粗放的地方采用晚实核桃品种。
铜陵地区适宜的薄壳山核桃品种有马汉(Mahan)、温斯顿(Wester)、肖肖尼(Shoshoni)、特贾斯(Tejas)、泡尼(Pawnee)。
2.科学配置授粉树薄壳山核桃属雌雄同株、雌雄异花植物,花为混合芽。
薄壳山核桃虽然品种多样,但是雌、雄花期极少一致。
为了保证薄壳山核桃相互间良好的授粉条件,建园时至少配置2~3个(一般为三元配套)能够互相提供授粉机会的主栽品种。
若专门配置授粉树,可按4~5行主栽品种配置1行授粉品种或株间交叉方式定植。
核桃雄花为风媒花,原则上主栽品种同授粉品种的最大距离小于100m。
碧根果的种植方法摘要:碧根果又名美国山核桃、长寿果、碧罗根。
其坚果种仁味美,在胡桃果树中品质最佳,可生食,炒食或作糖果,亦可榨油;木材坚固强韧,纹理致密,可作国防用或制作精美家俱。
树姿雄伟,宜作行道树或河岸水库堤旁树,容易繁殖,除嫁接外可根插,枝插,适宜南方温暖,湿润环境种植。
碧根果由于树体高大,不便管理,再是进入丰产期迟,较多品种雌雄花不能同时开,需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
碧根果树苗在江、浙、山东、河南等地都有供应,一般按照苗生长期确定价格在5-25元/株不等,你可以先在网上搜索供应商再联系,或者实地考察,防止上当受骗。
碧根果的种植技术美国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 Koch.),简称薄壳山核桃,又名美国长山核桃、碧根果,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
薄壳山核桃果实在干果市场称碧根果或长寿果,近年来已在江、浙、沪地区畅销,并有向北方扩展的趋势。
薄壳山核桃不仅能生产美味营养的坚果,还能生产上等木材,同时又可用作绿化美化的行道树,是一种综合价值很高的优良树种。
薄壳山核桃原产北美洲。
早在20世纪初,我国就从美国引入了少量树种。
目前,在我国北起长城一线,南至云南、江西的广大地区,都有成功引种、栽培薄壳山核桃的报道,一些地区已经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实用价值1.1干果和果壳薄壳山核桃是世界著名的优质干果之一,深受美国和欧洲诸国消费者的喜爱。
其坚果个大,壳薄,出仁率高(50%~70%),取仁容易,产量高(1500~2250公斤/公顷,合100~150公斤/亩)。
果仁色美味香,无涩味,营养丰富(含油脂72%,蛋白质11%,碳水化合物13%),氨基酸含量高,富含维生素B1和B2。
核油中含单不饱和脂肪酸73%,热值32大卡/公斤,食用后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是理想的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
坚果在美国的售价为6~7美元/公斤,国内为80元/公斤左右。
其果壳经粉碎后是一种高级抛光材料,售价与核仁相当1.2木材薄壳山核桃是与美国黑核桃和黑樱桃并列的三大优质硬阔叶用材树种之一。
薄壳山核桃育苗技术
薄壳山核桃的育苗需要选择合适的育苗土壤。
一般而言,肥沃的壤土适合薄壳山核桃的生长。
土壤中应该含有足够的养分,同时排水良好,以免造成水浸根部。
对于薄壳山核桃的种子进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种子需要经过催芽处理,以提高发芽率。
催芽处理的方法可以是将种子放入湿润的沙子中进行储藏,或者进行热水浸泡处理。
一般情况下,催芽处理的时间为10到15天。
接下来,将处理过的种子进行播种。
通常情况下,薄壳山核桃的播种时间为春季或秋季。
首先将种子均匀撒在育苗盘或育苗箱中,然后轻轻覆盖一层薄土壤。
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于湿润,以免导致种子腐烂。
在育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薄壳山核桃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5到25摄氏度,湿度为60到70%。
可以采取覆盖保温的方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在育苗期间,还需要对幼苗进行适当的管理。
一般来说,每天都需要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注意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以保证幼苗的健康生长。
一般情况下,薄壳山核桃的育苗期为2到3个月。
当幼苗长到一定高度后,可以进行定植。
在定植时,选择适当的地点,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和良好的排水条件。
以上就是关于薄壳山核桃育苗技术的简要介绍。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薄壳山核桃营造林技术规程薄壳山核桃营造林技术规程是指在薄壳山核桃生态环境下,科学规划、科学选择、科学管理、科学栽培,实现薄壳山核桃的营造林。
下面为您介绍薄壳山核桃营造林技术规程。
一、选址选址应在海拔500-1500米之间,温度、湿度、降雨量适宜,并且土壤pH值在6.5-7.5之间的地带。
二、栽种方式薄壳山核桃可采用育苗区育苗或直接上山栽植两种方式。
(1)苗圃育苗选用山核桃营造林用的优质种树,根据不同生态环境条件选用适宜的栽种方式进行。
(2)直接上山栽植由于薄壳山核桃所适宜的地带为山区,交通不便,可采取分批次定期上山栽植的方式。
三、施肥薄壳山核桃中富含Atf2基因,是利用纤维素分解产生的氮元素,对氮素的吸收能力较强。
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确定施肥方案,一般采用有机肥和化肥混用,应注意控制施肥量和施肥周期,防止过度施肥,造成污染和土壤盐渍化。
四、整枝修剪为保证薄壳山核桃长势健壮,提高产量和品质,应定期进行整枝修剪。
整枝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修剪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修剪前应检查枝条是否滋润,如果干缩,需先用剪刀将其修剪干净。
(2)去除萌芽、乱长、病虫枝条。
(3)对于侧枝过度生长的树木,应适当进行逆生。
五、病虫害防治薄壳山核桃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损害。
在施肥、修剪前应先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1)病害防治①枝干白粉虱病:此病害常出现在夏季,以枝干与叶片为主干,果实为次回。
如发现此病,应立即采取防治措施。
②带状侵蚀病:此病害出现在9-10月份,会在枝干上留下门牙形的伤口,使枝干断裂,应及时清理病树,远离果园。
①蚜虫:此虫出现在晚春早夏,如发现树枝、叶片上出现了蚜虫,应立即采用防虫剂进行防治。
②毛虫:此虫在4-6月份出现,常常在叶片上形成网纹,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六、雨水收集与管理薄壳山核桃所在的生态环境,降雨量较为充足,应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将其收集以供后期树木生长使用,提高树木生长速度和抗旱能力。
美国薄壳山核桃简介美国薄壳山核桃,简称美国山核桃(Caryaillinoensiskkoch),在我国俗称“长寿果”、“幸运果”、“碧根果”、“小喇叭果仁”等。
它原产美国东南部和墨西哥北部深林及河谷中,其经济和营养价值极高,是世界五大干果之一。
美国山核桃果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亚油酸和钙、铁、锌等30多种营养元素,果肉晒干生食、炒食、口感俱佳,其果粉用作食品添加剂,使食品价值翻番。
在核桃族中,美国山核桃含部分营养素是普通核桃的二倍以上。
美国山核桃耐贮期2年,还具有取仁容易,可食率高的特点(两个果仁放在手心,一抓就破,加工后自然破壳,果肉分两大片)。
美国山核桃是一个用途广泛,受益期几百年,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特高的树种,其果实具有广阔的国内和国际市场。
我国许多食品加工厂从美国进口的隔年陈货,炒熟后投放各大城市超市,出售的价格很高,每市斤在45元左右,等级差的也达到每市斤38元之多。
国内按人均消费0.1公斤计算,也有13万吨的需求量。
很多欧美国家都有节日消费美国山核桃的习惯,美国也有在外国建立种植基地扩大生产的趋势。
美国山核桃引入我国各地种植的表现情况大致是:生长迅速,病虫害少,与板栗相仿,适应性强,耐零下30度,高温41度有不适感。
原云南、河南引种的果个小,而长江中下游的江西、湖南、浙江、江苏等地存有大果型的品种,这跟美国的分布情况相似。
使人难以置信的是:美国山核桃引入我国近百年,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产业。
根本原因是我国以前的科研体制落后,科研缺乏连续性,科研与生产结合不紧密。
我所站在科研前辈的肩上,历尽艰辛已完成品种选优、良种嫁接繁育、优质丰产研究系统工程。
大果型美国山核桃适长江中下游海拔500~1500米,土壤PH值5~11的活性层较厚的地域种植。
除特殊干旱气候外,无需人工灌溉。
我国以前只能原始地从美国引入种籽实生繁殖栽培,结果时间需20年,且果小,产量极低,有的终生不结果。
80年代有一批从美国引入的良种嫁接苗栽在浙江等地,但由于嫁接技术不过关,只有极少数良种后代流传在各地。
薄壳山核桃
科名:胡桃科
拉丁名:Caraya illinoensis
产地分布:
原产北美东部;江苏于数十年前引入栽培于淮安、南京、泰州、江阴等地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50m(原产地)。
树皮粗糙、纵裂。
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1-17枚,边缘有粗锯齿。
卵状披针形,基部不对称。
花期4~5月。
坚果长圆形,核壳较薄,果熟期10-11月。
生长习性:
阳性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比较大,微酸性、微碱性土壤均能生长良好,不耐干旱瘠薄,在土层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冲积平原或河谷地带生长迅速,深根性,萌蘖力强,生长速度中等,寿命长。
适于河流,湖泊地区栽培,
园林用途:
作行道树种。
本种树干端直,树冠近广卵形,根系发达,耐水湿,可孤植、丛植于湖畔、草坪等,宜作庭荫树,行道树,亦适于河流沿岸及平原地区绿化造林,为很好的城乡绿化树种和果材兼用树种,江苏省长江两岸可大片营造经济林。
核仁可食,味美榨油供食用;材质坚韧,为优良的军工用材。
种仁含油量达70%以上。
繁殖培育:
雄葇荑花序每束5—6个;雌花序有1一6;,成穗状。
果实长圆形或卵形,长约5厘米,外果皮薄,裂成4瓣,核果光滑,长圆形或卵形,顶端尖,基部近圆形,2室。
花期4—5月,果期7一11月。
常用种子或嫁接繁殖。
2017年8月 绦色科技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15期
果用薄壳山核桃标准化栽培技术 戴斌,章伟民,江丽娟 (浙江省松阳县林业局,浙江松阳323400) 摘要:从果园建立、栽培技术、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方面,探讨了松阳县果用薄壳山核桃标 准化栽培技术要点,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果用薄壳山核桃;标准化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5-0103—02
1 引言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又名美国山核桃、 长山核桃,为胡桃科(Julandaceae)山核桃属(Carya)落 叶乔木,是世界著名干果之一,原产北美洲,我国引种已 有近百年历史 ]。薄壳山核桃果实营养丰富、坚果个 大、壳薄易剥、果仁色美昧香爽口、仁肉肥厚、质地细 嫩,适于生食、炒食或制作糕点,是高档的营养保健品, 具有温补肺。肾、定喘润肠、美容养颜之功效 。木 材结构紧密、质地坚韧力学性能好,树形高大优美,既是 重要的果用树种,又是用材林和绿化树种。为实现果用 薄壳山核桃的高产稳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栽培的经济 效益,本文对果用薄壳山核桃的栽培管理和采收等标准 化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
2 产地环境 应选择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的滩地、丘陵地,山地 要求海拔800 m以下的南坡或东南坡,坡位在中坡或下 坡。土壤要求,土层厚度60 cm以上,肥沃、疏松的砂壤 土、壤土或砾质壤土。
3材料与方法 3.1 品种配置 根据立地条件和经营模式选择1~2个品质优良、 商品性好,高产、稳产的优良品种为主栽品种,同时选配 3~4个雄花与主栽品种雌花花期一致的品种作为授粉 品种。 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为4:1,缓坡梯田主 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比例不低于8:1为宜。 3.2 苗木 苗木质量应符合表1及DB33/177的规定。 3.3栽植 3.3.1 整地 栽植前30 d完成整地。坡度小于15。的采用全垦 法整地,大于15。的采用水平方向带状整地,带宽2~3
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建立技术果材兼用林指利用某些阔叶树类或灌木类的作物,结合木材、用材或林业经济作物,建立生态完整、功能多样的林业体系。
该林业模式有助于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
薄壳山核桃是一种典型的果材兼用林模式,利用薄壳山核桃的果实和木材,同时种植一些其他阔叶树种和草本植物,达到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目的,从而促进了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种植选址和布局。
薄壳山核桃的生长需要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因此在选址上应优先选择南向或西南向的坡地或平地。
同时,要考虑兼顾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以将薄壳山核桃和其他阔叶树种植物以3-5年为周期交错种植,或者按照“辅木+主木”的方式进行,即将薄壳山核桃作为主树种,辅以其他经济价值的阔叶树种或草本植物,以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植被体系。
2. 种苗选择和质量管理。
对于薄壳山核桃的种苗选择和质量管理非常重要。
种苗选用应当符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保证种苗的质量和生长率。
在栽培过程中,应严格管理育苗基地,防止病虫害的入侵,加强肥料的施用,促进种苗的生长。
3. 整地培土和改善土壤。
在薄壳山核桃的种植过程中,如果土地质量比较差,可以采用整地培土和改善土壤的方法。
整地培土可以使土层松散,增加土层的透气性和透水性,为薄壳山核桃的根系提供更好的环境。
同时,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等措施,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等条件,创造更适宜薄壳山核桃生长的土壤环境。
4. 病虫害防治。
薄壳山核桃生产中的病虫害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在病害防治方面,可以采用防治外来病虫害的方式,例如利用生物防治和无公害栽培等技术,防止病虫害的传播和侵害。
同时,在病害防治同样需要选择符合当地环境的病虫害防治剂,并注意防范毒害和残留的问题。
5. 种植管理。
种植管理是薄壳山核桃种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开展浇水、施肥、修剪、杀虫等工作,以保证薄壳山核桃的正常生长。
美国薄壳山核桃的理化特性及栽培技术摘要描述了美国薄壳山核桃的理化特性,并从育苗、园地选择、定植、整形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美国薄壳山核桃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美国薄壳山核桃;理化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1-0102-01
美国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nins(wangenh.)k.koch)又名美国山核桃、长山核桃,系胡桃科山核桃属中的一种。
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干果树种之一,是一种干果、用材、绿化兼用的优良树种。
原产美洲,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和东南部,法国、西班牙、中国、日本等国也有,但产量甚少。
美国薄壳山核桃在美国经过长期选育有30多个品种,其特性各不相同。
该树种属雌雄同株,果用栽培必须选择果大、可食率高的品种,并配置授粉品种,才能获得早产高产。
适合我国栽培的主要有威士顿、马罕、金华2号。
现将其理化特性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理化特性
美国薄壳山核桃坚果壳薄易剥,出仁率高(50%~70%),种仁可食率高,味香甜可口,无涩味,营养丰富。
果仁中含脂肪72%、蛋白质11%、碳水化合物13%。
富含v■、v■、va、ve,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锌、锰、铜等。
油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以十八碳酸为主的
不饱和脂肪占73%,比茶油(89.9%)和油橄榄油(88.6%)略低,但比普通的核桃高。
而且其油脂中不含胆固醇,单不饱和脂肪酸(40.801%)和多不饱和脂肪酸(21.614%)与人体内的相似。
常食用有利于降低血脂中胆固醇,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防止血管硬化、血压增高,大大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人体血液中低密度脂蛋(ldl)的
水平而不改变高密度脂蛋(hdl)的水平,有利于人体健康,可防衰老,并具有健脾胃、预防列腺癌的作用。
2栽培技术
2.1育苗
9月下旬至10月初为美国薄壳山核桃成熟期,此时要及时采收。
采后采用敲打法、堆沤法和药剂法及时脱皮。
药剂脱皮法在生产上应用比较普遍。
方法是将刚采收的青皮果用0.3%~0.5%的乙烯利溶液浸泡约0.5h,然后晾干,堆积在通风向阳的地方,盖好。
2d后即可脱去青皮。
先将种子倒入清水中,捞去浮在水面上的空粒,保留沉下的种子。
挖1条宽80cm的沟,先在沟底铺1层20cm厚的湿沙,将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的种子与洁净湿河沙(湿度要求手握成团,松开即散)按1∶2~3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匀放入沟内,种沙厚度为50~70cm,离地面10cm加盖湿沙,然后覆土使顶部呈屋脊形。
沟中每隔1m插1束秸秆通气。
沙藏过程中经常检查,保持沟内湿润通气,防止种子霉烂。
春季在地温升高到10℃左右时,将贮藏的种子先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h,再用40℃的温水浸种,自然冷却后再
浸泡1d,捞出后保湿至露胚根和裂嘴的种子之和达到种子总数的50%时,即可播种。
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播种前细致整地,做到地平、疏松、土碎、无杂物。
用3%辛硫磷颗粒剂,按1∶10拌细土掺匀,撒入圃地,然后翻耕,消灭地下害虫。
用75%敌克松可溶性粉剂500~1 000倍液或30%恶霉灵600倍液喷雾,进行土壤消毒。
施足腐熟农家肥作为基肥。
用低床播种,每床宽120cm。
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种。
当催芽处理的种子已露白、部分胚轴伸长1cm左右时即可挑选开裂或已露白的种子分期播种,种根过长时掐去一部分,播种行株距40cm×20cm。
播前开深约8cm的沟,墒情较差时,沿播种沟浇小水,然后按株距点播封土。
点播时,让种子缝合线与地面垂直,露白处位于一侧,切勿朝下。
然后覆土,覆土厚度要均匀一致。
播后在床面上架设50~80cm高的塑料小拱棚保温保湿。
种子出土后,为防高温烧伤苗木,在晴天中午前后,可从两端或侧面掀开薄膜通风
换气,以降低棚内温度。
待小苗生长点接近拱棚薄膜时,要及时拆除拱棚,以免灼伤苗木影响生长。
种子发芽期,床面要经常保持湿润,灌溉应少量多次。
幼苗出齐后,子叶完全展开,进入旺盛生长期,灌溉量要多,次数要少,每次以浇透为宜。
灌溉时间宜在早晚进行,多雨时要及时排水。
及时除草,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
苗木进入生长盛期应结合除草进行松土。
苗木施肥应以基肥为主。
为使苗木速生粗壮,应在苗木
生长旺盛期追施化肥。
幼苗期和苗木速生期多施氮肥,生长后期应停施氮肥,多施磷、钾肥。
2.2园地选择
以年平均气温9~16℃以上、年降雨量800mm以上地区种植为宜,选择深厚肥沃、保水力强的土壤,坡度在25°以下,土层深厚的山腰、山脚、凹地、河滩地和四旁地等,山脊、山顶、风口和陡坡地不宜。
由于该树种是强阳性树种,宜选择阳坡和半阳坡种植,阴坡不宜种植。
2.3定植
选用健壮嫁接苗,一般以9~11月定植为最好。
行株距可采用5m ×4m或5m×5m。
美国薄壳山核桃为雌雄同株异花果树,且同一植株上雌花与雄花一般不同时盛开,故要求不同植株间进行授粉。
因此,要求种植授粉树,只有成片栽植的核桃园才能获得丰产。
按照穴径、深各为1.5m的标准挖穴,施足基肥再定植。
定植后浇足定根水,并用杂草覆盖树盘,以利成活。
2.4 整形修剪
定植后第2年进行修剪整形,修剪在冬季至早春苗木休眠期进行。
美国薄壳山核桃以疏散分层变则主干形树体为宜,在苗木高2m 左右截除顶梢,选留分布均匀、生长旺的3~4个侧枝为第1层主枝,其余均剪去。
翌年用同样的方法选第2层主枝、第3层主枝。
第2层保留主枝2~3个,与第1层主枝相距60~80mm。
第3层主枝保留
1~2个,与第1层相距50~70mm。
鉴于美国薄壳山核桃是以壮枝结果为主,要以侧生壮枝作骨干枝,并做到树冠内膛通风透光。
2.5施肥
幼年树施肥要薄肥勤施,发芽后开始追肥,4~8月每月施1次,9
月底施基肥。
栽植后的2~4年,每年于3月、6月、8月及10月共施4次肥即可。
成年树于9~10月施用基肥,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75t/hm2、磷肥750kg/hm2、草木灰1 500 kg/hm2及尿素225kg/hm2。
2.6病虫害防治
美国薄壳山核桃苗期常见的病害有疮痂病、霉斑病、轮斑病、叶焦病、萎缩病、白粉病、褐斑病、叶斑病等;常见虫害有卷叶蛾、根瘤蚜、黄蚜、黑蚜、潜叶蛾、螨类等。
发现病虫害,应及早防治。
3参考文献
[1] 吴国良,张凌云,潘秋红,等.美国山核桃及其品种性状研究进展[j].果树学报,2003,20(5):404-409.
[2] 韩宁林.薄壳山核桃在中国[j].浙江林业科
技,1995,15(3):47-49.
[3] 邱富兴,涂淑萍.美国薄壳山核桃优质丰产栽培[m].北京:
台海出版社,2007.
[4] 张继东.美国薄壳山核桃育苗技术[j].林业实用技
术,2009(20:25-26.
[5] 吴克强,任洪海,张桂君,等.美国山核桃的种植技术简介
[j].云南林业,2006,27(4):19-20.
[6] 杨云.美国山核桃种植技术简介[j].农村实用技术,2008(1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