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的构建模式与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20.27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目的地的构建模式与方法

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的旅游目的地建设经历了从无意识到自觉主动的过程,从单纯的资源导向型的产品开发阶段发展到了区域导向型的系统规划阶段,延伸整合其他各类产业和社会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和系统提升。

但同时,我国目前的旅游目的地建设开发非常不平衡,很多地方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比如简单的把“旅游目的地”等同于一个区域概念,缺乏产业整合提升的力度,或者认为单纯一项或若干项高等级旅游资源就能形成旅游目的地,或者根本没有旅游目的地的概念,满足于“留过路客”、“赚门票钱”,这些问题都较大的制约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本文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对“旅游目的地”进行解读,试图提炼出旅游目的地的构建模式,并提出打造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方法,以给各地的旅游开发管理者提供参考。

一、什么是旅游目的地?

一般意义上来讲,旅游目的地即供旅游者前往开展旅游活动的吸引物和相关旅游设施服务集中地。但目前国内学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概念与内涵认识各不相同。本文则侧重从旅游产业发展阶段上来思考旅游目的地,认为旅游目的地是一个游憩和游憩接待的系统,包含了一种系统结构与系统工程的理念思路,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战略和发展方向。

基于对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和内涵的认识,我们认为:

创建旅游目的地,对于挖掘各类旅游资源,发展配套产业,形成完善的、广阔的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整体效益,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创建旅游目的地,对于旅游与其他产业的整合、互动,进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引擎作用。

创建旅游目的地,对于塑造区域形象,提升区域品质,打造区域名片,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我国要达到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培育新兴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加强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的研究,全面培育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这个旅游目的地在国际上的总体形象。因而,旅游目的地的打造问题就成为我们旅游业亟需抓好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旅游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二、目的地的构建模式

我们按照核心吸引力初步将旅游目的地划分为四个类型:城市核心型,景区主体型,区域复合型,产业聚集型。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发展模式。

1、城市核心型

城市核心型旅游目的地,是以城市作为主要旅游吸引力,并在城市里实现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同时与其他产业形成联动、互补关系。在我国,城市核心型的旅游目的地以北京、上海、大连、杭州等为代表。

在城市核心型旅游目的地的构建中,要处理好“旅游城市”和“城市旅游”的关系,不要让城市成为单纯的游客集散地,而应该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打造城市本身的休闲旅游吸引力;同时,发挥城市在交通、住宿、会议、科研、政务等多方面的优势,打造旅游与其他产业的交叉整合产品,比如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科教旅游、修学旅游等,丰富产品结构,形成城市旅游目的地的独有特征。

2、景区主体型

景区主体型旅游目的地,是以某个或某几个著名旅游区为基础和核心形成的旅游产业聚集区,如黄山、九寨沟、峨眉山、神农架、千岛湖等。

我国较早形成的一批大型旅游区,已经逐渐进入了目的地系统打造的进程中,突显出了旅游业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擎带动作用,并通过吸引力的聚合效益,增强了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

此类旅游目的地以大型旅游区为核心,围绕其形成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旅行社、旅游管理等配套要素集群,甚至进一步整合周边文化、生态、城镇、温泉等资源,发展会议、度假、养生等旅游消费产品。景区主体型旅游区创建旅游目的地的关键在于,在增强核心吸引力的基础上,发展复合功能,形成产业聚集,并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形成个性鲜明的休闲生活方式。

3、区域复合型

区域复合型旅游目的地,是以一定空间内的旅游要素、游憩方式聚合为主发展成的旅游目的地,以旅游地市、旅游区县、旅游乡镇等为主要单元,是目前我国旅游目的地建设的主力军。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旅游吸引力、旅游配套产业、旅游管理体制、旅游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大部分地区尚未真正树立“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思想,实施目的地发展战略。

区域旅游目的地打造,要在资源整合、形象塑造、产品组合、交通线路设计等方面下大功夫,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形成拳头产品和品牌形象。

以河北秦皇岛昌黎县为例。昌黎县位于河北省环京津休闲产业带上,距离北京、天津在2.5小时车程之内,拥有黄金海岸、葡萄酒、温泉、碣石山等四项高品级优势旅游资源,且

都具有规模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但昌黎的旅游资源尚未真正转化为旅游产品,形成旅游吸引力,在客源市场上,昌黎作为一个旅游城市,都相对失语,难以发挥其星光闪耀的魅力。

2009年初,我院专家团队到昌黎县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以“普罗旺斯模式”打造昌黎旅游,以“黄金海岸·浪漫昌黎”为主题形象,充分整合海、沙、红酒、温泉、山地、乡村、花卉等各项旅游资源,形成“一心·两带·两组团·一腹地”的空间格局,以翡翠岛为龙头,形成滨海度假、温泉养生、红酒生活、山野休闲、乡村旅游等五大产品体系,打造“北纬40℃的法式浪漫”,将昌黎构建成为北国第一“滨海浪漫旅游目的地”。

昌黎县旅游目的地打造的关键在于吃透资源内涵,升华一个主题概念,形成县域旅游的灵魂,并以此为核心整合各类旅游产品,并借鉴普罗旺斯模式,撬动昌黎面积广阔的乡村腹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浪漫乡村游,成为昌黎县旅游目的地的有机组成部分。

当然,根据旅游资源禀赋和分布特色,旅游产业发育程度,区位和经济环境等,不同地区建设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不同,发展模式也各有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4、产业聚集型

产业聚集型旅游目的地,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旅游目的地形式,以某类旅游产品或某主题旅游产品的聚合为特征形成,比如依托中关村、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海淀园等诸多科教资源而形成的“中关村科教旅游区”,以某个大型中心城市为核心而形成的“环城市旅游度假带”,还有以乡村旅游而著名的四川某地等。

产业聚集型旅游目的地的关键在于“整合”,整合旅游资源,整合产业链,整合市场资源,整合其他产业,整合不同行政区间的利益关系,形成发展的合力,共同打造一张目的地发展的“王牌”。

以中关村科教旅游区为例。以中关村广场为核心的广大区域是我国科教首善之区,是首都知识经济的主要载体,拥有丰富的科教旅游资源,“中关村”是中国高科技、创新、创造力的代名词,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所有中国人向往的圣地。

开发中关村科教旅游,打造永不落幕的新科技博览会,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走进中关村,体验中关村,感悟中关村,并使中关村成为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意的交流、展示基地,促进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同时,中关村科教旅游业的发展对促进北京市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海淀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面对分散的旅游资源,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旅游功能与科研、教学、工业、商贸等其他功能的矛盾,空间格局的限制等限制,如何破局,真正打造中关村科教旅游金牌产品,实现其巨大的经济、文化、社会效益和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