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港区及目标定位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3
保税港区宣传策划书3篇篇一《保税港区宣传策划书》一、宣传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保税港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区域,在促进国际贸易、吸引外资、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保税港区仍然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
因此,有必要通过有效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保税港区的认识和了解,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二、宣传目标1. 提高公众对保税港区的认知度和关注度。
2. 展示保税港区的优势和特色,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入驻。
3. 增强保税港区的品牌影响力,提升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宣传内容1. 保税港区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2. 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如税收优惠、通关便利等。
3. 保税港区的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
4. 保税港区内的企业和项目成功案例。
5. 保税港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
四、宣传渠道1. 线上宣传建立保税港区官方网站,发布详细的信息和资料。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等,进行定期宣传和互动。
与相关行业媒体合作,发布专题报道和新闻稿件。
2. 线下宣传举办保税港区推介会和招商会,邀请国内外企业和投资者参加。
参加国内外重要的展会和论坛,展示保税港区的形象和成果。
在机场、车站、商业中心等公共场所投放广告和宣传资料。
五、宣传活动安排1. 第一阶段(1-3 个月)完成保税港区官方网站的建设和优化。
制定社交媒体宣传计划,开始定期发布信息。
准备宣传资料,如宣传册、海报等。
2. 第二阶段(4-6 个月)举办第一次保税港区推介会和招商会。
参加国内外重要的展会和论坛,进行现场宣传。
在公共场所投放广告和宣传资料。
3. 第三阶段(7-9 个月)对宣传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调整宣传策略。
举办第二次保税港区推介会和招商会。
与相关媒体合作,推出系列专题报道。
4. 第四阶段(10-12 个月)持续优化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
六、宣传预算1. 线上宣传费用:[X]元。
2. 线下宣传费用:[X]元。
3. 宣传活动费用:[X]元。
创建梅山岛保税港区的战略意义与功能定位研究一、创建梅山岛保税港区的战略意义充分认识和把握创建梅山岛保税港区的重要战略意义,必须研究和理清以下几个重要问题:一是创建梅山岛保税港区对于实施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的意义所在,也就是在上海已经设立洋山保税港区之后再在宁波设立保税港区的主要理由;二是创建梅山岛保税港区对浙江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战略意义所在,也就是浙江设立保税港区首期要选在梅山岛的主要依据;三是创建梅山岛保税港区对宁波发展的战略意义所在,也就是把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着重从四个层面来研究分析。
(一)创建梅山岛保税港区,是深入贯彻实施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1、创建梅山岛保税港区是促进实施我国港口和口岸发展规划,提升国家港口和口岸整体实力的客观需要宁波口岸和宁波港具备雄厚的战略支撑基础,在国家口岸开放和港口发展战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006年宁波口岸进出口总额864.93亿美元,居全国第6位,出口居全国第5位;2006年全年宁波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1亿吨,居全国大陆港口第2位,全球排名第4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06.8万标箱,居全国大陆港口第4位,全球第13位。
宁波港承担了周边地区所需的大量能源、原材料和外贸物资的运输任务,是国内最大的铁矿石中转基地、华东地区最重要的煤炭供应基地,原油接卸量占全国总量的1/3以上,宁波口岸的外地货源出口比重达到50%,宁波港腹地已延伸到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关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2006年达到454.33亿元,占全国海关税收的7.44%。
2006年7月北仑穿山港、梅山岛港区和象山港区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口岸发展规划。
同年8月出台的《中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明确定位宁波港是长三角港口群的主体港之一,是集装箱运输的干线港,是原油、铁矿石、陆岛滚装等运输系统的主要港口。
宁波口岸的发展地位以及国家一系列规划对宁波港和宁波口岸的要求,清晰体现新形势下宁波对促进实施我国港口和口岸发展规划、提升国家港口和口岸整体实力的重要支撑作用。
保税区功能特点保税区的功能定位为“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三大功能。
保税区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便捷、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
保税区能便利转口贸易,增加有关费用的收入。
运入保税区的货物可以进行储存、改装、分类、混合、展览,以及加工制造,但必须处于海关监管范围内。
外国商品存入保税区,不必缴纳进口关税,尚可自由进出,只需交纳存储费和少量费用,但如果要进入关境则需交纳关税。
各国的保税区都有不同的时间规定,逾期货物未办理有关手续,海关有权对其拍卖,拍卖后扣除有关费用后,余款退回货主。
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综合保税区进出口1712.9亿美元,同比增长50.7%。
其中出口1042.3亿美元,同比增长52.4%;进口670.6亿美元,同比增长48.2%。
有以下3种方式:1、按贸易方式在全国综合保税区所有贸易方式中,进料加工货物进出口值1030.6亿美元,同比增长49.1%,占比60.2%。
其中,出口值761.8亿美元,同比增长42.7%;进口值268.9亿美元,同比增长70.8%。
区域仓储物流货物进出口值535亿美元,同比增长1倍,占比为31.2%。
其中,出口值221.4亿美元,同比增长2.4倍;进口值313.5亿美元,同比增长54.9%。
上述两种贸易方式进出口占比合计为91.4%。
2、按企业性质在全国综合保税区所有企业性质中,外商独资企业进出口值948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占比为55.3%。
其中,出口值671.3亿美元,同比增长14.1%;进口值276.7亿美元,同比增长3%。
中外合资企业和私营企业进出口值分别为413.9亿美元和239.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3倍和1.2倍,占比分别为24.2%和14%。
上述三种企业性质进出口占比合计为93.5%。
3、出口国别在全国综合保税区实际进出口国别(地区)中,美国、台湾省和香港地区居前三位。
我国建设保税港区的作用及意义发布日期:2011-8-28 阅读次数: 64063 来源:梅山保税港区港口是水陆运输的枢纽,是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结合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沿海开放城市天津、大连、深圳、上海外高桥、张家港、广州、厦门、宁波、青岛等已建立了一批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
国家对保税区在关税、财政、金融、贸易等方面实行了特殊政策,保税区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吸引外商投资的热土。
而保税港区将港口的物流功能和保税区的特殊政策完美结合,实行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和港区的“三区合一”,更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
保税港将成为沟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重要桥梁,其物流功能和优惠政策既可为外商进入中国市场创造条件,也为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架起便捷的桥梁,促进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出口加工业等的发展。
设立保税港区对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意义非凡。
我国的对外贸易90%由海上远洋运输,港口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桥头堡”。
建设保税港区既是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港口作为全球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中心节点,已成为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
建设三大保税港区,对于加快上海、天津、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推动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保税港区相关知识一、保税港区介绍1、什么是保税港区?保税港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在港口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集港口作业、物流和加工为一体,具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保税港区是海关按照我国国情实际需要,借鉴发达国家海关的先进管理经验,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适应跨国公司运作和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新兴监管区域,是我国目前港口与陆地区域相融和的保税物流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监管区域。
是真正意义上的境内关外,是在形式上最接近自由贸易港的政策模式。
保税区2024年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
2024年咱保税区的目标就是要像火箭一样一飞冲天!在国际贸易里占个更牛的位置,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咱这儿安家,让咱这儿的经济数字蹭蹭往上涨,还要成为全球贸易小伙伴眼中超酷的合作地儿。
二、具体工作。
(一)招商引资方面。
1. 全球撒网,重点捞鱼。
咱得派出超热情、超有能力的招商团队,就像探险家一样满世界跑。
重点关注那些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企业,像那些搞智能机器人研发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的企业,把他们拉到咱们保税区。
对于那些有潜力的初创企业,咱们也得抛个媚眼,给他们点优惠政策,说不定以后就长成参天大树了呢。
2. 招商活动玩出新花样。
不能老是那种干巴巴的招商会啦。
咱们要搞一些超有趣、超有创意的活动。
比如说,办一个“保税区未来商业大赏”,把那些潜在的企业请过来,让他们看看咱们这儿的企业有多牛,展示下咱这儿的创新项目,就像一场商业界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一样,让大家都想来凑这个热闹。
(二)贸易便利化提升。
1. 简化手续,让货物跑得更快。
现在的手续还是有点繁琐,就像小蚂蚁搬家,走一步停一步的。
2024年,咱们要和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好好商量商量,把那些不必要的手续砍掉,让货物进出保税区就像坐高铁一样顺畅。
比如说,建立一个快速通关的“绿色通道”,对于那些信誉好的企业,直接让他们的货物一路绿灯。
2. 数字化贸易服务升级。
这都啥年代了,得把数字技术用起来。
咱们要打造一个超智能的贸易服务平台,就像一个超级管家一样。
企业在这个平台上,能一键搞定报关、报检、物流安排等所有事儿。
而且这个平台还得像个智能小秘书,能给企业推送各种贸易政策、市场信息啥的,让企业在咱这儿做生意轻松加愉快。
(三)企业服务优化。
1. 企业问题解决“闪电侠”行动。
企业要是遇到问题,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不行。
咱们得成立一个专门的“企业问题解决小分队”,这个小分队要像闪电侠一样,企业一喊,立马就到。
不管是政策解读、还是场地设施问题,都要快速解决,让企业觉得在咱们这儿就像在家一样舒服。
一、保税区duty-free zone1)定义经主权国家海关批准,在其海港、机场或其他地点设立的允许外国货物不办理进出口手续即可连续长期储存的区域。
2)功能定位为“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三大功能。
保税区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便捷、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
3)政策比较二、出口加工区export processing zone1)定义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利用外资、发展出口导向工业、扩大对外贸易而设立的以制造、加2)功能定位出口加工区的特殊性在于,它是海关特别监管区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之外的一个特殊区域。
俗称“境内关外”。
所谓“境内”,指公司所在之出口加工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因此适用中国的所有法律法规。
公司的注册、运营和税收适用中国法律和法规的相关规定。
所谓“关外”,指公司所在之出口加工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之外,即对海关而言,出口加工区视作境外。
“关外”构成出口加工区的主要特征。
所有在出口加工区内的物品视作在国外三、保税物流区Bonded logistics zone1)定义一存储进出口货物及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货物;二对所存货物开展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三进出口贸易,包括转口贸易;四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五国际中转;六检测、维修;七商品展示;八经海关批准的其他国际物流业务。
园区内不得开展商业零售、加工制造、翻新、拆解及其他与园区无关的业务。
四、保税港区bonded port area1)定义保税港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口岸港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2)功能定位3)业务范围1、存储进出口货物和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2、对外贸易,包括国际转口贸易;3、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4、国际中转;5、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6、商品展示;7、研发、加工、制造;8、港口作业;9、经海关批准的其他业务。
保税区运营方案一、前言保税区是指国家设置的具有特定区域、特定范围、特定功能的进出口货物管理区域,是国家税收政策和外贸政策的特殊区域。
保税区具有一系列的特殊政策和便利措施,可以促进贸易便利化,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将围绕保税区运营方案展开讨论,包括保税区的定位、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各个方面。
二、保税区的定位1. 保税区的战略定位保税区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
保税区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外开放的决策部署,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外贸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2. 保税区的定位保税区的定位是依托我国的贸易优势,发挥进出口贸易和产业转型的作用,实现进出口贸易和产业升级的有机衔接。
保税区要根据所在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外贸需求,确定其定位,如集聚型、通关型、产业型、服务型等。
三、保税区的规划1. 保税区的规划目标保税区的规划目标是积极服务国家实施的对外开放政策,深度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培育物流、金融、贸易、产业、科技等新业态,打造国际贸易新平台,实现进出口贸易和产业升级的有机衔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 保税区的规划框架保税区的规划框架包括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三个层次。
总体规划是制定保税区的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规划布局、空间利用和功能定位。
专项规划是对保税区功能区、园区和产业等方面的规划,包括产业规划、发展规划和配套设施规划等。
详细规划是对保税区具体项目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实施细则。
3. 保税区的规划内容(1)产业规划:根据保税区的产业发展优势和外贸需求,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和聚集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园区规划:根据总体规划,确定园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和用地指标,合理规划园区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3)物流规划:保税区是一个集聚国际贸易和产业发展的平台,物流规划是保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统筹规划内外部物流通道,提高通关效率和物流效益。
综合保税区建设项目前期规划一、项目背景综合保税区建设项目旨在打造一个开放、便利、高效的经济特区,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吸引国内外投资。
二、项目目标1. 建设现代化的保税区基础设施:包括保税仓库、物流配送中心、商务办公区等,满足企业各项需求。
2. 提供优惠政策和服务:为企业提供税收优惠、简化办理流程等,吸引更多企业入驻。
3. 促进国际贸易和物流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贸合作,提升物流效率,提供全球贸易便利。
三、项目内容1. 基础设施建设:修建现代化的保税仓库和物流配送中心,以满足企业的仓储和物流需求。
2. 政策扶持措施:出台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申报简化流程等,吸引企业投资和入驻。
3. 培训和服务中心:设立培训机构和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相关培训和咨询服务。
4. 合作开发项目:与周边地区合作,共同开发区域经济项目,促进国际贸易和物流发展。
四、项目进展计划1. 前期调研:调查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确定项目定位和规模。
2. 方案设计:制定项目建设方案,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扶持和合作开发等。
3. 资金筹措:寻找投资合作伙伴,争取政府支持和拨款。
4. 建设实施:根据项目建设方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扶持措施的实施。
5. 运营管理:完成项目建设后,进行保税区运营和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支持。
五、项目效益1. 经济发展:吸引国内外投资,推动地方经济增长。
2. 就业机会: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就业。
3. 贸易拓展:促进国际贸易和物流发展,增加出口和进口贸易额。
4. 城市形象提升:打造现代化的保税区形象,提升城市品牌价值。
六、风险控制1. 法律风险:项目建设过程中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规运营。
2. 市场风险:需准确评估市场需求和竞争,采取灵活调整策略。
3. 财务风险:进行充分的资金筹措和财务管理,避免资金紧张风险。
七、项目推进机制1. 建立项目组织机构:设立专门的综合保税区建设项目组织机构,负责项目策划和管理。
宁波梅山(保税)港城总体规划(调整)一、总则1.1修改原因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以及区域空间发展格局重构下,梅山作为国家级保税港区所在,被赋予了更多、更高层面的战略发展要求;由上版总规强调的“港”的产业功能,逐步转向“港城”的生产与生活并重;同时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包括六横高速公路、500KV高压走廊等的调整对上版总规空间布局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些新的变化需要对上版总规做出适时跟进性的修改,以更好的指导梅山开发建设,特对上版梅山(保税)港城总体规划做出修改。
1.2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梅山全岛范围,即总面积38.3平方公里(含扑蛇、青龙二岛、七姓涂滩涂围垦)。
1.3规划期限本次修改的规划期限为2010—2030年,近期至2015年。
二、发展定位及规模2.1发展目标动力保税港、活力海上城、魅力休闲岛2.2功能定位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长三角“三位一体”港航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浙江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引领区和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新城区。
2.3发展职能(1)亚太地区和我国沿海以港口为依托、国际贸易为龙头的国际自由贸易区。
(2)长三角地区以以大宗商品交易、金融和信息服务为突破口,以保税仓储、转口贸易、中转、增值加工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区,长三角资源配置中心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区。
(3)浙江省海洋经济产业发展集聚区,省级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
(4)以特殊经济体、山海生态为战略资源,成为宁波“六个加快”下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引领及最佳实践新城区。
2.4发展规模至2030年,规划区常住人口10万人。
规划建设用地规划约19.99平方公里。
近期(2015年),规划区常住人口3.5万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约12.3平方公里,其中,梅山乡建设用地3.3平方公里。
三、空间布局规划3.1空间策略(1)功能相互协调与衔接形成“北居南工”的整体功能分区,既强调各功能区块之间的相互衔接、联系畅通;又要保持各功能区块自身的功能相对独立,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
保税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的概念和功能及运作模式概念保税区、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是中国贸易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是指设立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按照特殊的管理制度进行外向型经济运作的自由贸易区。
保税区是指境内的一定区域,依法划为保税区,进口的货物可以免税且可以进行加工、展览、维修等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
保税港区是指以海港或河流港口为依托的保税区,进口的货物可以免税且可以进行加工、展览、维修等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
它还可以为进境物品提供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
综合保税区综合了保税区和保税港区的优势,是指开放的地理区域,实行特殊的保税制度,既可以进行工业生产,也可以进行贸易运作,以满足国内企业的需求。
功能保税区、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进出口贸易保税区、保税港区可以实行“以外为本”的贸易方式,允许境外商品在保税区内进行加工、销售等贸易活动,在进口和出口环节享受一系列贸易便利政策并实现免征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优惠政策。
2. 加工贸易保税区、保税港区能够为企业提供自贸区外环境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服务,允许企业自主选择加工贸易方式开展生产活动和利益转移。
3. 服务贸易保税区、保税港区的服务贸易指向全球范围内,同时这里的民生社会服务体系也向国际化发展,如于境外免税店采购门票和旅游服务等。
运作模式保税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的运作模式基本相似,但细节或有所不同。
这里我们以保税区运作模式为例来解释这三种贸易区的运作模式。
保税区的运作形式主要是经过海关特殊区域的批准,防止非法物品的进入,并保证经济特协区的市场生态能够顺畅的发展。
在合法经营的前提下,保税区的企业可以享受到优良的汇率环境和税则加工贸易环节的特权。
但是,保税区企业也必须遵循自治经济、独立业务和独立营业所等的运营管理方式,同时保证各项法律规定的遵守和监督来确保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行业信任基础。
以上就是保税区、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的概念和功能及运作模式。
中国综合保税区现状及发展意见一、综合保税区的概念和发展背景综合保税区是指在特定区域内,享有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等多种税收优惠政策的贸易和物流园区。
综合保税区的设立是中国政府为了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加强对外开放,优化外贸环境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全球贸易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综合保税区已经成为了中国贸易发展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成为了推动国际贸易合作和促进改革开放的重要途径。
二、中国综合保税区的现状1.综合保税区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综合保税区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深圳经济特区,随后逐步扩展到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规模和影响力的综合保税区,其中包括华南的广东省、福建省、海南省等沿海省份,以及西部的重庆、西安等内陆城市。
这些综合保税区在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吸引外资和推动贸易便利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综合保税区的布局和特色中国的综合保税区布局主要以沿海省份为主,同时也涵盖了内陆城市和边境省份。
这些综合保税区根据地理位置和产业特色不同,形成了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比如在沿海地区,综合保税区主要由港口和物流基地构成,注重贸易和物流功能;而在内陆城市,综合保税区则主要围绕着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展开,注重生产和制造功能。
不同的综合保税区都将自身定位和特色化发展做得比较突出。
3.综合保税区的发展成效综合保税区在推动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和促进创新创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中国的综合保税区已经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出口商品涵盖了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纺织服装等多个领域,出口市场遍及全球各地。
同时,综合保税区也促进了国内和国际贸易的便利化,提高了贸易效率和降低了贸易成本。
三、中国综合保税区的发展面临的问题1.发展不平衡当前中国的综合保税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陆城市和边境省份的综合保税区相对较少,导致了综合保税区的发展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不仅影响了综合保税区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限制了综合保税区在推动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方面的作用。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9年08月27日信息来源:青岛市规划局
一、规划范围及面积
规划总面积9.72平方公里,包括4.8平方公里码头作业区和4.92平方公里物流、加工区。
规划范围为东至陡山(南港段)、杂货码头作业区(北港段),南至嘉陵江路和源江路(西段)、南港一号路(中段)、规划道路(东段),西至湾底疏港路和江山南路,北至前湾港路。
二、用地布局规划
为满足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的发展要求,规划将现状用地进一步优化、整合为四类七片功能区,其中包括一个综合办公区(功能包括行政办公、商务办公和综合服务等)、一个加工制造区(功能包括出口加工、制造、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等)、三个仓储物流区(功能包括保税物流、国际采购、国际中转、国际分销、国际配送等)以及两个码头作业区(功能包括集装箱装卸、堆放、运输、拆拼箱和中转等)。
三、规划用地统计表
四、规划批复情况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总体规划》及《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于2009年8月27日经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青政字【2009】45号)。
中国保税港区及目标定位
1.上海洋山保税港区—目标定位
2.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目标定位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标志区;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
流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口岸管理体制创新的试验区;
3.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目标定位
规划好、建设好、运作好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是建设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措施,近期,我们将重点建设好保税港区,促进口岸、物流、加工、国际贸易等功能良性发展,全力打造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
中期,拓展保税港区功能和政策辐射范围,提升现代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实现与周边工业园区的互动发展。
远期,构建以大窑湾保税港区为龙头,以腹地保税物流中心和内陆无氺港为节点的东北保税物流网络。
使大窑湾保税港区在东北振兴和大连航运中心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牵动、辐射和示范作用。
下一步,我们还将依托东北腹地的资源优势,借助大窑湾保税港区功能和政策优势,全力打造东北亚资源性商品集散地。
一是建设油品储运基地。
以推进中国国家储备油库、中石油大连保税油库及LNG项目建设为重点,争取尽早实现1950万立方米的油品储备能力,办好大连石油交易所,逐步把鲇鱼湾建成世界上有影响、国内最大的油品储备和转运基地。
二是建设粮食物流基地。
办好稻米等电子交易市场,逐步把北良港建成东北亚重要的粮油食品转运与深加工基地。
三是建设矿石物流基地。
发挥矿石转运码头功能,打造东北铁矿石分拨、转运与交易中心。
四是建设汽车物流基地。
充分发挥汽车码头作用,提高汽车国际中转量。
五是建设冷藏物流基地。
形成 3 0万吨冷冻、冷藏能力,建/成东北最大的冷藏物流中心。
4.海南洋浦保税港区—目标定位
建成环北部湾地区【面向东南亚】最为开放的【航运中心】和石油、天然气、化工原料、浆纸、纸制品、公共货物保税仓储、中转交易的【物流中心】以及化工下游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区内产业发展定位是,建成环北部湾地区最为开放的航运中心和石油、天然气、化工、矿产资源、浆纸等能源、原材料保税仓储、中转交易的物流中心及出口加工基地;建成为我国南海油气资源开发提供国际采购、国际配送、保税仓储、保税加工以及开采船舶的维修、补给等提供后勤保障基地;建成为面向东南亚的进出口贸易基地,带动海南热带高效农业和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发展。
5.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目标定位
发展目标:宁波打造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城市的核心功能区、浙江深化对外开放和实施“港航强省”战略的先导先行区、长三角建设资源配置中心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功能区、国家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先行试验区。
功能定位:以现代化有特色的进出口物流为龙头,高端集成加工总装为配套,现代港航服务为保障,一体化运作的保税港区。
发展职能:亚太地区和我国沿海以集装箱运输和转口贸易为重点的国际中转枢纽区,长三角地区以现代物流供应链和产业价值链为重点的产业升级重要支撑区,浙江省以电子信息、固体化工产品、贵金属材料等为重点的国际采购和配送集聚区,浙江省各类开发区、保税区和高新区等重点区域的综合服务区,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引领区。
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出口配送、进口分拨、出口中转等主导业态发展,配套发展离岸金融、船舶服务、中介和信息服务等服务业加快建立与保税港区功能定位相一致的产业体系。
(1)发展以电子信息、化纤产品和汽车零配件为重点的国际出口配送业
(2)发展以固体化工产品、贵金属材料和高新技术产品装备等为重点的进口分拨业
(3)发展以集装箱中转和转口贸易为重点的国际中转业
(4)发展以船舶注册交易、船舶组装及维修等为重点的航运服务业
(5)发展以离岸金融和海事金融为重点的金融服务业
6.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目标定位
发展定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平台;中国-东盟合作以及面向国际开放开发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
发展目标:立足北部湾、服务西南、华南和中南,面向东南亚,力争成为运行高效、功能完善、开放度高的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和资源配置枢纽,进一步促进广西北部湾港口成为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
7.厦门海沧保税港区—目标定位
以港立市,构建国际航运枢纽
8.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目标定位
在国内,立足青岛,服务山东,依托陇海线,支撑环渤海,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政策功能区;在国际上,面向环黄海,构筑世界先进的自由贸易港区,建设东北亚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区。
产业定位以转口贸易为主的国际贸易基地,以国际物流为主、以大宗原材料交易为特色的现代物流基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加工业基地。
9.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目标定位
10.广州南沙保税港区—目标定位
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将充分发挥保税港区的政策功能优势,为外向型企业发展和临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保税港区完备的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功能,可满足跨国公司普遍采用的零库存、即时生产等现代生产管理方式。
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将以“区港一体化”统筹保税港区的管理,依托现代化信息科技手段,实现经营、监管、高效一体化管理模式,确保“监
管到位、通关高效”,着力吸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临港增值服务的高附加值业务企业进驻保税港区,实现“以区促港,以港兴区”良性互动局面,全面提升南沙港的国际核心竞争力,最终将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示范园区。
充分利用南沙保税港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按照世界一流标准,将南沙保税港区建设成我国华南及泛珠三角地区最大的国际保税物流中心、国际采购中心、转口贸易中心和出口加工中心,并带动临港加工、船舶代理、金融、保险等关联产业的大发展,促进整个珠三角,乃至整个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科学发展。
11.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目标定位
12.烟台保税港区—目标定位
烟台保税港区将打造成环渤海地区开放开发的重要平台和区域性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高技术产业中心。
13.福州保税港区—目标定位
——保税物流园区“虹吸效应”突显。
物流园区封关运作一年多来,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政策功能优势和优越的投资环境,“虹吸效应”不断扩大,经济发展保持着较快增长势头。
目前,区内已有厦门象屿、中外运、八方物流、宏高物流、瑞格物流、越海物流和万达物流等17家企业入驻,一期仓库和土地基本被企业预定完毕,共实现进出口货物总值35.91亿美元,缴纳海关税收8.24亿元。
保税物流园区的政策功能吸引力强劲,物流园区业务辐射面正不断加大,冠捷科技集团、华映光电、LG麦可龙、清禄集团、三协精机等多家大型企业都纷纷将外地业务移入园区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