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学物理比热容

  • 格式:docx
  • 大小:127.13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6.3 比热容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

技能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过程

方法

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

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和“温

室效应”

情感

态度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的能力。

教学重

比热容的概念

教学难

比热容的概念

教学用

铁架台、试管、水、食用油、温度计、酒精灯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

情境引入:

问题1、在烧水时,你发现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什么有关系谈谈自己的猜想并思考问题,在此基础

上进行合理的猜想

学生归纳结论

从学生熟悉

的日常生活

现象入手进

用日常生活经验来加以说明。教师综合学生们的说法归纳总结得:

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水升高的

温度有关

结论: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问题2、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等请同学们猜想并说明理由。

合作探究:

用什么方法来研究问题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在学生设计的基础上给出老师的方案。

实验目的:研究不同物

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相

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是否也相等。

实验步骤和观察内

容:①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下加热前水和食用油的温度。

②点燃酒精灯,将灯的火焰对准两试管的中间位置,对试管中的水和食用油加热3、学生思考问题,讨

论。整理自己的猜想

和理由

学生们互相讨论,交

流,运用控制变量法

设计实验。

确定自己的实验方

案,并说出不同的方

学生们熟悉方案,参

与实验操作

行教学,使

学生坚信物

理来源于生

活,物理就

在自己身

边,激发学

生求知欲。

培养学生设

计实验的能

力是物理新

课标的要

求,让学生

先经过自己

的独立思

考,充分发

挥自己的能

力,然后经

过同学间的

交流评估,

互助提高,

最终找到最

佳的实验方

4分钟左右。

③停止加热,同时读出两支温度计的示数,记下加热后水和食用油的温度。

④算出加热过程中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各升高多少摄氏度。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老师巡回指导案。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分析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若要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必须继续给水加热一段时间,说明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实验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同——为了比较物质的这方面特性(容纳热的本领不相同)引入比热容。

㈠比热容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类比密度单位引入比热容单位。结合实验数据进行

分析、推理和归纳

试着给出比热容的

定义。

理解比热容的单位

的物理意义

归纳比热容表中的

物理规律

以铝块为例,根据比

热容的物理意义推

倒热量的计算公式

自己完成计算题,并

归纳解题的注意事

区分三个词的意义

让学生分析

数据,归纳

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

自主学习意

识和分析归

纳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

表格、图片、

实物等方面

获取有用信

息,分析处

理信息,得

出结论的能

力。

单位:J/

观察比热容的表格,第132页,同学们有什么发现重点强调比热容的物理意义。㈡热量的计算

阅读教材“想想议议”引导学生通过比热容的物理含义,用算术法计算铝块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进而提炼出热量的计算公式。

Q

吸=cm(t-t

o

) Q

=cm(t

o

-t)

例题:给质量为3Kg,温度为35 O C的铝块加热,当铝块的温度升高80O C时,铝块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升高、升高了、升高到有什么区别(三)阅读第133页气候与热污染归纳主要内容。

解释问题(1)为什么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而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

(2)为什么我国吐鲁番盆地会出现“早穿皮袄午穿纱,夜围火炉吃西瓜”的现象(3)探讨“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的成因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教师可以上网查询更多的相关内容)学生解释问题,注意

语言要准确到位。强

调控制变量法。

新课标要

求:“从物

理走向社

会”,只有

将所学的知

识加以运

用,才能使

其变成自己

的东西,所

以要让学生

以社会生活

中的问题为

载体,施展

自己的才

华,培养学

生运用所学

知识为人类

服务的意

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