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交接计量各类误差因素及计算解决大全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8
油库计量误差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摘要:油库计量误差是指在石油储运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石油计量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的现象,上述误差不仅可能对石油行业的生产经营造成直接影响,还可能对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间接影响。
因此,准确评估和控制油库计量误差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对于确保石油储运的安全可靠性、提高计量管理水平以及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油库计量误差影响因素的分析与对策研究,期望能够为石油行业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支持,促进石油储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油库计量误差;石油储运领域;可持续发展1.静态计量误差分析及对策静态计量误差是指在油库计量过程中,由于仪表、设备或环境等因素引起的固定偏差,主要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无论测量次数如何,误差值保持不变。
油库计量系统中的静态计量误差可能源自多个方面,仪表本身可能存在固有误差或校准不准确,主要是由于仪表制造过程中的制造偏差、老化或损坏等原因导致的。
而且环境条件的变化也可能引起静态计量误差。
例如,温度、湿度、大气压力等因素的变化可能影响仪表的测量准确性。
另一方面,油库计量系统中的管道、阀门、连接件等部件的磨损、堵塞或泄漏也可能造成静态计量误差的出现。
为了减小静态计量误差,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具体表现为定期对计量仪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并对环境条件进行监测和控制,例如通过温湿度控制装置和压力补偿装置来减小环境因素对计量系统的影响。
除此之外,对于管道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也是必要的,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减少泄漏和堵塞等问题的发生。
2.动态计量误差分析及对策动态计量误差是指在油库计量过程中由于流量变化、压力波动或仪表响应速度等因素引起的测量偏差。
其中动态计量误差可能由多个因素引起。
例如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速度变化可能导致动态计量误差。
当流速变化较大时,测量仪表的响应速度可能无法及时跟上,导致测量结果与实际值之间存在偏差。
原油交接计量中误差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摘要】原油交接测量是原油交易中非常关键的环节,然而有许多原因可能导致油接交接测量错误发生。
提升原油交接精度测量,不但使原油交易更为公平公正,同时提高原油生产企业的运营利润。
但是企业必须要查找出原油交接测量出现偏差根源,并给出具体处理方法,如此才可以合理地合理地减少原油生产企业运营成本合理地增加原油公司收益。
【关键词】原油交接;交接计量;计量误差;改进措施1.原油交接计量误差的影响因素管道输送原油交接计就量法是在国家规定计量要求下,通过测定出原油的容积、温度、密度、压强、含水率等技术参数,进而用所测技术参数来计量与管道输送原油交接的纯油数量。
经过数据分析就可以知道,影响原油交接计量偏差的主要原因有:流量计计量偏差;温度测量误差;密度计算误差;压力测量偏差;含水率计算综合误差。
所以,只有把上述的各种影响因素,均限制在最小偏差范围以内,才能在管输的原油交接量计算中,实现有效控制计算综合误差的目的[1]。
2.原油交接计量中误差原因分析2.1流量计计量误差流量计在出厂后和使用前一般都需要经过校准,以便更有效提高商品的应用准确度和产品质量,因此设置校验设备也变得十分必要。
在许多地方原油外输测量系统所采用的都是容积式流量计,而这种形式校验方法具体流程是:首先采用国家标准规定金属容器对标准容积管实施质量测定,再进而采用标准容积管对体积装置实施流速测定,以便于最后获得流速计的系数。
不过在这一连串量值传递流程中,由于流量计系数会受许多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上述各种因素均会必然地使偏差累积在流量计系数上,也因此导致最后经过测量标定所获得的数值具有很大误差[2]。
2.2原油取样过程误差其一,由于没有完全封存试样的原因,样品保存时间为4h,在完全封存试样期间,水分很容易产生挥发或损耗现象,从而造成油水分层,原油化验含水数据就深受干扰;其二,由于采样间隔时段相对偏长,一旦实际含水量发生明显变动而产生,真实含水量和采用化验手段所获取平均含水量之间,明显的不相符,资料可靠性就不能得以保证;其三,相对小取样样本,结果就不能得到可以充分取代原油采样瞬间状况的采样数据,而且测量偏差也很大;其四,含水分析中存在溶质成分相对来说更为复杂,虽然可以将原料搅拌后装配入罐中,并直接将破乳剂注入,但当原料加温进入罐时,由于其本身油包水、水包油分层,通过人工分析基本就不能进行,这样也就增加对原料实际含水量研究困难[3]。
原油计量中误差产生的原因与办法一、误差产生的原因2. 测量设备精度不足原油计量设备是计量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测量设备的精度不足,就容易导致计量误差。
流量计的精度不足、温度计的误差过大等都是导致计量误差的常见原因。
3. 操作不当原油计量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和经验也会影响计量的准确性。
如果操作人员不熟悉计量流程、操作不当、疏忽大意等,都会导致计量误差的产生。
4. 外部环境因素计量过程中的外部环境因素也会对计量结果产生影响。
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原油的密度和体积,从而影响计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误差的办法1. 完善原油采样和取样工作原油计量的准确性离不开采样和取样工作。
采样和取样工作的不准确会直接影响到计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采样和取样工作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油品差异,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采样和取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2. 安装高精度测量设备为了提高计量的准确性,应该安装高精度的测量设备,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选择精度高、反应灵敏的流量计,确保温度计的准确性等。
3. 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标准化培训对计量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熟悉计量流程、掌握操作技巧、做到熟练操作。
要确保计量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规定操作程序和要求,避免操作不当、疏忽大意等情况的发生。
4. 加强对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监控在计量过程中,要加强对外部环境因素的监控,及时掌握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情况,并对这些因素的影响进行補偿和修正,以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性。
5. 加强管理和监督对计量工作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计量管理制度,健全计量监督体系,加强对计量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评估。
要提高原油计量的准确性,就需要从原油品质差异、测量设备精度、操作规程和标准化培训、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等多个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来提高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原油计量结果的准确性,确保原油计量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准确性。
原油计量中误差产生的原因与办法
原油计量是指对原油进行准确测量和计量的过程。
在原油计量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可能会产生误差。
1. 仪器设备误差:原油计量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如流量计的精度不高、温度传感器的不准确等。
2. 操作人员操作误差:操作人员在进行原油计量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误操作或不规范操作,例如读数不准确、操作不严谨等。
3. 环境因素:原油计量时,环境温度、压力等因素会对原油的流动和体积等产生影响,从而导致误差的产生。
4. 油品性质变化:原油中各种组分的含量和密度等物性参数可能会因原油来源的不同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原油计量的准确性。
针对原油计量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办法来减小误差:
2. 做好操作规范:针对原油计量过程中的各项操作要求,进行培训和管理,确保操作人员熟悉操作流程,并按照规范操作,减小误差的产生。
4. 定期校准仪器设备:定期对原油计量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测量精度和准确性。
5. 反复抽样检测:在进行原油计量时,可以多次抽样进行检测,以减少抽样误差,并参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进行检测,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性。
6.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原油计量的质量控制体系,对计量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原油计量中的误差产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办法,可以减小误差的产生,提高原油计量的准确性。
加油站地罐计量交接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的探讨加油站地罐计量交接是指加油站的地下储油罐中的油量进行计量,并将计量结果进行交接的工作。
地罐计量交接是保证加油站油品库存准确、避免损耗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操作中,常会发生一些问题,例如计量数据不准确、计量设备故障等。
本文将对加油站地罐计量交接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计量数据不准确的问题1.可能原因:(1)计量设备老化、故障或者未经过校验调试;(2)计量人员操作不规范,导致误差产生;(3)计量设备与基准设备之间的连接故障;(4)温度、压力等外界因素影响计量准确性;(5)地罐内油品温度变化导致计量误差。
二、计量设备故障的问题1.可能原因:(1)计量设备年限过长,出现磨损和老化;(2)计量设备安装不稳定,导致故障;(3)供电线路故障,无法正常工作;(4)计量设备受到外部物体撞击或者损坏。
三、计量记录不完整的问题1.可能原因:(1)计量人员对记录工作不重视,随意填写记录表格;(2)计量过程中记录表格遗失或者丢失;(3)计量记录表格填写错误或者漏填。
四、计量数据泄漏的问题1.可能原因:(1)计量数据被未授权的人员获取;(2)计量数据外传或者泄露。
2.对策:(1)加强对计量数据的保密工作,确保只有授权的人员可以获取数据;(2)加强对计量数据的存储和传输过程的管理,避免泄露的风险。
加油站地罐计量交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有计量数据不准确、计量设备故障、计量记录不完整和计量数据泄漏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计量设备的维护和保护,加强人员培训,严格执行计量操作规程,加强对计量记录和数据的管理,保证计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成品油铁路计量交接损耗探讨马路上总会看到大型罐车运输成品油,这些成品油需要从原油加工厂运输到加油站等用油地点,其中铁路运输是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
在成品油铁路运输中,每次计量交接时都会产生一定的损耗,这种损耗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本文将探讨成品油铁路计量交接损耗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一、损耗的原因1、用油温度差异成品油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不同温度下,同一体积的成品油的质量会发生变化,因此在计量交接时,如果出卖方和买受方的温度不一致,会导致误差。
2、油罐车漏油油罐车是成品油运输的中转方式之一,如果油罐车自身出现漏油等情况,就会导致计量误差。
3、计量仪器误差成品油的计量需要使用专用的仪器,如果仪器出现故障或误差,就会导致计量不准确。
4、油罐车返灌和反吹油罐车在正常运输过程中,为了保证载油量的准确和清洗油罐等需要,都需要进行返灌和反吹操作。
这些操作会导致一定的成品油流失,也会导致计量误差。
5、人为因素在计量交接过程中,如果操作人员不谨慎或者存在行业不正之风,也会导致计量误差。
二、解决方法出售方和购买方在计量交接时,可以统一用油温度,在相同的温度下进行计量。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因温度差异而产生的误差。
要保证油罐车的完好无损,没有漏油等情况。
在油罐车进入加油站等用油地点前,也要进行检查,确保油罐车没有未经检查过的油。
管理好计量仪器,保证计量仪器的准确性。
定期进行保养和校正,如果发现计量仪器出现故障或误差,要及时更换或修理。
控制返灌和反吹的次数和方法,减少因这些操作而导致的成品油流失。
可以采用液位计等工具来控制油罐内的油量,确保油量的准确。
5、规范操作流程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
综上所述,成品油铁路计量交接损耗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要减少损耗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
在运输、计量、检查等方面加强管理,规范操作流程,提升操作人员的素质,才能减少计量误差和成品油流失,保证成品油铁路运输的质量和安全。
油品交接计量误差分析及措施摘要:油品交接计量准确直接影响炼化企业、销售企业供收双方企业的利益,油品计量一般多以炼化企业计量为准,以船量或油库罐量验收比对,本文结合历年管输、水运具体案例,分析产生计量误差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关键词:油品计量计量误差预防措施一、引言在国内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贸易计量中,炼化企业多以质量流量计交接计量、罐量监督比对。
但销售企业水路运输中以油船量计量比对,管输以油库罐量计量比对。
质量流量计、油罐、油船作为计量器具,在使用这些器具交接油品时,计量误差无法避免,甚至会给经营双方带来一定的经济亏损。
计量数据的准确将直接影响双方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声誉。
研究计量误差,有助于解决困扰双方的计量问题。
二、油品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一)油船计量误差分析油船是国家法定的计量器具,舱容表检定采用JJG 702-2005《舶液货计量舱容量检定规程》检定,装载量300m3及以上规则舱扩展不确定度(准确度)不大于0.2%,综合考虑人工检尺、测温、油尺及温度计计量器具、环境等因素影响,人工船量测量综合不确定度0.4%。
(1)液位测量使用的计量器具不符合计量标准要求。
一是油船使用的油尺未经检定,无法提供检定证书,无法给出修正值,二是量油尺频繁使用,尺带严重扭曲,使计量所得的油高值往往大于实际值,这对油船收油方来说,必然会造成亏损。
GB/T 13894《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液位测量法手工法》要求二次测量值应不大于1mm,但油船液位测量受海水浪冲击影响,油船液位稳定相对较差,一般风平浪静时液位波动幅度2~3mm,浪大时最高波动达1cm,无法满足标准要求。
(2)温度测量船方多使用杯盒水银温度计,杯盒水银温度计存在准确度差、测量时间长、测量代表性差、读数误差大等问题。
GB/T 8927《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手工法》要求,便携式电子温度计的分辨力为0.1℃,30s内测量温度变化不超过0.1℃,即认为温度平衡建立;杯盒水银温度计分度值0.2℃,准确度相对较便携式电子温度计差,优先推荐使用便携式电子温度计;杯盒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求油品标准密度(775-825)kg/m3时建议浸没时间运动时5min、浸没时间15min,油品的密度值越大所需测温的时间更长,造成船方只能选择性测量个别油舱油品温度,温度测量无代表性;杯盒水银温度计读数易受环境温度影响,特别是冬季、夏季,因此准确度相对便携式电子温度计差。
油品动态计量常见误差分析肖大伟原油贸易计量方式有动态计量和静态计量两种方式,动态计量又分为如下三种:以体积计量的流量计配玻璃密度计的计量方式、以体积计量的流量计配在线密度计计量系统、直接显示质量计量结果的质量流量计,受科技水平和生产成本的限制,目前国内各计量站广泛采用的是第一种动态计量方式,常见油量计算公式如下: Mn=Vt*MF*VCF**Cpl*(Ρ20-1.1)*Cw式中:Mn——空气中的纯油质量;Vt——t温度下油品的体积VCF——体积温度修正系数Ρ20——标准密度MF——流量计系数1.1 ——空气浮力修正值Cpl——压力修正系数Cw——质量含水系数根据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要计算贸易交接的纯油量,需测量出原油的体积、温度、压力、密度、含水率等参数,而这些参数在测量过程中会存在测量误差,从而导致贸易交接的误差,只有将以上各个因素都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才能达到控制计量综合误差的目的。
1流量计系数MF误差分析GB 9109.5规定动态计量可采用基本误差法,当流量计误差在?0.2%以内时,MF=1.0000,也可采用流量计系数法,流量计系数由资质单位定期标定。
两种方法相比而言,基本误差法采用的是固定误差,与真实结果偏差相对较大,故国内各计量站在油量计算时多选用流量计系数法。
采用流量计系数法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流量计标定条件(压力、温度、流量、粘度)与实际运行工况的偏差,以及油量计算时流量计系数的选用。
1.1流量的影响流量计的标定,一般只对流量计进行高、中、低三个运行排量点检定,例如塔里木油田外输流量计的选择的排量点为350m?/h、500m?/h和700m?/h,标定时应控制流量尽可能地与预选的排量保持一致,降低标定误差。
1.2 温度的影响温度的变化,使得流量计腔体膨胀和间隙改变,流量计的基本误差亦随之变化。
工作条件下的原油温度越高于检定条件下的原油温度,则流量计的基本误差越偏小,流量体积偏少,反之亦然。
原油计量交接的误差原因分析及措施发布时间:2021-06-22T10:27:35.92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作者:李红林[导读] 摘要:原油计量方法与交接计量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主要依据多种参数进行计算来获得相关数据。
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管道投产运行分公司 065001摘要:原油计量方法与交接计量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主要依据多种参数进行计算来获得相关数据。
在进行交接计量的过程中,必须对原油的参数进行考量,分析原油的体积、温度、含水率、密度及压力水平,以此根据对应参数,降低作为参比条件下的纯油质量计量干预,从而切实提升原油交接计量的准确率。
所以,必须顺利开展原油交接计量工作,以此对工作中的误差进行降低。
鉴于此,本文将针对原油计量交接误差原因展开更深层次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措施,希望能为相关业界人士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启示,从而推动我国石油行业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原油;交接计量;误差因素;措施前言:在经济日新月异发展下,各行各业都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石油行业也不例外。
原油的计量交接作为石油企业“命脉”,每一次计量都意味着效益的计算,用计量值衡量经济价值,计量交接工作在石油企业中的重要性已显而易见。
计量数值的准确性可有效避免交接双方之间的纠纷,并保证在控制范围内的损失。
如何提高原油计量数据的准确性,了解其影响因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1原油计量交接误差原因1.1原油密度一般而言,原油密度是有变化的,其往往会伴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原油当中的油性组成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化学变化,如: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原油性质产生化学变化。
然而,在实际运输中,原油通常会处于一个比较密封的状态,这时原油密度较稳定,但是在测试原油密度时,基于抽样方式的不同,会导致原油样本密度与密封环境中的原油情况产生一定的差异性。
通常情况下,在抽样调查过程中,其准确性不是很高,加之抽样调查方式不同,具有局限性特点,所以,结果必然存在误差。
原油计量中误差产生的原因与办法原油计量是指对原油进行测量和计量,以确定其数量和质量。
在进行原油计量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误差,影响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误差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1. 仪器误差:原油计量常用的仪器包括流量计、油水分离器、重量计等。
这些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比如流量计的量程限制、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效果等。
要减小仪器误差,可以选择精确度更高的仪器,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
2. 环境影响:原油计量常常在恶劣环境条件下进行,比如高温、低温、高压、强腐蚀等情况。
这些环境因素可能对计量仪器和设备造成影响,导致误差产生。
为了减小环境影响,可以选择适用于恶劣环境的仪器和设备,加强工作场所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计量仪器和设备的正常运转。
3. 运营管理:原油计量过程中的运营管理也可能导致误差产生。
比如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等。
为减小运营管理误差,可以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和流程,确保计量作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4. 原油性质:原油本身的性质也可能对计量结果产生影响。
原油的粘度、密度、温度等因素可能导致计量误差。
为减小原油性质引起的误差,可以进行原油性质预测和校准,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性。
为减小误差产生,改进原油计量过程,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办法:1. 选择精确度更高的仪器和设备,能够满足计量要求,并定期对仪器进行检验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2. 加强现场管理,加强对计量过程的监控和控制,检查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情况,确保计量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 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确保其能够熟练操作仪器和设备,正确执行计量规程和流程。
4. 定期对计量过程和结果进行审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原油计量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和办法,减小误差的产生,提高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原油计量中误差产生的原因与办法原油是一种极具价值的资源,对于能源行业来说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原油计量作为原油交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精准程度直接影响到交易双方的利益,因此原油计量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原油计量中误差却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导致了交易双方的纠纷和损失。
那么,原油计量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处理这些误差呢?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我们来分析一下原油计量中误差产生的原因。
在原油计量过程中,误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设备精度、人为操作、环境条件、原油特性、检测方法等。
1. 设备精度在原油计量中,使用的计量设备包括流量计、储罐、输送管道等。
这些设备的精度直接影响原油计量的准确性。
如果这些设备的精度不够,就会导致计量误差的产生。
设备的选择和维护非常重要。
2. 人为操作人为操作是原油计量中产生误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操作人员在使用计量设备时,存在着不规范操作、操作疏忽等情况,这些都会导致计量误差的产生。
对于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非常关键。
3.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也会对原油计量产生影响。
比如温度、湿度等因素,都会对原油的密度、粘度等参数产生影响,从而引起计量误差。
在进行原油计量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4. 原油特性原油的成分和性质也是产生误差的重要因素。
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原油,其密度、粘度、蒸发性等属性都有所不同,对于原油的计量带来一定难度。
5. 检测方法原油计量中使用的检测方法也会对计量结果产生影响。
不同的检测方法对于原油参数的获取精度不同,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也是关键。
原油计量中误差的产生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需要从设备、操作、环境、原油特性、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处理。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一些处理原油计量误差的办法。
1. 设备维护为了减小设备误差带来的影响,可以加强计量设备的维护。
定期对计量设备进行检测和校准,保证其精度和稳定性。
2. 人员培训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规范和技术水平。
在石油行业中,原油计量的准确性对于生产管理、贸易结算和决策制定至关重要。
由于原油的复杂性和计量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误差和偏差常常会导致计量结果的不准确性,进而影响到各方的利益和决策的正确性[1-3]。
因此,深入研究影响原油精确计量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成为当前石油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1原油交接误差影响因素分析1.1原油计量产生的误差1.1.1油高影响计量的准确性油高是指原油在储罐内的液面高度,这是确定原油体积的关键输入参数。
原油体积V 可以通过公式(1)进行计算[4]:影响原油精确计量的因素及对策措施谷颂(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摘要:原油精确计量是石油输送过程中重要环节,对油田生产管理、贸易结算和决策制定至关重要。
文中在通过对原油计量产生的误差和原油化验误差进行分析,探讨了油高、油温、原油密度、原油含水、原油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对计量准确性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原油计量过程中提高准确性的具体方法,强调了选用计量准确度较高的计量仪器、加强计量人员和设备的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措施的实施,现场取得显著的效果和效益,提高计量准确性,降低计量误差和安全事故发生率,提升工作效率,为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关键词:原油交接;误差;油高;计量准确性;原油密度DOI :10.3969/j.issn.2095-1493.2024.02.012Factors affecting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crude oil and countermeasures GU SongNo.2Oil Production Plant of Daqing Oilfield Co .,Ltd .Abstract:Th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crude oil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process of oil transporta-tion,which is crucial for oilfield production management,trade settlement,and decision-making .By analyzing the errors caused by crude oil measurement and crude oil testing,the effects of factors such as oil height,oil temperature,crude oil density,crude oil water content,crude oil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on measurement accuracy are discussed.On this basis,putting forward the specific meth-ods for improving accuracy in the crude oil measurement process,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se-lecting measuring instruments with high measurement accuracy,and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measuring personnel and equipment have been of importance.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a-sures,the significant results and benefits have been achieved on site,which improves measurement ac-curacy,reduces measurement errors and the incidence of safety accidents,improves work efficiency,and provides reliable basic data for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decision-making .Keywords:crude oil handover;error;oil height;measurement accuracy;crude oil density作者简介:谷颂,工程师,2010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从事油田自动化仪表的维修、维护、计量等工作,4号楼2单元1001,163000。
原油计量交接的误差原因分析及措施所有的计量结果都会因各种因素产生一定的误差,由于其结果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设法降低原油计量交接的误差,提高整个过程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引起原油计量误差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本文从计量误差的来源入手,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并结合靖咸管道近年来的计量运营,有针对性的提出降低计量误差的措施。
标签:原油;计量;交接;误差;措施1 引起原油交接计量误差的原因从计量误差的来源分析,造成原油计量误差的原因有:人为误差、环境误差、测量装置误差和方法误差等。
2 引起计量误差原因的分析2.1 流量计的影响由于流量计制造材料及制造工艺等因素影响,腰轮与壳体之间的间隙不可能完全消除,便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流量,所以腰轮流量计在计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负误差。
2.2 取样的影响2.2.1 大罐交接①取样位置不够精确,未严格按照罐位1/6 处、1/2 处、5/6 处液面取样;②取出的油样未严格按1∶1∶1 的体积混合,最终致使油罐含水测试不准,引起误差的产生;③储罐底部含泥沙、水层产生油量误差,主要表现在罐底部存在浮化层或明水未排干净,导致取出的油样不具代表性。
2.2.2 流量计交接①人工取样:取样口不放掉死油,或者死油放不干净,也会导致油样试验不准确,计算结果产生误差;②自动取样器取样:如装40节车,满罐液位、启1#大泵及2#小泵,排量稳定在1300m3/h时,基本需2小时,则1#计量间取600ml 油样的时间间隔设置为120s,这样定期从管线中采集的多个相等增量合并而成的油样虽更具代表性,但由于无法完全密封,在保存时,水份便会发生蒸发损耗而且容易造成油水分层,最终造成误差产生。
2.2.3 密度的影响原油密度是计算油量的一个重要参数。
由于原油管输是动态连续运行的,油品密度也存在不稳定性,而密度的测量属于定时抽样化验。
这样就使得取用的密度数据存在相当大的随机性,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具有极大影响。
原油交接计量中的误差原因分析及措施摘要:原油是工业发展的命脉,因此我国一直以来都很重视石油工业的发展。
然而,我国石油资源比较匮乏,大量原油依赖于进口,这也对原油交接计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原油交接过程中,一旦计量出现较大的偏差,将会严重影响原油贸易的正常进行,甚至造成贸易摩擦,所以,必须重视提高原油交接计量的准确性。
鉴于此,本文对原油交接计量中的误差原因分析及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原油交接计量;误差原因分析;降低措施引言原油交接计量与其他计量方法存在差异,是由多种参数计算得到的。
在交接、计量原油时,应当考虑的参数中,原油体积量、含水率、密度、温度及压力等是不可忽视的。
依据此类参数可将参比条件下纯油质量计算出来。
原油交接质量计量数据准确性的提升十分关键,密切关联着炼油厂的经济效益。
要想顺利开展原油交接计量工作,如何降低该工作中的误差至关重要。
1我国石油计量交接方式现状随着我国石油产业的发展,目前在石油计量交接方式方面已经基本实现了与石油国际贸易的有效衔接。
在我国国内石油市场上,油田、石油加工企业以及石油产品销售的原油以及成品油贸易通常采用的是质量交接方式,而当石油企业需要在国际石油市场上进行原油以及成品油的贸易时,则采用体积交接方式(如图1所示)。
其中体积法主要指的将石油体积作为计量基础来进行石油的计量计算。
体积质量法则主要是指在完成了石油体积的测量后,再综合油品密度以及温度等因素,利用计算公式来对油品的标准体积、密度以及总质量进行计算。
这种计算方法对密度以及温度等影响进行了全面的考虑,其计量的准确性比较高。
在对石油进行计量交接时,标准密度以及环境温度会影响其体积和质量,然而对于标准体积以及表观质量来说,计量体积和温度则是相同的。
标准密度不仅会对计量体积和温度产生明显的影响,也会影响表观质量。
所以即使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批油品进行计量时,采用质量交接方式与体积交接方式相比,其准确性会略低一些。
油品计量误差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生产生活中对于油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在油品交接过程中,油品计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油品计量就是通过流量计和含水仪对各个采油站出品的液量实施纯油量的检测,整体过程将无法避免地产生误差,若是误差超出允许范围,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经济利益。
原油计量出现的误差,通常会因为计量时对管理缺少严格性,如油品取样、油品的化验与计量设备的运用等,除此之外,还包含计量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等。
所以,势必要针对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采用适当的措施进行规范管理,降低油品计量出现的误差。
关键词:油品;计量误差;产生原因;控制措施引言油品计量在石油产品的销售和运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油品计量也是较为艰难的任务。
由于石油产品的高挥发性,因此在油品的运输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体积、密度和质量计量,每个环节中微小的变化都会对最终计量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
因此,对油品计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应进行了充分研究。
1油品计量方法1.1油品静态计量油品静态计量,指的是对于储油罐中静止油品的计量,此时油罐被当做计量器具,在油库中对罐存油的计量过程全部属于静态计量。
静态计量分为人工计量和自动计量。
人工计量即通过油罐检尺作业,得到油水总高、水高、计量温度、试验温度、视密度,经查表计算或者输入油罐动态账系统来得到罐中存油的质量。
自动计量是由罐上安装的液位仪,如伺服液位计、浮球液位计,同时配合罐内安装的温度、压力、密度测量装置,测量出数据并将信号远传,实时显示液位高度,温度,密度,罐存油体积,存油质量等信息。
但是目前大部分油库使用的自动计量系统并不精确,只能将其提供的油高和温度作为参考,交接过程中还是要依靠人工计量来完成。
1.2油品动态计量油品动态计量是对油品在流动状态下进行的计量[2]。
油库对外发油过程中,使用流量计控制发油量属于动态计量。
常用的流量计有容积式流量计、速度式流量计和质量流量计。
原油计量中误差产生的原因与办法原油计量是石油行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原油的精准计量直接影响到成本核算、资源分配和交易中的公平性。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原油计量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可能来自于多种原因。
本文将探讨原油计量中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误差产生的原因1.设备精度问题原油计量设备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计量设备本身不准确或者存在磨损等问题,那么测量结果就会出现误差。
比如流量计、液位计、温度计等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出现偏差,导致计量误差。
2.人为操作失误在原油计量的操作过程中,人为因素也是造成误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没有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操作,或者疏忽大意等。
这些都可能导致计量误差的产生。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会对原油计量产生影响。
比如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因素的变化都会对计量设备和原油本身的性质产生影响,导致计量误差。
4.原油本身的性质不同类型的原油具有不同的密度、粘度等物理性质,这些性质的变化也会影响到计量结果的准确性。
特别是在原油混合计量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校正和修正,就容易出现误差。
二、解决办法1.提高设备精度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原油计量设备的精度。
对于流量计、液位计等设备,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对于精密计量设备,还可以使用多种方式进行双重甚至三重计量,以提高计量结果的准确性。
2.加强操作规范加强操作规范也是解决原油计量误差的重要途径。
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
对于新员工,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3.环境监控和修正在原油计量中,环境因素的变化对计量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要加强环境监控,及时发现和修正环境因素变化所导致的误差。
比如在高温季节,要及时调整温度补偿等参数,以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性。
5.加强监管和审计加强监管和审计也是解决原油计量误差的有效途径。
超差原因(作者汪楚):
(一)油品挥发所致超损
北油南运中,南北温差较大也成了油品小呼吸损耗的罪魁祸首,另外,在装卸油品过程中,很多港口的设备水平也是导致油品作业高损耗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计量中不可控制的误差所致超损
下海油计量交接过程涉及环节较多,包括各环节在读数上的随机误差,计算方法、本身具有的误差等。
(三)发货港岸
1.发油管线中油品存量改变的影响
(1)人为因素:发油作业将要结束时,由于某种利益的驱动或操作失误,先关闭油罐出口阀门,后关闭码头装船阀门,在泵压力或自流情况下,将管线中的油品部分拉空.拉空后又不用油罐内的油品顶管线或顶管线时故意降低压力,结果使后面装油的那艘油轮出现亏量。
(2)工艺设计缺陷:输油管道由于管段高差,必然存在翻越点.翻越点的存在造成了不满流管段,而工艺设计中往往不考虑这一情况.又由于每次装船的流量不完全相同,即使同一条船,在整个装船作业过程中流量也时有变化,因此每次装船作业结束后,其翻越点后面的不满流管线长度或发油管道总存油量并不完全一致,从而造成发油计量不准而亏量。
(3)低液位发油:当发油发到油罐内出油管上端,且到油液面
的距离少于50cm时,由于液面低和发油速度快,必定产生旋涡,那么油品夹杂着油气随着旋涡一起进入发油管道,从而当发油结束时,必定有许多油气已进入发油管线中.当再次利用该管线发油时,就会产生亏量。
2.浮顶状态改变产生的影响
当浮顶从起浮状态发油到非起浮状态时,罐壁对浮顶的静摩擦力从有到无,因而产生油品计量误差。
根据文献分析,按设计摩擦力计量,造成的油品计量误差为±0.04%到±0.15%。
而事实上,由于罐壁的不规则,实际摩擦力要比设计摩擦力大,实际误差可能要比这一误差大的多。
另外浮顶重量是根据设计图纸或容量比较法得到的,是一个近似值,当浮顶状态改变时,它也给发油计量带来一定的系统误差。
3.油品质量原因方面的影响
一些炼厂生产的油品含蜡量高,冷滤点和凝点高,在北方地区低温时节,易在承运油轮舱内(舶舱内无加温设备)发生析蜡现象,在卸货过程中,大部分析蜡油品滞留于舱底或舱壁且无法卸空,导致入库实收量发生亏量。
(四)装运油轮
(1)人为因素造成亏量。
目前油品运输市场并不规范,有的油轮在装运过程中将一部分油品通过暗管线输入到油轮的燃油仓或暗仓中,或在运输途中自盗,以致造成实收亏量。
(2)一些承运船舶的舱容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长期的运营导致船体发生一定的变形,油舱基准高度与实际不符,舱容长久失准是造成收、发货方虚假赢亏的影响因素。
(3)低液位发货时,油品通常携带部分明水发至船舶,装货后船舶前后吃水差变化造成船体倾斜,在该状态下某些船舶的计量口下尺后无法测量到明水,此时按照正常的船板交接的油量就是油水总量。
(五)目的港岸
1.收油管线中油品存量改变的影响
收油管线部分抽空,进油时就产生虚假亏量;收油管线较长时间不收油,由于热膨胀而产生的计量误差。
2.密度计量误差的影响
当储罐密度与收油密度相差较大时,有可能产生分层现象。
一旦分层,若按上、中、下取样测密度,必定产生密度计量误差。
3.空罐或低液位计量误差的影响
空罐或低液位进油时,在液体压力的作用下,罐底会发生弹性变形。
一般情况下罐底变形量可达总容量的0.08%~0.12%。
由于罐底容量的变化而产生计量误差。
4.卸货港某些油库存在不诚信行为,管线错综复杂,流程图较为紊乱,开通主管旁通等情况层出不穷,甚至协同一些检定机构调整罐容表,伴随着油价的攀升,不法分子想方设
法牟取暴利,导致了油品的虚假短量。
以此得出避免超差的措施与建议:
(一)改进发油工艺和设备
(二)改进操作方法
(三)避免低液位计量交接
(四)加强油轮的计量管理工作
(五)执行相应法规,建立仲裁机构
关于修正计量方法争议
对于调研报告中核算油品差量图表误差率由调整前不合格到调整后合格对比(人为的用计算方程式的改变修改测量结果)存在争议。
会议调研组组长高军给出解释:同时引用了三个修正参数(流量计系数MF,空气浮力修正系数F,装船损耗系数S)进入计算方程式用以降低超差率,但是具体执行起来经讨论存在一定困难。
首先,根据股份公司现行规定:非在线实流检定法流量计可以采用误差法,而系数法是在线实流检定流量计被允许的方法,可以不需要强制参与计算方程式。
其次,空气浮力修正的引入方法还存在争论,会议上调研组按照一次空浮修正参与计算方程式是否合理,而装船损耗则按照GB11085正常执行。
调研组孙总代表组给出修正结论:一,MF各地参照执行(由于恒供方对恒需方,需方总亏的情况下,增加MF修正显得合理不合法,如果不修正又显得合法不合理)二,空浮修正F待考量三,装船
损耗执行GB11085. 对于第二条没有确定的空浮F,我认为需要会后明确。
现在随着各地区公司贸易交接对计量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空气浮力对计量结果的影响日益加深,空气浮力在计量结果中是否正确修正是贸易交接双方发生计量纠纷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次调研组在分析报告里也提出了建议,虽然没有把执行放到桌面上,但趋势可见。
对于修正的方法,有必要进行深究: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推导,任何在介质中的物体都要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当介质为空气的时候,就成为我们作为“空气浮力修正”的理论基础。
但是空气浮力修正的幅度及标准应当怎么去衡量,成为我们油品计量过程中的关键点。
一确定合适空气密度
在确定空气浮力修正系数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空气的密度,影响空气密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为温度和压强。
中国地形复杂,气温差异大,中石油股份公司分公司分布在各地,温度季节变化也不一致,地处海拔较高的分公司不多,在这里压强因素我们暂且不考虑。
温度变化的影响起到关键作用,根据克拉柏龙方程PV=NRT得出随着温度的升高,空气的密度在增大。
零摄氏度的空气密度为1.293kg/m3,在这里我们暂定选用20度的空气密度为1.2kg/m3参与计算。
(东北地区冬季寒冷,空气密度变化大,直接影响浮力修正幅度,具体数值这里不做讨论)
二确定空气浮力修正F修
我们根据天平与国际标准铜质砝码测质量推导出
空气浮力修正值为F修=ρ空(1-ρ物/ρ砝码)
把ρ空=0.0012(空气密度值)
ρ砝码=8.4(铜质标准砝码密度)
代入F修=ρ空(1-ρ物/ρ砝码)
则当ρ物=0.35~1.05时
F修=0.0011
(如果取ρ空= 0.001220185,ρ砝码=8.1时,可以推导出物体密度空气浮力修正值
~0.4659 -0.0012
0.4660~1.1297 -0.0011 可见,再对油品和天然气进行浮力修正时,F修是有差别的)
所以对于成品油我们在这里取F修=0.0011=1.1 kg/m3
三确定修正方法及幅度(二次修正)
以抚顺石化公司为例,抚顺石化公司的质量流量计有80%在自己的检定装置检定,我们采用的是静态水-质量-称重-量值传递-流量计法。
称重法是质量计量方式的一种,在称重过程中,使用衡器测量被测物体(水)的重量。
当被测水处于平衡状态时:
G质量=G重-F浮=mg 导出m=(G重-F浮)/g
由此可见空气浮力F已经被带入到衡器测量结果的计算式
中,所显示的结果为表观质量(真空质量-F浮)。
而通过量值传递,已经把空浮隐形的带入到质量流量计中了(即虽然表测量的是真空质量,而读数却是表观质量)
综合以上结论,得出此次调研组提出对质量流量计的累积值进行《一次空浮修正》还需考量,这样重复的修正会导致炼化企业在与销售企业计量交接过程中额外损失0.12%-0.15%(后面会有详细计算)的量,如果长期以往基数巨大,带来的损失是不小的。
所以我认为:为了更接近真值,应该对质量流量计累计值进行《二次空浮修正》作为补偿,因为这里需要注意我们检定站用的介质是水,和实际中成品油的密度是有差别的,因此得出:
当成品油为汽油时:
假设当时天气为:压强标况,空气温度为20度,检定水温为20度,被测油温为20度,则:
M二次修=M一次修*(725-1.1)/725*998/(998-1.1)=M真*0.9996=M表数*0.9996
因此汽油的空浮修正为-0.04%,而调研组修正后为-0.11%,相比之下要多损失0.07%的量
当成品油为柴油时:
M真=M表*0.9998,
因此柴油的空浮修正为-0.02%,而调研组修正后为-0.11%,相比之下要多损失0.09%的量。
综上所述,二次修正后的M实际更接近真值。
鉴于南北各地气候差异,空气浮力修正的幅度也有微弱变化,因此具体执行空浮修正的标准还有待进一步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