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10.44 KB
- 文档页数:2
大棚西红柿栽培技术一. 土壤选址:大棚西红柿的栽培需要选取适宜的土壤和地理条件保证西红柿在良好的生命状态下生长和发展,同时可以保证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一般来说,在选择土壤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土地的污染状况,排除有重金属污染的土地。
其次,土层深度要达到1.2米以上,土壤水分充足,排水系统良好,保证浇水不积水。
最后还要考虑阳光的辐射情况。
二. 育苗:育苗是大棚西红柿种植的第一步。
育苗期为种植之前,要选取营养含量高、结构疏松、透气性好的育苗土壤,可以加入适量的腐熟的有机肥,提供一定的肥料和水源,以保证幼苗健康生长。
同时,育苗室的温度和湿度也是很重要的,育苗室的温度保持在20℃~25℃左右,空气湿度保持在60%~80%左右。
在育苗期间还要定期施肥、排水等措施,以保证幼苗的生长质量。
三. 移栽:西红柿在大棚内的移栽时间根据气候条件、品种、育苗情况等具体情况而定。
然而,一般移栽时间在气温适宜、日照充足、土温适宜、湿度适中的晴天进行。
具体操作时,可以用尺子测量每个苗子之间的间距(一般间距2 cm x 2 cm ),用手插入土中,适当停留片刻,随后浇水。
移栽后,要注意保证足够的灌溉、肥料和通风,变干的土地及时补充土壤。
要保证每个苗子都独立成长。
同时,由于温室环境会导致西红柿生长过快,容易影响质量,因此应注意疏剪,逐步活络中龄枝条,逐步形成以主枝为中心的框架结构,减少本草质量,提高细茎果率。
四. 管理:管护是大棚西红柿栽培的关键。
在管理中,要制定合理、科学的施肥方案,视土壤和气候条件而定。
施肥时,应避免肺炎过度。
要保证蔬菜的浅根性喜湿特点,建议早晚各浇一次水。
同时,要重视西红柿的病虫害防治。
建议配合以下农药,及时防治西红柿的病虫害问题。
第一个病害是霉变病,主要通过清除病源、喷药等措施,防止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另有蚜虫、白粉病的发生,可通过滴灌等技术降低机会。
五. 病虫防治:病虫害是大棚西红柿栽培不可避免的问题。
因此,在管理中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的方法大棚种植西红柿是获得高产高效的关键,那么西红柿怎么在温室大棚里种植?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的方法一、品种选择与培育壮苗1.越冬茬番茄一般选用耐寒抗病性强、耐弱光、品质好、能丰产的大果型品种。
如东农709、东农746等新优品种。
2.培育壮苗一般采用常规育苗:①用营养土块或者营养杯育苗;②前期适当的遮阴,防止高温与强光;③苗床撒施生石灰或者细砂土,防止床面过湿,减少床面蒸发,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等苗期病害;④在2-3片展开真叶时,及时喷施叶面保护剂;⑤需要通风时,小风,不放对流风;⑥定植前要进行7天左右低温、耐旱炼苗。
二、整地施肥1.9月中旬(定植前10到15天)整地施肥。
每1/15公顷施优质腐熟农家肥5m3,N、P、K复合肥50-60kg,过磷酸钙150kg,施肥后深耕耙平。
2.土壤杀菌:配合基肥每亩撒入2.5kg 40%五氯硝基苯粉剂进行土壤杀菌处理,深耕30cm,平整土地,使南低北高,落差不超过5-8。
3.棚体熏蒸:施肥整地后,提早10-15天配合药剂熏蒸,高温闷棚7天左右。
4.起垄覆盖地膜使用起垄覆膜、打孔定植的栽培方式。
选用厚度0.01~0.006mm、宽110cm的聚氯乙烯白色塑料薄膜,覆盖于凹形垄面上,拉直绷展,两侧用土压紧实。
三、定植与定植后管理于10月1-10日,选择晴天上午定植。
采取大小行方式定植。
定植时要让番茄苗根部与土壤紧密接触,不留空隙。
栽苗深度已子叶露出地表1cm为宜。
定植密度为大行距80-90cm、小行距50-60cm、株距30cm左右,亩定植苗3100株左右。
四、田间管理1.缓苗期管理定植后10天左右,缓苗还没有结束以前,一般不浇水、追肥。
首先是保温促缓苗,缓苗后浇暗水,不宜过大,浇后中耕。
2.开花座果期管理第一果穗开花至拉秧,统称为开花结果期。
三个阶段分别经历外界气温由暖转冷、严寒和由冷转暖过程,各阶段技术管理措施不同,区别对待。
现代农业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管理技术摘要:西红柿虽原产于南非,但在我国种植历史已经超过100多年,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西红柿种植技术越来越先进。
西红柿是家常必备蔬菜,口味酸甜,烩炒方法多样,深受我国广大居民喜爱,因而西红柿种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西红柿种植多采用现代农业温室大棚,以精细化的管理增加农业产出和经济效益,相关农技人员需要对种植技术整合总结,以更好地指导农民农业生产。
关键词:现代农业;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管理;技术1 种植要求1.1 温度西红柿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白天的温度在24~28℃,当温度高于15℃,西红柿的种子才能发芽,如果温度低于5℃,就不会生长,温度到0℃就会被冻死。
阳光充足,既有利于西红柿积累养分和健康成长,又能增强了它的抗压能力,提高品质和产量。
1.2 施肥西红柿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营养,各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钾肥为主,磷肥则贯穿西红柿整个生长期。
每亩地应使用30公斤硫酸铵,21公斤硫酸钾和17.5公斤过磷酸钙。
在施肥的过程中,要根据土壤情况适量减少氮磷肥,如果之前的地块长时间使用肥料,可以多使用秸秆,少使用粪肥,主要是为了恢复土壤的肥力。
1.3 处理种子使用55℃的水浸泡种子,然后搅拌持续12分钟,当水温降到35℃左右的时候,继续泡5个小时,把种子放到温水中,进行搅拌,预防烫伤。
第二个方法就是使用磷酸钠浸泡种子,先把种子放到清水中泡4个小时,晾干,放入10%的磷酸钠溶液里面,泡25分钟,这样可以防止西红柿的病毒病。
2 前期准备与播种育苗阶段2.1 种子筛选选种时综合考虑当地气候、土壤、水源等多种自然条件,优选抗逆力较强的良种。
选定品种后还要对种子质量一一检验。
将种子放在温水里浸泡搅拌,残次的种子会漂浮在上层,过滤掉劣种保留优质种子。
种子需要在通风环境下晾晒2~3小时,注意避免强光长时间直射。
随后要洗种消毒,再浸泡半小时左右。
为了让种子有更好地抗病虫害能力可以药物包衣。
Z a i p e i j i s h u大棚种植与现代农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西红柿维生素C含量较高,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迅速提升,饮食方式也越来越健康,当前人们对西红柿的需求量,要也日渐变大。
为了保障西红柿的供应,一种植户会采取大棚种植的方式,既能实现高产量又能增加种植户收益。
一、大棚西红柿的栽培技术1、大棚西红柿品种选择西红柿品种的优劣其及品种本身对种植地的适应能力都会直接影响到大棚西红柿的质量和产量,因此在开始大棚西红柿种植之前,我们一定要做好大棚西红柿的选种工作。
种植户在挑选西红柿种子的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大的西红柿种植经济效益,我们需要从市场自身情况下手,应该优先选择生长周期短口感好、成色好的优质西红柿种子。
由于大棚种植会削弱正常的太阳光照的强度,所以我们在选择西红柿品种时还需要考虑该品种的耐光性和耐害性。
首先,对各种类型种子的耐光性进行测试。
选择在弱光条件下生命力更强的品种,这样我们在种植后可以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其次,对种子的耐寒性进行测试,选取耐寒能力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2、大棚西红柿种子处理我们在正式开展西红柿种植作业之前,应该对西红柿种子进行处理。
首先,将种子进行2-3小时的晾晒,然后把种子洗净同时淘汰掉漂浮在水面的空壳以及不饱满的种子。
再对西红柿种子放入水温在50℃-55℃的温水中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30分钟。
浸泡完成之后,需要将种子在自然风下放凉降低温度,待温度适宜后再将种子进行消毒,一般消毒时间为两小时。
待前面的一系列步骤完成后就可以再次进行清洗,洗净后的种子就可以进行种子的培育阶段。
3、大棚西红柿种子培育在挑选出优质的种子后就是对西红柿种子进行培育,大棚西红柿种植前的种子催芽方法为以下步骤:首先用透气的沙袋包裹住西红柿种子,为了保证湿润度可以再包裹一层是纱布,然后将西红柿种子放在恒温25℃的环境中,有利于更好地催芽,提高西红柿种子的萌芽率。
西红柿种子的需要吸收足够的水分,故在此期间需要每隔两小时换一次外面的是纱布,最后直至西红柿种子八成露白后即可进行播种。
浅谈永善县冬早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摘要] 永善县处于亚热带气候带,由于地形复杂,海拔高低悬殊大,最低海拔340m最高3199.5m,气候差异大,立体气候非常突出且每年到10月下旬后至打春几乎见不到晴天,打春后日照骤然增多,冬季属寡照天气,根据独特的气候特点和十几年来的示范经验作以下见解,以作参考。
[关键词] 番茄品种;冬早大棚;无公害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冬早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以解决“春淡”为主,人为的加以地膜、大、中、小棚等,根据国家标准采用无公害栽培措施来达到各作物生长所需温度,从而提早上市,缓解市场供需矛盾,增加市场花色品种,丰富市场,改善人们生活。
番茄适月温在21~24℃,番茄遇气温低于15℃不能开花授粉,它喜温怕霜冻,但不耐炎热。
一、品种选择及适宜播期当前全县适宜的好品种有:上海合作918、919、928;大抗王、巨红冠、巨粉冠、金棚(1、2、3)号等。
永善800m海拔以下地区可在旧历9—10月下种,一年可种植两茬;800~1300m海拔地区可在打春前一、二个节令下种,一年可种植两茬;1300~1500m海拔地区可以在次年三月下种,只能在无霜期内生产一茬。
二、栽培技术1.种子处理(1)温汤浸种法:在烫种前用20℃左右的水把种子浸泡一下,使菌原活化,然后再用50~55℃的水进行烫种消毒,烫种水为种子体积的5倍,放种后用木棍向一个方向搅拌,直到30℃以下。
(2)药剂消毒:番茄主要是预防晚疫病和病毒病,用福尔马林(即40%甲醛溶液)100倍液和10%的磷酸三钠溶液,先用清水预浸渍3~4水小时,然后将湿种放入药液中浸泡15min(药液的用量为种子的2倍),然后用清水洗净,进行浸种,水温在20~30℃,使种子吸足水分,不见干心为度,一般要浸12~24h。
(3)催芽:浸好种用纱布包好置于25℃~30℃不见光条件下催芽,要求每24h用25℃温水淘洗1次,以免种子发烂、酸。
一般2~3d出芽。
2.播种及苗期管理番茄千粒重一般在4g左右,每亩大田用种在30g左右,包括苗损耗。
农业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6期绿色无公害大棚西红柿种植与管理技术研究武 霞(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的消费者愿意选择绿色无公害的大棚蔬菜作为日常生活食材,因此绿色无公害大棚蔬菜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基于此,就绿色无公害大棚西红柿种植和管理技术进行研究,以此提高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为广大西红柿种植农户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关键词:绿色无公害;大棚西红柿;种植与管理技术
0 引言大棚种植西红柿,不仅具有无公害的特点,而且也能提高西红柿的品质。但大棚西红柿种植过程中,需要种植农户对大棚技术有着足够的了解,否则很难确保大棚西红柿种植的绿色要求以及品质和产量的要求。为了确保西红柿绿色无公害,同时提高农户大棚种植的质量和产量,就需要优化大棚种植管理技术,针对大棚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进行探究,寻找出最佳的种植和管理技术,以实现大棚西红柿无公害、高产、高品质的最终要求。1 绿色无公害大棚西红柿种植技术1.1 建造大棚种植绿色无公害的西红柿,前提条件就是建造一个标准的大棚,为西红柿的生长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绿色无公害西红柿在大棚内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湿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很有可能在大棚内出现各种病菌、细菌,影响到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通常在大棚的建造中,选择最佳的绿色无公害大棚种植区域,给大棚绿色无公害西红柿提供必要的生长保障[1]。
1.2 西红柿幼苗的选择选择高品质的西红柿幼苗,是确保绿色无公害大棚西红柿的基本条件,优质的西红柿幼苗,对于病虫害也有着良好的抗病菌能力。在幼苗选择时,要确保西红柿幼苗无公害,以保证大棚西红柿的正常生长及抗性。在大棚种植西红柿时,要计算好西红柿的收获季节,最好选择在春节前能够收获,能够提高农户的收入。1.3 种植技术在大棚西红柿的种植中,首先是移栽工作,种植
人员要选择合理的时间进行移栽,并按照大棚内的实际情况对每畦幼苗的密植度进行管控[2]。为了更好地保
温室西红柿种植的技术西红柿果实营养丰富,具有特殊风味,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
那么温室西红柿种植的技术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温室西红柿种植的技术,一起来看看。
温室西红柿种植的技术1品种选择适宜在1月栽种的番茄新品种是“倍盈”番茄。
该品种由瑞士先正达种子有限公司引进,其品种特性特征是:杂交一代大红果番茄;无限生长型,生长势强,节间中等;易坐果,果实均匀,果圆形稍扁,34心室;平均单果质量200g左右,果实硬,耐贮运;抗叶霉病、枯萎病、黄萎病、根腐病、灰斑病、灰霉病以及番茄花叶病毒病。
除了非常适合在大棚保护地栽培外,倍盈的优势还在于耐压耐运、货架期长、产量高、抗逆性强,且果实硬度高,硬度达到7(1表示偏软,9表示偏硬)。
2播种和育苗一般于1月上旬播种,如果在塑料大棚内再加扣小拱棚、覆盖地膜,则播种期还可适当提前。
种子在浸种或药剂处理前,于晴天晒种23d,以利提高发芽势,并使芽健壮整齐。
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0.5h,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在温水中浸泡5h,然后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种0.5h,捞出后用清水冲净,进行催芽。
催芽时将吸足水分的种子装入纱布袋,用湿毛巾盖好,置于2530℃的环境中(最好使用烘箱)催芽,每天用相应温度的水冲洗12次,经过23d,当5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建议使用穴盘育苗,育苗用的营养土可用3份肥沃的田园土+1份充分腐熟的圈肥配制(砸碎、过筛后混匀),每立方米营养土添加过磷酸钙3kg、磷酸二氢钾0.25kg、95%恶霉灵4g、50%辛硫磷和炒香麸皮按1∶200的比例拌成的毒饵0.25kg,充分拌匀后备用。
所用营养土必须充分腐熟并经过严格的消毒、杀虫处理。
将备好的营养土装入穴盘(或营养杯)中,排放在大棚内,灌足水。
将催过芽的种子每穴(或每个营养杯)播1粒,覆土0.8cm.苗床温度保持在2528℃,若大棚内温度不够,可使用加温设备或搭建中棚、小拱棚提温。
大棚番茄种植管理技术 播种前,选择优质种子和pH值为6.5的土壤,然后浸种以促进发芽。播种时,苗床温度保持在27℃左右,播种时苗距约为50cm。种植后,应保持足够的光线,棚内的温度应约为26℃。在生育期和结果期要注意水肥。 1.种子选择和土地选择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管理技术 在温室番茄种植管理技术中,在种植前,选择优质种子,一般选择耐寒耐热的番茄品种,选择种子时要选择饱满和完整的种子。在土壤方面,应使用pH值约为6.5的土壤,在土壤中添加农用肥料作为基肥,然后深耕土壤以保持土壤疏松。 2.加工种子 选择种子后,应将种子浸泡并发芽。将种子在多菌灵溶液中浸泡约25分钟,取出并用水冲洗,在温水中浸泡约5小时,然后将种子浸入磷酸三钠溶液中约40分钟。浸泡后,用水冲洗并放在湿布中促进发芽。发芽加速时,每天喷3次水。当大多数番茄种子暴露后,发芽就完成了。 3.播种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管理技术 在温室中种植番茄的最佳时间是从八月到九月。发芽后将种子放入苗床,苗床温度保持在27℃左右,温室温度保持在29℃左右。幼苗长出约7片叶子后,即可进行种植。种植时,将幼苗撒在土壤中,番茄幼苗的间距约为50厘米。播种后,适当浇水。 4.光照和温度管理 番茄幼苗播种后,有必要做好温室的光照和温度管理。温室中的最佳温度在白天约为26℃,在夜间约为16℃。在照明方面,要确保温室中有足够的阳光,您通常可以清洁温室的顶部,以免杂物和灰尘阻挡阳光。 5.水肥管理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管理技术 种植番茄苗5天后,应浇水一次。在西红柿结实之前,应每8天左右浇水。在番茄幼苗的果实膨大期,应多浇水,每6天左右可浇一次水。在冬季,西红柿生长缓慢,需要的水更少。施肥中,苗期施用有机肥,生育期主要施用氮肥和磷钾肥,结果期主要施用过磷酸钙。
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
作者:吕爱环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4年第19期
商水县固墙镇农业服务中心 吕爱环
一、地块的选择
番茄的品质好坏,取决于生物学特性和其生长所处的温度、光照、水分含量、土壤等地理
环境因素,一般应选择土壤层比较厚、肥力较高、排水通畅、土质疏松、通气性好的平坦地块
作为建造棚舍的优先位置。
二、育苗
(一)选择适宜品种
结合气候和土质情况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生长势强、抗旱能力较好、商品性好、抗病性强、
易于贮运的品种,如金棚8号、金棚10号、金棚11号、瑞星2号、瑞星5号、浙粉702、农
博粉霸3号、农博粉霸15号、京丹1号、绿宝70等。
(二)浸种促进催芽
为了加快出苗的进程,番茄的种子可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min,再用清水洗净,用
温布包裹放在盆中或碗内,盖上湿布焖3h,等大部分种子破嘴时(即钻芽),就可以播种了。
也可用温水浸泡,即先用清水浸泡种子1~2h,然后捞出把种子放入55℃的温水中,维持水温均
匀浸泡15min,再继续浸种3~4h后进行催芽。这种方法可以预防番茄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
花叶病毒病等病害的发生。
(三)苗床处理
选用适量的细土,用牛粪或圈肥充分混合搅拌,并拌入锌硫磷和多菌灵溶液,用塑料薄膜
覆盖密封发酵4~5d,这样可以防止地下害虫的危害,腐熟后的营养土分别装入营养碗备用。
(四)开沟整畦
根据需要整理出育苗畦,将备用的营养碗均匀摆放在苗床畦中,灌注适量底水,然后将浸
泡好的种子用点播的方式种植于营养碗内,再覆盖上一层薄薄的细土,覆土的厚度约
0.8~1.0cm。播种后苗床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g/m2拌上细土均匀薄撒于床面上,可以防
止幼苗猝倒病的发生。育苗时间一般在9月中旬,晚上需要在育苗畦上面覆盖草苫或塑料布,
防止冻苗,经过观察,一般幼苗长到6~7片叶子的时候,就可以分苗栽植了。
三、栽培
(一)整地施肥
移栽前将需要栽培番茄幼苗的地块土壤充分疏松,并与重施底肥结合,以基肥为主,做到
农家肥与化肥结合,氮肥与磷肥相结合,保证栽植后各种营养成分能充分供给。一般应依据土
壤肥力条件,综合考虑环境养分供应,适当减少氮磷化肥的用量。老菜棚可多施含秸秆多的堆
肥,这样可以恢复地力,补充棚内二氧化碳,对除盐、减轻连作障碍等也有好处。
(二)挖窝栽植
一般株距15~20cm、行距60~80cm、每667m2定植3500~4000株为宜,以保通风采光的原则,
然后浇水。栽植结束后统一覆盖地膜以达到保墒、增加地温、减轻草害等目的。
四、中后期管理
植株栽培后,要定期对基部的黄叶去掉,增强通风透光,做好中耕除草,整枝打杈,留1
条主枝,一般藤蔓到50~70cm高时就可以插架,侧枝要长到8~10cm时再打掉,以促进地下根群
的生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还应加强配方施肥,一般情况下,每100kg番茄需要氮0.4kg、
磷0.45kg、钾0.44kg。按5000kg/667m2产量计算,应分期及时追施盛果肥,这时需肥量大,
施肥量应适当增加,每次每667m2追施硫酸铵29kg、过磷酸钙18kg、硫酸钾20kg。施肥后应
当适时浇水、松土保墒、防止板结。还要综合分析天气因素,对大棚进行科学管理,及时调整
越冬棚温和棚内及土壤湿度、温度,一般夜间15~20℃,白天24~30℃,棚内空气湿度50%~65%,
土壤湿度65%~85%。
五、病虫害防治
为达到优质、低能耗、高效益、无公害的目的,坚持“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原则,本
着经济、安全、生态、有效的原则,优化协调运用农业、生物、化学和物理等综合配套措施,
最大限度地创造有利于番茄丰产丰收的条件。
(一)注重田间观察
经常进行田间检查观察,看有无病株、病叶害虫的侵入,要对病株病叶及时清除,烧掉深
埋,减少病害发生、蔓延和传播。
(二)农业防治
加强检疫,防止带菌种子进入非疫区;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建立无病种子田,采用无病
种苗;利用夏季种植玉米轮作、克服连作障碍;整枝、打杈、采收等农事操作中要注意避免病
害的传播;在大棚内采用滴灌或沟灌,尽量避免喷灌。
(三)其他防治
1、利用覆盖防虫网可以防虫防病,能够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适用于无公害番茄的
生产;很多夜间活动的昆虫具有趋光性,可利用黑光灯诱杀多种蛾类、金龟甲、蝼蛄等,也可
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青虫。
2、利用生物源农药防治。生物源农药安全有效、不污染环境,是无公害番茄生产的首选药
物。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的需要采取相应的微生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植
物源农药因病施治、对症下药。
3、化学防治。为了能减少化学农药的污染和残留,需要使用化学农药时,应多用高效无毒
农药,少用有毒农药,尽量不用高毒、剧毒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