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眩晕病中的应用效果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4
耳穴压豆适应症及操作方法耳穴压豆适应症及操作方法引言耳穴压豆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对耳朵上特定穴位施加适当的按压,可以达到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耳穴压豆的适应症及操作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疗法。
一、耳穴压豆的适应症耳穴压豆可以用于辅助治疗多种疾病和症状,下面了一些常见的适应症:1. 头痛和偏头痛:耳朵上的压豆点可以缓解头部的紧绷和疼痛感。
2. 失眠和焦虑:适当按压耳朵上的穴位可以促进放松和睡眠。
3. 消化不良:耳穴压豆可以改善胃肠功能,减轻胃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4. 呼吸系统疾病:对耳朵上的穴位进行按压,可以缓解咳嗽、气喘、鼻塞等症状。
5. 女性生理问题:耳穴压豆可以调节女性的内分泌系统,改善月经相关症状。
除了上述适应症外,耳穴压豆还可以辅助治疗各种系统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
然而,对于一些严重的疾病,耳穴压豆仅作为辅助疗法,不能替代正规的医学治疗。
二、操作方法下面介绍耳穴压豆的操作方法,包括寻找穴位、按压技巧和注意事项:2.1 寻找穴位耳朵上有许多穴位,如豆穴、病变点、反射区等,不同的穴位对应不同的病症。
寻找穴位时,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1. 外耳轮廓法:按照耳轮廓的形状,可以找到相应的穴位。
2. 反射区法:根据耳朵上不同部位对应人体各个器官的反射区,可以找到对应的穴位。
2.2 按压技巧按压穴位时,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以确保效果和安全性:1. 使用适当的力度:按压时要用适当的力度,不要过于用力,避免出现疼痛和不适感。
2. 频率和时间:按压的频率和时间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自行调整,一般每次按压10-15次,一天2-3次。
3. 双耳同时按压:最好同时按压双耳上的穴位,以达到平衡效果。
4. 坚持按压:耳穴压豆需要坚持按压一段时间,效果会逐渐显现。
2.3 注意事项在进行耳穴压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清洁卫生:在进行操作前,要保证手部及耳朵的卫生情况,以免感染。
一、实训背景耳穴埋豆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具有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等特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耳穴埋豆的操作方法,提高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我们进行了耳穴埋豆操作的实训。
二、实训目的1. 熟悉耳穴埋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 掌握耳穴定位和操作技巧;3. 提高临床应用耳穴埋豆治疗疾病的能力;4. 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实训内容1. 耳穴埋豆的基本原理耳穴埋豆疗法是基于中医学的耳穴理论,认为耳与全身经络相通,耳穴是经络的末端,通过刺激耳穴可以调整全身气血,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2. 耳穴定位和操作技巧(1)耳穴定位:耳穴是耳廓上的特定部位,根据中医经络学说,每个耳穴对应着人体的某个器官或部位。
实训中,我们学习了耳穴的定位方法,包括耳穴图、耳穴解剖图等。
(2)操作技巧:耳穴埋豆的操作主要包括以下步骤:① 清洁耳部:操作前,用温水和消毒液清洁耳部,确保操作区域无菌。
② 定位耳穴:根据病情和耳穴定位方法,找出相应的耳穴。
③ 消毒:用酒精棉球对耳穴进行消毒。
④ 贴压药豆:用胶布将药豆粘贴在耳穴上,确保药豆与皮肤紧贴。
⑤ 按揉耳穴:用手指轻轻按揉耳穴,使患者产生酸、麻、胀、痛等感觉。
⑥ 保持耳穴埋豆:根据病情和患者反应,决定耳穴埋豆的时间。
3. 临床应用实训中,我们学习了耳穴埋豆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如高血压、失眠、头痛、眩晕、便秘等。
通过临床案例分析,我们了解了耳穴埋豆在治疗这些疾病中的优势和效果。
四、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耳穴埋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了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
2. 耳穴埋豆疗法具有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等特点,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3.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耳穴定位和操作,确保操作安全。
(2)观察患者反应,根据病情调整耳穴埋豆的时间和力度。
(3)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提高患者满意度。
4.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学习和实践耳穴埋豆疗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耳穴压豆治疗头痛健康教育
耳穴压豆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被广泛用于治疗头痛等问题。
通过对特定的耳穴进行按摩,可以刺激相关的神经和穴位,进而缓解头痛症状。
耳穴压豆的原理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人体的耳廓上有很多与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相关的反射区域,也就是耳穴。
按摩耳穴可以通过传导神经信号,对应的器官得到刺激,达到调整和平衡身体功能的效果。
具体的步骤是,首先确定头痛的位置,然后找到与头痛相关的耳穴。
常见的头痛耳穴包括“迎香穴”、“轮廓脏腑穴”、“钳门穴”等。
然后用拇指或无名指轻轻按压耳穴,以适度的力度和
频率按摩,每次按压数秒钟,每天多次重复。
按摩耳穴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经验调整力度和频率,一般来说,稍微用力一些会有更好的效果。
按摩时,可以感觉到局部有酸胀感或者灼热感,这是正常的反应。
然而,耳穴压豆并不适用于所有头痛情况。
如果头痛症状严重或者反复发作,建议及时就医,找到准确的病因,并参考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总的来说,耳穴压豆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自我保健方法,对于轻度的头痛可能会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但作为一种辅助疗法,仍需要结合其他的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在使用耳穴压豆之前,建议先了解相关知识,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耳穴压豆常见病症取穴
主穴配穴
腹泻:大肠小肠交感内分泌脾肾肺肠胀气:肺大肠小肠胃交感
便秘:大肠角窝中皮质下直肠交感肾脾咳嗽:气管咽喉神门肺
恶心呕吐:胃神门交感内分泌食道脾肝食欲不振:胃脾胆胰三焦肝
高血压:角窝中交感内分泌心神门肝肾耳背沟糖尿病:胰胆内分泌三焦神门
头晕头痛:枕颞额神门皮质下肝肾
失眠:神门肾心枕胃
多梦:神门肾枕心
神经衰弱:肾心枕胃神门皮质下肝脾尿急:膀胱肾神门尿道内分泌
尿频:交感外生殖器艇角内分泌
尿潴留:肾膀胱交感内分泌输尿管
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神门肾肝枕皮质下耳尖肩关节周围炎:相应部位(点刺)肺枕肾上腺内分泌落枕:肺肾上腺枕大肠内分泌
腰突症:神门、交感、皮质下、肝、肾。
耳穴压豆按摩:疏通经络的自我疗法引言耳穴压豆按摩,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医自我疗法,一直以来备受推崇。
它基于中医理论,认为耳朵是人体脏腑经络的映射区域,通过按摩耳朵上的特定穴位,可以调理身体的健康。
本文将深入探讨耳穴压豆按摩的实例,介绍其原理和应用,以及对这一方法的观点和理解。
第一部分:耳穴压豆按摩的原理耳穴压豆按摩的原理建立在中医学的基础之上。
中医理论认为,耳朵上的穴位反映了人体的各个脏腑和经络,因此通过刺激耳穴,可以调整和平衡身体的能量流动。
以下是一些耳穴压豆按摩的核心原理:1. 映射原理根据中医理论,耳朵被视为“小人体”,其上的不同部位与人体的不同脏腑和经络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按摩耳朵上的特定穴位,可以直接影响相应脏腑和经络的健康状态。
2. 刺激穴位耳穴压豆按摩采用了轻柔但持续的按摩技巧,以刺激耳朵上的穴位。
这种刺激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身体的自愈机制,减轻疼痛和不适。
3. 自我疗法最重要的是,耳穴压豆按摩是一种自我疗法,可以轻松在家中进行。
这种自我疗法的简便性和便捷性使其备受欢迎,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耳穴按摩以维护身体健康。
第二部分:耳穴压豆按摩的实例1. 找准穴位要开始耳穴压豆按摩,首先需要了解耳朵上的主要穴位。
一些常用的穴位包括“迎香穴”、“颞下颌关穴”和“心脏穴”。
这些穴位分布在耳廓的不同部位,每个都与特定脏腑或经络相关。
2. 使用工具在进行按摩时,可以使用专门设计的耳穴按摩工具,也可以用手指轻柔地按摩。
工具的设计有助于精确地刺激穴位,但手指按摩同样有效。
3. 按摩技巧按摩技巧应该是轻柔的、持续的,并以顺时针方向为主。
可以使用适度的力量,但避免过度刺激,以免引起不适。
按摩应持续10-15分钟,可以每天进行。
4. 随着需求调整耳穴压豆按摩的频率和强度可以根据个体的需求而调整。
对于一些特定的健康问题,如失眠、焦虑或头痛,可以增加按摩的次数。
第三部分:应用领域耳穴压豆按摩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疼痛管理耳穴按摩可以帮助缓解各种疼痛,包括头痛、关节疼痛和月经痛。
耳穴埋豆的临床案例在中医中,耳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治疗部位。
耳穴埋豆是一种非常特别的耳针疗法,通过在耳穴上埋入小豆子进行刺激,可以达到治疗多种疾病的效果。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实际的临床案例,了解耳穴埋豆在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1. 原发性失眠李女士,45岁,因原发性失眠症状,已经持续了3个月。
她曾经尝试过多种助眠方法,包括中西医疗法,慢慢地她开始产生焦虑和紧张情绪,睡眠质量越来越差。
经过一次全面的体检,她来到中医医院就诊,医生根据她的体质和症状,给出了耳穴埋豆治疗的建议。
医生在李女士的耳饰区域埋了3颗豆子,李女士每天按摩揉捏,持续5天。
经过5天的治疗,她的睡眠质量有了显著的改善,她感到更加轻松和清爽,同时也能够更加集中精力工作。
经过两个疗程,她的失眠完全缓解,同时也消除了她的焦虑和紧张。
2. 便秘王女士,31岁,因便秘症状已经持续了半年以上。
她每天只能排便一次,便便时间很久,泌出粘性便,常常有腹胀胀气等不适症状。
在中医医院就诊后,医生给出了使用耳穴埋豆治疗的方案。
在王女士的耳尖、耳背、肝颞区域埋了一些豆子,同时也给她开了一些中药治疗。
经过一个疗程,王女士的便秘症状明显改善,排便次数加多,大便也逐渐变得干燥而有形,没有了胀气,更加舒适自在。
3. 非胆化性病毒性肝炎张先生,37岁,因非胆化性病毒性肝炎而就医。
他的肝功能异常,体验到了疲乏、全身乏力等症状。
中医治疗采用中药治疗+耳穴埋豆治疗两相结合的方法。
在张先生肝、胆和脾穴位上都埋了豆子,一个疗程持续2周。
经过治疗,张先生的肝功能逐渐恢复,体力和头脑都有了大幅的提升,他感到更加舒适和坚强,也提高了对疾病的免疫力。
以上三个例子虽然病症不同,但都可以通过耳穴埋豆治疗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耳穴埋豆可以治疗各种症状和疾病,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使患者的疼痛和不适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耳穴压豆疗法》PPT课件目录•耳穴压豆疗法概述•耳穴压豆疗法操作技巧•常见疾病耳穴压豆治疗•耳穴压豆疗法临床应用案例•耳穴压豆疗法优势与局限性分析•耳穴压豆疗法在现代医学中地位及前景展望01耳穴压豆疗法概述定义与原理定义耳穴压豆疗法是一种通过在耳廓上贴压药豆,刺激耳穴,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中医疗法。
原理根据中医经络学说,耳廓与全身经络、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刺激耳穴,可以调整经络气血运行,平衡脏腑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历史与发展历史耳穴压豆疗法起源于古代中国,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耳与脏腑、经络关系的记载。
发展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耳穴压豆疗法逐渐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治疗体系。
目前,该疗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头痛、失眠、高血压、糖尿病、痛经等。
禁忌症耳部炎症、冻伤、外伤等情况下不宜使用;孕妇慎用;对胶布或药豆过敏者禁用。
02耳穴压豆疗法操作技巧通过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观察耳廓上的血管、皮纹、变形、变色等异常反应点进行定位。
观察法按压法电阻测定法用探棒或火柴棒等物在耳穴区域轻轻按压,寻找压痛敏感点进行定位。
利用耳穴探测仪测定耳穴皮肤电阻,寻找电阻降低点进行定位。
030201耳穴定位方法压豆材料选择及制备材料选择王不留行籽、绿豆、白芥子等,以王不留行籽最为常用。
制备过程将选好的压豆材料洗净晾干,用胶布剪成小块,将压豆材料粘贴于胶布中央,备用。
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操作步骤1. 清洁耳廓皮肤,寻找敏感点。
2. 用酒精棉球消毒耳廓皮肤及压豆材料。
013.将粘贴有压豆材料的胶布对准敏感点贴敷,并用手指轻轻按压片刻。
024.根据病情和患者耐受程度,留置一定时间后取下。
注意事项1. 贴敷前清洁耳廓皮肤,避免感染。
2. 贴敷时对准敏感点,避免偏移。
3.贴敷后避免沾水,保持干燥。
4.留置时间根据病情和患者耐受程度而定,一般不超过3天。
5.如出现过敏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取下并咨询医生处理。
耳穴压豆适应症及操作方法耳穴压豆适应症及操作方法一、耳穴压豆适应症1.头部疼痛:包括偏头痛、紧张型头痛等。
2.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炎症等。
3.眼睛疲劳:包括干眼症、视疲劳等。
4.耳鸣、听力下降:包括耳膜炎、中耳炎等。
5.口腔疾病:包括口腔溃疡、牙痛等。
6.鼻炎、鼻塞:包括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
7.咽喉炎、扁桃体炎:包括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
8.肩颈痛:包括肩周炎、肩袖损伤等。
9.腰酸背痛:包括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
10.关节炎:包括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
11.消化不良:包括胃痛、便秘等。
12.失眠、焦虑:包括入睡困难、焦虑症等。
二、操作方法1.准备工作:首先,清洁双手,并确保耳朵周围的皮肤清洁干燥。
其次,准备耳穴压豆工具,建议使用尖头棒状工具或耳穴压豆器。
2.确定压豆位置:利用解剖图或指导图,确定需要调理的耳穴位置。
常见的耳穴有:迎香穴、内分泌穴、肾脏穴等。
3.操作步骤:轻轻按压确定的耳穴位置,不过度用力,以免引起疼痛或不适感。
按压时间一般为3-5秒,每个耳穴按压3-5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按摩时可适当加以旋转、推拿等操作,以增加刺激效果。
4.结束操作:按摩完毕后,进行放松,可以适当用手指按摩耳廓或轻揉双手掌。
注意不要强行将耳穴压豆器插入耳内,以免损伤耳膜。
三、所涉及附件如下:(请根据实际需要附件)附件1:耳穴解剖图附件2:耳穴压豆操作指导图附件3:常见疾病对应的耳穴位置图四、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请根据实际需要法律名词及相应的注释)1.中医法律: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法律法规。
2.卫生行政部门:指中国卫生部门及其下属机构。
3.从业资格证书:指中医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证书。
五、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1.困难:患者耳朵周围存在伤口、炎症等情况,无法进行耳穴压豆操作。
解决办法:建议患者在恢复期后进行操作,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困难:部分患者对耳穴压豆易产生不适感,导致无法坚持按摩。
一耳穴压豆
耳鸣耳聋。
耳尖放血。
主穴内耳外耳肾三焦、胰胆、神门、皮质下、耳尖。
配穴:实证(肝胆火旺)加肝,虚证(肾阴亏损)加内生殖器、内分泌。
近视
主穴眼、目1、目2、肝、肾。
配穴:心阳衰弱者加心穴,假性近视者加脾,伴有斜视者加胆穴。
目疾
主穴耳尖、眼、目2、神门、肾上腺、内分泌。
配穴外感风热者加肺穴;肝胆火热者加肝、胆穴。
乳蛾少商放血。
主穴耳尖、扁桃体、咽喉、肺、胃、内分泌、肾上腺。
配穴疼痛较重者加神门;急性者加轮1~3;慢性加轮4~6。
鼻渊
主穴内鼻、外鼻、肺、风溪、肾上腺、内分泌。
配穴:体质弱者加脾、肾;头痛、头昏、失眠者加额、神门;咽痒、咳嗽者加咽喉。
失眠
主穴:心、神门、皮质下、垂前、枕。
配穴:心脾两虚者加脾;心肾不交者加肾;肝阳扰动者肝;脾胃不和者加脾、胃;心虚胆怯者加胆、肝。
头痛
主穴:相应部位(额、颞、枕)、皮质下、交感、神门。
配穴:前头痛加胃;偏头痛加胆;后头痛加肝。
如属虚证加心、脾。
耳穴压豆疗法
耳穴压豆法又称耳穴药压法,是使用较硬的王不留行籽、决明子等进行耳穴压贴的一种传统疗法。
耳穴压豆法主要遵循耳针、中医辨证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选择一定的穴位进行组合,以调整相应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耳穴压豆法适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不仅用于治疗许多功能性疾病,而且对一部分器质性疾病,也有一定疗效。
对以下疾病有较好疗效: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坐骨神经痛等神经性疼痛;扭伤、挫伤、落枕等外伤性疼痛;各种炎症性病症如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气管炎、肠炎、末梢神经炎等;一些功能紊乱性病症如眩晕症、神经衰弱、失眠、癔症、心律不齐、疲劳综合症、多汗症、胃肠功能紊乱、肥胖、月经不调、痛经、遗尿等;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病症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各种慢性病症如对腰腿痛、肩周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肢体麻木等。
另外,耳穴压豆法还有保健、减肥、美容、治疗近视等功效。
此法操作简便,每周1-2次,疗效独特且稳定。
例如顽固便秘取穴:主穴:大肠、三焦、脾、腹、皮质下。
配穴:肺、便秘点。
取穴依据:大肠、腹部为相应部位取穴,刺激大肠、腹二穴,可以增加肠蠕动,顺气导滞。
脾、三焦:脾主运化,三焦有化气输精作用,取二穴可化气输精,促进运化功能。
皮质下:调节胃肠功能。
肺:肺与大肠相表里,取肺穴可增加大肠疏导糟粕功能。
注意事项:孕妇,耳壳冻伤或炎症者,过度疲劳或身体极度衰弱者不宜用。
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眩晕病中的应用效果目的探讨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眩晕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眩晕病(阴虚阳亢证)患者1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87 例。
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及情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摩,2周为1个疗程。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結论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眩晕病阴虚阳亢证的效果较好,操作简单、易接受、毒性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uricular point buried bean combined with acupoint massage in vertigo.Methods A total of 174 patients with vertigo(yin deficiency and yang hyperactivity syndrome)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with 87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therapy and emotional nursing,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uricular point embedding combined with acupoint massag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2 weeks were a course of treatment.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P>0.05).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systolic and diastolic pressu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Buried beans with auricular points combined with acupoint massage in the treatment of vertigo patients with yin-deficiency and yang-hyperactivity syndrome has better effects,easier operation,easier acceptance and less toxic,and is worth using in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Vertigo;Buried beans with auricular points;Acupoint massag眩晕病(阴虚阳亢证)是由肝肾阴虚,肝阳偏亢,阳亢化风,风阳上扰,所致,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1]: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红如醉。
多见于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患病率较高。
血压患者的病程较长,若未及时采取措施干预治疗,诱发严重并发症,例如心脑肾疾病,甚至对生命构成严重威胁[2],有研究表明[3],采用合理的治疗与中医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促使血压指标改善,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证侯分型标准,中医诊断及阴虚阳亢证标准参照2002年《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症候要点为头晕目眩,耳鸣,心悸不寐,健忘,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口干津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中医认为,“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通十二经脉”,人体的器官及其病变可在耳廓,通过经络的对应点体现。
耳廓背面有一“耳背沟”,可稳定血压,故名为“降压沟”[5]。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眩晕病(阴虚阳亢证)患者1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87 例。
对照组中,男48例,女39例;年龄48~83岁,平均(62.5±6.7)岁;观察组中,男45例,女42 例;年龄36~82 岁,平均(59.0±7.2)岁;患者知情同意和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分类标准》(2005 年版)诊断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即140 mmHg ≤收缩压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并发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疾病,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社会老龄化不断推进,高血压发病率逐上升,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占比例极大,严重威胁到广大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临床治疗以控制血压为主,并通过运动护理、饮食护理、情绪护理等进行调节,达到改善患者机体循环的目的。
耳廓是人体外耳的一部分,与体内的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联,机体发病时,耳廓的相应穴位作出反应。
因此,治疗耳廓可以祛病保健作用。
眩晕是因风阳上扰、痰瘀内阻,使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
病位在肝、肾、脾,相当于西医的高血压病。
耳穴埋豆疗法通过选取主穴:神门,心,降压沟,交感神经;配穴:肾、脾、肝等穴位达到镇静、安神、缓解头晕、头痛、降压临床效果。
与此同时,可通过按压耳廓穴位有效促进机体系统循环、调节患者体液、神经,对血压升高的控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0]。
国粹中医外治法耳穴埋豆通过皮肤接触、联合按摩相应穴位,能有效缓解患者精神紧张和焦虑情绪,从而达到降压效果,传承中医中药特色。
因此,采用中医外治法王不留行籽进行治疗,不仅操作简单,且经济廉价。
从研究结果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摩疗法,治疗总有效率和血压控制疗效标准凸显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灵枢·口问》篇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由于经脉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因此,耳与五脏、六腑及人体各部之间,在生理病理方面是息息相关的,刺激耳穴可治疗各种内脏及全身病症[11]。
眩晕病的常见主穴选择:神门,心,降压沟,交感神经;配穴:肾、脾、肝等穴位;神门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主要功效镇静安神,有降压作用;心是人体的“君主”,对各脏器和物质具有统领主宰的作用,“心就是大脑”;降压沟主要是稳定血压作用;交感神经对心脏活动具有兴奋作用,使血管收缩,间接则起舒张作用;配穴以肝、肾、脾,脾为生痰之源,疏肝理气是治疗瘀血内阻和痰饮水湿内停的常法,肾气是脏腑之气的根本。
故采用以上主穴与配穴进行耳穴埋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丹溪心法·头眩》云:“无痰不作眩。
”饮食和生活起居情志调理,耳穴埋豆作为一种国粹中医外治法,操作简单,毒性小,故辅助治疗眩晕病(阴虚阳亢证)临床疗效。
穴位按摩治疗通过按压刺激以上耳穴,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心血管、呼吸、消化、神经、泌尿生殖等系统,疏通经络,调节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目的[12]。
有研究显示,耳穴埋豆及穴位按摩治疗高血压的切入点在于增强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以抑制交感神经的异常兴奋状态,从而使血压降低[13]。
穴位按摩选取主穴:内关:内关是手厥心包经的重要穴道之一,主要作用是镇静安神,养肝护肝;合谷:主要是镇静神经,调整机能,开关节而利痹疏风,行气血,通经络,清滞瘀;足三里:是足阳明胃肠经络,主要治疗失眠、头晕及降压作用;太冲:具有调理气血,平肝熄火的作用,治疗头痛,眩晕;配穴:百会、大小视神聪:主要是开窍醒脑,回阳固脱,主治头痛、眩晕、健忘、不寐;悬厘:主要是疏通经络,缓解头痛;本研究对眩晕病(阴虚阳亢证)患者应用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起到中医外治疗效。
国粹中医外治法耳穴埋豆及穴位按摩,“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耳与经络联系密切,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耳与脏腑的生理,病理病理变化也密切相关,《厘正按摩要术》将耳廓分属五脏“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
”人体发生病变时,耳廓的相应部位往往会有压痛、敏感等反应,因此,通过耳廓穴位埋豆可以祛病保健。
中医将高血压其归为“眩晕”“头痛”“肝风”等范畴,密切关联肝、肾、脾等器官。
高血压患者大多伴有眩晕、头痛、耳鸣、乏力等症状。
耳穴埋豆疗法通过主穴:神门、心、降压沟、交感神经;配穴:肾、脾、肝等穴位可达到镇静、安神、止晕和缓解头痛等疗效。
同时,可通过按摩百会、大小视神聪、悬厘穴位有效促进机体系统循环、调节患者体液、神经,对血压升高的控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4]。
耳穴埋豆联合按摩穴位,可通过经络调节以及中药有效成分,调节阴阳,改善微循环,改善血管功能,发挥了明显的降压效果。
且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及胃肠道的破坏,减少或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临床疗效[15]。
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眩晕病阴虚阳亢证中的应用效果,中西医融合基础上配合中医特色疗法效果显著,病人容易接受、操作简便、安全、无毒副作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双重获益,传统中医外治法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13):261.[2]赖有莲,苏幼明,颜根姬.耳穴埋豆联合八段锦养生操对眩晕病(高血压)护理疗效的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9):26-28.[3]陈丽萍,宋一男,古继红,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6):996-999.[4]鄭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7.[5]陈燕娣,姜爱华,李唯佳.耳穴埋豆配合按摩治疗脑卒中后便秘4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2,2(12):115-116.[6]包敏,卢义芳,封晶晶,等.耳穴埋籽干预糖尿病性便秘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1(36):45-46.[7]王雪,张婷.耳穴压豆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的影像[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Z1):230-230,231.[8]黄薇,郑蓉.穴位贴敷辅以穴位按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5,(1):62.[9]卜海娟.辨证施护在耳穴压豆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改善眩晕症状中的应用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6,(5):90-91.[10]董聪慧.耳穴贴压加针刺治疗偏头痛163 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2,7(12):44-45.[11]方云芬,沈跃玲.磁珠耳穴贴压辅助治疗眩晕病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7,(22):230.[12]陆妍,李琛,杜宇征,等. 基于文献研究耳穴贴压治疗高血压病的选穴特点与原则[J].中国针灸,2017,37(7):779-783.[13]刘春燕,沈琳,周端,等.耳穴辨证配合穴位磁贴治疗社区轻度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6):1280-128[14]董聪慧.耳穴贴压加针刺治疗偏头痛163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2,7(1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