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直旅游业发展状况的调研
- 格式:pdf
- 大小:291.91 KB
- 文档页数:3
伊宁市六星街手风琴文博业发展方略研究伊宁市六星街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伊宁市中心地带,是该地区的商业繁华地带,也是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场所。
六星街以其独特的风情和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居民前来,而其中的手风琴文博业更是充满潜力和发展空间。
本文将对伊宁市六星街手风琴文博业的发展方略进行研究,以期为该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一、六星街手风琴文博业的现状分析六星街手风琴文博业作为该地区的传统文化产业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如今,六星街手风琴文博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手工制作与现代工业生产的手风琴相互交织,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也在不断地变化。
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国际竞争也日益加剧,这些都给六星街手风琴文博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尽管六星街手风琴文博业面临诸多挑战,但同时也存在着发展的机遇。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和投入不断加大,六星街手风琴文博业有望得到更多政策支持和扶持。
伊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为手风琴文博业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条件和优势。
随着国内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六星街手风琴文博业有望吸引更多游客和消费者,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深入,六星街手风琴文博业有望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1. 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六星街手风琴文博业应该致力于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对工艺技术的研发和改进,打造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还可以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投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消费者和合作伙伴。
2. 拓展市场渠道,深耕本土市场六星街手风琴文博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和电商渠道,拓展线上销售渠道,积极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
也要注重深耕本土市场,开发更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手风琴产品,创造更多的销售机会。
3. 加强产业合作,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六星街手风琴文博业可以与周边制琴厂家、文化企业和旅游机构进行深度合作,整合产业资源,拓展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链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互利共赢。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03-03 12:53 伊犁州统计局综合处2015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伊犁州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工作总基调,攻坚克难促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众志成城保稳定,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民生保障持续增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全州各项事业取得新发展。
一、综合初步测算,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生产总值(GDP)1639.77亿元,比上年增长8.7%。
其中第一产业456.08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497.01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686.67亿元,增长11.0%。
州直属县市生产总值806.0亿元,比上年增长7.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8.67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225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392.33亿元,增长10.6%。
全州三次产业比重由2014年的27.4:34.2:38.4调整到27.8:30.3:41.9,州直三次产业比重由2014年的23.9:30.7:45.4调整到23.4:27.9:48.7。
伊犁州人均生产总值34119元,增长7.6%,州直人均生产总值28318元,增长6.0%。
全年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9%。
州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1%。
表1: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二、农业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5.44亿元,比上年增长5.9 %。
州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2.26亿元,增长4.9%。
全州农作物播种面积2244.03万亩,比上年增加259.98万亩。
其中:粮食(含薯类)播种面积1262.70万亩,增加115.74万亩;棉花播种面积298.79万亩,减少60.15万亩;油料播种面积132.86万亩,减少18.23万亩;甜菜播种面积24.57万亩,减少5.12万亩;麻类播种面积3.34万亩,增加0.67万亩。
新疆冰雪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近年来,随着新疆冰雪旅游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冰雪旅游作为他们的旅游项目,尤其是在冬季旅游市场上,冰雪旅游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因此,了解新疆冰雪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其发展策略,对于推动新疆冰雪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疆拥有广阔的冰雪资源,其中塔城、阿勒泰、昌吉、伊犁等地区具有较为丰富的冰雪资源和适宜的旅游条件。
目前,新疆的冰雪旅游主要包括滑雪、越野滑雪、冰雪探险等项目,以及冰雪节等主题活动。
1. 滑雪滑雪是新疆冰雪旅游的主要项目之一。
目前,新疆有多个滑雪场,包括阿勒泰猫儿山滑雪场、博乐雪山滑雪场、巴音布鲁克国际滑雪场等。
这些滑雪场设施完备,除了配备有高品质雪具外,还有专业教练和教程,使得初学者和专业选手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滑雪的乐趣。
越野滑雪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活动,它在新疆的阿勒泰地区尤其流行。
越野滑雪项目需要技术和耐力,沿途的风景也令人赞叹,是一项非常适合冰雪运动爱好者的项目。
3. 冰雪探险冰雪探险是适合专业运动员和探险家的极限运动项目,需要强大的体能和技术,并且需要熟练的操作技能,以避免出现任何安全问题。
阿勒泰地区是冰雪探险的理想场所,这里的冰川、山脉和高原是不同类型的探险者所寻求的考验。
新疆的冰雪节一般在每年的12月至翌年1月左右进行,其中以乌鲁木齐的冰雪节、伊犁喀赞其冰雪节和塔城冬季旅游节最为著名。
冰雪节主要包括展览、比赛和娱乐活动,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之一。
1. 提高冰雪旅游的品质提升冰雪旅游的品质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提高场地的设施和服务水平,推广强化功能体育器材,增强精神文化内涵,提高旅行组织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改善住宿和饮食环境,增长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2. 推广冰雪节活动冰雪节作为冰雪旅游的重要手段之一,必须得到充分的发挥。
要积极推广冰雪节形式,提升冰雪节的档次和品质,创新组织方式和活动内容,扩大冰雪节的宣传范围,提高冰雪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和参加冰雪节活动。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Journal of YiLi Prefecture Communist Party InstituteNo.220202020年第2期推进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全域旅游发展研究候桂芳(新疆供销学校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察布查尔县拥有发展旅游业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别具一格的民俗文化资源,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分布在察布查尔县所辖的各乡镇,并且察布查尔县与周边昭苏、巩留、伊宁市、霍城县相邻,便利的地缘优势有助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察布查尔县应多措并举,推进全域旅游有新的发展。
关键词:全域旅游察布查尔县发展研究D O I 编码:doi:10.3969/j.issn.1674-6287.2020.02.015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87(2020)02-0061-04【收稿日期】2020-01-15【作者简介】侯桂芳,女,新疆供销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研究。
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旅游业已经成为县域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发挥好察布查尔旅游文化资源优势,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实现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一、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全域旅游发展基本情况分析(一)推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全域旅游发展意义重大首先,全域旅游倡导的“旅游+”发展理念,有利于推动旅游业与乡村和农业资源更好地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旅游发展全域化,必将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发展基础薄弱的乡镇形成一种引导和倒逼机制。
第三,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使乡村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
第四,旅游扶贫和旅游富民政策导向,为旅游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
①(二)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思路以全域旅游为视角,以旅游产业为导向,实现全过程、全时空、全方位、全体验和全景旅游,使旅游不再停留在人次增长上,而是重在品质提升和生活提升。
喀赞其旅游市场调查研究报告乘坐着“哈迪克”(马车),穿梭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喀赞其民俗旅游区的街巷内,马蹄嗒嗒,铃声清脆,两边欧式建筑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徐徐向后,下班的居民带着新鲜蔬菜慢悠悠地往家走,不同民族的居民悠闲地站在家门口聊着天,孩子们在身边奔跑嬉闹。
喀赞其民俗旅游区位于伊宁市老城区,总面积为22.9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完成4.2平方公里。
这里没有围墙,没有大门,背包客走进任何一家民居,都有可能喝到主人的一碗热奶茶。
旅游区道路两旁汇集了上百家手工作坊,许多从事传统技艺的少数民族手工艺者在这里开店,有皮革制作、木工和铁艺作坊、制箱子、做皮鞋,还有手工打造的马鞍等,精致而独特。
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就像民居民俗博物馆,展示着伊宁这座历史古城沉淀百年的民俗文化。
“假期里许多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家长会将孩子送到这里,体验传统的少数民族手工艺,看馕是怎么打的,酸奶是怎么做的,马掌是怎么钉的,还能学到维吾尔族歌舞。
”景区游客接待中心经理海力曼·阿吾提说,“今年,喀赞其旅游景区迎来了大变化,过去简单的观光游变成了深度游,往常都是去居民家或者景区转一圈吃个冰激凌就赶回去了,两个小时便可以结束行程,现在则要花上一天甚至几天。
”伊宁市旅游局局长苏娉说:“我们这里主打的是‘居旅共享’的特色旅游。
游客在这里的所见所闻都是原原本本的民族文化,体验到的是旅游景区内13个少数民族和睦相处的和美氛围。
”这种旅游模式广受疆外游客欢迎。
“行人可以走、摩的可以走、马车也可以走,这就是这里人们生活的原貌,游客来不来都是一个样子。
游客就喜欢这种接地气、不是人工打造的旅游区。
”海力曼经理补充说。
截至目前,旅游区依据卫生环境、美丽庭院等共评出58家民居家访点,每个家访点每月会经历3次考核,最终月观光费可达3000元左右。
在前进街12巷12号的乌孜别克族家访点民居里,标志性的蓝建筑恢宏大气,院子里的景观葡萄架缀满果实,长长的餐桌旁铺着坐垫,不怕生的孩子们没吃完饭便笑嘻嘻地跑来与记者热情合照,主人阿卜杜肉甫则腼腆地招待着来访客人,生活热闹而充实。
浅议昭苏县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对策作者:沈爱春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3期摘要:开发旅游资源、改善旅游设施、挖掘文化内涵、促进旅游发展,关键词:昭苏品牌创新昭苏县地处中国雄鸡之尾,位于新疆伊犁州西南角的高位山间盆地,扼守祖国西部边陲,西与哈萨克斯坦交界,西南邻近吉尔吉斯斯坦,边境线长达249公里,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和险要。
南居天山之北,与南疆的拜城县、温宿县隔山相望,东与特克斯县接壤;北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毗邻。
总面积1.12万平方公里,是伊犁州直面积最大的县。
全县总人口17.6万,居住着哈萨克、汉、蒙古、维吾尔等21个民族。
境内有国家一类口岸-木扎尔特口岸。
这里是新疆唯一没有荒漠的县,被誉为“中国天马之乡” 、“中国油菜之乡”、“中国褐牛之乡”。
在昭苏您可以看到大地洁净,百花烂漫、蓝天如洗、白云游弋、雪山耸立、松柏苍翠、草原辽阔。
昭苏是新疆最具有西域边陲草原文化和西天山峡谷风光特色的旅游胜地。
一、昭苏县旅游发展的现状1.昭苏县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昭苏县根据自身资源的优势制订了以夏塔古道风景区为龙头加快和带动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突出天马文化、乌孙文化、草原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四大文化特色,积极发展自驾车旅游、探险旅游、冬季冰雪旅游、生态旅游、边境体验等突出地方特色的发展思路。
在各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昭苏县旅游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持续增长,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0年游客接待人数59.8万人,实现旅游收入7089.2万元,带动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2.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
昭苏县围绕“突出特色、树立品牌、结构合理”的总体思路,充分利用和挖掘独特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乌孙文化、古道文化等资源优势及沿边地缘优势,积极吸引各方面资金,进行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市场开拓,切实增强旅游业带动作用。
2010年与(香港)华夏马术公司联手合作举办“2010昭苏首届国际马术拉力赛”。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Journal of YiLi Prefecture Communist Party InstituteNo.420202020年第4期伊犁特色文化开发与“旅游兴疆”战略互动模式研究——以“一带一路”文旅融合为视角王友文(伊犁师范大学新疆伊宁835000)摘要:伊犁州具有极其丰富的特色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
伊犁州在实施“旅游兴疆”战略中,应充分利用区域特色文化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科学运用全域互动模式、文旅互动模式、内外互动模式、硬软互动模式,发挥文化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带动性、富民性和全民性功能,为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关键字:伊犁特色文化旅游兴疆战略互动模式研究D O I 编码:doi:10.3969/j.issn.1674-6287.2020.04.013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87(2020)04-0052-05【收稿日期】2020-10-15【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路”与“一带”国际旅游联动战略模式及南西合作机制研究》(编号:17YJA790046.);伊犁师范大学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合作发展研究中心开放性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草原文化国际旅游圈的构建及功能研究》(编号:2016ZBGJZD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友文(1948~),男,陕西蓝田县人,在职研究生学历,伊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合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特聘客座教授,伊犁州专家顾问团专家顾问。
经济与文化旅游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1]这为我们发展旅游产业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
伊犁州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又有极其丰富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禀赋,伊犁草原文化旅游又被自治区确定为重点培育的精品旅游线路之一。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Journal of YiLi Prefecture Communist Party InstituteNo.420212021年第4期新疆旅游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申东力(中共伊犁州委党校新疆伊宁835000)摘要:本研究以新疆14个地州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新疆旅游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研究发现,新疆旅游产业集聚阻碍了经济增长,但是旅游产业密度的提高却促进了经济发展,可能原因是新疆地州间旅游发展存在同质竞争的现象。
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新疆地州应该加强区域间合作,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发展有本地特色的典型旅游产业,避免恶性竞争和拥挤效应,促进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聚经济增长空间计量D O I 编码:doi:10.3969/j.issn.1674-6287.2021.04.011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87(2021)04-0048-05【收稿日期】2021-09-20【作者简介】申东力(1988~),男,河北邢台人,中共伊犁州委党校经管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新型城镇化。
经济与文旅研究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将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把南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文化和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
2018年,自治区党委在新疆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提出实施旅游兴疆战略。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在“1+3+3+改革开放”工作部署中,将旅游业确立为新疆经济发展战略支柱产业和三大重点经济工作之一。
近几年,新疆旅游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旅游总收入为186.11亿元,2019年,旅游总收入为3632.58亿元,全区旅游业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9年的4.4%上升至2019年的26.7%,表明旅游业已经成为拉动新疆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是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我国旅游业现状及新疆旅游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015.9.10)
目前我国旅游业已进入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旅游需求快速增长,旅游消费多元化、个性化日益明显。
从我国旅游行业发展前景来看,未来20年乃至35年将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更好更快的黄金期。
红色旅游、邮轮游艇、主题乐园等旅游产品正逐步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回眸新疆伊犁旅游,可用“惊叹”一词形容。
套用一句喀拉峻草原上一位72岁的哈萨克族大爷的话,就是“旅游这个事情,以前不知道,现在嘛,伊犁到处都是景点,都可以去旅游”。
从新疆旅游行业有利政策来看,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让新疆备受瞩目,让新疆旅游广受关注。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举办期间,笔者采访了研讨会嘉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局长伊那木·乃斯尔丁。
笔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旅游合作具有哪些优势?如何进一步开拓中亚旅游市场?。
伊犁州典型案例研讨材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伊犁州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北部,是一个美丽而多姿多彩的地方。
该地区以丰富的文化遗产、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
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伊犁州也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典型案例。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典型案例研讨材料。
一、伊犁州经济发展中的典型案例:巴音布鲁克农场巴音布鲁克农场是伊犁州最大的农场之一,也是新疆最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
该农场拥有广阔的土地和先进的农业设施,以种植水果、蔬菜和小麦等作物为主。
在近年来,由于政府的扶持政策和企业的自主创新,巴音布鲁克农场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伊犁州文化保护中的典型案例:霍尔果斯古城霍尔果斯古城是伊犁州最有名的历史遗迹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保护单位。
这座古城建于公元前3世纪,保存了大量古代建筑和文物,是研究伊犁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源。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霍尔果斯古城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保护了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也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伊犁州社会进步中的典型案例:喀拉峻乡扶贫项目喀拉峻乡是伊犁州的一个贫困地区,许多农民生活困难,教育和医疗资源匮乏。
为了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政府实施了多项扶贫项目,其中包括修建道路、改善学校和医疗设施等。
在项目的推动下,喀拉峻乡的人民逐渐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社会稳定和进步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伊犁州环境保护中的典型案例:伊犁河生态修复工程伊犁州的伊犁河是该地区的母亲河,担负着灌溉农田、水源供应等重要功能。
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伊犁河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
为了保护伊犁河的生态环境,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工程,包括河道清淤、植被恢复等。
这些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伊犁河的水质得到了改善,沿岸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有效保护。
五、伊犁州教育发展中的典型案例:伊犁师范学院伊犁师范学院是伊犁州最重要的高等院校之一,也是培养地方教育人才的重要基地。
旅游发展调研报告4篇本文是关于旅游发展调研报告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草原,是一块传统特色突出、民族风情浓郁、生态状况良好的具有代表性的草原,人民以传统畜牧业生产为主。
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畅,这里的环境保留了原生态的质朴,生活在这里的人民也表现出观念上的保守,使得这块美丽的草原未能向世人展示其独有的魅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为牧民提供了展示其生产生活和当地文化的新途径。
为这里的人民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增加致富渠道提供了可能。
7月11日至13日,在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和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主办的第六届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上,由前旗旅游局组织的####苏木的两户牧民自己设计、制作的民族服装服饰参加了展示。
牧民的孩子也以模特身份登上了赛场。
比赛结果,一户牧民获得现代服装组第七名,另外一户获得传统服装组第八名。
首次参赛的牧民之子白音获得模特表演三等奖。
参赛的服装承袭了传统风格,加入一定的现代元素,完全由####苏木基层牧民自已设计、自已缝制,在场内外赢得了一致好评。
两位牧民还接受了内蒙古电视台等媒体的现场采访。
这次参赛增强了牧民们通过民族服装服饰的生产参与旅游的信心,提高了利用当地资源和技艺发展旅游业,展示新牧民、新形象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我旗旅游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群众基础。
通过这次参赛,我们也看到了我旗草原旅游的发展方向,受到了重要启示。
一,牧民是草原的主人,是发展草原旅游业的主体力量。
草原是蒙古民族自古以来赖以生存的家园,是北方民族文化繁衍的摇篮。
世代生活在####草原的牧民是这片草原的主人,草原因牧民而鲜活生动。
在日益崇尚生态文明的今天,草原是###旗展示自身形象的名片,具有十分强烈的感召力,吸引着游人纷至沓来。
####草原是###旗发展旅游业的依托,是众多旅游产品产生、发展的背景,是美丽的###旗最重要的底色。
因此,调动广大牧民投身草原旅游业的发展,是我旗旅游业发展的前提。
二,草原旅游业要以传统的民俗风情为主,立足当地文化,打造本土特色。
的铜矿阿舍勒铜矿。
石油勘探正在加紧进行。
旅游资源独特。
伊犁是新疆旅游资源富集区之一,当今世界旅游业追求的阳光、水域、沙滩、绿色、空气五大要素,自治州应有尽有;地理景观、水体景观、生物景观、文物古迹、民俗风情、休闲求知健身等六大旅游资源类型一应俱全。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浓郁的民俗风情,独特的草原文化,众多的名胜古迹,向西开放桥头堡的地理位置,为开展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人文历史旅游、跨国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这里雪峰巍峨、冰川瑰丽、草原无垠、林海苍茫。
有神秘的喀纳斯湖,静谧的赛里木湖;奇逸的果子沟,美丽的那拉提、唐布拉、恰西草原风光。
古丝绸之路横贯全州,留下了丰富珍贵的文物古迹。
全州有规模的景区(点)27个,达到国家质量等级旅游区(点)9处。
以那拉提、唐布拉、库尔德宁为中心的草原风情游;以伊宁市、伊宁县、察布查尔县、霍城县为主的伊犁河谷休闲游;以将军府、钟鼓楼、靖远寺、圣佑庙、八卦城为主的文物古迹游;以霍尔果斯口岸、木扎尔特口岸为主的跨国边境游,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地缘优势突出。
自治州边境线长达2000多公里,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是新疆和全国向西开放的重要商埠和国际大通道。
沿边有霍尔果斯、巴克图、吉木乃等8个国家一类口岸,其中霍尔果斯口岸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公路口岸,具有年进出口货物200万吨,出入境人员300万人次的通关能力。
目前,霍尔果斯口岸建立自由贸易区工作正在加紧运作。
伊宁市和塔城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沿边开放城市,并设有边境经济合作区。
奎屯市设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我国铁路最西部的货运编组站。
霍城县设有省级清水河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2003年,自治州国内生产总值277.04亿元,一、二、三产比重分别为34.7∶29.7∶35.7,财政收入13.06亿元。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全州实现农业总产值126.58亿元。
伊犁州伊宁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伊宁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外部发展环境和“7·5”事件的双重影响,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主题,解放思想,务实创新,排难而进,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强势推进各项工作,奋力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全年经济企稳回升,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为加快建设繁荣稳定富裕和谐的伊宁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据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预计实现生产总值82.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7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24.74亿元,增长21.6%;第三产业增加值53.41亿元,增长13.4%。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40.5%、57.4%;拉动GDP总量分别增长0.3个百分点、6.3个百分点、8.9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4.7:29.5:65.8”变化为2009年的“4.7:30.2:65.1”。
第二产业比重有所提升,比上年增长0.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17.68亿元,增长21.6%,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19.3%上升到21.1%。
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型发展态势。
按全市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17862元(折合2616美元),较上年增长13.7%。
2009年,伊宁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100.55,较上年下降7.7个百分点。
全市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3.0,提高1个百分点。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99.5,下降9.4个百分点。
二、农业2009年,全市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以“11532”富民工程为动力,以设施农业、林果业、畜牧业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突破口,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投入,全市农村经济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