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土石坝除险加固设计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工程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98如今,水库安全质量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水库正常运行,威胁周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隐患。
水库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土石坝的出险加固工作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水利工作者们主要研究课题和重点任务。
1 常见的土石坝病险问题土石坝工作环境相对复杂,产生的质量安全问题也各有特点。
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型水库的坝体本身就比较单薄,而中小型水库上窄下宽的坝体结构更使得坝顶宽度窄小,同时在坝坡的施工方面也存在着偏陡现象。
(2)当初修建水库时,由于技术水平的局限性,对土质重要作用认识不足,致使在筑坝填方中选择额土质不符合实际要求。
时至今日,土石坝土体疏松、散落的问题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土质疏松,透水性加大,导致坝体渗透现象乃至绕坝渗透现象的出现,严重威胁着坝体安全。
一些水位较高的水库,坝体背水坡面经常会发现牛皮涨、管涌和流土等现象。
(3)目前很多水库土石坝的迎水坡面由干砌石护坡筑成,背水坡面则是由草坡护坡筑成,受当初施工工艺水平所限,护坡施工质量普遍不高,甚至有的根本没有采取护坡措施,再加上长期管理维护的缺失,致使上述坝体迎水坡面破损严重。
(4)溢洪道过于简单。
溢洪道起着排水减压的重要作用,水库安全的保险阀。
由于当初对其认识不够,绝大多数水库的溢洪道设置非常简单,一般采用土溢洪道、半土溢洪道等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要。
另外,由于上述简易溢洪道抗冲刷能力和泄洪能力不足,容易引发水土流失、浆石等问题,甚至有的水库溢洪道野草丛生,严重影响了溢洪道正常功能的发挥。
2 土石坝加固工程设计2.1 地质指标分析石材和土料是修建土石坝主要施工材料,性质好坏直接关系着土石坝建成投入使用后的质量水平。
要保障工程质量,必须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石材和土料进行严格的性能管控。
要按照技术规范对石材和土料进行理化分析。
浅谈水库土石坝除险加固设计发表时间:2020-05-29T15:54:30.36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第7期作者:张笃勇[导读] 土石坝是世界水库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但由于其历史性、特殊性,多数土石坝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设计缺陷或质量问题。
摘要:土石坝是世界水库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但由于其历史性、特殊性,多数土石坝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设计缺陷或质量问题。
针对现行土石坝的运行现状,对坝体病害和除险加固措施进行了分析比较。
先键词:土石坝;除险加固:设计前言土石坝是利用当地土料、石料或者土石混合料填筑而成的坝,又称当地土料坝,是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坝型。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兴建的各种类型的坝体约有8.48万座,其中95%以上是土石坝。
但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存在严重的“三边”(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现象,防洪标准低,质量控制不严,尾工和隐患较多,时刻威胁着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其除险加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刻不容缓。
一、土石坝的病险(1)裂缝。
裂缝是土石坝病害中较为常见的现象,有的裂缝在坝体表面就可以看到,有的隐藏在坝体内部,裂缝宽窄长短深浅不一一。
裂缝有平行坝轴线的纵缝,也有垂直坝轴线的横缝,还有不规则的倾斜裂缝。
(2) 渗漏。
渗漏一直以来都是危害土石坝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按渗漏的部位可分为坝体渗漏、坝基渗漏、接触渗漏、绕坝渗漏;按渗漏性质可分为正常渗漏和异常渗漏;按渗漏现象可分为散浸和集中渗漏。
(3) 滑坡。
土石坝滑坡的原因有很多,如坝坡太陡,坝体抗剪强度偏小,坝基土的抗剪强度不足,外界因素扰动(如地震、坝周围动荷载)等,而导致坝体局部或整体的滑动。
(4)护坡损坏。
护坡是土石坝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雨水波浪动植物以及设计不当施工质量和管理等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土坝坝坡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毁坏,严重的将威胁大坝的安全。
(5)输泄洪建筑物老化破坏。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许多土石坝的输泄洪建筑物老化,甚至出现裂缝、断裂、露筋、漏水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这些建筑物的接体性和安全性。
浅谈小型水库土石坝的除险加固技术摘要:小型水库是我国防洪体系与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洪、灌溉、供水、发电和改善生态与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受多种原因影响,造成小型水库土石坝病险率高,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防洪标准低,渗漏、破损严重,工程管理薄弱等问题。
本文针对小型水库土石坝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除险加固措施。
关键词:小型水库;土石坝;除险加固Abstract: Small reservoirs in water conservancy and flood control system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frastructure, in flood control, irrigation, water supply, power generation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lay a large role. But by many reasons influence of a small reservoir earth dam seepage path rate is high, there are a number of flood control standards which have low, leakage, breakage serious,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roblems such as weak. This paper aims at the small reservoir of earth-rockfill dam safety concern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oblems of reinforcement measures.Key Words: small reservoirs; earth dam; reinforcement problems1.小型水库土石坝安全隐患问题1.1 防洪和抗震标准低。
小型水库土石坝病险问题及除险加固措施发表时间:2019-04-18T16:10:43.1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作者:段贵才[导读] 摘要: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多地方小型水库修建时间较早,在当时施工条件下,施工质量不高,而且坝体主要以土石坝为主,这种大坝施工技术工艺比较传统简单,在坝体成型以后,密实度和渗透系数与现代标准要求相差很大。
罗平县水务局云南曲靖 655800摘要: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多地方小型水库修建时间较早,在当时施工条件下,施工质量不高,而且坝体主要以土石坝为主,这种大坝施工技术工艺比较传统简单,在坝体成型以后,密实度和渗透系数与现代标准要求相差很大。
同时,土石坝基防渗技术落后,经常出现渗漏和流土等问题,甚至有裂缝,给中下游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文中对小型水库土石坝病险问题及除险加固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型水库;土石坝;病险问题;除险加固措施1导言土石坝是指选用筑坝当地的材料,并经过碾压等办法堆筑而成的挡水坝,可根据地质情况挑选不同的筑坝材料。
土石坝是现在小型水利工程中的多见坝型。
土石坝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加固,从而消除安全隐患。
而选用除险加固施工技能可发现并解决土石坝在运用中存在的疑问。
2小型水库土石坝病险问题2.1 坝体裂缝问题的处理小型水库日常运行期间,土石坝的坝身和坝基的不均匀变形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其裂缝主要分为横向裂缝、水平裂缝、纵向裂缝。
对于裂缝加固的方法一般有开挖回填法、翻松夯实法、裂缝灌浆法等。
通常来说,在对裂缝进行处理的时候,应对开挖回填的方法进行分析。
具体在进行处理的时候还需要与裂缝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来合理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当裂缝的宽度不大,同时其深度低于1米的时候,对于该裂缝可以直接灌入沙壤土来对其进行处理,施工期间可以采取分段的方式,从而使裂缝结合部位的处理质量得以保证;对于宽度比较大的裂缝,其处理难度比较大,同时由于其深度也比较大,所以,在对其进行处理的时候首先需要进行适当的开挖,之后在进行回填。
探讨对水库土坝加固设计的认识及建议摘要:水库土坝结构的安全是保障水库正常运行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水库土坝长期运行蓄水情况下,土坝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结构被破坏,严重影响了水库的安全运行。
为保证水库土坝的正常运行,须对土坝进行问题分析并进行除险加固设计。
本文结合实际,简要的介绍在水库土坝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分析提出的几种加固设计的方案,从中选取了最经济合理的、施工简单易行的、技术可靠的方案。
关键词:水库土坝;除险加固;设计引言水库在我国的数量非常多,它在人民生活生产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水利也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所以对病险水库大坝进行除险加固处理十分有必要。
我国以前修建的水库大坝大部分都是土石坝,如图1所示,且大多数土坝兴建于20 世纪 50 ~ 70 年代,由于年代久远,以前的设计标准较低及施工质量较差等原因而导致土坝质量不好,多数土坝普遍存在坝体填筑土质量较差、不密实、压实度不均匀、渗透性较大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水库土坝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出现渗漏严重、大坝变形等现象,严重威胁下游人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
为确保水库土坝的安全,保证水库土坝的正常运行,须对其病险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对土坝采取相应的除险加固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办法。
图1 土石坝1.水库土坝渗漏的种类和原因(1)坝体渗漏。
土坝坝体渗漏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①筑坝土料质量较差,未满足规范要求;②筑坝土料质量满足规范要求情况下施工质量较差,坝体压实不均匀等,导致坝体渗透系数大于《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规定的数值,不满足规范要求;③大坝太过单薄,导致下游坝坡浸润线溢出点较高,渗水量较大,对坝体造成破坏;④坝体下游坝坡的排水系统因杂物堵塞等原因失去了效用导致下游坝坡浸润线溢出点较高,坝体出现渗漏现象,或者坝体在施工时就没有设置坝体排水系统;⑤可能是动物在坝体中筑巢,导致土质坝体内部出现了空隙的情况,比如白蚁。
(2)坝基、坝肩渗漏或绕坝渗漏。
中小型水库土石坝的除险加固设计解析发表时间:2015-01-27T15:18:26.513Z 来源:《防护工程》2014年第11期供稿作者:孔得兵夏长城[导读] 不仅有利于消除了水库的病险状态,提升了水库的各项性能,确保了水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还可以为水库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证。
孔得兵夏长城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室摘要:对水库的除险加固,不仅有效解除水库自身的安全隐患,改善和增强水库防洪体系,还可以更好的保障水库基本性能的发挥和防洪安全。
文章主要分析了中小型水库土石坝的除险加固设计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型水库;土石坝;除险加固;设计引言很多地方的水库建造时间比较早,由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都不是很高,所以当时施工的一些水库大坝多数都是土石坝。
土石坝是我国水库的主要坝型,施工的方法传统简单,成型后坝体质量非常差,密实度和渗透系数仍然和标准要求相差很大。
大坝基防渗技术比较落后,在运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下游坝坡渗漏、流土等情况,更为严重的甚至出现裂缝、坡等现象。
还有些坝是砌石坝和混凝土坝,同样的施工简单,完工后大坝质量差,各种问题随之出现,给建筑物带来严重的影响。
1 中小型水库土石坝的除险加固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1 土石坝坝坡滑动设计中的问题一旦受到外力或重力的影响,土石坝的坝坡都可能向下或外移动,如果坡内岩土的抗剪强度可以达到要求,则坡度就是稳定的,否则将会出现滑坡。
因此,在进行土石坝坝坡滑动设计过程中要按照标准进行,完全遵循相关的标准,同时加强施工管理,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及时处理施工中的问题,保证小型水库的质量。
1.2 土石坝坝体灌注黏土浆加固设计中的问题当前,我国主要采取充填式与劈裂式两种坝体灌浆的方式,充填式主要用于自重灌浆,而所谓的劈裂式则是运用灌浆压力将坝体劈开,形成浆体帷幕,从动力来说,都是受到压力的影响,只是压力大小的差异。
山区土石坝水库除险加固方案探讨作者:王继红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18期[摘要]水库是集灌溉、防洪、养殖为一体的重要水利工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我国山区农村兴建了大量的小型水库,部分水库由于没有进行科学细致的勘察、设计,施工时技术水平不高,质量控制不严,如今存在严重险情,造成重大安全隐患,为此我国全面开展水库除险加固。
分析鉴定山区土石坝水库大坝、溢洪道、输水系统普遍存在的险情,分别采取坝体加高、培厚,加设防浪墙;心墙充填灌浆、坝基帷幕灌浆;溢洪道扩挖扩宽、修建控制段、出口消能、边墙底板衬砌;输水涵管(涵洞、隧洞)重建或套管、放水斜管(启闭塔井)拆除重建;完善护坡、排水、观测系统设施等工程技术措施进行除险加固。
[关键词]山区土石坝;水库;除险加固;方案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048-020 引言水库是集灌溉、防洪、养殖为一体的重要水利工程,其主要功能是灌溉。
我国大部分小型水库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搞水利、改当家地时建设,大坝坝体多为土石坝。
依靠农村社员搞人力战术,边施工边设计,缺少技术人员全程指导把关,许多水库大坝、溢洪道、输水系统三大主要构筑物均存在不同结构与安全问题,几十年带病运行,一是存在巨大的防洪安全隐患,二是水库不能发挥其工程效益,不敢蓄水,为此国家全面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本文重点结合山区土石坝水库工程实例,对水库工程大坝、溢洪道、输水系统除险加固工程技术方案优化设计展开论述。
1 水库险情分析1.1 普遍险情分析根据小型水库安全鉴定办法,主要从工程质量、运行管理、防洪标准、结构、渗流安全等方面结合水库现场检查对水库坝体、溢洪道、输水工程进行分析评价,查找问题,确定险情。
某县土石坝水库存在的问题与险情主要有:大坝:(1)坝顶高程不够。
由于技术力量薄弱,大坝没有经过严格洪水计算,仅凭经验确定大坝高程和溢洪道断面,部分水库在“75.8”后进行了洪水复核,但一是标准较低洪水计算偏小,二是复核依据的溢洪道断面数据不准,三是复核后有的水库戴帽加高、溢洪道扩面施工不到位,部分心墙未同时加高。
探讨小型水库土石坝病险问题及除险加固措施本文簡单介绍了我国小型水库情况,通过对常见的小型土石坝水库病险问题的分析,总结出常见的病险问题类型,分别论述了各种病险问题的除险加固措施,为小型土石坝水库除险加固提供一定的参考。
标签:小型水库;土石坝;除险加固小型水库是我国水利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防洪、供水、灌溉等十分重要的功能。
据统计,我国共有8.7万座水库,其中小型水库8.3万座,约占全国水库总量的95%。
小型水库中,约95%的水库为土石坝水库,因此可以说,我国土石坝水库最多,分布范围也最广。
我国小型水库大部分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修,经年累月积病成险,不仅严重威胁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严重影响水库效益的发挥。
小型病险水库治理早已引起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重视,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要求加快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到2015年底前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一、小型水库土石坝病险问题小型水库建筑物通常由土石坝、溢洪道和放水涵组成,由于小型水库建设标准低,管理不善,经多年运行,普遍存在着防洪、结构、渗流、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小型土石坝水库的主要病险问题如下:1.防洪不满足规范要求主要表现为大坝坝顶高程不够或溢洪道泄洪能力不足。
主要原因有:①原设计洪水标准偏低,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②坝顶高程不能抵御设计洪水,漫顶造成溃坝;③溢洪道过水断面不足造成泄洪能力不足或人为抬高堰顶高程导致防洪不满足规范要求。
2、结构不安全主要表现为:①大坝坝身单薄,坝坡太陡,出现滑坡或经复核抗滑稳定性不满足规范要求;②坝体填筑质量差,蓄水后,出现滑坡、裂缝、塌陷等现象;③未设置溢洪道,不能满足正常泄洪要求,或者布置不合理,下泄洪水回冲坝脚;④溢洪道经多年运行,堰体和挡墙开裂,或者为土体结构,未护砌;⑤受修建时历史条件限制,放水涵多为圬工结构,比如卧涵,抗震性能不满足规范要求,使用不方便;⑥放水涵闸门、启闭设施老化,锈蚀,丝杆弯曲,不能正常使用。
关于小型水库土石坝的除险加固的研究摘要:水库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占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
水库工程不但是水源工程,保证着农业灌溉用水、居民生活用水等方面的需求,同时又具有防洪的特性,在抵御洪水灾害和保障居民安全的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是水库同时又是双刃剑,由于各式各样的原因,有些小型水库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渗漏情况、工程老化失等,这些问题使得水库变为病险水库,不能正常运行,这样一来,不但影响水库发挥水利效益,同时也给周围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埋下了隐患。
笔者就小型水库常出现的病险进行分析,并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风力发电;设备制造;质量控制;研究1.小型水库土石坝的除险加固的意义中国式农业大国,人口多耕地广,因此中国的水利工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就目前而言,由于多数水库都是在建国后不久就已经建成,所以在技术上特别是土石坝的建造技术上有着或多或少的缺陷,形成如今大量的病险水库。
土石坝的问题一般比较复杂,土石坝的坝型虽然都十分常见,但是由于起初建造时的工程情形比较复杂,加上材料工具等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使得很多比较具体的除险加固方法适用范围都比较单一,显现出很强的局限性,所以对于土石坝的除险加固工作可以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在具体实施除险加固工作的时候,应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在分析了病害情况、除险加固要求、工程预算以及工具材料等各方面之后,再确定具体的除险加固方法。
可以首先列出几种工程方法,然后根据以上所述的条件对几种方法进行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施工可行性上的比较,选出较为适合的除险加固方法。
2.对土坝裂缝的处理一般来说,裂缝对于土坝的危害很大,尤其是那些贯穿于坝体的横向或者水平方向的裂缝、滑坡裂缝等,对于土坝的危害是致命的。
对非滑动性的裂缝,一般用先开挖再回填的方式来处理。
如果已知裂缝的宽度相对较小,深度小于1m,并且是已经固定的裂缝,可以取细沙从缝口顺着裂缝灌下,然后用工具将缝中的沙土夯实固定。
关于小型水库土石坝的除险加固的研究关于小型水库土石坝的除险加固的研究[摘要]水库在国内的水利工程建设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水库工程仅仅是保证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等各方面需求的水源工程,还是具有防洪的特性,在保障居民安全以及抵御洪水灾害的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但与此同时水库同还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多种原因,部分小型水库可能会出现工程老化以及渗漏情况的问题,这就使水库成为病险水库,不可以正常运行。
本文分析了小型水库土石坝病害的成因,提出了解决办法,论述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主要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型水库土石坝除险加固[中图分类号] K928.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297-21小型水库土石坝病害的成因及解决办法1.1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众所周知,在设计阶段,坝址的确定决定了地形、地质、地震发生频率及水文条件等;枢纽的总体布置、坝型及结构、材料选择和分区、水文资料的收集及洪水演算、地质勘探等都将影响大坝的安全。
就一般的小型水库而言,水库土石坝肩绕坝出现渗漏问题,大多就是由于当初在建库时,没有做全面的工程地质勘察,将右坝端置于中等~强透水的白云岩强风化层中,结果导致水库在蓄水较深时,土石坝肩出现绕坝渗漏,至正常蓄水位时,在土石坝肩形成多个较大集中渗漏点。
若坝脚位于山体之外,就会导致大坝肩绕渗半径减短,如果在加上结合部位防渗措施处理不好,在坝脚就会形成集中渗漏点。
综上所述,大坝的许多安全隐患是在设计阶段留下的,特别是在工程地质勘查、水文计算和坝体结构设计不合理这三方面。
在小型水库设计阶段要做好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查明土石坝坝肩山体岩层的渗漏情况,使坝轴线向下游移动,将坝轴线基础置于相对隔水的岩石上,这样土石坝肩基本不会产生绕渗现象。
小型水库设计时由要有较为全面、详细的水文资料,以及调洪演算,现状坝高要能够满足设计洪水30年一遇,校核洪水3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土石坝工程除险加固防渗设计处理研究摘要:水利项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基础民生项目,其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与经济的增长。
水库项目建设完成之后,在长时间的运用下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问题,为保证大坝的安全性,需要定期检测水库,并针对水库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保证大坝的稳定性。
文章详细介绍了土石坝项目除险加固抗渗设计要点,和土石坝项目除险加固防渗策略。
关键词:土石坝项目;除险加固防渗;设计要点;优化策略中国是个水库大国,约95%的水库大坝是土石坝。
大多数水库均是建国早期建立的,因为当时的国家经济条件及科技水平有限,诸多项目采取“土法上马”,坝身填筑性能很差,压实密度与渗透性能无法达到标准或是坝基防渗施工不完全,导致大量水库处在带病状态下运行,主要体现为下游坝坡和坝基产生渗漏、沼泽化,以及产生管涌、流土、水流冲刷等渗漏现象,坝身产生裂缝和滑坡等情况。
土石坝渗漏现象既危害大坝的安全性,还将直接造成大坝出现故障。
所以,在加固土石坝结构时,大坝抗渗加固通常是控制性项目,需要引起重视。
1土石坝项目除险防渗加固重点对水库进行防渗加固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水库功能、延长水库运用期限,保证水库作用的充分发挥。
除险加固要针对土石坝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通常包含增高培厚大坝、扩建和改造溢洪结构、新增和改造取水设备,对水库采用防渗策略。
其中,处理好防渗情况是除险加固过程的重难点,我国大部分水库均建于20世纪,在施工阶段受到科学技术及原材料的影响,造成这些水库质量均存在较大问题,特别是土石坝水库,在建设环节由于技术较差造成土石坝结构隐藏诸多安全问题,再加之长时间的应用,土石坝项目退化,造成大坝总体结构出现松动,不能满足土石坝工程的安全设计需要。
在土石坝除险加固防渗规划过程,要结合土石坝的具体情况采用科学的措施,一般需要注意如下几点内容:①在对土石坝项目进行防渗加固处理时,要结合防渗加固的基本原理,采用科学的措施,一般情况下,针对土石坝防渗重点从“前堵、中截、后排”这几个方面着手。
土石坝病害特点及除险加固技术土石坝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坝型。
其优点是:就地取材,节省钢材、水泥、木材等重要建筑材料,减少了建坝过程中的远途运输;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和加高、扩建;土石坝的坝身是土石散粒体结构,有适应变形的良好性能,对地基的要求低;施工技术简单,工序少,便于组合机械快速施工。
其缺点是:坝身一般不能溢流,施工导流不如混凝土坝方便,粘性土料的填筑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等。
本文主要对土石坝工程类别、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病害进行分析以及在施工实施过程中应如何确保工程质量。
标签:土石坝;病害特点;除险加固工程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加大了对于水利设施的投入力度,各地掀起了一轮建设水利设施的高潮。
在这一建设过程中,土石坝以其所具有的优势在建设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广泛应用土石坝的过程中,由土石坝病害所导致的变形乃至溃坝问题不容忽视,应当做好对原有及新建土石坝相应的防渗加固措施,提高土石坝的使用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1、土石坝病害的原因1.1设计问题设计质量差的问题,由于小型土石坝设计工作大多由建设单位组织工程设计招标,具有高水平设计技术能力的设计单位不屑来承揽业务,中标单位基本为一些资质等级较低的设计公司中标,存在着设计水平较低,专业性较差。
设计人员组成的主力大部分为刚从院校毕业的学生,所完成的设计成果同现场情况脱节,水力水文计算数据不准,施工图设计粗制滥造,造成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后返工,酿成质量事故和经济损失。
1.2施工原因土石坝大坝出现渗漏时对坝体的破坏一般有两种情况,即渗透造成的破坏和坝体发生变形后的破坏。
由于渗透造成的破坏经常是大坝基部出现渗流,使坝基周围岩石层的土粒发生松动并出现变形,这种现象就属于渗透变形破坏。
在渗流的破坏下,坝体抵抗水流的冲击张力变小,很容易在一些工程质量薄弱部位出现裂缝、弯曲变形、滑坡甚至溃坝的危险。
由于土石坝大坝渗流处理不恰当,或处理不及时,使水从围护区域内向外渗水,从而出现大量储水渗出的现象,如果不能有效防治,就有可能出现土石坝围坝或者大坝基部渗出水的量很大,不但蓄水量降低,还有可能使下游的水位升高,会出现农田淹没、建筑物基部浸水等现象,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大损失。
探析土石坝除险加固设计问题
摘要:本文对土石坝加固以往的经验进行的归纳总结,供广大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土石坝病险;原因分析;加固措施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earth dam reinforcement past summary of the experience for the technical personnel reference.
keywords: earth dam seepage path; reason analysis; reinforc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v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土石坝病险原因分析
11坝顶高程不满足要求
主要包括三方面,其一是防洪标准偏低防洪能力不足,导致坝顶高程不满足要求;其二是坝体填筑压实度低,竣工以后沉降量大,导致坝顶高程不足;其三坝顶超高不够导致坝顶高程不足。
在实际工程中,坝顶高程不满足要求多是因为防洪标准偏低造成的,也有因多种原因造成坝顶高程不满足要求的情况。
12渗流问题
引起渗流量过大和浸润线过高的原因大致可归纳如下:
(1)防渗材料本身防渗性能差,渗透系数偏大。
(2)材料碾压不密实使得渗透系数大。
(3)铺土层偏厚,每层土上下碾压质量不均匀,成层渗透特征明
显,渗流出溢点高。
(4)防渗体有裂缝。
(5)防渗体与地基、岸坡或其他建筑连接面形成渗漏通道。
(6)透水坝基无防渗处理或防渗处理效果不好。
引起渗透破坏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防渗体的渗透破坏。
因用料不妥、碾压不密实、碾压密实度不均匀产生不均匀沉降等各种原因使得防渗体存在裂缝,尤其是横向裂缝,当防渗体下游侧无有效的反滤保护时,极容易形成集中渗漏。
(2)沿防渗体与地基、岸坡连接处的渗透破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接触面处理不好或未进行处理,使得地基表层内的渗流对防渗体淘刷,逐渐形成集中渗漏;另一类连接面几何形状不适应防渗体变形,使防渗体与接触面脱开形成集中渗流,或形成弱应力带在渗透压力作用下造成水力劈裂,形成集中渗流。
(3)防渗体与其它建筑物连接处的渗透破坏大多是因连接面结构形式不当和连接面防渗体填筑质量不好,使得防渗体与连接面脱开或形成低应力区,在渗透压力作用下,形成集中渗流,导致渗透破坏。
(4)坝基渗透破坏主要是发生在未进行防渗处理的坝基。
对于进行防渗处理的坝基,采取水平防渗发生渗透破坏多余垂直防渗。
13坝坡失稳或稳定不满足要求
导致坝坡失稳或稳定不满足要求的主要原因如下:
(1)坝坡偏陡。
(2)筑坝材料的抗剪强度未达到设计预期值。
(3)坝体填筑形成了软弱面。
(4)地基中存在设计时未发现的软弱夹层,或水库蓄水后软弱夹层性质恶化。
(5)水库蓄水后工程区水文地质条件变化使得坝体坝基的孔隙压力增加明显超过了设计预期值。
2除险加固设计方案的拟定原则
(1)综合选用加固措施的原则。
对于一座病险坝往往不止一种病险情况,也往往不仅仅是坝体或坝基存在病险。
因此在拟定加固处理方案时应根据各种病险情况的安全需求,采取综合措施。
(2)有利原则。
对存在病险的老坝进行加固,原则上选用的除险加固措施应尽量避免某种措施对坝的安全构成新的威胁。
当针对某种病害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加固措施时,应该全面评估这种措施是否对坝的安全构成新的不利影响。
(3)兼顾原则。
针对某种病险采取的加固措施尽量兼顾其他病险的处理。
(4)一体原则。
加固措施与原坝体的结构、坝体与坝基的处理措施等应形成完整的体系。
比如防渗加固,如果仍然利用原坝体防渗体的防渗作用时,防渗加固措施应与原坝体防渗体形成完整的防渗体系,坝体防渗与坝基防渗形成完整的体系。
其中关键问题是确保连接部位的可靠性。
3常用的加固措施
31坝顶高程不满足要求的加固措施
坝顶高程不满足要求有两类措施,其一加高大坝,其二加大泄洪设施规模降低洪水位。
本文只讨论加高大坝的问题。
土石坝加高一般有坝顶加高、从上游坡加高和从下游坡加高三种方式。
从坝顶加高:俗称戴帽加高。
按加高方式不同常采用的大致有坝顶直接加高、顺坡加高、戴帽加高三种形式。
其适用条件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
(1)对三种不同形式的坝顶加高,都必须满足一个共同的条件,即坝坡的整体稳定必须有足够的富裕度,加高之后的整体和局部稳定安全系数必须满足规范规定。
(2)从坝顶加高高度不易过大,一般不超过3m。
(3)在强地震区,慎用直接从坝顶加高方式。
(4)顺坡加高适用于原坝顶宽度较宽的情况,加高后的坝顶宽度必须满足运行管理需要。
(5)戴帽加高形式适用于靠近坝顶处坝坡稳定安全富裕度较大的情况。
当坝顶附近上下游坡有马道时,比较适于采用这种加高方式。
从坝下游坡加高:优点是加高施工期间基本不影响水库运用,加高高度没有特殊限制。
但加高工程量相对较大。
对于均质坝,如果坝体填筑质量差、内部有裂缝等缺陷,不宜采用这种加高方式。
当存在这种缺陷时,防渗体疏松、渗透性大,后期加高坝体质量好渗
透性小。
在坝下游加高后,除了因施加偏荷载引起的压缩变形可能会形成新的裂缝外,加高后抬高了浸润线,加高前未饱和土体饱和后会产生新的固结变形,从而可能导致新裂缝产生。
严重时,在库水位降落时,上游坝坡有产生遛坡破坏的危险。
从大坝上游坡加高:一般而言,这种加高方式适用于坝前淤积面较高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在上游坡加高,工程量少。
在坝上游淤积面加高需要重视淤积物在附加荷载作用下的压缩变形对加高坝
体安全的影响。
对于均质坝,在上游坡加高,后期加高填筑的土体压实质量好,防渗性能好,大大降低了原坝体浸润线,对坝的安全有利。
32防渗体的防渗加固措施
在所有除险加固项目中,防渗加固措施形式、方法最多。
对于大坝防渗体,常用的防渗加固措施有各种形式的灌浆、复合土工膜、各种形式的防渗墙等。
对于坝基,砂砾石坝基和土基常用防渗加固措施有粘土铺盖、复合土工膜铺盖、各种防渗墙和灌浆等,岩石坝基常用的防渗加固措施是帷幕灌浆。
321坝体防渗加固措施
(1)防渗体灌浆。
大坝体灌浆方式主要有充填灌浆和劈裂灌浆两种。
充填灌浆常用自流或压力灌浆,或者先自流后加压力进行灌浆,灌浆材料与原坝防渗体相同或相近。
充填灌浆适用于防渗体填筑质量差,内部因存在裂缝使防渗性能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
劈裂灌浆是利用浆液压力大于坝体小主应力的原理在防渗体内进行压力灌
浆。
灌浆材料采用粘性土。
通过灌浆在防渗体内形成一道约
20cm~30cm厚的粘土浆脉,提高防渗体的防渗性能,从而达到防渗加固的目的。
劈裂灌浆适用于坝体填筑质量相对均匀的情况。
对于碾压质量不均匀、内部裂缝严重的情况,在灌浆过程中串浆、跑浆现象难以避免,灌浆工艺不当会对防渗体形成新的破坏,应谨慎采用。
(2)复合土工膜防渗加固。
近年来,采用复合土工膜对防渗体进行防渗加固越来越普遍。
复合土工膜的铺设方式随防渗体形式不同分为两种形式。
对于均质坝和斜墙坝,复合土工膜铺设在防渗体上游面,心墙坝采用垂直铺设形式。
前者采用的较为普遍,后者采用不多。
当采用上游面铺设复合土工膜时,大坝上游坡以及复合土工膜与垫层和保护层之间均应满足抗滑稳定要求。
另外,还应做好复合土工膜分幅以及与岸坡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