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鸟的饲养管理

鸟的饲养管理

鸟的饲养管理
鸟的饲养管理

雏鸡高效饲养管理措施

雏鸡高效饲养管理措施 鸡管理的目标是满足父母代种公母鸡在育雏育成期各个阶段的需求,使种鸡在育雏育成期按标准体重曲线生长,为性成熟做准备,在整个生产周期内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不同的生长阶段,种鸡各组织与器官发育的特点不同,在每一个生长阶段,饲养管理人员应考虑鸡只在该阶段生长发育的特点,饲养管理及饲喂量应据鸡只的需求进行调整。 一.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 提前订雏 在本身没有种鸡的情况下应提前订雏,订雏数应为育成鸡数加预防生长期间死亡、淘汰和鉴别误差的鸡数。订雏种禽场应选防疫管理好,种蛋不被白痢杆菌、霉形体、马立克病、副伤寒、葡萄球菌等污染,且出雏率高的种禽场购入鸡苗。同一批孵化21天出雏的鸡苗易饲养、存活率高。

2. 选定饲养人员 人工育雏是一项很艰苦而细致的工作,育雏人员要懂得一定的养鸡知识,工作认真负责,如果是新手必须进行技术培训。 3. 认真制订好育雏计划和有关技术措施 4. 育雏舍设备的清洗与消毒 在进雏前,应对雏鸡舍和笼具、用具进行彻底的冲洗,可将90%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及有机物冲洗掉,待育雏舍水分蒸发后,选择可靠的消毒药进行彻底消毒,消毒前应检查与维修各种设备与机件。 5. 试温 在进雏前两天应做好育雏舍与育雏器的调温与试温工作。试温时,育雏人员要按进雏后同样严格的卫生要求,保持环境清洁,以免污染已消毒过的房舍与设备。 6. 准备好育雏用的各种原料与用具,如饲料、疫苗、药物、育雏记录表格等。二雏鸡的饲养管理 1 圈舍要求,

(1)舍内布局:如采用平面网上育雏,应根据育雏舍的大小适当放置育雏箱,以保证室内温度,又不妨碍生产工人操作为宜。育雏箱内铺以报纸,以防雏鸡脚被卡住,以利于雏鸡能在网上自由活动,又有利于雏鸡开食。 (2) 合适的温度:温度是育好雏的关键,雏鸡耐寒力差,耐热力也差,调节体温能力非常有限,刚出壳的雏鸡要求保温的温度为356C,以后每日降低0.50C,直到与外界温度持乎为止。保温时间冬、春季节为50天左右,夏秋季节为30天左右。保温可用煤炉、电灯、红外灯等保温,温度是否适合,主要看雏鸡食料后的表现。雏鸡吃饱料后,均匀地分布在育雏室内,并张翅伏地,不发出叫声,为温度适宜。如雏鸡堆积热源下,并发出吱吱的叫声,不敢外出采食,证明温度过低,需要升高温度,直到均匀分布为止。如雏鸡远离热源,跑到墙边,并频频饮水,脚胫发红干燥,证明温度过高,需要降温。适宜的育雏温度:1—3天保持在35—34qC、4—7天保持在33℃、第2周保持在30~28。C、第3周保持在28—26℃、第4周保持在26~240C、第5周保持在24—21℃,温度降至21—230C时保持恒定。 (3) 适宜的湿度:育雏舍太干燥,雏体水分 易丢失,对鸡的生长发育不利,反之,育雏室太湿空气不流通,易引起球虫病和曲霉病的发生。因此鸡只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65%,一般10日龄前,育雏环境温度高,雏鸡采食、饮水少,排粪也少,容易出现舍内过分干燥,可采取适当的加湿措施使舍内湿度达至

小鸡饲养方法 雏鸡饲养管理要点

小鸡饲养方法,雏鸡饲养管理要点小鸡要如何饲养呢?小鸡指的是刚出壳的雏鸡,一般从出壳到六周龄都是属于育雏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要精心饲养管理,因为小鸡刚出生,绒毛稀少、自身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消化系统功能弱、抗病能力低等,因此很容易受到环境、气温、饲养等因素影响到小鸡的成活率,所以在小鸡的育雏期期间要抓好各方面的饲养管理,提高小鸡的成活率:(一)开食初生雏雉初次喂食称开食,雏雉出壳24小时就应用玉米或碎米以温水拌均匀地撒在塑料布或浅加饲槽内作为开食。第二天用2/3玉米粉或碎米,1/3全价料饲喂,第四天全部用全价料饲喂到1个月。以后可用自配饲喂到2个月。(二)开水 雏鸡出壳后第一次饮水称开水,一般雏鸡出壳后,毛干3小时可给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溶液作为开水并来连饮3天,以消毒肠道后才用常水作为饮水。饮水要清洁,水槽要经常清洗,以保清洁(三)开青 雏雉第一次喂饲料称开青,雏准2-3日龄后,可开始投喂干净切碎的青饲料,可占饲料总量10%左右拌入日粮中饲喂,也可单独饲喂,不宜过多,以防拉稀,随日龄的增长,可逐渐增到20-30%。(四)开荤雏雉初次投喂动物性饲料,称开荤。雏准第一次喂食初几天内可用蒸熟折鸡蛋(每100只雏雉一个鸡蛋)碎拌于饲料中饲喂作为开荤。7-10日龄后可在饲料掺3-5%的优质鱼粉(淡)以满足雏雉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五)饲喂次数 开食后1-3日龄,每天饲喂6-7次,3-7日龄后,每天5-6次,7-30日龄,每天5次,1个月龄后每天4次。 (六)温度、密度、光照和通风 1、温湿度调控:适宜的育雏温度为1-3日龄35_34℃,4-7日龄33-32℃,2周龄31~28℃,3周龄27~24℃,4周龄为23-22℃,5周龄后保持常温。相对湿度1-10日龄65%-70%,11日龄以后55%-65%。 2、密度:随日龄变化,其体重、需用水等也会相应变化,应适时调整饲养密度,增加水、食槽数。网箱平养或箱式育雏时密度为 1-10日龄50一60只平万/米,10-20日龄30-40只/平万米,此后可转入立体笼(蛋雉育雏用4层笼),21~42日龄20-30只/平万米,43-60日龄10-20只/平万米。 3、光照时间控制:雏雉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初雏1-3天保持24小时光照,4-7天保持20~22小时光照,此后,根据雏雉采食情况转入自然光照。3周前后转入立体笼时,第1个晚上要全加光照,以使雏雉尽快适应新环境,多采用3瓦/平万米为宜,待雉群大部分采食、饮水后,即可采用自然光照。 4、通风换气及室内环境控制:室内空气流通不好,氨气浓度过大,会直接影响准鸡的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病等疾病的发生。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清粪、清扫地面,维持适宜的温度,定期带鸡消毒,及时疏散密度。搞好室内

养禽学 第九章 鸭饲养管理技术

养禽学 第九章鸭饲养管理技术 第一节水禽生产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禽生产和消费国。 2001年鸭存栏数6.36亿只,鸭肉产量185万吨,分别占世界总量的69.5% 和68% (FAO); 发展速度快: 鸭肉产量从1990年的57.5万吨增长到2001年的185万吨,10年增长3倍多; 2001年鹅存栏数2.07亿只,占世界总量的85.9% (FAO)。 一、水禽品种的起源 (一)鸭的起源 家鸭起源于河鸭属中的绿头野鸭和斑嘴鸭。我国是家鸭的主要驯化地之一。 瘤头鸭,在我国俗称番鸭,属栖鸭属。无论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均与河鸭属的家鸭有很大的差异。该鸭在美洲驯化,经东南亚传入我国。 瘤头鸭与河鸭属的家鸭杂交是属间杂交,其一代杂种称为半番鸭,因不能繁殖后代故又称骡鸭。 (二) 鹅的起源 家鹅起源于雁属中的鸿雁和灰雁。 中国家鹅品种中,除原产于新疆的伊犁鹅起源于灰雁外,其它品种都是鸿雁的后代。 欧洲鹅绝大多数来自灰雁。 中国家鹅

欧洲鹅 来自鸿雁的家鹅典型形态特征是:头部有明显额疱,颈细长呈弓形,前驱抬起与地面保持明显角度。 而来自灰雁的家鹅则头无额疱,颈粗短而直,前躯几乎与地面呈水平状态。

二、水禽的生活习性 家禽生活习性的形成与其野生祖先和其驯养驯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因而鸭、鹅等水禽与鸡、火鸡等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1、喜水性 鸭、鹅善于在水中觅食、嬉戏和求偶交配。因此宽阔的水域、良好的水源是饲养水禽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 对于采取舍饲方式饲养的水禽,需设置一些人工小水池,以供水禽洗浴之用。但要求在干燥场所栖息和产蛋,以保证种禽的健康和种蛋的清洁。 2、合群性 水禽的野生祖先天性喜群居和成群飞行,此习性驯化家养之后仍未改变。 经过训练的鸭、鹅群可以招之即来,呼之即去。鸭、鹅在放牧中可以远行数十里而不紊乱。如离群独处,则会高声鸣叫,彼此应和归群。 这种合群性使水禽适应大群放牧饲养或圈养,也比较容易管理,便于集约化饲养。 3、耐寒性 水禽的羽毛比陆禽更贴身,绒羽层更厚,发达的尾脂腺分泌油脂到羽毛上,能有效地防水御寒,具有更强的防寒保暖作用。 水禽的皮下脂肪比陆禽厚,因而具有更强的耐寒性。 水禽在0℃左右,仍然能在水中活动自如,在10℃左右仍可保持较高的产蛋率。 相反地,水禽的散热性能差,耐热性能也较差,尤其是体大脂肪厚的个体,在夏季高温时生产性能下降。 4、耐粗饲 水禽的食性比陆禽更广,更耐粗饲。 由于鸭的嗅觉、味觉不发达,对饲料要求不高,凡是无酸败和异味的饲料都会无选择地大口吞咽,所以不论精、粗饲料或青绿饲料等都可以作为鸭的饲料。 鹅则更喜食植物性食物,具有强健的肌胃和比身体长10倍的消化道,以及发达的盲肠。 鹅的肌胃在收缩时产生的压力比鸡、鸭都大,能有效地裂解植物细胞。 鹅的盲肠中含有较多的厌氧纤维分解菌,能将纤维发酵分解成脂肪酸,因而鹅具有利用大量青绿饲料和部分粗饲料的能力。 5、敏感性 水禽比较神经质,反应敏捷,能较快地接受管理训练和调教。 特别是鸭性急胆小,易受外界突然的刺激而惊群,尤其是对人、畜及偶然出现的色彩、声音、强光等刺激均有害怕的感觉。 所以,应保持水禽饲养环境的安静稳定,以免因突然受惊而影响产蛋和增重。 6、生活规律性 水禽具有良好的条件反射能力,反应灵敏,比较容易接受训练和调教,可以按照人们的需要和自然条件进行训练,以形成各自的生活规律。 一天之中水禽的放牧(出栏)、觅食、嬉水、歇息、交配和产蛋等行为都有比较固定的时间,且这种规律一经形成就不易改变。 三、水禽的生产特点 1、早期生长快,生产周期短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2000-10-16 养鸡的关键在育雏,育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雏鸡的生长发育、成活率、生产力及经济效益。在0-6周龄育雏期间必须满足雏鸡对水、温度、湿度、空气、光照、营养、卫生等条件的需要,为雏鸡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一、水分 雏鸡进入育雏室后,由于运输劳累,环境改变会产生疲劳、应激和抵抗力下降,容易造成发病死亡。因此雏鸡进入育雏舍后应首先饮用复合水,即清洁水+康利来饮水剂(洛阳惠中兽药有限公司生产,每袋25克兑水150千克)+适应原(本公司生产每桶100克兑水100千克)连饮3天。水在鸡体中占60%—70%,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物质代谢和体温调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育雏期间不能断水,要勤更换,同时要防止断水后引起雏鸡见水暴饮致伤。 二、饲料 雏鸡饮水后可以开食,开食饲料以小米、碎玉米粒或直接用配合好的粉料浸泡软化后饲喂。刚开始也可喂少量芝麻,既有营养也可润滑肠道,效果很好,蛋雏鸡自配料蛋白质要达到20%才能满足需要。如用碎米等粒料开食,2天后就要逐步加入配合料,5天后全部喂配合料。开始应少喂勤添八成饱,以半小时吃完为宜。喂食次数,一般出壳到4周龄每天可喂5-6次,其中夜里1-2次,4周以后每天4-5次。饲喂的间隔要均匀,做到定时定量。 三、温度 养鸡的关键在育雏,育雏的关键在温度。初生雏鸡的体温约39℃,没有调节机能,4日龄开始微微地均衡上升,到10日龄才达到鸡的正常体温40.5-41.7℃。到21日龄左右,体温调节机能逐渐趋于完善,以后才具有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因而,温度的忽高忽低是造成雏鸡死亡的重要原因。据大量调查,农村专业户养鸡育雏,最易在早上0-4点钟饲养员困乏出现温度下降,如果有2个小时温度下降,第2天就会有病鸡和死鸡出现。根据实践,雏鸡1周龄一般温度为32-36℃,以后按周降1-2℃。 四、湿度 雏鸡从相对湿度为70%的孵化器孵出,经过孵化室和途中运输到达养鸡场育雏室,这个过程需要用一定时间,雏鸡体内水分随着呼吸而大量散发,此时体内剩余蛋黄吸收不良,羽毛生长也慢。因此,头10天可

种山羊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种山羊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征求意见稿) 马岩德李维游 1 放牧管理 1.1 放牧时间 1~5月上午9:00~下午5:30;6~12月上午8:00~下午6:00。 1.2 放牧中注意事项 1.2.1 放牧期间,放牧员不能离开羊群,注意观察羊群动态,若发现羊只发病应及时报告兽医进行治疗。 1.2.2 实行轮牧制,一般每个小区放牧7~10天。 1.2.3 每天放牧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 1.2.4 每天饮水不少于2次。 2 补饲 2.1 精饲料(或配合料)饲喂标准 2.1.1 怀孕后期、哺乳期母羊300g/天/羊,分2次饲喂。 2.1.2 产后半月的羔羊50~100g/天/羊,分3次饲喂。 2.1.3 配种期配种公羊配种前1个月到配种结束500g/天/羊,分2次饲喂,并加喂鸡蛋和牛奶(或奶粉)。 2.2 矿钙料成年羊10g/天/羊,其它羊2~5g/天/羊;也可用盐砖让其自由舔食。 2.3 青绿饲料 2.3.1 哺乳母羊加喂5kg/天/羊,羔羊加喂5kg/天/羊。 2.3.2 冬春季节所有羊只加喂草糠0.5kg/天/羊,或青绿饲料2~5kg/天/羊,最好分早晚2次补饲。 3 繁殖 3.1 初配年龄及初配体重 3.1.1 波尔山羊母羊8月龄40kg以上;公羊1周岁50kg以上。 3.1.2 云岭黑山羊母羊6月龄30kg以上;公羊1周岁40kg以上。 3.2 试情 3.2.1 试情时公羊应用试情布。每天试情2次,每次不得少于半小时。 3.2.2 每只发情母羊每个发情期内配种次数不少于2次。 3.2.3 试情时放牧员不能离开羊群,应注意观察,不漏配。 3.3 配种时间 4月20日~6月20日;10月15日~12月15日。 3.4 接羔 3.4.1 产羔期应有专人值班,负责接羔工作。 3.4.2 产羔前厩舍应彻底清除,进行消毒,垫好垫圈草。 3.4.3 接羔时用温水清洗母羊乳房,并挤出少量初乳后,协助羔羊吃上初乳。对羔羊脐带进行消毒。出生后12小时内称初生重。3天内打上暂编号。1月龄和2月龄按 *中文字数1009,英文字数138,总字符数1364;初稿于2000年;耿文诚修订。

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第一篇养殖管理 第一章养鸡成功的必备条件 一、良种是根本:选择优良的鸡苗。鸡苗最好来自有一定信誉度有相当技术水平;鸡群体质健壮;没有发生严重疫情的种鸡场。 二、饲料是基础:使用信誉度高;饲料质量稳定的规范化饲料厂家生产的饲料;并能科学的使用饲料;以保证饲养效果。 三、环境是条件:鸡场选址及鸡舍建筑应科学合理,生产设备完好,鸡舍内小气候环境的控制应适应鸡生物学特性要求。 四、卫生防疫是保障: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坚持严格的消毒、免疫制度;及时预防用药;处理好病死鸡、污物、粪便,减少疾病。 五、日常管理是核心:学习养鸡科学知识;具备搞好日常饲养管理和防治疾病的技术经验,还要及时准确的捕捉市场和技术信息,只有具备了以上条件,才能保证养鸡的成功,才能取得良好的养殖效益。 第二章鸡的生长特性 一、新陈代谢旺盛:为鸡的基本生理特点。具体表现为: 1、温度40.9℃-41.9℃,平均为41.5℃,成年鸡高于雏鸡。 2、心跳快,血液循环快,频率范围为160-170次/分钟,雏鸡比成年鸡快,母鸡比公鸡快:一般为250-300次/分钟。 3、呼吸频率高:范围22-110次/分钟,母鸡比公鸡高。 二、生长迅速:性成熟早、繁殖力强。 1、生长迅速:肉用仔鸡7周龄即可上市。 2、性成熟早:130-150日龄即可开产。

3、繁殖力强:一只母鸡年产蛋300枚左右,平均出雏率70%以上。 三、对营养水平要求高,饲料利用率高。 肉料比:1:1.85-2.00,蛋料比1:2.3左右。 四、消化道短,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差。 五、对环境条件的变化较为敏感。 六、抗病能力差: 1、肺小、有气囊; 2、鸡没有横膈膜; 3、鸡没有淋巴结; 4、生殖孔与泄殖孔同一通道。 七、群居性强,适于集约化饲养。 第三章蛋鸡、土鸡的日常养殖管理 一、育雏前的准备 1、选择优良品种鸡。 2、清扫鸡舍,整修雏鸡笼,修理门窗,安装防鼠防雀网板,冲洗墙壁地面,备齐料槽、水槽,并清洗干净。 3、接雏前七至五天,喷洒消毒剂,铺平垫料,放置饮水器,料桶和其他用品;关闭门窗,甲醛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30ml甲醛,15克高猛酸钾,或使用三氯异氰脲酸粉1-2g/m2,洁净按1:25-50倍稀释喷雾墙壁顶棚,密闭24小时。 4、接雏前三天,打开门窗排除甲醛刺激性气味,检查加热设备,使育雏舍升温,观察升温情况,达不到温度要求,要采取补救措施。 5、接雏前一天,给育雏舍升温,使舍内温度达到35℃,准备20kg凉开水,10公斤开食饲料(1000只雏鸡,正大510或希望310饲料为佳),防治白痢的药物氟笨尼考口服液、阿莫西林、氟派酸、电解多维等。若育雏室内甲醛还很刺眼,可在育雏舍内放置碳氨或用氨水喷雾中和。 二、育雏鸡(1-42日龄)的饲养管理要点:

怎样养殖番鸭

怎样养殖番鸭 番鸭又称红头鸭,体型较家鸭(水鸭、泥鸭)健壮肥大,体躯长宽略扁,头部喙的基部和眼睛周围有红色或赤黑色的肉皮瘤,公鸭皮瘤比母鸭发达。 番鸭羽毛颜色有纯黑、纯白和黑白杂色等,国内番鸭大多是纯黑羽,法国进口巴巴里番鸭大多是纯白羽。番鸭生长快,黑羽番鸭70日龄公母平均体2kg。番鸭两性的体型、体重差异大,成年公番鸭体重3~5kg,成年母番鸭体重1.8~2.25kg。公鸭30~32周龄达到性成熟。母鸭28~30同龄达到性成熟,年产蛋80~120枚,蛋重70~80g/枚,孵化期35天。番鸭耐粗饲,耗粮少,饲料报酬高,料肉比一般为2.7~3∶1,法国白羽番鸭的生产性能更佳。番鸭瘦肉率高,尤其是黑羽番鸭以其肉味鲜美、有特殊香味、极具野禽风味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番鸭可水养、陆养、圈养、牧养,生产设备简易,饲养管理方便。育雏期后,实行草地放牧或就地露宿,大多采用放牧结合舍饲补料饲养。番鸭适应性强,耐高温,病少,成活率高,一般育雏成活率95%~98%以上。 1 商品番鸭饲管要点 1.1 雏番鸭饲养: ①5周龄以内小番鸭称为雏番鸭。番鸭育雏一般采用人工给温或自温。环境温度要求如下:1周龄27℃,2周龄24℃,3周龄22℃,4周龄20℃,5周龄18~20℃,具体施温要根据小番鸭行为和分布情况进行调节。 ②饲料要求采用全价颗粒饲料。0~3周龄时饲料颗粒直径不大于1.5mm,代谢能12.14~12.56MJ/kg,粗蛋白19.50%~22%;4周龄以后全价饲料颗粒直径3.5~4mm,代谢能11.70~12.56MJ/kg,粗蛋白17%~19%。 ③出壳鸭苗要求先饮水后开食,第1次饮水不超过出壳后24小时,先饮用0.01%高锰酸钾溶液或百毒杀溶液1~2天,然后在饮水中加适量氟哌酸或强力霉素等药物,以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开食时把饲料放在大浅盘里或麻布片上让番鸭自由采食。 ④不管是地面饲养还是网上饲养,饲养雏鸭的场地都要垫上稻草或麻布,并勤于更换。鸭舍光线要充足,夜间人工光照,到4周龄后完全自然光照。 1.2 中鸭饲养: 5~10周龄番鸭,消化能力增强,采食量大,耐粗饲,除每天增加全价饲料用量外,还应补充青草、青菜等青绿饲料。育肥到10周龄时公番鸭体重达3.5~4kg,母番鸭1.5~2kg,即可上市。管理上应将番鸭公、母分开分群饲养,每群100~300只为宜,每平方米可养5~8只。此阶段番鸭开始换羽,易出现啄癖,应注意断啄和遮光。番鸭有旱鸭之称,大群饲养也只需小面积水池或水盆供其饮水即可,但必须注意饮水的清洁卫生,且不能间断。 2 后备番鸭饲管要点 2.1 9~24周龄为后备种番鸭。应选留体大健壮的公、母番鸭作后备种番鸭,公母比例1∶4~5。后备种鸭应限制饲喂,降低饲料营养水平,适当控制体重。种母番鸭产蛋前体重可控制在2.3~2.8kg,同龄公番鸭则为4~5kg,日粮代谢能11.29~11.70MJ/kg,粗蛋白14%~16%,每只鸭每天平均用料100~150g,喂青料25~50g,临开产时,可适当增加日粮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以便逐渐过渡到产蛋期营养水平,保证产蛋期有较高的产蛋量。 2.2 管理鸭舍要通风,饲养密度为3只/平方米,备足产箱,箱内垫好稻草以减少破蛋。大群饲养可将鸭舍围起来,直接把稻草垫在地上就成了平地“大产蛋箱。”注意预防番鸭抢窝,最有效的办法是将抱窝鸭频繁转换鸭舍,每栏舍内只停留2昼夜就转走。注意转舍必须在傍晚进行。????2.3 注意鸭舍清洁卫生及疾病防治。一般每周换垫料一次,每次铺以新垫料时切勿忘记在地面上撒石灰粉,注意鸭舍干燥通风。定期对鸭舍周围环境用烧碱、复合酚、生石灰等消毒液进行全方位彻底消毒。另外,大群饲养特别是种番鸭要注意定期接种,预防鸭细小病毒病、鸭瘟、病毒性雏鸭肝炎、鸭霍乱等疾病,要根据本地疫病流行情况,制订适宜的免疫程序和防病措施。

如何做好种母羊的饲养管理

如何做好种母羊的饲养管理 一、分期饲养 母羊的饲养包括空怀期、妊娠期和哺乳期。为保持种母羊良好的配种体况,要尽可能做到全年均衡饲养,尤其应搞好母羊的冬春补饲。 1、空怀期: 是指从羔羊断乳到配种受胎的时期。此期要注意母羊的抓膘复壮,在配种前1~1.5个月实行短期优饲,提高母羊配种时的体况,达到 发情整齐、受胎率高、产羔整齐,产羔数多。 2、妊娠期: 是指从怀孕到产羔的时期,一般为5个月。妊娠前期(受孕后前 3个月)因胎儿发育较慢,需要的营养物质少,一般放牧或给予足够 的青草,适量补饲(每只每天50~100克精料)即可满足需要。此期 饲草饲料要新鲜易消化,饮水清洁无冰碴,不使羊受惊猛跑,以防 止早期隐性流产;妊娠后期(后2个月)是胎儿迅速生长之际,初生重 的90%是在母羊妊娠后期增加的。这一阶段若营养不足,羔羊初生 重小,抵抗力弱,极易死亡且因膘情不好,到哺乳阶段没做好泌乳 的准备而缺奶。因此,此时应加强补饲,除放牧外,每只羊每天需 补饲精料500克、干草1~1.5公斤、青贮料1.5公斤,食盐和骨粉15克。给怀孕母羊的必须是优质草料,要注意保胎。发霉、腐败、 变质、冰冻的饲料都不能饲喂,不饮温度很低的水。 3、哺乳期: 一般为2个月,由于羔羊生后的2个月主要靠母乳提供营养,母羊的营养应保证泌乳量多为前提,产双羔的母羊每天补给混合精料0.6公斤、豆科干草1公斤,产单羔母羊每天补给精料0.5公斤、 豆科干草0.5公斤,不论单羔还是双羔都应补给多汁饲料1.5公斤。

二、管理要点 1、供应充足饮水: 高温季节需水量大,喂水更不能间断;妊娠、哺乳母羊需水量增加,产前、产后母羊易感口渴,饮水不足易发生母羊烦躁不安、泌乳停止;喂粗蛋白、粗纤维和矿物质含量高的饲料时,其供水量同时也要增加。每天要保证放牧前和归牧后供给一次充足饮水。 2、适宜的温度: 温度对母羊的影响很大,舍温超过25℃时即引起食欲下降,舍温低于5℃或高于25℃时,母羊的繁殖性能将受到影响。要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和冬季保暖工作。 3、保持环境干燥和安静: 雨季是羊病(尤其是肺炎)多发季节,应注意羊舍内干燥,勤换垫草,在地面上撒些石灰或焦泥灰,以吸湿气而保持羊舍干燥。母羊胆小易惊,尤其在分娩、哺乳和配种时影响更大,怀孕母羊同圈饲养相互惊扰或强制牵拉等,都可能造成流产。因此,在管理上要细致,保持环境安静。 4、搞好卫生消毒: 及时清除羊舍内粪便,保持舍内清洁卫生。对食具和饮水器要经常洗刷,定期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或用水煮沸消毒,并定期对羊舍及周边环境用火碱消毒,以消灭饲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5、合理配种繁殖: 正确使用人工授精繁殖技术,可提高繁殖成活率。母羊性成熟一般为4~8月龄。一般初配母羊体重接近成年母羊可开始配种。肉用母羊配种适龄为12个月龄,早熟品种、饲养管理条件好的母羊配种时间可提早:一般配种季节是春、秋两季,最理想的时间是9~11月份。种母羊在繁殖选配时,要防止近亲交配及体质、外形有相同缺点的种羊互配而导致后代生产性能下降。

麻鸡饲养管理要点

麻鸡饲养管理要点 1、消毒:进雏前1周育雏室打扫干净,所有设备清洗、消毒放置好,门窗关闭,用甲醛(40ml/m3)、高锰酸钾(20g/m3)熏蒸24小时,如密闭不好,可用20%—3%氢氧化钠泼洒地面和四周墙壁。 2、垫料:采用地面育雏的,室内铺好干燥无霉变的麦秸或锯末等垫料。 3、预热:在进雏前先进行预热,使室内温度达到32℃—35℃,以后每周下降2-3℃,降至18-20℃,夏天温度可稍低一些。相对湿度60%—70%。 4、备器:饲槽、饮水器按30—50只鸡/套,照明灯2.7瓦/m2配置。 (二)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1、温度:1—3日龄室温32℃—35℃温。以后每周下降2-3℃,降至18-20℃,保持稳定或脱温。相对湿度60%-70%。 2、饮水:雏鸡进入育雏室后休息1小时,开始饮水,饮水的同时加 3%-5%的葡萄糖+VC饮水3—4小时。 3、开食:饮水的同时可进行开食,喂全价雏鸡料,做到少喂勤添。 4、光照:1-3日龄,24小时连续光照,4-7日龄把光照从24小时逐渐降至自然光照,2周龄以后取自然光照。 5、密度:l-3周龄:30一40只/m2;4—6周龄:20~30兄/m2 6、通风:在确保室温前提下,选择在一天中最暖和的时间进行通风换气。 7、断嚎:一般在7-9日龄左右进行,断喙前后1-2天,用vk3、vc饮水。 8、分群:把大小、强弱及时分群饲喂,确保均匀度把不合格雏淘汰掉。 9、疾病防治:育雏室保持干净卫生,常换垫料,作好预防工作,发现病情及时处理。 (三)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1、育成鸡的选择在育成过程中应观察称重,不符合标准的鸡尽早淘汰,以免浪费饲料和人力,第一次初先在6-8同龄,第二次在18-20周龄,可结合转群或接种疫苗进行。 2、注重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做好日常卫生、消毒工作。 4、严格控制体重,从6—8周龄开始进行限饲,18周龄后根据该品各标准给予饲喂量,限饲必须与控制光照相结合,注意在限饲期间,切不可增加光照等办法刺激母鸡早开产,这会对其后的产量产生有害的作用。 5、及时调整饲料槽的高度,使饲槽高度和鸡背高度相平,以防上饲料的浪费,避免垫料落入料槽及腿病的发生。 6、转群: ①按时转群,雏鸡6~7周龄时转入育成鸡舍,到17~18周龄,转到产蛋鸡舍,转群最好在晚上或清晨进行。 ②转群前6小时应停料,前2~3天和入舍后3天,饲料内增加复合维生素1~2倍和饮电解质溶液,转群当天24小时光照,保证鸡有足够时间采食和饮水。 ③从育雏舍转到育成舍时,尽量减少两舍间温差。根据体重达标情况进行入舍和饲料的更换,更换时应逐渐过渡。 ④结合转群对鸡进行清理和选择,淘汰不合标准的次劣鸡{体重过轻、有病、残鸡和异性鸡),并彻底清点鸡数。 ⑤转群时不要同时断喙,以免增加更多的应激。 ⑥做好转群的组织工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⑦转群时要注意观察鸡群的动态(采食、饮水、粪便等)

蛋鸡雏鸡的饲养管理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蛋鸡雏鸡的饲养管理 姓名王翔宇 学号 10091435 专业畜牧兽医 班级 10大牧14班 所在系畜牧系 指导教师何孟莲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教务与科研处制 2013年5月25日

蛋鸡雏鸡的饲养管理 王翔宇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1061) 摘要育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期的生长发育、成鸡的生产能力、种用价值和经济效益。0—6周龄的鸡称为雏鸡,其生理特点与成鸡有很大的差异,因而要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来制定相应的饲养管理。 关键词温度,湿度,通风,断喙,消化吸收 1 对环境的管理 1.1适宜的温度 初生雏体温调节中枢的机能还不完善,体温又比成鸡低1~3℃,刚出生时全身被绒毛,缺乏抗寒保温能力,既怕热又怕冷,在育雏期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一般第1周35~32℃,第2周32~30℃,第3周30~28℃,第4周28~26℃,以后逐渐降低到室温。在具体执行时还要根据雏鸡对温度的反应情况和环境气候状况进行看鸡施温。温度的控制正是育雏期间最关键的环节,头几天的雏鸡,一旦受凉就可能出现拉稀糊肛。前3天室温保持35℃以上,以后每天降0.5℃,直至降到21℃。调温在中午进行。褐壳蛋鸡、中型鸡因羽毛生长速度晚于轻型蛋鸡,前期温度要求稍高一些,以后与轻型鸡温度要求相同。对于使用多层育雏笼的养鸡场,在保温过程中应注意保持上、下各层育雏笼温度的均衡,应避免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 1.2.适宜的湿度 雏鸡适宜在相对湿度60%—65%的环境条件下生活。育雏舍的湿度过大易抑制机体水分代谢,诱发球虫病和霉菌性疾病;湿度过低会引起雏鸡脱水导致绒毛发脆脱落,雏鸡体瘦趾干,消化不良,室内灰尘增多,诱发呼吸道疾病。湿度适宜时,雏鸡则活泼好动,分布均匀,睡姿伸展自然。种蛋在21天高温孵化过程中蛋内水分消耗大,雏鸡出壳后又经过分捡、防疫、运输,才送达育雏舍,这段时间较长,雏鸡很容易脱水,因此应及时供给饮水,最好是温开水,水中添加补液盐和少量电解多维,以防应激和脱水。 1.3.通风换气 与哺乳动物相比,雏鸡代谢旺盛,心跳快,单位体重耗氧量和排出二氧化碳的量比家畜高1倍以上,需要不断供给新鲜空气,因此在管理上要加强通风换气。让室内进行阶段性的通风换气,有利于保温。中午气温高时,可适当的增加通风量,以便降低舍内氨气和水份,提供充足的氧气,要防止贼风。 2饲养的管理 2.1 饲料 雏鸡消化吸收机能较弱,应提供易消化的饲料,坚持少喂勤添,雏鸡胃的容积小,进食量有限,肌胃研磨饲料的能力弱,消化道内又缺乏一些消化酶,其消化能力必然较差,根据这一特点在饲养管理上应做到少喂勤添,提供纤维含量低、易消化的饲料。在育雏阶段采取自由采食的制度,也就是食盘里经常保持有一定量的饲料,让雏鸡随意啄食。目的是让雏鸡吃得多,长得快,为今后的正常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雏鸡采食量很少,消化能力又强,如果限制采食时间,强者抢吃,霸占地盘,弱者总吃不上食,这势必影响全群鸡的整齐度。在鸡群规模大,食盘数量又有限的情况下,不采用自由采食方法,鸡群肯定发育不均匀。所以,提供足够的食位和水位,让雏鸡都能同时有机会吃食和饮水,是最理想的。饲料中的蛋白质应以动物性蛋白为主,并及时扩群,使每只鸡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饮食设施,以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 2.2饮水

小鸡饲养方法,雏鸡饲养管理要点

小鸡饲养方法,雏鸡饲养管理要点 小鸡要如何饲养呢?小鸡指的是刚出壳的雏鸡,一般从出壳到六周龄都是属于育雏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要精心饲养管理,因为小鸡刚出生,绒毛稀少、自身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消化系统功能弱、抗病能力低等,因此很容易受到环境、气温、饲养等因素影响到小鸡的成活率,所以在小鸡的育雏期期间要抓好各方面的饲养管理,提高小鸡的成活率:(一)开食初生雏雉初次喂食称开食,雏雉出壳24小时就应用玉米或碎米以温水拌均匀地撒在塑料布或浅加饲槽内作 为开食。第二天用2/3玉米粉或碎米,1/3全价料饲喂,第四天全部用全价料饲喂到1个月。以后可用自配饲喂到2个月。(二)开水 雏鸡出壳后第一次饮水称开水,一般雏鸡出壳后,毛干3小时可给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溶液作为开水并来连饮3天,以消毒肠道后才用常水作为饮水。饮水要清洁,水槽要经常清洗,以保清洁 (三)开青 雏雉第一次喂饲料称开青,雏准2-3日龄后,可开始投喂干净切碎的青饲料,可占饲料总量10%左右拌入日粮中饲喂,也可单独饲喂,不宜过多,以防拉稀,随日龄的增长,可逐渐增到20-30%。(四)开荤雏雉初次投喂动物性饲料,称开

荤。雏准第一次喂食初几天内可用蒸熟折鸡蛋(每100只雏雉一个鸡蛋)碎拌于饲料中饲喂作为开荤。7-10日龄后可在饲料掺3-5%的优质鱼粉(淡)以满足雏雉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五)饲喂次数 开食后1-3日龄,每天饲喂6-7次,3-7日龄后,每天5-6次,7-30日龄,每天5次,1个月龄后每天4次。 (六)温度、密度、光照和通风 1、温湿度调控:适宜的育雏温度为1-3日龄35_34℃,4-7日龄33-32℃,2周龄31~28℃,3周龄27~24℃,4周龄为23-22℃,5周龄后保持常温。相对湿度1-10日龄65%-70%,11日龄以后55%-65%。 2、密度:随日龄变化,其体重、需用水等也会相应变化,应适时调整饲养密度,增加水、食槽数。网箱平养或箱式育雏时密度为1-10日龄50一60只平万/米,10-20日龄30-40只/平万米,此后可转入立体笼(蛋雉育雏用4层笼),21~42日龄20-30只/平万米,43-60日龄10-20只/平万米。 3、光照时间控制:雏雉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初雏1-3天保持24小时光照,4-7天保持20~22小时光照,此后,根据雏雉采食情况转入自然光照。3周前后转入立体笼时,第1个晚上要全加光照,以使雏雉尽快适应新环境,多采用3瓦/平万米为宜,待雉群大部分采食、饮水后,即可采用自然光

山羊饲养管理规程完整

山羊饲养管理规程 一、总体要求 本规程规定了山羊养殖的羊场环境、引种供种、投入品管理、饲养管理、卫生消毒、人员管理、活羊运输、病、死羊废弃物处理和养殖档案等标准要求。 二、羊舍建造 (一)羊场环境 1、场地环境:山羊以农户分散养殖方式为主,环境条件应符合GB/T 18407及NY/T 388的规定。 2、选址 (1)选址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 (2)羊舍或集中养殖场应建在地势干燥、排水良好、通风、便于防疫的地方。 (3)羊舍(场)周围3km以内无大型化工厂、采矿厂、皮革厂、肉品加工厂、屠宰场、其它畜牧场等重大污染源。 (4)羊舍(场)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1km以上。距离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距离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

(5)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NY5027的要求。 (6)放牧条件良好,饲草资源充足。 3、布局 (1)羊场分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各功能区间应设防疫隔离带。分户养殖应实行人畜分离建设。 (2)生活管理区应设在上风向,主要包括生活设施、办公设施,主大门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 (3)羊舍应建在生产区的上风向,隔离羊舍、病死羊处理区和废弃物处理设施应与生产区隔开。 (4)场区内净道和污道应分开,且互不交叉。 (5)在羊只饲养区内不应饲养其他经济用途动物。 4、羊舍建筑 (1)建筑形式:羊舍设计应通风、采光良好,注意保温隔热。采用半开放式,屋檐距地面(2.3~2.5)m。 (2)排列方式 ①整齐排列方式:平坦地区建羊舍,可按照坐北朝南偏东15的方向进行规则性整齐排列,羊舍建筑面积视羊群规模而定。

②自然排列方式:在丘陵山区可依山势进行自然排列,建造成吊脚楼式羊舍。 (3)内部设施 ①羊栏与羊床:羊栏可依羊舍纵轴采取单列式或双列式排列,羊床离地高度在150cm以上,床面漏缝的间隙为(1.5~1.8)cm,以羊粪能够自然掉落又不卡羊脚为原则。 ②食槽与草架:应在羊栏的正面安装长形食槽,并在食槽上方安装与食槽等长的草架,或在运动场内放置草架,供羊采食草料。 ③水槽应安装在羊栏内的适宜位置,要经常供应羊充足饮水。 三、引种供种 (一)引种供种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规定,并按照 GB16567的要求进行检疫。 (二)选购种羊应符合NY810的规定。 (三)购入羊应在隔离场观察不少于15d,并进行全面驱虫,经兽医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转入生产群。 四、投入品管理 (一)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番鸭养殖技术

番鸭养殖技术 日期:2010-05-20 作者: 来源: 番鸭又名瘤头鸭、洋鸭,公鸭在繁殖季节散发出麝香气味,所以也叫麝香鸭。番鸭原产于南美和中美洲地区,是著名的肉用鸭。我国饲养番鸭已有200多年历史,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地都有大量饲养。番鸭生长快、体重大,瘦肉率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野禽风味,是烤全鸭的高档品。番鸭肥肝较大,在国际市场是畅销货。自古以来,人们把番鸭视为滋补珍品。养殖番鸭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好项目。 番鸭的外形特征: 番鸭体型与家鸭不同,体型前尖后窄,呈长椭圆形,头大,颈粗且短,嘴的基部和眼圈周围有红色或黑色的肉皮瘤,雄鸭的肉皮瘤肥厚而且延展较宽,比雌鸭发达。番鸭头顶部有一排纵向长毛,受惊吓刺激时会竖起像刷子。番鸭羽毛颜色为白色、黑色和黑白花色三种。 白番鸭的羽毛为白色,嘴甲粉红色,头部肉瘤鲜红肥厚。 黑番鸭的羽毛为黑色,带有墨绿色光泽,肉瘤颜色黑里透红。 黑白花番鸭的羽毛黑白不等。嘴甲多为红色带有黑斑点。 番鸭的生活习性: 番鸭有一定的飞行能力,胆大不怕人。番鸭不喜欢在水中长时间戏水,耐热、耐旱,可以水养、旱养、圈养、放养。它既可在水中配种,又可在陆地交配,受精率不受影响。番鸭蹼大而肥厚,步态平稳,行动笨拙,性情温顺。有时一脚着地,另一脚蜷缩,头伸埋在翼下,呈“金鸡独立”状,站立很久。 番鸭食性杂、耐粗饲、抗病力强,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很少生病。除吃一般性饲料外,还喜欢吃青菜以及鱼、虾、蚯蚓等动物性饲料。 番鸭喜欢群居,吃饱后的番鸭常成群伏卧,适合集约化、大群饲养。公番鸭性成熟后发出“咝咝”低哑叫声。母番鸭在繁殖期间,会发生“唧唧”轻叫声,母鸭有的有就巢性。 番鸭适应性强,一般家庭都可以饲养。但是家庭散养经济效益不高,要想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需要建场规模化养殖。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工厂化养殖番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场址选择 1、地理位置:选择鸭场场址要求交通方便,场内外道路平坦,以便运输生产和生活物资。鸭场最好有池塘或水池。 2、地势地形:选择场址时要求地势相对较高而且干燥,背风向阳,便于光照、通风和排水。

小鸡饲养方法

小鸡饲养方法 小鸡是一种可爱的动物,如果您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接触过小鸡,不妨看一看小鸡是怎样饲养,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小鸡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小鸡饲养方法 请准备好一个纸箱子。纸箱上请用剪刀或者水果刀捅至少五个眼儿用来透气,这样小鸡进入箱子里的时候就可以把盖子盖上也不会闷了。 请在箱子内铺好两层报纸。为了保证小鸡的排泄物不漏掉请选择厚报纸。报纸铺好了,那么现在用我们常用的卫生纸吧!从卫生纸上撕下至少八块,撕完后成一长条。然后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卫生纸,它的纸是两层的,把那一长条的卫生纸四成两层,这样就变成了两条了,而且更轻薄。 用手把轻薄的纸撕掉,注意不要追求完美撕的很好,把纸撕成不规则的形状,越多越好。因为这样更为小鸡保暖。撕完后,把它们放进箱子里,铺好。 【注意!】因为小鸡成长的速度很快,所以箱子会在“小鸡的食物“部分随时更换。 小鸡的挑选 【正确选择】小鸡活泼乱跳,喜欢抢别人的食物,喜欢往外飞。而且它特别爱叫,当你把它放在你的手心,然后把食物放在边上的时候它会毫不犹豫地去抢吃的,而不是像其它小鸡一样渴望你手心的温暖而闭上双眼。 【错误选择】小鸡很安静、很乖,把它放在手里时它会紧闭双眼。而且它在鸡群里会像大多数小鸡一样,呆呆地站立着。这种小鸡不活泼,以后可能会得病。 小鸡的食物 【第一阶段】请喂它小米,具体做法如下:准备一些小米,和一个小碗。往碗里放上温水,接着把小米放进碗里泡三十分钟即可。小米泡好了,然后就是怎样取量了。倒掉四分之三的水,留下一点,切记小米不要倒掉,取出一点就行。小鸡需要水分,不能把所有的水都拿走,剩下一点水给它喝就好了,小鸡刚买回来都喜欢喝水,但是不要给它喝太多,会拉稀。参考图: 【第二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小鸡没有以前那么肥肥胖胖圆圆乎乎得了。这时候我们可以喂它小面包、白菜、和米饭了。小面包只要用手撕即可,大小大概是小拇指指甲盖的大小,或者更小。白菜可以洗净后撕着喂,每天只要喂一点,撕白菜的时候要注意,必须撕小块,不然小鸡吃不下去的会噎死。请喂煮熟的米饭或者生大米,煮熟的米饭不要喂太多,每天喂到它肚子饱就行。不要喂它太大的虫子。 【第三阶段】小鸡渐渐长大了,可以喂许多东西了,不要再喂小米,它已经长大了。多喂米饭跟面包,或者你可以把白菜用菜刀剁成碎丁,然后用棒子面搅拌,放一点水,美味的拌菜就做成了。小鸡饲养管理技术 1、育雏前的准备 育雏方式养殖户根据饲养的数量按计划修建育雏室,育雏室要求有窗户,使空气流通和采光充足,可以建成砖木结构也可建大棚。 网床育雏网床立体式三层为宜,网床的多少以养殖鸡的数量来定,按每平方30—50只来计算,网床第一层离地面高40厘米,网床高30厘米,上下层之间的距离20厘米,一、二层网床顶部应搁置盛粪板,网床的骨架部位用木条或竹子四周和底部用1厘米×1厘米网目的塑料网固定好,合理配备好饲料桶和饮水器。修建“立体式网床”育雏温室,节约空间,育雏量大,适合专业化规模养殖。 平面育雏在地面上铺上1寸长左右的草节为垫料,厚度约2公分,3—5天追加铺垫草,保持垫草干燥,直到雏鸡脱温,放养时彻底清除垫草,适合刚起步的农户。

山羊的饲养管理资料全集

山羊饲养技术相关知识 目录 1.山羊的饲养管理 (1) 2.山羊圈养的四项要点 (1) 3.肉用山羊规模饲养配套技术 (2) 4.山羊生长慢的原因及对策(河南) (3) 5.山羊生长慢的原因及对策(云南) (4) 6.山羊常见皮肤病的防治 (5) 7.山羊夏季管理要三抓 (5) 8.山羊疥螨病的治疗 (6) 9.黑山羊的饲养方法 (7) 10. 黑山羊饲养方法 (12) 11. 山羊的饲料 (13) 12. 山羊疾病防治 (13) 13. 山羊的舍饲管理 (27) 14. 山羊的放牧管理 (27) 15. 黑山羊养殖技术 (29) 16. 引购羊群的饲养管理技术 (33)

山羊的饲养管理 日期:2005-09-06 来源:福建科技报作者:农信 一、山羊的饲养:放牧是饲养山羊的基本方式。在草场丰富的地区,山羊可以终年放牧,只在母羊产前、产后补以草料。在部分农区,饲养山羊以舍饲为主。集体饲养的羊群应有专用的羊舍和运动场,每日喂草料3—4次,饮水1—2次。在牧草生长季节,每日每只山羊喂3—5千克青草和鲜树叶,除奶山羊外都可满足其基本需要。在枯草季节,每日每只羊约需1.0—1.5千克青干草,种公羊及怀孕、哺乳母羊需补饲部分精料和多汁饮料1千克左右。 二、山羊的管理:1.去角:由于山羊好斗,对有角品种的山羊特别是奶山羊在出生后5—7天内要去角。去角时将羊侧卧,用手指触摸角基感到有一硬的突起时,将此处的毛剪去,周围涂上凡士林,以防止苛性钾(钠)浸蚀其它部分,取苛性钾(钠)棒一支,一端用蜡纸或脱脂棉包好,防止腐蚀人手,另一端蘸水在角的突起部位反复摩擦,直到出现血迹为止,这时在角基处撒上止血消炎粉。刚去角的羔羊应单独管理2—4小时,去角时注意防止涂药不均匀、不彻底或位置不正易出现片状畸形角。 2.修蹄:舍饲山羊,由于蹄于磨损少,若不定时修剪,严重会引起蹄病或蹄变形,一般每季修蹄一次。修蹄一般在雨后蹄质软时修剪,先用果树剪将生长过长的蹄尖剪掉,后用利刀将蹄底的边缘修整到蹄底一样平齐,修到蹄底见淡红色的血为止。不要修剪过度,整形后的羊蹄平整,前端呈方圆形。 3.刷拭:奶山羊应每天进行刷拭,以促进血液循环,保证羊体清洁和乳品清洁。刷拭最好用硬草刷自上而下,从前而后,刷掉皮毛上的粪草及皮肤残屑,使体毛光顺,皮肤清洁。 4.挤奶:挤奶是乳用山羊的重要作业。乳用山羊产羔后,羔羊隔离进行人工哺乳,把奶羊乳房周围的长毛剪掉,每天挤奶次数依产奶量而定。产奶量3千克以下者挤奶两次,产奶量5千克左右的每日3次。产奶6—10千克的每日4—5次,应具备清洁的挤奶室和挤奶台及挤奶杯、热水桶、盛奶桶、台称、毛巾、记录表格等。挤奶人员要做好个人清洁卫生。挤奶必须定时定人,并按一定的先后顺序进行。先将奶山羊引上挤奶台并固定好,给予少量精料让其采食,然后用40—50℃的热毛巾将乳房、乳头擦干净,双手柔和地将乳房上下、左右揉搓3—4回,刺激乳房,促进泌乳。最初挤出的几滴奶弃去,挤奶方法有压挤法、滑挤法和拳挤法。拳挤法即用拇指和食指紧握乳头基部,防止乳汁回流,然后依次将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向手心压缩,奶即挤出。 对于初产母羊和乳头较小的母羊可采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乳头基部向下滑动的滑挤法。 摘自:2005.7.22.5版《福建科技报》 山羊圈养的四项要点 日期:2005-04-27 来源:湖北科技报作者:刘淑新 传统上山羊是以放牧为主,而在平原农区受放牧场地的限制,阻碍了山羊饲养的发展。农区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和副产品等资源优势,如能掌握一定的技术,发展山羊圈养是完全可行的。 1、羊舍的要求与设计栏舍应建于干燥、通风、排水方便之处,坐此朝南,面积按预定的生产规模计算,每只羊(适繁母羊和种公羊)需1.2-1.5平方米。羊床高于地面1米,用板条或竹条扎成漏缝式羊床。舍内靠寺用竹条设置草架,间隔出15厘米宽的采食缝隙,草架高1米左右。料槽可用水泥或木板制成长槽,一般上宽25厘米、下宽22厘米、深24厘米,槽底呈弧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