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的饲养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11
雏鸡养殖技术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雏鸡的饲养管理是确保雏鸡生长发育的关键,对于养殖户来说,掌握雏鸡养殖技术的要点非常重要。
下面是关于雏鸡养殖管理的一些要点:1.饲养环境的准备:雏鸡需要一个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室内温度保持在28-30摄氏度,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
养殖场的地面要平整,保持清洁,避免积水和污染。
2.合理的饮水和饲料供给:雏鸡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和适量的饲料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
饲料应该具有适当的营养成分,含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3.定期的饮水和饲料管理:要定时给雏鸡补充饮水和饲料,确保其充分摄取养分。
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要注意饮水量的增加,预防脱水。
4.饲养密度的控制:雏鸡的饲养密度要合理控制,不宜过密。
过密的饲养环境容易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5.疫病预防与控制:雏鸡易受到各种传染病的侵袭,因此要加强疫病的预防与控制。
养殖户要定期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并保持养殖场的清洁和卫生,避免病毒和细菌的滋生。
6.温度的调控:雏鸡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弱,特别是在出生的前几周,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
因此,养殖户要根据雏鸡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调控养殖场的温度,保持适宜的温度条件。
7.饲养环境的监测与改善:每天要对饲养环境进行监测,检查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因素,及时调整和改善。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如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高等,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
8.合理的育雏管理:在育雏期间,要进行合理的育雏管理。
雏鸡需要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地进行喂养,避免雏鸡之间争抢食物,造成伤害或食物浪费。
总之,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饲养环境的准备、合理的饮水和饲料供给、定期的饮水和饲料管理、饲养密度的控制、疫病预防与控制、温度的调控、饲养环境的监测与改善以及合理的育雏管理。
只有在科学的管理下,才能确保雏鸡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1.饮水和饲喂1、饮水:雏鸡运回后立即开始饮水,若是经长途运输后到达的雏鸡,让雏鸡稍事休息后给予饮水。
出饮最好先饮4%的红糖水或4%的葡萄糖水,同时配合惠农活力素或惠农氨基酸金维他、康成贝健饮水3~5天,促进卵黄吸收和防止细菌病的发生。
2、开食:即第一次吃饲料,一般在出饮后2~3小时开始,若为平养,应在地面铺上与地面颜色反差较大的物品如报纸,撒上饲料,以帮助鸡只识别食物。
2.温度与湿度1、鸡适宜的温度,在小鸡未到前24小时给温,使室内温度达到34~36度范围内,以后每周降2度,夏天降至室温为止,冬天降至25~26度即可稳定。
2、通过观察鸡群的动态,判定温度高低:温度过高,鸡群远离热源,张嘴呼吸,两翅下垂;温度过低,鸡群出现扎堆;要调好室内温度的高低,以达到整个鸡群均匀分布为宜。
3测量温度,应在鸡舍不同高度、不同部位挂几个温度计,且舍内温度白天应比夜间高2度,并严防煤气中毒。
4育雏室在1周内相对湿度必须接近70%,一般要求第一周65%~75%,第二周至第七周为60%左右,条件好的控制到55%~65%。
3.光照、通风换气1光照除了能刺激蛋鸡性成熟外,还有杀菌消毒作用。
开始育雏1~3日龄,可用人工光照补充到23小时,4~14日龄缓慢降至18小时,此后每周缩短1~2小时,直至缩短到自然光照。
2保证合理的通风换气:整个鸡舍气流速度基本一致,做到无死角、无贼风、避免穿堂风,这一点对高密度饲养鸡舍最为重要。
称重、分群:检查平均体重是否达到品种标准体重,将达不到标准体重的鸡群单独饲养,料里加入康成贝健,饮水中加入惠农活力素或惠农氨基酸,促进生长。
选购好健康的雏鸡健康的雏鸡活泼好动,腿部结实,羽毛干净且有光泽,行动自如,眼睛有神,脐部愈合良好;而弱雏鸡一般表现羽毛污浊,精神不振,且常常闭眼打盹,站立不稳,脐部愈合不佳,腹部和肛门周围常有不干不净的感觉。
养殖户在选购雏鸡时,应精心挑选健康的雏鸡喂养。
雏鸡的饲养管理雏鸡的饲养管理导言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家禽养殖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鸡是家禽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而对雏鸡饲养管理,是影响养殖效益的关键措施。
本文将以雏鸡的生长生理特点为基础,从环境的选择和布置、饮食的配制和管理、疾病的防治等方面来详细阐述雏鸡的饲养管理。
一. 环境管理在饲养中,我们应该可以给予雏鸡一个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的协调,以促进雏鸡的健康成长。
最好的温度为(25-30)℃,湿度控制在60%以上,光照控制在12-16小时。
1.走动空间在为雏鸡选择饲养场地时,必须注意给予它们一个足够的走动空间。
根据冬、春、夏、秋的季节变化,雏鸡对温度和湿度都有较高的偏好要求,在布置饲养环境时,需要选择相应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确保鸡群的健康生长。
2. 保持空气流通在雏鸡生长的环境中,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雏鸡的生存和生长。
为了保持饲养环境的空气质量,首先就要保持空气流通,尽可能排除污浊气体和异味,确保环境的清新透气。
3. 防水防潮在饲养小鸡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潮湿的情况,因此必须对饲养环境进行防水和防潮,以免雏鸡遭受发病的威胁。
二. 饮食管理1. 饮水管理鸡是水的依赖动物,喜欢在干燥环境下生活。
因此,在雏鸡饲养中,合理的饮水管理可以有效的促进雏鸡的成长。
饮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 结合温度来调整饮水量,保证雏鸡喝够水。
b. 在饮水中添加饮水药剂,可以预防病害。
c. 饮水器要经常清理,保证水质干净没有污染。
2. 饲料管理雏鸡饲料的配制和管理不仅是获得高产高效的鸡群关键,也是防止病害爆发的关键因素。
a. 饲料的配制和管理:作为家禽养殖业者,想要获得好的养殖效果,就必须掌握配制和管理饲料的技能。
在饲料的配制和管理方面,养殖业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配制饲料:在饲养过程中,为了满足雏鸡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养殖业者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需要,合理配制饲料,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并将其分阶段喂养。
雏鸡的饲养管理
1、温度: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能有效地提高雏鸡成活率。
温度是否合适不但要看温度计,还要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和活动情况。
2、饮水:育雏期间要严防止断水、缺水,做到饮水器不断水,随时自由饮用。
一般1~2周龄内的雏鸡,要求水温与室温相近,可用凉水预温来解决。
3、开食:开食一般不能晚于36h。
雏鸡喂料应该喂给新鲜全价配合饲料,因为全价配合饲料可提供能量、蛋白质、矿物质、钙、磷等营养物质的需要,并根据鸡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营养需要配方,可加快鸡的生长发育。
4、通风换气:一方面雏鸡代谢旺盛,呼吸快,鸡群密集,需要足够的新鲜空气;另一方面育雏室内粪便及潮湿垫草散发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氨气,使室内空气不断受到污染。
5、光照:一方面是光照太强会引起啄羽、啄趾、啄肛等恶癖,使鸡群受到损失;另一方面是每天光照时间过长,会促进小母鸡性成熟,使小母鸡过早开产。
早开产会影响土鸡产蛋小,降低产蛋的连续性,继而影响全年产蛋量。
(责任发布:王芙蓉)
- 1 -。
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如下:
1. 鸡舍:确保鸡舍干燥、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定期清理鸡舍,及时更换鸡舍内的垫料。
2. 饲料: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以满足雏鸡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需求。
饲料中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3. 饮水:提供清洁新鲜的饮水,每天保持水缸或水槽的清洁,并定时更换水。
确保雏鸡随时有足够的饮水。
4. 温度控制: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调节鸡舍的温度。
雏鸡出壳后需要较高的温度,随着生长发育,逐渐降低温度。
5. 疫病防控:加强雏鸡的疫苗接种,定期检查和治疗疾病。
保持鸡舍的卫生,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6. 群体管理:确保饲养密度适宜,避免过度拥挤。
根据体重和性别分群管理,防止互相攻击和抢食。
7. 切嘴和剪羽:为了防止互相啄食和伤害,需对雏鸡进行切嘴处理。
剪羽可以避免羽毛掉落和混杂,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8. 监测和记录:定期对雏鸡的生长情况、饮食摄入量、体重等进行监测和记录,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综上所述,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鸡舍、饲料、饮水、温度控制、疫病防控、群体管理、切嘴和剪羽以及监测和记录。
正确的饲养管理能够提高雏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确保养殖效益。
雏鸡饲养管理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
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低等特点。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雏鸡饲养管理,一起来看看。
雏鸡饲养管理育雏前的准备工作进雏前育雏舍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
先把地面和墙壁冲洗干净,然后用0.3%的强力消毒灵溶液、0.5%百毒杀溶液或3%烧碱热溶液进行喷洒消毒,能彻底杀灭各种病毒和细菌。
密闭较好的育雏舍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20克、福尔马林40亳升的比例进行熏蒸消毒12小时,熏蒸时可将饲料槽、饮水器和其他用具放入育雏舍内同时消毒,消毒完毕后打开门窗让其空气流通。
育雏舍经消毒后,严禁未经消毒的用具搬入舍内,以免重新污染。
雏鸡的选择标准养鸡场、饲养户不论是自己孵化或购买的雏鸡都要进行个体选择,选择的标准主要有四条:1.肛门干净,没有黄白色的稀粪粘着;2.脐带吸收良好,没有血痕存在;3.腹部收缩良好,不是大肚子鸡;4.喙、眼、腿、爪等不是畸形。
凡是符合以上四条标准的就是健康雏鸡,其中一条标准不符合就不能选用,因为弱雏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不宜饲养。
保持适宜的育雏温度与湿度要提高雏鸡育雏成活率,就要为雏鸡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也就是要有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初生雏鸡需要较高的温度,第一周育雏的温度为33℃~35℃,以后每周下降2℃,约经过六周时间,雏鸡就可以适应自然环境了。
温度是否合适,可用温度计测量,也可以看雏鸡的活动表现。
温度过高,雏鸡散开,张口喘气,食欲减少,饮水量增加。
温度过低,雏鸡睡眠不安,发出“叽叽”叫声,常常拥挤在一起,甚至扎堆,时间稍长造成大批雏鸡压死现象。
温度适宜,则雏鸡活泼自如,饮食正常,精神良好。
实践证明,保持适宜的育雏温度,对控制雏鸡白痢病、球虫病的发生,对促进卵黄囊的吸收利用,提高雏鸡育雏成活率都有明显的效果。
育雏舍的湿度要通过干湿度计来指示,育雏舍内湿度过高或过低均不适宜雏鸡的生长发育,比较理想的湿度是第一周保持在60%~70%,第二周以后湿度为55%~60%。
雏鸡养殖的管理技术
雏鸡养殖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管理技术能够有效地
提高雏鸡的生产效率和生存率。
以下是我总结的雏鸡养殖管理技术。
1.饲料管理
饲料管理是雏鸡养殖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雏鸡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根
据不同阶段的需求制定不同的饲料配方,保证其对营养素的需求得到
满足。
同时,还需控制饲料的质量,避免出现霉变、变质等情况,影
响雏鸡的健康。
2.环境管理
雏鸡的生长需要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
在雏鸡的饲养窝棚中,需要定
期清洁窝棚,换草垫,保证窝棚的通风、保暖和卫生。
此外,还需要
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3.疾病预防
雏鸡在生长过程中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影响其正常生长。
因此,需要
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对雏鸡进行疫苗接种;注意检查雏鸡健康状态,如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治疗;避免雏鸡感染病毒等病原体。
4.饮水管理
饮水管理同样是雏鸡养殖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雏鸡需要饮用新鲜的水,且每天的饮水量需达到一定的标准。
因此,需要检查水源的水质,并
定期更换喝水器的水。
总之,雏鸡养殖的管理技术需要综合考虑饲料、环境、疾病预防和饮
水等因素,以满足雏鸡正常生长的需求。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密切关
注雏鸡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生存
率的目的。
种鸡育雏育成管理要点一、场地环境1.室温调控:确保雏鸡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生活,保持环境温度在32℃左右,逐渐降低至适宜的温度。
特别是在冬季,要注意保暖,避免雏鸡受到寒冷的影响。
2.空气流通:保持鸡舍内空气清新,每天进行通风换气,排除鸡舍内的湿气和臭气,以保证雏鸡健康成长。
3.光照条件: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合理配置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确保雏鸡的光照需求得到满足,促进其生长发育。
二、日常饮食1.饮水管理:保持饮水器的清洁卫生,每天定时更换新鲜干净的水源,确保雏鸡的水分供应充足。
同时,可以在水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提高雏鸡免疫力。
2.饲料供应:选择高质量、均衡的饲料,根据雏鸡的生长需要,提供适宜的饲料。
根据雏鸡的年龄和特殊需要,调整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的含量,保证雏鸡的营养需求。
3.饲料投喂: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投喂次数,避免雏鸡过度饥饱,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
注意投喂饲料时的新鲜程度和饱满度,避免过期饲料或受潮变质的饲料。
三、饲养技术1.病害防治:定期对雏鸡进行疫苗接种,加强预防疫病,减少因感染病害而导致的死亡率。
定期清理鸡舍,消毒饮水器和饲料器,保持环境卫生。
2.生长监测:定期对雏鸡进行生长监测,记录体重、体长、毛色等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饲养措施,确保雏鸡的正常成长。
3.饲养密度: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确保雏鸡有足够的空间活动和生长发育。
综上所述,种鸡育雏育成管理的要点包括场地环境、日常饮食和饲养技术等方面的管理措施。
通过合理管理和科学饲养,可以提高种鸡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保证种鸡的健康成长,为养殖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养鸡干货中雏鸡的管理制度一、雏鸡的引种1.选购:选购适宜品种的雏鸡,优选健壮、毛色饱满、体型匀称的雏鸡。
接种前应检查雏鸡的健康状况,排除疾病和传染病。
2. 过渡期:雏鸡的引种应在准备充分的圈舍内进行,在引种前应对圈舍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干净卫生。
3. 营养:雏鸡的引种后,应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和营养均衡的饲料,确保雏鸡的健康成长。
二、雏鸡的圈舍布局和环境管理1. 圈舍布局:雏鸡的圈舍应有充足的空间,保证雏鸡的运动和活动空间。
圈舍内应合理布置饮水设备和饲料器,确保雏鸡的饮食和饮水安全。
2. 温度管理:在冬季,应确保圈舍内的温度适宜,可使用加热设备保持温暖;夏季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圈舍内温度过高。
3. 光照管理:雏鸡的圈舍应有良好的光照条件,确保雏鸡的生长发育。
4. 饲料管理:饲料要保持新鲜,不宜过期;定期清洁饮水器和饲料器,保持饲料和饮水的卫生安全。
三、雏鸡的健康管理1. 疫病防控:对雏鸡进行疫苗接种和定期体检,排除传染病和疾病。
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雏鸡的健康。
2. 水质管理:定期更换饮水,保证饮水的清洁和新鲜。
3. 营养管理:确保雏鸡的饲料营养均衡,提高雏鸡的抗病能力。
四、雏鸡的日常管理1. 清洁卫生:定期清理圈舍内的粪便和废料,保持卫生环境。
2. 运动和活动:雏鸡的圈舍应有足够的空间,保证雏鸡的运动和活动。
3. 饲养管理:定期清洁饲料器和饮水器,保证食物和饮水的清洁和新鲜。
4. 观察管理:定期观察雏鸡的行为和健康状态,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五、雏鸡的生长发育1. 饲料管理:根据雏鸡的不同生长阶段,调整饲料的营养成分和配比,确保雏鸡的健康成长。
2. 运动活动:合理安排雏鸡的运动和活动时间,促进雏鸡的生长发育。
3. 养殖环境:根据雏鸡的不同生长阶段,调整圈舍的温度和光照条件,确保雏鸡的健康生长。
六、雏鸡的销售和出栏1. 销售管理:对于成熟的雏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销售管理,确保销售市场和价格。
2. 出栏管理:在合适的时机对雏鸡进行出栏,确保雏鸡的生长和发育,适时销售。
育雏饲养管理制度内容一、育雏环境管理1. 温度管理:新生雏鸡对温度的要求非常高,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雏鸡的生长和发育。
通常情况下,0-7天龄的雏鸡需要在30-35摄氏度的环境下生活,逐渐降低至25摄氏度左右。
因此,在初生期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保持鸡舍内的温度稳定,避免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2. 通风管理:良好的通风是保持鸡舍内空气清新、湿度适宜的重要条件之一。
通风不良会导致氨气积聚、湿度过高,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
因此,应定期清洁鸡舍,保持通风管道畅通,确保鸡舍内通风良好。
3. 垫料管理:鸡舍内的垫料应选用干燥、透气性好的材料,如木屑、稻草等。
及时更换垫料,保持鸡舍内干燥清洁,避免细菌滋生,确保雏鸡健康成长。
4. 大气压力管理:大气压力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雏鸡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因此,在高原地区或气压变化大的地方,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气压,保障雏鸡的生长发育。
二、饲料管理1. 饲料配方:雏鸡的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物质,因此要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保证雏鸡各项营养需求的满足。
不同阶段的雏鸡需要不同的饲料配方,应根据雏鸡的发育状态和需要来调整饲料的配方。
2. 饲料投喂:合理的饲料投喂量可以促进雏鸡的生长发育,过少或过多的饲料都会影响雏鸡的健康状况。
因此,要定期检查雏鸡的饲料摄入量,根据雏鸡的生长情况适时调整饲料投喂量。
3. 饲料清洁:饲料的清洁度直接影响到雏鸡的健康状况,应保持饲料的清洁干净,避免受到污染。
同时,在夏季高温天气要特别注意饲料的防潮防霉,避免饲料变质影响雏鸡的生长。
三、水源管理1. 饮水卫生:雏鸡对水的需求量较大,水的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到雏鸡的健康。
因此,要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器具,保证饮水的干净卫生,避免细菌的传播。
2. 饮水温度:雏鸡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所以饮水的温度要适中,避免过热或过冷的情况。
夏季高温时要多次更换水源,保持水温在适宜范围内。
3. 饮水频率:雏鸡每天需要多次饮水,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时更要保证雏鸡的饮水频率。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雏鸡的饲养管理是保证雏鸡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饲养管理技术可以提高雏鸡的生长速度和饲养效益,下面将介绍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 雏鸡舍的建设雏鸡舍的建设是饲养管理的基础。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场地,避免潮湿、通风不良的地方。
雏鸡舍的建筑要牢固,保证安全和防止外界病原体侵入。
舍内要保持干燥清洁,定期进行消毒,确保良好的卫生环境。
2. 饲料的选择和配制雏鸡饲料的选择和配制直接影响到雏鸡的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专业的雏鸡饲料,其中含有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同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适量添加预混料和添加剂,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3. 饮水的管理雏鸡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在饲养管理中要注意给雏鸡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
饮水器要经常清洗和消毒,确保水质清洁卫生。
在炎热季节,可以适当添加电解质和维生素溶液,促进雏鸡的生长发育。
4.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雏鸡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在刚孵化出来的阶段。
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合理控制雏鸡舍内的温度和湿度。
一般来说,刚孵化出来的雏鸡需要较高的温度,逐渐降低,直到适应外界环境。
湿度要保持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
5.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雏鸡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因此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首先要加强场地和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
其次要注意饲料的卫生和质量,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饲料。
同时要定期检查雏鸡的生长情况,如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或隔离。
6. 群体管理雏鸡是群居动物,因此要做好群体管理工作。
要保持适当的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同时要保证每只雏鸡都能充分进食和饮水,避免出现争抢现象。
在饲养过程中,要定期观察雏鸡的行为和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7. 生长环境的改善为了提高雏鸡的生长效益,可以适当改善生长环境。
例如,可以提供适当的玩具和环境刺激,促进雏鸡的活动和运动能力发展。
同时要保持饲料的多样性,注重营养均衡,提供适宜的饲料和添加剂。
雏鸡饲养管理须做好的几方面工作雏鸡饲养管理是鸡的养殖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雏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
在这个过程中,养殖户需要做好许多工作,才能保障雏鸡的健康和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以下是雏鸡饲养管理须做好的几方面工作。
一、环境管理1. 温度控制:雏鸡对温度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刚出壳的小雏鸡,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低。
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需要保持鸡舍内的温度适宜,一般在32-35摄氏度为宜,随着雏鸡生长逐渐降低温度。
2. 室内通风:通风是保持鸡舍内空气清新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持温度平衡的关键因素。
养殖户应该保证鸡舍内空气流通,排除污浊的空气和异味,避免鸡舍内发生黏膜炎等疾病。
3. 光照管理:对于雏鸡的生长发育来说,光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饲养过程中,适当的光照能够刺激雏鸡的生长,增加产蛋性能。
养殖户需要合理安排光照时间,保证雏鸡有足够的光照。
二、饲料管理1. 饲料选择:在雏鸡的饲养过程中,养殖户需要选择适合雏鸡生长发育的饲料,包括初始饲料和后续饲料。
初期的饲料应该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有利于雏鸡的快速生长。
后期的饲料则需要根据雏鸡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2. 饲料投喂:养殖户在给雏鸡投喂饲料时需要注意定时定量,保证雏鸡有足够的饲料摄入量,但又不至于过度饱食。
饲料的新鲜度也是需要注意的,避免给雏鸡投喂变质或污染的饲料。
3. 饮水管理:雏鸡的生长和发育需要有足够的饮水,因此养殖户需要保证饮水器的清洁卫生,保持饮水器中的水质清洁卫生,避免细菌污染。
三、疾病防控1. 注重防疫:雏鸡饲养过程中,疾病的防控是至关重要的工作。
养殖户需要按规定进行疫苗接种和补种,建立健全的免疫防控体系,定期对雏鸡进行健康检查。
2. 疫病监测:养殖户需要密切监测雏鸡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疫病的早期征兆,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障雏鸡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四、卫生管理1. 鸡舍清洁:保持鸡舍内的清洁卫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养殖户需要定期对鸡舍进行清洁和消毒,清除鸡舍内的污物和异味,保持鸡舍的干燥和通风。
雏鸡的饲养管理一、育雏准备1.育雏室的选择:育雏室应选择在安静、干燥、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
2.设备的准备:育雏室应配备育雏笼、食槽、饮水器等必要的设备。
3.消毒工作:育雏室在使用前应进行彻底消毒,包括墙面、地面、设备等。
4.预热:育雏室在使用前应提前预热,使室内温度达到适宜的温度。
二、雏鸡选择1.品种选择: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
2.健康状况:选择的雏鸡应无病无伤,活泼好动,羽毛光滑有泽。
3.营养状况:选择的雏鸡应具备良好的营养状况,腹部饱满,脐部愈合良好。
三、饮水管理1.饮水器的选择:应选择容量适宜、易于清洗的饮水器。
2.饮水质量:保持饮水清洁卫生,避免污染。
3.饮水时间:雏鸡在出壳后24小时内应给予足够的饮水,以促进食欲和消化。
四、饲料管理1.饲料的选择:根据雏鸡的品种和生长阶段选择适宜的饲料。
2.饲料的投喂:根据雏鸡的生长需求和饲料的种类确定投喂量和投喂时间。
3.饲料的卫生:保持饲料清洁卫生,避免污染。
五、温度管理1.温度的控制:根据雏鸡的生长阶段和品种要求控制育雏室的温度。
2.温度的监测:定期检查育雏室的温度,确保温度适宜。
3.温度的变化:随着雏鸡的生长,逐渐降低育雏室的温度,以适应其生长需求。
六、密度管理1.密度的控制:根据雏鸡的生长阶段和品种要求控制育雏室的密度。
2.空气质量:保持育雏室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染。
3.定期称重:定期对雏鸡进行称重,了解其生长情况,以便调整饲养密度。
七、卫生管理1.清洁卫生:每天定时清理育雏室,保持清洁卫生。
2.消毒防疫:定期对育雏室进行消毒,按照防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
3.废弃物的处理:及时处理育雏室产生的废弃物,防止污染环境。
八、疾病防治1.防疫意识:提高饲养人员的防疫意识,采取预防为主的防疫策略。
2.疫苗接种: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接种要求,定期对雏鸡进行疫苗接种。
3.药物治疗:在必要时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雏鸡的饲养管理是养鸡场重要的一环,关系到雏鸡的健康成长和产蛋率。
下面将从鸡舍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预防等几个方面介绍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鸡舍环境是影响雏鸡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鸡舍应保持通风透气,避免积水和污染。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也很重要,一般在20°C~28°C之间为宜,湿度不宜过高,否则容易滋生细菌。
鸡舍内的垫料要保持干燥整洁,经常更换,避免产生霉菌和螨虫危害。
鸡舍内还应保持安静,避免外界噪音和干扰,有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
饲料管理也是雏鸡饲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雏鸡的饲料应具有全价、均衡、适口性好的特点,包括主要饲料和添加剂。
主要饲料以禽用饲料为主,适量添加青菜、水果等新鲜蔬菜,有机饲料效果更佳。
对于不同阶段的雏鸡,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含量也需进行合理调配,满足雏鸡的生长需求。
要定期清理饲料槽和饮水器,保持清洁,避免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污染。
疾病预防也是雏鸡饲养管理的关键。
要定期进行鸡舍消毒,防止病毒和细菌的侵袭。
雏鸡的饮水也需要特别关注,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饮水器中的水。
对常见的寄生虫和病毒病害进行预防性的驱虫和疫苗接种,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定期对雏鸡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雏鸡的生存率和健康水平。
雏鸡的饲养管理需要综合考虑鸡舍环境、饲料管理和疾病预防等多个方面,保障雏鸡的健康成长和产蛋率。
只有从环境、饲料、健康等多个方面全面管理,才能有效提高雏鸡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第一篇: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一、环境控制雏鸡需要一个温暖、干净、通风良好、光照充足、通风状况良好的环境。
饲养环境的控制对雏鸡的健康和生长至关重要。
1.温度控制:孵化出来的雏鸡需要一个温度适宜的环境,能给雏鸡在正常的温度下生长发育。
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给雏鸡的生长带来不良影响。
在雏鸡的前7-10天,保持温度在32-35℃之间,之后每周下降约3-4℃,直至温度与外界相同。
2.光照控制:雏鸡对环境光照的感受比较敏感,光照不足会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
日光灯的使用可以在充足的白天时间创造出理想的光照环境。
一般来说,光照时间应该保持在12-14小时左右。
在使用日光灯时,应该保持灯具离地面60-70cm 的高度。
3.通风控制:雏鸡饲养场应该保持通风良好,通过通风系统控制空气湿度和氧气含量,保持良好的空气环境。
通风设备需要专业人员安装,吸气和排气的数量和位置要恰当。
二、饮水和饲料管理1.饲料:在对雏鸡进行饲养管理时,应该确保雏鸡得到适量的饲料。
一般来说,饲料应该在清晨、中午和傍晚三个时段提供。
对于新孵化的雏鸡来说,它们需要的是一种低蛋白的饲料,约蛋白质含量18%。
在随后的生长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应该慢慢提高到22%。
2.饮水:雏鸡需要适量的清洁饮用水。
要确保水源干净,不带有重金属污染和细菌。
饮水设备应该易于清洗卫生。
三、疾病防治和生物安全饲养管理应该注意疾病预防,一旦发现疾病应该及时治疗。
同时,要注意生物安全问题,作好病原菌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1.防治疾病:要注意防止雏鸡感染疾病。
饲养管理要求雏鸡在一个干净的环境下生长,持续关注雏鸡的健康状况,预防和治疗过程中,要选择专业的兽医,确保治疗方案正确并安全。
2.生物安全:在生物安全方面,要关注外来人员、车辆和物品对饲养场的影响。
要做好防疫措施,防止外界物品和野生动物进入饲养场。
四、日常管理1.质量控制:雏鸡养殖场应该确保自己的产品质量。
在饲料和饮水方面,要选择优质的产品,确保饲料的营养含量和饮水的卫生水平达到标准。
小雏鸡育雏管理制度一、引言为了提高小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速度,养殖户必须建立科学的育雏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饲养环境、饲养饲料、疫病防控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小雏鸡的育雏管理制度。
二、育雏环境管理1. 温度控制小雏鸡在出生后的头几天内对温度的需求非常高,一般要保持在摄氏35-37度之间。
随着小雏鸡的生长,温度可以逐渐降低,但也不能低于摄氏20度。
养殖户应根据小雏鸡的生长发育情况随时监测温度,并及时调整。
2.湿度控制小雏鸡对湿度的要求也较高,一般要保持在60%-70%之间。
如果湿度过高,容易引起小雏鸡患上呼吸道疾病;如果湿度过低,容易导致小雏鸡脱水。
因此,养殖户应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可通过加湿器或通风设备来调节。
3.通风管理通风是保持小雏鸡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养殖户应确保鸡舍内有良好的通风,并避免氨气积聚。
通风可以促进小雏鸡的新陈代谢,减少疾病的传播。
4.光照管理适量的光照可以促进小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消化吸收。
养殖户应确保鸡舍内有足够的自然光照或人工光照,并避免强光直射。
此外,光照时间应根据季节变化进行调整,确保小雏鸡的合理作息。
三、育雏饲料管理1. 饲料配比小雏鸡的饲料配比需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出生后的头几天内可采用助孵料;后续可逐渐过渡到全价料。
养殖户应根据小雏鸡的年龄、品种和生长状况,科学配比饲料,确保其获得充分营养。
2. 饮水管理小雏鸡对水的需求也非常大,应随时保持水源清洁、充足。
养殖户应定时清洗水管和水盆,防止细菌滋生。
此外,要确保饮水温度适宜,不要过冷或过热。
3. 饲料投喂量和频次小雏鸡的胃容量较小,一次不能吃太多。
养殖户应根据小雏鸡的年龄和生长发育情况,科学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频次,避免浪费和胃肠道问题的发生。
四、疫病防控管理1. 预防接种小雏鸡在出生后应及时接种疫苗,建立免疫系统。
常见的疫苗包括新城疫疫苗、传染性鼻炎疫苗等。
养殖户应注意选择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疫苗,确保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雏鸡的饲养管理
雏鸡的饲养管理是最关键的一环。
刚孵化出来的幼鸡个小体弱,抗病力也差,进入育雏箱之前,应饮用青霉素水洗胃肠1次,水温为20℃-25℃,100万国际单位的喂50-60只。
1-3日龄雏鸡,每天喂熟鸡蛋碎块4次,并且保证充足的饮水,水温为2℃-25℃。
箱温为35℃,第一周每日降低温度1℃。
4-10日龄雏鸡,每天喂4次豆饼,同时适当的搭配玉米面、碎米、糠麸和青菜,也可喂肉食鸡的雏鸡饲料,箱温保持在28℃-30℃之间,室温控制在24℃-26℃之间。
12-20日龄雏鸡,每日可喂5次含高蛋白质的鱼粉10%、豆饼粉25%,箱温保持在25℃。
此时,可在好天气放到室外进行日光浴2小时。
21-60日龄后的雏鸡,就可以在白天放到笼网里,晚间赶回育雏舍。
60日龄后的雏鸡,完全可以放到笼网里饲养,每日喂3-4次肉鸡混合饲料,也可以自己配饲料,玉米面40%、麦麸15%、豆饼10%、鱼粉10%、高粱或碎米等25%。
在饲料中要加适当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抗生素等。
并保证足够的清洁饮用水,1周饮用1次高猛酸钾水。
另外,雏鸡14-20日龄时,要断喙3毫米,40-60日龄时,再行断喙一次,以控制互相喙斗和叨肛,并且减少浪费食物。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