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特级教师课件--第四章第一节 认识学习 高效学习
- 格式:ppt
- 大小:951.50 KB
- 文档页数:25
第四章学会学习第四章学会学习——大学生学习心理与调适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学习与心理卫生的关系,认识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引导大学生学会学习、科学用脑。
教学重点: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与调适教学难点:大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培养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要点:第一节学习与心理卫生一、学习的概念桑代克(1931)认为:“人类的学习就是人类本性和行为的改变,本性的改变只有在行为的变化上表现出来。
”加涅(1977)认为:“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之为成长过程。
”学习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讲,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或训练而获得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即有机体以经验方式引起的对环境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
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系统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开发智能,培养个性,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与道德品质。
二、大学生学习(一)大学生学习的特殊性大学生学习既不同于儿童的学习,也不同于成人的学习。
大学生学习既有一定的专业性、目的性和探索性,又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表现出广泛的兴趣和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
(二)大学生学习的特点1.学习主体的变化。
大学生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的。
2.学习的自主性。
大学生学习的核心在于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
3.学习的专业性。
大学生的学习是在确定了基本的专业方向后进行的,因此其学习的职业定向性较为明确。
4.学习的探索性。
探索性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书本结论之外新观点的寻找和钻研。
三、学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学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心理健康状况对学习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原因。
第四章知识学习第一节知识概述一、知识的概念从本质上来说,知识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能动反映,它是通过人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在人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中,在人的现实活动中,我们会获得来自客体的各种信息,并且会用一定的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组织,形成对事物的理解。
这些知识一方面会存储在个体的头脑中,成为个体知识、主观知识,同时又可以通过文字符号等表述出来,传播开来,成为公共知识,或者说“客观知识”,而人可以通过学习和交往活动,借助于公共知识来发展自己的个体知识。
心理学所关心的主要是个体知识的获得、存储和应用问题。
知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明确性,特别在教育领域中,各门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是该学科中较为确定、接近共识的内容,是人类积累下来的较为可靠的经验体系。
但是,这些知识并不是千真万确、不可质疑的定论,正如亚里士多德的经典命题随着伽利略在斜塔上丢落的小球而被否定;作为科学之典范的牛顿力学也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面前露出自己的缺陷,知识总在不断进化和更新,人总在试图对世界作出更准确、更完整、更深刻的理解和解释。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不应把知识作为事先已经断定了的结论教给学生,不要用知识的“权威”去“压服”学生,而应该把知识当成是一种看法、一种解释,让学生去理解,去分析,去鉴别。
在不可超越、无可挑剔的“权威”面前,学生应有展现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空间。
二、知识的分类知识的范围相当广泛,从关于“物”的知识到关于人和社会的知识,从日常经验到分门别类的正规知识,从具体的感性知识到有关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理性知识等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把知识分成不同的类别。
安德森(J.R.Anderson)根据知识的状态和表现方式把知识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说明事物、情况是怎样的,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原理等的描述;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样完成某项活动的知识,比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
陈述性知识容易被人意识到,可以明确地说出来。
目录第一章高效课堂22条 (1)1、高效课堂22条 (1)2、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7)第二章高效课堂概述 (8)1、高效课堂的“基本概念” (8)2、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 (9)3、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 (10)第三章高效课堂的模式 (11)1、一般模式 (11)2、“破帖”生成的新模式 (17)第四章高效课堂的抓手—导学案 (21)1、导学案与教案不同 (21)2、杜郎口的预习提纲 (22)3、兖州一中的导学案 (23)4、昌乐二中的“两案并举” (25)5、宁达中学的导学案 (26)6、导学案编写案例 (26)第五章高效课堂的管理 (36)1、杜郎口中学评价标准的演变 (36)2、“循环大课堂”管理 (37)3、杜金山九问 (40)4、“271高效课堂”评价标准 (41)第一章高效课堂22条1、高效课堂的概括: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2、高效课堂的特点:A、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B、三动:身动、心动、神动C、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D、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E、三学:肯学、想学、学会F、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3、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A、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B、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C、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D、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
4、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点:A、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B、教材分析的“无边界原则”。
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
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
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
5、高效课堂“三原色”:A、红色,代表热情,体现出新课改的三维目标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