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渠—“语篇教学”
- 格式:pdf
- 大小:162.76 KB
- 文档页数:3
2022年第2期(总第91期)考试研究EXAMINATIONS RESEARCHNo.2,2022General No.91语篇模式视角下提升高中学生语篇宏观理解能力的案例分析与教学建议——以2021年高考英语(天津卷)为例李留建高翔姚卫盛刘欣杨琳[摘要]从课堂中关注语篇的宏观视角——语篇模式出发,以2021年高考英语(天津卷)3月及6月考试阅读理解及阅读表达分测试各项数据为例,探讨语篇模式研究的重要性,在厘清语篇、语篇分析与语篇模式分析内涵基础上,例析两次考试分测试的典型语篇及试题,提出基于语篇模式的阅读教学策略,以提升一线教师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篇模式;宏观理解;策略[中图分类号]G42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654(2022)02—001—015一、引言2021年高考英语(天津卷)(以下简称“天津卷”)阅读理解、完形填空、阅读表达分测试的分值合计达到90分,占全卷总分值的60%。
这几个分测试均是以语篇为载体考查英语知识运用及读写综合能力,从语篇难易度到问题设计,均对考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语篇难易度蓝思分级是美国教育科研机构Metametrics为提高美国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提出的一套衡量学生阅读水平和标识文章难易程度的标准,是衡量阅读能力与文章难易度的方法[1],其主要依据是语义难度(semantic difficulty)、句法难度(syntactic complexity)以及篇幅长度(length of the discourse)。
难度范围在0L~1700L之间,数字越大表示读者阅读能力越高。
如表1所示,天津卷3月第一次考试及6月第二次考试的语篇难度均值分别为890L~1080L和970L~1160L,相当于美国学生6年级至10年级之间的水平,即优秀级别的水平。
作者简介李留建,中学高级教师,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
天津,300200。
高翔,中学高级教师,天津外国语学校。
立足语篇,切实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讨了在小学中高年级语篇教学中开展朗读与默读训练的方法,旨在探索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篇教学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朗读默读阅读历来是中国人学习英语最主要的途径。
近年来很多英语教师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小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较以前有大幅度提高,但阅读能力却相对滞后,学生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不强。
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不仅是让学生欣赏英语,更重要的是阅读能力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成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与水平的一个标志。
本文以在语篇教学中经常出现的朗读和默读方式为切入点,阐述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向朗读求语感——阅读能力的起点朗读涉及张嘴、听音、思索、理解、感知、体验、品味、内化和知识积淀。
在朗读过程中,只有个体的思维积极参与活动时,才能有效训练大脑思维协调配合,从而形成语音、语调、节奏和语义自然结合的语感效果。
有了语感,学生就会对阅读材料中的单词、短语和语法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假以时日,学习效果当然锦上添花了。
英语朗读要注意读出情感体验。
阅读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还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用自己的双眼去探索语篇文本,用自己的童心去感受文本,用自己的智慧去理解文本。
这样的阅读不仅凝聚了作者的心智,还融进了读者的情感。
《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2 a telephone call的a部分语篇就是一份很好的朗读素材。
老师只需稍加点拨:如果你的好朋友生病了,你会怎样打这通电话呢?学生很快就领悟了,完全进入了角色,不仅读出患病者helen无力的状态,而且把su yang充满担心和关切的语调也再现得淋漓尽致。
这时语篇不仅是语言的载体,而且是学生表达情感的途径,寄托学生情感的符号。
英语朗读要注意读出情节发展。
小学英语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新译林版教材更是充满了童真童趣。
以4a unit2 cartoon time为例,语篇展现的是sam变魔术的情景,并且设计了魔术失败露陷的情节。
英语语篇教学方法语篇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语境,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并运用语言,为大家分享了英语语篇的教学方法,一起来看看吧!英语语篇的教学方法一、阅读前——了解背景知识,让生活走进课本很多研究表明,如果语篇是读者所熟知的主题,他们就能顺利进行理解文章中的信息,相反,如果是不熟悉语篇主题,就会出现认知障碍。
可见,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因此,笔者认为在阅读前帮学生了解相应的背景知识是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关键之一。
由于牛津小学英语高年级教材中的语篇相对较长,涉及的词组、句型、文化信息较丰富,如果教师在学生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切入,很多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难以适应。
会大大增加学习难度,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加强预习指导,布置学生自主进行语篇分析,使学生有所了解、有所准备地进行语篇学习。
例如:谁?什么关系?什么话题?在哪里?什么场合?教师上课时要从检查预习作业开始。
教师可根据教材语篇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预习指导。
对于一般性的文章,教师可让学生听录音、跟读语篇、适当翻译中文意思,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组与句子,对于一些有趣味性、文化性较强的语篇,教师可先让学生先了解相关文化。
如6A‘Unit 7 At Christmas’是关于圣诞节的语篇,我就让学生对于圣诞节的文化、圣诞节的相关知识、圣诞节如何度过等进行相关的预习,学习时学生兴趣盎然。
二、阅读中——梳理教材,步步为营阅读过程中的活动是语篇教学的核心环节。
阅读过程中的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顺利阅读和理解所提供的材料,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活动形式。
所以,在此过程中教学设计的成功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效率。
语篇教学是一个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过程,也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但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把课文教死了,应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略读、寻读、精读、填写表格、回答问题、排序等多种方式,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语篇,了解文本大意,获取具体信息,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实效。
随着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英语教学已经从教授单词、句型的知识性传授逐步转向重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上,而语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
这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步入高年级,课文的篇幅较长,语篇内涉及了一定量的生词、句型及文化背景知识,这让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我本人教学过程中也走了一些弯路,但我相信只要大胆尝试,总会有所进步,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语篇教学的做法和体会:一|、找准切入点,导入课文:切入点既是语篇的主线索,也是教学的主方向,通常我将语篇的主题、一个知识点、一幅插图或是几个小问题作为切入点。
开课导入时使用谈话法,这种师生间的真实对话可以顺利过渡至新授内容。
或是采用创设情境法,(运用课件展示)分散课文中的难点,让学生通过一组Chant、一首儿歌或是今天我们要与文中人物一起去做事,很快学生会明确本课学习的内容,就是明白今天要运用哪些语句去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二、培养好习惯,深层理解语篇视听结合,通过问题引导,我上课之前要求学生用规定的预习方法,(一画、二听、三读、四记),其中听,我要求学生整体感知,“what’s the passage talking about?”再听时,找出可以引领本课内容的问题答案,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维能力,也让学生整体感知了语篇的内容及含义。
另外,我个人很注重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针对不同的文本,我会指导他们采用不同的方式,如怎样默读、浏览捕捉信息,怎样理解题目,怎样读懂词句,怎样做适当标记或是怎样在听音时记下关键词等,行为心理学上曾说:21天以上的重复就形成习惯。
也就是说,人若想要养成一个习惯,只需要坚持21天就足够了,它就会不由自主地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这样逐步培养学生语篇阅读的技能,学生掌握了方法,就会独立思考探索,把握阅读规律,取得很好的阅读效果。
如:在教授第七册Module 1Unit1时,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出示Daming 和Simon 对话的多媒体课件,然后抛出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 学生接到阅读任务:快速浏览,获取了关键信息“postcard”。
小学英语教学中语篇教学英语活动观的体现摘要:语篇教学是一种以语篇为基本单位的教学方法,通过整体性、交互性和实际性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语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篇教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篇教学活动观的体现,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语篇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英语语言。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活动观;教学体现一、语篇教学活动观的概述1.什么是语篇教学活动观。
语篇教学活动观是指将语篇作为基本单位的教学活动,强调整体性、交互性和实际性。
语言不再被孤立地教授,而是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语言。
2.语篇教学活动的特点整体性:语篇教学活动关注全文的结构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语篇的整体意义。
交互性:语篇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讨论、交流和合作来促进学习。
实际性:语篇教学活动通过真实的语境来进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
二、语篇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1.阅读活动。
语篇教学中的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整个文章的意义,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策略。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和理解。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识别并标记关键词、词组和句子来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关系。
2.听力活动。
语篇教学中的听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听懂并理解整个语篇的意义。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真实的听力材料,例如对话、新闻报道等,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回答问题或讨论。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听辨关键词、词组和句子来帮助他们理解整个语篇。
3.口语活动。
语篇教学中的口语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或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语篇知识和技能。
通过与同学的互动和实际情境的模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
4.写作活动。
语篇教学中的写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写作能力和组织思维的能力。
语篇分析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语篇分析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语篇分析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逐渐得到关注,并在一些学校中得到了应用。
语篇分析教学法强调语篇的整体性与连贯性,并通过关注语篇结构、上下文信息、文本目的等因素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语篇分析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二、语篇分析教学法概述语篇分析教学法强调阅读过程中对语篇整体的理解。
学生需要通过分析语篇的结构,抓住关键信息,理解文本的目的和作者观点。
与传统的词汇和句子教学不同,语篇分析教学法注重提高学生对文本整体的理解能力。
三、语篇分析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1. 引导学生分析语篇结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语篇结构,提醒他们抓住段落主题句以及段落的开头和结尾,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内在关联。
2. 引导学生利用上下文信息语篇分析教学法强调学生利用上下文信息进行推测。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难词或生词,并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信息猜测出词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目的和作者观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聚焦于文本的目的和作者观点。
通过分析文章的写作目的,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能力。
四、语篇分析教学法的优点1. 提高学生的整体理解能力通过关注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上下文信息,语篇分析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文本的整体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意图。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语篇分析教学法注重学生对文章目的和作者观点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评价文章的内容。
3.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语篇分析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逻辑关系,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五、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 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语篇分析教学法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语言分析能力和阅读策略,这对一些教师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