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教学进度计划
- 格式:docx
- 大小:13.25 KB
- 文档页数: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一、教学计划1. 教材概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包括数与代数、数学语言与图形、函数与线性方程以及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等内容。
该教材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概念、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学生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应能够掌握数的概念和运算、解方程、计算比例和百分数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能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教学内容与安排(1)数与代数第一单元:数的认识第二单元:整数第三单元:分数第四单元:小数(2)数学语言与图形第五单元:数据的整理与图形的绘制第六单元:圆的初步认识第七单元: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3)函数与线性方程第八单元:函数与坐标系第九单元:方程与不等式(4)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第十单元:图形与变换第十一单元: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第十二单元:体积与表面积4.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分组合作探究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二、教学进度第1周:数与代数第一单元:数的认识- 学习数的定义和分类- 学习数的大、小和数的大小关系- 学习数的简单四则运算第2周:数与代数第二单元:整数- 学习整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学习整数的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 学习整数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第3周:数与代数第三单元:分数- 学习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学习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学习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4周:数与代数第四单元:小数- 学习小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学习小数的四则运算- 学习小数的应用问题第5周:数学语言与图形第五单元:数据的整理与图形的绘制- 学习数据的整理和处理方法- 学习不同类型图形的绘制方法- 学习在图形中表示数据的方法第6周:数学语言与图形第六单元:圆的初步认识- 学习圆的定义、性质和要素- 学习圆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学习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7周:数学语言与图形第七单元: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 学习各种平面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学习平面图形的名称和简单判定题的解答方法- 学习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第8周:函数与线性方程第八单元:函数与坐标系- 学习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 学习坐标系的建立和使用方法- 学习通过函数和坐标系来解决实际问题第9周:函数与线性方程第九单元:方程与不等式- 学习方程和不等式的定义和解法- 学习方程和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0周: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第十单元:图形与变换- 学习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折变换- 学习变换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学习通过变换判断图形的相等和相似关系第11周: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第十一单元: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 学习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学习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第12周: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第十二单元:体积与表面积- 学习立体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学习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方法- 学习立体图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以上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学生将能够在七年级上学期的数学课程中系统学习和掌握数与代数、数学语言与图形、函数与线性方程以及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等内容。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第六单元 1.【新增】第21课《小圣施威降大圣》吴承恩(2017年教改前7上语文选过)2.《天上的街市》郭沫若【删除】3.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删除】4.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改为】“整本书阅读《西游记》”(二)单元解读第一单元是以“四季如歌”为主题组元。
《春》是朱自清写的一篇写景散文,文章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
老舍的写景散文《济南的冬天》描绘了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济南冬景图。
《雨的四季》是当代诗人刘湛秋的一篇抒情散文,描绘了美丽而令人爱恋的四季之雨。
《古代诗歌四首》中的四首诗歌,都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诗人不同的情怀。
写作由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改为:热爱写作,学会观察,强调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引导我们热爱自然,关注自然,学习借鉴写作方法。
第二单元由“至爱亲情”主题内容构成。
史铁生的叙事散文《秋天的怀念》回忆母亲对“我”的关爱,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散步》讲述一家三代人一起散步,相互关爱的故事。
《散文诗二首》中,《金色花》写孩子想象自己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表现了母子情深;《荷叶·母亲》由雨中荷叶护莲花联想到母爱,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
《<世说新语>二则》中的《咏雪》,讲述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家庭生活的情趣;《陈太丘与友期行》写陈元方与来客的对话,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本单元写作“学会记事”,引导我们掌握记事的要素和叙事的条理性,尝试在叙述中借助恰当的词语表达情感。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旨在让同学们懂得交友之道,学会交益友。
第三单元是以“学习生活”为主题编写的,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现了儿时的“我”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及天真、幼稚的心理特征。
《往事依依》是语文著名教育家于漪女士的一篇回忆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富有文学情趣的优美散文。
作者从不同层面回忆童年的往事,抒发了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及文学的思想感情。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指导思想: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新标准。
以新的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突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体现“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的教学基础理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还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
大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简单的空间观念,但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逻辑推理可能会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逐步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
三、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包括丰富的数学内容,如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初步认识等。
教材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有理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
2. 整式的加减运算。
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4. 线段、角的度量和计算。
难点: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及符号的确定。
2. 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中的等量关系建立。
3. 几何图形的推理和空间观念的培养。
五、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
2.认识整式,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
3.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掌握线段和角的度量与计算。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2.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范本课程名称: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版本: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和推理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和进度:第一章:实数和整数1.1 实数和自然数1.2 整数的概念及性质1.3 整数组合加减法1.4 整数的乘法及性质1.5 正数的除法及性质1.6 负数的除法及性质第二章:比例和百分数2.1 比例的概念和性质2.2 比例与比例的应用2.3 百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法2.4 百分数的计算2.5 百分数的应用第三章:图形的初步认识3.1 图形的基本概念3.2 点、线、面及其性质3.3 等腰三角形3.4 直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第四章:一次函数和一次函数方程4.1 一次函数及其图象4.2 一次函数方程4.3 一次函数方程的应用第五章:数的运算5.1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5.2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5.3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5.4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评价方法:1. 参与度:课堂练习、讨论、小组活动等。
2. 学业成绩:课堂作业、小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
3. 学习态度:师生互动、合作学习、课堂纪律等。
教学方法:1. 探究法: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3. 演绎法:通过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1. 数学教材: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数学实物模型等。
3. 辅助教具:投影仪、电子白板等。
教学实施:根据教学计划,每周安排2节课,每节课45分钟。
每节课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导入新知识(10分钟):通过举例、提问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预备学生进入新的学习内容。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1.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引导学生爱读书,积极参与语文研究;- 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单元:文字的力量- 课文:《荷塘月色》、《黄河颂》、《小窗幽记》- 研究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进度:4周第二单元:情境交际- 课文:《记叙文的特点》、《我和我的祖国》、《小鸟找爸爸》- 研究重点:学会根据情境进行交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进度:5周第三单元:成语故事- 课文:《不吃烟火食》、《求仁得仁》、《借尸还魂》- 研究重点:研究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教学进度:4周第四单元:诗词鉴赏- 课文:《默写诗跟古文》、《寻找》、《望天门山》- 研究重点:理解诗词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进度:3周3. 教学方法与手段- 结合课堂讲解与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设置小组合作研究,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
4. 教学评价与反馈- 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平时作业、小测验、口头表达等;- 定期组织复与测试,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鼓励他们的研究进步。
5. 注意事项- 教学计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教学过程中应保持与学生的良好互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需要提供个别辅导和指导。
以上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请按照计划进行教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安排篇一:《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安排》嘿,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踏入七年级这个新的学习阶段,数学的神秘大门又将为我们敞开得更宽广啦!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咱们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和进度安排,就像开启一场充满惊喜的冒险之旅!首先,咱们这学期的第一章就是“有理数”。
这可像是一个神秘的数字王国,有正数、负数,还有零这个特别的小伙伴。
大家想想,正数就像充满活力的小太阳,总是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光明;负数呢,就像夜晚的寒风,有点冷冷的,但也有它独特的作用。
那零呢,就像是一个公平的裁判,站在正数和负数之间,维持着平衡。
在这一章里,我们要学会理解这些数字的特点和运算规则,这可不容易哦,不过我相信大家肯定没问题!接着,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来啦!整式就像是一群可爱的小积木,我们要学会把它们组合和拆分。
这就好像搭积木一样,有时候要把几块小积木拼成一个大的,有时候又要把一个大的拆成几个小的。
我们要仔细分辨它们的样子,可不能弄错啦!然后是“一元一次方程”,这可是解决问题的神奇钥匙。
比如说,你去买糖果,知道总价和单价,想算出能买多少颗,这时候一元一次方程就派上用场啦!它就像一个超级聪明的小助手,能帮我们轻松找到答案。
再来说说“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章。
图形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特点。
圆滚滚的球,四四方方的盒子,长长的铅笔,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我们要学会观察它们,了解它们的奥秘。
那咱们的教学进度是怎么安排的呢?前两周,我们要在有理数的世界里尽情探索,通过有趣的例子和练习,把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弄得清清楚楚。
老师会在课堂上提出很多问题,大家要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哟!接下来的三周,我们就要和整式的加减打交道啦。
老师会带着大家一起做很多练习题,就像在游戏中一样,让大家熟悉怎么组合和拆分这些小积木。
然后用四周的时间来攻克一元一次方程这个难关。
我们会一起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感受方程的神奇力量。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进度计划表一、教学目标本学期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目标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特点,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 掌握本册教材所涉及的生字词及相关词语,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
2.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文章主旨,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和重要细节。
3.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作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5.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美。
二、教学内容与进度本册教材共分为8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3篇课文和2个综合性学习。
具体教学进度如下:第1周至第5周:第一单元(包括《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等课文)第6周至第8周:第二单元(包括《金色花》、《荷叶·母亲》、《世说新语》等课文)第9周至第12周:第三单元(包括《小岛》、《走一步,再走一步》、《紫藤萝瀑布》等课文)第13周至第15周:第四单元(包括《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等综合性学习)第16周至第17周:第五单元(包括《诫子书》、《黄鹤楼》、《古代诗歌四首》等课文)第六单元(包括《皇帝的新装》、《西游记》、《春夏秋冬又一春》等课文)期末复习与考试三、教学方法与措施1. 认真研读新课标,理解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结合本册教材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2. 认真备好每一堂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训练。
如课堂讨论、口头作文、书面练习等。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5.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如阅读、写作、演讲等比赛,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基于对教学大纲的深入理解和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已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1. 学生状况分析所教授的709714班级学生年龄分布在____岁之间,正处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性别差异显著。
男生活泼好动,女生则相对文静。
因此,教学策略应因材施教,强化男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同时鼓励女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2. 指导原则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a. 坚持以健康第一为原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b.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和健康行为。
c.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发展为核心,激发学习积极性,挖掘学习潜能。
d. 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学习中受益。
3. 教学目标a. 主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
b. 完成本年级规定动作,理解运动项目的基本规则。
通过游戏和比赛,提升技术战术应用能力。
安全地进行运动,培养广泛的体育兴趣和自我保健能力。
c. 在全面发展体能的基础上,通过多元练习提升灵敏性、速度和有氧耐力。
根据生理发育特点,了解运动注意事项。
d. 正确评价自身运动能力,理解身心关系,设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增强自尊和自信,享受克服困难和运动的乐趣。
e. 增进同伴间的交流,建立合作意识,识别并指出体育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评价比赛和表演。
4. 运动参与a. 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掌握科学锻炼方法。
b. 安全运动,发展广泛的体育兴趣,提升自学、自练和自我保健能力。
c. 根据生理发育特点,了解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5. 教学内容包括田径、跳远、投掷等项目,以及足球、篮球、排球等球类运动,单杠、双杠等体操项目,以及垫上运动和跳绳等趣味健身活动。
教学重点是通过各项技术提升跑动能力、有氧耐力、弹跳力、力量和柔韧性,同时培养运动兴趣和安全意识。
6. 身体健康全面提高位移速度、有氧耐力、反应速度、力量、柔韧性和运动安全意识。
7. 心理健康a. 了解心理状态对健康的影响。
七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进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综合以上情况来看,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包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提问等等,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全面提要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社会主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二、教材分析我们采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新学期了,每一位学生都将展开心的人生,所以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在阅读这些课文的时候,将会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
在学习这个单元时,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提高朗读的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根据本单元的情况,要求在学习中:1、掌握这个单元需要识记的生字。
2、学习朗读方法,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的意图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会思考人生。
第二单元这个单元是继续上个单元的人生课题,交我们怎么树立理想,实现理想。
在这个单元中,有的课文讴歌理想(《理想》),有的阐述信念(《我的信念》),有的论说人生修养(《论语十则》)等。
这些课文从不同侧面给我们以启迪,引领我们去实现理想,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为漫长的人生打下精神的底色。
根据本单元的情况,要求在学习中:1、继续上一个单元的朗读训练,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明理。
2、要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3、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准确把握文章中叙述与议论之间的关系。
第三单元这个单元,重新开启一个新的篇章,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
这里描写了美的的景物(《春》、《济南的冬天》),描写了美的情感(《山中访友》)……本单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首先要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其次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