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第一定律及热化学部分习题课答案演示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302.00 KB
- 文档页数:7
热力学第一定律课后习题一、是非题下列各题中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在定温定压下,CO2由饱和液体转变为饱和蒸气,因温度不变,CO2的热力学能和焓也不变。
( )2. d U = nC V,m d T这个公式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任何pVT过程均适用。
( )3. 一个系统从始态到终态,只有进行可逆过程才有熵变。
( )4. 25℃时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25℃时H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 )5. 稳定态单质的∆f H(800 K) = 0。
(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各题后的括号内:1. 理想气体定温自由膨胀过程为:()。
(A)Q > 0;(B)∆U < 0;(C)W <0;(D)∆H = 0。
2. 对封闭系统来说,当过程的始态和终态确定后,下列各项中没有确定的值的是:( )。
( A ) Q;( B ) Q+W;(C ) W( Q = 0 );( D ) Q( W = 0 )。
3. pVγ = 常数(γ = C p,m/C V,m)适用的条件是:( )(A)绝热过程;( B)理想气体绝热过程;( 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D)绝热可逆过程。
4. 在隔离系统内:( )。
( A ) 热力学能守恒,焓守恒;( B ) 热力学能不一定守恒,焓守恒;(C ) 热力学能守恒,焓不一定守恒;( D) 热力学能、焓均不一定守恒。
5. 从同一始态出发,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 A )可以到达同一终态;( B )不可能到达同一终态;( C )可以到达同一终态,但给环境留下不同影响。
6. 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的压力作绝热膨胀时,则:( )。
( A )焓总是不变;(B )热力学能总是增加;( C )焓总是增加;(D )热力学能总是减少。
7. 已知反应H2(g) +12O2(g) ==== H2O(g)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为∆r H(T),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理化学》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含答案)第二章练习1,填入1,根据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交换,系统可分为,,2,强度性质显示了体系的特征,与物质的量无关。
容量属性体现了系统的特征,它与物质的数量有关,具有性别。
3年,热力学平衡态同时达到四种平衡,即,,,4,系统状态改变称为进程常见的过程有、、、和,5.从统计热力学的观点来看,功的微观本质是热的微观本质6,每种气体的真空膨胀功w = 0.7,在绝热钢瓶内的化学反应△ u = 0.8,焓定义为2.真或假:1。
当系统的状态不变时,所有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值(√) 2。
当系统的状态改变时,所有状态函数的值也相应地改变。
(χ) 3。
因为=δH和=δU,所以和都是状态函数(χ)4,密闭系统在恒压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等于系统的焓(χ)误差只有当封闭系统不做非膨胀功等压过程δH = QP5且状态被给定时,状态函数才有固定值;在状态函数被确定之后,状态也被确定(√) 6。
热力学过程中的W值由具体过程(√)7和1摩尔理想气体从同一初始状态经过不同的循环路径后返回初始状态决定,其热力学能量保持不变(√) 3。
单一主题1。
系统中的以下几组物理量都是状态函数:(C) A,T,P,V,Q B,M,W,P,H C,T,P,V,N,D,T,P,U,W2,对于内能是系统的单值函数的概念,误解是(C)系统A处于某一状态,某一内能B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个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值c的状态改变,内部能量也必须随着对应于内部能量值的d而改变。
可以有多种状态3以下语句不具有状态函数的特征:(d)当系统A的状态确定后状态函数值也确定时,状态函数值的变化值只由系统C的恒定状态通过循环过程来确定。
状态函数值是常数。
D态函数的可加性为4。
在下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A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内能越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包含的热量越多。
当系统温度升高时,一定是它吸收了热量。
当系统温度恒定时,解释它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试讲二习题课续(热力学第一定律)2019.7.108:30-CCTalk哈哥物化氧弹量热器大气环境昆明(1)步骤(1)中,整个实验装置的ΔU 。
(2)步骤(3)中,整个实验装置的ΔU 。
(3)由最初状态的反应物变成同温度下最终产物的Δr U(4) 求乙酸乙酯的摩尔燃烧焓(A)ΔU=0(B)ΔU= 43180 J(C)Δr U= -33084 J(D)Δr U m=2243 kJ氧弹量热器大气环境昆明(华南理工,2009)在一个装有理想活塞的气缸中,含有温度为100℃,压力为140 kPa的理想气体混合物,其中n(N2)=8.1228mol,n(H2O,g)=9.9279mol。
今将该气体混合物等温100℃,可逆压缩到总压为201.325kPa的终态,(1)求这时有多少摩尔的水凝结?(2)求此过程的ΔH,ΔU,W,Q,ΔS,ΔG及ΔA各为多少?已知100℃,101.325kPa下水的摩尔汽化焓Δvap H m=40.67kJ·mol-1,终态时V(H2O,l)与V(H2O,g)相比较V(H2O,l)可忽略不计,且不考虑N2在水中的溶解。
解:(1)假设不凝结,则末态水蒸气分压>101.325kPa,不合理,所以气液共存(此步不可省略)。
pH2O(g)=101.325kPa,p N2=100kPan N2/p N2=n H2O(g)/p H2O(g),n H2O(g)=8.2304mol n H2O(l)=1.6975mol(2)N2,63 kPa,8.1228 mol N2,100 kPa,8.1228 molH2O(g),77 kPa 9.9279 mol101.325 kPa, H2O(g), 8.2304 molH2O(l), 1.6975 molH2O(g),101.325 kPa9.9279 mol•ΔH = -69.04 kJ ΔU = -63.77 kJ•ΔS N2= -31.20 J·K -1,ΔS H2O = -22.66 + (-185.01) = -207.67 J·K-1•ΔS = -238.87J·K -1•ΔA =ΔU –T ΔS = 25.36 kJ•ΔG = ΔH –T ΔS = 30.63 kJ•W =ΔA = 25.36kJ•Q = -89.13 kJ N 2,63 kPa,8.1228 molN 2,100 kPa,8.1228 mol H 2O(g),77 kPa9.9279 mol 101.325 kPa, H 2O(g), 8.2304 molH 2O(l), 1.6975 molH 2O(g),101.325 kPa9.9279 mol一个失败的路径设计:设计者缺乏“分压”的概念。
(完整版)《物理化学》第⼆章热⼒学第⼀定律练习题(含答案)第⼆章练习题⼀、填空题1、根据体系和环境之间能量和物质的交换情况,可将体系分成、、。
2、强度性质表现体系的特征,与物质的数量⽆关。
容量性质表现体系的特征,与物质的数量有关,具有性。
3、热⼒学平衡状态同时达到四种平衡,分别是、、、。
4、体系状态发⽣变化的称为过程。
常见的过程有、、、、。
5、从统计热⼒学观点看,功的微观本质是,热的微观本质是。
6、⽓体各真空膨胀膨胀功W= 07、在绝热钢瓶中化学反应△U= 08、焓的定义式为。
⼆、判断题(说法对否):1、当体系的状态⼀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定的数值。
(√)2、当体系的状态发⽣变化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变化。
(χ)3.因= ΔH, = ΔU,所以与都是状态函数。
(χ)4、封闭系统在压⼒恒定的过程中吸收的热等于该系统的焓。
(χ)错。
只有封闭系统不做⾮膨胀功等压过程ΔH=Q P5、状态给定后,状态函数就有定值;状态函数确定后,状态也就确定了。
(√)6、热⼒学过程中W的值应由具体过程决定( √ )7、1mol理想⽓体从同⼀始态经过不同的循环途径后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学能不变。
( √ )三、单选题1、体系的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状态函数的是( C )A 、T、P、V、QB 、m、W、P、HC、T、P、V、n、D、T、P、U、W2、对于内能是体系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 C )A体系处于⼀定的状态,具有⼀定的内能B对应于某⼀状态,内能只能有⼀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C状态发⽣变化,内能也⼀定跟着变化D对应于⼀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3下列叙述中不具有状态函数特征的是(D )A体系状态确定后,状态函数的值也确定B体系变化时,状态函数的改变值只由体系的始终态决定C经循环过程,状态函数的值不变D状态函数均有加和性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物体温度越⾼,说明其内能越⼤B物体温度越⾼,说明其所含热量越多C凡体系温度升⾼,就肯定是它吸收了热D凡体系温度不变,说明它既不吸热也不放热5、下列哪⼀种说法错误( D )A焓是定义的⼀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学量B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焓变△H才与体系吸热相等C焓是状态函数D焓是体系能与环境能进⾏热交换的能量6、热⼒学第⼀定律仅适⽤于什么途径(A)A同⼀过程的任何途径B同⼀过程的可逆途径C同⼀过程的不可逆途径D不同过程的任何途径7. 如图,将CuSO4⽔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电源进⾏电解,可以看作封闭系统的是(A)(A) 绝热箱中所有物质; (B) 两个铜电极;(C) 蓄电池和铜电极;(D) CuSO4⽔溶液。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热化学习题课答案 二、5. 有一真空绝热瓶子,通过阀门和大气相隔,当阀门打开时,大气(视为
理想气体)进入瓶内,此时瓶内气体温度将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
解答:选择进入瓶子内的所有空气为系统,始态在瓶子外,终态在瓶子内 始态:温度为0T,压力0p,体积为0V
终态:温度为T,压力为0p,体积为V (1) 系统变化为一绝热过程(不是绝热可逆) 所以,系统在整个过程中所做的功
0000
11
11WpVpVnRTnRT
(2) 环境推动系统进入瓶内为一恒外压过程。系统进入瓶内后则做真空膨胀,不做功。 所以,000WpVnRT
因此有: 0011nRTnRTnRT 则:0TT 应注意,该过程与焦耳实验过程是不一样的。前者选择进入绝热真空瓶的理想气体为系统,过程中系统吸收了环境的功00pV,膨胀前后压力相等,因此终态温度升高
0TT(1)。而在焦耳实验中,选择进入真空容器前的理想气体为系统,膨胀过程中系
统没有做功,膨胀前后压力不同,实验证明温度不变。因此,这两个实验貌似相同,实质是不同的。
三、 简答题
1.1 mol单原子理想气体始态为273 K、θp,经下列过程 (a) 定容升温1K (b) 定温压缩至体积缩减一半 (c) 定压升温10K (d) 绝热可逆压缩至体积减一半 上述四个过程哪一个终态压力最大?哪一个终态压力最小?哪一个终态温度最高?哪一个最低?
解答: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θθ122
2
12
274273274273ppppappRTRT定容升温:
θθ1
2112221
2
22VbpppVpVpppV
θ
22283KcppT
11111222212112210.6711212θ1112221212273(2)434K()3.04rrrrrrrdpVnRTpVnRTpVnRTTVTVTVTVVpVpVpppV
2. 理想气体从相同始态分别绝热可逆膨胀和绝热不可逆膨胀到达相同的终
态压力,则两者终态温度、体积及过程的焓变相同吗? 解答: 都不一样,这两个过程的终态不是同一个状态
3. 请证明对于理想气体m()VppCUVR。
证明:理想气体:
,dd()()VpVpVmVUCTUTppCCCVVnRR
4. 1 mol单原子理想气体,从273 K、2×θp经pT=常数的可逆途径压缩至压
力增加1倍的终态,则该过程的ΔU为多少? 解答:理想气体:
θ2-1-1
d2732136.538.314(136.5273)JK1702.3JK2VVUCTCTpTCCpTKU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5. 298 K、θp条件下的化学反应Zn(s) + H2SO4(aq)→ ZnSO4(aq) + H2(g)放热177.9 kJ,则过程的ΔH、ΔU、W、Q为多少? 解答: 177.9kJ177.9kJ180kJ(180177.9)kJ2.1kJPpQHQUHnRTHRTWUQ
6. 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中,先进入真空容器的气体会对剩下的气体产生压力,而且随着进入容器的气体量增大,压力将增大,剩下气体膨胀反抗的压力会更大,为什么理想气体自由膨胀的体积功还是零。
解答: 将进入真空容器前的理想气体定为系统,真空为环境。系统中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作用在热力学中不考虑。根据dWpV外,整个过程中0p外,因此体积功为零。
7. 对于理想气体,Q可写成下式 Q = CV dT + )(VnRTdV,其中CV只是T的函数,试证明δQ不是全微分,而TQ是全微分。 证明:利用数学上状态函数的特点:二阶导数与求导次序无关 1d()d00VVTVnRTQCTVVCVnRTnRVTVQ
理想气体:()
不是全微分。 2dd00VVVTCQnRTVTTVCnRTVVTQT
为全微分。
四、 计算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2 mol双原子理想气体,始态为300 K,101.325 kPa,经下列各过程后压力降为原来一半,试求算各过程所做的功: (1) 向等体积的真空膨胀 (2) 反抗恒外压0.5101.325 kPa定温膨胀 (3) 定温可逆膨胀 (4) 绝热可逆膨胀 (5) 绝热对抗恒外压0.5101.325 kPa膨胀
(6) 沿着0.5pV常数的可逆多方过程
解答: (1) 向真空膨胀,0p外,0WpdV外
(2) 反抗恒外压,21()WpVpVV外外
21()21(28.314300) J222494 JnRTnRTnRTpnRTppnRT
2
(3) 理想气体定温可逆膨胀,21 VVnRTWpdVdVV 2112lnln101.325(28.314300ln) J0.51013253457.7 JVpnRTnRTVp
(4)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对于双原子理想气体:1.4 绝热可逆过程方程: 11112112221111.411.4212,(3002)K246.1 KpTpTpTpTpTTp
12,12()()5[28.314(300246.1)]J2240.6 J2VVmWCTTnCTT
提示:这里同样可以利用公式12()1nRWTT来计算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的功。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5) 理想气体绝热对抗恒外压膨胀,这是一个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因此注意不能使用绝热可逆的过程方程来求算终态的物理量, , pVT。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绝热和恒外压过程功的公式来求: 绝热过程:,m12()VWnCTT
恒外压过程:2121221()()nRTnRTWpVVppp外
联立两个方程则:21,m12221()()VnRTnRTnCTTppp 解得:2257.1 KT 则:,m125()[28.314(300257.1)]J1783.4 J2VWnCTT (6) 理想气体的可逆多方过程:根据公式WpdV很容易证明对于理想气体沿着pV常数的可逆多方过程的功的计算公式为:
12()1nRWTT
终态温度2T可利用过程方程和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联立解出:
0.50.51122pVpV
,122,pp 214VV
又因为 111222pVTpVT 所以 2221111(3004)K600 K2pVTTpV 则 28.314[(300600)]J9977 J0.51W 2. 1 mol水在373 K, 101325 Pa下全部蒸发为水蒸气,求该过程的,,,WQUH。已知水的汽化热为-140.7 kJmol。(2)若1 mol水在
373 K, 101325 Pa下向真空蒸发,成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结果如何?(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解答: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该过程是在定温、定压下进行相变,且只做体积功: 40.7 kJpHQ
glgd()(8.314373) J3100 JWpVpVVpVRT外外外
(40.73.1) kJ37.6 kJpUQW
(2) 该相变过程是向真空进行,为不可逆相变,0p外, 因此:0W 由于过程(1)和(2)的始、终态相同,因此,UH的值应相同:
37.6 kJ,40.7 kJUH 则:37.6 kJQUWU 本题应注意pHQ的条件。
3. 已知298 K,101.3 kPa时,液态丙烯腈(CH2=CH-CN),石墨和H2(g)的cmH分别为-1756.9,-392.9,-285.5 kJ mol-1,气态氰化氢和乙炔的fmH分别为129.6及226.6 kJ mol-1,在101.3 kPa下,液态丙烯腈的沸点为351.7 K。298 K时其蒸发热为32.8 kJ mol-1,求298 K及101.3 kPa下反应C2H2(g) + HCN(g) →
CH2=CH-CN(g)的θmrH。
解答: 可以将已知和所求的数据表示为以下关系图
rm222
CHgHCNgCHCHCNgH
rm(1)H 1m32.8 kJmolH 2CHCHCNl
可以看出,如果求出rm(1)H,则可以根据盖斯定律求出rmH。rm(1)H的求法则可以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求出:
222313CH()NCHCHCN(l)22g
该反应的反应热是液态2CHCHCNl的生成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