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中的数学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2.45 MB
- 文档页数:19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围棋中的数学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围棋中的数学问题》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拓展性课文。
本课主要让学生在围棋游戏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介绍围棋中的基础概念(如棋盘、棋子、气等)、围棋的基本规则(如落子、提子等)以及围棋中的数学问题(如计算棋盘上的点数、判断棋形的生死等),使学生在学习围棋的同时,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学生在面对围棋这一新领域时,可能会感到陌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熟悉围棋的基本概念和规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围棋的基本概念和规则,能够在棋盘上进行简单的操作。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围棋中的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围棋的基本概念和规则的理解与应用。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围棋中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围棋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围棋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围棋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围棋棋盘、棋子等相关教具。
2.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围棋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围棋的历史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教师邀请学生观看一段围棋比赛视频,让学生对围棋有直观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围棋的基本概念(如棋盘、棋子、气等)和基本规则(如落子、提子等)。
在介绍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围棋的相关知识。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围棋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20页例3及部分练习。
教材解读:本节教材是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关于一个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教材借助围棋盘的最外层每边都能放19个棋子,求围棋盘最外层一共可以摆多少棋子的问题,介绍如何解决类似的植树问题。
教学目标:1.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从封闭曲线(方阵)中探讨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用具:3×3格、4×4格、5×5格方格纸、围棋子若干粒、4×4格条形吹塑纸贴在地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课件出示)猜谜:十九乘十九,黑白两对手,有眼看不见,无眼难活久。
(打一棋类名称)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教学每边摆放3粒棋子的方法。
(1)课件出示围棋格子图,最外层每边能放3个棋子。
最外层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2)抢答:读题后,让学生口算出答案。
(学生可能会出现答案。
)(3)动手验证:请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摆放棋子,验证刚才答案。
(4)汇报交流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3×2+2=8 2×4=83×3-1=8 3×4-4=8 直接点数。
2.教学每边摆放4粒棋子的方法。
(1)课件出示围棋格子图,最外层每边能放4个棋子。
最外层可以摆放多少棋子?(2)动手操作:请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摆放棋子,写出算式。
(3)游戏:让一学生当“小老师”,其余学生当“围棋子”,请小老师邀请“围棋子”按上题要求站在老师设计的大棋盘上。
(4)汇报交流(5)你们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3.教学每边摆放5粒棋子的方法。
(1)课件出示围棋格子图,最外层每边能放5个棋子。
最外层可以摆放多少棋子?(2)动手操作:请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摆放棋子,写出算式。
围棋中的数学模型问题
围棋,这款古老的智力游戏,虽然看似简单,实则深奥无比。
其背后的数学模型问题,更是让无数研究者为之着迷。
围棋的每一步棋都可以被看作是在一个由361个交叉点组成的网格上进行的,每个交叉点都可以被占据或者空出。
这种游戏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棋盘的大小和棋子的数量上,还体现在其独特的规则和策略上。
围棋的规则很简单,玩家轮流在棋盘上放置棋子,试图将自己的棋子连成一片,最终占地多者获胜。
然而,就在这看似简单的规则中,隐藏着围棋的巨大复杂性。
比如,围棋的开局就有无数种可能性,每一种可能性都会导致不同的结局。
而且,每一步棋都会影响到整个棋局的发展趋势,因此玩家必须在落子之前进行深思熟虑。
围棋的这种复杂性使得它成为了一个非常适合研究人工智能和数学模型问题的领域。
通过建立围棋的数学模型,我们可以模拟出各种可能的局面,预测出每一步棋之后可能出现的局面,甚至可以评估出某个局面下的胜率。
这些模型不仅可以用于围棋的比赛中,也可以用于解决其他复杂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围棋的数学模型问题。
他们通过建立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模型,对围棋的局面进行评估,预测下一步棋的走法,甚至开发出了能够自动下围棋的程序。
这些研究不仅推动了围棋的发展,也为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的来说,围棋中的数学模型问题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领域,它
既需要深厚的数学功底,又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
然而,正是这种挑战性使得它成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领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围棋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围棋中的数学问题》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堂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教材通过围棋这一传统文化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围棋的基本规则、棋子的排列与组合、棋局的胜负判断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探究欲望。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耐心和毅力,对围棋这一传统文化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围棋的基本规则,学会棋子的排列与组合,能运用胜负判断方法分析棋局。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围棋这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围棋的基本规则、棋子的排列与组合、棋局的胜负判断。
2.难点:棋局的胜负判断方法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围棋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围棋规则,了解围棋的基本技巧。
2.学生准备:了解围棋的初步知识,如有必要,可提前让学生学习围棋的基本规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围棋的历史,引导学生了解围棋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简要介绍围棋的基本规则,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围棋棋盘和棋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围棋的布局。
然后,教师演示围棋的基本操作,如落子、提子等,引导学生掌握围棋的基本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围棋对弈,体会围棋的乐趣。
在围棋棋盘上,若一个棋子位于(3,3)点,其相邻的直线方向(不包括对角线)共有几个空位点?
A. 2
B. 3
C. 4(正确答案)
D. 5
围棋棋盘的标准尺寸是多少行多少列?
A. 15x15
B. 17x17
C. 19x19(正确答案)
D. 21x21
在围棋中,一方棋子完全围住对方棋子,使其所有出路均被堵死,此行为称为?
A. 打劫
B. 提子(正确答案)
C. 双活
D. 眼位
围棋中,形成“眼”至少需要几颗棋子(不包括被围的空格)?
A. 2
B. 3
C. 4(正确答案)
D. 5
围棋规则中,连续提子时,若双方轮流提取导致棋局无法继续,此情况称为?
A. 长考
B. 重复局面
C. 禁着点
D. 打劫(正确答案)
围棋棋盘上,从一个角点到对角线的另一个角点,直线穿越的交叉点数量(不包括起点和终点)是?
A. 16
B. 17
C. 18(正确答案)
D. 19
在围棋布局阶段,通常认为占据哪个位置对全局影响最大?
A. 天元
B. 星位(正确答案)
C. 三三
围棋中,当双方棋子紧密接触,且周围空位不足以形成两个独立眼位时,这种局面称为?
A. 杀棋
B. 共活
C. 对杀
D. 双活(正确答案)
围棋术语“征子”描述的是哪种战术?
A. 通过连续威胁对方棋子迫使其逃跑并最终提子(正确答案)
B. 在角落构建坚固的防御
C. 同时攻击对方多处弱点
D. 利用对方棋子缺陷进行包围。
围棋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围棋棋盘共有多少个交叉点?A. 361B. 364C. 365D. 366答案:A2. 以下哪种情况不是围棋的基本规则?A. 劫争B. 禁入点C. 打劫D. 吃子答案:C3. 围棋中,一个棋子被吃掉的条件是什么?A. 没有气B. 有两口气C. 有三口气D. 有四口气答案:A4. 在围棋中,以下哪个术语描述的是棋子的连接?A. 劫B. 断C. 连D. 眼答案:C5. 围棋中,一个棋子或一群棋子至少需要多少个“眼”才能确保生存?A. 1B. 2C. 3D. 4答案:B6. 以下哪个术语与围棋的计分方式无关?A. 贴目B. 让子C. 点目D. 手数答案:D7. 围棋中,什么是“劫”?A. 一种吃子技巧B. 一种棋型C. 一种战术D. 一种规则答案:C8. 在围棋比赛中,通常采用哪种计分方式?A. 点目B. 贴目C. 手数D. 让子答案:A9. 围棋中,什么是“死活”?A. 棋子的生死状态B. 棋局的胜负状态C. 棋盘的布局D. 棋手的等级答案:A10. 以下哪个术语描述的是围棋棋局的开局阶段?A. 布局B. 中盘C. 官子D. 终盘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围棋棋盘是一个 19x19 的网格,共有 361 个交叉点。
2. 围棋的基本规则之一是,当一个棋子或一群棋子没有气时,它们将被对方吃掉。
3. 围棋中,一个棋子或一群棋子至少需要两个“眼”来确保它们的生存。
4. 围棋术语“劫”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战术,其中一方可以立即回吃对方刚刚吃掉自己的一子。
5. 围棋比赛中,通常采用点目的方式来计算双方的得分。
6. 围棋术语“贴目”是指在比赛开始前,根据双方棋力差距,给较弱一方一定的分数优势。
7. 围棋术语“让子”是指在比赛开始前,根据双方棋力差距,让较弱一方先行放置一定数量的棋子。
8. 围棋术语“官子”指的是棋局的最后阶段,双方争夺剩余的空位。
《围棋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思路——09本科班张文慧《围棋中的数学问题》是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第三课时,在这之前学生学习过两端不种与两端要种的植树问题,而本课时侧重于从封闭图形中建立植树问题的模型,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抽取数学模型的能力。
下面我从学案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来谈谈我的设计思路:一.学案设计总的来说本学案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展开,紧扣所学知识点,以已知知识为铺垫,通过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串来建立新知识体系,通过动手探究、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突破重难点。
学案分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动手操作、讨论交流——课堂小结四大环节,其中自主学习又分为:复习只是问题——自主思考两大环节;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友谊层层递进的额问题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逐步解决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整体设计设计思路为:先复习前面学过的植树问题,让学生明白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然后抛出问题:围棋中这个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猜测,发散思维;集结着降低难度,通过“建模思想”的利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交流合作,一步步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再回到自主学习部分,运用所学规律解决难题,最后延伸拓展,从围棋中的四边形跳出来,设计三边形、五边形乃至任意多边形中的规律。
从学案设计上来说,没一个环节都有难有易,由易到难,且每环节之间层层递进,逐层增加难度,发现规律,延伸规律,从理论上来说是较为合理的。
二、教学方法本课时结合教学目标,特设计主要教乏味:故事贯穿法、讨论法、探究法、设疑法,主要学法有:情境体验法,动手实践法、讨论法、探究法。
其中故事贯穿法的加入能比较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动手操作与设疑法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数学高考围棋试题及答案1. 已知围棋棋盘是一个19x19的网格,每个交叉点可以放置黑白棋子。
如果一个棋盘上已经放置了100个黑棋,那么最多还能放置多少个白棋?答案:棋盘上总共有19x19=361个交叉点。
如果已经放置了100个黑棋,那么最多还能放置361-100=261个白棋。
2. 假设在围棋比赛中,每个棋手的初始分数为0分。
如果一个棋手赢了一场比赛得2分,输了得0分,平局得1分。
现在有两位棋手A和B 进行了一场比赛,比赛结束后,A和B的分数之和为3分。
请问A和B的比赛结果是什么?答案:根据题目,A和B的分数之和为3分,这意味着他们不可能同时得到2分,因为2+2=4分,超过了3分。
因此,他们的比赛结果只能是A赢了B,A得2分,B得0分,或者他们平局,各自得1分。
3. 围棋棋盘上,如果一个棋手在棋盘上形成了一个3x3的正方形区域,并且这个区域内的所有交叉点都被他的棋子占据,那么这个区域被称为“活棋”。
请问,一个3x3的正方形区域最多可以有多少个活棋?答案:一个3x3的正方形区域总共有9个交叉点。
如果这个区域内的所有交叉点都被一个棋手的棋子占据,那么这个区域就形成了9个活棋。
4. 在围棋比赛中,一个棋手的棋力等级由其“段数”表示,从1段到9段。
假设一个棋手的段数是n,那么他在比赛中赢得的分数应该乘以n。
如果一个棋手是5段,他在比赛中赢了,那么他赢得的分数是多少?答案:根据题目,一个棋手的段数是n,他赢得的分数应该乘以n。
如果一个棋手是5段,那么他赢得的分数是2分(赢得比赛的分数)乘以5(他的段数),即2x5=10分。
5. 假设在围棋比赛中,一个棋手在棋盘上放置了10个棋子,形成了一个“龙”的形状。
如果这个“龙”的形状被对手的棋子完全包围,那么这个“龙”的形状就被称为“死棋”。
请问,这个“龙”的形状至少需要多少个棋子来包围?答案:要完全包围一个由10个棋子形成的“龙”的形状,至少需要11个棋子,因为每个棋子至少需要一个棋子来包围,并且至少需要一个棋子来封闭“龙”的形状。